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总结.doc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草原生态保护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在补奖机制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补奖标准不合理、补偿资金不足、管理监督不力等。
为了更好地推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的实施,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补奖标准不合理是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当前的补偿标准大多是根据牲畜数量和草原面积来确定的,这种标准忽视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不同地区的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的影响程度不同,应该有差异化的补偿标准。
目前的补偿标准主要对牲畜放养行为进行补偿,而对于其他草原生态保护行为如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则没有相应的补偿,这也使得补偿标准不够全面和准确。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建议在补偿标准制定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当地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通过科学研究和调查,确定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系统的补偿标准,确保补偿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制定补偿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草原保护行为,对其进行综合考量并相应地进行补偿,这样才能更好地鼓励广大牧民和农民积极参与草原生态保护。
补偿资金不足也是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由于环保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有限,草原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的来源显得尤为紧张,一些地区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偿资金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这就导致了一些牧民和农民丧失了继续从事草原保护行为的积极性,甚至采取对草原进行过度放牧等破坏行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草原生态保护补偿纳入生态补偿机制的范畴,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向草原保护者购买生态系统服务,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草原保护。
还可以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通过PPP等合作方式,整合各方资源,增加补偿资金总量,确保补偿资金的充足性。
管理监督不力也是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时存在一定程度的管理监督不力,导致补偿资金的发放和使用出现了一些问题。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草原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经济价值。
草原生态系统涵盖了植被、土壤、水资源等多个方面,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土资源、促进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受到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草原生态环境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的实施是为了激励草原保护者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将针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政策层面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政策层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制定和推行不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够明确等方面。
由于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定和推行机制,导致补奖机制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受到质疑。
2、监督管理问题:监督管理不到位是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过程中的另一个问题。
由于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一些草原保护者违规行为得不到有效制约,导致补奖机制的失效。
3、经济收益不明显:由于草原保护者参与生态保护所获取的经济收益不明显,导致一些草原保护者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放任不管的现象,从而影响了生态保护成效。
二、解决对策1、政策层面对策:政府需要加大对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补奖标准和程序,以促进补奖机制的有效实施。
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更加完善的政策推行机制。
2、监督管理对策:加强对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的监督管理,建立监督机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的有效实施。
倡导社会公众的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监督机制。
3、经济收益对策:鼓励草原保护者积极参与生态保护,提高生态保护者的经济收益。
可以通过发放生态补贴、生态补偿等方式,增加草原保护者的经济收益,从而提高其积极性,促进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
四、总结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政策制定和推行、加强监督管理、增加草原保护者的经济收益等方面的工作,以推动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的有效实施,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草原生态保护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政策,新的补助奖励政策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一政策旨在通过综合措施促进草原生态保护:一是加强人口数量控制,减少草原内人口对草原环境的压力;二是进一步完善草原保护法规,推进全国草原保护体系建设;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补助奖励政策,激励草原保护的经济社会效益。
具体来说,补助奖励政策包括草原保护补助、草原绿化补助、草原质量改进补助以及草原生态环境恢复补助等。
其中,草原保护补助是指给予农村草原保护工作者家庭固定补助,以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草原保护工作;草原绿化补助是指给予农村草原绿化贫困户家庭固定补助,以改善草原环境;草原质量改进补助是指给予农村草原质量改进工作者家庭固定补助,以提高草原质量;草原生态环境恢复补助是指给予农村草原生态环境恢复工作者家庭固定补助,以恢复草原生态环境。
此外,还有对草原保护的其他激励政策,主要包括:一是加强草原保护技术和设备支持;二是改善草原保护人员的就业状况,促进草原保护工作者的职业发展;三是开展草原保护公益性工程,改善草原保护环境。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构建了草原生态保护系统,实现了草原保护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激励,有助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为草原保护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
凉山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情况汇报
凉山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情况汇报尊敬的及各位领导:首先热烈欢迎各位领导来凉山督查指导我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实施工作。
同时感谢省委、省政府和省畜牧食品局多年来对凉山畜牧业的关心和支持。
现就我州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具体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凉山州基本概况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
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辖17个县市,有彝、汉、藏、回、蒙等14个世居民族。
2011年末,全州总人口48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43.7万人、占50%。
州府西昌是举世闻名的航天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
凉山自古就是通往祖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凉山,巧渡金沙江、召开会理会议、举行彝海结盟,在中共党史、军史、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50年凉山解放,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创造了由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一步跨千年”的伟大历史。
1979年,撤销西昌地区,所辖区域并入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由昭觉县迁至西昌市,古老凉山迈入新的发展时期,正在谱写“跑步奔小康”的新篇章。
凉山资源富集、潜力巨大。
其中畜牧业是我州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广大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审势度势,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把畜牧业发展摆上了重要的工作议事日程,制定规划,出台政策,狠抓落实,促进了全州畜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州地方畜禽品种资源较为丰富,据畜禽品种资源调查,共有猪、牛、羊、马、禽等家畜家禽地方品种15个,其中有经过长期人工培育而成的毛肉兼用型优良绵羊新品种凉山半细毛羊。
金阳丝毛鸡、建昌鸭等2个品种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全州拥有天然草原3617万亩,占国土面积的40.1%,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原2980万亩,天然草原类型丰富,植物种类繁多,据草地资源调查,全州共有草地13类、33组、93型,天然草原植物达155科、782属、2106种。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保护价值。
为了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以保护草原生态系统,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和退化。
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影响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问题1.1 资金管理不规范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存在资金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导致资金使用不到位,无法发挥最大效益。
有的地方政府将补偿资金挪作他用,以致没有用于草原生态保护。
而一些接收补偿资金的单位也存在资金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情况,造成了浪费。
1.2 补偿标准不合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不够合理,以致不能真正发挥激励作用。
有的地方将补偿标准单一化,没有对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环境给予区别对待,导致一些地区的保护意愿不足。
1.3 监管不到位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过程中,监管不到位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缺乏监管意识、监管手段和监管措施,导致了资金管理不规范、补偿标准不合理等问题的出现。
1.4 缺乏长期机制目前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还缺乏长期机制的建立,一些地方对于生态环境的长期保护和管理没有形成稳定的长效机制,导致了一些单纯的短期性行为。
二、解决对策2.1 规范资金管理针对资金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应当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加强对补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一方面,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确保补偿资金用于草原生态保护。
对于接收补偿资金的单位也要建立严格的资金使用制度,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符合规定。
2.2 合理制定补偿标准为了促进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环境的草原生态保护,应当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情况及草原生态保护的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
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差异,采取差异化的补偿政策,让补偿标准更具有激励作用。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1. 引言1.1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的重要性草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不仅在生态平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
草原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气候、保持水源、保护土壤、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被引入。
这一机制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通过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可以有效减少草原退化的速度,保障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不仅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还可以提升草原地区的生态旅游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还可以激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全社会的绿色发展。
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机制,才能更好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1.2 目前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的实施情况1. 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目前,对于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的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于补偿措施的执行不够到位,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滥用和浪费现象。
2. 资金分配不合理: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中,由于资金来源和分配机制不够清晰和公正,导致一些草原地区无法获得足够的补偿资金,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形成了一定的困难。
3. 补偿标准不够明确:对于草原生态保护补偿的标准和程序缺乏明确规定,导致存在一定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容易引发争议和纠纷,影响了补偿工作的顺利进行。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1. 建立监督机制来保证补偿措施的执行,加强对补偿资金的监管和使用情况的审查,确保补偿措施的有效执行。
2. 建立公平合理的资金分配机制,明确资金来源和分配原则,确保各地草原都能公平分享补偿资金,提高草原生态保护的整体效果。
3. 明确补偿标准,确保各方权益得到保障,建立起完善的补偿机制和程序,使补偿工作更加规范和透明。
草场工作总结
达木夏乡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总结为切实改善我乡草原生态环境,促进农牧民增收,实现草原永续利用和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确保我乡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全面顺利落实,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工作要求和《谢通门县2011年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的实施方案》,我乡坚持保护与建设并举,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以草场承包责任制为前提,以实行补助奖励为手段,以生态改善和牧民增收为目标,在全乡扎实开展了以草原生态奖励补助、草畜平衡奖励、落实牧民生产性补贴,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为重点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实现了草畜平衡,切实提高了牧民增收能力,全面促进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现将该项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全乡草场总面积789843亩,其中可利用面积766147亩;可利用用草场禁牧后草畜平衡面积766147亩,人工草场及农副产品载畜量5307(绵羊单位),扣除禁牧后草畜平衡点38307(绵羊单位),两项合计43614;可利用草原载畜量标准(亩)/20(绵羊单位),现有存栏数63342(绵羊单位),应减畜数19728(绵羊单位);草畜平衡奖励资金1149220.5(元),两项合计1149220.5(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我乡高度重视开展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在推进工作中,始终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认识到位。
乡党委、政府在开展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中认识上始终做到“三个重要”:即始终认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是全面贯彻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自治区、地区农牧等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认真落实中央、区、地、县各项惠农政策的重要抓手,是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牧民群众增收能力、全面促进农牧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契机。
二是统筹到位。
始终做到“三个纳入”。
乡党委高度重视开展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坚持将该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工作日程,纳入乡全年重点工作计划,纳入乡创先争优、强基层惠民生“创开展工作之先锋,争为民服务之优秀”活动之中。
2024年新一期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总结(2篇)
2024年新一期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支撑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是,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草原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破坏和退化的问题。
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在2024年,我们对新一期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进行了实施和总结,以期进一步强化草原生态保护工作。
二、工作目标本次工作的目标是根据目前草原生态状况和问题,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激励草原牧民积极参与草原生态保护,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三、工作内容及成果1. 制定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要求,我们制定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确定了补助和奖励的具体标准和范围。
我们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草原生态特点,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我们积极开展草原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组织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广大草原牧民普及草原生态保护的知识,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为了确保补助和奖励的公平公正,我们建立了健全的监督机制。
每年都会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对符合条件的草原牧民进行资金补助和奖励,对不符合条件的进行警示和整改。
4. 拓宽资金来源:为了保障补助和奖励资金的有效发放,我们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的支持,同时积极探索引入社会资金,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5. 强化科研工作:我们加强了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了一系列草原生态环境监测和研究工作,为完善补助奖励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工作亮点1. 全面考虑草原生态特点:我们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草原生态特点,制定了差别化的补助和奖励标准,确保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强化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草原牧民的保护意识和能力。
我们利用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在广大牧民中开展了“文明放牧”和“绿色牧业”等宣传活动,向他们普及草原生态保护的知识和技术。
生态保护补偿情况汇报
生态保护补偿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为了加强生态保护工作,我单位积极参与生态保护补偿工作,不断完善补偿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现将我单位生态保护补偿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生态保护项目开展情况。
我单位在生态保护补偿方面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包括生态修复、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提升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水平。
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态环境,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生态保护补偿资金使用情况。
我单位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对生态保护补偿资金进行了专款专用,确保了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
我们注重项目的实效性和长期性,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生态保护成效评估。
针对生态保护补偿项目,我单位进行了全面的成效评估。
通过对项目实施后的生态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恢复、水土保持效果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得出了一系列客观的数据和评价结果。
这些评估结果充分显示了生态保护补偿工作的积极成效,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在生态保护补偿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比如,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管理不够严谨、监督不到位等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
同时,也需要更加注重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和协商,充分发挥他们在生态保护补偿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形成合力。
综上所述,我单位在生态保护补偿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完善相关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对生态保护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也期待各界朋友的监督和指导,共同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草原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众多生态服务功能,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草原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威胁和挑战。
为了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
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资金分配不合理。
在一些地区,存在着草原生态保护补奖资金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有的地方存在地方政府挪用资金、农牧民收到的补奖不符合实际付出的问题,导致资金流向不清晰,使用效率低下。
2.缺乏监管机制。
由于草原地区较为偏远,监管力度不够,容易出现资金管理混乱、环境保护不力等问题。
3.政策实施不到位。
一些地区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实施不到位,导致补奖对象不明确,草原生态环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修复。
4.缺乏草原生态保护意识。
一些农牧民对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导致生态破坏行为频发。
二、解决对策1.完善资金分配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奖资金分配机制,确保资金使用透明、公平,使补奖资金得到最大的保护和利用效益。
2.加强监管力度。
加大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奖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建立定期检查和评估机制,规范资金使用行为,防止资金流向不明或挪用等情况的发生。
3.完善政策实施机制。
建立健全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执行和管理机制,明确补奖对象和范围,加强对政策的宣传和落实,确保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4.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牧民对草原生态保护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农牧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减少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
三、结语通过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探讨,可以发现,草原生态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农牧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草原生态保护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草原资源、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加强对草原生态的保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实施了一系列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
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问题1. 资金管理不规范: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过程中,有的地方出现了资金管理不规范的情况,部分资金被挪用或浪费。
2. 补偿标准不公平: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对草原生态保护工作的贡献不同的地区和个人得到的补偿标准存在较大差异,不公平现象严重。
3. 监管不到位:一些地方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的实施过程中,监管不到位,导致一些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处理。
二、解决对策1. 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加强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奖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资金使用审批和监督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审计和监督,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2. 制定统一的补偿标准:根据不同地区和个人对草原生态保护所做的贡献,制定统一的补偿标准,保证补偿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避免因补偿不公平导致的纠纷和不满情绪。
3.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规范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的实施,严格查处违规行为。
三、结语草原生态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只要我们加强管理和监督,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就能有效解决现存的问题,推动草原生态保护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好草原资源,促进我国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202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落实情况汇报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落实情况汇报一、基本情况XX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是自治区33个牧业旗、19个边境旗市之一。
全旗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辖8个苏木镇、1个种畜场、84个嘎查村、2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5万人。
其中,农牧业人口10.6万人,占全旗总人口的73.1%;蒙古族人口2.8万人,占总人口的19.3%。
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边境旗。
按照地理地貌和经济类型,全旗可划分为牧区、灌区、山旱区、城镇发展区、口岸加工贸易区五个发展类型和区域。
牧区辖5个苏木镇、61个嘎查,有牧民7500户、25000人,占全旗总人口的17.8%。
草场面积3223万亩,其中,牧区可利用草场2963.06万亩,属荒漠类草原。
牧户承包草场面积最大的2.1万亩,最小的1400亩。
人均草场面积不足1300亩,草场面积5000亩以下的牧户占70%以上。
总体上牧区呈现人口相对较多、人均草场面积不均衡和草场生产力水平低、差异大等特点。
2011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25元,增长28.3%,其中,牧民8938元,增长29.2%。
二、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落实情况——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有关情况说明我旗地处荒漠、半荒漠地带,草原生态环境脆弱,畜牧业生产条件滞后,长期的超载过牧和人畜草关系持续失衡,导致草原生态恶性循环,牧区发展缓慢,牧民增收困难。
2010年10月国家出台草原生态补奖政策。
2011年7月,自治区下达补奖任务,我旗有2963.09万亩草场纳入补奖范围,禁牧和草畜平衡任务比例分别按64.28%和35.72%计算,补助资金10375.8万元,补奖系数0.79,即禁牧每亩补4.74元,草畜平衡每亩补1.185元。
补贴范围之大、惠众之多创我旗历史,但补奖系数对于我们荒漠草原来说却极为不利。
因为我旗的荒漠草原产草量低,除牲畜采食利用外别无任何价值,而东部区的草甸草原禁牧后还可以利用草场打草卖钱或圈养牲畜,我们的牧民禁牧后不得不离开草原靠仅有的补贴资金生活。
生态补偿 工作总结
生态补偿工作总结生态补偿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补偿工作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生态补偿是指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和修复的一种环保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生态补偿项目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生态补偿工作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通过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和修复,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破坏的程度,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完整。
这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生态补偿工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还可以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通过生态补偿工作,可以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另外,生态补偿工作也为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平台。
在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各方利益相关者都可以参与其中,共同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种多方参与的合作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生态补偿工作的效果,还可以促进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总的来说,生态补偿工作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工作的实施,提高其效果和可持续性,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生态补偿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生态补偿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为美丽的蓝天、碧水和绿地贡献我们的力量。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落实情况汇报与建议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落实情况汇报与建议1. 前言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然而,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原因,草原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受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政府在2003年推出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
本文旨在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汇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2.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概述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是国家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而采取的措施。
根据政策,草原主要分为二类:生态保护草原和生态建设草原。
生态保护草原指生态环境较好的草原,主要是靠生态保护来进行维护。
生态建设草原则是需要进行人工介入的草原,主要是靠人工进行保护和恢复。
根据草原的分类和保护情况,政府给予相应的补助。
补助的内容主要有建设和运行补助、保护补助和管理补助。
建设和运行补助是为草原生态管理者提供支持,包括草原植被改良和旱地草地旋耕等方面。
保护补助是为地方政府和牧民提供支持,包括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放牧管理等方面。
管理补助是为相关部门提供支持,包括草原管理机构建设、生态环境监督等方面。
3.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落实情况3.1 生态保护草原情况生态保护草原是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重点保护对象,生态保护草原的面积和质量是衡量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家草原生态系统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0年中,生态保护草原面积有所增加。
2010年,生态保护草原总面积达到1.2亿公顷,2018年达到1.3亿公顷,总面积增加了8.3%。
然而,研究发现,草原覆盖度和草原生产力仍然存在下降趋势。
这一现象表明,尽管政府在生态保护草原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仍然存在问题。
3.2 生态建设草原情况草原生态建设主要是针对草原过度开发和生态破坏的草原,采取适当的人工手段进行保护和恢复。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生态建设草原面积逐年增加。
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及几点建议
1 松潘 县 落实 草原 生态 补奖 机制 政策情 况
1 . 1 基 本 情 况
松 潘 县 草 原 生态 补 奖 政 策 覆 盖 全 县 2 5个 乡 镇 , 1 4 3个行 政 村 ,禁 牧 1 0万 公 顷 ,草 畜 平 衡 1 9 . 2 4万
C A O Y E Y U X U M U
务 , 达 不 到建设 质量 标准 ,缩 短 了基 础设 施 的有效 使 用年 限 。
4 . 2 配套 资金 不足
2 . 1 强化 目标 责任 补 奖 政 策 实行 目标 、任 务 、责 任 、资 金 “ 四 到
乡” 。 乡镇人 民政府 是 实施 补 奖政 策 的责 任 主体 、工
《 松 潘 县 草 原 防 火 目标 管 理 责 任 书 》 、 《 松潘 县 村 级
收 稿 日期 :2 0 1 5 — 0 4 — 0 9
草管 员草 原 防火 目标管 理考 核 办法 》 。
6 0
草 业 与畜 牧 2 o 1 5 年 第 3 期总 第 2 2 o 期
2 实施 及 管理情 况
( 区 )全 面建 立草 原 生态 保 护补 助 奖励 机 制 ,促 进 牧
专 门负责 补奖 政 策 的落 实 推 进 和监 督 管 理 工 作 。形 成 统 一 组 织 领 导 、统 一 协 调 指 挥 、统 一 推 进 实 施 、 统 一 监督 管 理 、统 一 考 核 评 价 的 领 导 机制 和工 作 格
制定 出 台 《 松 潘 县 草 原 生 态保 护 补 助 奖 励 政 策
禁 牧 、草 畜平 衡验 收 办法 》 、 《 松 潘县 草 原 生态 保 护
新一期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总结(2篇)
新一期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总结经____批准,“____”期间,国家决定在____等省区启动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草原补奖政策”)。
为全面落实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根据农业部、财政____《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指导意见》(农办财【____】____号),结合我区实际,经自治区政府同意,由农财两厅联合印发了《____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指导意见(____-____年)》(内农牧草发【____】____号)。
按照工作安排,对各盟市的草原补奖政策实施方案进行了审核,并汇总形成了《____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____-____年)》。
为了保护和改善我区草原生态环境,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增加牧民收入,促进牧区经济社会稳定,现将新一期生态奖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任务完成情况已与____户牧民签订____年《禁牧责任书》,签订完毕后,将____年草原补奖资金通过惠农一卡通发放到牧民手中。
二、资金发放情况自____年以来,____区按照____市禁牧政策的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实行全面禁牧,制定了《____年至____年____区禁牧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禁牧执法大队,加大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力度。
____区____年草原禁牧补奖面积____万亩,____年中央为我区下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总资金为____万元。
通过与牧民签订禁牧协议书,对牧民进行补贴从而达到全面禁牧,____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正在发放中。
资金发放情况说明如下:____区现有牧民____户,结合草原确权工作,经实地勘验测量,符合发放条件的牧民____户,发放草原生态补奖资金____元;其余____户牧民不具备发放条件,暂缓发放草原生态补奖资金,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拒领生态奖补资金。
涉及牧民____户(毕力格),该牧民坚持要求按照原____年发放的第一轮草牧场使用证确认草场面积,与____等牧民草场面积重叠面积较大,且大部面积已被厂矿企业占用,现状为非草地类型。
草原奖补政策工作总结
草原奖补政策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草原奖补政策功不可没。
通过对草原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恢复,草原奖补政策为草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首先,草原奖补政策有效促进了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政府通过对草原生态环境进行奖励补助,鼓励草原地区的农牧民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措施,如草场轮牧、封禁草场等,从而有效减少了过度放牧和草原退化现象,保护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其次,草原奖补政策有力推动了草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对草原地区实施奖补政策,不仅提高了农牧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还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经济补贴,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来源。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草原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持力度,促进了草原地区的农牧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再次,草原奖补政策有效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通过奖励补助政策,政府鼓励草原地区的农牧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归属感,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幸福感,有效促进了草原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总的来说,草原奖补政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持。
但同时也要看到,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任务依然繁重,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大对草原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草原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落实草原补奖政策工作总结
落实草原补奖政策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草原补奖政策的落
实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级部门和草原地区的相关工作人员们积极努力,不断推进草原补奖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首先,我们坚持生态优先,加大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通过加强草原植
被的恢复和保护工作,有效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提高了草原的生态质量。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为草原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我们积极推动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落实草原补奖政策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了草原畜牧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经营,通过加强畜牧业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了畜牧业的生产效益和环境友好程度,实现了畜牧业的良性发展。
此外,我们还加大了对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
在草原地区,我们积极推动
了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了对草原地区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草原地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总的来说,落实草原补奖政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和问题。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不断完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更大成果,为我国草原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半年生态补偿工作总结
一、工作背景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补偿制度作为一项重要政策,旨在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23年上半年,我单位紧紧围绕国家生态补偿政策,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现将上半年生态补偿工作总结如下。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生态补偿资金发放上半年,我单位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生态补偿项目进行了资金发放。
共发放生态补偿资金XX万元,涉及XX个项目,受益群众XX户。
2. 生态补偿项目实施上半年,我单位积极推进生态补偿项目实施,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1)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开展了XX个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包括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湿地保护等,项目总投资XX万元。
(2)生态补偿试点项目:开展了XX个生态补偿试点项目,包括农村生态补偿、草原生态补偿、森林生态补偿等,项目总投资XX万元。
(3)生态补偿政策宣传: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宣传活动等形式,提高公众对生态补偿政策的认识。
3. 生态补偿制度完善上半年,我单位积极推动生态补偿制度完善,主要工作如下:(1)修订生态补偿政策:根据国家政策调整,修订了我市生态补偿相关政策,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2)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推动生态补偿政策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4. 生态补偿效果评估上半年,我单位对生态补偿项目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主要指标如下:(1)生态补偿项目覆盖率:XX%。
(2)生态补偿项目投资完成率:XX%。
(3)生态补偿项目受益群众满意度:XX%。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生态补偿项目实施进度缓慢。
(2)生态补偿资金管理存在一定漏洞。
(3)生态补偿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2. 改进措施(1)加强项目监督管理,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2)加强生态补偿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合规使用。
(3)加大生态补偿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生态补偿政策的认识。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1. 持续推进生态补偿项目实施,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一期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
总结
经国务院批准,“十三五”期间,国家决定在内蒙古等省区启动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草原补奖政策”)。
为全面落实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关于《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指导意见》(农办财【2016】10号),结合我区实际,经自治区政府同意,由农财两厅联合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指导意见(2016-2020年)》(内农牧草发【2016】10号)。
按照工作安排,对各盟市的草原补奖政策实施方案进行了审核,并汇总形成了《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16-2020年)》。
为了保护和改善我区草原生态环境,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增加牧民收入,促进牧区经济社会稳定,现将新一期生态奖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任务完成情况
已与xx户牧民签订xx年《禁牧责任书》,签订完毕后,将xx年草原补奖资金通过惠农一卡通发放到牧民手中。
二、资金发放情况
自2011年以来,xx区按照xx市禁牧政策的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实行全面禁牧,制定了《2016年至2020年xx区禁牧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禁牧执
法大队,加大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力度。
xx区xx年草原禁牧补奖面积xx万亩, xx年中央为我区下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总资金为xx万元。
通过与牧民签订禁牧协议书,对牧民进行补贴从而达到全面禁牧,xx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正在发放中。
资金发放情况说明如下:
xx区现有牧民xx户,结合草原确权工作,经实地勘验测量,符合发放条件的牧民xx户,发放草原生态补奖资金xx元;其余xx户牧民不具备发放条件,暂缓发放草原生态补奖资金,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拒领生态奖补资金:涉及牧民xx户(毕力格),该牧民坚持要求按照原xxxx年发放的第一轮草牧场使用证确认草场面积,与xxxx等牧民草场面积重叠面积较大,且大部面积已被厂矿企业占用,现状为非草地类型。
xxx持有xx年xxx农场发放的第一轮草牧场使用证,矛盾无法调解。
xxx 从一期奖补起一直拒领生态补奖资金。
2、因涉法涉诉停发生态奖补资金:涉及牧民xx户(xxx)。
xxx因采取不正当手段取得一轮证换发了第二轮草原使用证,xx区政府吊销其第二轮草原使用证,乔志高不服xx政府行政决定,提起行政诉讼,国家最高法要求自治区高院重新审理该案件,目前案件仍在重审中,因权属不明,停发生态奖补资金。
xx因经济纠纷,区法院执行局将其草场及草场收益冻结,目前,法院未解除冻结决定,暂缓发放生态奖补资金。
3、改变草原使用性质暂停发放:xx户(xx),xx270亩草原已被厂矿占用,全部变为非草地类型,不予确权,不予发放生态奖补资金。
xx草场基本被
厂矿企业占用,部分在保护区内,如企业退出,恢复生态植被,可依据生态恢复情况再发,未恢复生态前,不予发放。
xx草场基本被厂矿企业占用,全部在矿区综合治理区域内,如治理结束,生态植被恢复,依据生态恢复程度再发,未恢复生态前,不予发放。
4、牧民对核减企业占用面积有疑义:xx户牧民(xxx),牧民xxx部分草场被企业占用,我站占用面积进行实地测量,xx户牧民对核减面积不认同,因面积暂时无法确认,暂缓发放,准备聘请第三方有资质的测绘单位,重新测量,确认面积,确认面积经牧民认可后,再行发放。
5、登记面积全部征收:xx户(xxx),牧民xxx草场登记面积xxx亩,政府历年征收面积xxx余亩,不予发放。
6、草场边界纠纷导致无法核定补奖面积:xxx户(xxx),牧民xxxx草场重叠面积较大,虽多次调解,牧民之间互不退让,无法确定奖补面积。
暂缓发放,现仍在组织调解中,如调解成功,确认面积,再行补发。
三、存在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区草原保护建设力度加大,成效明显,但仍存在问题:禁牧后牧民生产生活保障不完善,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与经济发展存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