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四章波粒二象性第3节光的波粒二象性教案教科版选修3_5

合集下载

教科版选修3-5 第4章 章末总结 波粒二象性

教科版选修3-5 第4章 章末总结 波粒二象性
解析 答案
二、光电效应的规律和光电效应方程
1.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的四个角度 (1)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截止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等于这个截 止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截止频率则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2)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随入射 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3)光电效应的发生几乎是瞬时的,产生电流的时间不超过10-9 s. (4)大于截止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时,光电流(反映单位时间内发射出的光 电子数的多少)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一、量子论、光子说、光子能量的计算
1.量子论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 份的,每一份电磁波的能量ε=hν. 2.光子说 爱因斯坦提出:空间传播的光也是不连续的,也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 称为一个光子,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即ε=hν,其中h为 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 3.光的频率与波长的关系:ν=c .
1.Ek-ν图像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Ek=hν-W,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是入 射光频率ν的一次函数,图像如图2所示.其横轴截距为金属的截止频率ν0, 纵轴截距是金属的逸出功的负值,斜率为普朗克常量h.
图2
2.I-U图像 光电流I随光电管两极间电压U的变化图像如图3所示,图中Im为饱和光 电流,U0为反向遏止电压.利用 12mvm2=eU0可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λ
例1 激光器是一个特殊的光源,它发出的光便是激光,红宝石激光器 发射的激光是不连续的一道一道的闪光,每道闪光称为一个光脉冲,现 有一红宝石激光器,发射功率为1.0×1010 W,所发射的每个光脉冲持续 的时间Δt为1.0×10-11 s,波长为793.4 nm.每个光脉冲的长度l是多少? 其中含有的光子数n是多少?(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光速c= 3×108 m/s) 答案 3×10-3 m 4×1017个

高中物理 教科版选修3-5 4.3 光的波粒二象性 学案

高中物理 教科版选修3-5 4.3 光的波粒二象性 学案

3光的波粒二象性一、康普顿效应1.光的散射光子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因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2.康普顿效应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除了与入射波长λ0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大于λ0的成分,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3.康普顿效应的意义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4.光子的动量(1)表达式:p=h λ.(2)说明:在康普顿效应中,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光子的动量变小.因此,有些光子散射后波长变大.二、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2)光子的能量ε=hν,光子的动量p=h λ.(3)光子既有粒子的特征,又有波的特征;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2.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1)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粒子性.(2)光子的能量与其对应的频率成正比,而频率是描述波动性特征的物理量,因此ε=hν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密切联系.(3)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而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4)光在传播时体现出波动性,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体现出粒子性.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三、光是一种概率波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上亮纹的地方,是光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暗纹的地方是光子到达概率小的地方.所以光波是一种概率波.即光波在某处的强度代表着光子在该处出现概率的大小.在生活中我们会拍很多照片,通常我们都认为,这是由人和景物发出或反射的光波经过照相机的镜头聚焦在底片上形成的.实际上照片上的图像也是由光子撞击底片,使上面的感光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下图是用不同曝光量洗印的照片,请你根据自己对光的理解作出说明.用不同曝光量洗印的照片提示:光是一种概率波,在照片的有些地方光子出现的概率大,有些地方光子出现的概率小.在曝光量很小的情况下,在照片上出现的是一些随机分布的光点,随着曝光量的增大,图像逐渐清晰起来.考点一对康普顿效应的理解假定X射线光子与电子发生弹性碰撞,这种碰撞跟台球比赛中的两球碰撞很相似.按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一个X射线光子不仅具有能量E=hν,而且还有动量.如图所示.这个光子与静止的电子发生弹性斜碰,光子把部分能量转移给了电子,能量由hν减小为hν′,因此频率减小,波长增大.同时,光子还使电子获得一定的动量.这样就圆满地解释了康普顿效应.【例1】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子不仅具有能量,也有动量.如图给出了光子与静止电子碰撞后,电子的运动方向,则碰后光子可能沿方向________运动,并且波长________(填“不变”“变短”或“变长”).根据碰撞过程中动量、能量均守恒以及动量是矢量分析此题.【解析】因光子与电子的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所以碰撞之后光子和电子的总动量的方向与光子碰前动量的方向一致,可见碰后光子可能沿1方向运动,不可能沿2或3方向;通过碰撞,光子将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能量减少,由E=hν知,频率变小,再根据c=λν知,波长变长.【答案】1变长总结提能①宏观世界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也适用于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过程;②康普顿效应进一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也再次证明了爱因斯坦光子说的正确性.科学研究证明,光子有能量也有动量,当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则在光子与电子的碰撞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碰撞后光子的波长变短B.能量不守恒,动量不守恒,且碰撞后光子的波长变短C.只有碰撞前后两者的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能量和动量才守恒,且碰撞后光子的波长变长D.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碰撞后光子的波长变长解析:不论碰撞前后光子和电子的运动方向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能量和动量均守恒;由于碰撞过程中光子的一部分能量转移给了电子,由E=hν可知,光子的能量E变小使得频率ν变小,由λ=c知ν波长λ变长.考点二光的波粒二象性1.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粒子性.2.光子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一样,具有能量和动量.和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粒子性起主导作用;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概率),由波动性起主导作用,因此称光波为概率波.3.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而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4.光子的能量与其对应的频率成正比,而频率是描述波动性特征的物理量,因此ε=hν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密切联系.【例2】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性(1)在宏观现象中,波与粒子是对立的概念,而在微观世界中,波与粒子可以统一.(2)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光在传播过程中和其他物质作用时分别表现出波和粒子的特性.【解析】一切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有些行为(如干涉、衍射)表现出波动性,有些行为(如光电效应)表现出粒子性,所以,不能说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虽然光子与电子都是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但电子是实物粒子,有静止质量,光子不是实物粒子,没有静止质量,电子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物质,光子是以场形式存在的物质,所以,不能说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和实验表明,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衍射性越好,即波动性越显著,光的波长越短,其光子能量越大,个别或少数光子的作用就足以引起光接收装置的反应,所以其粒子性就很显著,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答案】 C(多选)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BCD)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C.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解析:牛顿的“微粒说”认为光是一种物质微粒,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是一份一份不连续的能量,显然选项A错误;干涉、衍射是波的特性,光能发生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选项B正确;麦克斯韦根据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近似相等,从而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后来赫兹用实验证实了光的电磁说,选项C正确;光具有波动性与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选项D正确.考点三对概率波的理解1.单个粒子运动的偶然性我们可以知道粒子落在某点的概率,但不能预言粒子落在什么位置,即粒子到达什么位置是随机的,是预先不确定的.2.大量粒子运动的必然性由波动规律,我们可以准确地知道,大量粒子运动时的统计规律,因此我们可以对宏观现象进行预言.3.概率波体现了波粒二象性的和谐统一概率波的主体是光子、实物粒子,体现了粒子性的一面;同时粒子在某一位置出现的概率受波动规律支配,体现了波动性的一面,所以说,概率波将波动性和粒子性统一在一起.【例3】(多选)物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处放上照相底片,若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只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子;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出现了规则的干涉条纹,对这个实验结果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曝光时间不长时,光子的能量太小,底片上的条纹看不清楚,故出现不规则的点子B.单个光子的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C.干涉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较多的地方D.只有大量光子的行为才能表现出波动性光是概率波,单个光子的运动具有偶然性,大量光子的运动具有必然性.【解析】光波是概率波,单个光子没有确定的轨道,其到达某点的概率受波动规律支配,大量光子的行为符合统计规律,受波动规律支配,才表现出波动性,出现干涉中的亮纹或暗纹,故A错误,B、D正确;干涉条纹中的亮纹处是光子到达机会多的地方,暗纹处是光子到达机会少的地方,但也有光子到达,故C正确.故选BCD.【答案】BCD总结提能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但不能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等同于宏观的机械波.更不能理解为粒子做曲线运动;单个光子到达的位置是不确定的,大量光子遵循波动规律.(多选)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中央亮纹的光强占从单缝射入的整个光强的95%以上,假设现在只让一个光子通过单缝,那么该光子(CD)A.一定落在中央亮纹处B.一定落在亮纹处C.可能落在暗纹处D.落在中央亮纹处的可能性最大解析:根据光是概率波的概念,对于一个光子通过单缝落在何处,是不可确定的,但概率最大的是落在中央亮纹处,可达95%以上,当然也可落在其他亮纹处,还可能落在暗纹处,不过,落在暗纹处的概率很小,故C、D选项正确.1.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B.光波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C.能量较大的光子其波动性越显著D.个别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波动性解析: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波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性质,但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选项A正确;在光的波粒二象性中,频率越大的光,光子的能量越大,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小的光其波动性越显著,选项B正确,C错误;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大量的光子波动性比较明显,个别光子粒子性比较明显,选项D正确.2.有关光的本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这是互相矛盾和对立的B.光的波动性类似于机械波,光的粒子性类似于质点C.大量光子才具有波动性,个别光子只具有粒子性D.由于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无法只用其中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解析:19世纪初,人们成功地在实验中观察到了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这属于波的特征,微粒说无法解释.但到了19世纪末又发现了光的新现象——光电效应,证实光具有粒子性.这种现象波动说不能解释,因此,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但不同于宏观的机械波和机械粒子.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在不同的情况下的不同表现,是同一物体的两个不同侧面,不同属性,我们无法用其中的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选项D正确.3.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包含有电子与光子的相互作用过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两种效应中电子与光子组成的系统都服从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B.两种效应都相当于电子与光子的弹性碰撞过程C.两种效应都属于吸收光子的过程D.光电效应是吸收光子的过程,而康普顿效应相当于光子和电子弹性碰撞的过程解析:光电效应吸收光子放出电子,其过程能量守恒,但动量不守恒,康普顿效应相当于光子与电子弹性碰撞的过程,并且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两种效应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D正确.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概率波就是机械波B.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C.概率波和机械波的本质是一样的,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有一个光子,则能确定这个光子落在哪个点上解析:概率波与机械波是两个概念,本质不同,选项A、C错误;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符合概率波的特点;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有一个光子,则不能确定这个光子落在哪个点上,选项D错误,B正确.5.(多选)利用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m)作为障碍物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方法是让电子通过电场加速后,让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如图所示.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初速度为0,加速电压为U,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A.该实验说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B.实验中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为λ=h2meUC.加速电压U越大,电子的衍射现象越明显D.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替代电子,衍射现象将更加明显解析: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故A项正确;由德布罗意波波长公式λ=hp,而动量p=2mE k=2meU,所以λ=h2meU,B项正确;从公式λ=h2meU可知,加速电压越大,电子波长越小,衍射现象就越不明显;用相同动能的质子替代电子,质子的波长变小,衍射现象相比电子不明显,故C、D项错误.。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第四章波粒二象性第3节光的波粒二象性第4节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第5节不确定关系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第四章波粒二象性第3节光的波粒二象性第4节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第5节不确定关系
现在只让一个光子通过单缝,那么该光子( A.一定落在中央亮纹处 B.一定落在亮纹处 C.可能落在暗纹处 D.落在中央亮纹处的可能性最大
解析:选CD.根据光的概率波的概念,对于一个 光子通过单缝落在何处,是不可确定的,但概 率最大的是落在中央亮纹处,可达95%以 上.当然也可能落在其他亮纹处,还可能落在 暗纹处,只不过落在暗纹处的概率很小而已, 故只有C、D正确.
A.①②③对
C.①③④对D.②③④对
B.①②④对
答案:A
三、对德布罗意物质波的理解 1.任何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 阳都存在波动性,我们之所以观察不到宏观物 体的波动性,是因为宏观物体对应的波长太小 的缘故. 2.德布罗意波是一种概率波,粒子在空间各处
出现的概率受波动规律支配,不要以宏观观点
第3节 光的波粒二象性
第4节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第5节 不确定关系
课标定位 课前自主学案 第 5 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核心要点突破
课堂互动讲练 知能优化训练
课标定位
1.知道康普顿效应,理解康普顿效应实验现象. 2.知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且光是概率波. 3.理解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说,知道一切实物粒子都 具有波粒二象性. 4.理解不确定关系,了解不确定关系在微观世界与 宏观世界中的不同作用.
子性,大量光子表现出光的波动性.如果时间 足够长,通过狭缝的光子数也就足够多,粒子 的分布遵从波动规律,底片上将会显示出衍射
图样,A、D选项正确.单个光子通过狭缝后,
路径是随机的,底片上也不会出现完整的衍射
图样,B、C选项错.
【答案】 AD
变式训练2
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中央亮纹的光 )
强占从单缝射入的整个光强的95%以上.假设

4.3光的波粒二象性 学案(2020年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

4.3光的波粒二象性 学案(2020年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

4.3光的波粒二象性学案(2020年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3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波粒二象性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物理观念1.了解康普顿效应及其意义,了解光子理论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2.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知道波和粒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3.了解什么是概率波,知道光也是一种概率波.科学态度与责任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认识到物理学各种观点的局限性.一.康普顿效应1.光的散射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因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2.康普顿效应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除了与入射波长0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大于0的成分,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3.康普顿效应的意义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4.光子的动量1表达式ph.2说明在康普顿效应中,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光子的动量变小.因此,有些光子散射后波长变大.二.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2.光子的能量h,光子的动量ph.3.光子既有粒子的特征,又有波的特征,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三.光是一种概率波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上亮纹的地方,是光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暗纹的地方是光子到达概率小的地方.所以光波是一种概率波.即光波在某处的强度代表着光子在该处出现概率的大小.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光子的动量与波长成反比.2光子发生散射后,其动量大小发生变化,但光子的频率不发生变化.3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4光子数量越大,其粒子性越明显.5光具有粒子性,但光子又是不同于宏观观念的粒子.6光在传播过程中,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一.康普顿效应1.康普顿效应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除了与入射波长0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大于0的成分,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2.康普顿效应的解释假定光子与电子发生弹性碰撞,按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一个光子不仅具有能量h,而且还有动量.如图1所示.这个光子与静止的电子发生弹性碰撞,光子把部分能量转移给了电子,能量由h减小为h,因此频率减小,波长增大.同时,光子还使电子获得一定的动量.这样就圆满地解释了康普顿效应.图13.康普顿效应的意义康普顿效应进一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也再次证明了爱因斯坦光子说的正确性.例1科学研究证明,光子既有能量也有动量,当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假设光子与电子碰撞前的波长为,碰撞后的波长为,则碰撞过程中A.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B.能量不守恒,动量不守恒,且C.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答案C解析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既适用于宏观世界也适用于微观世界.光子与电子碰撞时遵循这两个守恒定律,光子与电子碰撞前光子的能量hhc,当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光子的能量hhc,由,可知,选项C正确.提示光子不仅具有能量h,而且还具有动量,光子与物质中的微粒碰撞时要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二.光的波粒二象性1.对光的本性认识史人类对光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牛顿的光的微粒说到托马斯杨和菲涅耳的波动说,从麦克斯韦的光的电磁说到爱因斯坦的光子说.直到二世纪初,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才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对于光的本性认识史,列表如下学说名称微粒说波动说电磁说光子说波粒二象性代表人物牛顿托马斯杨和菲涅耳麦克斯韦爱因斯坦实验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干涉.衍射光能在真空中传播,是横波,光速等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光既有波动现象,又有粒子特征内容要点光是一群弹性粒子光是一种机械波光是一种电磁波光是由一份一份光子组成的光是具有电磁本性的物质,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2.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1光的波动性实验基础光的干涉和衍射.表现a.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可用波动规律来描述;b.足够能量的光在传播时,表现出波的性质.说明a.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b.光的波动性不同于宏观观念的波.2光的粒子性实验基础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表现a.当光同物质发生作用时,这种作用是“一份一份”进行的,表现出粒子的性质;b.少量或个别光子容易显示出光的粒子性.说明a.粒子的含义是“不连续”“一份一份”的;b.光子不同于宏观观念的粒子.例2多选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D.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具有粒子性答案CD解析一切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有些行为如干涉.衍射表现出波动性,光的有些行为如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表现出粒子性,所以,不能说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虽然光子与电子都是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但电子是实物粒子,有静止质量,光子不是实物粒子,没有静止质量,电子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物质,光子是以场形式存在的物质,所以,不能说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光的波长越长,衍射性越好,即波动性越显著,光的波长越短,粒子性就越显著,故选项C.D正确,A.B错误.三.光是一种概率波1.单个粒子运动的偶然性我们可以知道粒子落在某点的概率,但不能预言粒子落在什么位置,即粒子到达什么位置是随机的,是预先不能确定的.2.大量粒子运动的必然性由波动规律我们可以准确地知道大量粒子运动时的统计规律,因此我们可以对宏观现象进行预言.3.概率波体现了波粒二象性的和谐统一概率波的主体是光子.实物粒子,体现了粒子性的一面;同时粒子在某一位置出现的概率受波动规律支配,体现了波动性的一面,所以说概率波将波动性和粒子性统一在一起.例3多选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中央亮纹的光强占从单缝射入的整个光强的95以上,假设现在只让一个光子通过单缝,那么该光子A.一定落在中央亮纹处B.一定落在亮纹处C.可能落在暗纹处D.落在中央亮纹处的可能性最大答案CD解析根据光波是概率波的概念,对于一个光子通过单缝落在何处,是不确定的,但概率最大的是落在中央亮纹处,可达95以上,当然也可能落在其他亮纹处,还可能落在暗纹处,不过,落在暗纹处的概率很小,故C.D选项正确.1.对康普顿效应的理解多选关于康普顿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康普顿在研究X射线散射时,发现散射光的波长发生了变化,为波动说提供了依据B.X射线散射时,波长改变了多少与散射角有关C.发生散射时,波长较短的X射线或射线入射时,产生康普顿效应D.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能够解释康普顿效应,所以康普顿效应支持粒子说答案BCD2.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认识对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束传播的光,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波与机械波是同样的一种波C.光的波动性是由于光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D.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光子说并未否定电磁说,在光子能量h中,频率表示的是波的特性答案D3.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有关光的本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这是相互矛盾和对立的B.光的波动性类似于机械波,光的粒子性类似于质点C.大量光子才具有波动性,个别光子只具有粒子性D.由于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无法只用其中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D解析光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其波动性和粒子性并不矛盾,A 错,D对;光的波动性不同于机械波,其粒子性也不同于质点,B 错;大量光子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往往表现出粒子性,C 错.4.对概率波的理解下列关于概率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概率波就是机械波B.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C.概率波和机械波的本质是一样的,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只有一个粒子,则可以确定它从其中的哪一个缝中穿过答案B解析概率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因此,概率波不是机械波,A错;对于电子和其他微观粒子,由于同样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与它们相联系的物质波也是概率波,B正确;概率波和机械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但它们的本质不一样,C错;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只有一个粒子,则不能确定它从哪个缝中穿过,D错.。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四章光的波粒二象性课件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四章光的波粒二象性课件

沿方向
运动,并且波长
(填“不变”“变短”或“变
长”).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点拨由于光子不仅具有能量,它还具有动量,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能 量和动量的相关规律进行分析和解答. 解析:因光子与电子的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所以碰撞之后光子和电 子的总动量的方向与光子碰撞前动量的方向一致,可见碰撞后光子 运动的方向可能沿1方向,不可能沿2或3方向;通过碰撞,光子将一部 分能量转移给电子,光子的能量减少,由ε=hν知,频率变小,再根据 c=λν知,波长变长. 答案:1 变长 题后反思:根据光子理论,用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解释康普顿效应, 理论与实验符合得很好,不仅有力地验证了光子理论,而且也证实 了微观领域的现象,也严格遵循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
1.大量光子易显示波动性,而少 量光子易显示出粒子性.
性,E=hν=hc中,ν 和 λ 就是
λ
2.波长长(频率低)的光波动性 波的概念.
强,而波长短(频率高)的光粒子 2.波和粒子在宏观世界
性强
里是不能统一的,而在微
观世界里却是统一的
光既表现出波动性又表现出粒子性,很难用宏观世界的观念来认 识,必须从微观的角度建立起光的行为图景,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 需要明确的是:爱因斯坦光子说中的“粒子”和牛顿微粒说中的“粒 子”是两个完全不相同的概念;同样,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中的“波”与 惠更斯波动说中的“波”也是不同理论领域中完全不同的概念,其本 质区别在于微观世界的认识论与宏观世界的认识论的区别.
2.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 (1)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即光具有波 粒二象性. (2)光的粒子性的证明:光子和实物粒子一样,具有确定的能量和 动量. (3)光的波动性的证明:光能发生干涉、衍射、偏振等波动特有的 现象. (4)普朗克常量:普朗克常量h是连接粒子性与波动性之间的桥梁, 它的桥梁作用可以用下图表示.

3.光的波粒二象性-教科版选修3-5教案

3.光的波粒二象性-教科版选修3-5教案

3.光的波粒二象性-教科版选修3-5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电磁波和光的粒子性。

2.了解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

3.学会运用普朗克常数和光速计算光子的能量。

4.掌握德布罗意波长和动量的定量计算。

二、教学内容2.1光的电磁波1.电磁波的定义。

2.电磁波的特点:波长、频率、振幅、速度。

3.电磁波的谱系:可见光谱系。

2.2光的粒子性1.几何光学的示例: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2.光量子的定义。

3.光子的能量计算:E = hv。

2.3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1.黑体的定义和特点。

2.斯特法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

3.光电效应的定义和实验现象。

4.光电效应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4德布罗意波长和动量的定量计算1.德布罗意波长的定义。

2.德布罗意波长和物质的特征长度的关系。

3.德布罗意波长和电子速度的关系。

4.德布罗意波长和动量的定量计算。

三、教学过程3.1教学设计1.教师讲解光的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教师将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等实验现象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3.教师介绍德布罗意波长和光子能量计算方法,并进行相关的例题和练习。

4.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光的双重性和他们的物理实现。

3.2教学过程第一步:光的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教师让学生打开学科网站,查找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并解释电磁波的特征(波长、频率、振幅、速度)。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电磁波的性质。

第二步: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介绍1.教师将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展示给学生,并解释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教师给出一些案例,如光电效应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电效应。

第三步:德布罗意波长和光子能量计算方法1.教师简要介绍德布罗意波长和光子能量计算方法。

2.教师给出相关的题目,并进行解释。

第四步:小组讨论分析光的双重性和物理实现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讨论光的波粒二象性和他们的物理实现。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四章第3节光的波粒二象性 (26张ppt)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四章第3节光的波粒二象性 (26张ppt)
高中物理· 选修3-5· 教科版
4.3 光的波粒二象性
1.光的散射 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因而传 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 2 康普顿效应
1923年康普顿在做 X 射线通过物质散射的
实验时,发现散射线中除有与入射线波长相 同的射线外,还有比入射线波长更长的射线, 其波长的改变量与散射角有关,而与入射线 波长和散射物质都无关。
散射光子的能量减少,于是散射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的波。 2. 若光子和束缚很紧的内层电子相碰撞,光子将与整个原 子交换能量,由于光子质量远小于原子质量,根据碰撞理论 , 碰撞前后光子能量几乎不变,波长不变。 3. 因为碰撞中交换的能量和碰撞的角度有关,所以波长改
变和散射角有关。
四.康普顿散射实验的意义
1801 1814
T/年
粒 子 性
牛顿 微粒说
牛顿微粒说 占主导地位
赫兹 发现光电效应 波动说 渐成真理
爱因斯坦 光子说
光的本性
学说 微粒说 波动说
代表人物 牛顿 惠更斯
依据 光的直进反射 干涉、衍射
观点 弹性粒子 光是一种机械波
电磁说
麦克斯韦
真空、横波、速度
电磁波
光的本性
光的干涉 光的 光的 电磁说
康普顿效应 192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代表作品 : 《X射线和电子》、《X射线的理论和实验》 1892年9月10日康普顿出生干俄亥俄州的 伍斯特。1913年在伍斯特学院以最优异的成 绩毕业并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生,1914 年获硕士学位,1916年获博士学位,后在明 尼苏达大学任教。1920年起任圣路易斯华盛 顿大学物理系主任,1923年起任芝加哥大学 物理系教授,1945年返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 学任第九任校长,1953年起改任自然科学史 教授,直到1961年退休,1962年3月15日于 加利福尼亚州的伯克利逝世,终年70岁。

近年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波粒二象性量子、光的粒子性学案教科版选修3-5(2021年整理)

近年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波粒二象性量子、光的粒子性学案教科版选修3-5(2021年整理)

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波粒二象性量子、光的粒子性学案教科版选修3-5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波粒二象性量子、光的粒子性学案教科版选修3-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波粒二象性量子、光的粒子性学案教科版选修3-5的全部内容。

量子、光的粒子性【学习目标】1.了解黑体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2.知道普朗克提出的能量子的假说.3.理解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及光电效应与电磁理论的矛盾;4.理解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及光电效应的解释,了解光电效应方程,并会用来解决简单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能量量子化1.热辐射(1)定义: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热辐射.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射电磁波,温度不同,所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强度也不同.物理学中把这种现象叫做热辐射.(2)热辐射的特性: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当物体温度较低时(如室温),热辐射的主要成分是波长较长的电磁波(在红外线区域),不能引起人的视觉;当温度升高时,热辐射中较短波长的成分越来越强,可见光所占份额增大,如燃烧的炭块会发出醒目的红光.2.绝对黑体(简称黑体)(1)定义:在热辐射的同时,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界射来的电磁波.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所谓“黑体”是指能够全部吸收所有频率的电磁辐射的理想物体.绝对的黑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可以用某种装置近似地代替.(2)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对于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的电磁波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而黑体的辐射规律最为简单,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黑体辐射各种波长电磁波的本领都有所增加,另一方面辐射本领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辐射强度3.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假说(1)能量子. 黑体的空腔壁是由大量振子(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组成的,其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例如可能是ε或2ε、3ε、….当振子辐射或吸收能量时,也是以这个最小能量值为单位一份一份地进行.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h εν=,其中ν是电磁波的频率,h 是普朗克常量(346.62610J s h =⨯⋅-).(2)能量的量子化.在微观世界里,能量不能连续变化,只能取分立值,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量子化.(3)普朗克的量子化假设的意义.传统的电磁理论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能量是连续的,能量大小决定于波的振幅和光照时间.普朗克为了克服经典物理学对黑体辐射现象解释的困难而提出了能量子假说,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普朗克常量危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常量之一,它体现了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4.什么样的物体可看成黑体(1)黑体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2)如图所示,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那么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会发生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空腔射出.这个小孔近似看成一个绝对黑体.(3)黑体看上去不一定是黑的,有些可看做黑体的物体由于自身有较强的辐射,看起来还会很明亮,如炼钢炉口上的小孔.一些发光体(如太阳、白炽灯丝)也被当作黑体来处理.要点二、光的粒子性1.光电效应现象19世纪末赫兹用实验验证了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明确了光的电磁波说.但赫兹也最早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44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教案教科版选修35

高中物理44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教案教科版选修35

4.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2)知道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3)知道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和粒子动量关系。

(4)了解不确定关系的概念和相关计算;2、过程与方法(1)了解物理真知形成的历史过程;(2)了解物理学研究的基础是实验事实以及实验对于物理研究的重要性;(3)知道某一物质在不同环境下所表现的不同规律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阅读和教师介绍讲解,使学生了解科学真知的得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不断得到纠正与修正;(2)通过相关理论的实验验证,使学生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通过了解电子衍射实验,使学生了解创造条件来进行有关物理实验的方法。

教学重点: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波长和粒子动量关系。

教学难点:实物粒子的波动性的理解。

教学方法:学生阅读-讨论交流-教师讲解-归纳总结。

教学用具:课件:PP演示文稿(科学家介绍,本节知识结构)。

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引入新课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光的一些特性和相应的事实表现,那么我们究竟怎样来认识光的本质和把握其特性呢?(光是一种物质,它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

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特性,分别举出有关光的干涉衍射和光电效应等实验事实)。

我们不能片面地认识事物,能举出本学科或其他学科或生活中类似的事或物吗?(二)进行新课1、光的波粒二象性讲述光的波粒二象性,进行归纳整理。

(1)我们所学的大量事实说明: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的分立性和连续性是相对的,是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光子的行为服从统计规律。

(2)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遵从波动规律,物理学中把光波叫做概率波。

2、光子的能量与频率以及动量与波长的关系。

hv//cvhv/h/h pp=提问:作为物质的实物粒子(如电子、原子、分子等)是否也具有波动性呢?3、粒子的波动性提问:谁大胆地将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只是因为他大胆吗?(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考虑到普朗克能量子和爱因斯坦光子理论的成功,大胆地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光的波粒二象性课前自主学习1.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具有干涉和衍射等波所特有的性质.2.光子说: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是一份一份的,而且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光子的能量ε=hν.3.康普顿效应(1)光的散射:光子在介质中和物体微粒相互作用,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偏转,这种现象叫光的散射.(2)康普顿效应:X射线经物质散射后波长变长的现象.4.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2)光的波动性的证明:光能发生干涉、衍射和色散等波特有的现象.(3)光的粒子性的证明:光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和动量是以一份一份的形式进行交换的.光电效应现象和康普顿效应证明光具有粒子性.5.光子的能量ε=hν,动量p=hλ,两式左侧的ε和p描述光的粒子性,右侧的ν和λ描述光的波动性,两式把粒子性和波动性紧密地联系了起来.6.光是一种概率波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上亮纹的地方,是光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暗纹的地方是光子到达概率小的地方.所以光波是一种概率波,即光波在某处的强度代表着光子在该处出现概率的大小.教学目标:1.了解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2.知道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知道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和粒子动量关系。

3.了解物理真知形成的历史过程,了解物理学研究的基础是实验事实以及实验对于物理研究的重要性。

知道某一物质在不同环境下所表现的不同规律特性。

4.通过学生阅读和教师介绍讲解,使学生了解科学真知的得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不断得到纠正与修正。

5.通过相关理论的实验验证,使学生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通过了解电子衍射实验,使学生了解创造条件来进行有关物理实验的方法。

教学重点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波长和粒子动量关系。

教学难点实物粒子的波动性的理解。

设计思想:在有关事实和已知观点基础下,归纳光的本性,培养学生注意全面把握物理规律和全面把握物理规律的能力。

课本材料和补充的史料让学生先行阅读,通过思考、辨析后归纳得出正确结论,比教师一人讲解更具有真实感和说服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关信息的能力。

对于难以理解的粒子的波动性,并且实际条件不允许进行实验验证,必须充分展示真实的历史资料,加强说服力。

同时通过对历史上创造条件进行实验验证的方法学习,使学生初步体会如何创造条件进行科学实验探索,体会其中的奇妙之处,增强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学方法学生阅读-讨论交流-教师讲解-归纳总结教学资源:课件:PP演示文稿(科学家介绍,本节知识结构)。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设计:学习活动一:通过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康普顿效应问题1:什么是康普顿效应?(1)光的散射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因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

(2)康普顿效应1923年康普顿在做X射线通过物质散射的实验时,发现散射线中除有与入射线波长相同的射线外,还有比入射线波长更长的射线,其波长的改变量与散射角有关,而与入射线波长和散射物质都无关。

(3)康普顿散射的实验装置与规律:按经典电磁理论:如果入射X光是某种波长的电磁波,散射光的波长是不会改变的!散射中出现0λλ≠的现象,称为康普顿散射。

康普顿散射曲线的特点:① 除原波长0λ外出现了移向长波方向的新的散射波长λ② 新波长λ随散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波长的偏移为0λλλ-=∆波长的偏移只与散射角ϕ有关,而与散射物质种类及入射的X射线的波长0λ无关,)cos 1(0ϕλλλλ-=-=∆c c λ =0.0241Å=2.41×10-3nm (实验值)称为电子的Compton 波长只有当入射波长0λ与c λ可比拟时,康普顿效应才显著,因此要用X 射线才能观察到康普顿散射,用可见光观察不到康普顿散射。

问题2:康普顿效应现象说明了什么?(1)经典电磁理论在解释康普顿效应时遇到的困难:①根据经典电磁波理论,当电磁波通过物质时,物质中带电粒子将作受迫振动,其频率等于入射光频率,所以它所发射的散射光频率应等于入射光频率。

②无法解释波长改变和散射角的关系。

(2)光子理论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①若光子和外层电子相碰撞,光子有一部分能量传给电子,散射光子的能量减少,于是散射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的波长。

②若光子和束缚很紧的内层电子相碰撞,光子将与整个原子交换能量,由于光子质量远小于原子质量,根据碰撞理论, 碰撞前后光子能量几乎不变,波长不变。

③因为碰撞中交换的能量和碰撞的角度有关,所以波长改变和散射角有关(3)康普顿散射实验的意义①有力地支持了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②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光子具有动量”的假设;③证实了在微观世界的单个碰撞事件中,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是成立的。

展示演示文稿资料:康普顿康普顿的成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他早期的几篇论文中,一直认为散射光频率的改变是由于“混进来了某种荧光辐射”;在计算中起先只考虑能量守恒,后来才认识到还要用动量守恒。

康普顿于1927年获诺贝尔物理奖。

展示演示文稿资料:吴有训对研究康普顿效应的贡献1923年,吴有训参加了发现康普顿效应的研究工作.1925—1926年,吴有训用银的X 射线(0λ=5.62nm) 为入射线,以15种轻重不同的元素为散射物质,在同一散射角( ︒=120ϕ)测量各种波长的散射光强度,作了大量X 射线散射实验。

对证实康普顿效应作出了重要贡献。

点评:应用物理学家的历史资料,不仅有真实感,增强了说服力,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发放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4)光子的能量和动量说明:动量能量是描述粒子的,频率和波长则是用来描述波的例、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子不仅具有能量,也有动量.图给出了光子与静止电子碰撞后,电子的运动方向,则碰撞后光子可能沿方向________运动,并且波长______(填“不变”“变短”或“变长”).解析 因光子与电子的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所以碰撞后光子和电子的总动量的方向与光子碰撞前动量的方向一致,可见碰撞后光子运动的方向可能沿1方向,不可能沿2或3方向;通过碰撞,光子将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光子的能量减少,由ε=h ν知,频率变小,再根据c =λν知,波长变长.答案 1 变长问题设计:联系回顾光的波动理论的发展过程,结合现学知识说明:哪些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哪些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发展史经过哪几个阶段? 答案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学习活动二:光的波粒二象性问题1: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光的一些特性和相应的事实表现,那么我们究竟怎样来认识光的本质和把握其特性呢?请同时举出相应的事实基础。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后回答:光是一种物质,它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

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特性。

(分别举出有关光的干涉衍射和光电效应等实验事实)。

点评: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正确观点。

问题2:什么是波粒二象性?在学生的辨析说明下进行归纳整理。

(1)我们所学的大量事实说明: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的分立性和连续性是相对的,是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光子的行为服从统计规律。

(2)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遵从波动规律,物理学中把光波叫做概率波。

点评:通过学生归纳总结形成结论,教师再进行讲解,学生容易接受。

充分注重知识的2mc E = λννh c h c c h mc P ==∙==∴2νh E =2c h m ν=∴学生自主形成过程。

(3)光子的能量与频率以及动量与波长的关系。

hv =ε λ/h p =让学生找到更多的关系公式:λ/h p ==c v hv //ελ=提问:受此启发,人们想到:同样作为物质的实物粒子(如电子、原子、分子等)是否也具有波动性呢?学生阅读课本“粒子的波动性”。

点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培养学生从课文材料中提取有关信息的1.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粒子性⎩⎪⎨⎪⎧ 实验依据⎩⎪⎨⎪⎧ 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表现⎩⎪⎨⎪⎧ 个别光子表现出粒子性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粒子性高频光粒子性显著波动性⎩⎪⎨⎪⎧ 实验依据⎩⎪⎨⎪⎧ 干涉衍射表现⎩⎪⎨⎪⎧ 大量光子表现出波动性光在传播时表现出波动性低频光波动性显著2.光子的能量E =h ν和动量p =h λ普朗克常量h 把描述粒子性的能量E 和动量p ,与描述波动性的频率ν、波长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地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例2.有关光的本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这是互相矛盾和对立的B .光的波动性类似于机械波,光的粒子性类似于质点C .大量光子才具有波动性,个别光子只具有粒子性D .由于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无法只用其中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解析:19世纪初,人们成功地在实验中观察到了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这属于波的特征,微粒说无法解释.但到了19世纪末又发现了光的新现象——光电效应,这种现象波动说不能解释,证实光具有粒子性.因此,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但不同于宏观的机械波和质点.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在不同的情况下的不同表现,是同一客观事物的两个不同侧面、不同属性,我们无法用其中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故选项D 正确.答案 D学习活动三: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物质波问题1:谁大胆地将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只是因为他大胆吗?学生回答: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考虑到普朗克能量子和爱因斯坦光子理论的成功,大胆地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

展示演示文稿资料:有关德布罗意。

(1)德布罗意波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称之为物质波,也叫德布罗意波。

(2)物质波波长 p h =λ=γp E m v h = 提问:各物理量的意义?学生回答:λ为德布罗意波长,h 为普朗克常量,p 为粒子动量。

点评:对物理原理公式的理解关键在于对各物理量意义的理解。

讲述:当时这一观点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不被人们所接受,历史上类似的事例我们还知道那些?学生回答: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等。

点评:使学生了解正确的知识理论往往并不是一提出就能被大家所接受的。

问题2: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有关内容,为什么德布罗意波观点很难通过实验验证?又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使实物粒子的波动性得到了验证?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宏观物体的波长比微观粒子的波长小得多,这在生活中很难找到能发生衍射的障碍物,所以我们并不认为它有波动性.作为微观粒子的电子,其德布罗意波波长为10-10m 数量级,找与之相匹配的障碍物也非易事.例题:某电视显像管中电子的运动速度是4.0×107m/s ;质量为10g 的一颗子弹的运动速度是200m/s .分别计算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引导学生分析,学生解答:根据公式p h /=λ计算得1.8×10-11m 和3.3×10-34m 点评:通过具体计算使学生对实物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有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实物粒子波动性验证的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