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1章第3课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合集下载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等高线绘法示意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使学生明确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等高线概念;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构成和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线间高程,疏密程度,延伸方向的判读、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形图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情感目标:通过填、绘、用地图的实践活动和小组的讨论,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使学生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初步具备较系统的地图知识。

为下一章各大洲地形的基本特征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说明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

如何在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引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而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等深线的概念又是辨认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基础。

教材首先以图示的形式"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说明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由于起点不同,有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值,但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关于等高线地形图这部分教材内容,是将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内容抽象,比较难掌握。

教材主要用图来阐述,"等高线绘法示意图"既有直观的山体,也有经过等高线的分割后,把等高线投影在水平面转换成的等高线地形图,非常形象、生动,很好的起到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概括。

此图的优点还在于注重转换的过程,,学生可以清晰把这幅图的转换分为几步,并通过对比分析山体和平面地形图的特征,从而找到在等高线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方法。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PPT优选课件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PPT优选课件
接成线。
切口
300
200
等高距
100
100米
0
2020/10/18
300 200
100
0
等高线(6米)
2、等高线地形图(1)
山顶
300
鞍部
200
100
0
2020/10/18
山顶
300 200 100
鞍部 0
等高线(米7 )
2、等高线地形图(2)
300
200

100
谷0Biblioteka 山脊300 200

2020/10/18
地图
第二节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
的高低起伏
2020/10/18
1
制作说明
• 运行环境: Microsoft PowerPoint
• 使用目的:为了帮助 学生建立立体概念, 增强对等高线及其地 形图的绘制过程的认 识和理解。通过直观 教学,突破难点。
2020/10/18
2
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金马山 8240米
相对高度 5200米
南城 3040米
海拔 3040米
2020/10/18
海拔 8240米
海平面
3
1、海拔(绝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020/10/18
4
二、等高线地形图
海平面
2020/10/18
小山
海岸线
5
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
100
0谷
等高线(米8 )
谢谢您的聆听与观看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第二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

第二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
பைடு நூலகம்
1. 分层设色地形图 指导学生观察一张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出图中等高线、并学习查看 图下角“等高线分层设色表”,根据颜色识别高度和深度,指出这 种地图就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此基础上完成《做一做》练习。总结说明: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出来的。图上的颜色按海拔高低加以区分, 根据图上的颜色可以判断某地区的地面高低起伏情况。在分层设色 地形图上都附有高度表,读图时要留心。 在此基础上完成本节第二个《做一做》练习,由学生一一回答出表 示海,陆的不同色彩及某其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 (答案:地形名称:青藏高原 恒河平原 孟加拉湾 印度 洋 海拔:4000多米 200米以下 —2000米以下 —4000米以 下) 总结说明: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出来。图 上的颜色按海拔高低加以区分,根据图上的颜色可以判断某地面高 低起伏情况。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都附有高度表,读图时要留心。
第二节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 懂得等高线弯曲方向和疏密程度代表的地理意义。 2. 懂得分层设色地形图不同色彩的地理含义。 ㈡能力训练点 1. 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2. 初步具备判断等高线图的能力。 ㈢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阅读,填绘和运用地图的方法用以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 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具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 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2. 难点: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3. 疑点: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4. 解决办法:实验、观察、讲解、讨论。 三、课时安排 共二课时,第一课时: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等高线地形图;第二课 时: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析图方格法缩放地图。

地理第二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教案设计范文

地理第二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教案设计范文

地理第二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地图的三要素,理解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作用。

2.培养学生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图的三要素,地图上高低起伏的辨认方法。

2.教学难点:等高线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地形图、等高线地图3.教学道具:山脉模型、水杯、小石子等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引发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地形的特点吗?如何在地图上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呢?二、新课讲解1.讲解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通过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形的高低起伏。

3.讲解等高线地图的原理,让学生理解等高线的概念。

三、案例分析1.展示一幅等高线地图,让学生找出地图上的山脉、山谷、鞍部等地形。

2.引导学生分析地图上的等高线,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

四、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地形图的判读,巩固所学知识。

2.选出正确答案,培养学生的判断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提问: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二、深入学习1.讲解等高线的应用,如绘制地形剖面图。

2.展示地形剖面图,让学生观察地形的高低起伏。

3.引导学生利用等高线地图分析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如何利用等高线地图规划旅游路线?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1.完成地形图的判读练习。

2.收集家乡的地形图,分析地形特点。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地图的三要素?2.学生在辨认地形的高低起伏方面是否存在困难?如何改进教学方法?3.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地图的三要素,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

必修1第1章第3课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必修1第1章第3课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 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
【拓展】陡崖高度的计算
Hale Waihona Puke ①如上图是一个陡崖,可能400米等高线刚好 穿过崖顶,而100米等高线刚好穿过崖底,则 陡崖的最小高度接300米。但陡崖的最高点高 度可能为499.99„„米,而崖底高度可能为 0.0„„01米,则这个陡崖的最大高度接近
500米,所以陡崖相对高度为300米≤H<500米。归纳后不难发现, 一个由n条等高线重叠,等高距为h米的陡崖相对高度ΔH的计算公 式为:(n-1)h≤ΔH<(n+1)h。 ②崖顶处海拔高度取值范围:A+h>H≥A,A为崖顶处重合等高线 中海拔最大值。 ③崖底处海拔高度取值范围:B≥H>B-h,B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 最小值。 4.不同地形的等高线 ①零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②地形类型包括以下五种,在地形图上的基本特征如下:
④若一个方向是由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垂直于它的另一个方向 是由一对山谷等高线组成,则该地为鞍部(鞍部是在山脊的最低处, 或山谷的最高处)。 ⑤若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一处,则该地形为悬崖、峭壁。 6.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1)与气候结合 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垂直递减率为0.6℃/100m。山区应考 虑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盆地不易散热,容易引 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2)与河流水文结合 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 水库坝址宜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 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且有较大的 。 集水面积 (3)与运输线路结合 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度、坡度,少过河建桥;尽量避免通 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输油管道的选择,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第二节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_高中地理教案

第二节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_高中地理教案

第二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_高中地理教案第二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使用,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并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2.通过本节课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和绘图能力,并养成细心、认真工作的良好习惯。

课型讲授新课教学方法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所反映的地形特征,难点是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绘图方法。

教学用具自制投影片:一幅等高线图及一幅与此对应的地面形态景观图。

教学挂图:《中国地形图》,自制一幅简易等高线地形挂图。

模型:泥塑山地模型及与之吻合的线圈立体式等高线模型。

教学提纲第二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二、等高线地形图三、分层设色地形图四、地形剖面图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

在地图上怎样才能把这些不同的形态表现出来呢?我们又是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第二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板书)[提问] 我们都知道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测量珠穆朗玛峰只有4000多米。

为什么会出现两个高度呢?(引导学生导出“是从不同的基点测量的。

”)[教师总结]原来是分别以海平面和青藏高原表面为起69点测量的,这是通过不同的地面高度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

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板书)[绘制板图] 教师绘制“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

(见教材第20页)[教师讲述] 地面高度的计算,一般有两种方法: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或绝对高度。

如图甲地海拔为1500米,乙地海拔为500米。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如图中甲地比乙地高出1000米。

[提问] 海拔与相对高度主要区别是什么?(海拔永远是以海平面为基准,相对高度因比较点不同而不同。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地理教案)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地理教案)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地理教案)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等高线绘法示意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使学生明确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等高线概念;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构成和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线间高程,疏密程度,延伸方向的判读、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形图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情感目标:通过填、绘、用地图的实践活动和小组的讨论,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使学生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初步具备较系统的地图知识。

为下一章各大洲地形的基本特征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说明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

如何在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引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而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等深线的概念又是辨认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基础。

教材首先以图示的形式”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说明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由于起点不同,有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值,但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关于等高线地形图这部分教材内容,是将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内容抽象,比较难掌握。

教材主要用图来阐述,”等高线绘法示意图”既有直观的山体,也有经过等高线的分割后,把等高线投影在水平面转换成的等高线地形图,非常形象、生动,很好的起到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概括。

此图的优点还在于注重转换的过程,,学生可以清晰把这幅图的转换分为几步,并通过对比分析山体和平面地形图的特征,从而找到在等高线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方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第1章第3节第3课时地球运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第1章第3节第3课时地球运动

节气
最大值地区
最小值地区
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__南__半__球__各__纬__度__
冬至日 _南__回__归__线__及__其__以__南__各__纬__度__ 北半球各纬度
二分日
赤道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配人教版地理·必修1
1.为什么我国冬季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没有夏季好? 【提示】 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白昼时间短,得到的 太阳辐射少。
大家好
配人教版地理·必修1




·

础 知
第 3 课时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合 作 探 究
· 重 难 疑 点
图 表 技 法 · 学 以 致 用
四季更替和五带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配人教版地理·必修1
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时间
昼夜长短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配人教版地理·必修1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配人教版地理·必修1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及 其以南地区 南北回归线 之间(除赤道
外)
赤道地区
递变规律
一年有一次最大值(6月22日前后),一次 最小值(12月22日前后)
分布规律
夏半年
各纬度昼长大于 夜长
纬度越高,昼___越__长, 夜___越__短
冬半年
各纬度昼长小于 夜长
纬度越高,昼___越__短, 夜___越__长
春分日 和秋分

全球昼夜__等__长_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课件(共24张PPT)
的事就赶紧去做,并且尽量把它做到最好,这样才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和悔恨。淡看人生苦痛,淡薄名利,心态积极而平衡,有所求而有所不求,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用刻意掩饰自己,不用势利逢迎他人,只是做一个简单真实的 自己。63.你所做的事情,也许暂时看不到成果,但不要灰心或焦虑,你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 64.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只要做好两件事就够了:一个是专业、一个是人品。专业决定了你的存在,人品决定了你的人脉;剩下的就 是坚持。65.给自己的三句话:一、年轻,什么都还来得及;二、不要纠缠于小事;三、你现在遇到的事都是小事。66.生活只有两种选择:重新出发,做自己生命的主角;抑或停留在原地,做别人的配角。67.决定你的人生高度的,不 是你的才能,而是你的人生态度!限制你的,从来就不是什么年龄,而是你的心态!68.水再浑浊,只要长久沉淀,依然会分外清澄;人再愚钝,只要足够努力,一样能改写命运!69.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的懒惰;做一件事并不 难,难的在于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你全力以赴了,才有资格说自己运气不好;感觉累,也许是因为你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只有尽全力,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70.有理想,有目标,攒足力量向前冲;有勇气, 有信心,艰苦奋斗不放松;有恒心,有毅力,百折不挠不认输;加把劲,提提神,前途光明见曙光。7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 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72.人生从来没有固定的路线,决定你能够走多远的,并不是年龄,而是你的努力程度。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只要你还有心情对着糟糕的生活挥拳宣战,都不算太晚。迟做,总比不做好!73.任 何打击都不应该成为你堕落的借口,你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你可以改变自己,选择一条正确的路,坚定的走下去。74.也许你一生中走错了不少路,看错不少人 ,承受了许多的叛逆,落魄得狼狈不胜, 但都无所谓,只要还活着, 就总有盼望,余生很长, 何必慌张 75.这世界上,没有能回去的感情。就算真的回去了,你也会发现,一切已经面目全非回去的,只是存于心底的记忆。是的,回不去了,所以,我们只能一直往前。76.鸡汤再有理,终究是别人的 总结。故事再励志,也只是别人的经历,只有你自己才能改变自己。77.理想艰险,遇到再大的困难,想着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也不会选择放弃。即使在阴霾的云沙下,也会想到苍天苏醒的风和日丽。即使在封闭的角落中也会让心 灵驰骋在广阔的草原上。78.只要勇于去博,英勇去闯,就可闯出一片属于自己天地,以实现人生出色。不管结局能否完美,至少你享受拼搏的过程,就是人生的成功,就是胜者。79.一个人想要优秀,你必须接受挑战!一个人想要 尽快优秀,就要寻找挑战!80.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的懒惰;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在于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你全力以赴了,才有资格说自己运气不好;感觉累,也许是因为你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只有 尽全力,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81.每个人都有一行热泪,苦也要面对,因为坚强;每个人都有无言的伤,痛也要承受,因为成长。82.每一份坚持都是成功的累积!只要相信自己,总会遇到惊喜;每一种生活都有各自的轨迹!记得 肯定自己,不要轻言放弃;每一个清晨都是希望的开始,记得鼓励自己!83.我没有靠山,自己就是山!我没有天下,自己打天下!我没有资本,自己赚资本!这世界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我弱了,所有困难就强了。我强了,所有 阻碍就弱了!活着就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生活,你给我压力,我还你奇迹!.你要记得,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没人像你,你也不需要去代替谁。在你的人生舞台上,你是自己的主角,不需要去做谁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第3课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第3课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第3课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2014·四川雅安月考)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第1~2题。

1.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温差可能为( )A.3.6℃ B.5.4℃C.6℃ D.7.2℃2.下列地点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 )A.③镇、乙村 B.Ⅰ山山顶、②镇C.④镇、Ⅱ山山顶 D.甲村、Ⅰ山山顶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区域的主要地形是( )A.高原 B.平原C.盆地 D.丘陵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最高点位于村庄的西南方向B.凉亭与村庄的最大高差约为125米C.甲、乙、丙河段流速最快的是乙段D.晴朗的白天,甲处人们可以看到凉亭读图,回答5~6题。

5.假设该图为等高线地形图,L为河流,则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6.假设图中曲线为等高线,L为河流,且图中等高距为200m,则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1100、1250 B.1100、1350C.1500、1250 D.1500、1350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2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

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旅游。

下图为“媚尼风景区”略图。

(1)乘船游览尼湖,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均直线航行)?理由是什么?(2)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a和媚河上游b“漂流”可能有的特点吗?(3)在图中D处拟建一水坝(图中‖处),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②。

(4)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②,想去登山顶C,想知道两地的温差,请帮忙计算一下。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中区域地形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东高西低 B.地势北高南低C.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 D.地形以平原为主9.图中山脉的大致走向是(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读某地区等温线图,回答10~12题。

【高考教练】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第3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精品课件 人教版

【高考教练】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第3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精品课件 人教版

③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较 稀疏。 ④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 集,河谷为“V”字形。 ⑤高原:海拔高度大,但相对高度小,等高线边缘密集, 中部稀疏。 2.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
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 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3.有关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规律 (1)同线等高。 (2)等高线不能相交,只有悬崖处重叠。 (3)两相邻等高线或者相等或者相差一个等高距的高度。 (4)高者更高,低者更低。 (5)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五、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如下图所示:
1.首先作剖面图的水平基线。如果所作剖面的水平比例尺 与等高线图相同,则画一条与剖面线等长的线段,即可作为剖 面图的水平基线。如果题目中未对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作要求, 为了作图方便,也应选用与等高线图相同的水平比例尺。 必须注意的是,在用投影法作剖面图的水平基线时,如果要求 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与等高线图一致,就不能从剖面线向与之 不平行的剖面图基线引垂线,否则两图的水平比例尺就不同。 2.确定适宜的垂直比例尺,画纵坐标,如果题目中对垂直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点不会有两个高 度。但在等高线图上的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假设陡 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 取值范围是:(n-1)d≤H<(n+1)d。 (3)结合等高线数值、比例尺和地形特征, 判断地貌类型。 ①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②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惑,而应当考虑水往低处流这一关键,以确定较合适的引水路 线。 (3)选择输油管线,要考虑线路尽可能短,还要考虑应尽 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主要有确定水库汇水面积及坝址,选择适宜 开辟梯田的地区;选定工业区和居民区等。 (1)选择修建水库方案时,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 后是否需要移民等。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一般选择有较大 集水区的盆地(洼地)地区,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 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这里还要注意修建水 库时,

(七年级地理教案)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教案模板

(七年级地理教案)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教案模板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教案模板七年级地理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等高线绘法示意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使学生明确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等高线概念;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构成和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线间高程,疏密程度,延伸方向的判读、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形图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情感目标:通过填、绘、用地图的实践活动和小组的讨论,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使学生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初步具备较系统的地图知识。

为下一章各大洲地形的基本特征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说明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

如何在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引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而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等深线的概念又是辨认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基础。

教材首先以图示的形式"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说明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由于起点不同,有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值,但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关于等高线地形图这部分教材内容,是将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内容抽象,比较难掌握。

教材主要用图来阐述,"等高线绘法示意图"既有直观的山体,也有经过等高线的分割后,把等高线投影在水平面转换成的等高线地形图,非常形象、生动,很好的起到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概括。

此图的优点还在于注重转换的过程,,学生可以清晰把这幅图的转换分为几步,并通过对比分析山体和平面地形图的特征,从而找到在等高线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方法。

地理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教案

地理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教案

地理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等高线绘法示意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使学生明确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等高线概念;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构成和特点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线间高程疏密程度延伸方向的判读、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形图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情感目标:通过填、绘、用地图的实践活动和小组的讨论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使学生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初步具备较系统的地图知识为下一章各大洲地形的基本特征的学习奠定基础教材首先说明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如何在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引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而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等深线的概念又是辨认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基础教材首先以图示的形式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说明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由于起点不同有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值但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关于等高线地形图这部分教材内容是将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内容抽象比较难掌握教材主要用图来阐述等高线绘法示意图既有直观的山体也有经过等高线的分割后把等高线投影在水平面转换成的等高线地形图非常形象、生动很好的起到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概括此图的优点还在于注重转换的过程学生可以清晰把这幅图的转换分为几步并通过对比分析山体和平面地形图的特征从而找到在等高线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方法紧接着教材用想一想等高线陡坡和缓坡示意?quot;进一步强化等高线图的空间概念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通过阅读分析这两幅图学生较易获得正确的空间概念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和想象的能力同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所标注的深度梢钥闯龊Q蟮纳钋常淮拥壬钕叩氖杳茏纯觯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p>教材又通过做一做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几种地形的素描图极其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等高线的图形特征了解地面的高低起伏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认这几种不同的地形几种地形有关的特征如下:隆起而高于四周的高地称为山地山的最高部分称为山顶山的侧面部分称为山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示山顶的等高线是一个小环圈小环圈的等高线高程比周围其他等高线的数值高凹地是指比四周低大范围低地成为盆地地形图上表示盆地的等高线是一个环圈环圈的等高线高程比周围其他等高线的数值低地形图上表示山脊的是一组由山顶向低处凸出的等高线图形各等高线凸出部分顶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山谷是指两个山脊间的低凹部分是山体的集水部分山谷的最低点的连线称为集水线地形图上表示山谷的是一组沿集水线方向朝高处凸出的等高线鞍部指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低下部分形如马鞍教材介绍了分层设色地形图特别强调了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出来的;图上的颜色是按海拔高低加以区分的根据图上的颜色可以判断某个地区的地势高低起伏状况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附有高度表用做一做的填表练习强化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地形剖面图作为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这部分较难理解教材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一图详细表达了等高线地形图如何转化成了地形剖面图的过程清楚直观有利于学生巩固前面刚形成的空间观念又用了从地形剖面图上看地形的高低就象用刀切开蛋糕可以从切面看出蛋糕的厚薄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学生易于理解总之本节教材内容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由简单到复杂把直观的山体转化为较为抽象的等高线地形图符合学生的认知有利于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法建议:等高线地形图及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知识都是建立在空间观念基础上的但初一学生空间的观念薄弱抽象思维能力低难以将具体的地形特征与平面地图挂钩并容易产生气馁、畏难、等负面情绪建议尽量多用直观图示多设计学生活动建议用讨论法、学习指导法和讲授法相结合起来授课对本节内容教师充分利用书上的逻辑思路和编排体系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的进行先进行读图分析图以图为突破口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概念然后设计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只须指导学生读懂图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即可通过读图明确甲点有两种计算高度的方法学生很容易理解由于起点不同有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但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等高线地形图这部分内容是本节的重点需要将头脑中的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内容抽象比较难掌握但也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的好时机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等高线绘法示意图特别注重图形的转换过程在读图中指导学生清晰把这幅图分为几步特别注意对比分析山体和平面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如等高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等高线间的疏密程度和山体形态的关系从而找到在等高线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方法通过教材的想一想中的等高线陡坡和缓坡示意图使学生在刚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后马上用高线图来分析等高线间的疏密程度和山体形态的关系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通过分析此图学生巩固了空间概念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和想象的能力在学生获得了有关地形图的知识后利用教材的做一做给学生独立学习和相互讨论的机会可分成小组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几种地形的素描图极其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经过小组讨论后由学生代表说明每一个等高线的图形特征和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几种地形的对应关系教师给予纠正、补充通过讨论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认这几种不同的地形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教学可让学生直接做做一做的填表练习强化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地形剖面图部分的教学充分利用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一图指导学生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如何转化成了地形剖面图的过程如有计算机课件帮助演示效果更好有利于学生巩固前面刚形成的空间观念可用教材上的形容从地形剖面图上看地形的高低这部分可以一边讲一边让学生跟着画(在填图作业上或老师发给的印有等高线的纸)教学设计示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等高线概念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关于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等高线绘法示意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形图、示意图〈教学过程〉(引课)导入: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玛峰高度8848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测得珠穆朗玛峰高度为4000多米同一个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出现两个高度值而这两个高度值又是测出来的呢(计算机演示)动画: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提问:图上甲的高度是多少学生看图回答:(1)以海平面为标准高度为1500米这是海拔高度(2)以乙点为标准高度为1000米这是相对高度图上乙处的高度高度是海拔高度小结:地面高度有两种计算方法: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它们都是指垂直距离但起点不同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板书)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1.海拔2.相对高度(承转)珠穆朗玛峰高度8848米指的是海拔高度4000多米则指的是珠穆朗玛峰与青藏高原相对高度珠穆朗玛峰和青藏高原都是以高著称地球表面还有高低起伏的各种地形如何在地图上表示它们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等高线地形图讲授新课(板书)二、等高线地形图(计算机演示)动画:等高线地形图提问:1.这(一个山体)2.围绕山体的线是等高线在山体上同在一条等高线的点有什么特点(海拔相同)3.山体各层等高线被压入同一平面等高线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和原来的立体图有什么对应关系(山顶比四周高所对应的等高线数值中心高周围低;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学生活动)完成想一想(计算机演示)动画:分层设色地形图(板书)分层设色地形图(学生活动)完成做一做的填表作业〈板书设计〉第二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1.海拔2.相对高度二、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的概念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根据等高线的特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训练读图能力〈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地形剖面图)教材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形图、示意图〈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完成做一做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等高线的概念了解了等高线地形图的构成和等高线的阅读方法现在再给你们几种地形的素描图极其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分小组讨论讨论后由学生代表上台做讲解请阅读?quot;不同地形的等高线表示状态每小组集中讨论一种地形要求对比说明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几种地形的特点和所对应的等高线形态的特点同时请同学们读图时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等高线的数值变化规律;(2)等高线间的疏密所对应的地表形态;(3)等高线弯曲方向和高度变化的关系;(4)特殊地形所对应的等高线的形状学生派代表发言教师纠正、补充(总结板书)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的疏密:稀疏表示缓坡密集表示陡坡2.等高线的形状:弯曲部分向高处凸表示山谷向低处凸表示山顶;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有两组对称的等高线组成)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计算机演示)动画:地形剖面图教材生动的描述:从地形剖面图上看地形的高低就象用刀切开蛋糕可以从切面看出蛋糕的厚薄(板书)地形剖面图(学生活动)提问:刀从儿切(明确剖面线的含义)在地形图上如何做切面发给学生地形图在教师指导下:1.确定剖面线位置;2.在下方划线段平行于剖面线;3.做一个纵轴的高度表形成一个坐标系;4.从等高线和剖面线交点处做垂线到高度表所指示的坐标点处;5.连接所有的坐标点绘制完成地形剖面图 (反馈练习)习题(总结)通过本章学习我们了解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本知识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这部分的知识非常重要下一章学习的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和以后各章学习都会用到的我们必须要学好它〈板书设计〉2.等高线的特点⑴等高线的疏密:稀疏表示缓坡密集表示陡坡⑵高线的形状:弯曲部分向高处凸表示山谷向低处凸表示山顶;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有两组对称的等高线组成)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三、分层设色地形图四、地形剖面图〈总体设计思想〉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三个方面的要求本节课设计了两个主要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各种地形图、示意图通过读图理解等高线的概念建立起对地形图的空间思维和想象由于读等高线地形图需要将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内容抽象比较难掌握信息量很大学生又是初次接触这张图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会感到困惑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本环节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问要具体、明确问题的难度要由浅到深给学生一个适应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由空间到平面的转换方法教材中的读图编排很好地体现了上述思想这部分内容用多媒体帮助是非常必要的第二个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读图初步学习了地形图的知识后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使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这个环节的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主要是组织学生分小组分析讨论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的形态特点总结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如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几种地形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这时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也愿意主动参与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读图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与人合作学习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在价值观念上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探究活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模型的制作1.制作材料及方法(1)山体模型的制作:用泡沫塑料制作成有缓坡、陡坡的山体在绘出等高线图以后按照一定的高程进行切割山体最好切割成六层每层穿两个用作固定在底板上的小孔(2)木框:用木条制作成木框呈长方形每框内安上绷紧的透明塑料薄膜(木框最好制五个)每个塑料薄膜上分别绘有不同高程(100米至500米)的等高线(3)底板:用木板作底板在底板的四角安置四个立柱立柱上标高程(4)固定山体模型的木柱两根:木柱为圆柱体长度以略低于山体模型高度为宜在底板上开有两个安置木柱的圆孔也可不用木柱而在上下两层之间用磁铁固定(5)等高线图的绘制:用同底板大小一致的较厚的白纸绘出山体模型的等高线图一张标明高程(6)安装:将山体模型的各层和薄膜木框按由下至上的次序依次安置在底板上的相应位置2.使用方法步骤:(1)底板上有山体模型向学生说明这是一座山的模型山的海拔高度为550米让学生形成山体印象(2)依次加入每个高程(从100米到500米)相应的薄膜框架侧视可见山体俯视可见等高线图(3)将实体模型从底板及木框中取出让学生观察底板及木框这时侧视仍可显出山体俯视则可见清晰的等高线图(4)再将厚纸绘制的等高线图放到底板上俯视时薄膜上的等高线与底板上的等高线大体重迭;而后将木框薄膜依次重迭在底板上则见薄膜上的等高线与底板上的等高线相互重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域。即为“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规律。
规律技总结 从理论上说,任何等值线都应当是闭合的曲
线,但有时在两条等值线之间又会出现局部的闭
合区域,如果局部闭合等值线的数值与相邻两条
等值线中数值较大的一条相同,则局部闭合等值
线内部的数值一定比周围等值线数值大,即为 “大于大的”;若与数值较小的一条相同,则符
合“小于小的”规律。
同等高线图的比例尺、等高距的差别。要比较它 们的陡缓,要看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与实际水平距 离的比值,比值越大,坡度越陡,反之坡度越缓。
(3)看等高线的走向
①根据等高线的走向,可判断某些地形的走
向,如山脉走向。 ②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也是 坡面上的水流方向。
③若一组等高线的走向是向地势低的方向凸, 则此处地形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符合等值线的 “高向低处凸,低向高处凸”的原则)。 ④若一个方向是由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垂
(2)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
①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
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可根 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②在同一等高线图上,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 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 ③在不同等高线图上,不能根据不同图上等
高线的疏密来直接判断坡度陡缓,而要看清楚不
地形
地形特征
说明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 山地、 四周低、中间高 山峰 外侧,坡度向外侧降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洼地 内侧,坡度向内侧降
山脊
从山顶到山
麓凸起高耸部分
脊线也叫分水线
地形 山谷
表示方法
示意图
等高线图
等高线凸向高处
山谷线连线
鞍部
一对山脊等高线组

峭壁陡 多条等高线会合、 崖 重叠在一处
地形
地形特征 山脊之间低 洼部分 相邻两个山
说明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鞍部是山谷线最
山谷
鞍部 峭壁陡 崖
顶之间呈马鞍形
高处,山脊线最低处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 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
【拓展】陡崖高度的计算
①如上图是一个陡崖,可能 400米等高线刚好穿过崖顶, 而100米等高线刚好穿过崖底,则陡崖的最小高度接
是等高线。按一定的等高距,把等高线绘制在平
面图上就成为等高线地形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等高线地形图有以下特点:
(1)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全球的海岸线是最
长的一条等高线。注意在图幅范围内可以只是闭
合曲线的一部分。
(2)等高线只能在陡崖处重叠,重叠的地方表 示陡崖。但等高线不会交叉,因为交叉点不会同
时有两个不同的海拔。
直于它的另一个方向是由一对山谷等高线组成,
则该地为鞍部(鞍部是在山脊的最低处,或山谷的 最高处)。 ⑤若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一处,则该地形为 悬崖、峭壁。
6.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1)与气候结合
①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垂 直递减率为0.6℃/100m。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 风坡,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盆地 不易散热,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 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方;从经济效益考虑,
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
港口的建设应考虑选择在避风深水海湾;避
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 方。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宜人、空
气清新的地方。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
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④不能分叉,不能合并。即一条等高线不能 分叉成两条,两条等高线不能合并成一条(悬崖、 峭壁例外)。
3.等高线图上的基本地貌类型
地形 表示方法 示意图 等高线图
闭合曲线,外 山地、 山峰 低内高,▲符号 闭合曲线,外 盆地、 洼地 高内低 等高线凸向低 山脊 处 山脊线连线
①根据剖面线AB画出横轴MN,一般来说剖
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与等高线图的比例尺相同。
②根据等高线图中的剖面线经过的最高海拔
确定合理的垂直比例尺,并绘出剖面图的纵轴。
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水平比例尺的5、10或15 倍,倍数越大,则起伏越明显。
③在等高线图中找出剖面线AB与等高线的所 有交点,然后在剖面图中转绘出这些交点的“对 应点”(即:水平位置相对应且高程相同)。如上 图所示。
则不能通视。
(2)根据坡面形态判断。均匀坡倾斜基本一致, 图上等高线间隔相等,故可以通视;凸坡坡面上 缓下陡,即高处等高线稀疏,低处等高线密集, 一般不能通视;凹坡坡面上陡下缓,即高处等高
线密集,低处等高线稀疏,一般能通视。
如下图所示,由点s′向点c′绘直线,直线没有 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通视良好;而图中b′位 于阴影区,说明s点不能直视b点,所以村落b对于 s点来说不可通视。
线稀疏,坡度较缓,④地位于瀑布上游地区,观赏瀑
布的最佳位置是在瀑布的下游位置,③地位于低山南
侧的缓坡处,根据图中30°N,可知该地可能有茶园。
第(2)题,该考察线路最低点为起点,海拔为 (100,200),最高点为④地附近,海拔为(500,600),
即该考察线路的高差范围是(300,500),结合选项可知
尽量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
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输油管道的选择,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 通过山脉、大河等。
(4)与“点”的区位结合 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
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河流下游,常
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结合地质地形条件,宜建在
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
(5)与农业生产结合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 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 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
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高原、丘陵地区发展林
业、畜牧业。
【真题1】(2011·江苏)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 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
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1)~(2)题。
5.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 (1)看等高线数值
①可读出任意点的海拔高度,还可以看其极 值,表示该地区海拔最大与最小情况,进而显示 该区域地势起伏的大小。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 根据示坡线(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低处
的短线)来判断。
②看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如在相邻两条
等高线的中间,又增加了一条闭合等高线,则表 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新增等高线的数值必定 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等高线内的高 度特点是:“大于大的”和“小于小的”。
示地势起伏的大小。 ④弯曲处——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出为
山脊;相反则为山谷。
规律技巧总结
⑤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特点是“大于
大的、小于小的”。 ⑥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也可以表示海岸 线。
规律技巧总结 根据等高线的数值特征和形态特征,判断其
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山
坡(脉)走向、朝向(阳坡或阴坡)等特征,从而综合
规律技巧总结 在等值线图中,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由
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等值线常常会发生弯曲,
根据弯曲的方向,可以确定其影响的因素。等值 线的弯曲部位向高值凸出,即弯曲的凸出部位指 向等值线递增的方向时,说明弯曲部位地区的等 值线数值一定比它两侧地区的数值低;若向低值
凸出时,则可判定弯曲凸出部位为相对的高值区
【真题2】(2010· 浙江)下图是某地地形图,
MN、PQ是地形剖面线。①、②是水库,若从
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
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完成(1)~(2)
题。
(1)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 库分别是( C ) A.甲、乙;① C.甲、乙;② 应依次布局在( A.③④ C.⑤⑥ )D B.④⑤ D.③⑥ B.乙、甲;② D.乙、甲;①
A正确。
规律技巧总结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和等值线的判断规
律 等高线的判读注意“六读”:
①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
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也是水流方 向。
规律技巧总结 ②疏密程度——密陡疏缓,等高线间隔均匀,
表示上下坡度均匀,是均匀坡;上疏下密表示凸
坡,上密下疏表示凹坡。
③极值——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显
为崖顶处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大值。 ③崖底处海拔高度取值范围:B≥H>B-h,B
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
4.不同地形的等高线 ①零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②地形类型包括以下五种,在地形图上的基 本特征如下: (下表)
地形 名称
特征
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山地 等高线密集,山谷转折呈“V”字形 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从中心向四周升高 海拔200~500米,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丘陵 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 高原 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盆地
(2)与河流水文结合 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河 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 水库坝址宜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
落差大);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
“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 大,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3)与运输线路结合 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 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 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度、坡度,少过河建桥;
分析地形、气候等因素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例如根据等高线数值,可以判断地势特点,进而 判断河流流向(由高处流向低处)。
规律技巧总结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山脊形成河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