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向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转变的实证分析
寡头垄断市场的显著特点分析
寡头垄断市场的显著特点分析引言概述: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常见的市场结构,其特点不同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对市场的运行和消费者福利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市场结构、价格形成、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和市场行为等方面对寡头垄断市场的显著特点进行分析。
一、市场结构1.1 寡头垄断市场通常由少数几家大型企业主导,这些企业在市场中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1.2 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互相依赖关系,彼此之间的竞争相对较弱。
1.3 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通常能够通过合作协议来分割市场份额,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
二、价格形成2.1 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往往能够通过价格协调来维持市场价格稳定,避免价格战。
2.2 由于市场中只有少数几家主导企业,它们对市场价格的控制能力较强,消费者往往难以获得较低的价格。
2.3 企业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往往会采取差别定价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定价来制定自己的价格策略。
三、产品差异化3.1 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通常会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区分自己的产品,以吸引不同类型的消费者。
3.2 产品差异化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品牌形象,提高产品溢价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地位。
3.3 产品差异化也可以增加消费者的选择空间,促进市场的多样化发展。
四、进入壁垒4.1 寡头垄断市场中存在一定的进入壁垒,新企业很难进入市场并与现有企业竞争。
4.2 进入壁垒可能来自于资金、技术、品牌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市场中的企业难以被替代。
4.3 进入壁垒的存在会导致市场竞争程度降低,减少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和市场效率。
五、市场行为5.1 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往往会通过非价格竞争来争夺市场份额,如广告宣传、产品创新等。
5.2 企业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可能会形成某种程度的共谋行为,以维护自身利益和市场秩序。
5.3 由于市场中只有少数几家主导企业,它们的市场行为对整个市场的走势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结论:寡头垄断市场具有独特的市场结构、价格形成、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和市场行为等显著特点,对市场的运行和消费者福利产生重要影响。
市场结构垄断寡头垄断和完全竞争的区别
市场结构垄断寡头垄断和完全竞争的区别市场结构垄断、寡头垄断和完全竞争是常见的市场形态,它们在市场运行中具有不同的特征和效果。
本文将从市场参与者数量、产品差异化、市场进入与退出条件、价格决定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以展示市场结构垄断、寡头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区别。
1. 市场参与者数量市场结构垄断下,只有一个唯一的卖方(生产者)面对众多的买方(消费者),这个卖方对市场有绝对的控制力。
寡头垄断是指市场上存在少数几个相对大规模的生产者,并且他们可以通过价格或其他手段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参与者数量非常多,企业之间没有控制力差异,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都很小。
2. 产品差异化在市场结构垄断中,产品差异化程度很高,每个垄断企业都生产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因此消费者没有完全可替代的选择。
而寡头垄断中,虽然存在几个主要的生产者,但产品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而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产品同质化程度很高,各个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在外貌、质量和需求上几乎没有差异。
3. 市场进入与退出条件在市场结构垄断下,由于存在垄断者对市场的控制,其他企业进入困难,市场几乎不存在竞争。
垄断者通常会对新进入者采取限制措施,如高昂的进入成本或技术壁垒等。
而寡头垄断市场中,新企业进入条件也相对较高,但相比市场结构垄断,仍然相对容易。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进入和退出条件相对容易,只需满足市场准入条件即可,没有其他的限制。
4. 价格决定力在市场结构垄断中,垄断者对市场价格有较强的控制力,可以通过调整价格来影响市场需求和供给。
垄断者通常会设置较高的价格以获得最大利润。
寡头垄断市场中,公司之间的竞争会影响价格的形成,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价格决定力。
而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之间没有价格决定力,市场价格完全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企业必须按照市场价格进行交易。
总体来说,市场结构垄断是一种市场形态,其中只有一个卖方面对众多买方,控制力强;寡头垄断是指市场上存在少数几个大规模生产者,他们具有一定的控制力;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有大量的企业,产品同质化,企业之间没有价格决定力。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企业经营决策分析讲义
政府通过规范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市场公平竞争, 防止不正当的资本运作和市场操纵行为。
价格监管
政府对价格进行监管,防止价格垄断和不合理定价 ,保护消费者利益。
CHAPTER 06
案例研究
垄断企业的成功案例分析
腾讯
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腾讯在社交、游戏和广告等领域拥有强大的市场地位。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不 断创新和拓展业务,同时通过提高用户体验和增加用户粘性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1 2 3
市场效率
由于在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通常 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较高的市场控制力,因 此市场效率通常较低。
消费者福利
由于在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通常 采取价格策略来保持其市场份额和利润水平, 因此消费者福利通常较低。
资源配置
由于在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之间 的竞争相对较小,因此资源配置通常不是最优 的。
02
退出壁垒
由于沉没成本和合同约束等原因 ,垄断企业在做出退出决策时可 能会面临一定的障碍。
03
市场势力与进入/退 出决策
垄断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势力和市 场需求来评估进入和退出的可能 性,以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
CHAPTER 03
寡头企业的经营决策分析
定价策略
价格领导
在寡头市场中,某一家企业率先制 定价格,其他企业则根据该价格来 调整自己的价格。
华为
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和技术创新者,华为在5G、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其 成功的关键在于持续投入研发和技术创新,以及灵活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寡头企业的成功案例分析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之一,中石油在上游勘探、中游炼油和下游销售等领域拥有完整的 产业链。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资源掌控、技术创新和国际化战略,以及与政府和合作伙伴的良好关系。
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结论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由于企业数量较 少且彼此之间存在高度依赖性,产量 和价格往往由少数几家企业协商决定 ,以维护共同的利益和市场稳定。
07
结论
对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因素的理解的重要性
市场需求和供应
成本结构
竞争环境
理解市场需求和供应对价格和产量的 决定性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垄断竞 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根据 市场需求和供应来调整价格和产量。
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因素包括市场需求、 成本、政策法规、竞争状况等。
竞争状况对价格和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 在其他企业对于市场份额的争夺以及潜 在进入者的威胁等方面。
政策法规对市场价格和产量的影响主要 体现在限制企业进入市场、干预企业定 价等方面。
市场需求是决定价格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如果市场需求增加,价格上升,产量 也会相应增加。
企业的成本结构对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也有重要影响。例如,如果企业的生 产成本增加,它可能会通过提高价格 来弥补额外的成本。
了解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对于理解 价格和产量的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垄断市场中,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 市场支配力,可以制定高于边际成本 的价格。而在寡头市场中,企业之间 的竞争可能更为激烈,价格和产量的 决定可能更加复杂。
市场结构的差异
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企业数量和市场支配力。在垄断市场中 ,通常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具有市场支配力,而在寡头市场中,多个企业共同控制市 场供给。这种市场结构的差异会对价格和产量的决定产生不同的影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限量配给
厂商通过限量配给来控制产量,从而获得每个消费者的全部剩余。这种情况下,厂商的平 均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重合,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之间存在一个距 离。
市场结构解析:完全竞争、垄断与寡头
市场结构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 响
• 市场结构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市场结构变迁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促进经济增长 • 影响企业创新:市场结构变迁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策略 • 影响消费者福利:市场结构变迁影响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政府政策与市场结构变迁的关系
政府政策对市场结构变迁的影响
垄断市场下的企业行为与决策
01
企业行为:垄断企业具有很高的定价权,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得超额利润,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市场份额上
02 企业决策:垄断企业在垄断市场中的决策主要包括定价决策、产量决策和市场拓展决策
垄断市场的经济效率与福利分析
经济效率:垄断市场导致资源配置的无 效,生产者的生产成本高于完全竞争市 场,消费者的福利低于完全竞争市场
03
垄断市场结构与特点
垄断市场的定义与形成原因
• 垄断市场的定义:市场中只有一个生产者,具有很高的市场力量 和价格控制能力 • 垄断市场的形成原因
• 技术创新: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获得独家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 • 政策法规:政府通过政策法规限制其他企业进入市场 • 自然垄断:某些行业具有自然垄断性质,如自来水、电力等
• 政策法规:政府通过政策法规影响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 • 市场准入:政府通过市场准入政策影响市场结构 • 技术创新:政府通过支持技术创新来影响市场结构和竞 争格局
政府政策与市场结构变迁的关系
• 政府政策可以促进市场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 • 政府政策也可能导致市场结构失衡和经济发展受阻
CREATE TOGETHER
市场结构的分类:完全竞争、垄断、寡头与独家垄断
完全竞争
市场:市
场中生产
01
者和消费 者数量众
寡头垄断模式分析
寡头垄断模式分析寡头垄断模式是一种市场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市场上只有几个大型企业垄断了整个市场。
这种垄断形式与其他垄断形式,如完全垄断或自然垄断有所不同,因为寡头垄断中存在多个领先竞争者。
寡头垄断模式通常会影响市场的价格、产品品质和市场创新等方面。
在寡头垄断模式中,寡头公司是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弹性来决定其生产和销售策略。
这些公司通常会竞争在市场中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并利用自身的经济规模和竞争优势来控制市场上其他竞争者的进入。
寡头垄断模式通常会导致价格上涨和产品差异化。
由于寡头公司的垄断地位,他们可以通过调节市场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这意味着消费者将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产品。
此外,由于寡头公司在市场上独有的地位,他们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
这可能包括在产品设计、品牌推广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差异化。
然而,寡头垄断模式也可能对市场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首先,寡头公司通常会在技术创新方面进行大量的投资。
他们希望通过创新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并保持其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
这种投资可能会带来新的产品和更高的产品质量,从而从整体上改善市场。
其次,寡头垄断模式通常会提供较高的经济效益。
由于寡头公司的生产规模较大,他们能够实现较低的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
然而,寡头垄断模式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寡头公司具有保护自身利益的动力,他们可能会限制竞争和市场自由。
这可能包括通过控制供应链或收购潜在竞争对手等方式。
如果这种限制竞争的行为被证明是非法的,那么这些寡头公司可能会面临反垄断法律的处罚。
其次,寡头垄断模式还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
由于寡头公司在市场中的霸主地位,他们对经济的波动会有较强的影响力。
一旦其中一家公司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总的来说,寡头垄断模式是一种常见的市场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市场上只有几个大型企业控制了整个市场。
这种市场形式对价格、产品差异化和市场创新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手机行业结构分析
手机行业结构分析手机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 由多家厂商参与竞争。
根据市场份额和竞争力的不同, 可将手机行业分为三个主要结构:垄断型、寡头垄断型和竞争型。
垄断型结构指的是一个市场由一家或者少数几家厂商垄断, 控制市场份额和价格。
这种结构在手机行业中并不常见, 由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技术的快速发展, 单一厂商很难完全掌握市场。
然而, 有几家公司在某些领域内拥有相对垄断的地位, 如苹果公司在高端手机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寡头垄断型结构是指市场上只有几家主要厂商, 它们控制着大部分市场份额。
这种结构在手机行业较为常见。
例如, 中国市场上主要由华为、小米、OPPO和vivo这几家厂商主导, 它们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这些厂商以高性价比和创新的产品吸引消费者, 在市场上竞争激烈。
这种结构下, 厂商之间通过不断创新和价格竞争提高市场份额。
竞争型结构是指市场上有多家厂商, 每个厂商的市场份额相对均衡。
这种结构在手机行业较为普遍。
厂商之间通过技术创新、品牌推广和价格竞争来争夺市场份额。
例如, 在国际市场上, 三星、苹果和华为这几家厂商都是竞争型结构下的领导者。
这种结构下, 厂商之间通过产品差异化和服务质量来吸引消费者, 增加市场份额。
总的来说, 手机行业的市场结构是多样化的。
不同的厂商拥有不同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行业的结构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对于企业而言, 要想在手机行业中保持竞争力, 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服务水平, 同时还需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 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寡头垄断分析
寡头垄断分析寡头垄断是指市场中由少数几家大型企业所主导的垄断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少数企业所占有的市场份额相对于其他竞争者来说非常大,它们可以通过控制市场来操纵价格和供应量。
一般而言,寡头垄断在某些特定的行业中较为常见,如石油、电信和互联网服务等。
这些寡头公司通常具有强大的市场份额,拥有大量的资源和资本,并且享有较高的技术优势。
因此,它们能够通过扩大市场份额、获得更高的利润和牺牲低效率来抵制竞争者的进入。
寡头垄断带来的最显著影响之一是价格操纵。
由于寡头公司对市场的垄断地位,它们可以通过协商或者任意调整价格来控制市场价格。
这通常会导致价格上涨,消费者将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产品或服务。
由于竞争减少,这些寡头公司可以提高利润率,从而导致消费者福利的下降。
除价格操纵外,寡头垄断还可能导致市场创新的减少。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通常会为了在竞争中胜出而不断推动创新。
然而,在寡头垄断的市场中,由于缺少竞争压力,企业可能不再积极进行创新,因为它们仍能够保持盈利并控制市场。
这将导致技术进步的滞后,限制了经济的长期发展。
此外,寡头垄断也会对市场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当少数企业控制市场时,如果其中一家企业面临困境或者破产,整个市场可能会受到严重冲击。
因为其他企业可能会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导致更加恶性的垄断局面。
这样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破坏整个经济的运作。
总的来说,寡头垄断虽然可以给一些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但也对市场和消费者产生了负面影响。
它限制了竞争、推迟了创新、提高了价格并且可能导致市场的不稳定。
因此,监管机构和政府应加强对寡头垄断的监管,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并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寡头垄断是市场结构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与完全竞争和垄断两种极端市场结构相对应。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有许多小规模企业参与竞争,不存在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单独决定价格。
而在垄断市场中,只有一家企业主导市场,具备市场定价权。
分析不同市场结构类型下厂商均衡的实现
分析不同市场结构类型下厂商均衡的实现,并比较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不同市场结构类型下厂商均衡现: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的特征,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四种类型。
(1)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在短期,厂商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此时,厂商的利润可以大于零,也可以等于零。
所以在短期,厂商继续生产的条件是P≥SAVC。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
在长期中,厂商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对最优的生产规模的选择,另一方面表现为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决策。
在长期内由于厂商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并可以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所以供给小于需求和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都会自动消失,最终使价格水平达到使各个厂商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
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各个厂商的产量也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了长期均衡。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出现在LAC曲线的最低点。
这是,生产的平均成本降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商品价格也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
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LAC=SAC(2)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在短期内,垄断厂商无法改变固定要素投入量,垄断厂商是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图形见书P178,图7-2)此时,垄断厂商可能出现有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为零(有正常利润)、亏损三种情况。
在长期中,垄断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即生产规模,从而实现最大理论。
这时企业均衡的条件是边际收益与长期边际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都相等,即:MR=LMC=SMC。
(图形见书P181,图7-5)(3)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均衡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是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均衡条件。
(图形见书P188,图7-11<b>)此时,垄断厂商可能出现有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为零(有正常利润)、亏损三种情况。
产业组织理论寡头垄断市场的竞争分析
产业组织理论寡头垄断市场的竞争分析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市场形态,它由少数几家企业所控制并且能够影响价格和市场行为。
本文将从竞争的角度对寡头垄断市场进行分析。
一、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通常由几家大型企业主导,这些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互相竞争。
相较于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具有更高程度的竞争,但仍存在进入壁垒和价格操纵等现象。
二、市场行为1. 价格竞争: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往往通过竞争定价以争夺市场份额。
这种价格竞争可能导致价格战,从而影响市场的稳定性。
2. 非价格竞争:除了价格竞争,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还会通过产品差异化、广告宣传和品牌建设等手段来争夺市场份额。
非价格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价格竞争的压力。
三、市场效率寡头垄断市场的竞争程度较弱,企业往往不会像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那样受到激烈的价格竞争。
这种相对较弱的竞争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限制了市场效率的提高。
四、市场调控监管机构在寡头垄断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制定监管政策、打击垄断行为等方式来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效率。
监管政策的设计需要平衡企业自由发展和市场公平竞争的关系。
五、市场创新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通常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这些企业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从而推动市场的进步和发展。
六、竞争策略在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需要合理制定竞争策略来应对竞争对手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常见的竞争策略包括市场扩张、产品差异化、跨国经营等。
七、市场前景寡头垄断市场中的竞争形势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规模、技术进步、政策环境等。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寡头垄断市场的竞争格局可能发生变化,市场前景也会随之改变。
结语综上所述,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特殊的市场形态,它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但竞争程度较弱。
在这样的市场中,企业的竞争行为和市场效率对整个市场产生着重要影响。
通过监管政策的引导和企业的创新努力,寡头垄断市场的竞争格局可以更加健康有序,为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福利提供更多机会。
寡头垄断市场的显著特点分析
寡头垄断市场的显著特点分析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其中少数几个大型企业或者组织控制着市场上的大部份份额。
与彻底竞争市场或者垄断市场相比,寡头垄断市场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详细讨论寡头垄断市场的显著特点,包括市场份额分配、产品差异化、价格控制、进入壁垒以及市场效率等方面。
首先,寡头垄断市场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市场份额分配不均。
少数几个大型企业或者组织在市场上占领主导地位,控制着大部份市场份额。
这些企业通常具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资源优势,可以通过规模经济和垄断定价策略来保持其市场地位。
其次,寡头垄断市场的产品差异化是另一个显著特点。
由于市场上的企业数量有限,它们通常会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区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这种差异化可以通过品牌形象、技术创新、售后服务等方面来实现,从而使企业能够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
第三,价格控制也是寡头垄断市场的显著特点之一。
由于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数量有限,它们可以通过协议或者默契来控制价格。
这种价格控制可能包括价格固定、价格歧视或者价格联动等策略,以最大程度地增加利润。
第四,寡头垄断市场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
由于市场上的寡头企业已经建立起强大的品牌形象、供应链网络和市场渗透能力,新进入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进入壁垒可能包括高度专业化的技术要求、资本需求、政府监管以及已经形成的市场信誉等。
最后,寡头垄断市场的市场效率也值得关注。
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通常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一定能够实现整体市场效率的最大化。
这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衡、价格歧视以及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
因此,政府和监管机构在寡头垄断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确保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综上所述,寡头垄断市场具有市场份额分配不均、产品差异化、价格控制、进入壁垒以及市场效率等显著特点。
了解和分析这些特点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应对寡头垄断市场的影响至关重要。
惟独通过有效的监管和政策措施,我们才干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整体效率的最大化。
企业市场结构及市场分析详述
企业市场结构及市场分析详述企业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上存在的企业数量、规模以及彼此之间的竞争状况。
市场分析则是指对市场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市场中的消费者需求、竞争对手以及潜在机会和威胁,以便企业能够制定合适的市场战略。
在市场结构方面,主要存在四种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1. 完全竞争市场: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数量众多,规模相对较小,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市场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
竞争激烈,企业难以进行定价,主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或降低成本来获得竞争优势。
2. 垄断市场:在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企业存在,它完全控制着市场的价格和供给。
企业可以通过控制市场来获得高额利润,但缺乏竞争对手可能导致产品创新和降价力度不足。
3. 寡头垄断市场:这种市场结构下,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大型企业,它们之间存在竞争,但市场份额较为均衡。
这些企业可以通过垄断市场而获得高额利润,但在竞争方面比较弱。
4. 垄断竞争市场: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存在大量企业,每个企业都有一些市场份额。
企业之间的产品差异化比较明显,因此可以通过产品特点来吸引消费者,而不仅仅是价格。
企业在市场定价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对于市场分析来说,企业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1. 消费者需求: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包括产品功能、品质、价格敏感度等。
这将有助于企业确定产品定位和市场推广策略。
2. 竞争对手分析:研究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包括其产品特点、价格策略、市场份额等。
通过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3. 潜在机会和威胁:了解市场中的潜在机会和威胁,包括市场扩大、新技术发展、法规变化等。
企业可以根据这些因素来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和业务模式。
4. 市场规模和趋势:了解市场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包括市场份额、增长率、销售渠道等。
这将有助于企业做出合理的预测和决策。
综上所述,企业市场结构和市场分析是企业制定市场战略和发展计划的基础。
经济学市场结构与垄断竞争的分析
经济学市场结构与垄断竞争的分析主题:经济学市场结构与垄断竞争的分析导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激烈,了解不同市场结构对于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显得尤为关键。
本教案将深入探讨市场结构与垄断竞争的关系,通过分析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一、市场结构的概念及分类1.1 市场结构的定义和重要性- 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供需双方的数量和质量上的分布情况,代表了市场竞争的强弱程度。
- 市场结构的不同将直接影响企业行为和市场效率。
1.2 市场结构的分类- 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纯垄断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二、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和例子2.1 垄断竞争市场的定义和特征- 垄断竞争市场是指存在多个小型企业,每个企业都能对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 企业之间产品差异化程度较高,通过产品特色来竞争。
2.2 垄断竞争市场的例子- 餐饮行业:各家快餐店之间的差异化产品和形象营销- 电子产品行业:各家手机品牌之间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定位三、垄断竞争市场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效率3.1 垄断竞争市场下的企业行为- 产品差异化策略:通过不同的产品设计和品牌营销来获取竞争优势。
- 非价格竞争策略:通过广告宣传、服务质量等来提升产品价值。
3.2 垄断竞争市场下的市场效率- 产品多样化: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适合的产品。
- 价格稳定:竞争压力使得企业很难操纵市场价格,可以有效保护消费者利益。
四、垄断竞争市场的优缺点和政府干预4.1 垄断竞争市场的优点- 促进产品创新: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会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
- 提升消费者福利:产品差异化和竞争使得消费者享有更多的选择权。
4.2 垄断竞争市场的缺点- 市场效率低下:产品差异化和广告宣传增加了企业成本,可能导致市场资源的浪费。
- 价格竞争的局限性:企业之间的非价格竞争可能使得市场价格不敏感。
4.3 政府对垄断竞争市场的干预- 反垄断法和监管机构的设立,遏制垄断行为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市场结构与竞争政策垄断寡头与反垄断政策
市场结构与竞争政策垄断寡头与反垄断政策市场结构与竞争政策:垄断、寡头与反垄断政策市场结构与竞争政策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在市场经济体系下,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于经济发展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垄断和寡头是市场结构中常见的形式,而反垄断政策则旨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一、市场结构与垄断市场结构是指在某个特定市场中,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程度。
根据市场竞争的程度,市场结构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和垄断竞争等形式。
垄断是市场结构中最极端的一种形式,指某个市场上只有一个唯一的生产者或卖方,它能够通过控制市场供给来操纵价格。
垄断企业享有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可以自主决定产品价格和生产规模,从而追求自身的利润最大化。
垄断的存在不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容易引发资源分配和社会福利失衡的问题。
二、寡头市场和竞争政策寡头市场是指某个市场上只有几个主要的卖方或生产者,这些企业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互相作用,但是市场力量仍然集中在少数企业手中。
寡头市场的存在可能会导致价格操纵、限制竞争和减少创新等问题。
为了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政府普遍实施反垄断政策来限制垄断和寡头市场的行为。
反垄断政策通过法律规定和监管措施,旨在限制垄断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以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维护市场的竞争秩序。
反垄断政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反垄断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政府制定反垄断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垄断集中等行为,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2. 市场监管和执法。
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监督市场的运行,对于涉嫌垄断和寡头行为的企业进行调查和处罚。
监管部门负责监督市场的竞争秩序,防止市场力量过度集中和滥用。
3. 促进市场竞争的政策措施。
政府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促进新进入者进入市场,增强市场竞争性。
例如,政府提供对新兴企业的支持和鼓励,降低市场准入壁垒,鼓励创新和经济多元化。
三、反垄断政策的意义和挑战反垄断政策的实施对于市场竞争的公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寡头垄断市场的博弈分析
寡头垄断市场的博弈分析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竞争市场类型,由少数几个大型企业主导。
这种市场结构在商业环境中并不罕见,尤其是在某些关键行业,如高科技、金融、媒体等。
本文将深入分析寡头垄断市场的博弈过程,以期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市场中的企业数量较少,且这些企业在市场中拥有相当的规模和影响力。
通常,这些企业需要在市场中保持高度竞争性,以便保持自身的市场份额。
尽管每个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它们在市场中的行为和决策通常具有相似性。
二、博弈过程分析寡头垄断市场的博弈过程通常涉及多个企业之间的互动和竞争。
这些企业可能通过价格、产量、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决策来争夺市场份额。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企业的决策都会对其他企业的行为产生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博弈过程。
1.价格竞争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价格竞争是常见的现象。
由于企业数量较少,价格变动可能会对整个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企业可能会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然而,价格下降可能会引起竞争对手的回应,从而导致更激烈的竞争和更高的成本压力。
因此,企业需要在价格竞争和市场份额之间做出权衡。
2.策略联盟尽管寡头垄断市场的企业之间存在竞争,但它们也可能会建立策略联盟以应对共同的竞争对手或保持市场份额。
策略联盟可以包括合资、股权合作、技术共享等形式。
通过合作,企业可以共享资源、技术、市场信息等,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然而,策略联盟也可能带来一些风险,如企业间的信任问题、合作成本的分摊等。
3.创新与差异化在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通常需要寻找独特的竞争优势以脱颖而出。
创新和差异化是常见的手段,包括产品开发、服务质量、品牌形象等方面的提升。
通过创新和差异化,企业可以吸引特定的消费者群体,并减少与其他企业的直接竞争。
三、结论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市场结构,需要企业具备高度的竞争力和战略眼光。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是市场竞争的两种形式,它们都存在于市场中,但它们的特征和影响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定义、特征、市场结构、行为和影响等方面对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进行比较和分析。
首先,垄断竞争是一种市场结构,它有许多卖家和买家,市场上有多种不完全替代品。
卖家之间通过不同的产品差异化和品牌营销来争夺消费者的需求。
这使得市场上存在一定的价格和非价格竞争,每个卖家在市场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市场定价权。
与之相反,寡头垄断是一个市场结构,市场上只有几个主要的卖家,并且它们的产品主要是完全替代品。
这意味着消费者在这种市场上只有很少的选择,寡头垄断通常包括两到三个卖家,他们统治了整个市场。
由于这种市场结构,卖家拥有更多的市场定价权。
其次,垄断竞争具有以下特征: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卖家和买家,但没有公司能够控制市场供应量;卖家之间存在产品差异化,通过不同的市场推广和品牌营销来吸引消费者;市场上自由进出,没有额外的进入壁垒。
相比之下,寡头垄断有以下特征:市场上只有几个主要的卖家,他们控制着市场的供应量;产品是完全替代品,消费者没有其他选择;市场准入壁垒较高,新进入者面临较大的困难。
在市场行为方面,垄断竞争下的企业更注重非价格竞争。
他们通过产品差异化、广告宣传等方式吸引消费者。
由于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卖家,卖家之间的价格竞争有限,因此价格更加稳定。
而寡头垄断下只有几个卖家,他们之间的竞争更多是价格竞争。
由于产品的完全替代性,卖家通过价格来争夺市场份额。
这可能导致价格战和竞争不完全透明,消费者往往受到损害。
最后,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在垄断竞争下,由于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卖家和非价格竞争,消费者受益于更多的选择和产品创新。
由于价格相对稳定,消费者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更好的购买决策。
然而,寡头垄断可能对消费者和市场带来不良影响。
由于只有几个主要卖家,消费者的选择受到限制。
由于缺乏竞争,卖家可以操纵价格,从而提高利润,消费者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产品。
市场结构和市场形态的分析
市场结构和市场形态的分析市场结构和市场形态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用于描述市场的组织形式和市场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市场结构和市场形态,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市场的运作机制,为企业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对市场结构和市场形态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市场结构的分类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
根据市场中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来分类,可以将市场结构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1.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是市场中企业数量众多,产品同质化程度高,进入和退出市场门槛低的市场形态。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之间不存在市场势力,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
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产品,企业之间的利润相对较低。
2.垄断市场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中由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垄断的市场形态。
垄断企业可以通过控制市场的供给和价格来影响市场规模和利润。
在垄断市场中,企业面临较低的竞争压力,具有较高的定价权和利润权。
3.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中由少数几家大企业垄断的市场形态。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寡头企业之间存在竞争,但市场中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
它与垄断市场相比,市场竞争程度更高,但仍然存在程度不同的市场势力。
4.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中存在多家企业,产品相对多样化,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来竞争的市场形态。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较高,但由于产品的差异化,企业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和定价权。
二、市场形态的特点市场形态是指市场中的主要市场参与者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和行为方式。
市场形态以市场结构为基础,进一步分析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和交易模式。
市场形态的特点包括供需关系、价格形成、市场参与者和市场行为。
1.供需关系市场形态中供需关系是市场的基础。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中商品和服务的交易基础,供需关系影响着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随着供需关系的变化,市场形态也会发生相应的调整。
2.价格形成市场形态中价格的形成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向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转变的实证分析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向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转变的实证分析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得出,我国人身保险市场虽然市场集中度逐年下降,进入壁垒有所降低,但依然具有较强的垄断特征,属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
文章建议完善保险市场进入、退出机制,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提高人身保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适应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向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的转变。
关键词:人身保险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实证分析我国人身保险市场结构实证分析(一)市场集中度分析保险市场集中度是指保险市场上保险企业的集中情况,反映保险市场垄断程度的高低。
市场集中度高,则少数大企业就容易形成对市场的垄断;较高的市场集中度还将增加保险业中寡头的相互依赖性,使其为维持现有市场目的而进行合谋。
测量市场集中度的方法主要有集中率CRn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
二者各有优势,集中率CRn较为直观地显示市场保费收入的集中情况,但不能反映各保险公司规模分布对市场的影响,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对保险公司的规模分布比较敏感,但不够直观。
本文同时采用这两种方法来测量我国人身保险市场的集中度,从而客观地反映目前我国人身保险市场结构的状况。
表1列出了2006-2011年我国人身保险市场的CR4和HHI值。
从表1可以看出,2006年以后,随着我国“入世”5年的过渡期结束,保险业全面开放,市场集中度下降较快。
但2007-2011年的CR4值在65%-75%之间,依据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标准,属于寡占II型,市场集中度依然很高。
用HHI值来测量,2006-2008年的HHI值超过1800不足3000,依据1980年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公布的市场结构分类方法,市场结构属于高寡占II型;2009-2011年的HHI值超过1400不足1800,市场结构属于低寡占I型。
两种方法都显示出我国人身保险市场的集中度虽然处于下降趋势,但垄断性依然较强。
图1则更加直观地显示了这一变化过程。
从表2可以看出,2006-2011年,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和太平洋人寿三大寿险公司仍牢牢控制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人身保险市场集中度的下降主要是处于第一位的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的下降。
寡头垄断案例分析的论文
题目:关于寡头垄断的分析学院:信息学院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团队:第六小组成员:2020年5月12日摘要西方经济学所论述的四种市场结构中,完全垄断型市场与完全竞争型市场一样是很少存在的,现实经济中大量存在的是寡头垄断型市场和垄断竞争型市场,我们在此主要对寡头垄断市场进行研究与分析,寡头垄断市场是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的二者折中,而在我国电信行业是寡头垄断的典型代表,本文也将以其为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寡头垄断、通信行业、竞争、关系。
目录序言3一、寡头垄断理论部分...............................................................................................................1、定义: ..............................................................................................................................2、形成原因: .....................................................................................................................3、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4、寡头垄断市场上产量的决定 .....................................................................................二、寡头垄断实例(电信实例).............................................................................................1.价格战...............................................................................................................................1.1上海宽带提速展开价格战移动率先下调宽带资费...................................1.2电信跟进“价格战” .........................................................................................1.3联通也不示弱.......................................................................................................2.广告战...............................................................................................................................2.1联通挑起攻势.......................................................................................................2.2移动以同样方式还击 .........................................................................................2.3结果 .........................................................................................................................3技术战..................................................................................................................................3.1联通挑起战火.......................................................................................................3.2电信做出反击....................................................................................................... 序言:现在的竞争市场存在不同的生产与营销结构,寡头垄断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的结构之一,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应用于实际的市场极为必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向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转变的实证分析
作者:王玉波
来源:《商业时代》2012年第33期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得出,我国人身保险市场虽然市场集中度逐年下降,进入壁垒有所降低,但依然具有较强的垄断特征,属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
文章建议完善保险市场进入、退出机制,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提高人身保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适应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向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的转变。
关键词:人身保险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实证分析
我国人身保险市场结构实证分析
(一)市场集中度分析
保险市场集中度是指保险市场上保险企业的集中情况,反映保险市场垄断程度的高低。
市场集中度高,则少数大企业就容易形成对市场的垄断;较高的市场集中度还将增加保险业中寡头的相互依赖性,使其为维持现有市场目的而进行合谋。
测量市场集中度的方法主要有集中率CRn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
二者各有优势,集中率CRn较为直观地显示市场保费收入的集中情况,但不能反映各保险公司规模分布对市场的影响,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对保险公司的规模分布比较敏感,但不够直观。
本文同时采用这两种方法来测量我国人身保险市场的集中度,从而客观地反映目前我国人身保险市场结构的状况。
表1列出了2006-2011年我国人身保险市场的CR4和HHI值。
从表1可以看出,2006年以后,随着我国“入世”5年的过渡期结束,保险业全面开放,市场集中度下降较快。
但2007-2011年的CR4值在65%-75%之间,依据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标准,属于寡占II型,市场集中度依然很高。
用HHI值来测量,2006-2008年的HHI值超过1800不足3000,依据1980年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公布的市场结构分类方法,市场结构属于高寡占II型;2009-2011年的HHI值超过1400不足1800,市场结构属于低寡占I型。
两种方法都显示出我国人身保险市场的集中度虽然处于下降趋势,但垄断性依然较强。
图1则更加直观地显示了这一变化过程。
从表2可以看出,2006-2011年,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和太平洋人寿三大寿险公司仍牢牢控制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人身保险市场集中度的下降主要是处于第一位的中国人寿的市场
份额的下降。
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45.27%下降到2011年的33.29%;处于第二位的平安保险公司市场份额相对稳定,保持在15%左右;而处于第三位的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在2010年、2011年均被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华人寿超越。
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人保人寿等处于第二梯队的寿险公司的迅速发展成为促成我国人身保险市场集中度下降的主要力量。
同时,在整个人身保险市场上,外资公司所占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外资公司的经营性和可持续性遭遇挑战。
这是我国人身保险市场集中度下降缓慢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人身保险市场的结构仍为寡头垄断,但垄断程度有所减弱。
(二)进入壁垒分析
具体而言,保险业的进入壁垒可以分为:法律与政策壁垒、经济壁垒、技术壁垒、文化壁垒。
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及法律限制才是进入壁垒形成的真正原因,所以政府对市场进入的限制是我国目前保险市场的主要进入壁垒。
因此本文重点对法律与政策壁垒进行剖析。
为便于区别分析的层次,文章从两个层面上分析法律政策壁垒:一是一般性壁垒,它是对所有保险市场进入者(包括潜在进入者)的壁垒;二是特殊性壁垒,本文主要研究对外资保险公司的壁垒(实质上是国际保险服务贸易壁垒)。
随着入世五年过渡期的结束,我国政府对保险市场的“保护”政策逐渐取消,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保险市场对外和对内开放的步伐全面加快,新批准的保险公司逐渐增多。
从表3可以看出,2006-2011年,我国人身保险市场上增加了16家,其中,中资公司增加15家,外资公司增加1家(不包括被兼并的外资公司)。
1.一般性壁垒。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许可证壁垒。
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设立,须经保险监管部门批准。
经过批准设立的保险公司,应当申请办理保险许可证,然后才能凭保险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营业执照,方可营业。
当然,许可证制度是世界保险业的惯例,但我国保险监管部门并不会向所有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颁发许可证,它还要根据当时政府有关开放的政策确定,同时兼顾市场的容量和监管的可行性。
资本金门槛。
我国《保险法》第69条规定,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二亿元人民币,而且必须是实缴货币资本。
同时必须将注册资本的20%作为保证金,存入监管部门指定的银行,不得随意动用。
我国对保险公司资本金的最低限额比较高,美国由于各州的规定不尽相同,一般为500万美元左右,日本约为820万美元,新加坡为50万新加坡元。
投资者限制和从业人员资格限制。
中国保监会规定,党政机关、军队、团体和国家拨给经费的事业单位,不得投资于保险公司。
除非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经国务院批准,银行、证券机
构不得向保险公司投资。
《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通过监管部门的任职资格审查。
组织形式限制和经营范围限制。
在组织形式方面,《保险法》规定,经营商业保险业务,必须是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保险组织,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商业保险业务。
在对分支机构限制方面,《保险公司管理规定》要求,以最低资本限额设立的保险公司,在其住所地以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次申请设立分公司,应当增加不少于人民币2千万元的注册资本,资本金达到5亿元的保险公司,增设机构不再增加资本金。
在保险公司经营范围方面,《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不得同时兼营产险和寿险;在经营的区域范围上,要求保险公司应当在保险许可证规定的区域范围内经营保险业务。
2.特殊性壁垒。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资格条件限制。
《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规定,申请在中国设立外资保险公司的,须符合至少下列几个条件:经营保险业务30年以上;在中国境内已经设立代表机构2年以上;提出设立申请前1年年末总资产不少于50亿美元等。
组织形式限制。
《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规定,外资保险公司分为合资、独资和外资保险公司分公司三种形式。
本国化壁垒。
我国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保险及其相关领域设置了一些本国化条款。
《保险法》规定,中国境内的法人和其他组织需要办理境内保险的,应当向中国境内保险公司投保。
在资金运用方面,保监会规定,除经监管部门批准,保险公司的资本金、公积金、准备金应当在中国境内运用。
经营范围限制。
外资保险公司的具体业务范围、业务地域范围和服务对象范围,由中国保监会按照有关规定核定。
外资保险公司只能在核定的范围内从事保险业务活动。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保险市场进入壁垒仍然较高,这既不利于更多市场主体的培育,也不利于市场结构的优化和市场竞争的开展。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目前我国人身保险市场的结构仍为寡头垄断结构,但垄断程度有所降低,市场结构正逐渐向垄断竞争型的市场结构过渡。
由于较高的进入壁垒限制,人身保险公司数量不多,人身保险公司在注册资本、经营范围、从业人员等方面还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外资保险公司很难逾越资格条件、本土化方面的门槛,进入我国市场的速度变缓,市场份额增长缓慢。
市场主体的不足也是导致人身保险市场竞争性不强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完善保险监督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完善的行业进入、退出机制,大力提高保险市场专业化水平;二是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在全国范围内合理布局分支
机构,增强中小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注重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逐步适应市场结构由寡头垄断向垄断竞争的过渡;三是加快对高素质销售人员的培养,积极探索新的寿险营销模式,实现从简单的寿险营销到财富管理的转变,增强保险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有成.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结构实证分析.开放导报,2010(4)
2.张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微观经济效率分析.生产力研究,2009(9)
3.汪生忠.中国保险产业组织优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汪生忠.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5.杨惠馨.企业的进入退出与产业组织政策.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