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目前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实质、根源及根本出路

合集下载

经济危机的原因与解决办法

经济危机的原因与解决办法

经济危机的原因与解决办法随着快速的全球化和技术革新,国际贸易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这个大环境下,经济危机也随之而来。

经济危机不仅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人民生活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那么,经济危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有哪些解决办法呢?一、经济危机的原因1. 财务危机财务危机是一种经济危机,它的主要表现是企业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无法得到保障,从而使企业陷入破产的危险。

财务危机可以源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包括财务制度不规范、管理体系不健全、经营策略不当,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价格上涨等等。

2. 经济周期性波动经济周期性波动是指经济长期(一般为数年)的波动和循环变化。

经济周期通常由经济繁荣期、经济危机期、经济萧条期和经济复苏期四个阶段组成。

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需求波动、投资波动、政治波动等。

3. 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是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

全球化使得不同经济体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一个国家经济的繁荣依赖于其他国家的发展,当全球经济出现问题时,其他国家就会受到波及。

全球化还使得某些国家的工业转移出去,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进行更为灵活的投资和生产活动。

这些都会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情况。

二、经济危机的解决办法1. 加强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长期发展的保障。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制定科学的财务战略,合理安排资金使用,从而降低经营风险,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

此外,要注意各项财务指标的控制,包括成本费用预算、利润计划、现金流预测等,要确保企业的运行资金充足。

2. 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推动经济发展。

政府应该在法律法规、税收政策、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更为便利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环境,从而促进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 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

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的原因及中国应该如何面对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本质上是一种制度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相对于劳动者有效需求的过剩。

导致危机的最深刻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是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以后最严重的一次,我们不能仅仅从体制运作层面来寻找危机的原因,而要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层面,去寻找它的深刻根源。

这次危机表面上是金融危机,但本质上同历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样,是生产过剩的周期性危机。

这次生产过剩的特点,即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除了发达国家自身一些产品,如房屋、汽车等生产过剩外,还包括流通领域各种金融产品的过剩,形成虚假的购买力,刺激了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提供廉价产品的生产热情,造成一些发展中国家严重的生产过剩。

西方国家各企业内部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制的扩大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撑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引发了本次周期性生产过剩的危机。

社会主义经济体受到为满足人民需要而生产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等状况的支配,本质上没有资本主义经济那样的矛盾,所以理论上不会发生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

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就是一个例子。

那时候苏联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交往不少,主要是以资源换取装备和技术,利用这个来进行五年计划的建设,发展经济,并没有受到当时世界经济危机很大的影响。

这次世界经济危机有一个不同于上次的"景观",是社会主义的中国被卷进去了,受到危机的严重冲击。

使我国的经济遭受极大的困难。

这种情况与前苏联在上次世界经济危机遇到的情况全然不同。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正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涨阶段的长周期相适应。

此时中国经济建设为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要求,实行了允许私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政策,使资本主义因素得以在社会主义条件和框架下,大量生长起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与教训

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与教训

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与教训近几十年来,全球经济危机频繁发生,给各国经济稳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应对类似危机,我们有必要探究其根源并汲取教训。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并提出应对的教训。

一、过度杠杆化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之一是过度杠杆化。

在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中,金融机构和个人借助杠杆提高了投资和消费能力。

然而,当经济遇到挑战时,高杠杆率将会加剧危机的严重程度。

2008年的次贷危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大量的风险积聚在金融体系中,当市场崩溃时,金融机构无法承受压力,从而引爆了全球金融危机。

避免过度杠杆化的教训是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各国监管机构应当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限制金融机构的杠杆比例,减少系统性风险的积累。

此外,个人和公司也需要谨慎理财,避免借款过度,确保自身的金融稳定。

二、全球化下的金融交易全球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全球化下的金融交易也是全球经济危机的一个根源。

全球金融市场的交联和互相依赖使得金融风险传染迅速,一国的金融危机可能迅速蔓延到全球范围。

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由于次贷市场的问题,迅速引发了全球范围的金融崩溃。

全球化下金融交易的教训是加强国际合作和监管。

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加强对跨境金融交易的监管,通过合作建立一个稳定和透明的金融体系。

此外,金融机构也应当审慎进行跨国业务,认真评估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三、不平衡的贸易关系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之一是不平衡的贸易关系。

一些发达国家通过贸易保护主义和非关税壁垒等手段,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导致全球贸易失衡。

这种贸易失衡不仅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成为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之一。

解决不平衡贸易关系的教训是加强国际贸易合作,推进贸易自由化和公平竞争。

各国应坚持多边主义,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减少非关税壁垒的使用,并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

同时,发达国家也应当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通过技术转让和市场准入的方式促进全球经济的平衡发展。

经济危机的成因与对策

经济危机的成因与对策

经济危机的成因与对策经济危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国家或地区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和波动的现象。

经济危机不仅会给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还会波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

了解经济危机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对于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保持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危机的成因1. 全球经济不稳定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是导致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球经济体系中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一国经济的问题往往会波及到其他国家,形成经济危机的连锁反应。

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国际贸易摩擦、跨国公司的经营风险等因素都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2. 金融市场泡沫金融市场泡沫是经济危机的常见成因之一。

当金融市场出现过度繁荣和投机行为时,资产价格被严重高估,市场出现泡沫。

一旦泡沫破裂,资产价格急剧下跌,金融机构面临破产风险,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3. 政府政策失误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政策失误也是导致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

政府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失误,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经济衰退、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最终引发经济危机。

4. 社会不稳定因素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可能成为经济危机的诱因。

社会动荡、政治不稳定、自然灾害等因素都可能对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二、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1. 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政府在应对经济危机时,需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的配合。

通过适时的调控手段,稳定经济增长,防范经济危机的发生。

2. 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加强金融监管是防范经济危机的重要举措。

政府和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止金融风险的扩大,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

3. 推动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是应对经济危机的长期对策。

政府需要通过改革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等措施,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提高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漫谈世界经济危机

漫谈世界经济危机

漫谈世界经济危机世界经济危机是指在经济体系中出现系统性问题,导致全球经济发展遭受严重冲击的一种状态。

下面我将就世界经济危机这个主题进行一番漫谈,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世界经济危机的起因。

一般来说,经济危机的根源往往是金融领域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次危机中,经济体系中的金融泡沫不断膨胀,导致金融风险逐渐积累并最终爆发。

例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美国疯狂发放高风险、低信用贷款,推动了更多的人购买房地产,使得房地产泡沫不断膨胀。

当房地产市场崩溃时,金融体系遭受重大打击,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此外,国际贸易也是引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

全球化使得各国彼此相互依存,国际贸易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贸易矛盾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崛起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例如,2008年后的众多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导致全球贸易逐渐萎缩,加剧了经济危机的程度和范围。

另一个经济危机的起因是社会不平等。

当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阶层固化时,社会的稳定性和经济活力都将受到威胁。

过去几十年来,贫富差距在许多国家逐渐扩大,这使得大部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购买力下降。

这种不平等不仅导致社会不稳定,而且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那么,如何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呢?首先,我们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以防范金融风险。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制定更加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并减少金融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此外,还需要建立国际金融危机应对机制,以便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其次,我们需要坚持开放的贸易体系。

贸易保护主义只会使得贸易和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

国际社会应该合力打击贸易壁垒和贸易歧视,维护自由、公平、开放的贸易秩序,促进全球贸易的繁荣与发展。

最重要的是,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是根本之策。

国家应该采取措施减少贫富差距,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给低收入人群,以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包容。

此外,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非常必要的,以减轻社会不稳定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经济危机的成因与对策

经济危机的成因与对策

经济危机的成因与对策经济危机是指经济体系内在的深层次问题导致的一种广泛且严重的经济衰退现象,通常表现为失业率高企、投资减少、消费萎缩,以及金融市场的动荡等。

历史上多次经济危机的发生使得这一现象受到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对其成因和解决办法的深入探讨。

本文将重点分析经济危机的成因及应对策略,以期为读者提供更为全面的视角。

一、经济危机的成因1.1 过度借贷与债务积累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和个人往往会放松对借贷的警惕,过度依赖借款以维持生活或扩大生产。

这种盲目的债务增长在短期内可能不会显露出问题,但一旦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如利率上升或者收入下降,就会导致大量借款人无力偿还债务,形成信贷危机。

此外,国家层面的债务也可能成为经济危机的重要诱因。

当政府为了刺激经济而不断增加支出时,其负担也随之加重。

如果没有相应的财政收入支持,这种不平衡最终可能导致国家信用降级,进而引发国际市场的不安与反应,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1.2 产业结构失衡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合理的产业结构。

然而,有些国家或地区由于资源配置不当或者政策倾斜,形成了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衡。

例如,对于某个单一行业过度投资,而忽视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会导致重要行业受挫时整个经济体系都受到冲击。

此外,快速的全球化进程使得一些传统行业面临国外竞争,而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也容易引发经济危机。

1.3 政策失误与市场调控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政策选择,有时会因为决策失误或缺乏科学依据而导致市场失灵。

比如,在房地产市场泡沫严重时,政府可能采取放松管控、刺激购房需求等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但这种“短期主义”往往会造成更大的泡沫和后续风险。

此外,对市场规律的忽视,使得某些行业的发展缺乏适当调控,资源浪费和投资低效的问题愈加突出,从而埋下了危机种子。

1.4 外部冲击因素现代经济高度全球化,使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很容易受到其他地方的重大事件影响,例如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地缘政治冲突、自然灾害等。

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经济危机是指一国或多国经济遭受严重打击、出现持续衰退甚至崩溃的现象。

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便是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全球性经济危机,我们能够从哪些方面寻找原因呢?1、金融机构的行为全球性经济危机初期,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

许多美国人士购买了高风险、低信誉的抵押贷款。

这些次级抵押贷款被组合成高收益率债券,然后出售到世界各地的银行和投资机构。

这些资产被迅速传播和交易,并被包装成高级别的金融产品,但这些产品由于缺乏充分的审计和评估,所以基本上是不值得信任的,结果成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崩溃的原因。

2、通货膨胀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如果通货增长过快,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这会导致物价上涨,造成成本上升、生产效阻下降、消费降低,最终可能导致经济萎缩。

事实上,这种通货膨胀是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

3、产业结构调整过去几年里,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众多机会,然而它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后果,比如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当一些产业在全球市场上失去竞争力,就会失去价值。

这将导致财政赤字和失业率的上涨,以及更大的债务负担。

既然我们已经看到了造成经济危机的原因,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经济危机。

1、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全球经济大幅度增长和贸易自由化最终为经济危机奠定了基础。

因此,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国际金融合作有必要被加强,以确保稳定的全球发展。

2、提高社会保障提高社会保障等措施可使人们有充足的财政保障,增强社会发展抵御风险的能力。

对于失业的人们,国家可以向他们提供更好的职业培训和社会福利保障。

3、维持金融政策稳定性国家需要维持金融政策稳定性,及时做出调整,以保持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应尽量减少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4、增加国内投资增加国内投资,完善国内经济结构,跨越国内生产水平的提升,都可以帮助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全球经济危机的缘由及根本解决之道

全球经济危机的缘由及根本解决之道

美国的病因,中国的良药破除两种尺蠖效应互动全球经济危机的缘由及根本解决之道秦晖(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的政治是XX政治,“左派”、“右派”都要讨好老百姓。

这是XX的大优点,但也可能出现“反向尺蠖效应”:人民为扩展自由而选出右派,但却不允许减少福利;人民为增加福利而选出左派,但不允许减少自由。

这就可能造成国民的自由、福利双“过分”。

但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是不可持续的。

强要持续,就会惹出祸来。

一种危机,还是两种危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和1929年危机的性质截然不同。

1929年危机,是过度投资、消费不足导致产能过剩,最后致再生产过程中断,于是倒牛奶、烧小麦、毁汽车、炸高炉。

过剩危机主要是消费不足造成。

此次源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人们指责的却是美国人过度、超前消费,通过贸易逆差和全球发行国债,向全世界透支,结果透支窟窿太大,导致信用崩溃。

美国现在的消费率全世界最高,这和1929年截然相反。

类似1929年过度投资导致消费不足的现象,全世界表现得最明显的倒是在中国。

中国现在没碰到大振荡,是因为“过剩产品”以巨额顺差的方式出口到美国等发达国家了。

没有这个外需,过剩危机将表现得更严重。

中国的过剩危机,比次贷危机爆发要早。

消费不足、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在中国存在了十几年,我们的危机有自身逻辑。

请看图1:一般居民的消费占GDP总量,美国是80%左右,中国不到40%,几乎是两个极端。

美国人过度消费产生了窟窿,我们消费不足,就把产品卖给(其实就是“赊给”)美国,帮他们填窟窿。

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圣路易斯市Pruitt-Igoe社区的兴建世界铸币权刺激美国的“消费狂”很多人说美国人现在有一种恶习,就是借债超前消费,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了消费狂。

恶习该骂,更重要的是:这个恶习怎么产生的?是“资本主义”吗?可从马克思到凯恩斯讲的“资本主义”特征,不是完全相反?而且,同样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比如日本、韩国,通常又被认为是高储蓄国家,欧洲尽管也有高消费势头,但不会像美国人这样透支,道理很简单,欧元没有世界铸币权地位。

全球金融危机的经典通俗法分析

全球金融危机的经典通俗法分析

全球金融危机的经典通俗法分析全球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影响最广泛、灾难性最高的金融危机之一,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分析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全球金融危机的起因1. 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是由于复杂的交叉原因造成的。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过载债务以及长期的货币政策。

另一方面,这次危机还和全球化、投机行为等一系列因素有关。

2. 长期以来,全球的货币政策有何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已由黄金标准转为纸币标准,这使不断增长的货币供应成为可能。

由于货币政策在过去几十年中过于松散和富有弹性,货币供应多年来一直高于经济增长水平。

这导致的结果是全球经济存在了一种泡沫,并促使大量资本涌入房地产市场和其他投资领域中。

3. 是什么促进了全球化?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全球化既提高了证券市场的透明度,也降低了全球市场的交易成本。

这为世界范围内的投机商提供了可能性,这些投机商试图通过短期投资获取巨额利润。

特别是,金融领域的创新及其与衍生工具领域的相互关系,使得负责评级机构和金融机构的管理出现了漏洞,导致了全球性的风险传染。

二、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金融和社会领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影响包括:1. 经济上的影响: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衰退,使得许多国家的企业面临破产和经济受损的风险。

经济复苏的过程也需要时间,需要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合作。

2. 金融领域的影响: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很多金融机构的破产,鉴于这种风险已经开始扩散,许多国家也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其金融系统和银行体系。

3. 社会影响:经济和金融方面的影响带来了对工作岗位和社会福利的大量压力,导致了许多工人和家庭受到影响,特别是在那些因房地产泡沫而过度负债的国家。

三、解决全球金融危机的可能方案1. 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应该处理货币的流通,同时要加强全球大国联合起来寻找解决方案的决心,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相互关係的整体上升。

世界历次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及其应对措施简述

世界历次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及其应对措施简述

世界历次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及其应对措施简述
1.1929年经济大萧条:
原因:泡沫经济、失衡贸易、股市暴涨、破产风险。

应对措施:采取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银行业监管加强,实行国家政策干预。

2.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市崩盘:
原因:股指期货交易疯狂、投资者恐慌。

应对措施:央行采取紧急货币政策、宣布购买股票、增加监管措施、引入机构投资者和机构投资基金。

3.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
原因:亚洲金融体系结构性问题、过度债务、投机泡沫崩溃、固定汇率体制崩溃。

应对措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援助、进行财政和金融部门、实施紧缩政策、金融机构。

原因:互联网公司市值大幅下降、投资者恐慌、金融欺诈和不道德行为暴露。

应对措施:央行降息刺激经济、加强金融监管和审计、提高会计准则和透明度。

5.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
原因:次贷危机、房地产泡沫、金融杠杆过度、信贷违约。

应对措施:政府提供财政和货币刺激、救助银行、增加监管措施、实施财政、加强国际合作。

6.2024年新冠疫情引发的经济危机:
原因:疫情导致全球产业链中断、需求下降、商业活动减少。

应对措施:各国央行降息、提供资金支持、减税和支出增加、强化医疗卫生系统、重振旅游业。

总的来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多种多样,通常是由多个因素叠加产生的。

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的应对措施也相应多样化,包括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加强金融监管、提供救助和支持、进行结构性、加强国际合作等。

然而,历史上的金融危机也暴露了政府和金融机构在预防和管理危机方面的不足之处,对危机应对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及措施

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及措施

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及措施经济危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等方面出现异常波动,导致经济活动衰退的一种情况。

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金融危机、需求不足、供应过剩以及结构失衡等。

首先,金融危机是导致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金融危机主要是指金融市场的运行异常或崩溃,导致金融机构出现大面积倒闭和资金流动受阻,进而引发经济活动的持续性下降。

例如,2024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一场典型的金融危机,由于次贷危机导致美国金融机构倒闭,很多企业无法获得贷款,从而导致整个经济活动出现大幅度下滑。

其次,需求不足是引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需求不足是指社会总需求不足以支撑经济持续增长,导致企业生产能力过剩,进而产生经济衰退。

需求不足主要由于收入分配不公、消费信心低落等因素导致。

例如,2024年之后的欧洲经济危机就是由于消费信心低落,企业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足造成的。

第三,供应过剩也是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供应过剩是指商品或劳务供应过多,超过市场需求,导致市场价格下降,企业利润减少,生产能力闲置。

供应过剩主要由于生产能力的扩张过快、商品质量不合格等原因造成。

例如,近年来中国的钢铁行业就存在着严重的供应过剩问题,导致钢铁企业大量亏损,生产能力无法充分利用。

最后,结构失衡也是引发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结构失衡指不同产业、不同地区之间的结构不合理,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衡,进而产生经济危机。

结构失衡主要由于政府在政策调控上的失误、产业结构调整不力等原因造成。

例如,中国曾经存在过大规模的房地产泡沫,这种结构失衡导致了经济危机的潜在风险。

针对经济危机,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缓解和避免经济衰退的影响。

首先,要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适当调整来稳定市场信心。

其次,要加快结构性,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第三,要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市场的风险抵御能力,防止金融危机的蔓延。

第四,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危机,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与稳定。

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应对策略

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应对策略

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应对策略经济危机是一个让世界各国都受到影响、难以避免的问题。

历史上,经济危机曾多次爆发,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

如今,虽然在我们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忽视经济危机的存在。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经济危机的根源,并学习一些应对策略,以免经济危机来袭时我们无从应对。

一、经济危机的根源1. 贪婪。

贪婪是导致经济危机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很多人为了追求利润,不择手段,以至于铤而走险,风险爆发,从而引起了经济危机。

2. 消费过度。

消费者支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人们如果消费过度的话,也会加速经济崩溃的速度。

3. 贫富分化。

资源分配不公,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社会上的抗议与不满情绪不断被进一步加剧,这种情况会直接促进经济危机的发生。

4. 短视行为。

短视行为是企业常见的问题,例如销售海量产品而不重视市场调研等,这种做法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但是风险也会因此不断增加,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产生。

二、应对策略1. 保持理性消费。

消费者应该理性消费,坚持合理节约,不盲目追求名牌、时尚,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个人和社会因为消费过度而遭受损失。

2. 推动财政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

货币和财政政策之间存在着协调的关系,实践需要把握好货币和财政政策之间的比重,避免过度释放货币,减轻财政压力。

3. 持续改革灵活劳动市场。

劳动市场的良好职能和灵活性,是悠久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为了适应现代化市场需求,国家应该持续进行相应的劳动市场改革,为不断变革的经济环境提供灵活的劳动力。

4. 加强企业合作增强企业的战略。

面对经济危机的挑战,企业需要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合作,共同寻求经济摆脱困境的方法。

总之,经济危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全面、系统地分析。

实际上,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理财意识、增强监管意识、强化团结意识,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危机的影响。

概述目前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实质、根源及根本出路

概述目前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实质、根源及根本出路

格 局 发 生 根 本变 化 ) 。也 就 说 目前 许 多 人 希 望 的 ,这 此 危 同地告 戒 自己 国民 的那 样 , 要做 过 “ 几十 年甚 至 五十 年 ”“ 紧
机 早晚 会 过 去 ,世 界 经 济 特 别 是 欧 美 国 家 的 经济 会 重 新 进 日子 ” 的 思 想 准 备 。这 绝 非 冒言 ,甚 至 准确 说 他 们 给 这 个 入 持 续繁 荣轨 道 等美 好 希 冀 , 已经 历 史 性地 成 为不 可能 。 其 根 本 原 因或 依 据很 简 单 :战 后 以来 发达 国家 “ 因祸 得福 ”
概述 目前世 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实质 、根源及根本 出路
董 克 强
天津理工大 学法政学院
摘要 :当前世界 经济危机 的根 源在于这样一个根本 事实,即全 球化市场 已基本饱和 。资本主义第一 阶段 的结束 正在
于西方 国家 国内市场饱和而 导致的社会 危机。通过世界 战争夺取海 外市场正是资本主义第二 阶段 的根本历 史特 征。西方 的这一根本 模式被核武器 的产 生根本遏 制 ,从而形成战后 以来用跨 国公 司方式和平争夺全球市场 的西 方第 三阶段 的根本 发展方 式。但是半个 多世 纪的充 填,这 个全 球化市场 已然基本饱和 ,导致西 方 以至整个世界经济 的发展面 临地理 上及历 史上的终极极 限,世界经 济及 社会 面临十分严峻 的发展 出路 问题 。按 以往 的发展方式是根本走不通 了。世 界经济发展 的 根 本 出路从根本 上说 只能及必然地是根本 改变 二千年来形成 的,越来越畸形 的 “ 攀 比性 消费模式” ,在社会变革基础上 走向 合理及科 学的发展道 路。 关键词 : 全球 化市场饱和 ;资本 主义根本发展方式 ;攀 比性消费模式 ;科学的消费模 式及发展观

全球经济危机与复苏

全球经济危机与复苏

全球经济危机与复苏近年来,全球经济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而经历过多次痛苦的复苏之后,世界也更加关注着如何应对这场危机。

本文将就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以及复苏的途径进行深入探讨。

一、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1. 金融风险爆发全球经济危机始于2008年的次贷危机,美国次贷市场风险逐渐暴露,导致金融机构的债务违约,金融市场信任崩溃,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混乱。

这一事件暴露了金融市场脆弱性和监管不力的问题。

2. 全球贸易紧缩随着金融市场的崩溃,全球需求下降,贸易紧缩成为全球经济衰退的重要因素。

各国对于增加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也加剧了全球贸易的紧缩。

3. 国际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全球经济危机暴露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脆弱性,金融风险传染性以及金融监管的不足。

这一系列问题对于危机的爆发和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全球经济复苏的途径1. 预防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各国应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金融市场透明度,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2. 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与多边化各国应避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推动全球贸易体系的自由化与多边化,增加贸易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3. 刺激经济增长与就业各国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适度放松,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为经济复苏创造良好的环境。

4. 加强国际合作与治理体系建设全球经济复苏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应加强国际机构的作用,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全球经济危机与复苏的启示1. 风险管理与监管全球经济危机表明,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各国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建立更为严密的监管机制,以预防金融风险的再次扩散。

2. 贸易自由化与多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只会加大全球经济的困局,各国应致力于推动贸易自由化与多边主义,以实现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全球贸易体系。

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应对策略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危机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经济危机通常指经济活动出现严重衰退和不稳定的情况,导致产能下降、就业增加以及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本文将探讨经济危机的原因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经济危机的原因1. 金融风险的积聚:经济危机往往源于金融系统内部的累积风险。

当金融机构存在信贷泡沫、大规模违约及过度杠杆化时,金融风险就会积聚,从而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

例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就是由于美国金融机构在过去几年中不断扩大信贷规模,引发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2. 贸易不平衡:全球贸易不平衡也是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

当一些国家出口激增,而另一些国家则出口困难或减少时,就会形成贸易不平衡。

这种贸易不平衡不仅会导致生产能力过剩,还会引发国际竞争和经济衰退。

3. 资本市场过热:资本市场的过热也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当股市或房地产市场价格过高,并且投资者对未来回报的预期过于乐观时,就可能造成资产泡沫。

当泡沫破灭时,经济往往会受到严重冲击。

4. 政府政策失误:政府的政策失误也是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

例如,政府实施的过度紧缩性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可能导致市场信心下降、投资减少和消费减缓,从而加剧经济衰退。

二、应对经济危机的策略1. 强化金融监管:加强金融监管可以帮助遏制金融系统中的风险积聚。

例如,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监督,规范金融市场交易活动,增加透明度等都是减小金融风险的有效手段。

2. 推动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是应对经济危机的一项关键策略。

通过改革市场,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促进技术创新等,可以增加经济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3. 强化财政政策的作用:在经济危机中,财政政策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降低税收等方式刺激经济活动,并提供资金支持以促进就业和增加消费。

4. 国际合作与协调:面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国际合作与协调至关重要。

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共同应对经济的挑战。

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与对策

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与对策

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与对策全球经济危机是自2008年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面临的最为沉重的负担之一。

虽然自2009年后,一些国家动态发展着其经济建设,但危机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如失业率和经济发展的停滞。

为了找到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并迎接挑战,政府和学者需要进行广泛的认识和思考。

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1. 财务危机:全球财务危机是危机的短期原因。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危机。

子贷款收益率的上升导致了美国全国房价的下跌,这些低质量的子贷款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

然而,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金融体系的自由化以及对机构混乱管理。

2. 贸易逆差:贸易逆差是全球经济危机中的长期原因之一。

世界上一些最大的经济体,如美国和欧洲,过度依赖外国商品,这导致了贸易逆差。

贸易逆差的进一步恶化导致了经济不平衡和全球经济危机。

3. 政策失误: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失误导致全球经济危机。

在经济增长的高峰时期,各国政府和央行认为货币政策过度饱和,经济或许需要进行放缓和去杠杆化等措施。

然而,这些措施加剧了危机。

全球经济危机的对策1. 财政政策的应用:财政政策是缓解全球经济危机的重要工具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大力促进生产力和增加投资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这可以帮助缓解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并支持企业或社区的发展。

2. 开放和普及计划:通过开放创新和普及计划,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在全球的大环境中获得一些发展机会。

因此,创新和技术普及应该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全球经济危机的一大手段。

3. 合作和协调:全球经济危机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行业利益相关方合作协调,加强信息流通、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经济技术的转移。

这需要谨慎的经济政策:4. 金融监管的加强: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再次提醒我们重视金融监管问题。

在金融监管上,我们需要建立严格的资产安全规则、实行漏洞的扫除和纠正不正当金融行为的程序,避免风险的扩大。

5. 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为全球经济危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激励节能减排、环境资源管理和提高生产力来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绿色产业,特别是低碳经济,可以为各地经济繁荣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它们是如何产生和应对的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它们是如何产生和应对的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它们是如何产生和应对的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经济危机如同幽灵一般时不时地出现,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了解这些经济危机的产生原因以及当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规律、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危机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供需失衡是一个常见的诱因。

当市场上的商品供应远远超过了需求,或者需求突然大幅减少而供应未能及时调整时,就会导致商品积压、价格下跌,企业利润受损,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例如,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当时美国的工业生产过剩,而消费者的购买力却相对不足,这种供需的严重失衡使得经济陷入了深度衰退。

其次,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也是经济危机的重要源头。

过度的投机、泡沫经济的形成以及金融监管的缺失都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崩溃。

以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为例,一些亚洲国家的金融市场存在大量的短期外资流入,资产价格虚高,金融机构监管薄弱。

当国际投资者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前景失去信心时,迅速撤离资金,导致货币大幅贬值,股市暴跌,金融体系濒临崩溃,进而波及实体经济。

再者,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也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不当的货币政策,如过度宽松导致通货膨胀,或者过度紧缩抑制了经济增长;不合理的财政政策,如过高的财政赤字、不合理的税收政策等,都可能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另外,外部冲击也能触发经济危机。

例如,全球性的石油危机、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预见的事件,可能打乱正常的经济秩序,导致能源价格飙升、供应链中断,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面对经济危机,各国政府和社会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

财政政策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政府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就业机会,刺激经济增长。

同时,实施减税政策,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提高消费和投资的积极性。

在大萧条时期,美国政府推行了“罗斯福新政”,通过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增加了就业,稳定了社会,为经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全面了解当前世界金融危机

全面了解当前世界金融危机

全面了解当前世界金融危机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危机已经成为我们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

近年来,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金融危机的风险也逐渐加大。

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影响整个世界经济的一个主要因素。

了解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接下来,本文将介绍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情况、影响和解决方法。

一、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情况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次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金融市场陷入了困境。

由于次贷危机爆发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崩溃,许多国家的财政和货币制度受到了影响。

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和股票市场也遭受了重创。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还波及到了欧洲和亚洲。

如今,全球金融危机持续扩大。

其根巨源源不息,其中之一是国际投资和贸易的不平衡。

许多国家的贸易顺差激增,这导致了世界经济结构的持续扭曲。

此外,许多经济体也面临着结构性的难题,例如缺乏创新和发展等。

由此造成的不均衡经济增长是全球经济危机的另一个原因。

总之,在全球财经领域,金融安全风险的加剧是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

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非常广泛,既涉及到经济领域,也涉及到社会和政治等领域。

经济领域是金融危机的首当其冲。

金融危机不仅使得股价和货币价格大幅下跌,还导致银行破产和国家债务危机的发生。

这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危险。

同时,由于金融体系的紧缩,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受到限制,货币紧缩和政治失调也对全球市场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对于社会和政治领域来说,金融危机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危机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就业稳定和收入水平,还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的增加,例如犯罪、暴力和社会问题等。

在政治方面,金融危机也带来了一些国家间的紧张和政治失明现象。

此外,金融危机的爆发还引起了全球经济体系的重构,其影响的确是长期性的,并且是不可逆转的。

三、解决金融危机的方法全球金融危机的解决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经济危机的成因与对策

经济危机的成因与对策

经济危机的成因与对策经济危机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国经济发展中的现象,其波及面广泛,影响深远。

不同的经济危机各有其特定成因和表现形式,但通常并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本文将探讨经济危机的主要成因,以及应对这些危机的有效对策。

一、经济危机的成因1. 过度杠杆化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和个人往往会通过借贷来扩大投资和消费。

这种现象在短期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当杠杆率过高时,任何小的经济波动都会导致信誉危机,从而引发大规模违约。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正是由于金融机构和个人过度借贷所致,这种行为在泡沫破裂时表现尤为明显。

2. 资产泡沫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常常与投机活动有关。

当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脱离其实际价值时,泡沫就产生了。

一旦市场意识到这种虚假繁荣,资产价格急剧下跌,与此同时,相关企业和投资者也因此遭受重创。

历史上许多重大的经济危机都是由于资产泡沫破灭而引起的。

例如,1990年代初期的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其长达二十年的经济滞胀便是一例。

3. 外部冲击外部环境变化,例如国际油价上升、贸易摩擦、金融市场动荡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经济危机。

特别是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性与全球市场紧密相连。

2014年,由于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一些依赖石油出口的国家面临严重的财政赤字和经济萎缩,最终引发其内部经济危机。

4. 政策失误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当实施也常常被视为引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此情况下,政府可能采取了过于激进或不切实际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

例如,在面对通货膨胀时一味地提高利率,会导致消费者和企业减少投资和消费,到最后形成严重的经济收缩。

这类政策失误在历史上时有发生,例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由于各国政府未能有效管理资本流动而受到波及。

5. 银行体系脆弱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其稳健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的健康。

一旦银行体系出现系统性风险,无论是遭遇不良贷款增加还是流动性缺乏,都会迅速传导至整个市场。

当前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对策当前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又一次引起了许多国家不同阶层的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反思和对社会主义的思索。

那么,就这场世界罕见的经济危机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联系而言,到底应当引起我们哪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呢?一、当前经济危机的原因对于这场经济危机的发生原因,需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

金融风险不断转嫁他人是这次危机的直接成因关于危机的直接成因,有人讲,这次危机是由于金融产品过度创新造成的。

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这次危机中,许多金融创新产品遭到重创。

但是这种观点较为模糊,容易把整个金融创新都给否定了。

并且,这种观点在语法上也存在问题:因为任何事情出现“过度”都是坏事。

所以这种观点也容易招来反对意见。

尤其是金融行业和金融学者,基本上都是反对这种说法的。

甚至有人还说,中国面临的不是金融创新过度,而是创新不足。

按照这种观点,既然中国是创新不足,那就意味着中国目前的创新产品根本不存在金融风险了。

实际上,创新不足并不意味着现有创新产品不存在严重的金融风险。

有人讲,过度透支信用是危机的根源。

这个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不准确。

实际上,过度透支信用只是危机运行的一个环节、一种表现形式。

有一位美国学者讲:“贪婪不是危机的根源”,“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1%———才是更重要的原因”。

这意味着,只要基金利率不下调,就不会发生危机了。

这似乎有点故意混淆是非。

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位学者恰好是从2007年开始,在一家对冲基金公司担任咨询人[1],看来他觉得自己贪的还不够多。

实际上,利率的调整只是导致危机爆发的一个诱因而已。

从深层次看,金融风险不断转移才是这次危机的直接成因。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金融创新?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过度透支信用?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机构和个人参与虚拟资本的交易?为什么会有这么大规模的流动性和证券化?难道他们都不知道虚拟资本市场“江湖险恶”吗?这一切都源自于金融风险被通过这些途径不断的转移,具体说来,就是各种债务不断证券化,转手卖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目前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实质、根源及根本出路作者:董克强来源:《中国经贸·下半月》2013年第01期摘要: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这样一个根本事实,即全球化市场已基本饱和。

资本主义第一阶段的结束正在于西方国家国内市场饱和而导致的社会危机。

通过世界战争夺取海外市场正是资本主义第二阶段的根本历史特征。

西方的这一根本模式被核武器的产生根本遏制,从而形成战后以来用跨国公司方式和平争夺全球市场的西方第三阶段的根本发展方式。

但是半个多世纪的充填,这个全球化市场已然基本饱和,导致西方以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面临地理上及历史上的终极极限,世界经济及社会面临十分严峻的发展出路问题。

按以往的发展方式是根本走不通了。

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从根本上说只能及必然地是根本改变二千年来形成的,越来越畸形的“攀比性消费模式”,在社会变革基础上走向合理及科学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全球化市场饱和;资本主义根本发展方式;攀比性消费模式;科学的消费模式及发展观此番由美国次贷危机肇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具有十分重要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它标志了不仅在经济方面而且在全球社会的各个主要方面,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认识和把握这一点,对于我们从新的历史角度看待此次经济危机,特别是对于从新的角度认识和把握全球社会的基本走向十分必要。

一这次危机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标志了自战后以来逐渐形成的“全球化市场”,因半个多世纪的育发和充填,已然基本饱和!西方发达国家战后持续长达六十多年的繁荣至此戛然而止,一去不可复返了(除非如后述,世界消费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也就说目前许多人希望的,这此危机早晚会过去,世界经济特别是欧美国家的经济会重新进入持续繁荣轨道等美好希冀,已经历史性地成为不可能。

其根本原因或依据很简单:战后以来发达国家“因祸得福”地获得的此偌大全球化市场使这些国家在战前半个多世纪中饱受“市场桎梏”折磨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已勃然巨大起来,并终于狂奔到它的历史极限或“地球的物理极限”;也就是说几十年来形成的“全球化市场”再也不可能容纳如此爆涨起来的世界生产力了,它终于被塞满了,历史地塞满了。

特别是,考虑到世界科技力量在按几何级数飞跃发展,而现今这个“全球化市场”虽也会扩大但远远低于巨大科技力推动的世界生产力增速。

这是非常确凿的根本事实。

世界生产力从总体和根本上讲已发展到了全球市场所能容纳的终极极限。

但是目前尚没有人来冷静地面对这个严峻事实和严肃思考一下世界经济及社会今后的根本出路问题。

西方人懵懂地以为,全球化市场似乎是无限的,他们如此糜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准是理所当然且会永远延续的,但是今天这场“突如其来”的世界经济危机给了他们兜头一盆冰水。

西方国家就象一群吃得腹满肠肥的巨狮,突然发现世面上以往层出不尽的角马、野牛们一下子全都不见了,吃光了,而今它们只能万般无奈地去追逐豚鼠及野兔之辈,不得不重新体验“流线型身材”的滋味了。

也就是说,由于世界这个最大的、终极的“全球化市场”基本饱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人们今后只能也必须在新的形式上重新承受在“市场桎梏”中生活的困境,类似西方在战前一个多世纪经历的那样,只是再不可能像以往那样可凭借坦克和军队争抢别家的饭碗(市场)来改善伙食了,因为别家的市场也都是满满的,抢了去也没用;何况如今核时代早已是世界战争为不可能的时代了,至少在可见未来里是这样。

这就是此番世界经济危机告诉世人的最突出,最重要的东西。

正如近日英国新首相卡梅伦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不约而同地告戒自己国民的那样,要做过“几十年甚至五十年”“紧日子”的思想准备。

这绝非冒言,甚至准确说他们给这个“紧日子”规定年限的做法其实是太冒失了,事实是这个年限只能是“无限”的,因为地球(的市场)是“有限”的。

很多人以为这次危机只在金融及债务方面,这其实不过仅仅是现象、表象而已。

试想,若不是生产力受到市场的根本扼制,人们及政府的现实及预期收入大减,如何能欠下如此金融及财政债务无法偿还而致爆发世界危机呢?我们还是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方是。

为更好了解世界经济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及更好地考虑世界的未来,回顾一下近代以来的世界或“资本主义”经济或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脉络,无疑是极有裨益的。

二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或近代世界是自约十七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基本共识的是直至1871巴黎公社革命年前后为其第一历史阶段或“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在这200多年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一个“基本发展方式”或根本历史特征,即“国内市场”在这一阶段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中起主要和主导的作用,可称之为“国内市场发展方式”。

扼要说就是,在这一阶段西方各主要国家每年的生产量或社会生产力及其产品主要靠国内市场来消化,海外市场只起补充作用。

这是由当时西方各国生产力发展程度相对有限决定的,“国内市场”(或西方总和了的“国内市场”)基本能够消化当时大多生产力产品。

然而自1785年瓦特改进的能在实际生产中发挥巨大作用的蒸汽机出现起,各国生产力爆发井喷式发展,正如马克思在1848年指出的“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结果,资本主义经济在孕育、积累了近一个半世纪后,在其第一阶段的最后约50年期间,原先“国内市场发展方式”远无法承受或容纳如此爆发出来的“魔鬼般”的巨大生产力(产品),它变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第一个历史桎梏”;其突出和必然的表现是,西方生产过剩的世界经济危机频频爆发,工人大批失业,遭受苦难;而且正是因愈益频发的生产过剩及经济危机,愈益频频失业的劳动者们则因而“正比例”地愈益“贫困”,这正是当时“(生产)财富越多却越贫困”之奇特历史现象。

(当今不少学者指责马克思的“贫困化理论”正是因不知当时这种特殊历史状态及事实,难免“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了。

)更明确说,正是蒸汽生产力迅猛发展到了自由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发展方式)”无法承受的极限,资本主义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严峻的“生存危机”。

不可避免,当时西方社会在这种历史情势下,劳资矛盾白热,工人起义频发,社会巨大动荡混乱一片。

正是针对这种态势,马克思作出了“资本主义丧钟就要敲响”的预言。

现今不少人诟病马克思的这个预言,但是似乎没人晃悟到这个事实,1871年的巴黎公社起义不正是“已经”敲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丧钟了吗!无可置疑的是,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走到了其第一历史阶段的尽头,若不改弦更张的话必定不知还有多少个资本主义“丧钟”被敲响。

不过另一个基本事实是,当时的资本主义“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

资本主义当时在无它路可走的生死关头,必然且悍然地走进了它的第二个历史发展阶段。

三巴黎公社的发生,使各西方国家受到严厉警告,再不改变这种“(市场)桎梏经济状态”,缓和劳资尖锐矛盾,迟早“柏林公社”、“伦敦公社”等必将出现。

在市场压力和起义压力双重作用下,西方各国逐渐不得不历史地走上了它新的,通过对外战争夺取所谓“生存空间”(即“市场”)的基本发展方式,即“武力争夺国(海)外市场基本发展方式”,用以排泄其日益膨胀起来的过剩生产力以避免在双重危机中坐毙。

资本主义正由此进入了它第二个历史发展阶段或“帝国主义阶段”。

特别是这期间电力的工业应用使资本主义生产力进一步膨胀,更加剧了这种“基本发展方式”转换的急迫性和生死攸关性。

自普法战争起,西方各国对国(海)外市场的争夺愈益炽烈,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1892年俄法签定军事协定,1895-1896年的埃意战争,1895年的甲午战争,1904年的日俄战争到1907年英法俄协约的最后形成,终于在1914引爆了旨在争夺生存或市场空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力从“国内市场发展方式”向“(武力争夺)国外市场发展方式”历史转换的最终完成。

无可置疑,西方各国之所以不惜付出如此巨大的生命及伦理代价来相互撕杀,正是因为(在当时情势下)不如此他们必将坐毙在自己原有的“生存空间”或“国内市场(发展方式)”之中。

只有从上述资本主义生产力演化脉络及其“基本发展方式”历史性转换角度,我们才能抓住这次大战的根本历史缘由。

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根源同出一辄,而且更为明显。

德国和日本在当时迅速膨胀起来的生产能力与其“生存空间”相对极为狭小的巨大矛盾之生死攸关的压力下,别无他途地走向了这条拼死之路。

毫无疑问这在当时是十足的历史必然,仅仅从希特勒及东条等人的好战等解释二战是十分偏狭的。

从更深层角度讲,在整个资本主义第二阶段(1871年——二战结束),“世界大战”实质上取替了其第一历史阶段中“世界经济危机”的作用或机制,扮演了周期性根本调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历史角色。

即资本主义经济在其第二历史发展阶段中,必然在相隔二十年左右时间周期性地爆发世界性战争来重新洗牌,依西方各国由“发展不平衡规律”(列宁语)导致的生产力及军事力的畸变、消长,靠武力重新争夺、划分国外市场(国际势力范围)以外泄其过剩生产力,重新调整资本主义经济的宏观经济比例及秩序。

这是生产力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现实及制度相互作用的必然历史结果。

一战时是这样,二战更是如此,若无后来一个划时代历史重大事件的发生,必将产生的三战、四战等绝无非是。

很多人在看待资本主义这一阶段或“帝国主义”阶段时严重忽视了其经济运行的这一最很本的内在历史因由。

四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第二历史阶段及“武力争夺国外市场基本发展方式”的重大历史事件就是核武器的发明和使用。

核弹的存在及其巨大的毁灭力,使得任何一方世界战争的发动者绝无“胜利”可言,由此便彻底遏制或取消了资本主义希图靠武力争夺国外市场来排泄愈益过剩生产力这一根本发展道路。

同时,又由于战后科技大革命的出现及各地反殖民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使得战后西方各大国的“排泄与生存”问题日益尖锐,历史又回到了资本主义第一阶段后期“桎梏经济”及“待以坐毙”的严峻状态。

毫无疑问,如前述种种可知,资本主义(经济或生产力)发展到这一程度,“国外市场”已然是决定西方各大国生死命运的项上套索,从任何历史及现实的社会发展逻辑及法则可知,若解不开这一“末日套索”的话资本主义经济及其制度绝无苟延下去的任何历史可能。

不过幸运的是,资本主义在那时的历史生命力亦仍未达到其最后历史终结的地步,它还有些“余勇”可籍;除了当时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弊端及尚有广大经济极不发达国家的缓冲地带等原因,主要是西方国家雄厚的科技发展力最后一次地挽救了资本主义。

战后,西方各国因再无法凭武力抢夺海外市场以求生之强大的“坐毙”历史压力下,最后不得不辗转反侧先后依靠其日益强大的科技力量,通过极力降低商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终于在绝境中突出一条救命之路,即凭“跨国公司”和优势商品取代了坦克和士兵逐步打开“全球化市场”之路,这就是“以和平方式(或跨国公司方式)争夺全球化市场”的第三个“资本主义基本发展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