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构成--色彩、平面、立体构成
三大构成课件
平衡与稳定
保持物体的平衡和稳定, 使物体在空间中具有安定 感。
重复与变异
通过重复产生统一感,通 过变异避免单调和枯燥。
立体构成的材料与技术
材料选择
表面处理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如木 材、金属、塑料等。
对物体表面进行处理,如涂装、抛光 等,以增强视觉效果。
技术手段
运用切割、打磨、拼接等工艺手段, 实现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作用。
线
02
具有长度、方向和形状的线,在平面构成中可以产生方向感和
动感。
面
03
由线移动轨迹或点的密集排列形成的面,面具有长度、宽度和
深度。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01
02
03
04
统一与变化
通过统一元素和变化元素之间 的对比,产生视觉上的和谐感
。
对比与调和
通过对比元素之间的差异,调 和元素之间的相似性,使设计
三大构成课件
目录
• 色彩构成 • 立体构成 • 平面构成 • 三大构成的关系与融合 • 三大构成的实践案例分析 • 三大构成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色彩构成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分类
原色、间色和复色
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彩的混合
加色混合、减色混合和中性混合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色彩的对比
明度对比、色相对比和饱和度对比
科技应用
科技的发展对设计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大构成将更 加注重科技的应用,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设 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三大构成的未来展望
01
拓展应用领域
三大构成不仅在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未来还将
三大构成知识点总结
三大构成知识点总结
三大构成是设计领域的基础,包括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
这些构成知识点在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它们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设计元素之间的关系,创造出更加有创意和视觉冲击力的设计作品。
一、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是指在设计中运用色彩的各种因素,包括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对比度等,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达到特定的视觉效果。
在色彩构成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色彩的情感属性,不同的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例如,红色通常与激情和力量相关,蓝色通常与冷静和安宁相关。
设计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来表达所需的情感效果。
二、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指在设计中运用点、线、面等元素,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创造出各种视觉图案和效果。
在平面构成中,设计师需要掌握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排列方式。
通过运用不同的平面构成方式,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各种独特的视觉效果,例如重复、对齐、对称、旋转等。
三、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是指在设计中运用各种立体形态,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创造出各种三维视觉效果。
在立体构成中,设计师需要掌握不同立体形态的特征和组合方式,例如几何图形、曲面、材质等。
通过运用
不同的立体构成方式,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各种独特的三维视觉效果,例如透视、阴影、反射等。
总结起来,三大构成是设计领域的基础,它们在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掌握这些构成知识点,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设计元素之间的关系,创造出更加有创意和视觉冲击力的设计作品。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和设计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写》、《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课程。
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教师示范、学生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3个模块,并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和评价方法。
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一项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学生了解美的形式法则,色彩的搭配关系,空间及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课题要求进行创新设计。
具体目标如下:(一)能力目标1.能按照设计课题的要求,对设计课题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2.能对设计项目进行版式设计,并进行符合设计主题的色彩设计;3.具备完成具体设计项目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力。
现代艺术设计--三大构成
现代艺术设计--三⼤构成
三⼤构成即平⾯构成、⾊彩构成与⽴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构成是所有设计的基础⼊门课程,现代设计花样百出,平⾯设计、⽹页设计、⼯业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动画设计等等,每⼀个分⽀更可细分出近数⼗种的职位,不同的职能,在各⾃的领域有着独特的创意产⽣⼿法,但他们都有⼀个共同的“根”-“设计构成”也就是我们说的三⼤构成。
三⼤构成是所有设计者的启蒙课程,像⼤江⼤河各个⽀流的发源地。
以平⾯构成,⾊彩构成,⽴体构成三个知识对设计中的点、线、⾯、⾊彩、肌理、形态规律等各个层⾯进⾏综合研究。
通过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学习来培养我们今后在设计⼯作中必须具有的抽象思维能⼒、空间⽴体思维能⼒、⾊彩的构成思维、⼯艺⼿⼯制作能⼒、对形式美法则的灵活应⽤能⼒、⾊彩综合运⽤能⼒、对点线⾯的综合运⽤能⼒等等。
构成(平面、色彩、立体)
3.莫霍利和艾尔伯斯:侧重让学生了解空间、结构、构成、绘 画技术和新手段。
三大构成
• 平面、色彩、立体构成简介 • 1.什么是平面构成?
把点、线、面或基本形等形态诸要素按一定的形 式美法则,在二围平面上进行创造性的组合。
• 2.什么是色彩构成?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 ,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 美的色彩关系。
找找你身边的几何图形。
悉尼歌剧院
手提包
诺基亚7500
绪论
一、构成及三大构成的认识
• (一)什么是构成(Composition)?
构造、解构、组合之意。哲学上的含义:“对象世界诸要 素的分解与组合,使新功能显现。来源于“构成主义”
它是创造形态的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怎 样组合,排列的方法。
三.点的构成及运用
1.有序点的构成:点的形状、面积、位置、方向等 因素以规律化的形式排列构成,或重复,有序渐 变等。
←有序点
←有序渐变点
• 点的作品欣赏
作业
• 准备好所有工具材料
• 找点的存在状态10张以上:要求形式多样,不要雷同,形式
不限。图片,网络多媒体,实物,照片等均可。
• 做点的构成规则、不规则草图各5张以上,共10张以上。要
v 核心教育理想:艺术结合科技,创造集实用艺术和美术
于一体的未来设计。
v 背景:20世纪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大发展,大工业中艺术
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突出。
v 教学基础:基础课程和工艺技术
1.约翰.伊顿:1.要求学生把各类质感、图形、图片、颜色 与色调逐一练习。
2.要求学生用韵律线来分析艺术作品。
2.康定斯基:在伊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色彩与图形理论 的研究和教学。倡导点、线、面构成的几何抽象造型能够 传达精神意念。
三大构成 概述
运用文化元 素:通过融 入文化元素, 使设计作品 更具文化内 涵和特色。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点:是构成形 态的基本单位, 具有集中、点 缀、装饰等作
用
线:是点移动 的轨迹,具有 方向性、连续 性、长度、宽
度等变化
面:是由线移 动或增加点形 成的,具有长 度、宽度、面
积等变化
点、线、面的 综合运用:通 过点、线、面 的组合和变化, 可以创造出丰 富多样的视觉
效果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三大构成之间的相互影响:三大构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设计的基本要 素和方法。
三大构成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添加 标题
平面构成: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通过点、线、面的组 合与排列,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添加 标题
立体构成: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通过材料的组合与构 造,创造出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的产品。
如何运用三大构成进行设计创新
运用形式美 法则:通过 对比、对称、 平衡等手法, 使设计作品 更具美感。
运用色彩搭 配:通过色 彩的搭配和 运用,使设 计作品更具 视觉冲击力 和吸引力。
运用空间布 局:通过空 间布局的合 理安排,使 设计作品更 具层次感和 立体感。
运用材料选 择:通过选 择合适的材 料,使设计 作品更具质 感和舒适度。
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平面构成是立体构成的基础,立体构成是平面构成的延伸和发展。
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是平面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面构成中的色彩运用和搭 配都离不开色彩构成的理论指导。
立体构成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中的形态和空间感需要通过色彩的运用来增强和表现,而 色彩的运用也需要根据立体构成的形态和空间感来进行调整和搭配。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和设计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写》、《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课程。
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教师示范、学生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3个模块,并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和评价方法。
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一项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学生了解美的形式法则,色彩的搭配关系,空间及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课题要求进行创新设计。
具体目标如下:(一)能力目标1.能按照设计课题的要求,对设计课题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2.能对设计项目进行版式设计,并进行符合设计主题的色彩设计;3.具备完成具体设计项目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力。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特点的理解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特点的理解首先,平面构成是指在二维空间中对形状、线条、纹理、图案、空间关系等进行组织的方式。
平面构成是艺术作品中的基础,它决定了画面的结构和布局,直接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
在平面构成中,艺术家可以运用不同的构图原则和方法,如对称、平衡、重复、对比、比例、径向等,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绪效果。
平面构成不仅仅是对画面进行排列和组织,更是艺术家对意境和主题的表达和传达。
其次,色彩构成是指在作品中运用色彩进行组织和表达的方式。
色彩是艺术作品中重要的表达手段之一,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搭配和组合,艺术家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共鸣。
色彩构成包括色彩的饱和度、明暗、冷暖、对比等方面的处理,通过对色彩的操控,艺术家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绪和意象。
在色彩构成中,还可以通过对色彩的选择和运用,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表现手法,如使用明亮鲜艳的色彩表现欢快和活力,使用冷色调的色彩表现冷漠和压抑。
最后,立体构成是指在作品中通过透视、明暗的处理来表现空间感和物体的立体感。
立体构成是艺术作品中营造虚实对比和深浅透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光影的处理和形体的建构,艺术家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和形态。
立体构成不限于对物体的形态进行表达,还可以通过运用透视原理和明暗效果,将画面的前景、中景和背景进行分层展示,创造出深度和空间感。
立体构成在艺术作品中起到视觉引导和观察重点的作用,同时也是艺术家表达主题和情感的手法之一总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是艺术作品中的三大构成特点,它们通过对形状、线条、纹理、色彩和空间的组织和表达,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和情感共鸣。
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在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对这三大构成特点的灵活运用,艺术家才能创造出富有张力和魅力的作品,从而达到艺术表达的目的。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课程代码43042001 适用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总学时学分 4 学时 72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36 开设学期讲授+实训第二学期授课方式课程类型纯理论课□ 理论+实践课√ 纯实践课□ 课程层次院级精品课□ 省级精品课□ 国家级精品课□ 院内一般课程√ 合作济南十翼广告传媒有课程承担单位信息工程学院教研室设计教研室开发企业限公司审定编写编写2015-04-13 2015-9-20 安文静、李燕秦朋、李娅审定日期负责人执笔人日期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和设计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写》、《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课程。
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教师示范、学生—1—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3个模块,并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和评价方法。
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
三大构成--色彩、平面、立体构成
|三大构成--色彩、平面、立体构成|第一章色彩原理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色带,这七光混合为白光。
光的三原色:朱红光,翠绿光,蓝紫光三光相加=白光白光为复色光朱红光+翠绿光=黄光翠绿光+蓝紫光=蓝光朱红光+蓝紫光=紫光三原色:红,黄,蓝。
电脑设计中的常用颜色模式:RGB模式:(加色)绝大部分的可见光谱可以用红,绿,蓝(RGB)三色按不同的比例和强度来表示。
CMYK模式:(减色)此模式是以打印在纸张上的油墨光线吸收的特性为基础的。
C 纯青色 M洋红色 Y黄色 K 黑色。
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色。
物体色(固有色):是光源色经物体的吸收,反射,反射到人们视觉中的光色感觉。
环境色:各种物体由于所投射的光源色不同,也因其本身特性不同,表面质感不同,对光的吸收与反射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则形成的物体色也各不相同。
1平行反射:又称镜面反射。
将投射来的光线原样,规则的平行的反射出去。
(静止的水面,油面,平滑的金属面等)2扩散反射:当投射来的光线被物体部分的选择吸收,并不规则的反射出去,为扩散反射。
它所形成的色彩为,不透明色,即物体的表色。
半透明色。
透明物体的色彩。
3光的干涉:任何物体对于投射的全光色都有充分的选择、吸收、反射的机会,呈现出它们各自的色彩来。
(雨后路上的浮油面,肥皂泡,孔雀羽毛,贝类里表层)绘画的"色彩的透视",即:近暖、远冷,近实、远虚,近纯、远灰。
第二章色彩三要素我们视觉所感知的一切色彩现象,都具有明度、色相和纯度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原素。
(一)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深浅差别。
明度差别即指同色的深浅变化,又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的明度差别。
在无色彩中,明度最高的色为白色、明度最低的色为黑色,中间存在一个从亮到暗的灰色系列。
在有色彩中,任何一种纯度色都有着一中明度特征。
黄色为明度最高的色,紫色为明度最低的色。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课程代码43042001适用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总学时学时 72理论学时36实践学时 36学分4开设学期第二学期授课方式讲授+实训课程类型纯理论课□理论+实践课√纯实践课□课程层次院级精品课□省级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课□院内一般课程√合作济南十翼广告传媒有课程承担单位信息工程学院教研室设计教研室开发企业限公司编写安文静、李燕编写2015-04-13审定秦朋、李娅审定日期2015-9-20执笔人日期负责人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和设计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写》、《 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课程。
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教师示范、学生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 3 个模块,并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 )和评价方法。
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
三大构成课程-PPT
学生在课程中完成了多个实际项目,积累 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
三大构成课程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技术的运用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三大构成课程将更多地运用数字 工具和软件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字设计能力。
可持续设计理念的融入
面对环境问题,未来三大构成课程将更加注重可持续设计 理念的传授,培养学生绿色环保的设计观念。
强调多元化与包容性
为了应对社会多元化的需求,三大构成课程将更加注重多 元化与包容性的教学,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设计师。
与行业实践紧密结合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未来的三大构成课程将更加 注重与行业实践的结合,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感谢您的观看
TH计中的空间构成
空间构成是环境设计的基础,通过对空间的合理 布局和划分,可以创造出舒适、和谐的环境空间。
环境设计中的材质与纹理
材质和纹理的运用对于环境设计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不同的材质和纹理,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和风格。
环境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色彩在环境设计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合理 的色彩搭配和运用,可以增强环境的视觉效果和 美感。
三大构成课程的重要性
01
02
03
基础性
三大构成课程是艺术设计 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提 高学生的造型、色彩和空 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实用性
通过学习三大构成课程, 学生可以掌握实际应用中 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为将 来的设计工作提供支持。
创新性
三大构成课程鼓励学生发 挥创新思维,通过实验和 探索,发现新的设计语言 和表达方式。
06
总结与展望
三大构成课程的学习收获
设计思维培养
基础技能掌握
通过三大构成课程,学生学会了如何从无 到有进行设计思考,培养了创造性思维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005-设计基础-构成(三大构成:平面、立体、色彩)及其快速表现
一、三大构成(1)、构成的概念三大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
构成是一个近代造型概念,其含义是指将不同或相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构成对象的主要形态,包括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抽象形态。
并赋予其视觉化的、力学化的观念。
构成教育自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入我国,成为我国所有艺术院校共用的基础课程,日本的大学不仅把构成教育作为基础课程,而且变成为一门专业,在构成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构成一词的出现及作为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引进,是中国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个里程碑。
平面构成的出现让人对固守已久的传统进行反思。
构成以一个全新的造型观念,给艺术设计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构成是具有共性的设计语言,已为当今社会各个艺术、设计门类所应用,构成与其他应用设计的学科一样,都是为了完善与创造更赋予现代感的设计理论和表现形式。
现代科技的融入,极大的拓展了设计艺术的视觉审美领域,丰富了设计的思维及表现手段。
构成构筑于现代科技美学基础之上,它综合了现代物理学、光学、数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领域的成就,带来新鲜的观念要素,并且它已成功应用于艺术设计诸多领域,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必经的途径。
平面构成的认识源于自然科学和哲学认识论的发展,二十世纪建立在最新发展的量子力学基础之上的微观认识论,人们更为关注事物内部的结构,这种由宏观认识到微观认识的深化,也影响了造型艺术规律的发展。
首先是来自20世纪初在前苏联的构成主义运动。
(“构成主义”中的“构成”一词与“三大构成”有很大区别。
)“包豪斯”(Bauhaus)设计师20世纪著名的设计学院,从成立到被迫关闭只有短短的13年时间,却培养出了一批在各个设计领域中领先的人才,崭新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教育思想是包豪斯成为现代设计地发源的。
包豪斯的艺术教育家们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构成观念可以说早在西方绘画中可见到其影子。
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其含义是将不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构成一个新的单元。
平面构成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线,描绘形象。
它所表现的立体空间并非实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色彩构成是使学生掌握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学会运用它的基本方法,并具有较强的构成表现能力。
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之一,是使用各种材料将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立体的过程。
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是点、线、面、体、色彩和空间诸方面。
它的形成要素,仍然是形式美诸法则,如对比调和、对称均衡、比例、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等,重要的是通过设计创造意境。
三大构成包括:The plane constitution平面构成T he color constitution色彩构成T hree-dimensional constitutes立体构成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形象在二度空间里的变化构成的科学,是探求二维空间的视觉规律、形象的建立、骨格的组织、各种元素的构成规律,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装饰构图。
色彩构成就是根据人们长期形成的对色彩的感觉,而产生的一种思维定势,不同颜色的搭配,能够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而色彩构成就是将这些思维定势总结出来。
立体构成是研究立体形态的材料和形式的造型基础学科。
立体构成所研究的对象是立体形态和空间形态的创造规律。
具体来说就是研究立体造型的物理规律和和知觉形态的心理规律。
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的是:它们都是一种艺术训练,引导了解造型观念,训练抽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观,接受严格的纪律训练;区别的是:立体构成是三维度的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的构成。
结构上要符合力学的要求,材料也影响和丰富形式语言的表达。
立体是用厚度来塑造形态、它是制作出来的。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和设计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写》、《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课程。
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教师示范、学生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3个模块,并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和评价方法。
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一项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
表2-1 《三大构成》各模块应培养的能力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学生了解美的形式法则,色彩的搭配关系,空间及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课题要求进行创新设计。
具体目标如下:(一)能力目标1.能按照设计课题的要求,对设计课题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2.能对设计项目进行版式设计,并进行符合设计主题的色彩设计;3.具备完成具体设计项目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力。
展示设计与三大构成
4.空间构成形式(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 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
-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 -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 -重叠而形成的空间 -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 近实远 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 -矛盾空间的构成(错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 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 “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乐 性
② 色彩的味觉感:人的感觉器官总在大脑的统一指
挥下联合协调工作,在同一物体的刺激下,联合 地做出反应。
平
香 辣
淡 无 味
难
腥
闻
味
③ 色彩的轻重感: 主要取决于色彩 的明度变化,其 次是纯度的影响。
④ 色彩的柔软感与 坚硬感:色彩的 明度和纯度对比 变化是产生色彩 软硬感的重要因 素。
明亮的色调,使整 个画面轻松明快
音 乐 节 拍
与 色 彩 造
型 的 对 应
构 成
色 彩 的 音 乐 感
色彩与点线
面的结合, 富于节奏感
抒
强
情
烈
委
有
婉
力
的
的
节
节
奏
奏
明和 快缓 跳中 跃速 的的 节节 奏奏
色 彩 的 音 乐 感
欢
优
快
雅
的
的
轻
小
音
夜
乐
曲
起
激
伏
昂
跌
强
宕
烈
的
的
交 响 乐
进 行 曲
抽 象 形 状 与 色 彩 音
展示设计与人体工程学
三大构成资料.doc
内容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块。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一、什么是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是在平面上运用视觉反应与知觉作用形成的一种视觉语言,按照一定的构成原理,将点、线、面等造型要素在平面上进行排列、组合,构成具有装饰美感的画面,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
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造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二、平面构成设计的元素概念元素:是在头脑里存在的点、线、面、体。
视觉元素:是将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包括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
关系元素:是把视觉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组织、排列,是形成一个画面的依据完成视觉传达的目的。
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实用元素:是指设计所表达的内容、目的和功能。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平面构成的形象一、形象(形态)的分类1、概念(形象)形态—纯粹形态(设计中的形)有机形、几何形、偶然形2、现实(形象)形态自然形、人为形二、形象的组成元素形状、大小、色彩、肌理三、形象的组成元素形状大小色彩肌理(一)、“图与底”的空间关系“图与底”是由对比、衬托产生出的关系。
在平面设计中,“图与底”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有时甚至是反转的关系。
“图”有明确的形象感、视觉印象强烈、在画面中较为突出。
“底”没有明确形象感、没有形体轮廓、视觉印象模糊。
1.线的视觉特性:垂直的线刚直、有升降感;水平的线静止、安定;斜线飞跃、积极。
曲线优雅、动感,曲折线不安定,粗线稳重踏实,前进感。
细线锐利、速度、柔弱感。
直线具有男性的特征,它有力度、相对稳定,水平的直线容易使人联想到地平线。
曲线则具有女性化的特点,具有柔软、优雅和病态的感觉。
2)自由线:灵活、优雅的女性感3)积极的线:主动地表现情绪的波动,控制图面的节奏,起引导作用。
4)消极的线:被动的表现情绪的波动,被图面的其他因素控制节奏,受到压抑和限制。
三、面面是线移动的轨迹,面具有位置、长度、宽度;面没有厚度1.面的构成形式它体现了充实、厚重、整体、稳定的视觉效果(1) 几何形的面,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2)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形式出现后,给人以更为生动、厚实的视觉效果(3)有机形的面,得出柔和、自然、抽象的面的形态(4)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理性第四节平面构成中的平衡法则影响平衡的因素1)重力:是由构图的位置决定的2)方向:第五章骨骼与基本型骨骼:是构成图形的骨架和格式,即构成图形的组织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构成--色彩、平面、立体构成|第一章色彩原理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色带,这七光混合为白光。
光的三原色:朱红光,翠绿光,蓝紫光三光相加=白光白光为复色光朱红光+翠绿光=黄光翠绿光+蓝紫光=蓝光朱红光+蓝紫光=紫光三原色:红,黄,蓝。
电脑设计中的常用颜色模式:RGB模式:(加色)绝大部分的可见光谱可以用红,绿,蓝(RGB)三色按不同的比例和强度来表示。
CMYK模式:(减色)此模式是以打印在纸张上的油墨光线吸收的特性为基础的。
C 纯青色 M洋红色 Y黄色 K 黑色。
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色。
物体色(固有色):是光源色经物体的吸收,反射,反射到人们视觉中的光色感觉。
环境色:各种物体由于所投射的光源色不同,也因其本身特性不同,表面质感不同,对光的吸收与反射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则形成的物体色也各不相同。
1平行反射:又称镜面反射。
将投射来的光线原样,规则的平行的反射出去。
(静止的水面,油面,平滑的金属面等)2扩散反射:当投射来的光线被物体部分的选择吸收,并不规则的反射出去,为扩散反射。
它所形成的色彩为,不透明色,即物体的表色。
半透明色。
透明物体的色彩。
3光的干涉:任何物体对于投射的全光色都有充分的选择、吸收、反射的机会,呈现出它们各自的色彩来。
(雨后路上的浮油面,肥皂泡,孔雀羽毛,贝类里表层)绘画的"色彩的透视",即:近暖、远冷,近实、远虚,近纯、远灰。
第二章色彩三要素我们视觉所感知的一切色彩现象,都具有明度、色相和纯度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原素。
(一)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深浅差别。
明度差别即指同色的深浅变化,又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的明度差别。
在无色彩中,明度最高的色为白色、明度最低的色为黑色,中间存在一个从亮到暗的灰色系列。
在有色彩中,任何一种纯度色都有着一中明度特征。
黄色为明度最高的色,紫色为明度最低的色。
(二)色相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相貌。
在可见光谱上,人的视觉能感受到红、橙、黄、绿、蓝、紫这些不同特征的色彩,人们给这些可以相互区别的色定出名称,当我们称呼到其中某一色的名称时,就会有一个特定的色彩印象,这就是色彩的概念。
(1)间色:又称二次色,指任何两种原色配合成的颜色。
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2)复色:又称三次色,指任何包含了三原色的颜色,也就是互为补色的颜色想混即为复色。
复色具有含蓄、沉稳的特点,现实中物体的色彩多为复色。
(3)对比色(互补色):指色环上位置相对在120——180度之间的两类色彩。
对比色的构成,是在三原色中某两种原色相混合而与第三种原色相对比。
(三)纯度纯度色彩的纯净程度,又称彩度或饱和度。
某一纯净色加上白或黑,可降低其纯度,或趋于柔和、或趋于沉重。
色调画面中总是由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各种色彩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形成画面色彩总的趋向,称为色调。
色性指色彩的冷暖倾向。
色彩的对比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显的差别,并产生比较作用,被称为色彩对比。
该想象分为两大类: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
色相对比因色相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
当主色相确定后,必须考虑其他色彩与主色相是什么关系,要表现什么内容及效果等,这样才能增强其表现力。
色相对比又可分为1、原色对比红、黄、蓝三原色是色相环色上最极端的色,它们不能由别的颜色混合而产生,却可以混合出色环上所有其它的色。
红、黄、蓝表现了最强烈的色相气氛,它们之间的对比属最强的色相对比。
2、间色对比橙色、绿色、紫色为原色相混所得的间色,其色相对比略显柔和,自然界中植物的色彩呈间色为多,许多果实都为橙色或黄橙色,我们还经常可以见到各种紫色的花朵、像绿与橙、绿与紫这样的对比都是活泼、鲜明又具天然美的配色。
3、邻近色对比在色环上顺序相邻的基础色相,如红与橙、黄与绿、橙与黄这样的色并置关系,称为邻近色相对比,属色相弱对比范畴,这是因为在红橙色对比中,橙色已带红味,在黄绿对比中,绿色已带黄味,它们在色相因素上自然有相互渗透之处;但象红、橙这样的色在可见光谱中具有明显的相貌特征,都为单色光,因此仍具有清晰的对比关系,邻近色对比最大特征是具明显的统一调性,或为暖色调,或为冷暖中调,或为冷色调,同时在统一中仍不失对比的变化。
4、类似色相对比在色环上非常邻近的色,如蓝与绿味蓝,蓝与紫味蓝这样的色相对比称为类似色相对比。
”5、补色对比在色环直径两端的色为互补色。
在最简单的6色相环中,每一个原色都与一个间色构成补色对,这一间色包含着另外两个原色。
因此,一对补色总是包含三原色,同时也就包含了全部色相。
红与绿=红与黄+蓝蓝与橙=蓝与黄+红黄与紫=黄与红+蓝补色相混、三原色相混、全色相相混,都将生产中性灰色。
明度对比因明度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
(柠檬黄明度高,蓝紫色的明度低,橙色和绿色属中明度,红色与蓝色属中低明度)。
明度对比将相同的色彩,放在黑色和白色上,比较色彩的感觉,会发现黑色上的色彩感觉比较亮,放在白色上的色彩感觉比较暗,明暗的对比效果非常强烈明显,对配色结果产生的影响,明度差异很大的对比,会让人有不安的感觉。
明度对比与其它两种要素的对比一样,大体上也划分为三种对比关系。
该表从黑至白共有11个等级,凡颜色明度差在三个级数差之内的为明度弱对比,在三至五个级数之内的为明度中间对比,在五度差以上,为明度强对比。
纯度对比一种颜色与另一种更鲜艳的颜色相比时,会感觉不太鲜明,但与不鲜艳的颜色相比时,则显得鲜明,这种色彩的对比便称为纯度对比。
纯度对比是指较鲜艳的色与含有各种比例的黑、白、灰的色彩,即模糊的浊色的对比。
可以用四种办法降低色彩纯度:(1)加白:纯色混合白色可以降低其纯度,提高明度,同时色性偏冷。
曙红+白=紫青味的粉红;黄+白=冷色浅黄。
各色混合白色以后会产生色相偏差。
(2)加黑:纯色混合黑色,降低了纯度,又降低了明度。
各色加黑色后,会失去原来的光亮感,而变得沉着、幽暗。
(3)加灰:纯色加入灰色,会使色味变得浑浊;相同明度的纯色与灰色相混,可以得到相同明度而不同纯度的含灰色,具有柔和、软弱的特点。
(4)加互补色:加互补色等于加深灰色(相当于5号灰)冷暖对比由于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
(红、橙、黄使人感觉温暖;蓝、蓝绿、蓝紫使人感觉寒冷;绿与紫介与其间),另外,色彩的冷暖对比还受明度与纯度的影响,白光反射高而感觉冷,黑色吸收率高而感觉暖。
一、利用冷暖差别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
二、色彩冷暖规划图:在色相环上把红、橙、黄称为暖色,把橙色称为暖极;把绿、青、蓝划为冷色,把天蓝色称为冷极。
三、色彩冷暖的强、中、弱对比:(1)冷暖极强对比:暖极和冷极色的对比(即橙、蓝色)(2)冷暖的强对比:暖极与冷色,冷极与暖色的对比。
(3)冷暖的中对比:暖色与中性微冷色,冷色与中性微暖色的对比。
(4)冷暖的弱对比:暖色与暖极色,冷色与冷极色的对比。
四、冷、暖色在运用上的心理感觉:(1)在温度上(2)在重量感、湿度感上:暖色偏重,冷色偏轻。
暖色干燥,冷色湿润。
(3)在空间感上:暖色有前近和扩张感,冷色有后退和收缩感。
一般说来,在狭窄的空间,若想使它变得宽敞,应该使用明朗的冷调。
(4)色彩的冷暖受明度、纯度的影响:在无彩色系中,把白色称为冷极,把黑色称为暖极。
暖色加白变冷;冷色加白变暖。
另一方面,纯度越高,冷暖感越强;纯度降低,冷暖感也随之降低。
第三章色彩的调和原理(一) 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类似调和与对比调和。
1、类似调和类似调和强调色彩的要素中的一致性关系,追求色彩关系的统一,类似调和包括同一调和与近似调和两种形式。
(1)同一调和在色相、明度、纯度中有某种要素完全相同,变化其它的要素,被称为同一调和;当三要素中有一种要素相同时,称为单性同一调和,有两种要素相同时称为双性统一调和。
A、单性同一调和包括:同一明度调和(变化色相与纯度);同一色相调和(变化明度与纯度)同一纯度调和(变化明度与色相)B、双性同一调和包括:同色相又同纯度调和(变化明度)同色相又同明度调和(变化纯度)同明度又同纯度调和(变化色相)(2)近似调和在色相、明度、纯度三种要素中,有某种要素近似,变化其它的要素,被称为近似调和,由于统一的要素由同一变化为近似,因为近似调和比同一调和的色彩关系有更多的变化因素。
如:近似色相调和(主要变化明度、纯度);近似明度调和(主要变化明度、纯度):近似纯度调和(主要变化明度、色相);近似明度、色相调和(主要变化纯度);近似色度、纯度调和(主要变化明度)近似明度、纯度调和(主要变化色相)无论同一调和还是类似调和,都是追求同一的变化,因此一定要依据这个原则来处理好二种对立统一的要素组合关系2.对比调和对比调和是以强调变化而组合的和谐的色彩。
在对比调和中,明度、色相、纯度三种要素可能都处于对比状态,因此色彩更富于活泼、生动、鲜明的效果。
这样的色彩关系要达到某种既变化又统一和谐美,主要不是依赖要素的一致,而要靠某种组合秩序来实现。
我们称为秩序调和。
下面介绍几种秩序调和的形式。
a、在对比强烈的两色中,置入相应的色彩的等差,等比的渐变系列,以此结构来使对比变得柔和,形成色彩调和的效果。
b、通过面积的变化统一色彩。
c、在对比各色中混入同一色,使各色具有和谐感。
d、在对比各色的面积中,相互置放少面积的对比色,如在红绿对比中,红面积加上小面积的绿色,绿面积中加上小面积的红色;或者在对比各色面积中都加入同一种小面积的它色,也可以增加调和感。
e、在色环上确定某种变化的位置,这些位置以某种几何形出现,它们包括:三角形调和。
又可称为补色单开叉关系,属于三色调和。
根据开叉的宽窄,可以在色环上寻找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三种位置的三色对比。
四角形调和。
通过色环上正方形及长方形的位置,可寻找到四色对比的调和。
可称为补色双开叉的色彩关系。
五角形及六角形调和。
色环上的五角形及六角形的位置,呈多色调和关系。
随着角数的增加,色彩对比越加丰富变化。
为了使之统一和谐,应注意利用各种秩序的形式。
色彩混合由两种以上不同的色相混,会产生新的颜色,这两种现象经常发生,并在色彩的实践中发生很重要的作用。
色彩可以在视觉外混合,而后进入视觉,这样的混合形式包括两种形式:加法混合与减法混合,色彩还可以在进入视觉之后才发生混合,称为中性混合。
(一)加法混合加法混合是指色光的混合,两种以上的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会提高,混合色的总亮度等于相混各色光的亮度之总和,因此称为加法混合。
(二)减法混合减法混合主要指的是色料的混合。
(三)空间混合色彩的空间混合有下列规律:1.凡互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的空间混合,可得到无彩色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