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答题技巧梳理副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答题技巧梳理
1. 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须包括两个要素:人物+事情;“谁做了什么”或“谁怎么样”,谁是主人公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2.标题:
▲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品味题目的作用
(1)概括主要内容(2)点明主旨上(3)行文线索(4)表明主要人物(性格、情感、态度)
套词比如新颖别致、含蓄隽永、醒目明了、发人深省、激发阅读兴趣等。如果是运用双关手法的答题格式: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用到其他手法的先明确手法,再分析。
▲标题的含义
标题的浅层的意思(一般为标题的字面意思、文章的主要描写对象、文章的叙事线索或文章中主要的人、事、物的具体特征等);深层的意思(即标题的象征义、比喻义,与标题有关的文章主人公的品质精神的含义、标题涉及到的不同人物与这一标题的联系等,注意答手法)。
3.记叙的线索及作用:
线索:(1)焦点人物(2)焦点物质⑶焦点事件(4)时间(5)地点(6)笔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串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路,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4.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成长顺序)作用:叙事善始善终,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边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活泼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进去相干的另外一件事。)作用:本文插叙了……内容或原因,对情节起增补、衬托作用,丰富形象,使文章结构严谨,情节丰富,避免平铺直叙。
(4)补叙补充交代了……内容
5.句子(或语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为下文……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引起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照应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或情感(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记叙文、小说);总结全文,激发读者深思或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6. 句子含义的解答
格式:(1)采用比喻、对比、借代、象征、双关等表现方法(2)抓句中关键性的词疏通句子意思(3)表达了……的情感。有双关的一定要说清两层意思。
7.语句赏析(表达效果)
格式:写法+ 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点,表达了……的情感、性格品质)+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写法可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可从修辞的角度;
用词的角度(大词小用、贬词褒用、叠词、拟声词、词类活用);
句式的角度(双重否定句、反问句、设问句、排比句、对偶句、长短句、骈散结合、倒装句<主谓倒装强调突出谓语,定、状后置强调突出后面的意思>);
表现手法的角度;(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人物描写的角度(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景物描写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表达方式角度(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8.环境描写的作用。
社会环境:(1)交代时代背景(2)为人物出场创设典型环境(3)突出中心
自然环境:(1)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描写了……(自然条件的良好或恶劣),a渲染、烘托出……气氛 b烘托人物……的心情(性格) c为下文写……的情节作铺垫
9.了解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便于书写内心感受,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面对面的交流,更直接、更亲切,更便于情感交流和抒发感情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10.词语(或句子)顺序调换
不能。因为(1)这些词语的顺序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这些词语的顺序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语的顺序是递进关系,是环环相扣的,所以不能调换。
11.谈读文章后的看法。用自己的话概括写出文章主旨+联系实际,阐述它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作用。
12.评价观点,阐释理由。先摆明观点,一般从以给观点出发,不提新观点。理由阐释充分。
说明文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1、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2、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③.列数字:科学具体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令人信服。
④.作比较:将××与××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其作用是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下定义格式:
对象+(是)特征+(根本)属性
比如说: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特征+(根本)属性(是)+对象
比如说: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就是食物。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回答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把这种方法和要说明对象的特征结合起来。
说明方法看清有几种,答几种,看有没有问“主要”一词,说明方法是作用一般在原文的前后可找到相应语句加以概括。
3、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标准化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顺序对__________加以说明,重点突出,层次更分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给读者留下清晰的印象。(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4、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5、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文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概括文段的中心:对象+特征(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次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