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的种类及服药的注意事项(2)

合集下载

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

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

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药物治疗是糖尿病5大综合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口服降糖药物可直接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口服的方法相对简单,比较容易被糖尿病患者接受。

但是患者要保证能够正确地服用口服降糖药物,才能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因此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解。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口服降糖药物主要有4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患者要学会分辨和认识各种口服降糖药物,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服用任何种类口服降糖药物均需注意:①服药的时间和间隔应尽可能固定;②服药期间应该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③服药期间应该继续遵守饮食计划。

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促胰岛素分泌剂:此类药物主要包括磺脲类(第一代磺脲类药物为氯磺丙脲和甲苯磺丁脲(D860;第二代磺脲类药物为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波脲(克糖利;第三代磺脲类药物为格列美脲(亚莫利和餐时血糖调节剂,其不良反应主要是体重增加和低血糖。

患者服药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①为了药物更好的吸收,促胰岛素分泌剂应在餐前或餐中服用;②此类药物有引起低血糖的可能,患者应学会采取必要措施,预防低血糖;③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诺和龙和那格列奈〕应在餐前服用,如果在进餐的时候没有进餐,则不要服药。

如果准备增加一餐或进食零食较多,则应该增加药物剂量。

2双胍类:(格华止以二甲双胍为代表的双胍类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有胃部不适、恶心或腹泻。

不良反应通常与药物剂量相关,大多可以自行缓解。

通常情况下二甲双胍不会引起低血糖。

有一种严重但很少发生的不良反应是乳酸性酸中毒,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会发生这种乳酸性酸中毒,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肾功能。

此外患有严重心脏病或肺部疾病者禁用二甲双胍。

服药期间注意事项:①进餐时或进餐后马上服用,每天服药1~3次;②开始服药时选择进正餐时服用,从最小的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直到血糖得到控制,逐渐增加剂量有助于减少胃肠道的不良反应;3噻唑烷二酮类:(文迪雅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表现为下肢浮肿和体重增加。

低血糖及降糖药的相关知识。

低血糖及降糖药的相关知识。

一、口服降糖药分类介绍二、如何应用口服降糖药三、使用口服降糖药的注意事项口服降糖药物主要有四类:(1)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奇特、格列喹酮、格列美脲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2)双胍类:格华止、二甲双胍(3)噻唑烷二酮类:罗格列酮(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各种药物的作用环节(1)磺脲类:促进胰岛素分泌(2)双胍类:抑制脂肪组织分解,降低游离脂肪酸水平;抑制肝糖产生,主要降低空腹血糖,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

(3)双胍、噻唑烷二酮类: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摄取,有效降低餐后血糖。

(4)糖苷酶抑制剂:竞争性抑制-糖苷酶,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

磺脲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低血糖诱发因素:进餐延迟、体力活动加剧、药物剂量过大、年老体弱,长效制剂用量偏大(对成年人的一般剂量对老年人即可过量)可发生严重低血糖,甚至死亡。

低血糖一般不严重,进食大多可缓解。

磺脲类药物的服药时间:饭前30分钟服药。

餐时血糖调节剂的代表药物: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唐力)1)瑞格列奈适应症:用于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瑞格列奈片可与二甲双胍合同,与各自单独使用相比,二者合用对控制血糖有协同作用。

低血糖,通常较轻微,通过给予碳水化合物较易纠正,若较严重,可输入葡萄糖;瑞格列奈(诺和龙)的服用方法:饭前30分钟服药。

2)那格列奈(唐力)的适应症:可以单独用于经饮食和运动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病人;也可用于使用二甲双胍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但不能替代二甲双胍;那格列奈不适用于对磺脲类降糖药治疗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病人。

餐前服药,如果在进餐的时候不能进餐则不能服药。

双胍类药物分类苯乙双胍(降糖灵)、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的适应症2型糖尿病单独饮食治疗效果不满意;尤其适合肥胖、血胰岛素水平偏高者肥胖和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单独适用磺脲类药物不能获得血糖满意控制的可联合应用;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病情不稳定或2型糖尿病继发失效改用胰岛素治疗时,加用双胍类药物,能减少胰岛素用量。

对降糖药物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

对降糖药物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

对降糖药物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在管理糖尿病的过程中,降糖药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使用降糖药物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并防止潜在的并发症的发生。

尽管如此,许多人对于降糖药物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存在一定疑惑。

本文将向读者介绍一些关于降糖药物的正确用法和常见注意事项,以帮助更好地管理糖尿病。

一、降糖药物的种类和用途降糖药物的种类众多,常见的有胰岛素、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增敏剂等。

根据个体情况,医生会根据病情合理选择合适的药物。

1. 胰岛素: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常用的药物,可通过注射或使用胰岛素泵来进行给药。

它的作用机制是替代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

不同类型的胰岛素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

2. 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可分为不同的种类,包括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等。

这些药物作用于不同的机制,可以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等途径来降低血糖。

二、正确使用降糖药物的注意事项降糖药物的正确使用对于达到良好的降糖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点注意事项:1. 按医嘱使用药物:严格按照医生嘱托来使用降糖药物,遵守医生的剂量和用法要求。

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无效果。

2. 定时用药:按时服用降糖药物,维持良好的血药浓度。

如果错过服药时间,应及时咨询医生,不要随意调整用药时间。

3. 规范饮食:合理搭配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特别是口服降糖药物需要依赖饮食控制的情况下,饮食的合理规划尤为重要。

4. 注意副作用:降糖药物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如低血糖、腹泻等。

当出现副作用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怎样应对和处理。

5. 配合运动: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降糖药物的效果。

6. 定期随访:及时回访医生,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从而更好地调整用药方案。

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病情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

三、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1. 低血糖:部分降糖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低血糖的发生。

常见降糖药的最佳口服时间

常见降糖药的最佳口服时间

常见降糖药的最佳服药时间及注意事项临床常见降血糖药有以下几种:1.二甲双胍类代表药:(1)二甲双胍片每天2-3次随餐服用(吃饭的时候吃)(2)二甲双胍肠溶片每天2-3次餐前30分钟服用整片吞服,不要咀嚼或掰开服用(3)二甲双胍缓释片每天1次晚餐时随餐服用整片吞服,不要咀嚼或掰开服用注意事项:二甲双胍长时间服用可能出现维生素B12缺乏,而出现贫血或神经病变等病症。

如有相应病症出现,需要定期检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进行恰当的纠正治疗。

儿童用药:二甲双胍可用于10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

不推荐10岁以下儿童使用。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不推荐使用。

老年用药:65岁以上老年人患者,谨慎使用,并定期检查肾功能。

不推荐80岁以上患者使用。

2.磺脲类代表药:(1)格列齐特片每日1-2次餐前30分钟服用(2)格列齐特缓释片整片吞服,不要咀嚼或掰开服用(3)格列本脲片每日1-3次餐前服用(4)格列喹酮片每日1-3次餐前30分钟服用(5)格列喹酮分散片温开水分散后服用,也可直接用水送服日剂量30mg内,每日1次早餐前服用大于此剂量每日2-3次餐前服用(6)格列美脲片每日1次早餐前立服如果没吃早餐,则于第一次正餐前立服格列美脲片须以足够量的水吞服,不得咀嚼(7)格列吡嗪片每日1-3次餐前30分钟服用(8)格列吡嗪缓释片每日1次餐前30分钟服用整片吞服,不要咀嚼或掰开服用(9)格列吡嗪缓释胶囊(10)格列吡嗪缓控释片每日1次早餐时服用如果没吃早餐,则和第一次正餐同服注意事项:磺脲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反应。

(治疗中注意早期出现的低血糖症状:如头痛、兴奋、失眠、震颤和大量出汗等,以便采取措施。

)儿童用药:本类药品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故不推荐儿童使用。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妇女禁用,哺乳期妇女使用本类药物时应停止哺乳。

老年用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剂量。

3.格列奈类代表药:(1)瑞格列奈片每日3次餐前0-30分钟内服用(餐前15分钟内更合适)不进餐,不服用(2)米格列奈钙片每日3次餐前5分钟服用不进餐,不服用(3)那格列奈片每日3次餐前1-15分钟不进餐,不服用注意事项:格列奈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同磺脲类药物一样,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降糖药的种类

降糖药的种类

降糖药的种类
一、降糖药的种类二、如何选择降糖药三、服用降糖药的几个误区降糖药的种类1、磺脲类促泌剂
适用于胰岛功能尚未完全丧失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代表药物: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第二代);格列美脲(第三代)。

二代磺脲类药物餐前半小时服用,三代药物格列美脲餐前即刻服用。

2、格列奈类促泌剂
起效快、作用维持时间短,控制餐后高血糖。

适合老年人、轻度糖尿病肾病患者及饮食不规律者。

代表药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

3、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食欲。

代表药物: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

4、双胍类
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异生,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的吸收等来降低血糖,同时兼有降脂减肥及心血管保护作用,适用于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代表药物:二甲双胍。

5、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延缓大分子多糖/双糖的分解和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是Ⅱ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临床治疗药物的理想选择。

服用时须与第一口饭一起服用。

代表药物: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米格列醇。

6、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
适用于伴有明显胰岛素抵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代表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该药起效较慢,需2至3周,但作用持久。

如何选择降糖药根据糖尿病类型选药。

(完整版)常见口服降糖药种类

(完整版)常见口服降糖药种类

(完整版)常见口服降糖药种类1.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口服降糖药是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1 双胍类药物- 双胍类药物是口服降糖药中的主要药物之一,常见的包括二甲双胍(Metformin)和磺脲类双胍(Sulfonylureas)。

- 该类药物通过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肝糖原合成和提高组织摄取葡萄糖的能力,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1.2 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主要包括格列本脲(Glimepiride)、格列齐特(Gliclazide)和格列美脲(Glyburide)等。

- 它们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1.3 α-糖苷酶抑制剂- α-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可以抑制肠道糖苷酶酶活性的药物,常见的包括阿卡波糖(Acarbose)和沙格列酮(Miglitol)等。

- 它们通过延缓肠道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起到降糖的作用。

1.4 睾酮受体激动剂- 睾酮受体激动剂是一类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常见的包括丙戊酸二丁酯(Pioglitazone)和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等。

- 它们通过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降低机体对葡萄糖的产生、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使用能力来降低血糖水平。

1.5 增强胰岛素分泌剂- 增强胰岛素分泌剂是一类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增加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常见的包括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似物(Repaglinide)和胰岛素促分泌素(Glinides)等。

- 它们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2. 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口服降糖药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药物说明进行用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止服用。

- 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并及时向医生汇报药效和不适情况。

- 需要注意口服降糖药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低血糖、消化道反应等,遇到严重副作用应及时就医。

- 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者等,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口服降糖药。

十大类降糖药物的特点与用药注意事项

十大类降糖药物的特点与用药注意事项

十大类降糖药物的特点及用药注意事项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递增,大家对如何正确服用降糖药物也越来越关注。

口服降糖药物种类较多,因作用机制不同和作用特点也不同,在药物的选择上应因人因病因药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接下来逸仙药师介绍十大类降糖药的特点及用药注意事项,其中口服降糖药八类,注射用降糖药两类。

一、双胍类药物代表药物:二甲双胍作用机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还可减少肝糖输出、改善肌肉糖原合成和减少小肠内葡萄糖吸收。

优点:降糖效果好,尤其降空腹血糖效果好,且单独使用不发生低血糖,可降低体重,有心血管的获益;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一线)用药。

缺点:胃肠道反应多见。

注意事项:餐中或餐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长期使用的患者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12。

二、α-糖苷酶抑制剂代表药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作用机制:抑制糖苷键水解,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优点:不引起低血糖,有降体重作用,尤其适用于我国以碳水化合物摄入为主的人群。

是当前MD诊治指南中推荐使用的一线药,也是我国唯一获得葡萄糖耐量受损适应证的药物。

缺点:初用时有腹胀、排气增多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禁用于慢性胃肠功能紊乱者、患肠胀气而可能恶化的疾患、严重肾损的患者,18岁以下患者及孕妇不应使用。

三、磺酰脲类药物代表药物: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等。

作用机制: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因此,用此类药的前提是患者有一定的胰岛功能。

优点:降糖效果好。

主要用于有一定β细胞功能、无磺脲类药物使用禁忌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不适合使用二甲双胍的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首选,或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联合用药方案首选。

缺点:易发生低血糖风险及体重增加。

肝功能不全者原则上禁用磺脲类药物。

肾功能不全者原则上禁用磺脲类药物,但格列喹酮例外。

注意事项:对于半衰期较长的药物更容易发生低血糖,比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

糖尿病所用降糖药的种类及用药注意事项

糖尿病所用降糖药的种类及用药注意事项

糖尿病所用降糖药的种类及用药注意事项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最新数字表明我国目前至少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

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包括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在内的五驾马车治疗,病情完全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

药物治疗在糖尿病病情控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降糖药物分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两大类。

口服降糖药分为如下几种:1、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如磺脲类药物,包括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哒,唐可泰,优哒灵,瑞易宁)、格列齐特(达美康或缓释片)、格列喹酮(糖适平)以及格列美脲(佑苏等),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或称苯甲酸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物(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那格列奈(唐力)。

2、非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如双胍类(二甲双胍、格华止、迪化糖锭、美迪康等),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拜糖苹、卡博平)、伏格列波糖(倍欣)。

3、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包括马来酸罗格列酮(文迪雅、太罗等)、盐酸吡格列酮(瑞彤、艾汀等)。

糖尿病患者用药时一定遵医嘱、阅读药物说明,同时要掌握以下关键事项,力求最大疗效,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以改善和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一、对症用药众所周知,血糖高应服用降糖药,但是否对症用药往往被忽视,从而常造成治疗过错。

例如优降糖,属磺脲类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只有在胰腺分泌功能部分存在且胰岛负担不严重的情况下方可选用,这时它可刺激胰腺分泌更多胰岛素,从而降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

若无高胰岛素血症,服用磺脲类药物是正确的,如果胰岛ß细胞功能较差或存在高胰岛素血症,服用优降糖则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可加重高胰岛素血症,进一步增加胰岛ß细胞负担,出现鞭打疲马的局面,长此以往可导致胰岛ß细胞功能衰竭。

二、药物剂量为了减少副作用、避免中毒,多数药物说明都会注明每日最大用量。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一、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二、口服降糖药的注意事项三、口服降糖药的服用时间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1、口服降糖药的分类有促胰岛素分泌剂
磺脲类药物的特点:品种有优降糖(格列本脲)、美吡哒(格列吡嗪)、达美康(格列齐特)、糖适平(格列喹酮)、亚莫力(格列美脲)等。

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产生胰岛素发挥降糖作用。

对胰岛功能完全破坏的患者,本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

本类药物起效慢,故一般提前在餐前半小时服用,而且该类药物作用时间长,均易引起低血糖反应。

2、口服降糖药的分类有双胍
品种有盐酸二甲双胍,苯乙双胍(降糖灵)已少用。

主要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并增加胰岛素在外周组织(如肌肉)的敏感性。

单独使用本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但可引起胃肠系统的不适感而减少食欲,故可降低体重。

本类药物尤其适合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应于餐中服用,苯乙双胍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要谨慎使用;二甲双胍(如格华止)比较好,但对容易缺氧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及肝肾功能差者不宜用。

3、口服降糖药的分类有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品种主要有拜糖苹、卡博平(阿卡波糖)、倍欣(伏格列波糖),主要可抑制小肠的0c一糖苷酶,导致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不能在此段肠腔全部分解成单个葡萄糖,从而延缓葡萄糖的肠道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

本类药物应于吃第一口饭时服用。

降糖药分类表汇总

降糖药分类表汇总

降糖药分类表汇总降糖药分类表汇总以下是口服降糖药的基本知识表,包括作用效果、种类、代表药物、注意事项等。

磺脲类作用机制: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适用于轻、中度T2DM 患者。

不良反应:低血糖,胰岛素分泌不足,体重增加。

代表药物: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瑞格列奈、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

注意事项:磺胺类过敏者禁用,严重肝功能不全慎用。

促胰岛素分泌剂作用机制:促进胰岛素分泌,DPP-4抑制,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食物不影响。

适应范围:T2DM患者,尤其肥胖者。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

代表药物:格列奈类。

注意事项:胰岛素抵抗时应停用,碘化剂检查时影响吸收。

双胍类作用机制: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消化吸收,减少肝葡萄糖输出。

适应范围:T2DM患者。

不良反应:肠胃道反应,低血糖,乳酸酸中毒。

代表药物:二甲双胍。

注意事项:一线用药,体重增加,妊娠、哺乳期禁用;联合用药中素抵抗时应停用。

噻唑烷二酮类(TZDs)作用机制:改善胰岛素抵抗为主的患者,抗心血管风险。

不良反应:心衰、肝功能不全慎用,肝毒性。

代表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注意事项:随餐服用,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后血糖升高,出现低血糖。

α-糖苷酶抑制剂作用机制:延缓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不良反应:肠胃道反应,低血糖。

代表药物:XXX、XXX列波糖。

注意事项:服用时应随餐,出现低血糖时纠正。

SGLT-2抑制剂作用机制: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降低血糖。

适应范围:T2DM患者。

不良反应:多尿,泌尿系感染。

代表药物:达格列净。

注意事项: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以上是口服降糖药的分类表汇总。

胰岛素类制剂基本知识表以下是胰岛素类制剂的起效时间、峰值时间、作用时间、注射方式、注射部位等信息。

速效胰岛素制剂:门冬胰岛素起效时间:10-15分钟峰值时间:1-2小时作用时间:4-6小时注射方式:皮下注射注射部位:腹部赖脯胰岛素起效时间:10-15分钟峰值时间:1-1.5小时作用时间:4-5小时注射方式: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制剂:重组人胰岛素R起效时间:15-60分钟峰值时间:2-4小时作用时间:5-8小时注射方式:皮下注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R 起效时间:15-60分钟峰值时间:2-4小时作用时间:5-8小时注射方式:静脉注射中效胰岛素制剂:胰岛素NPH起效时间:2.5-3小时峰值时间:5-7小时作用时间:13-16小时注射方式: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制剂:胰岛素PZI起效时间:3-4小时峰值时间:8-10小时作用时间:20小时注射方式:皮下注射超长效胰岛素制剂:甘精胰岛素起效时间:2-3小时峰值时间:无峰作用时间:24小时注射方式:皮下注射注射部位:手臂前外侧地特胰岛素起效时间:3-4小时峰值时间:3-14小时作用时间:24小时注射方式:皮下注射注射部位:大腿前外侧、臀部外上1/4人胰岛素70/30剂型起效时间:0.5小时峰值时间:2-12小时作用时间:14-24小时注射方式:皮下注射人胰岛素50/50剂型起效时间:0.5小时峰值时间:2-3小时作用时间:10-24小时注射方式:皮下注射赖脯75/25起效时间:15分钟峰值时间:30-70分钟作用时间:16-24小时注射方式:皮下注射门冬30R起效时间:10-20分钟峰值时间:1-4小时作用时间:14-24小时注射方式:皮下注射XXX50R起效时间:15分钟峰值时间:30-70分钟作用时间:16-24小时注射方式:皮下注射门冬50R起效时间:10-20分钟峰值时间:1-4分钟作用时间:16-24小时注射方式:皮下注射以上是胰岛素类制剂的基本知识表,不同类型的胰岛素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使用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和用法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和用法

问题5-1:常用口服降糖药有哪几类?口服降糖药可分为4大类:1)磺脲类和格列奈: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2)双胍类:增加外周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3)小肠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4)提高靶细胞对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的胰岛素增敏剂。

问题5-2:有什么是使用口服降糖药时应注意的事项?1.使用口服降糖药时应注意::1)掌握适应症:1型糖尿病病人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可联合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双胍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

而不应该用促胰岛素分泌剂;2型糖尿病肥胖者,首选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增敏剂,后用促胰岛素分泌剂;2型糖尿病消瘦者首选促胰岛素分泌剂或胰岛素增敏剂,可联合使用α糖苷酶抑制剂或双胍类药物。

2)先从小剂量开始,再根据餐后2小时血糖情况(一定要服药),调整药物剂量。

3)合理联合用药:同类降糖药一般不合用(如糖适平不应与达美康同用),用一种降糖药物后,如效果尚不理想,可考虑联合用药,不同作用机理的药物可以联合扬长避短,每一类药物不用用到最大剂量,可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单一药物治疗疗效逐年减退,长期疗效差。

一般联合应用2种药物,必要时可用3种药物。

4)兼顾其它治疗:在降血糖治疗的同时,还要考虑其它问题如控制体重、控制血压、调整血脂紊乱等等。

5)要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当与下列具有增强降血糖作用的某个药物合用时,可能会导致低血糖反应。

例如:胰岛素、其他降糖药、别嘌呤醇、环磷酰胺、喹诺酮类、水杨酸等;当与下列具有减弱降血糖作用的某个药物合用时,可能引起血糖升高。

例如:皮质类固醇、高血糖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甲状腺素、利福平等。

问题5-3:磺脲类降糖药的作用机制如何?磺脲类降糖药的作用机制如下:1.磺脲类降糖药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磺脲类受体结合,抑制了细胞膜上ATP敏感的K+通道,β细胞内K+浓度升高,细胞膜去极化,使细胞膜上电压依赖的Ca2+通道开放,细胞外的Ca 2+进入β细胞,细胞内Ca2+增加,促使胰岛素分泌。

谈谈常用口服降糖药的种类、特点、注意事项

谈谈常用口服降糖药的种类、特点、注意事项

谈谈常用口服降糖药的种类、特点、注意事项临床上常用口服降糖药有很多种,每种降糖药物的作用原理,发挥作用的时间,代谢方式等都不同,药物的选择要根据病人情况和疾病特点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常用口服降糖药的种类、特点以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促胰岛素分泌剂类降糖药1、磺脲类药物主要有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美脲、格列吡嗪以及格列喹酮等。

该类药物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进而达到降糖功效。

如果病人胰岛功能已经受到破坏,此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该类降糖药起效较慢,所以通常需要在用餐前30分钟左右服下,此外要注意,磺脲类降糖药的作用时间比较长,比较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2、非磺脲类药物常用的有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

该药物也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进而达到降糖功效。

药物优缺点:该类药物作用时间较快,被称作是餐前血糖调节药,多用于餐后血糖控制不理想和一些不按时用餐的病人,通常要在用餐前即刻服用,服用后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就可发挥理想的降糖功效。

所以这类药物只是在用餐时增强胰岛素的分泌,这样避免在空腹时刺激到胰岛β细胞,使用期间多不会造成低血糖,也不会增加体重。

不足之处是该类药物属于一种超短效的降糖药,降糖作用持续时间较短,空腹血糖控制情况不理想。

用药注意事项:如果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功能已经完全破坏或是使用磺脲类降糖药治疗无效,使用非磺脲类降糖药治疗可达到明显效果,该类药物的低血糖反应相对会比服用磺脲类药物出现的少。

如果病人患有轻、中度的肾功能不全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瑞格列奈,该药产生的代谢产物几乎都是经过胆汁排泄,只有很少部分是通过肾脏排泄的。

二、促进葡萄糖代谢剂常用的代表药物是二甲双胍作用机制:可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避免肝糖输出太多,还可改善肌肉糖原合成情况,避免小肠吸收太多的葡萄糖,降低血糖。

药物优缺点:优点是降糖效果非常好,特别是对于空腹血糖降糖效果尤为明显,在单独使用此药时不用担心会发生低血糖的危险,还可帮助减轻体重,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该药是降糖药物指南中2型糖尿病的首选一线类药物。

降糖药的服用方法

降糖药的服用方法

降糖药的服用方法降糖药的服用方法与个人情况和药物种类有关。

在使用降糖药之前,首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评估,以确保根据个人情况使用适当的药物。

下面我将根据一般情况介绍降糖药的服用方法。

1.口服药物:口服药物是最常用的降糖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片和胰岛素增敏剂。

常见的口服降糖药物有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

(1)服用时间:大多数口服降糖药需要在饭前或餐中服用,便于药物在进食时发挥作用。

具体服用时间可以根据药物的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确定。

(2)药量控制:根据医生的指导,在开始使用口服降糖药时,通常会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

用药期间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不要随意调整剂量。

(3)饮食控制:在服用口服降糖药期间,需注意合理饮食控制。

建议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饮食,定时定量进餐,并注意主食、蔬菜、水果等食物的选择。

(4)药物禁忌和注意事项:某些口服降糖药物有一定的禁忌症,如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

此外,还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如胃肠道不适、低血糖、药物相互作用等。

如果在用药期间出现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2.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注射是糖尿病治疗中常见的方法,适用于胰岛素分泌功能严重受损或胰岛素抵抗严重的患者。

胰岛素注射需要经过医生的指导和培训。

(1)注射方式:胰岛素可以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

皮下注射一般通过注射器或胰岛素笔进行,注射部位通常选择腹部的脂肪组织或者大腿外侧。

静脉注射需要在医院或专业医疗机构进行。

(2)药量控制:通过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当的胰岛素种类和剂量。

胰岛素按照特定的时间和剂量进行注射,一般需要多次注射以模拟人体自然的胰岛素释放过程。

(3)注射技巧:在进行胰岛素注射之前,需要正确清洁注射部位,并确保注射器或胰岛素笔的使用和保存符合要求。

注射过程中,需采用正确的注射角度和深度,确保胰岛素能够被有效吸收。

(4)监测血糖:在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便调整胰岛素的注射剂量和时间。

常用口服降糖药的种类、特点及应用注意事项

常用口服降糖药的种类、特点及应用注意事项

特别关注常用口服降糖药的种类、特点及应用注意事项蒲晓林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第三人民医院 苍溪县陵江镇中心卫生院 628400)糖尿病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属于一种慢性疾病。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严重的患者还需要注射胰岛素,通过药物来降低血糖,使血糖控制在一定的正常范围内。

市面上的口服降糖药有很多种,患者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来达到降糖的目的。

那么,常用的口服降糖药都有哪些种类呢,服用时又该注意哪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常用口服降糖药的种类1.1 促胰岛素分泌剂类药物促胰岛素分泌剂类药物主要包括磺脲类和非磺脲类两种。

1.2 磺脲类降糖药磺脲类降糖药是通过刺激胰岛素β细胞分泌胰岛素,其特点是对于胰岛素无法分泌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药物起效慢,多在餐前服用,药物作用时间较长,容易引起低血糖。

主要适用于非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或者经饮食控制、运动减重效果不满意的轻中度Ⅱ型糖尿病患者。

可以单独服用,或者与其他降糖药联合服用。

磺脲类降糖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等。

服用磺脲类降糖药要注意:格列本脲的降糖作用最强,肾功能不良的患者服用容易出现低血糖,老年糖尿病的患者应该慎用此药。

格列喹酮适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的同时,可以降低尿蛋白等。

格列美脲安全性大,不易引起低血糖,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和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

口服磺脲类降糖药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孕妇及哺乳期、重症感染或创伤、手术期间、酮症酸中毒期间、对磺脲类药物过敏的糖尿病患者,要禁止服用此类药物。

并且糖尿病患者服用此类型药物时,要注意餐前半小时服用,从小剂量开始,没有不良反应后再加大剂量,但不要超过最大量。

1.3 非磺脲类降糖药非磺脲类降糖药也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来分泌胰岛素,这类药物属于超短效药物。

它的主要特点是降糖作用强,可以有效的降低餐后血糖。

像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就属于非磺脲类降糖药。

降糖药的种类及服药的注意事项

降糖药的种类及服药的注意事项

24
α-糖苷酶抑制剂
● 此类药物适用于1型、2型的糖尿病患者。下列糖尿病患者 不宜使用: (1)18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 (2)孕期及哺乳期的女性糖尿病患者; (3)有肝、肾功能损害的糖尿病患者; (4)伴有酮症酸中毒或重症感染的糖尿病患者。
目前,常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拜糖平,与磺脲类或双胍类 联合用能有效控制餐后与空腹血糖。
格列奎酮:是一种新的B细胞促分泌剂,最大特点,几乎全部在肝脏代谢、由粪便排出, 不从肾脏排出,适用于肾功能不全的老年糖尿病。
二、双胍类
1.降糖灵(苯乙双胍) 2.降糖片 3.盐酸二甲双胍片
6
三、苯甲酸衍生物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
1. 瑞格列奈 (诺和龙,孚来迪) 2. 那格列奈 (唐力、唐瑞、万苏欣)
14

磺脲类--注意事项
● 注意事项 1.病人用药时应遵医嘱,注意饮食,运动和用药时间。 2.治疗中应注意早期出现的低血糖症状,如头痛、兴奋、失 眠、震颤和大量出汗,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严重者应静脉滴注 葡萄糖液,对有创伤、术后,感染或发热病人应给与胰岛素维 持正常血糖代谢。 3.避免饮酒,以免引起类戒断反应。可增加乙醇的毒性。
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应用,餐前、餐时、餐后都要明确和患者具体交待清楚,否则用 错后果不是无效,就是造成低血糖。
30
Hale Waihona Puke 低血糖症状: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饥饿,行为异常,甚至昏 迷。 处理方法:清醒者-服糖水,吃含糖水果、饼干等;昏迷者-静注50%葡 萄糖
联合用药
1 磺脲类与双胍类联合使用一般的原则是:肥胖者首选双胍类药物,非肥胖者首选磺脲类药物。 当使用磺脲类药物失效时,加用双胍类药物可使1/2-1/3的患者在数年内的血糖控制尚满意 ,还 可以减轻磺脲类引起的体重增加。 2 磺脲类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联合使用当使用磺脲类药物血糖控制不满意 或仅餐后血糖高时,加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餐时服用,可使餐后血糖下降50%左右,两者 联用可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未发现对磺脲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产生影响。 3 双胍类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合使用这一方案比较适合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除了减轻 体重以外,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但是要注意可能会使胃肠道的副作用出现的几率加大。 4 磺脲类与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类(吡格列酮)联合使用可明显改善磺脲类药物失效患者的 血糖控制,还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对有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胰岛素水平下降尤 为明显。但是在联合使用要注意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应减少磺脲类药物的剂量。 5 双胍类与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类(吡格列酮)联合使用研究证实在使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 加用罗格列酮,其胰岛素敏感性亦有提高。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2%。

2023口服降糖药的种类、作用机制及服用方法

2023口服降糖药的种类、作用机制及服用方法

2023口服降糖药的种类、作用机制及服用方法糖尿病患病人数近年来仍呈快速增长趋势,覆盖人群较广,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而中国人饮食结构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这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如果是糖尿病倾向的体质(遗传),再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发生糖尿病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有许多,但由于各类口服降糖药的自身特点不同,服用的时间也各自不同。

不按规定的时间服药,就无法达到预期的降糖效果,还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那么该如何选择口服降糖药?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邀请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徐小红教授,为大家带来〃口服降糖药的种类、作用机制及具体服用方法〃的相关内容分享。

促胰岛素分泌类药物促胰岛素分泌剂类药物分为磺眼类和非磺服类药物。

1 .磺眼类磺服类药物主要为格列本版、格列毗嗪、格列齐特、格列喳酮、格列美版等。

主要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促胰岛素分泌剂,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提高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但发挥药效需有一定残存的胰岛功能(30%以上)0优点是用药经验丰富,微血管风险少。

但本类药物有低血糖和增加体重的不良反应,故一般在餐前半小时服用。

2 .非磺眼类药物非磺眼类促进胰岛素分泌药物主要为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

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也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餐后血糖,作用快而短,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

所以应在餐前即刻口服,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降糖药联合应用(磺眼类除外\本类药物的低血糖反应比磺眼类药物少。

双服类药物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有降低体重、心血管获益、减轻胰岛素抵抗等优势。

其中,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为盐酸二甲双服,该药物不仅降糖效果确切,还可以降低体重、心血管风险因素和长期心血管风险事件,这是其他降糖药物所不具备的优点。

而且单药应用不会引起低血糖,不良反应少,价格便宜,因此被全球各大指南公认为一线用药。

二甲双服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故应从小剂量开始,餐中或餐后服用。

常见降糖药物有哪些

常见降糖药物有哪些

常有的降糖药物有哪些降糖药的副作用有哪些?降糖药物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帮助患者控制高血糖,降低发生慢性并发症的风险,同时也可能会给机体带来某些副作用。

为了趋利避害,不论是医生仍是患者,均对付常用降糖药的副作用及禁忌证有所认识,以保证用药安全。

那么,降糖药的副作用有哪些?糖尿病专家指出:磺脲类降糖药1.此类药物能够致使低血糖。

2.此类药物对Ⅰ型糖尿病患者无效,因为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分泌功能已完整衰竭。

3.此类药物有可能出现原发性无效 (应用磺脲素治疗在 1 个月内成效不好 )或继发性无效 (先前应用磺脲素能有效控制血糖,而于治疗后 1~3 年无效 ),这种状况大多与患者自己胰岛功能衰竭有关。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此类药物。

5.磺胺类抗生素会增强磺脲类药的降糖成效,假如二者合用,应注意防备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双胍类药物1.双胍类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建议餐中或餐后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以减少其对胃肠道的副作用。

2.有肝功能异样、肾功能不全或许居心衰、肺气肿、肺芥蒂者,不介绍服用此类药物。

3.要进行肝脏手术或许x 线造影检查的前 1 ~ 2 天,应停用此药。

在造影检查48 小时后,应检查肝、肾功能,如结果正常,可恢复服用二甲双胍。

4.服用双胍类药物者不宜喝酒(特别是空肚喝酒)。

因乙醇可伤害肝功能,特别是能克制糖原异生而致低血糖。

5.妊娠期、哺乳期以及方案怀胎的妇女均应防备服用双胍类药物。

动物实验说明,二甲双胍能经过乳汁分泌。

6.独自应用此类药物一般不出现低血糖,当与其余类药物或胰岛素联用时,可能致使低血糖。

7.因为二甲双胍克制线粒体的氧化还原能力,所以,线粒体糖尿病患者忌用二甲双胍。

8.双胍类药物最大剂量是2000 毫克 / 日,可分为2~ 4次服用。

α- 糖苷酶克制剂1.α- 糖苷酶克制剂 (如拜唐苹 )一定正确服用才能发挥疗效,要求在进餐时将该药同第一口饭一同嚼碎服用。

2.α- 糖苷酶克制剂对α - 糖苷酶的竞争性克制作用一定有底物 (即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 )参加,也就是说,它必定要与碳水化合物 (如主食 )同时用,才能发挥降糖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