怎么听到声音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小学科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小学科学教案: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并明白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掌握听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描述声音通过听觉器官到达大脑的过程。
3.利用实验观察的方法,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
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器官的结构的图片及动画。
2.实验器材:一个玻璃瓶、一支杂物装满的铅笔,一张纸片。
3.黑板和粉笔。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声音的图像,引发学生对声音的认识和兴趣。
例如,展示一个在空气中产生波动的图像,并问学生他们认为这是什么,为什么产生了波动。
Step 2:声音的产生(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平时是怎么发出声音的?”或者“当我们唱歌、说话或者敲打东西时,声音是从哪里来的?”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搜集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初步理解。
Step 3:声音的传播(15分钟)教师介绍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并通过课件展示声波的传播图像。
然后,通过示范与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小实验来验证声音通过振动传播的过程。
实验步骤:1.教师拿起玻璃瓶,用手轻轻敲击瓶口。
2.学生观察音的形成并描述。
3.教师用一个铅笔将纸片固定在瓶口上。
4.再次敲击瓶口,学生观察纸片的变化,发现它会震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理解声音是通过振动传播的,并且传播的速度可以通过不同介质的外形变化来改变。
Step 4:听觉器官(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图片展示人耳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耳朵的部位并解释它们的功能。
例如,听觉器官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外耳负责接收声音,中耳负责放大声音,内耳则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输到大脑。
Step 5:听觉器官的传递过程(20分钟)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和动画展示声音从外耳到大脑的传递过程。
【作文】《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设计与反思
分类: 作文 > 教师天地 > 教学反思 > 物理教学反思 >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设计与反思
版权所有:碧意之时《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课是学生在学过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之后,再来学习了解我们自己是如何听到声音的,体现了物理是“生活中的物理”,是“身边的物理”的思想。在教学中,我从“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声音,人们凭借耳朵听到这些声音”,引出疑问:“人耳是通过什么途径感知声音的呢?”,“耳聋的人是不是一定无法感知声音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并讨论得出“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及“失聪的原因”,让学生想办法帮助耳聋的人,培养学生的爱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为什么有的失聪的人带助听器能听到声音,有的却不能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做课本上的“想想做做,”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亲身体会到“骨能传导声音”。而后,他们主动讨论,利用这一原理想出了很多帮助非神经性耳聋的人感知声音的办法,然后教师介绍“贝多芬耳聋后感知乐曲”及春节晚会聋哑人排练“千手观音”时感知乐曲的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接着带领学生学习“双耳效应”。 我对本节课最满意的是:本节课充分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到“骨传导”这一教学进程中层层深入,丝丝入扣,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让他们自己动手实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当学生自己成功地获得“骨传导”这一知识后,他们很自然地将这一知识运用来帮助残疾人。整个过程达到了课程目标中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 本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双耳效应”的教学中,由于实验条件的欠缺,未能让学生亲身体会“立体声”,可能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清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想办法,比如播放录像或多媒体教室放DVD试音碟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立体声”,以加深学生的了解。教学反思《《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设计与反思》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实验教案分享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实验教案分享。
一、实验目的1.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及传播方式2.掌握声音频率、振幅与声度的概念及关系3.了解人耳的听觉系统工作原理4.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二、实验器材及材料振荡器、扬声器、信号发生器、频率计、电池、音叉、麦克风、示波器、直角三角木板、橡皮垫、轻吹瓶三、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第一部分:声音产生与传播实验一:振动的产生与传递1.取一个直角三角木板,在木板底部放上橡皮垫。
2.用木槌敲击木板便可以听到清晰的声音,观察可以发现金属棒振动时,木板也会振动。
3.将木板中部放置于静止的中心点,轻击正中央部分可以听到响亮的谐振声。
实验二:信号发生器产生声音1.打开信号发生器,将频率调至500Hz,用麦克风接收信号。
2.调节振幅,可以听到信号发生器发出的响声。
实验三:扬声器发出声音1.取扬声器,用音频线将扬声器与信号发生器相连。
2.在信号发生器中,调整频率为1000Hz。
3.关闭声响发泄,扬声器便发出了声音。
实验四:轻吹瓶产生声音1.将纸质音频放在轻吹瓶口上,轻吹瓶底部,可听到清晰的声音。
2.将轻吹瓶放置在水中,轻轻拉动瓶口,可以听到声音的变化。
第二部分:人类的听觉与声音感知机制实验五:音叉产生声音1.将音叉放置于桌面上,在音叉尾部挂上轻铁丝。
2.振动音叉,用麦克风接收信号,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实验六:人耳对声音的感知1.先用示波器观察信号的特点,包括波形,频率,振幅,声度等。
2.用耳机或者扬声器播放音频文件,观察人耳对不同声音的反应。
第三部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实验七: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1.取扬声器,在静止空气中进行实验。
播放同样频率的正弦波,调整音调。
2.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会出现声音衰减和延迟的现象。
实验八:声音在水中的传播1.取一个透明的水桶,在水中放置扬声器。
播放同样频率的正弦波,观察波形。
2.调整频率,人耳可以明显听到声音发出的巨大差异。
八年级物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案设计
八年级物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和特点。
2.掌握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3.理解人耳听觉的基本原理。
4.掌握声音的频率和振幅对听觉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人耳听觉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1.掌握声音的频率和振幅对听觉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课本、教案和教具。
2.实验材料:音叉、空心管、麦克风、示波器等。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入导入活动:声音的传播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借用一些常见物体来展示声音的传播方式。
教师可以准备一张纸、一根木棒和一杯水,让学生通过手拍、敲击和吹气等方式发出声音,然后观察纸、木棒和水面的运动,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传播方式。
2. 理论探究学习活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通过课本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重点强调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通过介质的振动传播。
3. 实验探究实验活动:声音的传播速度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的传播速度,并进一步巩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概念。
教师可以使用音叉和空心管进行实验,示范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管的长度的关系。
4. 讲解听觉原理学习活动:人耳的结构和功能逐一介绍人耳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并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解答他们的问题。
5. 听觉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听到不同频率声音的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声音的频率对听觉的影响。
教师可以使用示波器和音叉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频率声音的波形,进一步理解音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
6. 小结和评价小结活动:声音的重要性和应用通过课堂讨论和个人思考,让学生总结声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并进行简单的评价。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提供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声音传播和听觉原理的作文,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后讨论。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课后作业等进行评价。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这一课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耳朵的构成和功能,探索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传播的。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认识耳朵的结构,理解听觉的形成过程。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身边的声音和耳朵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在理解声音的传播和耳朵的内部结构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耳朵的构成和功能,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传播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探究耳朵的奥秘,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耳朵的构成和功能,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难点:耳朵内部结构的认知,声音传播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耳朵的模型和图片,了解耳朵的构成。
2.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发现和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耳朵模型、图片、实验器材(如气球、塑料杯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耳朵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耳朵的形状和结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同时,提问:“你们知道耳朵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耳朵的构成和功能,重点介绍耳廓、耳膜、听小骨等部位的作用。
同时,通过动画或图片展示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是如何通过耳朵被听到的。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实验一:让学生吹气球,感受声音的产生;实验二:让学生将塑料杯相互碰撞,观察声音的传播。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教案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材简析】本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中的第四课,是同学们在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原理以及声音的传播方式的基础上,对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进一步研究,这是基于前面三课探究的延续和深化。
播到我们的耳中,耳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这一问题来聚焦了三个活动,活动一是通过观察耳朵的结构图或耳的模型了解人耳的基本结构,并推测各部分功能;活动二是通过用纸卷“喇叭”模拟耳郭,了解耳郭的作用。
活动三是通过观察比较鼓膜模型的振声音的作用,并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解释医生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P9页【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耳朵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它的外部特征以及它是一个重要的人体听觉器官等一些浅显的知识上。
至于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些问题大部分学生是不清楚的,这也是本课需要突破的。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科学观念1.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
2.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大脑接受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了。
科学思维目标1.通过模型建构,自制“纸喇叭”“鼓膜”,利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认识耳郭和鼓膜的作用。
探究实践目标1.通过模拟自制的鼓膜在远近、强弱不同声音作用下振动的状态,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
2.能初步利用表格来记录和整理实验结果。
态度责任目标1.认识到耳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初步了解对于鼓膜的保护。
2.学以致用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科学奥秘。
【教学重难点】态,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耳功能猜想表格、人耳模型、大纸卷喇叭、矿泉水瓶、保鲜膜或气球皮、橡皮筋、蓝牙、食盐或小米粒、听诊器学生:矿泉水瓶、保鲜膜或气球皮、橡皮筋、蓝牙、食盐或小米粒、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聚焦:情境导入(预设3分钟)邀请同学一起来玩土电话游戏,我来说你来猜。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人耳的听觉原理,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以及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科书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周围的声音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的原理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耳的听觉原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以及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人耳的听觉原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以及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难点: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寻找答案。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完成任务。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器材:气球、尺子、杯子、水等。
2.准备教学课件和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音频,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魅力,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好奇心。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吗?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呢?”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原理,让学生对声音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解释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感受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操作实验器材,观察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探究耳朵感知声音的过程,关注科学,并从中体验乐趣。
2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能通过自主学习,认识耳廓的作用、主动探究鼓膜。
3培养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
认识耳廓的作用、主动探究鼓膜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演示实验:纸屏、塑料泡沫小球、小鼓、鼓槌;有关的课件。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自备一大张纸和透明胶带、剪刀。
教学过程:一、激情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听一听,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声音,我们是凭借什么器官听到声音的呢?生:耳朵。
师:人靠耳朵听声音,那么耳朵是怎么听到声音的?出示相关课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板书课题)二、互动学习新知(一)活动一:认识声音的传播方式。
师:为了理解我们感知声音的原理,需要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声音的传播方式。
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吧!演示实验:把拴有小球的纸屏立在桌上,在纸屏的侧面用力敲鼓,使鼓声有一定节奏。
师:当敲鼓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生:纸屏上的小球在不断地跳动。
师:是什么使小球振动呢?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生:是鼓声使小球振动。
师:就像石子投在水中形成的水波可以一圈一圈地向远处传播的波纹一样,当物体振动发声时,会引起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振动。
发声物体周围的空气,就会形成一种不断振动着的声音的波浪。
这种声音的波浪叫做声波。
出示水波图片、声波的图片师:水波和声波有什么不同?生思考并交流:水波只能沿水面向周围传播,而声波可以通过周围的物体,向四面八方传播。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耳朵的构造,耳朵里鼓膜振动的原理和纸屏振动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声波引发的振动。
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音在耳朵里又是怎样传递的呢?请同学们在实验中推想一下。
2.学生分组讨论。
(要求学生把假定的声音传播路径画出来)3.小组汇报:声音的传递路径是“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
(板书)4.进一步了解耳朵听声音的原理。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人耳听到声音的原理。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等。
这一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声音的基础知识,他们知道声音可以听到,也可以看到。
但是,对于声音产生的原因、传播的介质等深层次的知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深入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理解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等途径,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传播的介质。
2.难点: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入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振动的物体(如尺子、橡皮筋等)、介质(如空气、水等)、耳朵模型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板书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关于声音的知识,如声音可以听到、可以看到等。
然后提问:“那么,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声音产生的原因、传播的介质等知识,同时结合实验材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声音产生和传播原理的理解。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声音产生和传播原理的认识。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学设计
3.声音的接收:声音到达耳朵后,通过外耳道传到耳膜,使耳膜振动。耳膜振动后,传递到内耳的听小骨,最终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大脑,我们才能听到声音。
4.声音的三大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与声波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与声波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则与声波的波形有关。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通过声音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声音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以生活中的声音现象为切入点,如雷声、电话铃声等,引发学生对声音的思考。
2.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的?
二、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2.注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强化团队协作: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知识联系实际: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方法,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声音现象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热情。
1.思考题:
-请描述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并举例说明。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耳听到声音的原理。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耳朵的结构,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以及耳朵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他们对声音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声音产生的原理和耳朵的结构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耳朵的结构,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以及耳朵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声音产生的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学生对耳朵的保健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耳朵的结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难点:声音是如何通过耳朵听到,以及耳朵的保健。
五. 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情景模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耳朵模型、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实验器材。
2.课件: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动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听力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耳朵的基本构成和作用。
同时,展示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5.拓展(5分钟)讲解耳朵的保健知识,引导学生关注耳朵健康,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听声音教案通用5篇
听声音教案通用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document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听声音教案通用5篇教案应该具备清晰的教学目标和评估标准,教案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学生成绩、学生反馈和教师自我评估来评估,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听声音教案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四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教材简析】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遇到物质就会引起物质的振动,我们耳中的鼓膜就是接收声音振动的“探测器”。
鼓膜是一个很薄且有弹性的组织,即使很轻微的声音都可以让他产生振动。
本节课,学生通过观察模型了解耳朵的结构,还需要用一块很薄的气球皮包住一个塑料杯口制作成一个鼓膜模型,通过观察气球皮的振动来模拟鼓膜的作用,了解人耳是如何工作的。
【学情分析】前面几节课已经对声音有了很多认识,但对于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学生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耳朵这以一浅显的概念上,本节课通过对耳朵的认识,完善声音传播途径的概念,也认识了耳朵这一人体结构,学会正确的保护耳朵,保护听力。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振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态度目标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耳的结构,知道耳各个部分的名称和作用难点:模拟鼓膜和耳郭,并解释他们在人耳中的作用【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气球皮、音叉、塑料杯、细沙、纸屑教师准备:鼓膜装置、ppt、实验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导入:认识人耳教师用ppt展示人耳的结构模型,通过认识人耳的结构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先观察左边人耳的立体模型,认识耳的各个结构,再按照右图的方式将各个结构标注出来。
设计意图:导入直接认识人耳的结构,为后面的建立模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认识耳郭的作用师:刚刚我们认识了人耳的结构,接下来老师给大家观看两张图片(展示阔耳狐图片),请大家看一看这种动物的耳朵有什么特点!生:阔耳狐的耳郭非常大。
师:请大家猜一猜为什么他的耳朵那么大呢?生:耳朵会非常灵敏,能听到远处的声音。
师:大家认为,耳郭有什么作用呢?生:收集声音的作用通过和学生的谈话,让学生观察图片得出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音,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个猜想。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设计
《我们如何听到声音》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过程和方法:①能依据现有资料对耳的的结构和作用提出假定。
②能在已有的资料、经验的基础上对声音的传导门路提出假定。
③学会采集、整理信息、资料并经过科学研究活动考证假定。
·知识与技术:①知道耳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②成立声音的传导门路。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①认识到耳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②培育对听力有阻碍的人的爱心和怜悯心。
③培育学生问的沟通合作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
二、教课准备课前教师准备好耳的各部分形状的贴纸,并部署学生采集有关“声音在耳朵中是如何传导”的资料。
三、教课过程1、导入(1)讲话:“风声、雨声、念书声,声声动听”,可见,耳朵是我们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
(直接导入突出耳的重要性 )(2)组织学生议论:对于耳朵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你想研究对于耳朵的哪些问题 ?(3)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
并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如:耳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评析】学生对于耳的现有认识大多只逗留在外面特点,以及知道它是一个重要的人体器官等知识上。
而耳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这些知识学生们认识甚少,所以要让学生在课前采集、查找有关的资料进而积累资料,在脑筋中留有必定的印象,为后边的学习打下基础。
这一环节的活动也是为了能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为教师进行后边的教课找好起点。
(4)率领学生选择本节课将要研究的问题。
2、假定耳的结构(1)组织学生疏组议论:耳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2)学生依据采集到的资料沟通自己的想法。
(3)小组总结一个耳的结构。
(4)教师发耳的结构的贴纸。
(5)各组把分到的耳的各部分形状的贴纸试着依据自己组假定的结构拼成耳的形状。
【评析】教师课前做好了耳的各部分形状贴纸,让学生依据贴纸的形状一边拼摆一边和伙伴沟通想法,并改正自己最先的假定,在“考证──实践──考证”的活动中一步步靠近科学的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设计《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①能根据现有材料对耳的的构造和作用提出假设。
②能在已有的资料、经验的基础上对声音的传导途径提出假设。
③学会搜集、整理信息、资料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验证假设。
?知识与技能:①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②知道耳廓的作用。
②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认识到耳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②培养学生之间交流合作,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
③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鼓膜的作用【教学难点】认识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准备】耳的结构图、1个玻璃杯、气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音叉、米粒【教学过程】一、引入(传话游戏或者大耳朵图图直接引入)出示(图图)认识他吗?观察,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耳朵,耳朵有什么作用呢?生:听声音师:对,别人说的话我们是怎么听见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出示课题)交头接耳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传话游戏它的游戏规则是:先由教师把传话内容悄悄地口传给每一行的第一个学生,然后按座位顺序以最快速度往下传。
最后一位同学要大声地宣布出来,哪组又快又准,哪组就赢。
注意每人只能说一遍。
如果说多遍或者忘了自己主动退出游戏。
(一只羊在咩咩叫,两只羊也在咩咩咩叫!兔子的耳朵长,尾巴短!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表现最出色)在这个游戏中我们身体的哪个器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生答)大家说到这么多,老师听到最多的一个是耳朵,你想知道关于耳朵的什么秘密呢?(鼓膜,耳朵里面都有哪些器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要想知道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大家觉得我们应该先了解什么?(耳朵里都有什么器官,耳朵的结构?)师板书耳朵的结构二、认识耳朵的构造和功能1、自学环节耳朵里都有什么器官呢?请打开课本57页,自学一分钟时间(课件出示:比一比:哪个小组认识的最快!生自学,师准备耳朵构造图粘贴在黑板上)2、反馈这是老师贴的一个耳朵结构图,耳朵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谁来帮老师贴一下(两到三个小组选代表贴)你们同意他们贴的吗?耳朵里有这么多的器官,根据他们的功能和位置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课件展示)3、推测认识了耳朵的结构,你敢来大胆的来推测一下,我们的耳朵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感知到声音的吗?谁大胆的上来指着图给大家介绍一下,不管怎样这是自己的猜测,这只是你的猜测,不管对错都没关系,这节课我们要来研究的,之前先来说说你的想法(我的猜测是这样的:声音由耳廓收集来进入耳道,引起鼓膜振动,振动传达到听小骨,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可以感知到声音)再给一次机会,谁还想来说说自己的想法?4、讲授耳朵的结构(课件展示)我想现在很多同学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猜测,下面在同学们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来看看科学的解释。
5、请一个同学来说说师:他听得很仔细,说的非常正确,有一对灵敏的耳朵,真了不起。
三、鼓膜振动实验1、制作模型1、刚才我们了解了声音传播的途径,知道了要想听到声音的重要条件是引起鼓膜的振动,当声音传达到鼓膜时,鼓膜是怎样振动的,同学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今天,我们就来做鼓膜振动实验,当然我们不能用真正的鼓膜来做实验,先自己来制作一个鼓膜模型。
2、介绍实验材料(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布、纸、气球皮,还有一些帮助我们做这个模型的东西,看到这些材料,我们该用其中的哪些东西,怎样来做这个鼓膜模型?小组讨论一下,提示:在每个小组的实验盒中,有一个关于鼓膜的小资料)3、小组讨论讨论好了,用你的坐姿来告诉老师4、反馈请两到三个小组的,每组两个同学配合来介绍(实物展台:用老师的实验材料来做,并做介绍)为什么没有用布或者纸,而用气球皮?因为鼓膜是有弹性的,你是从哪得到这个信息的?(老师提供的小资料上获得的,你可真会学习呀! )5、制作鼓膜模型生介绍模型的做法:我们先把气球皮蒙在塑料杯上,再用橡皮筋固定,注意尽量把气球皮绷紧,因为我们的鼓膜就是很薄,有弹性的一层膜。
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好(最先做好的小组老师要给他们组上升两格,做好的就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鼓膜模型做好了,下面我们就可以开始做实验了,声音我们可以用音叉来制造,那这个实验应该怎样来操作呢?(师演示先用音叉来敲,有没有看到气球皮在振动?怎样才能更清楚的看到鼓膜的振动呢?指名来说,音量要大,放些细沙或者纸屑,细沙和纸屑的振动说明了鼓膜的振动)5、分组实验:1. 分组活动:我们把音叉分别放在远处和近处,再轻敲和重敲音叉,观察气球皮有什么不同的反应?(填写实验记录单)2.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从以上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3、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拿实验单介绍实验过程和结果(实物展台生介绍)音叉与模型距离不变:发声强,气球皮振动厉害。
发声弱,气球皮振动微弱。
相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离模型距离近,气球皮振动厉害。
距离远,气球皮振动微弱。
我们耳朵里的鼓膜和气球皮一样,当声音传到鼓膜时,声音强,鼓膜振动厉害,声音弱,鼓膜振动就微弱;同样,声音离耳朵远时,鼓膜振动微弱,近时鼓膜振动厉害!(三)教师小结:我们的耳朵里的鼓膜和气球皮一样当外界的各种不同的声音传到鼓膜时,鼓膜就会产生不同的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大脑里,大脑经过加工后,我们就听到声音了四、耳廓的作用:下面让我们来轻松一下,听一段音乐吧!这次我们用一种别样的方法来听,很有趣的。
大家先把手放在耳后,手掌围住耳朵。
(示范)生跟着老师做。
师:待会我说“开”,你们就把手掌向后打开。
(示范)我说“收”,你们就把手掌围住耳朵,留一个小洞。
(示范)师:听明白了吗?照老师说的去做,你听到的音乐肯定与平时听到的不一样,很神奇的。
想试试吗?(2)说发现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音乐比平时听到是不是更有趣?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生汇报.师:手掌合拢时就像我们耳廓的延续,现在你能告诉我,我们的耳廓有什么作用吗?生:收集声音。
师:对,耳廓有收集声音的作用。
小兔子就有一双长耳朵,它大大的耳廓,能收集到各方面的声音,只要有风吹草动,立刻撒腿就跑,这对长耳朵就是他们逃避灾难的法宝。
五、扩展介绍各种动物的耳朵(课件展示)六、总结同学们,一只小小的耳朵里竟然有如此多的奥秘,好神奇啊!自然界就是这样的神奇,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总会有新的发现,这就是科学精神,我希望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科学眼,一颗清醒的科学头脑,一双灵巧的科学手,还有一对灵敏的科学耳朵。
篇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学生知道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耳的结构图、模拟鼓膜模型、扩音器、泡沫等三、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复习声音的特点,让学生利用钢尺、吸管和橡皮筋做出高音、低音、强音和弱音等,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做?复习音量和音高的特点等。
并提问:刚才我们听到那么多种声音,那么我们是怎么样听到声音的?让学生进行猜测。
耳朵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我们能听到声音,最大的功劳就是我们的耳朵,那我们的耳朵的构造是怎么样的呢?老师出示耳朵的模型。
并简单介绍一下它们的特点。
那它们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作猜测。
现在老师将一份学习资料发给大家,我们四人小组一起讨论完成这份学习资料中的活动记录。
学生讨论并完成活动记录单。
小组讲解老师总结耳朵的各部分作用。
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那我们的鼓膜是如何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呢?现在我们要利用鼓膜的模型来模拟鼓膜的振动并且完成好实验记录单。
学生实验,实验结束之后汇报实验的结果。
声音太强会对我们的鼓膜造成伤害,因此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听力,你觉得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想一想:(1)为什么我们能感觉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和我们在录音带上录的声音会有所不同?(2)如果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来的地方,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课后思考:声音太强会对我们的鼓膜造成伤害,因此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听力,你觉得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篇三:教学设计《我们怎样听见声音》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⑵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
⑶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⑷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领悟其中的研究方法——转换法。
⑸通过观察耳的结构图,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⑹通过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感受实验的严谨性及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养成乐于探索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习惯。
⑺理解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培养关心帮助聋哑人的爱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物质。
难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观察法、演示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音叉、音响、激光笔、塑料尺子、纸杯、橡皮筋、水瓶、水槽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用小音箱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二、新课教学1、声音的产生教师:先播放一段录音,让学生感受各种各样的声音。
问题:听了这段录音,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结合已学的知识,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
活动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设计几个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动手做一做。
看谁的效果最好。
如:①将手指按住自己的喉头两侧后说话、唱歌;②拨动张紧的橡皮筋;③用手搅动水;④把直尺一端放在桌子上拨动直尺;⑤把吹满气的气球松掉;??演示实验1:在纸杯里放一些红色墨水,在杯子下面加一个橡皮筋,拉动橡皮筋,杯子中的墨水会四处散开。
演示实验2:用自制小音箱反光教具展示让学生学生对实验进行小结。
2、声音的传播――声波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并回忆刚才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归纳: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3、声音的传播条件活动2:让一位同学把可以播放“生日快乐歌”的小器件放在空气中,水中,看看能不能听到音乐声。
问题: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让学生交流讨论,回答上述问题。
提问:真空能传声吗?演示实验3:把可以播放“生日快乐歌”的小器件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让学生注意声音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