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敬业与乐业教案 新人教版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敬业与乐业【名师教案】
6 敬业与乐业【教学目标】1.把握作者关于“敬业与乐业”的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
2.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3.了解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并体会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
4.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获得人生启迪。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把握作者关于“敬业与乐业”的观点。
2.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领,导入新课1.讲述故事同学们,在北京有一位名叫李素丽的公共汽车售票员,她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
她认真学习英语、哑语,并努力钻研心理学、语言学,利用业余时间走访、熟悉不同的地理环境,潜心研究各种乘客的心理和要求,有针对性地为不同乘客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
李素丽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
2.切入课题李素丽这种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就是一篇讲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文章,这是他在职业学校对在校学生所作的演讲词。
今天让我们去聆听先哲的教诲,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的价值。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快速引导学生去了解课文内容。
二、温故知新,扫清障碍1.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思想家、学者,与他的老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
有《饮冰室合集》存世。
2.字词积累佝偻..(xiè dú)旁骛.(wù)骈.进(pián)强聒.不舍(ɡuō)..(ɡōu lóu)亵渎承蜩.(tiáo)容赦.(shè)秘.诀(mì)教诲.(huì)解剖.(pōu)3.文体知识回顾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证、论据。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敬业与乐业》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敬业与乐业》作为一篇富含深刻哲理的文章,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观念,培养其对未来事业的热爱与投入。本案例以这篇课文为核心,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其在感悟敬业与乐业精神的同时,提升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如:“什么是敬业与乐业?”“敬业与乐业对于个人和社会有何意义?”“如何在学习、生活中践行敬业与乐业?”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情境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课文内涵,联系实际生活,探讨敬业与乐业的现实意义。通过课堂互动、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使他们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敬业与乐业》的主要观点和论述方式,掌握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及语言特点。
2.问题导向与思维深化
案例中设计的问题导向策略,不仅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文本,还促进他们批判性思维和深度思维的发展。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对敬业与乐业的含义进行反思,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总结敬业与乐业的内涵、表现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我将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强调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将这种精神融入到学习、生活之中。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案导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按目的筛选材料并加以分类整理的能和不断积累的习惯。
2、理解课文在确定话题、运用语言方面的特点。
3、认识敬业乐业的意义,培养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的分析可落在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教、学具小黑板教学内容要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课文,思考问题,初步读懂文章一、解题,介绍作者导入新课:《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梁启超先生字卓如,别号有任公、沧江、中国之新民及饮冰室主人等。
广东省新会人。
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注意者,著名学者。
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的文章被成为“新文体”。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
该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的,校址在上海陆家浜。
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训练,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有优良的传统和校风。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三、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1.先请学生讲一讲自己归纳的段落大意,然后发动学生评议。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1)这是一篇讲演稿,是梁启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但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今天立足本职多作贡献,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还是大有帮助的。
(2)总结议论文文体知识。
(3)介绍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
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
这里讲的是针对性。
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
人教部编版2020年语文九年级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人教部编版2020年语文九年级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教案同学们,人生基于事业才有价值,事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们对于事业的态度。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唐代文学家韩愈如是说。
在学习过程中你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学习目标:1.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重点)2.体会语言表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难点)3.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一、文本导入《敬业与乐业》是七十多年前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所做的一次讲演。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板书课题)二、预习交流1生字注音承蜩.(tiáo) 佝.(ɡōu)偻.(lóu)亵.(xiè)渎.(dú) 骈.(pián)进劳累.(lèi)果实累累.(léi)讨伐.(fá) 赦.(shè)免解.(jiě)剖.(pōu)教诲.(huì)罪孽.(niè)拣.(jiǎn)择羡.(xiàn)慕强聒.(ɡuō)不舍忠心耿耿.(ɡěnɡ) 百丈禅.(chán)师断章.(zhānɡ)取义心无旁骛.(wù)2词语解释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主眼:主要的着眼处。
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言行相顾:言行一致。
征引:引用。
讨伐:出兵攻打(敌人或叛徒)。
容赦:原谅赦免。
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
层累:重重叠叠的层次。
骈进:一同前进。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反复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
辨别本文采用的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
2、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3、用制作资料卡片的方法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和格言。
4、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学法指导:题目告诉了我们作者谈论的话题。
首先请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作者对“敬业与乐业”的认识,并想想他是怎样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的(思路与方法);其次,选择其中一些段落多多朗读,感受一下演讲的语言特点;最后,选择其中一些经典句和格言做做资料卡片,积累写作素材。
特别要注意的是,读书时要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可对文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或作一些论据补充。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精心导入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鹫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出示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或者:同学们,我们做学生的总希望自己学习最好,事实上,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希望做到最好。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梁启超先生就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敬业与乐业》。
)2.简介作者。
走近梁启超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多媒体出示: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人。
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T “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学习作者对敬业与乐业的论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学会在平凡岗位上追求快乐。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
2.学习作者对敬业与乐业的论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敬业”“乐业”等。
2.把握课文结构,分析作者论述的逻辑关系。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对“敬业”和“乐业”有什么理解呢?(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敬业与乐业的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论述这个话题的。
2.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预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圈画出关键词句。
(2)思考:课文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讲述了什么内容?3.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分享一下自己的感悟。
(2)讨论:作者为什么说“敬业”和“乐业”是人生的重要品质?(3)讨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敬业与乐业?4.分析课文结构(1)请同学们分析课文结构,理清作者论述的逻辑关系。
(2)分析:课文开头、结尾与中间部分的关系。
5.学习课文表达技巧(1)请同学们欣赏课文中的精彩句子,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2)学习:如何运用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6.课堂小结(2)强调: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践行敬业与乐业。
7.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精彩句子。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敬业与乐业的感悟文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敬业精神。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学习作者对敬业与乐业的论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敬业和乐业在生活中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很好,那我们来从课文中找找,作者是怎样描述敬业与乐业的?”教师指名学生读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并提问:“这里作者提到了哪些关于敬业的具体行为?”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敬业”“乐业”等把握课文结构,分析作者论述的逻辑关系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敬业’和‘乐业’分别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尝试解释后,教师进一步解释:“‘敬业’是指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认真负责;‘乐业’则是指在职业活动中找到快乐,享受工作过程。
2024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敬业与乐业说课稿新人教版
此外,我在课堂上的讲解可能过于依赖多媒体资源,而忽视了对学生思考的引导。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我将在未来的教学中,减少对多媒体资源的依赖,增加课堂提问和讨论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敬业与乐业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敬业与乐业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如撰写关于敬业与乐业的感悟、搜集身边的敬业与乐业事例等。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阅读拓展:推荐学生阅读与敬业与乐业主题相关的名人传记、励志故事等,如《鲁迅传》、《乔布斯传》等,了解名人们是如何在各自的领域践行敬业与乐业精神的。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敬业与乐业的内涵与价值。(10分钟)
2.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敬业与乐业的典型人物和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敬业与乐业的意义。(20分钟)
3.课堂活动:开展“我身边的敬业与乐业”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敬业与乐业的认识。(25分钟)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敬业与乐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
2.拓展建议:
(1)开展“我身边的敬业与乐业”采访活动:鼓励学生采访身边的亲朋好友、老师等,了解他们的敬业与乐业故事,撰写采访报告,加深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理解。
(2)组织主题演讲比赛:以“敬业与乐业在我心中”为主题,举办班级或学校范围内的演讲比赛,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敬业与乐业的认识和感悟。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案6敬业与乐业1.把握作者关于“敬业与乐业”的观点,对本文的观点与材料做出区分。
2.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
3.了解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体会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在《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中,男主角阿米尔·汗为塑造形象先增肥28公斤再暴瘦25公斤,只为了拍好适应不同年龄的角色。
不过,为了一部电影付出如此努力,你们觉得是否有此必要呢?(引导学生稍做讨论)是的,有必要,因为这正是他敬业精神的体现,正是他的敬业精神,让他的电影一次次取得成功。
敬业,不仅是阿米尔·汗独有的话题,在近代,我国思想家梁启超就已经很深入地探讨了敬业甚至乐业的重要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位思想家的演讲稿——《敬业与乐业》,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目标导学二:把握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1.默读课文,在默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观点的语句。
明确:(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学法指导】如果在一段当中出现这样几个词语,如“总之、总而言之、所以说、归根结底”等,这些词语所引出的那句话很可能就表述了作者的观点。
2.在以上观点里面,你觉得哪一句话最能够反映出作者的演讲意图?明确:“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三篇
【导语】《敬业与乐业》就是宣讲⼈应该怎样对待⾃⼰所从事的事业的⼀篇⽂章,这是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在职业学校对在校的学⽣所作的演讲词。
让我们去聆听先哲的教诲,观照⾃⼰的学习精神和⽣活态度,领悟⼈⽣价值。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 教学⽬标 知识⽬标 1.积累“征引、旁骛、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法门”等词语。
2.积累记诵⽂中的经典语句、格⾔。
3.体会演讲的⼝语特⾊。
能⼒⽬标 1.把握⽂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初步学习“举例⼦”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法。
3.揣摩语⾔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动有⼒的⾏⽂特点。
情感⽬标 感受梁启超对⼈⽣与事业关系的宣讲,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活态度。
教学重点 1.把握⽂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2.体会演讲和⼝语特⾊。
教学难点 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旨意。
教学⽅法 1.诵读法 这篇演讲词语⾔表达通俗浅显,⼤量引⽤经典、格⾔。
教学中,引导学⽣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语和演讲特⾊。
2.研讨探究法 引导学⽣通过研讨,深层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同时对⽂中的观点⼤胆质疑问难,辩证理解⼈⽣问题,培养学⽣的逆向思维和批判质疑能⼒。
教学媒体 多媒体CAI课件、摄影仪、录⾳机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敬业与乐业》选⾃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篇宣讲⼈⽣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
⽂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责任⼼”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
全⽂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通俗,⽂短意长。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意在引导学⽣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思考⼈⽣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是教读课⽂的重点。
在反复诵读中,积累经典语句、格⾔,体会演讲和⼝语特点。
本课的难点是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第6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第6课《敬业与乐业》教案教学要点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2.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3.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重难点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号饮冰室主人。
清光绪举人。
和他的老师康有为一起,倡导维新变法,并称“康梁”。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这是一篇讲演稿,是梁启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二、字词教学旁骛wù解剖pōu佝偻gōulóu承蜩tiáo亵渎xièdú骈进pián 强聒qiǎngguō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亵渎:轻慢,不尊重。
三、阅读课文,理清思路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
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学习第一部分提问: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这样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古籍中的语句的原意混同,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生字词,理解词义并能灵活运用成语。
2、理解课文内容,找到作者观点,围绕中心论点,理解各分论点之间的联系,梳理清结构层次。
3、掌握论证方法,明确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作用,明白作者写作的意图4、梳理论证思路,学习议论文写作5、培养学生敬业乐业的精神,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重点难点1、掌握论证方法,把握论证思路,理清各层次间的关系,明确作者的观点以及意图2、理解敬业乐业,做好敬业乐业,学写议论文。
教学方法默读法、品析探究法、点拨法教学过程一、导(一)、旧知回顾:1、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三要素是什么?一篇文章一般有几个中心论点,几个分论点?2、论证方法有哪些?如何写清论证思路?(二)、激发新授1、作者简介: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
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2、文体及背景介绍:《敬业与乐业》是近代文学家梁启超于1922年8月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创作的一篇演讲稿。
演讲稿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
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等;具有宣传、鼓动、教育等作用,可与听众以及读者产生共鸣,使他人信服。
从文体上来说,属于议论文范畴。
3、启发:在面对在校学生的演讲上,梁先生会告诉会告诉我们学生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的未来和现在有没有指导意义,学完本文,邀请大家谈谈感想与收获。
二、学1、默读全文,圈画出生字词、成语。
明确:旁骛.:wù,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
骛:追求容赦.:shè,宽恕亵渎..:xiè dú,轻慢,不尊敬佝偻..:ɡōu lóu ,脊背弯曲承蜩.:tiáo,捕蝉,蜩:蝉强聒.不舍:ɡu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聒:生意嘈杂,使人厌烦敬业乐群:专心于学业,与朋友和睦相处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不二法门: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言不及义:形容说话内容无聊或说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敬业与乐业》说课稿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敬业与乐业》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敬业与乐业》,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以及教学评价五大方面作具体的阐述首先,我来说一下教材。
《敬业与乐业》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读课文,居单元之首。
这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本紧扣中心“敬业乐业”展开论述。
开始援引古籍提出中心论点,阐明“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论述有业之必要,再转入论述主体,分别从敬业和乐业两方面逐一论述;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收束全文。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初中阶段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达到的能力要求是: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九年级学生虽然对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并不陌生,但对知识点的了解还不够系统。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目前学生学习的情况。
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目标:理解,积累“敬业乐群,安居乐业,断章取义,不二法门,言不及义,亵渎”等词语;初步学会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能力目标:理清作者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品味和领悟“敬业与乐业”精神。
为了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把教学重点定为: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指导学生联系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难点定为: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和质疑问难。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说,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老子也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学不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
为此,我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朗读法和启发法。
朗读法是一种短时间内同时调动眼,口,耳,脑共同活动的阅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启发法是逐步引导,逐步深入的方法。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深入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内涵: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这两个概念的深层含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对于文章的结构层次和逻辑关系,学生可能存在理解困难。
-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的应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难以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
-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将敬业与乐业的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8.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对优秀文化的鉴赏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分析文章论证方法,提升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精彩词句,提高写作水平。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敬业与乐业的内涵及其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敬业与乐业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模拟不同职业场景,让学生体验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文章结构:以文章的段落为单位,讲解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整体结构中的作用。
-词语和句子理解:对重点词语如“敬业”、“乐业”进行语境分析,解释其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对句子如“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石,乐业是事业成功的秘诀”进行解读,理解其深层含义。
-写作特色分析:以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分析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如比喻、排比等。
-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开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探讨敬业与乐业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内化为自身的职业道德观念。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举例:课文中的引论、本论和结论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如何运用事实、道理、引用等论证方法。
(3)学习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语文素养。本节课涉及许多精彩词汇和句子,教师需着重讲解,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提高语文素养。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敬业与乐业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敬业与乐业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精神内化于心,并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内涵。课文中关于敬业与乐业的论述是本节课的核心,教师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意义,并在实际生活中得以体现。
举例:课文中的“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业者,热爱其业,以乐其心也。”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敬业与乐业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具体内容包括:
1.课文朗读与理解: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旨,体会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内涵。
2.文章结构分析:讲解课文的结构,使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学会分析文章结构。
3.观点论证分析: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4.词汇与句子学习: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写作打下基础。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关于敬业与乐业的论证方法和重要词汇。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九年级上册语文《 敬业与乐业》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章。
(2)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敬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学生乐业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让学生标注出文章中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准备与小组成员讨论。
3. 小组讨论:(1)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的结果,共同解决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让小组成员共同探讨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总结出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
4. 讲解与示范:(1)教师对文章进行详细讲解,解释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教师示范如何进行论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
5. 实践与应用:(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2)让学生write a short essay on the importance of professionalism and joy in work, and share it with the class.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文章。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讲解示范和实践应用等环节,使学生对敬业与乐业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教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理解,掌握梁启超关于敬业与乐业的观点及其论证方法;学习并运用本课的生字词、成语和典故;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如何通过事实、道理和名人名言来支持论点;探讨敬业与乐业的现实意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乐业态度。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敬业与乐业》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们对于这一主题的热情和兴趣。通过课堂上的互动和讨论,我发现他们对敬业与乐业的概念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课堂上,我尝试运用了生动的案例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敬业与乐业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些教学手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这表明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敬业与乐业的核心理念。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敬业与乐业的基本概念。敬业是指对工作或学习充满责任心和热情的态度;乐业则是指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享受工作带来的成就感。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敬业与乐业在一位科学家成功研发新产品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论证逻辑:理解文章的论证逻辑,特别是梁启超如何通过对比、引用等多种方法来加强论点。
-情感认同:让学生从内心认同敬业乐业的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实际应用: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举解释:
-对生僻词汇的解释,可以通过上下文的线索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通过“敬业者,事半而功倍;懒惰者,事倍而功半”的对比,来理解“懈怠”的含义。
2020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敬业与乐业教案 新人教版
6 敬业与乐业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敬业乐业”“安居乐业”“断章取义”“不二法门”“言不及义”“亵渎”“强聒不舍”等词。
2.体会演讲词的文体特点。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2.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论述自己的观点。
3.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和乐业态度。
重点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难点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
1.诵读法。
2.研讨探究法。
梁启超的画像与资料。
2课时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曾讲过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这句话启迪的不仅是当时的古希腊人,也应该引起我们对生活态度、处事原则的深层思考。
“态度”是一切事物能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们的学习也是这样。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让我们在感知先哲的思想风采中,对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并称“康梁”。
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多媒体出示问题组:1.这是一篇什么文章?属于什么文体?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3.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播放课文录音。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互相评论补充,明确问题要点:1.这是一篇演说词,属于议论文。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它是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
3.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敬业与乐业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2.初步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名言警句,品读论述过程中起话题转换和推进作用的词语和句子。
4.把握文本主旨,认识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中,男主角阿米尔·汗为塑造形象先增肥28公斤再暴瘦25公斤,只为了拍好适应不同年龄的角色。
不过,为了一部电影付出如此努力,你们觉得是否有此必要呢?(引导学生稍做讨论) 是的,有必要,因为这正是他敬业精神的体现,正是他的敬业精神,让他的电影一次次取得成功。
敬业,不仅是阿米尔·汗独有的话题,在近代,我国思想家梁启超就已经很深入地探讨了敬业甚至乐业的重要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位思想家的演讲稿——《敬业与乐业》,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
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目标导学二:把握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
1.默读课文,在默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观点的语句。
明确:(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
【学法指导】
如果在一段当中出现这样几个词语,如“总之、总而言之、所以说、归根结底”等,这些词语所引出的那句话很可能就表述了作者的观点。
2.在以上观点里面,你觉得哪一句话最能够反映出作者的演讲意图?
明确:“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3.围绕上述观点,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明确:作者首先论述有业之必要,因为“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接着再论述敬业之重要和乐业之重要;最后归结全文: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既有责任心又有趣味。
4.请在此基础上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明确:本文行文可分为三个部分,以“总——分——总”为结构模式。
先在第一段揭示全篇论述的中心,然后分别论述有业之必要、敬业之重要与乐业之重要,最后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目标导学三:分析论据,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一)分析有业之必要
读文章3—5段,找出与“有业之必要”这一观点有关的名言与故事。
明确:名言:(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2)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故事:百丈禅师的例子。
提问1:从这些名言和故事中我们读出了什么?
明确:名言(1)(2)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对于一切无业游民,作为大教育家的孔子都对他们无可奈何,由此看来,有业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必要。
百丈禅师的例子强调每天都要有事可做。
【教学提示】
这是一篇演讲词,可以虚拟现场,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去体会演讲词的语言特点,另外,有关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不必说得过深。
(二)分析敬业之重要
提问2:读6—7段,用原文中的话说说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明确: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提问3:在6—7段中,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些名言和例子?
明确:名言:(1)主一无适便是敬。
(2)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3)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4)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故事:佝偻丈人承蜩。
(三)分析乐业之重要
提问4:文章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明确:首先反驳“做工好苦”的言论,然后抛出自己的观点:“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最后从发展中领略乐、奋斗中感知乐、竞争中体味乐、专注中享受乐四个方面阐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的道理。
思考:无论是论证“有业之必要性”还是分析“敬业之必要性”,作者都引用了名言或小故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明确:无论是名言还是故事,都是为了阐述“有业之必要性”与“敬业之必要性”的道理。
名言和故事是证明观点的论据,引用的名言就是道理论据,引用的故事就是事实论据。
实践:文章第8段作者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试着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
(出示IT精英比尔·盖茨、科学巨匠居里夫人、掏粪工人时传祥、档案管理员刘义权等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故事)
三、板书设计
敬
业
与
乐业⎩⎪
⎨
⎪⎧有业(前提):引孔子和百丈禅师敬业
⎩⎪
⎨
⎪⎧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乐业
⎩⎪
⎨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四个理由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个课时,我们从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出发,理清了本文的论点、论据以及论证方式,对作者的观点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探究“敬业乐业”的深刻内涵。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理解“敬业乐业”,培养健康劳动价值观
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1.如何理解文中“业”的含义?
明确:这里的“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止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等。
2.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3.作者在阐述什么叫“敬”时说:“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根据这个解释,你是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达到“敬”的标准了呢?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敬”的理解。
明确:学习过程中,并未能在课堂上将心思毫无旁骛地用到学习上,这便是对当前学业的不敬。
需对自己严加约束,明确己任,才算懂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敬”。
4.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请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认识。
明确: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
因此,课文论述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5.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找出一两位这样的“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
提示:那些凡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地完成了,他们都可以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可以以感动中国的人物为例,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呢?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各种素质。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对学习生活进行反思,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敬业”的含义。
目标导学二:品味演讲稿的语言特色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九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学生做的一次讲演,结合内容说说本文是如何体现口语和演讲特色的。
明确:①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如课文第3段,引用孔子的名言之后,又做了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
”②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如课文第8段说道:“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③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进行现场交流。
如演讲到最后,他说:“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这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理诉求。
三、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