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健三郎推出新作《晚年样式集》

合集下载

智慧树知到 《创意写作与立体式教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 《创意写作与立体式教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创意写作与立体式教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创意是有故事或人物载体产生2【单选题】(2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电影《战狼2》火爆是因为好的创意有好故事3【单选题】(2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朦胧诗再朦胧也能表达创意4【单选题】(2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传统写作教学是普及写作基础知识的5【单选题】(2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创意写作起源是在芝加哥大学6【判断题】(2分)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夸大了腐败现象。

----错7【单选题】(2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八股文”是历史文化遗产8【单选题】(2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作家构思故事时就蕴有创意9【单选题】(2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创意写作也是模式化10【单选题】(2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学习创意写作适合各类文学作品第二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10分)童话分别有:拟人体童话,代表作如《木偶奇遇记》。

超人体童话,代表作如《巨人的花园》;常人体童话,代表作如《皇帝的新衣》。

----对2【判断题】(10分)不管选取什么去充当童话的角色,反映的都是人类的虚拟生活,它们身上具有的也是各种各类人物的夸张性格。

----错3【判断题】(10分)童话其实是一种小说题材的通俗文学作品。

----对4【判断题】(10分)创意灵感产生自不同的渠道。

但你一定要紧紧抓住,并把它细化,拓展,升华。

----对5【判断题】(10分)《森林报》是以报纸形式叙述描写森林的经典作品,它生动朴实,独特简洁。

----对6【判断题】(10分)人参精分为不同的几种:有白发白须的老参仙,有穿着绿袄的参婆婆,还有扎着红头巾的人参姑娘。

----错7【判断题】(10分)东北流传的动植物传说故事,最多最古老最生动迷人的:是人参精和狐狸精的故事。

----对8【判断题】(10分)《森林小妖狄尼》系列,是以想像夸张的的森林环境,充满魅力的传奇色彩,并以诗一样的语言,讲述森林里生动有趣的故事。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大江健三郎“核”文学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大江健三郎“核”文学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大江健三郎“核”文学作者:冯立华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12期摘要: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批评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

当“核”文学关注核辐射对环境和生命的污染与不可修复的破坏时,就进入了生态文学的范围,理应进行生态批评。

大江健三郎的《晚年样式集》是以日本“3·11”事件为背景,集“原爆”“原发”为一体的小说,除了对核辐射的控诉,表现的正是对生存危机的预警。

他“核”文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对生命的尊重和人类存续的关照,“回归森林”成为其对抗核辐射和表现生命之美的选择。

关键词:大江健三郎;“核”文学;生态批评人与自然的交手中,人类改变了自然环境,但是自然的暴怒是可怕的,其例证就是日本“3·11”事件。

福岛的民众扛过了地震与海啸,却面临着一场看不见的新悲剧——核电站事故。

2013年大江健三郎发表了迄今为止的最后一篇小说《晚年样式集》,就是以“3·11”事件为背景,创作的核武器及核辐射威胁人类生存的小说。

关于大江文学中的“原爆”、“核”问题,以往的研究多停留在反战或末世论的角度,这里以《晚年样式集》为中心,在生态批评的视域再次重读。

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作品的生态解读,这对生态文学的发展,学界对生态批评和生态审美的关注,以及新的批评和审美范式的构建都具有推动作用。

一、“生态观”下的“核”文学大江健三郎是创作有关“核”作品较多的作家,由岩波书店出版十卷本的《大江健三郎同时代论集》有半数以上的文章在讨论“核”问题,甚至可以说“核”问题贯穿了大江文学世界的始终。

从1960年代的《广岛笔记》、《核时代的隐遁者》、《核时代的想象力》,1970年代的《洪水涌上我灵魂》,1980-1990年代的《治疗塔》、《治疗塔行星》,到2000年以后的《晚年样式集》等都是涉及到“核”问题的作品。

不仅如此,他的演讲也多涉及“核”,如《核状况下的文学——我们为什么写作》、《始于绝望的希望》等,所以只用“关注”二字已经不足以表达“核”之于大江文学的重要性。

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

22年前,现代日本最优秀的文学人杰川端康成,最终未能摆脱“人类终极”的桎梏,在其寓所自杀身亡。

而后,被世人称为现代经济动物的日本人似乎无力再在世界文坛称雄。

然而,22年后的今天,由于“以一种诗的力量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59岁的作家大江健三郎终于为日本和他个人荣膺了199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1957年,22岁的大江健三郎在大学校刊发表处女作《奇妙的工作》而在日本文坛崭露头角;大学毕业前后,他接连创作了《死者的奢望》、《捕获》、《人年》、《鸽子》、《鸟》、《星各有河》与长篇小说《拔牙杀崽》;1958年11月,他又以《饲育》荣获日本非常有影响的芥川文学奖,当时的评委井上靖评价他为:出类拔萃,才能超群。

1960年,大江健三郎与日本剧作家伊丹万作的女儿成婚。

这一年,他随日本作家代表团访华,在上海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1963年,大江健三郎的长子出世了。

不幸的是,长子大江光出生伊始便被先天性癫痫缠身,智力低下,口不能语。

不久,大江健三郎去广岛参加和平大会,在广岛医院目睹了因核爆致残的众多被扭曲的生命,他不禁又联想起自己那残疾长子的痛苦神情。

从此,他的作品中便融合了有关人类的尊严、本质、魂灵和企望。

1964年,大江健三郎创作的“与长子共生”为主题的代表作《个人体验》发表,作品讲述了一个酗酒成性、放荡不羁的父亲即将杀害自己的病残儿之际,泯灭的人性突然复性。

此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不少有影响的小说相继问世,如《万延元年的足球》、《同时代的游戏》、《寄与难忘年代的信》等。

大江健三郎并没有按照医生的吩咐将孩子置于死地,相反,却十分关注长子的成长。

他认为,大江光虽不能语,但应该让孩子吐露自己的心声。

于是,在父亲呕心沥血的帮助下,大江光从孩提时代起就潜心作曲。

1992年10月,28岁的水江光所创作的小曲集被录入CD盘出版发行,发行状况超过唱片公司的预想,在当年非通俗乐曲销售排行中名列前茅。

1993年初,大江光癫痫病发严重,持续数日之久。

大江健三郎推出新作《晚年样式集》

大江健三郎推出新作《晚年样式集》

龙源期刊网
大江健三郎推出新作《晚年样式集》
作者:
来源:《文学教育》2014年第01期
大江健三郎日前推出直面东日本大震灾的小说新作《晚年样式集》。

《朝日新闻》发表的评论将这部作品视为大江健三郎“私小说作品群”的集大成者,称其揭示了被灾难和烦恼的阴影所覆盖的人类的希望。

从2000年《被偷换的孩子》开始,可称为大江“分身”的老作家长江古义人便一直作为小说主人公出现在随后出版的长篇小说中。

《晚年样式集》是“长江古义人”系列作品中的第六部,主人公“我”(即“长江”先生)也是一位获得世界级文学奖的日本著名作家,他在3·11大震灾之后,对自己写到一半的小说失去了兴趣,转而创作高龄老人在大灾难的时代正视自我的文章。

“我”的妹妹、妻子与女儿则结成“女子三人组”,专写反驳他的文章,“我”将这些文章与自己的文章合在一起,做成一本私人出版的杂志,小说的故事由此展开……大江健三郎说,大震灾发生后,我对还未写完的短篇小说没了兴趣,书也读不下去,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无法从现实中逃离。

当时就决定把这种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情绪写下来。

直到如今,核泄漏事故的阴云仍笼罩在整个日本社会上空,处于这种危机之中,老年的我正在思考关于死亡的问题。

我的小说中有着几十年悬而未决的课题,有我五十岁的身患智障的儿子,还有海外媒体的访谈……我每个月都用各种各样的文章将那些想法全部写下来,于是就有了这部《晚年样式集》。

大江健三郎《别了,我的书!》的互文性叙事与晚期风格

大江健三郎《别了,我的书!》的互文性叙事与晚期风格

2021年6月外㊀文㊀研㊀究Jun.2021第9卷第2期FOREIGNSTUDIESVol.9㊀No.2大江健三郎‘别了,我的书!“的互文性叙事与晚期风格河南大学㊀兰立亮摘㊀要:大江健三郎晚年小说代表作‘别了,我的书!“通过对主人公长江古义人和椿繁晚年冒险经历的描绘,全面展现了大江对美国 9㊃11 事件的深刻认识和对国家暴力的批判㊂本文在对小说叙事特征㊁人物塑造和主题诉求进行考察之后认为,大江创造性地运用互文性叙事强调文本间交流互动的功能,采用私小说㊁元小说等多种小说技法,引入诗歌㊁访谈等多种体裁,使小说呈现出无限的开放性㊂小说的互文性叙事指涉了文本外的时代语境,批判了美国和日本的政治保守主义倾向,实现了小说形式与主题诉求的完美契合㊂在此意义上,‘别了,我的书!“的互文性叙事具有一种意识形态批判色彩,呈现出一种兼容并蓄与反叛规范的创造性,既是作家人生经历的回响,又是其人格个性㊁精神诉求的集中表现,充分体现了大江的晚期风格㊂关键词:大江健三郎;别了,我的书!;互文性;晚期风格中图分类号:I106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723(2021)02-0025-08㊀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日本现代小说个体叙事与伦理建构研究 (18BWW03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导性计划项目(非资助课题) 日本现代小说叙事伦理研究 (2019⁃ZDJH⁃463);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外语专业外国文学课教学改革与研究型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201901129019)一㊁引言‘别了,我的书!“①是大江健三郎晚年代表作奇怪的二人组合 三部曲(前两部分别为‘被偷换的孩子“‘愁容童子“)的最后一部㊂除小说标题出自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天赋“中的诗歌之外,英国诗人艾略特‘四个四重奏“‘小老头“㊁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㊁法国作家塞利纳‘茫茫黑夜漫游“以及大江的早期小说也以片段引用或意象借用的形式进入叙事之中,从而使这部小说成为多个文本相互缠绕㊁交会贯通的复杂网络㊂小说的互文性特征充分表现了大江对小说创作与其他文本以及社会语境之间动态关系的认识,体现了作家晚年对小说形式的执着追求㊂本文尝试将互文性视作一种后现代文本建构策略,通过深入考察小说在叙事格调㊁人物塑造等方面所呈现的文本开放性,进一步探讨小说主题与大江晚年创作风格的关联㊂二㊁双重叙事结构与元小说技法在一次读书讲座中,大江提到了这部小说题名对纳博科夫‘天赋“的借鉴㊂ ‘别了,我的书!“是我最新作品的书名㊂正如书中写到的那样,书名引用了纳博科夫俄语创作时期的代表作‘天赋“㊂书中塑造的主人公具有永恒的生命(连书中即将死去的主人公也是如此),但书的作者却要死去㊂在死之前,作家要向自己的书告别 (大江健三郎2006a:226)㊂也就是说,‘别了,我的书!“本身具有很强的终结意识,体现了作家对创作生涯的回顾和对晚期风格的探寻㊂从结构来看,这部小说与‘天赋“相似,主人公都在创作一部小说,小说结构带有元小说性质㊂在主题上,‘别了,我的书!“所表达的 破坏与重构 理念与萨义德的晚期风格思想密不可分,使小说结构本①㊀以下此书的引文只标注页码㊂52身呈现出某种形式意味㊂正如作品的诞生意味着脱离作家而独立存在一般,‘别了,我的书!“体现了大江期待着书中描绘的世界能够平行于作家自身所处的现实世界而获得永恒㊂小说题名本身的模糊性同样预示着小说主题中 破坏与重构 这一思想的重要性㊂要正确理解小说的主题,不能不关注其独特的结构㊂小说中,作家古义人晚年因遭受暴力头部受伤入院治疗,文学创作也遇到了瓶颈㊂住院期间,少年时代的伙伴椿繁, 因 9㊃11 纽约恐怖事件而感到恐惧,便厌倦 9㊃11 之后美国的政策走向 (大江健三郎2006b:11),进而和俄裔青年弗拉基米尔㊁华裔女青年清清来到了日本㊂为推广自己Unbuilt&Unbuild (意为未建成和拆毁 笔者注)建筑理念以及一种使 自由的个人团体 对抗 现代世界的巨大暴力构造 成为可能的设想,繁计划炸毁东京的高层建筑来获得一种犹如9㊃11 事件中恐怖分子炸毁世贸组织大楼那样的巨大轰动,希望借此能为进入创作瓶颈期的古义人提供新的写作思路㊂ 9㊃11 事件发生后,美国在政治上逐渐向右转㊂ 9㊃11 恐怖袭击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国的保守主义运动㊂布什政府以反恐和国家安全为由,对内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强化社会控制,蚕食公民权利,扩大行政当局权力,并削弱立法和司法部门的权限㊂这已经引起美国公众的警觉和自由派势力的抵制 (郝雨凡2002:7)㊂繁可以说是通过实际行动对国家暴力进行抵抗的代表㊂但是,他的计划遭到了其所属上级组织 日内瓦 的否定,于是他决定在古义人的别墅 小老头之家 进行爆炸试验㊂然而,繁的手下小武和大武提前行动,导致拍摄爆破情景的小武中弹身亡㊂这一事件过后,古义人开始记录并解读社会上出现的 征候 ,将其作为自己着手创作的 互文性小说 的要素㊂从整体来看,‘别了,我的书!“本身就是小说中的作家古义人描述这一事件前后经过的小说㊂现实中的作家大江健三郎和小说中的老年古义人由此重合在一起,使小说形成了嵌套式的文本结构,同时包含了作者文本和主人公文本两种文本形态,进而能够使大江在文本内外共时性地展开情节㊂第三人称叙事将这部小说的叙事声音和人物视点区分开来,使处于外部文本的大江本人与处于内部文本的作家古义人彼此映照㊂序章 看呀!他们回来了 引用了古义人‘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的开头,终章 征候 引用了古义人大学时代发表的小说‘奇妙的工作“临近结尾的一节,两部作品均为现实作家大江已经出版的小说㊂在此,现实世界与虚构的文本世界最终衔接在一起㊂直到小说结尾,读者才发现所读的文本或许正是古义人要创作的那部互文性小说,于是故事又回到了起点㊂整部小说犹如一条连续不断㊁错综复杂的莫比乌斯带一般可以无限循环地读下去㊂读者在不知不觉沉浸于故事情节之中的同时,也因作家亦真亦幻的叙事效果而体会到了精神冒险㊁掩卷遐思等审美感受㊂在这部小说中,大江借椿繁转述的吾良的观点,对古义人也可以说是大江本人长期以来的私小说式 创作方法进行调侃,这也暗示了‘别了,我的书!“的元小说特征㊂于是呀,他(指吾良 笔者注)就对咱说了:尽管这样,可古义人还是小说家,这家伙还琢磨出某种独特的写作方式,确实有异于通常的私小说,打算大量引用奥登啦布莱克啦,来继续书写他那毫无情趣的人生㊂(53)椿繁揭示了古义人长期以来的方法,即古义人书写自己的作家人生,但在技法上却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私小说㊂也就是说,小说人物既是作家凭借想象力创作出来的客体,又带有作家个人的投影㊂在‘别了,我的书!“中,古义人认识到新的小说构想需要打破历来的创作范式㊂ 椿繁说,我作为作家 走到尽头 我确实数度有过这种经历㊂今年夏天我出院后来到北轻井泽,实际上当时并没有任何新小说的构想㊂在这里听繁叙说那些事情的过程中,创作小说的力量似乎已经恢复了 椿繁所说的那些内容不是无中生有的 (263)㊂同时,椿繁的建筑思想以及接下来的行动计划也为古义人找到新的小说创作手段提供了借鉴㊂繁的建筑思想认为,都市的摩天大楼在结构上具有脆弱性,与现代暴力异质同构㊂繁所设计的破坏东京超高层建筑的爆破手册草稿,是一个 与世界的巨大暴力进行对抗的㊁以个人为单位的暴力装置 (243)㊂古义人也承认,繁的理论以及将要实行的计划,将他身体中 有着怪异之处的家伙 (78)也即另一个自我解放了出来㊂62在此意义上,繁可说是古义人内心深处另一个自我的外化㊂芳川泰久(2011:311)指出: 并不是说古义人就是作家本人㊂我们必须看到大江健三郎如此刻意地试图编造繁和古义人的二人组合小说这一点㊂之所以用 编造 一词,是因为这样创作出来的是虚构,但我们读者却巧妙地(或许这样说甚至显得幼稚)通过将古义人等同于作者,也认可了无法完全断定是虚构的部分 ㊂也就是说,私小说这一装置成了使二人组合具有某种现实性的源泉㊂‘别了,我的书!“描述了古义人读书生活㊁创作生活和非同寻常的冒险,小说本身就是古义人书写冒险经历的小说㊂但是,大江的真实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意义上的真实㊂他的真实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想象力层面上,即老年的古义人和繁拒绝与既存社会秩序的和解,试图通过想象力层面的大胆突破,来表现他们对 9㊃11 以来日本政治现状的关注㊂从叙事结构上看,‘别了,我的书!“位于小说表层的作者文本描绘了9㊃11 后日本知识分子对时代状况的忧思㊂小说给读者的第一印象便是它讲述了大江自己的阅读和创作生涯,文中提及了长江古义人的几部作品,虽然和现实作家大江健三郎的作品书名略有差异,但都能找到其对应的现实之作㊂此外,大江还提到了艾略特㊁陀思妥耶夫斯基㊁塞利纳㊁贝克特等人的经典作品㊂古义人着手创作的 鲁滨逊小说 ,其构思就来自描绘主人公鲁滨逊和犹如其分身一般的巴尔达缪这一二人组合人生冒险故事的‘茫茫黑夜漫游“㊂从小说登场人物奈奥向古义人转述的繁的话语之中,可以看到繁对 鲁滨逊小说 的殷切期待㊂即便计划遭到失败,可在这个计划的准备阶段就同步记录下全过程的草稿,则会存留在古义手边,他可以将此作为素材完成小说㊂虽说那是一个悲惨失败的故事,可作为防范规模巨大的恐怖事件于未然的故事,或许会成为他整个生涯中难得一见的头号畅销书吧 (158)繁的话间接告知读者现实文本‘别了,我的书!“的社会意义,即防范未来巨大暴力的预警功能㊂整体而言,繁的话暴露了‘别了,我的书!“的整体创作思路㊂可以说,‘别了,我的书!“的主人公文本是作者文本的整体构思过程,是现实作家大江健三郎最初构思阶段的草稿,是未来要完成的作品㊂大江借助这部小说的私小说式框架,展示了整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从而消弭了作者文本和主人公文本之间的界限㊂老年作家古义人在与建筑专家繁等人的交流中使故事沿着一个个环形螺旋逐步上升,最终小说的主人公长江古义人与作家大江健三郎本人高度契合,小说成功跨越了小说(虚构)与生活(现实)之间的界限,从内面即从小说的页码中转入正面,化作封面上印刷的作者名字大江健三郎,在小说结尾,古义人最终克服了创作瓶颈,找到了自己的 晚期风格 ㊂一般说来,嵌套式结构多表现为文本套文本㊁故事套故事㊁作品套作品的双重叙事框架,属于元小说创作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叙事结构㊂元小说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暴露小说手法及其创作过程,这一点从繁对古义人小说创作方法的建议之中也可以看到:把场所设定在 小老头之家 ㊂从大病中恢复过来的老人坐在扶手椅上,膝上铺着软垫,软垫上面再放上一块木板,看那模样像是写什么东西,可并不是他独自一人在写㊂在他身边,另一个老人躺在沙发上㊂这个老人基本沉默无言,可也有饶舌的时候 这两个老人是在用记录对话的方式进行写作 (247)纵观这部小说,与大江之前作品最为显著的不同在于它采用了为数众多的对话场景以及对话中大量的第三者话语转述㊂大江通过描写古义人和椿繁的 对话 情境以及古义人与恩师六隅㊁电影导演吾良等亲友的灵魂对话,将 过去 和 当下 两种叙事时间牢牢缠绕在一起,使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和历史,浓缩在一段段虚拟的对话之中㊂这一手法使小说故事的呈现显得更具仿真性,从而使故事叙述看上去似乎产生于 人物之口 而非 作者之笔 ㊂除 对话 这一小说形式特征外,互文性也是‘别了,我的书!“最为显著的叙事特征,体现出明显的现实指涉性,可以说是大江运用元小说手法暴露策略向读者出示的另一把解读文本的钥匙㊂三、互文性叙事与小说主题建构法国文艺理论家蒂费纳㊃萨莫瓦约(2003:7232)在梳理了克里斯蒂娃㊁巴赫金㊁罗兰㊃巴特㊁热奈特等理论家的文本认识之后指出,互文性是对文学本身的追忆,是 文学体系的一种手法和文本的多种表现形式 ,并将其具体化为引用﹑暗示﹑抄袭㊁参考㊁戏拟﹑仿作㊁合并㊁粘贴等文本表现形式㊂由此看来,‘别了,我的书!“可说是大江向其他世界文学经典致敬的作品,其互文性特征首先表现为引用㊂在这部小说中,大江通过古义人和弗拉基米尔㊁清清等人阅读㊁讨论艾略特‘四个四重奏“㊁塞利纳‘茫茫黑夜漫游“等作品展现了他对原文本的理解,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使原文本在进入新语境后产生出新的意义㊂借古义人之口,大江表达了自己对互文性的认识㊂早在我刚开始写作那阵子曾有一位前辈鞭策我, 要写互文性小说① ㊂目前,我要解读出那些正是互文性小说要素的㊁包括人事在内的所有一切的㊁微小的㊁甚至有些奇态的 征候 ,并将其记述下来㊂(276)在古义人看来, 征候 体现了文本世界与社会语境的关联㊂也就是说,古义人深刻地认识到互文性不仅仅是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的对话㊂它还存在于广阔的文化语境之中,体现了对前文本的吸收借鉴和对人类传统文化的继承㊂ 征候(日语发音ちょうこう 笔者注)一词乍一读好像仅仅是谐音,但这一点却与开头长江古义人被标上假名读音(ちょうこうこぎと)密切相关㊂(中略)在读到长江的瞬间,长江就和中国的扬子江产生了关联,从而与小说中被称为 上海阿姨 的繁的母亲联系起来,与中日间的战争记忆联系起来㊂在这一情况下,被视为单个的词语,就开始呈现出多个分叉 (小森陽一2006:266)㊂正如小森指出的那样,互文性可以通过词语读音所唤起多个意象而得以实现㊂通过各种互文性要素的彼此牵连㊁互相映照,文本外的历史和现实得以共时再现,小说的主题也一步步得以升华㊂陆建德探讨了‘别了,我的书!“的互文性问题,认为互文性充分体现在大江与英国诗人艾略特的文本对话上,指出古义人的阅读带有很强的主体性,小说的互文性体现了作者文本选择的主动性和复杂的意图(陆建德2007:36)㊂的确,这部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与主人公古义人阅读艾略特诗歌的体验同时展开,表现了古义人对死亡和信仰问题的理解㊂不过,从整体上来看,信仰问题是否是小说主题这一点就存在可以商榷的空间㊂除艾略特外,‘别了,我的书!“还存在与陀思妥耶夫斯基㊁塞利纳等众多作家作品的互文㊂小说中提到的弗拉基米尔和清清的上级组织 日内瓦 这一名称,就来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的原型 1869年发生在莫斯科的涅恰耶夫事件㊂事件的主人公涅恰耶夫图谋在俄罗斯国内建立反政府恐怖组织,就携带由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签署的所谓 日内瓦指令 回到俄国行动,但却因杀害试图退出该组织的伊万诺夫而使计划流产㊂作者为文本内的恐怖组织冠以 日内瓦 这个子虚乌有的名号本身,就泄露了这位人道主义作家有意与之保持距离的心态 (许金龙2006:6)㊂大江将日内瓦这一‘群魔“中的地名来指涉繁等人的上级组织 日内瓦 ,试图使读者意识到这一意象的同时,在形式上借用了原文本,但在内容和理念上却为其赋予了当代内涵㊂日内瓦事件是利用集体权力摧残人性的暴力事件,但暴力在这部小说中却表现为个体针对国家暴力的反抗㊂椿繁等人的暴力计划有别于恐怖分子的行为,而是为了暴露国家权力脆弱的一面㊂万海松(2008:127)通过对‘别了,我的书!“中所引用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创作背景的分析,指出该作是对陀氏创作当时所发生的借助集体权力残害个体案件的指涉,而‘群魔“和‘别了,我的书!“均是对 日内瓦指令 的讽刺性模拟㊂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同样的暴力事件在不同的历史和现实语境中的意义可能大相径庭㊂大江借用‘群魔“的这一情节,除了让读者关注两部作品之间的相似性之外,更是要借这一相似情节来凸显与现代国家暴力对抗的个人暴力㊂ 在世界史的这个阶段,这种巨大暴力(指与国家暴力对抗的恐怖事件 笔者注)的解放如果不在世界各地发生,人类就无法走向下一个阶段 (167)㊂也就是说,大江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了反抗国家暴力的个人暴力的社会意义,他充分利用所引用文本的生产性进行重82①日语原文为’全体小説」,是日本作家野间宏根据法语romantotal一词的日译㊂ 所谓全体小说,就是指能够从生理㊁心理㊁社会诸方面综合地揭示人的各层次的长篇作品 (王逢振等1998:59)㊂构,体现了对 9㊃11 后美国国家暴力的批判以及对当时的小泉纯一郎政府借助配合美国反恐战略来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从而导致日本右翼势力进一步发展的警惕,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思想内涵与批判意味㊂除了对国家暴力进行批判之外,大江还从个人角度反思了个体内心的暴力㊂小说第六章 三岛=冯㊃佐恩计划 提到了三岛剖腹自杀事件对古义人的思想冲击,促使古义人反思存在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暴力倾向,特别是小时候对繁的暴力以及进入老年后自己内心的暴力冲动㊂这也是他在听到繁等人的 作战计划 后觉得内心深处 有着怪异之处的年轻家伙 正发挥作用的原因㊂大泽真幸指出,暴力最终与绝望相连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暴力的结果一般分为胜利者和失败者,暴力只产生胜者的历史㊂ 像人体炸弹恐怖事件中,恐怖主义者为之殉死的教义和理念,作为从破坏中断然逃离的胜方而掌握主权㊂本雅明将胜利者和失败者这一划分视为 立法暴力向护法暴力的转换 ㊂但是,‘别了,我的书!“或者说大江的许多小说在这一点上独具匠心,动摇了暴力要终结的 胜利者/失败者 这一划分,使模糊介入其中㊂独特的 奇怪的二人组合 这一设定(詹明信指出,之后大江也意识到的大江小说惯用的设定)就是这一思考 (大澤真幸2006:246)㊂正如大泽指出的那样,在小说第一部 宁愿听到老人的愚行 中,大江假设三岛自杀未遂,指出三岛会在20世纪80年代泡沫经济开始出现时期再次煽动自卫队发动军事政变并取得成功的可能性㊂这样,三岛剖腹自杀这一既定历史事件就作为广为人知的前文本同主人公对历史的假想构成互文㊂真实事件与历史假设之间的差异与变化,使读者将目光投向‘别了,我的书!“这一文本得以产生的话语空间和思想空间㊂大江将真实的历史与虚构的故事素材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利用 故事 和历史事件 的互文,虚实相间地描述了日本当代政治的危险倾向㊂在此意义上,‘别了,我的书!“的互文性策略不仅体现在小说与其他文学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上,还体现在小说与社会历史现实之间的互动上㊂大江利用互文性叙事策略有效地将文本内外联系起来,使小说诗学形态与意识形态之间保持一定张力,凸显了文本与社会文化的关系㊂沼野充义指出,‘别了,我的书!“具有复杂的结构㊂ 与这种惊世骇俗的情节(指椿繁用个人暴力来对抗国家暴力 笔者注)的纵线相对,通过实例对艾略特㊁陀思妥耶夫斯基㊁塞利纳㊁纳博科夫这些作家作品的解读作为横线覆盖了作品整体,私生活(私小说式要素)㊁虚构㊁先行文学这三个层面错综复杂地相互缠绕,共同指向小说的反高潮式结局 (沼野充義2005:169)㊂可以说,大江的互文性策略使读者能够在与其他文本的参照中建立一张互文之网来对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㊂这一策略和许多后现代文本通过运用互文技法对传统文本中的人物㊁故事㊁文类规范进行颠覆和解构不同,‘别了,我的书!“的互文性叙事,体现了一种向经典致敬的人文精神㊂可以说,借助互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大江表达了对以三岛由纪夫为代表的日本右翼思潮的批判,完成了对当代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文学书写,从而使互文性具有了某种意识形态批判意味㊂一般认为,互文性将后结构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彻底摧毁了作者的意图以及作家因素对文本阐释的束缚,从而可以将文本置于互文关系中进行动态考察㊂在此意义上,互文性就成为 文本与其他文本,文本及其身份㊁意义㊁主体以及社会历史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转化之关系和过程 (李玉平2014:5)㊂可以说,‘别了,我的书!“将大江本人的读书和创作生活导入小说,把文本和现实平等并置在一起,给读者一种 文本即现实 的幻觉,最终通过挖掘引用文本的所指潜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小说意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㊂‘别了,我的书!“所引用的原文本意义和小说意义互相交错㊁多元共生,形成了一个无限延伸的意义链条,使读者在徜徉于文本浩瀚的互文性之海的同时,切身体验到那种带着焦虑和挫败感参与文本意义生成的阅读的愉悦㊂四㊁ 奇怪的二人组合 与晚期风格小说第十四章 奇怪的二人组合 之合作 这一章节标题本身就体现了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特征㊂ 二人组合 也是大江小说一贯的人物设置模式,但 奇怪的二人组合 这一用语却来自于美国批评家对古义人小说的评论㊂92。

大江健三郎作品集txt

大江健三郎作品集txt

大江健三郎作品集txt点击可进入全文阅读日本作家。

1935年1月31日,大江健三郎出生于日本四国岛的爱媛县喜多郡大濑村,在七兄弟中排行老三。

1941年入大濑国民学校就读,1944年丧父。

战争结束后,大江健三郎于1947年进入战后设立的新制中学——大濑中学接受民主主义教育,并以同年5月颁布的新宪法作为自己的道德规范。

1950年入县立内子高中,翌年转入县立松山东高中,在校期间编辑学生文艺杂志《掌上》。

1953年高中毕业后大江健三郎赴东京,入补习学校做报考大学的准备。

1954年考入东京大学文科,热衷于阅读加缪、萨特、福克纳和安部公房等人的作品。

1955年入东京大学法文专业,在渡边一夫教授的影响下开始阅读萨特的法文原作,并创作剧本《死人无口》和《野兽们的声音》。

大江健三郎积极从事文学活动,于1957年5月在《东京大学新闻》上发表《奇妙的工作》并获该报“五月祭奖”。

著名文艺评论家平野谦在《文艺、时评》上谈到该短篇小说时,认为这是一篇“具有现代意识的艺术作品”。

在这一年里,大江健三郎还相继发表了习作《死者的奢华》、《人羊》和《他人的脚》等短篇小说,其中《死者的奢华》被荐为芥川奖候选作品,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称赞该作品显现出作者“异常的才能”。

自此,大江健三郎作为学生作家开始崭露头角。

1958年又发表了《饲育》和《在看之前便跳》等短篇小说,其中《饲育》获得第39届芥川奖,使得这位学生作家得以与石原慎太郎、开高健和江藤淳等人齐名,同被视为文学新时期的象征和代表;而稍后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摘嫩菜打孩子》,则更是决定性地把他放在了新文学旗手的位置上。

1959年3月,大江健三郎完成学业,从东京大学法文专业毕业,其毕业论文为《论萨特小说里的形象》。

同年,作者接连发表了长篇小说《我们的时代》和随笔《我们的性的世界》等作品,开始从性意识的角度来观察人生,试图表现都市青年封闭的内心世界。

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_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_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_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夏目漱石的文学不是简单的罗列世象,而是带着一种闲情逸致(日文中称“余裕”)来关照人生,因此被称为“余裕派”。

答案:正确2.芭娜娜借助片冈诺利的视角,重点描写了雫石身上的女性特征。

答案:错误3.《月影》中的“七夕现象”指的是能看到逝者灵魂的奇异景象。

答案:正确4.夏目漱石有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

答案:正确5.三四郎身边的“三种世界”分别是哪三种?答案:野野宫和广田老师所在的学问的世界_三四郎的故乡熊本_浮华世界6.以下表述与夏目漱石的小说《草枕》相关的选项有?答案:被称为一部思想小说_流露出一种厌世情绪的人生观与文明观_充满了艺术美7.夏目漱石文学的前期爱情三部曲分别为哪三部作品?答案:《从此以后》_《三四郎》_《门》8.在《哀愁的预感》中,绿色是幸福的象征。

答案:正确9.以下对小说《三四郎》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答案:小说最后主人公进入了人生的成熟阶段10.夏目漱石的处女作《我是猫》发表时,正值哪个文学流派的登峰时期?答案:自然主义文学11.《白河夜船》中和睡眠产生关联的有哪些人?()答案:诗织_岩永的妻子_寺子12.吉本芭娜娜的作品涉及到哪些问题?答案:超自然体验_死亡_孤独_家庭13.哪部作品与《夜和夜的旅人》、《一种体验》一起被称为“夜晚三部曲”?答案:《白河夜船》14.《哀愁的预感》中的雪野的真实身份是什么?答案:姐姐15.以下不属于夏目漱石与中国之间渊源的选项是?答案:只受到了中国汉文学的影响16.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鼻子》在获得夏目漱石称赞后,成为了一名新晋作家?答案:芥川龙之介17.《厨房》中的田边家是一个传统的日式大家族。

答案:错误18.芭娜娜笔下描写的死亡是快乐、轻松、美丽的。

答案:错误19.吉本芭娜娜被誉为战后思想界的巨人。

答案:错误20.芭娜娜频繁描写死亡的真正意图是什么?答案:寻求走出死亡阴影,重获新生的途径21.芭娜娜认为理想家庭的建构基础是什么?答案:共同的价值观22.芥川奖是哪部杂志所设立的文学奖?答案:《文艺春秋》23.《鼻子》中表现出了旁观者的什么心态?答案:利己主义24.芥川龙之介的成名作是哪一部作品?答案:《鼻子》25.大江健三郎生于爱媛县,爱媛位于日本列岛的( )岛上。

散文家:大江健三郎(日本)人物简介

散文家:大江健三郎(日本)人物简介

历史和文化的反思
• 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对现实世界的
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关注和对人性的探索
02
大江健三郎的主要作品及其特色
《奇妙的工作》与早期创作风格
《奇妙的工作》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 收录了《奇妙的工作》、《水边的窗户》等作品
• 描绘了战后日本青年在和平时期的生活和心灵困惑
早期创作风格以现实主义为主
• 注重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映
• 对战后的日本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万延元年的足球》与后现代主义手法
《万延元年的足球》是一部具有后现代主义手法的
长篇小说
大江健三郎在这部作品中运用了后现代
主义的手法
• 讲述了主人公井筒在万延元年
• 如对历史和文化的解构、对现实世界
(1861年)和2000年之间穿越时空的
的讽刺等
故事
• 使这部作品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独特
表人物
刻的影响
• 对世界文学产生了积极的贡

大江健三郎的国际影响与文化交流
大江健三郎的作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他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
•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 与法国、美国等国家的作家进行交流和合作
• 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项,如法国文学大奖、诺贝尔
• 为日本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Docs
• 受法国文学影响,具有存在主义色彩
《个人的体验》与存在主义主题
《个人的体验》是一部具有存在主义主题的长篇小说
• 讲述了主人公鸟居元信在战争中失去好友,战后陷入精神困境的故事
• 通过鸟居元信的经历,展现了人类在战争和和平时期面临的生存困境和心灵挣扎
大江健三郎通过这部作品探讨了存在主义的主题

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

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

家人
社会边缘人
通过与其他痴呆症患者的交流和互动 ,展现了社会边缘人的生存状态和内 心世界。
形象各异,代表着家庭中的不同角色 和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家庭 生态。
0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江健三郎的文学背景与成就
大江健三郎简介
1935年出生于日本四国地区,是当代日本著名的小说家、翻译家、文化活动家。
1957年进入东京大学学习,后因参与学生运动被捕入狱,出狱后开始文学创作。
1960年发表处女作《奇妙的工作》,随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作品,如《青春的终结 》、《核时代的森林》等。
文学成就与影响
故事梗概与主题
故事梗概
小说以一个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回 忆为主线,描述了他与一本书的 故事,以及他与家人、社会之间 的矛盾和冲突。
主题
探讨人类记忆、家庭关系和社会 边缘人的生存状态,同时表达了 作者对文学、历史和政治等问题 的思考。
人物形象塑造与特点
老年痴呆症患者
主角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代表着被社会边缘化的老年人,同 时也是作者对自身创作历程的反思和 总结。
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 位获得该奖项的作家。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广为流传,对世界 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作品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具有深刻的 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
主要著作及特点
《奇妙的工作》
以一个年轻人的视角,描绘了当时日本社会的现实和问题,具有鲜明 的时代特征。
《青春的终结》
通过一个青年人的自杀事件,探讨了战争、核武器等社会问题,具有 强烈的反战思想。
《核时代的森林》
以一个家庭为背景,探讨了核武器对人类和自然的危害,具有深刻的 环保意识。

大江健三郎文学的“晚期风格”———以《晚年样式集》为中心

大江健三郎文学的“晚期风格”———以《晚年样式集》为中心

大江健三郎文学的“晚期风格”———以《晚年样式集》为中心作者:王丽华,邱鸣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4期⊙王丽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 100029]⊙邱鸣[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24]摘要:大江健三郎的长篇小说《晚年样式集》是后核时代的一部文学力作,集中体现了对日本核问题的深刻思考。

“晚年样式”这一作品名受到了萨义德《论晚期风格》的影响,是大江健三郎向友人萨义德致敬的作品,同时也以萨义德为参照对自身的文学生涯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大江健三郎晚期风格萨义德核大江健三郎(1935—),日本战后文学的旗手、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社会活动家,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同时,作为近代日本有先见的知识分子、思想家、爱好和平的志士,大江健三郎也受到了极高的推崇与评价。

大江健三郎的文学紧紧与时代并行,他在热切地关注世界焦点问题,深刻地思考人类的命运。

他曾坚称自己作为文学家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够为国家、为社会、为全人类的医治与和解奋斗终身。

①对于大江健三郎孜孜不倦的文学追求,奥野健男曾作出评价:“大江健三郎是当今日本最富有才华、学识与思想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直视社会现实并能够从正面去解决问题的,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真挚的纯文学作家。

”②中国作家莫言则称:“大江健三郎是以天下为己任、将自己的创作与重大世界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作家,他的文学具有强烈的当代性和现实性,因此他的文学是大于文学的。

”③ 纵观大江健三郎的文学创作历程,虽被称为日本战后文学的旗手,但他一直以战后文学的继承者自居,在文学思想及创作手法上不断追求创新,并力争要创造“世界文学之一环的亚洲文学”④,而他在《晚年样式集》中的思考与探索,已然具备了亚洲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分量。

一、“晚期”之含义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了里氏9级地震,后日本政府将此次地震命名为“东日本大地震”。

地震引发的强烈海啸使福岛第一核电站受到严重破坏,导致严重的核泄漏事故,这次事件被统称为“三·一一”。

大江健三郎大学教案

大江健三郎大学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材:《大江健三郎作品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江健三郎的生平及其作品风格;2. 通过对大江健三郎作品的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大江健三郎生平及作品风格;2. 大江健三郎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大江健三郎作品中的主题思想;2.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大江健三郎的生平及其作品;2. 引导学生思考大江健三郎作品中的主题思想。

二、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大江健三郎的某一部作品进行阅读;2. 各组汇报阅读心得,分享对作品主题思想的理解。

三、教师讲解1. 结合学生讨论情况,讲解大江健三郎作品的主题思想;2. 分析大江健三郎作品的艺术特色。

四、作业布置1. 学生课后阅读大江健三郎的其他作品,撰写一篇读书笔记;2. 比较不同作品之间的异同,分析大江健三郎作品的整体风格。

第二课时一、课堂讨论1. 学生分享课后阅读的读书笔记,交流对大江健三郎作品的理解;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大江健三郎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二、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大江健三郎的某一部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江健三郎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 学生总结自己对大江健三郎作品的理解。

四、作业布置1. 学生课后阅读大江健三郎的其他作品,撰写一篇读书笔记;2. 针对大江健三郎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进行思考,撰写一篇论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大江健三郎的生平及其作品风格,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分析大江健三郎的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独立思考、批判性阅读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宽教学内容,增加与大江健三郎作品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文学创作的黄金十年

文学创作的黄金十年

文学创作的黄金十年作者:毛亚楠来源:《方圆》2016年第12期大江健三郎盘腿坐在热乎乎的土炕上,在为大家收藏的他的中文版作品签名后,又为《检察日报》文艺副刊题写了“绿海”两个字。

做完这一切,大江先生拿出日文版的《酒国》,让莫言也给他签名。

来到《检察日报》的莫言,因为《丰乳肥臀》的风波,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整。

1998年,莫言从情绪的低谷逐渐复苏起来,重新拿起笔来,写了短篇小说《拇指铐》。

《拇指铐》写一个孩子给生病的母亲去抓药,莫名其妙地被一个人用拇指铐铐在了树上的故事。

反映了莫言创作《丰乳肥臀》后受到不公正批判的烦闷心情。

然后是中篇小说《我们的七叔》,写一个精神上有问题的人,每到国家的重大节日就穿上旧军装,戴上奖章,走上大街。

对社会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深恶痛绝,满口骂声。

改革开放后,他对四类分子摘帽看不惯,说不要阶级斗争了,革命不是白搞了吗。

这样一个人物,似乎是影射了某些思想保守的作家、批评家。

有意思的是,莫言的每一次振作,总是从短篇小说的创作发起的,而到长篇小说即成巅峰。

同西方文学分庭抗礼1999年,从低谷里走出来的莫言,创作热情高涨,一连写了《祖母的门牙》、《白杨林里的战斗》、《儿子的敌人》、《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一匹倒挂在杏树上的狼》、《蝗虫奇谈》等十多个短篇,以及《野骡子》、《师傅越来越幽默》、《三十年前的一场长跑比赛》、《司令的女人》、《藏宝图》、《牛》等中篇小说。

从1997年到2007年,在《检察日报》的十年时间,莫言称之为一生中难以忘记的黄金岁月。

在这十年间,莫言每一部长篇小说都引起了文学界巨大的反响,也是他文学创作重要的转型期。

2006年,莫言在鲁迅博物馆做了题为《中国小说传统:从我的三部长篇小说谈起》的讲演,他说: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我一直怀着叛逆之心写作。

这期间写了诸如《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丰乳肥臀》等长篇和《怀抱鲜花的女人》、《父亲在民兵连里》等几十个中短篇。

论大江健三郎晚期创作的新特征

论大江健三郎晚期创作的新特征

论大江健三郎晚期创作的新特征
胡志明;郭秀梅
【期刊名称】《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24)001
【摘要】大江健三郎晚期创作形成的"自己后期作品的风格形式",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审美特征.其一,以"挂笔"宣言的方式为自己即将到来的新的创作开拓出更多的心灵"内存";其二,表现为一种文化救赎的思想,要以小说形式帮助自己和众多"激荡不休的灵魂",在"无神时代里寻求自我拯救";其三,把写作过程变为自我"解构"的过程,从而通过"重新书写"达到一种新的建构.
【总页数】5页(P88-92)
【作者】胡志明;郭秀梅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山东,威海,204209;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山东,威海,2042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313.074
【相关文献】
1.解构与重写:大江健三郎晚期创作的新动向 [J], 郭秀梅
2.大江健三郎的创作思想及其艺术特征 [J], 郝杰
3.大江健三郎的创作思想及其艺术特征 [J], 郝杰;
4.基于大江健三郎小说创作的互文性特征研究 [J], 康洁
5.大江健三郎的创作思想及其艺术特征 [J], 郝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江健三郎作品欧美译本统计

大江健三郎作品欧美译本统计

作者: 白晓煌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出版参考
页码: 11-11页
摘要:目前,在欧美,大江健三郎作品多国文字译本已有90余种.其中译自五六十年代的有14种;译自七十年代的有29种;译自八九十年代的有46种.在他创作的25部中、长篇小说中,《饲育》、《个人体验》和《万延元年的足球》分别代表作家创作生涯发展的三个里程碑,国外读者首先是从阅读这三部小说了解其人其作的. 大江健三郎1993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寄予难忘年代的书信》法语译本出版发行后,迄今尚无全新译本面世.九十年代大江的新作《治疗塔》与被作者称为最后的小说《燃烧的绿树》三部曲(《被救世主所忽视》、《动摇》、和《在巨日中》)译本,预计不久将会付梓.。

叙述者的“回心”:大江健三郎“最后的小说”《晚年样式集》

叙述者的“回心”:大江健三郎“最后的小说”《晚年样式集》

叙述者的“回心”:大江健三郎“最后的小说”《晚年样式集》冯立华
【期刊名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1
【摘要】《晚年样式集》是大江健三郎的新作,也是至今为止他的"最后的小说"。

作品以日本的"三·一一"惨事为背景,描写了灾害引发的核泄露事故给人们带来的巨
大的身体和心理创伤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表现出了绝望中的大希望。

与大江同期的
其他作品相比,尽管有大量运用互文手法的相似性,却在重复中显示着差异。

年老的
父亲与智障儿子在冲突后达成了最后的和解,希望也因此而出现。

此部小说作家突
破了以往作品里叙述者作为被动的行动者的界限,以具有自主性的行动者姿态,在绝
望中满怀大希望前行,实现了"回心"。

【总页数】5页(P145-149)
【关键词】叙述者;绝望;和解;回心
【作者】冯立华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长春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06
【相关文献】
1.大江健三郎推出新作《晚年样式集》 [J],
2.《晚年样式集》:"战后精神"危机及希望 [J], 陈世华;杨洪俊
3.《晚年样式集》和“3·11”东日本震灾之后——大江健三郎访谈录 [J], 陈世华
4.大江健三郎的最新长篇小说《晚年样式集》 [J], 周砚舒
5.小说家言与知识分子的议论——大江健三郎随笔集《我在暧昧的日本》读后感言[J], 王中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江健三郎20世纪80年代小说研究概观

大江健三郎20世纪80年代小说研究概观

大江健三郎20世纪80年代小说研究概观
李静妍
【期刊名称】《文学艺术周刊》
【年(卷),期】2022()8
【摘要】大江健三郎20世纪80年代作品开始凸显对女性形象的描写,而在他此前的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较为单薄。

津岛佑子曾在《倾听“雨树”的女人们》系列短篇小说集的解说部分指出:“作品形式的变化,既是主题的变化,更是作家的变化……不论这种变化的能量是不是我第一次感知到的,从这个时期开始,我终于成了大江健三郎的一名读者。

”这种能量可以被解读为女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显著地存在于整个系列的文本当中。

【总页数】4页(P26-29)
【作者】李静妍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小说中的身份主题比较研究——以《八月之光》和《个人的体验》为中心
2.大江健三郎小说理论研究综论
3.基于大江健三郎小说创作的互文性特征研究
4.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语言的陌生化研究——以《人羊》为例
5.小说“补史”论概观——明清小说功能论研究之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近现代史文学选读尔雅章节答案

日本近现代史文学选读尔雅章节答案

【单选题】日本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新人奖是( )。

•A、新潮文学奖•B、文艺春秋奖•C、芥川奖•D、直木奖我的答案:C2【单选题】《死者的奢华》与大江的另一部小说《》在故事情节、人物设定等多方面存在相似性,两者形成了“姐妹篇”的关系。

•A、政治少年之死•B、饲育•C、火山•D、奇妙的工作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单选题】以下哪个不是《死者的奢华》里的人物?•A、杀狗的中年男子•B、尸体的管理员•C、怀孕的女大学生•D、医学部的副教授我的答案:A4【判断题】作者在《死者的奢华》开头的两个自然段,运用写实的视觉、听觉描写,为读者营造了独具冲击力的作品世界。

我的答案:×5.4.2《死者的奢华》(中)已完成本次成绩:1001【单选题】大江健三郎在小说中描写主人公“我”与死者之间的对话时,采用了( )的方法来区分人物。

•A、加引号或不加引号•B、使用不同第一人称代词•C、使用不同的句末文体•D、使用方言词汇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2【单选题】作者用( )来比喻“我”和生者之间的隔阂与交流障碍。

•A、“浮肿的眼睑”•B、“高大的墙”•C、“长长的白绷带”•D、“粘液质的膜”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3【判断题】在工作中,“我”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尸体,并与其中一名士兵的尸体进行了“对话”。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午休时间,“我”走出尸体保管室,对外界的空气感到不适,失去了与其他人交流的愿望。

我的答案:×5.4.3《死者的奢华》(下)已完成本次成绩:1001【单选题】小说中唯一一处提及“奢侈”“奢华”的文字,出现在( )的对话中。

•B、女学生和管理员•C、管理员和搬运工•D、“我”和女学生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2【单选题】体现“徒劳”这一元素的存在主义文学作品是( )。

•A、西西弗神话•B、恶心•C、鼠疫•D、局外人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3【判断题】大江健三郎通过小说描绘了日本人成功摆脱战后“监禁状态”的过程。

关于大江健三郎晚期作品的中日相关研究

关于大江健三郎晚期作品的中日相关研究

关于大江健三郎晚期作品的中日相关研究摘要:本文围绕大江健三郎晚期作品,进行了中日相关研究的调查总结。

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中日两国的大奖晚期作品进行了基本总结对比。

关键词:大江健三郎、日本文学根据Cinii[CiNii是由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cs,简称NII)开发的日本学术期刊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日文学术期刊网,收录了日本各学术机构及团体的期刊论文及大学学报论文,并可通过检索获取日本国会图书馆“日文期刊索引数据库”所收录的论文,索引文献多,并含有相当数量的全文文献,并可显示论文之间引用与被引用的情况。

]数据统计,1999年后有75部研究大江的专著,377篇论文(另外有171篇大江自己的随笔、书稿连载刊登于各大杂志报刊);。

根据中国知网数据统计,1999年之后有362篇题名中含有“大江健三郎”的论文。

日本的大江晚期作品研究主要分为几类:一、评传角度;二、文学理论视角;三、考证学视角;四、社会学、历史学视角;五、采访、对谈式视角;六、自我阐释角度。

日本对大江晚年工作的评论主要集中在安藤礼二、三浦雅士、小森阳一、井口时男、莲实重彦等几位研究者,几大主流文学杂志上均有大江健三郎的研究专辑。

一、评传角度。

黑古一夫《作家这样出生、成长——大江健三郎传说》(2003),分14章,每章冠以“传说1”、“传说2”……“传说14”的名称,对大江从登上文坛之前到写作该书为止的作品进行纪录片式的描写。

其中涉及到本文讨论的晚期作品有《空翻》、《被偷换的孩子》和《愁容童子》。

黑古一夫指出,《空翻》之后,大江在方法上又一次回到“原点”,将自己经历的历史和同时代重新进行检视。

[黒古一夫『作家はこのようにして生まれ、大きくなった大江健三郎伝説』2003年P252]二、文学理论角度。

这一类研究包括广义的文学理论范畴,如《早稻田文学》的专辑《在日本读大江》收录了数十篇相关论文,其中包括武田将明对《水死》和晚年性的研究论文,阎连科(桑岛道夫译)对《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颤栗早逝去》结构分析的论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希 望。从 2 0 0 0 年 《 被偷 换 的孩 子》 开始 ,可称为
大江 “ 分身” 的老 作 家长 江古 义人便 一直作 为小说
主人公 出现在 随后 出版 的长篇 小说 中。 《 晚年 样 式
集》 是 “ 长江 古义人 ”系列作 品中的第六部 ,主人 公 “ 我”( 即 “ 长江” 先 生) 也 是 一 位 获 得 世 界 级 文 学奖 的 日本 著名作家 ,他在3 ・ 1 1 大震灾之 后 ,对 自 己写到 一半 的小说 失去 了兴趣 ,转而创 作高龄 老人
对爱 的追 求使他们 由陌路 成为知 己甚 至情人 ,但 又 是 对爱 的承 诺和 关照使他们 各 归其 位 ,前 者仍 活在 幻想之 中,后者则与心爱之人步入结婚殿 堂 ;然而 , 瞬 间心 与心 的碰撞 则成永 恒。该剧 导演杨 申说 ,这
平 台并不是 真的平台 ,书签并不是真 的书签 ,因为 , 电子书并不 真的是书。 ” 多克托 罗说。多克托 罗对 数 字化有 牢骚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晚担任 司仪 的米卡 在宴 会 上也说 :
记影 片先暂定名 为 《 托 尔金》,编剧为 大卫・ 格 里森 。 托 尔金在 1 9 1 6 年随英 国远征军抵 达法 国,他后来 回
忆 当时情景 写道 : “ 离别 我的妻 子 ,然后 ……就好 像死亡 。 ”托尔金在 索姆河 战役 中担任信号 官,这 段 经历让 他体验 到 了对 士兵 的深切 同情 与理 解。 一战
学教 育 o ,
对权力 的敏 感成 为永恒 的主题 。在 回答 现场观 众关 于 路遥 和 贾平 凹及 其 作 品 的评 价 时 , 阎连 科 说 , “ 我必须非常诚 实地 说我不喜欢路遥 的写作 ,有一年 从 陕西到 了甘 肃 ,乃至 到 了甘肃 和 内蒙古 那 一块 , 在大 灾难 的 时代正 视 自我 的文 章。 “ 我” 的妹 妹 、 妻子与女儿则结成 “ 女子 三人组” ,专写反驳 他的文
都 是诺 贝 尔文 学奖热 门人选 的E . L . 多克托 罗则被 授 予美 国国家 图书 奖杰 出贡 献奖 ,7 O 多岁 的多克托 罗 也 来到 了现 场 ,平静 地发表 了获 奖演说 ,他 的演 说 中对美 国和未 来充 满忧虑 ,他 批评 科技 、政府监 听 和 互联 网 ( 而这场宴 会 的赞助者 恰恰是 两大互联 网 科 技公 司亚马逊 和 谷歌) 。 “ 文本现 在 成 了一个 动 词 。更夸 张的是 ,搜 索 引擎 并不是 什 么引擎 ,电子
私 订 终 身 的 姑 娘 纳 斯 金 卡 四个 夜 晚 心 与 心 的 交 流 。
第6 4 届 美 国国家 图书 奖 日前在 纽 约颁 奖 ,美 国 老 作家E . L . 多克托 罗获得 了杰 出贡献 奖 ,玛雅 ・ 安 吉
洛被授 予公共服 务奖 ,玛 雅 的 自传 《 我知 道笼 中鸟 为何歌 唱》 近 日将 由上海 三联书 店引进 出版。每 年
・《 魔 戒》 原著作者 托尔金将 出传记 片
凭借 《 魔戒》 三部 曲和 《 霍 比特 人》 系列 ,原
著作者J ・ R ・ R ・ 托 尔金在 影坛也 得到 了有如其 在文坛 般 的至高地位 。据 国外媒体 消息 ,一部关 于托 尔金 的传 记片项 目已经于 日前启 动 ,影 片 由福 斯探 照灯 影 业出品,内容将会 聚焦托 尔金年轻 时的求 学生涯 , 以及 影响他 文学创作 的一 战经历 。据 透露 ,这部传
・ 大江健 三郎推 出新作
年样式集》
大 江 健 三 郎 日前 推 出直 面 东 日本 大 震 灾 的 小 说
新作 《 晚年样 式集》。 《 朝 日新 闻》 发表的评论将这
部作 品视为 大江健 三郎 “ 私 小说作 品群” 的集大成 者 ,称 其 揭 示 了被 灾 难 和 烦 恼 的 阴影 所 覆 盖 的 人 类
“ 图书依 然是 这个 世界 有趣 、激动人 心和 奇妙 的 东 西,在 世界 哪个 角落会没有书呢? ”
部戏最 吸引他的地 方 ,不在于它 的爱情 与瞬间美好 ,
而在 于 “ 人们 用距 离做掩护 ,用无奈 做伪 装 ,沉 浸 于 自我之情 ,却消 费他人之 爱。信 则惟 一纯真 ,疑 则 满是 虚伪” ;同时,他将对 原著进行更加现代 、多 元 化 的解读 ,对人 物有更 丰富 的描绘 ,以期在传 统 与现代 、先 锋与古典 上找到 平衡 ,在 现实 主义表 演 的基 础 上 加 入 了写 意 性 、象征 性 的 处 理 。
都无法从 现实 中逃离。 当时就决 定把这 种被逼得 走 投 无路 的情绪写 下来。直 到如今 ,核 泄漏事故 的 阴
云仍笼罩在整个 日本社会上 空,处 于这 种危机之 中, 老 年 的我正在思考 关于死 亡 的问题。我 的小说 中有 着几十年 悬而未决 的课题 ,有我 五十岁 的身患智 障
章, “ 我 ”将这 些文章 与 自 己的文章合 在一起 ,做
成一本私 人 出版 的杂 志 ,小说 的故事 由此展 开……
大西北 走 了七八个 学校 ,很 多学生告诉 我如果 中 国
有一个好作 家就 是路 遥 。说 心 里话我不 喜欢他 。但 不是我不喜欢 ,就不代表人家不伟大” 。
大江健 三郎说 ,大震灾发 生后 ,我对还未 写完 的短 篇小说 没 了兴趣 ,书也读 不下 去,不管做 什 么事 情
的儿子 ,还 有 海外媒体 的访谈 ……我每个 月都用 各 种各样 的文章将那 些想 法全 部写 下来 ,于是就 有 了
这部 《 晚年样 式集》 。
・ 作 家多克托 罗认为 电子书不是真 的 书
・陀思妥耶夫 斯基 《 白夜) )搬上 中国舞 台
中国国家话 剧院排 演的话剧 《 自夜》 近 日将 进 行首轮 演 出。该剧 根据俄 国作家 陀思妥 耶夫斯基 的 同名 中篇 小说 改编 。 《 白夜》 是 陀思妥 耶夫斯基 的 前期作 品,完成 于1 8 4 8 年 ,讲述一个 以幻想度 日的 人 和一个 自幼父母双 亡 、与奶奶 相依为命 、 与房 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