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试题(扫描版)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鄄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二单元。
一、基础巩固(本题共8小题,41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敏于事而慎于言敏:勤勉B.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保:安定C.凿户牖以为室户牖:门窗D.我树之成而实五石树:建立2.下列选项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5分)()A.苦火之始然其未兆易谋B.故盗贼有亡当察乱何自起C.知者不惑世世以洴澼絖为事D.曰余食赘行其脆易泮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5分)()A.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B.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D.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其“恕”乎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5分)()A.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 B.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C.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D.企者不立,跨者不行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5分)()A.譬如平地知所先后,则近道矣B.不贵难得之货不耻相师C.见贤思齐焉夫子固拙于用大矣D.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6.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分)()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③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④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7.下列各项中对特殊句式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5分)()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②敏于事而慎于言③为之于未有④当察乱何自起⑤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⑥与越人水战⑦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⑧羞恶之心,义之端也⑨以盛水浆⑩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A.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④/②③⑤/⑥⑨/⑦⑧/⑩C.①④⑩/②③⑤/⑥⑨/⑦⑧ D.①③④/②⑤/⑥⑩/⑦⑧/⑨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卷一、语言基础运用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注重乐教化的中国文化里,尊师重教是的价值基因。
②有着学界楷模,一代宗师之美誉的国学大师南怀瑾,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国文化各种思想。
③这次,他平时自学的电脑维修技术终于派上了用场,只见他,—会儿工夫就把电脑故障排除了。
A. 薪火相传融贯中西二一添作五B. 薪火相传融会贯通三下五去二C. 衣钵相传融贯中西三下五去二D. 衣钵相传融会贯通二一添作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
成语的正确运用,一定要在理解成语的意思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进行。
①句,薪火相传,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原意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衣钵相传: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根据语境“在注重乐教化的中国文化里,尊师重教是……的价值基因”,语句强调的是“尊师重教是代代相传的价值基因”,所以用“薪火相传”恰当。
②句,融贯中西:融:融合;贯:贯通。
中西:中国和西洋。
融合贯通中国和西洋,一般指学问。
融会贯通: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
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根据“中国文化各种思想”只能选“融会贯通”。
③句,“二—添作五”是指双方平分,“三下五除二”,形容很快。
句子意思是说他速度快,选用“三下五除二”。
故选B。
2. 选出下面几个话语情境中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 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的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
(小说《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B. 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手下留情。
”(腾讯体育消息)C. “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12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12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学完成1-6题。
材料一:曾几何时,红楼IP[互联网界的“IP”可以理解为所有成名文创(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作品的统称]的开发与传播出现了影视改编、电视讲坛、图画动漫、网络空间、消费物品等多样化传播形式。
现在我们不得不思考经典IP《红楼梦》如何转化为当下“现象级”IP,这游需要红楼IP影视开发者转变观念,注重年轻化、时尚化、商业化。
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移中,我们经历了消解严肃、快餐文化、读图时代等一系列时代现象,《红楼梦》的传播方式和审美批评理念不再适用于当下新兴的大众需要。
尽管学院派红学依然沉浸在文字文本里,但精英红学与大众红学的区别在于,精英红学体验的是经典的厚重与高贵,而大众红学需要的是普适与通俗,需要的是娱乐与快感。
新近发展起来的大众媒介传播技术,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在强势地巩固着经典文学作品的经典地位。
对于文学经典而言,大众传媒的市场力量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使经典地位更牢固,用得不好,却会把“经典”变得畅销却“庸俗”,甚至“恶俗”。
确实,媒介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但利用其动机却有好有坏,而正是这“有好有坏”的动机,会使得搭乘媒介技术这一便利之车的文学经典驶向两个完全相反的境地。
(摘编自刘继保《红楼IP影视开发为何越来越冷》)材料二:①一部经典首先只有被阅读,然后才会产生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哲学价值等。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从当年的“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到新文化运动时期首推的长篇白话文小说,200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情感认知与审美判断。
②然而,随着科技迅猛发展,阅读环境改变,纸质阅读越来越少,一批批曾经昂首怒放在国人案头和心中的经典文学著作,在与电子技术、网络世界的博弈中,逐渐败下阵来。
《红楼梦》将如何披挂上阵再展雄风,继续传递价值,人们如何有兴趣再回到文本阅读,这部文学经典中的文化资产如何得以传承并继续成为植根于国人心灵和生活中的审美情志等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关注。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安徽县中联盟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一谈起薛宝钗,人们总是把她与林黛玉相提并论。
毫无疑问,薛宝钗与林黛玉代表两种对立鲜明的而又相倚相生的人格典型。
人性本就存在着诸多自相矛盾。
独立的意向是人性的表现,合群的意向同样是由人性所驱使;憧憬理想的超越意向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而贴近现实、保持和谐同样是人类自我调节的能动性的表现。
独立与合群之间、超越与调谐之间往往不能两全,它们常以势不两立的姿态出现,以致人们只能选择其中一种而拒绝另一种。
一旦把其中的一种划入“人性”或“道德”的范围,而把另一种拒斥在“人性”或“道德”的范围之外,人们就会陷入无法自拔的窘境之中。
这一点非常鲜明地表现在“钗黛优劣论”的难题上。
在“钗黛优劣论”上,在对薛宝钗与林黛玉进行道德评价时,人们总是持褒黛贬钗的立场。
但是,当人们选择终身伴侣时,却毫不犹豫地选择宝钗型而拒斥黛玉型。
这一自相矛盾并不表明选择者的虚伪,而是人性自相矛盾的结果。
然而,二百多年来的读者并不愿意作这样一种人性的自我反省,往往把批判的矛头指向薛宝钗及其“影子”花袭人。
人们不约而同地把薛宝钗、花袭人与林黛玉、晴雯分为两个不同性质的类型,对薛宝钗、花袭人持否定态度,对林黛玉、晴雯持肯定态度。
这种倾向一直延续到今天,尽管翻案文章时有出现,但是这种倾向毫无疑问在整个红学史上占据了主流位置。
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wrod版含答案
试卷类型:A普高大联考山东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12月联考试题高三语文2023.12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以类别来划分人格一直很受欢迎。
比如,社交媒体常见的各式各样的心理测验——旨在告诉你世界上的人可以分成多少种类型,你是其中哪一型;又比如谈到一个人的性格,第一时间跳进人们脑海中的词恐怕就是“内向”或“外向”,这几乎成了区分人格的第一特性。
这大概是人的类别化认知加工天性在作祟。
世界纷繁复杂而认知资源有限,故而大脑对有序的需求很高,倾向于以一种化繁为简的思维方式对万事万物进行分门别类。
然而一旦知觉对象从物变成人,这一过程就过于简单粗糙了。
事实上,任何一个类别内部均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甚至可能大于类别之间的差异。
简单的类别化将无益于捕捉人与人之间的细微差别,也无疑将消减人们对于精细人性的感受力。
同时,在将彼此进行性格分类的过程中人们感觉自己能够获得某种社会认同,并且还可以基于分类区隔出“我们”和“他们”,如果这个“我们”还在某些方面优于“他们”那就更好了。
例如,现代社会中似乎存在着一种“外向崇拜”。
人们总是觉得所谓“好”的性格就应该是“阳光活泼、爱交朋友的”,于是那些“沉默安静、喜好独处的”人就会被冠以“不合群”之名,甚至受到排斥,他们中的部分人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下,会经常苦恼自己是不是性格不好并想要变得外向一些。
这便是用类别来知觉人性的最有害的风险之一——“自我标签化”。
2024届河北省高三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河北省高三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1023年的时候,宋朝的穷人家会教小孩如何种稻或织布,有钱人家则是教男孩读经写字、骑马射箭,教女孩三从四德。
毫无疑问,这些技能到了1060年还是很重要。
相较之下,对于中国或世界其他地方到2060年会是什么样子,现在的我们却一无所知,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一切都会改变,但到那个时候,现在孩子学的各种技能,绝大多数可能没有什么用了。
随着改变的步伐加速,除了经济会改变,就连“作为一个人”的意义也可能不同。
想跟上2060年的世界,我们该教什么呢?被大量信息淹没的21世纪,老师最不需要教给学生的就是更多的信息。
学生需要的是能够理解信息、判断信息重要性,最重要的是能够结合点滴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世界观。
尤其是要能够随机应变,学习新事物,在不熟悉的环境里仍然保持心智平衡。
人类得一次又一次地重塑自己。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
你在第一阶段累积各种信息、发展各种技能、建构起自己世界观的同时,也建立起稳定的身份认同。
人生的第二阶段,你依靠累积下来的技能闯荡世界,谋取生计,贡献社会。
但到2060年,由于改变速度的加快、人的寿命延长,这种传统模式将无以为继。
人一生之中的各个接缝处可能出现裂痕,不同时期的人生也不再紧紧相连。
“我是谁”会变成一个比以往更加紧迫也更加复杂的问题。
而这很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压力,因为改变总是会造成压力。
宜丰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宜丰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空灵,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崇高境界,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范畴。
在西方没有这样相似的美学观念,这是东方民族独特的美学思想。
中国艺术追求的境界如高山大川之间的一朵幽兰,它似有若无,无人注意,自在开放。
这样的美淡而悠长,空而海涵,小而永恒,其最大的妙处在于:它在“空”中增加人们玩味的空间,在于其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
中国人认为天地自然都由一气化生,面对气化流荡的世界,他们发现了虚实的奥秘,发现了“有形但为无形造”的哲学原理。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
在虚实二者之间,中国艺术对虚更为重视,唯有虚,才能给欣赏者提供“对物象产生距离”的载体,在赏画、读诗、游园中获得空灵的美的享受。
“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欣赏中国画,不仅要看画在画面上的,而且要看不在画面上的东西,通过画面的有限形式,想象到无形的世界。
诗也如此,诗要沉着,更要空灵,沉着与空灵并重,才会有悠然的韵味;诗要有言外之意,意外之韵,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
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虚空的世界永远在造园和品园者心中存在着,他们得诗画“空”之精髓,故有灵气往来。
中国园林创造就是引一湾溪水,置几片假山,来引领一个虚空的世界,创造一个灵动的空间。
我们目之所见的世界,在虚空的氤氲中显示出意义。
如果赏园者只是停留在视觉观察中,就有可能错失小园中所包裹的万般景致。
在中国园林中,假山不是山,却有山的巍峨;溪涧不是海,却有大海的渊深。
回廊是狭窄的,它却可以引领人走向宇宙纵深;小桥曲折,却将人度向另外一个世界。
至于云墙偎依着篱落,曲曲地在丛树中逶迤,真把人的心牵向更远。
亭在园林中有着独有的地位,园林无水不活,也可以说,因无亭不灵。
亭子是实用的,它可以供人休憩。
亭子又在园林中起到收摄众景的作用,松散的景物,往往通过亭子的收摄成为一个整体。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媒介业态,促使广播电视受众群体观影习惯发生变化。
新媒体为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多元的平台、多样的传播渠道,使传统纪录片在新媒体的影响下,衍生出了微纪录片。
微纪录片以短小精悍而著称,在新媒体语境下微纪录片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叙事特征。
微纪录片在5~25分钟内,以微观视角,采用小切口阐述单一的主题,简化了微纪录片的内容,精简事件发生的过程,完成对主题的完整叙事。
主题是微纪录片制作的核心所在,是微纪录片的思想与灵魂,负责传递微纪录片的思想、内涵、价值观念等。
在新媒体语境下,微纪录片的主题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新媒体语境、群体审美特性、受众阅读消费习惯,以及微纪录片本身的轻体量、风格纪实、诉求单一等特点,进而使叙事主题选择呈现出了以下特征。
第一,主题单一。
微纪录片不仅仅是单集只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整部微纪录片也是一个主题。
其主要原因是微纪录片的单集时长较短,形成多线性表达的制约,无法良好地承载多主题及多内容,且在新媒体语境下受众阅读时间较短,阅读碎片化,不适合大体量与多主题内容的传播。
第二,符合主题审美特性。
微纪录片的制作是为了呈现给观众,以获取文化的传播价值与制作的经济价值。
在主题选择时应基于当下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并对消费群体进行全面、深度的市场调研,获取消费群体的审美特性、阅读习惯、阅读消费需求等,迎合市场需求,制定微纪录片的主题,围绕主题精心策划内容,使目标消费群体在观看微纪录片后可有所得、有所悟,产生满足感和获得感,以实现微纪录片的传播价值。
第三,微中见大。
基于微纪录片的平民化、真实化的本质,叙事主题选择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入手,尽可能贴合受众的生活实际,使微纪录片微中见大,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引发受众的深度思考。
镜头是微纪录片叙事的基本要素,镜头语言的运用直接带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直击受众的心理与情感。
河南省2023-2024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 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联考(高三)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生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
历史文化领域的斗争会长期存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考古工作,用事实回击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各种歪曲污蔑,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
要通过深入学习历史,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班级要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历史故事。
要运用我国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通过对外宣传、交流研讨等方式,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
(摘自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材料二:长期以来,我们把考古学视为一门科学,至少是广义上的。
贵州省遵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金太阳联考(24-250C)语文
高三年级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显示,2018年我国约有194万人死于脑卒中。
脑卒中的发病人群正趋于年轻化,青年已成为脑卒中发病的罹患人群。
数据显示,发生脑卒中的人群中,35岁以下人群人数占总数的9.77%,45岁以下人群已超过10%,也就是说每10个脑卒中患者中就有1个年轻人。
而这群人正是家里的顶梁柱,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旦发病,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不可估量的损失。
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受到脑卒中的“青睐”,青年人常见的脑卒中危险因素有哪些?我们如何预防?一旦发现,如何才能将危害尽可能降到最低?我们先看看青年人受到脑卒中“青睐”的因素。
这要从青年人自我认知的现状,包括身体、生理、社会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综合分析。
青年人总以为自己很年轻,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自觉身体没有任何不适,不注重定期体检。
在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青年人无疑担负着重大的家庭和社会责任,于是他们大多数像陀螺一样在职场不停地旋转。
在烟雾缭绕中,手端着奶茶,嚼着高热量、高盐的快餐,一动不动地端坐在工位上,手指快速敲击着键盘,点灯熬油到深夜是常态。
好不容易有点时间,得赶紧躺平刷“某音”“某手”,体能活动时间被挤占,在忙忙碌碌中,殊不知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正在悄然走近……上述不良生活习惯,让青年人体重逐年攀升,随之而来的是夜里呼噜声越来越响,打呼噜间断还会被憋醒,而到了白天总感觉昏昏欲睡,周身疲惫。
久而久之,身体内的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经、体液信号传导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但在外表没有任何表现;加之青年人对自己身体状况过分自信,不会常规去医院检查身体,因此,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血糖异常、代谢综合征,就悄悄地隐匿在我们的身体里,伺机而动。
陕西省宝鸡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宝鸡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2024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叔本华把悲剧分为三种状况,第一种是起于邪恶的人物,第二种是起于盲目的命运和偶然的机运,第三种是起于普通的地位对立和相互关系。
他认为第三种悲剧正足以显示“不幸"乃人生所固有,即人生即苦痛,悲剧的本质就在于显示宇宙和人生的本质。
所以真正的悲剧,既不是“盲目的运命”,也不是因为遭遇一极恶之人的陷害,而是“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是普通的人与人之间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所产生的结果,这样才是最具悲剧美的。
曹禺先生的悲剧,也受到叔本华悲剧哲学的影响。
曹禺先生对于《雷雨》的写作意图是这样说的:“《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结果,并不是报应,而是天地间的残忍。
这种自然的冷酷,四凤和周冲的遭际足以代表,他们的死亡,自己并无过错。
”我们都知道周朴园是《雷雨》人物不幸的制造者,是罪恶的元凶,他是鲁侍萍和蘩漪这两个女性不幸的制造者。
按理周朴园这个人物应该死去才顺应人心,但是曹禺先生让周萍死,四凤死,他让鲁侍萍疯,让蘩漪疯,最让人感到不平的是作为剧中唯一一个保持纯洁个性与充满理想与美好愿景的人物周冲竟然也死了,他一直是为着自己美好的梦想而追求,多么天真、纯洁的人物,最后还是为救自己所爱的人死去。
唯独没有让周朴园死,也没让他疯,曹禺先生让他活着,孤独地活着,这是为什么呢?这一点就非常符合叔本华的第三种悲剧的哲学观点,即“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
曹禺先生正是从这样一个意义上安排周朴园的结局,让他孤独地活着,这才是最不幸的。
从这几个人物的安排,可以看出《雷雨》的实际情节和结局完全体现了曹禺先生的创作本意。
中国古代的戏剧家、戏曲家在戏中大多主要以塑造好人好报、恶人恶报的模式来表现好人和坏人之间的冲突,或者表现一些人间的悲欢离合、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等题材内容,或者表现大团圆的结局。
高三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检测卷(解析版)
专题3 十二月月考A卷(浙江卷)-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检测卷(解析版)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附加一些知识的吉光片羽,成为文化日历的最大噱.(xuè)头。
譬如单向历,更是充斥着众多直入人心的名人金句。
其上的宜与忌,也早已褪掉老黄历的土味迷信,置换成文青热衷.(zhōng)的各种行为。
B.整部影片没有刻意煽.(shān)情,没有试图催泪,却成功唤醒了观众对家乡的记忆。
富有特色的戏剧叙事方式,笑中带泪的感人原形带来共情,是《我和我的家乡》成为国庆档.(dàng)高票房和好口碑的原因。
C.作为宴会主人的韩熙载,神色之间却始终不见半点欢愉,有时甚至眉峰蹙.(cù)聚,显得心事重重。
“夜宴欢歌”,虽然让韩熙载躲开了险恶的政治漩.(xuán)涡,却终究难以平复他胸中郁结的块垒。
D.昌都处在西藏与四川、青海、云南交界的咽喉部位,也是“茶马古道”的要地。
西南面与西藏林芝市毗.(bǐ)邻,北面与青海省交界,处在商贸往来的枢.(shū)纽地位,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的能力。
A项,“噱(xuè)头”错误,应读“xué”;B项,“原形”改为“原型”;D项,“毗(bǐ)邻”应读“pí”。
2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家乡,无疑是国庆档最重要的票房催化剂...。
一个乡字凝结了中国人的情感认同,因此,当大银幕上展开浓郁又深情的山河乡野画卷,观众愿意为哺育了我们、又让我们牵挂和奋斗的家乡“买单”。
《我和我的家乡》用五个短片畅叙每一个小我与故土的乡情眷恋。
宁浩执导的篇章落在北京、河北,陈思诚的讲述围绕贵州展开,邓超和俞白眉走进陕北,(乙)徐峥聚焦浙江,闫飞和彭大魔从东北土地汲取灵感——发生在中国天南地北的山乡巨变,伴着“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歌声,直抵人心。
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考试试题(扫描版)(2021学年)
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考试试题(扫描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考试试题(扫描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考试试题(扫描版)的全部内容。
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考试试题(扫描版)ﻬﻬﻬ2018年高考模拟卷答案1.答案C试题分析:A项原文是说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两大宗儒、道两家既有矛盾斗争,又相互吸收融合;B项原文是“佛教长期影响中国文化的结果是导致中国思想越来越内在化、心性化、主体化、主观化”;D项原文为“宋儒的一大标志性贡献是把六经中所说的‘天’理解为非人格神的哲学化、本体化了的‘理’,而传教士对这一点攻击不遗余力"。
2.答案A试题分析:没有详细论述第三次冲击。
3.答案A试题分析:强加因果。
4.答案B试题分析:“成为了彼此晚年生活唯一的寄托"错。
5.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挥手”是两人“下棋”的延续,是两人友情的深化,“挥手"串起小说情节。
②塑造人物形象。
“挥手”是老刘与老李之间的约定,在暮年时期互相激励和关怀,比心劲的同时更是给予对方精神的支撑,是两人生命存在的标志,刻画出两个人对友情的重视,对朋友的关心。
③深化主题。
“挥手”既有形动作,也有无形意义,既指老刘和老李对约定的践行,也隐含着对生命意蕴的思索.(答出1点1分,2点3分,3点5分)6.①开篇用细节描写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②用插叙交代老刘和老李的情况,补充小说情节,使小说结构富于变化,避免了平铺直叙;③小说伏笔铺垫富有匠心,“眼睛更不中用了,看老李,除见手在挥动,其他的一片模糊”让儿子每天10点向对面顶楼的阳台挥手“不能露头”的细节,使小说情节发展真实可信;④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用欧·亨利式的结尾升华了主旨。
高三第一学期12月联考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2021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12月联考试题本套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局部,一共8页。
全卷150分,考试时间是是150分钟。
第I 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一共30分〕本卷须知:2.每一小题在选出答案以后,用4B或者5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之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12分,每一小题3分〕A.媲.美(pì)颤.栗(chàn)炽.热(chì)供.销社(gòng)B.胴.体(tóng)莅.临(lì)妊娠.(shēn)唱主角.(jué)C.负担..(léi)秩.序(chì)歼.灭(jiān)扇.耳光(shān)D.哨卡.(qiǎ)盥.洗(guàn)诊.断(zhěn)露.马脚(lòu)A.岔路集腋成裘心心相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B.坐落其貌不扬一笔勾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C.毕竟戴罪立功责无旁贷百尺杆头,更进一步D.腊黄幅员辽阔善罢甘休盛名之下,其实难副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由于体制的拖累,“进金钱〞集团沦为“特困〞,到2021年春节,已是捉襟见肘....。
B.诚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烦恼只需哈哈一笑便能涣然冰释....,笑只不过是改变情绪的一种方法。
C.新车迭出老款翻新场火爆,私家车场谁执牛耳....D.“七七〞事变后,HYHY者向华北大举进攻,祖国危急,不绝如缕....。
4.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参加亚运会的中国游泳队,是由二十个集训队中挑选出的十二名优秀选手组成的。
B.在本届世乒赛团体比赛中,刘国梁就首开中国选手输球先例,最终被排除出主力阵容。
C.张国立一人入选“十大〞,实力不够,加上妻子邓婕,分量差不多了,就忝列其中吧。
高三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
高三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4分)1. (1分) (2017高一下·福建期末)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 糟粕荒疏刎颈之交春风料峭B . 斟酌仓皇冠冕堂皇礼尚往来C . 丰盈囊括躁动不安无事生非D . 寒暄罪孽兼收并蓄礼上往来2. (2分)(2018·浙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
【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涵的深意。
【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
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
【丙】“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
当然,关于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的,不仅有儿童心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1)文段中的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络绎不绝B . 跃然纸上C . 关于D . 观照(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3. (1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 . 《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C . 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D . 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