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建学院 环境影响评价课设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0214131班(1)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0214131班(1)

河南城建学院《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0214131.2专业环境工程课程名称环境影响评价指导教师袁英贤典平鸽贾彩云黒笑涵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2016年6月《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时间2016年6月20日--2016年6月24日。

(第17周)。

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本次大作业的题目是“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是对拟议中的《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进行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由于时间和各种条件的限制,本次大作业以真题真做和假设条件真做的方式,来完成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通过本次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的实际工作过程,掌握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方法、工作程序及有关要求。

重点在于最终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方法和编制要点。

3、要求每位同学接到任务书后,各自写出“环境影响评价大纲”,通过老师审核后,按大纲的具体内容、方法要求去认真负责完成实施。

(此内容由老师和同学们在第一天共同制定出来,各位同学可以有自己具体的评价大纲)。

4、按已审定后的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内容来实施具体评价任务。

查阅有关资料、监测、收集具体数据及假定的各种因素、条件和有关的数据。

最后要求每位同学的都必须单独的完成并写出“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5、纪律要求:要按时完成调查资料,认真完成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处理任务,遵守学校的纪律要求。

按时按要求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

同时在课程设计期间注意安全。

三、设计题目和内容1、题目: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内容: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四、设计方法和步骤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1、总论1.1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由来;1.2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目的;1.3编制依据;1.4评价标准;1.5评价范围;1.6评价工作等级;1.7控制与保护目标2、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的基本概况2.1平顶山市基本情况地理位置,气候,经济状况,交通状况,工业,农业现状,地形,地貌,生态状况(附市地图)等。

环境影响评价前言河南城建学院

环境影响评价前言河南城建学院
• 2002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扩展为规 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两部分。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影响评价前言河南城建学院
•《环境影响评价法》简介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影响评价前言河南城建学院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立法过程
• 1998年开始起草 • 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 于2002年10月28日通过 • 主席令第77号公布 • 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 •
PPT文档演模板
•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 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对于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 境权益的规划,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草案报批 前征求公众意见;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 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也应当征求 公众意见。
——规划编制机关或者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 在报送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公众意见采 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影响评价前言河南城建学院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起源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 的加速,环境公害事件频繁发生,并 逐渐从发达国家蔓延到发展中国家。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影响评价前言河南城建学院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影响评价前言河南城建学院
环境影响评价前言河南城建学院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二)
•建设项目环评的新特点
•建设项目环评制度从行政法规上升为法律
• 增加了公众参与的规定 • 增加了环境影响后评价与跟踪检查的规定 • 完善了有关管理体制 • 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表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表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表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流程,能够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和工具进行简单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践。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2.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流程和主要环节。

4.能够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实践。

5.能够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使学生认识到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流程。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2.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环境影响识别、环境影响预测和环境影响评价等。

3.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流程和主要环节,如前期准备、评价方案制定、评价报告编制等。

4.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应用。

4.实验法: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实践,使学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环境影响评价所需的实验设备,如计算机、投影仪等。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0302407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授课对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学生开课学期:第七学期学时数:36学分数:2课程性质:专业课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环境监测》开课教研室:环境工程教研室执笔人:崔玉波二、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和地位:本课程属环境科学管理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关的法规与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2、知识要求:本课程系在《环境监测》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方法与手段进行讲解,尤其对大气、地表水、土壤、噪声等环境要素的评价。

因此学生应具有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知识。

3、能力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理论,增强环保意识;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尤其是大气、地表水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了解土壤、区域、生态、社会、文化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教学内容及要求了解环境、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等基本概念;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掌握环境影响识别方法、预测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掌握地表水体的污染和自净、河流和湖泊水质模型、开发行动对地表水影响的识别和地表水影响预测与评价的方法;掌握大气环境污染与大气扩散、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开发行为对大气环境影响识别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掌握噪声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方法;了解土壤的环境影响识别、土壤环境影响预测、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了解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了解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和文化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2、时间分配和进度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教学重点是:①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与评价方法;② 评价模型的确定、影响的识别与评价基本方法。

河南城建学院专业

河南城建学院专业

主要课程:
本专业学生除学习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外,还将学习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主要专业课程及专业选修课。本专业实践环节包括主干课程的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电气与电子工程系专业介绍
来源:电气与电子工程系 | 发布时间:2011-1-5 | 浏览次数:528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四年制本科)
修业年限: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专业培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基本训练和较宽厚的综合知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经过培养,使学生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电力传动、信息处理、研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
主要课程有: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保治理设备、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等课程。
2.安全工程(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主要培养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及管理、全环境检测与监控、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政府有关部门及矿山、化工、环保、机电、消防、交通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流体力学、分析化学、、安全学原理、安全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职业卫生学、燃烧与爆炸学、工业除尘、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等。

《环境影响评价》教案

《环境影响评价》教案

课程教案课程名称:《环境影响评价》任课教师:**所属系部:安全与环境工程教学班级:环境0801教学时间:2010 —2011 学年第一学期湖南工学院课程基本信息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2课时)NO.1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1.环境环境的概念环境的定义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

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是相对于主体的客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目然遗迹,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要素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各异而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称为环境要素,也叫环境基质。

环境要素具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属性,这些属性决定了各个环境要素间的联系和作用的性质,是人们认识环境、改造环境的基本依据。

在这些属性中,最重要的是:①最差限制律整体环境的质量不是由环境诸要素的平均状态决定,而是受环境诸要素中那个与最优状态差距最大的要素的控制。

这就是说,环境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诸要素中处于"最差状态"的那个要素,而不能够因其他要素处于优良状态得到弥补。

因此,环境要素之间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②环境整体大于诸要素之和一处环境所表现出的性质,不等于组成该环境的各个要素性质之和,而是比这种"和"丰富得多,复杂得多。

环境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环境的总体效应,这种总体效应是个体效应基础上的质的飞跃。

③相互依赖性环境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

首先,环境诸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制约关系,是通过能量流,即能量在各要素之间的传递,或能量形式在各要素之间的转换实现的。

再其次,通过物质循环,即物质在环境要素间的传递和转化,环境要素相互联系在一起。

2. 环境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与区域性2.、变动性和稳定性3、资源性与价值性第二节环境影响一环境影响的概念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工作总结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工作总结

0224131班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工作总结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在本学期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17-18周,由袁英贤老师、典平鸽老师共同负责0224131班环境科学专业,为期2周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指导工作。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是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性一环,学生是在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讲解完成后,有目的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报告书的编写练习。

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既是他们学习实践知识的重要途径, 也是学生很好的锻炼机会。

课程设计一般包括:选题、设计计划书的制定、实际任务书的下达、设计指导书的编写、设计计算书的完成及设计总结。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对拟议中的《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由于时间和各种条件的限制,本次课程设计“以真题真做”和“假设条件真做”的方式,来完成本次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

通过本学期课程设计实践和指导,对本次的课程设计总结如下:通过本次的《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实际工作过程。

尽量使学生在做报告书的过程中,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已知的资料内容收集相对容易些,有些无法知道或无法收集的资料,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假设其条件或是近似的资料来进行按已知资料,进行设计编写。

掌握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工作的程序,及有关的要求。

重点的掌握了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方法和编写要点。

学生根据教师编写好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指导书进行编写。

查阅有关的资料,环境的现状监测,收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资料,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和筛选,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式的选择等等。

同时对无法收集的资料进行合理的假设的设计,提供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资料。

最后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关要求完成《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环境评价教程第二版课程设计

环境评价教程第二版课程设计

环境评价教程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针对环境评价领域的初学者而设计的,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环境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并提供相关实践案例的分析与解决思路。

课程内容主要涵盖环境评价的基本概念、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环境监测、评价报告撰写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环境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设有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课程三个部分,以便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学习。

二、课程目标1.掌握环境评价的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流程和相关技术;3.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4.能够撰写环境评价报告,并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5.具备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环境评价的定义和意义;•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环境评价报告的写作要点。

2.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流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技术;•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生态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 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环境监测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方法;•熟悉环境监测过程中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4. 环境评价实践应用•环境评价案例分析和解决思路;•使用环境评价软件进行案例分析;•编写环境评价报告。

四、课程要求•课前预习相关课程资料;•每周参与团队讨论,总结讨论结果并撰写总结;•完成环境评价案例分析和报告撰写;•参加期末考试。

五、参考资料•环境评价学(第二版);•环境影响评价(第三版);•环境监测学(第四版);•环境评价软件使用指南。

六、总结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环境评价领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并提供相关实践案例的分析与解决思路。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环境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环评报告书课程设计

环评报告书课程设计

环评报告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环评报告书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内容,掌握环境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 学生能掌握环评报告书中涉及的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的方法,了解相关环境标准和法规。

3. 学生了解环评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和方案,理解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查找并分析环评报告书的相关资料,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环评报告书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和评价,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撰写简单的环评报告书,提高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关爱环境、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情感态度。

2. 学生在分析环评报告书的过程中,能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学生通过学习环评报告书,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环评报告书的相关知识,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热情。

课程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后续环境科学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环评报告书概述:介绍环评报告书的基本概念、作用、分类及其在我国环境管理中的地位。

2. 环评报告书的结构与内容:详细讲解环评报告书的结构,包括封面、目录、正文、附件等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内容要求。

3.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方法:分析环评报告书中涉及的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方法,如清单分析法、矩阵法、网络分析法等。

4. 环评报告书中的环保措施与方案:阐述环评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和方案,包括污染预防、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

5. 环评报告书的编写与审查:介绍环评报告书的编写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审查程序。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环评报告书概述,让学生对环评报告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应用型本科高校短课时《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高校短课时《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学 术研 讨 l 1 1 5
应用型本科高校短课时 《 环境影响评价 》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河 南工程 学 院资 源与环境 学院 陈 纳 马 梦娟
环境 影响评价是 一门强调理论联 系
实践 的 综 合 性 专 业 课 程 。 在 短 课 时授 课 环 境 下 ,必 须 合 理 选 择 教 学 内容 , 丰 富
能做到内容与时俱进 。
1 . 3细化 课 堂设计 .整合 知识 点
环境 影响 评课 程 知识 点数 量 多 、覆 盖 面 广 。随 着课 时缩 短 ,授课 速 度加快 ,不 及时复 习 ,学 生在 学 习过程 中往 往 会 出现
知 识 点 记 忆 不 牢 固 ,前 面 学 后 面忘 的 现
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国家环境管理
的重 要 一环 ,在环 境 保护 中 的地 位至 关 重 要 。随 着 的环 保 事业 的发 展 ,社 会对 环 境 影 响评 价专 业 人才 的需 求 日益 增 加 ,同时 对 环评 从 业者 的 专业 素养 也 提 出更高 的 要 求 。环 境影 响 评价 课程 成 为 多数 高校 环境 类专 业 的主 干 核心 课程 。 随着 高等 教育 改 革的 深入 ,专业 课课 时不 断 压缩 。以我 校 为例 ,环 境 工程 专业 环境 影 响评 价 课 时从 原来 的6 4 课 时减 少 到
环境 影 响评 价课 程是 环 境科 学 与环 境 工程 本 科专 业 的专 业 必修 课 ,是 一 门强调
2 0 1 7 年 实施 新 总纲 ,2 0 1 7 年1 0 月1 号 实 施
新 的 建设 项 目管理 条 例 。由于 教材 出版 的 性 精 选 教学 内容 ,在较 短 时 问 内高效 完 成 滞 后性 ,这些 新 知识 往往 无法 及 时出现 在 教学 任 务并 达 到培 养 目标 。环 境 影响 评价 教 材 中 。例如 :2 0 1 6 年 修 订地 下水 导 则 , 课程 主 要包 括 :环 境影 响 评价 法律 法 规 ; 工程 分 析 ;环 境影 响识 别方 法 、预测 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总则 (1)1.1 项目的由来 (1)1.2 编制的目的 (1)1.3 编制依据 (1)1.3.1 法律法规 (1)1.3.2 规章和文件 (2)1.4 评价标准 (2)1.5 评价等级 (3)1.6 评价范围与保护目标 (3)2. 项目概况 (4)2.1 平顶山市基本情况 (4)2.1.1 地理位置 (4)2.1.2 气候 (5)2.1.3 地形地貌 (5)2.1.4 水系水文 (5)2.1.5 工、农业现状 (5)2.1.6 交通状况 (6)2.1.7 经济状况 (6)2.1.8 生态状况 (6)2.1.9 规划及规划区的划分 (7)2.2 西校区基本状况 (8)2.2.1 地理位置 (8)2.2.2 建设概况 (8)2.2.3 周边环境状况 (9)2.3 河南城建学院内噪声来源、危害 (9)2.3.1 噪声来源 (9)2.3.2 环境噪声的危害 (9)3. 环境现状调查 (10)3.1 噪声现状调查 (10)3.2 监测点的确定 (11)3.3 监测时间 (11)3.4 监测方法 (12)3.4.1 噪声仪的使用 (12)3.4.2 测量方法 (12)3.5 噪声数据的处理 (12)3.6 监测结果 (13)4. 河南城建学院西校区噪声的现状评价 (15)4.1 评价方法 (15)4.2 评价标准与质量分级 (15)4.3 我院西校区各监测点噪声污染等级及污染状况 (15)4.4 河南城建学院西校区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结论 (17)5. 西校区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结论与建议 (18)5.1 结论 (18)5.2 建议 (20)6. 环境效益分析 (21)6.1 经济效益 (21)6.1.1 经费概算 (21)6.1.2 效益分析 (21)6.2 社会效益 (21)6.3 环境效益 (21)7. 附图及参考文献 (22)1. 总则1.1 项目的由来河南城建学院坐落在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白龟湖畔,是河南省唯一一所以工科为主,以“城建”为特色的省属本科高校。

其前身是创建于1983年的平顶山城建环保学校和1985年的武汉城建学院河南分院,1993年武汉城建学院河南分院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两校合并成立新的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平顶山工学院,2008年1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南城建学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河南城建学院委托我们编制《河南城建学院西校区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院西校区环境噪声对院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并提出改进。

我们接到委托书后,在进行实地勘察、资料收集与分析的基础上,依据项目性质、区域环境状况,制定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并报市环保局进行专家咨询。

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和自治区环保局大纲咨询意见的指导下,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编制的目的目的:通过调查评价,查清西校区的环境噪声现状情况,并做出定量评价。

查明环境噪声的污染来源。

评价院西校区环境噪声对院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提出改进,提高校区环境质量的建议和方法。

通过全面分析测量,调查有关资料。

能够掌握西校区噪声的现状及噪声质量好坏,分析污染源分布情况,掌握西校区噪声的规律特点,探索出西校区噪声评价的合理方法。

1.3 编制依据1.3.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 .1-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实施);(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2);(7)《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令1.3.2 规章和文件(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河南省环境保护条例》(3)《平顶山市“十二五”规划》(2011-2015)1.4 评价标准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以下五种类型:0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 4a 类和 4b 类两种类型。

4a 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河南城建学院属于1类声环境功能区。

本项目位于平顶山市新城区内,根据项目区域环境功能区划以及平顶山环保局对本次评价执行标准的批复,项目评价执行的的环境质量标准列入表1-1。

噪声评价标准功能区名称执行的标准与级别标准值dB(A) 昼间夜间区域环境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55 45(城市)1.5 评价等级按照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GB3096 规定的1类、2 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dB(A)~5dB(A)(含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

因河南城建学院属于声环境功能区GB3096 规定的1类区,所以此次评价定位二级评价。

评价项目及评价级别见表1-2。

表1-2 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表专题等级的判据等级的确定声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标准规定1类和2类地区二级1.6 评价范围与保护目标评价范围和重点保护目标见表1-3项目评价范围重点保护目标噪声西校区所在地周边延伸100m的范围内西校区附近居民区及校内学习、休息区本次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4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工作程序2.项目概况2.1 平顶山市基本情况2.1.1 地理位置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原城市群9个中心城市之一。

平顶山市西依伏牛山脉,东接黄淮平原,南临宛襄盆地,北连嵩箕山系。

全境东西长15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地理坐标:北纬33°08′~34°20′,东经112°14′~113°45′之间。

1957年建市,现辖2市4县4区,土地面积7882平方公里,总人口501.1万,其中城镇人口201.4万人,农村人口299.7万人,城镇化率达40.2%。

平顶山市处于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由东向西“梯度推移”的中间地带。

它位于晋豫能源区的南缘,担负着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上海等省、市生产、生活用煤的供应任务。

现已成为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煤炭、电力、钢铁、纺织、化工等工业综合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

2.1.2 气候平顶山市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全市年平均总日照时数为1868-2378小时。

年平均气温在15.2-15.8℃之间。

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612-1287毫米。

2.1.3 地形地貌地势西高东低,呈梯形展布。

地貌类型多,山脉、丘陵、平原、河谷、盆地齐全。

西部巍峨的伏牛山、层峦叠嶂,中部、东部为丘陵、平原。

西部鲁山县的石人山主峰海拔2153.1米,东部平原部分地区海拔不足70米。

全部土地面积中山区占13%,丘林占63%,平原占24%。

全市土地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1025平方公里,占13%;丘陵面积4966平方公里,占63%;平原面积1891平方公里,占24%。

全市耕地面积31.68万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27.03万公顷。

2.1.4 水系水文平顶山市境内河流众多,均属淮河水系。

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25条,建有各类水库170座,其中大型水库5座,即白龟山、昭平台、石漫滩、田岗、孤石滩水库,较大的河流有沙河、北汝河、澧河、干江河等。

平顶山一带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季风气候特别明显。

虽然四季分明,但也易出现旱、涝和大风、暴雨、冰雹以及霜冻等多种自然灾害。

2.1.5 工、农业现状平顶山市工业基础雄厚,全市具有规模以上企业893家,职工人数47.85万人,特大型企业3家,大型企业13家,中型企业35家,小型企业344家。

初步核算2010年平顶山市国民生产总值1312亿元。

“九五”期间,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200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0.5亿元,比1995年增加9.3亿元,年均递增5.4%。

全市农业总产值71.3亿元,比1995年增加18.5亿元,年均递增6.3%,“九五”末,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67.8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20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727平方公里,实现了“九五”规划中制定的目标。

农业综合开发取得明显成效,五年内共投资8000多万元,新增旱涝保收田70万亩。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六大主导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2000年,全市“白色工程”面积达到25万亩,其中温室、大棚栽培面积达到4.5万亩,反季节蔬菜生产能力达到40万吨,食用菌发展到3.5亿袋,实现产值8亿元以上。

2.1.6 交通状况平顶山市交通便利,运输发达。

漯(河)宝(丰)铁路横穿市区,连接京广线和焦枝线;焦枝铁路纵贯辖区南北;大型厂、矿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接轨,密如蛛网。

公路四通八达,直通县区、乡镇。

2.1.7 经济状况近年来,平顶山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科学发展,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开始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2008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67.7亿元,经济总量跃上1000亿元的新台阶。

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0000元,达到21998元。

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55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5%。

全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8.4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2.5亿元。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21.4亿元。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12.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40.3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42.8亿元。

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31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1%,人均消费性支出9555元,实际增长9.3%2.1.8 生态状况平顶山新城区与老城区之间通过生态园生态廊道相连。

新城区的规划形态是带状,交通流量主要是东西方向,新城区与老城区之间距离10公里,通过6条城市道路和规划的轻轨交通相互联系,十分钟即可到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