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理论在技工院校德育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全人教育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全人教育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全人教育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的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传授学科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全人教育,即全面培养学生的身心、智力、道德、审美等各个方面,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阶段,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的责任。

本文将从德智体美劳等几个方面,探讨大学如何进行全人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德育方面德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大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具备正直、守纪律、尊重他人等优秀品德。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举办德育讲座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通过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道德实践能力。

二、智育方面智育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大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除了传授学科知识外,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学科研究和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体育方面体育是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环节。

大学应提供充足的体育设施和资源,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并积极参加体育竞赛活动。

体育运动既有助于学生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又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使他们在体育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出综合素质更为全面的大学生。

四、美育方面美育是培养学生优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

大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和课程。

学校可以邀请艺术家来校进行艺术讲座和演出,举办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

五、劳育方面劳育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环节。

大学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实习等,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的各种工作和岗位,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员育人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

全员育人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

全员育人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近年来,全员育人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

全员育人理念强调的是学校中所有参与教育的成员,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等,都应承担教育责任,共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一理念对于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全员育人理念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作用。

教师作为学校中的主要育人实施者,承担着培养学生的重要责任。

全员育人理念强调教师的育人功能,要求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行为榜样。

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积极思考,使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此外,全员育人理念也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育过程。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将学生定位为被动接受者,相对较少考虑他们的主体性和参与度。

而全员育人理念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发挥主动性,参与到学校和社区的各种学习和实践活动中。

通过参与实际工作和社会实践,学生可以增强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全员育人理念强调家长和社区的参与。

家庭和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和社区的参与对于学校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教育不应仅仅局限在校园内,而应与家庭和社区相互配合,形成育人合力。

家长可以通过参与学校的家访和家庭教育,了解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和需求,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社区可以提供学生实践和社会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启发。

最后,全员育人理念的落实需要学校管理部门的协调和支持。

学校领导应明确全员育人的目标和重要性,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为全员育人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学校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和教育能力。

同时,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教育评价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全员育人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综上所述,全员育人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全员育人理念,学校中的各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作用,共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员育人的理念与实践

全员育人的理念与实践
全员参与、全方位育人、全过程 育人,强调多方合作、资源整合 ,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优质的 教育环境。
起源与发展
起源
全员育人理念起源于中国传统的教育 思想,强调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 共同参与教育,注重德、智、体、美 等多方面的发展。
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 全员育人理念逐渐得到广泛认同和实 践,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
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
未来的全员育人将更加注重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和 创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的效果,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 不畅,双方在德育方面
的合作不够紧密。
对策
01
02
03
04
强化教师德育意识
通过培训和研讨,使所有教师 认识到育人的重要性,明确自 身在德育中的角色和责任。
完善德育评价机制
建立多维度的德育评价体系, 将德育效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

创新德育方法
鼓励教师探索适合自己学科的 德育实践方法,将德育与学科
志愿服务 企业鼓励员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如社区服务、环保活动等,培 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
员工培训 企业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包括技 能培训、职业素养培训等,提高 员工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注重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 化,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团队建 设等方式,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 凝聚力。
家校合作
学科渗透
学校积极与家长合作,通过家长会、家访 等形式,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过程,形成 教育合力。
中小学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 将思想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 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技工院校德育教育

技工院校德育教育

浅谈技工院校德育教育技工院校学校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世界观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良好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最佳时期。

如何结合当代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善德育教育措施,是本文所要讨论思考的主要内容。

思想道德问题原因措施一、技工院校学校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1.自控力差,法制观念淡薄目前在读的中职学生都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大部分是从小就被全家人视为掌上明珠,称作“小太阳”的独生子女。

由于长期生长在家人百般呵护的溺爱环境当中,这些孩子普遍养成了任性、自私、唯我独尊的性格。

侧重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我满足。

表现形式有:损坏公物、破坏环境、扰乱秩序、打架生非、抽烟酗酒等。

劳动观念淡漠,不注重勤俭节约,行为自控能力差,自律性不强。

花钱无计划、奢侈浪费,还自诩为“日光族”;佩戴手饰、比吃穿、赶时髦。

相当一部分学生法制观念淡薄,视校规校纪于无物,将违反纪律当作家常便饭。

迟到、旷课、上课睡觉、玩手机、甚至逃学、夜不归宿等现象在许多学生身上表现突出,且屡教不改。

2.思想不求上进,无目标无理想思想上不求进取,对前途悲观失望。

近年来,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在拉动以升学为主的普通高中教育大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压缩了中职院校的生源群体,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平均文化基础一落千丈。

据统计,目前有2/3的新生未达到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没有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文化水平。

因此,在学习上得过且过,目的不明,缺乏动力;职业理想模糊,职业目标不明,认为现在学的不一定将来有用,对学习没有兴趣,只想混个文凭;有的是父母觉得孩子还小,在学校有老师管着就行,等等。

突出表现为:意志消沉、无所事事、生活懒散、贪图安逸、今朝有酒今朝醉、谈恋爱、找对象、搞破坏等。

一旦遇到挫折和不顺心的事就哭天抹泪,无所适从,甚至自暴自弃,意志消沉。

3.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精神世界空虚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之部分媒体和影视作品的错误导向,部分学生在生活上片面追求物质享受,食必精品、穿必名牌。

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技工院校德育工作

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技工院校德育工作
联等 七部 委共 同启 动学 习王 为民 、 许
我们就要一 以贯之地推行 下去 ,以实现所 对 学生 的思想 道德教育 。 设计 的工作 目标 ,用长期 不懈 的努力推 动 2 0 中职学 生思想道德 素质的提升 。 0 0万 本文根据 录音整理 , 有删节 , 标题为编者所加

振超 等 l 中国 高技 能人 才楷模 先 0名
明办 、 力 资 源和 社 会保 障 部 、 青 人 共
央文 明办会 同 1 部 委召 开全 国净化 社 2个 会 文化环 境工作 会议 , 现在各 部 门全力 展 开工 作 , 地取 得很 大进 展 , 各 下一 步 , 中央
文 明办和各省文 明办 的有关同志 ,还要 进

步把这项 工作做好 。一定 要减少各方 面

技工教 育德育 工作得到
加 强
人 力 资 源社 会保 障部 门对 技 工
院校学生 德育 1 作一 贯 高度 重视 , = 特
个 有道德 的人 ”活动 ,0 0多 万人 网上 90
学生 、 近生 活 、 近实 际 , 出时代 贴 贴 突 感, 培养学 生 自强 、 自立 的精神 。各 地 和技 工院校也 都制定 了技 工院校德育
团中央 、 国妇联 等六 部 门联合 召开 全 全 国 中等 职业学 校德 育工 作会 议 , 对 进 一 步 加强 和 改进 中等 职 业学 校 德 育工作具 有重要意 义 。技 工院校是 中 等职业 教育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 加强 和
改进 技 院 校德 育 工作 是 推 进 中 等 职业 学 校 德 育工 作 的重 要 内容 。下
是 一 项 系 统 工 程 。 在 有 了一 个 好 的 开 端 , 现

中专学校如何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中专学校如何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中专学校如何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作者:顾彩萍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4年第14期顾彩萍(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摘要:所谓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是指在学校内部之间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建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成长,先简单分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相关知识,重点讲述了中专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模式的实践。

关键词:中专教育;全员育人;管理中专学校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模式,学生大多数来源于初中,想要通过教育走向社会,在学生的培养中发现,采取全员育人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中专学校开展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模式的实践的方法。

一、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模式概述所谓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模式(以下简称全员全程全方位教育模式)是指学校通过载体建设、工作模式以及教育模式等掌握教育的走向。

全员全程全方位教育模式基本框架包括家庭、学校、企业以及社会等,在教学管理和服务中与学生互动,逐渐形成一个家长、学校、企业、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模式,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氛围。

全员全程全方位教育模式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全员育人要求家庭、企业和学校等联动,学校的教育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会把教学、管理和服务融为一体,学生和家长通过学校发布的新闻了解学校,教师和家长通过家校通探讨学生的教育,通过心理咨询室,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在全员育人中学校通过召开面对面家长会对学生的教育进行探讨。

全程育人是指从管理以及服务方面,为学生营造一个育人的氛围,同时注重学生道德的传授和考核,动员学生参与教育活动。

全方位育人是指从教学活动、实习、生活等方面为学生创造一个育人的环境。

二、全员全程全方位教育模式的实施1.学校相关制度的制定与要求从学校整体方面来说,在全员全程全方位教育模式中,为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与时俱进,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落实学校办学目标,实施全方位的管理和教育,并把管理和教育纳入学校的考核管理中。

全人教育视域下职业院校的“五育”思考

全人教育视域下职业院校的“五育”思考

全人教育视域下职业院校的“五育”思考在全人教育视域下,职业院校的“五育”思考是指在职业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素养和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职业领域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和适应能力。

以下是对职业院校“五育”思考的探讨。

首先,德育是职业院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德育是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健康心理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德育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诚信、正直和勤奋精神。

其次,智育是职业院校的核心任务。

智育是指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使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职业教育中,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体育是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育是指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体格和身体健康。

在职业教育中,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他们的体质,提高他们的体育意识和运动技能。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工作中具备较长的体力和抗压能力。

第四,美育是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观念。

在职业教育中,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艺术修养,加强艺术教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工作中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最后,劳动育是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劳动育是指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劳动意识,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劳动素养和职业技能。

在职业教育中,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这样可以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全人教育视域下,职业院校的“五育”思考非常重要。

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育的综合发展,可以使学生全面发展,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职业领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中等职业院校全员育人的几点思考

中等职业院校全员育人的几点思考

90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产业大军的重要任务,中职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

而当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业基础差薄弱且兴趣不高、行为习惯没有养成、上进心不强动力不足等问题。

传统的由班主任单兵作战的育人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常常是“按下葫芦浮起了瓢”。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简称为“全员”)育人。

一、中职院校实施全员育人的现实意义“全员育人”要求全体教师都参与育人,都担任导师;要求全体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的整个教育过程,从学习、生活各个环节,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自始至终和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

当前结合中职校实际探讨如何实现全员育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员育人是适应中等职业教育“育人难”的现实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兜底性”招生使中职校育人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在当今社会选人用人观影响下,追求高学历仍然是用人单位、广大师生、家长的共同追求。

所以上中职校,大多是家长和学生的无奈选择,而这部分学生恰恰是最需要补充知识、最需要关心关爱的一部分学生群体。

教育好这部分学生需要教育者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技巧,单靠班主任力量显然难以为继。

因此,全员育人势在必行。

(二)全员育人是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内在要求跟普通高中比起来,中等职业教育更接近社会和职业,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会直接走向社会,这就要求中职生要逐步建立起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素质与能力,这些素质和能力可以通过书本学习、师长教育、社会实践等方法获得。

这就决定了中职校人才培养必须依靠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共同完成。

(三)全员育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培育人才所面临的环境处于不断开放的时代和社会。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尤艺婷根据职业教育及学生现状,倡导以人为本的“全纳教育”理念,强调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每个学生都有得到尊重的平等地位,每个学生都有着独特的个性、特长和品格。

一、全纳教育理念的提出1、背景依据。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特殊教育当中提出并应用“全纳教育”理念,指出要接纳所有需要特殊教育的孩子,给他们以平等的地位和平等的教育机会。

“全纳教育”是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即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2、现实需求。

在目前我国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们在学习的压抑中长大,经历了“失败”的中考,许多学生的文化程度、专业意识、学习品质、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学校提出全面实施全纳教育的理念。

它基于三个层面的内涵,相对于学校,接纳所有学生,为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对于教师,给予每个学生享有尊重的平等地位,包括他们的优点与缺点;对于学生,要求接纳所有的同伴,理解、尊重老师的劳动,个人融入集体,实现同伴与自我的觉醒。

二、全纳教育的重要内涵及实施的德育方法(一)基本观点:接纳所有学生,提供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

1、牢固确立新型学生观——开启一种前所未有的价值理念。

传统的观念将学校看成是培养人的地方,但它夸大了学校的功能,拔高了教师的地位,突出了教育者“施与”的作用。

它没有看到学生与教师、与学校这种对等、平等的关系。

因而它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

在推动当地经济建设上,职业学校的学生有着更大的贡献。

“进城为创业骨干,入厂成技术能手,回乡是新型农民。

”他们是农村脱贫致富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生力量。

因此,学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教师的感恩对象,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实施全纳教育首先从转变教育工作者观念入手,摆正与学生的关系;以此作为基点开展教育教学各项活动,让学生享受到应有的公平待遇。

全员育人的理念与实践

全员育人的理念与实践
——陈逎臣《教育哲学》
(一)德育确保教学的教育价值属性
从目的层面而言,德育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从价值层面而言,德育规定教学的根本性质 教学不要“失去灵魂的卓越”!
德育使得教学配享教育的称谓
什么是人? 当教育与谋生无关的时候,教育还是否必要?
教育是对人的发展的一种价值限定!
法益均衡性原则。对学生合法权益的干预不得超过 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的价值。
一般只适用于道德、法律,不适用于学习。

小结:做好全员育人的“加减乘除法”
加法:立足学校,挖掘资源,聚焦凸显 减法:避免形式,追求实效,内涵提升 乘法:方法综合,突出整体,扩大效益 除法:多方配合,相互支撑,人人有责
(三)一体化的灵魂/核心:立德树人 (四)一体化的结果: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微观层面(学校)的德育一体化
纵向:不同年级德育的系统化设计 横向:不同德育形态的整合
教师概念充斥着事实与价值的纠结:作为 事实存在的教师,它是一种现实的职业类型; 作为价值而存在的教师,它则更多地指向一种 道德的期待和判断。因而,教师这个概念既是 描述性的,同时又是规范性和表达性的。从后 者来看,教师实质上已经具有了一种道德范型 的意义,这就使得教师自身成为了一种道德评 价的标准。
教学与德育是什么关系?教学可以剥离德育吗?
亲爱的老师们:
➢我是集中营里的幸存者。我亲眼目睹了一般人看不到的事情 : ➢毒气室由有学识的工程师建造;孩子们被受过教育的医生毒 死; ➢婴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谋杀;妇女和孩童被受过高中或者大 学教育的毕业生射杀; ➢所以,我怀疑教育。 ➢我的请求是:希望你们帮助学生做一个有人性的人。永远不 要用你们的辛勤劳动,去栽培孕育出学识渊博的怪兽、身怀绝 技的疯子,或者是受过教育的纳粹。 ➢阅读、写作、数学等学科,只有在用来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得 更有人性时,才显得重要。

全人教育育人模式浅究

全人教育育人模式浅究

全人教育育人模式浅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以及国家政策制度的大力扶持,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社会人力资源的培养、储备和输送做出很大贡献。

但近几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生产的变革,产业结构的升级、完善,及用人单位对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断提高,使得中职教育的发展遭遇瓶颈期的挑战。

1 中职教育传统育人模式的弊端“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

这是中等职业学校一贯明确倡导的培养目标。

但这种暗含功利色彩的办学理念,过于突出了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而淡化了它的“内在价值”、“长期价值”,使得中职教育的发展落后于社会市场需求,也与教育实施的终极目标相悖。

以所谓“订单式”培养教育,来迎合市场的一时之需,片面追求数字化的就业率,而忽视了就业质量;只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而疏于对学生品格训练、职业道德、价值观、人生观等心智技能的培养塑造;一味地把学生打造成“同一规格的标准件”,“并贴上生产一线的蓝领标签”,而削弱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教育。

这种“短、平、快”的育人模式势必造成人才知识底蕴不足,学技单一不稳固,综合素质欠缺,发展潜力不足;教学过程的程式化,教学时空的封闭化,教学评价的片面化,不符合中职阶段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需求。

现行职业教育育人模式的弊端造成中职生社会角色及职能的不协调:(1)知识技能与职业发展不协调。

大部分就业的中职生被定位于操作单一,重复性强的工序中,因基础性学力浅薄,对操作实体知识技能原理的不能充分认知,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及深度不够,造成了今后创新能力匮乏。

从而导致了中职生的职业规划“短、单、差”。

(2)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不协调。

部分中职生,虽在一定业务范围内能胜任,也知晓操作原理与技能,但苦于无法敏锐捕捉到发展、提高的切入点,处理不好繁杂的人际关系,缺乏沟通能力与团队精神,特例独行,茫然自卑,影响工作业绩和效率。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机制的实践探究 全面德育全方位育人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机制的实践探究 全面德育全方位育人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机制的实践探究全面德育全方位育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大学生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多,宝XX 的阅历和方法;但总的来看,它们还存在着零散、不全面、互相间联系不紧密等局限,这样就难免使德育工作缺乏肯定的系统性、连续性。

如何构建新时期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教育机制,始终是我们不断探究的问题。

在长期的德育实践过程中。

我们不断总结、梳理、升华、逐步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育人〞)的德育机制。

一、“三育人〞德育机制的内涵“三育人〞包括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个方面。

全员育人指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使他们参加到学生德育工作当中来,形成一个全员参加、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的教育群体,形成一个目标明确、要求一致、管理严密的德育工作领导管理体系,切实使全体师生员卫。

校外一切教育者成为学生思想成长的引路人。

全程育人指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出发。

加强德育工作的阶段性、,连贯性、时间性、进展性,使德育工作贯穿教育工作的始终,以期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素养有条不紊地生成和进展。

全方位育人指加强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德育途径的多样性。

以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结构。

德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整体,其中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是核心,除此之外德育还包括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只有加强全方位的教育,提供一个全面’、和谐的德育环境,使德育渗透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才会加强学生的参加性、自主性、选择性,切实据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二、“三育人〞德育机制的实践性探究1.立足学生成进步展。

做到垒程育人。

把握德育工作的全时段进行育人。

德育实施是以肯定的时间为依托和条件的,要把德育放在学生在校的全部时间内进行,逮包括学生整个在校期间的德育工作、学年的德育正作、学期的德育工作,每月、每周、甚至是每天的德育工作。

为此,要设计整个德育打算,使各时段的德育工作层次清楚,重点分明,环环相扣,螺旋上升,不断深、人。

新时代技工院校立德树人路径实践探索——以聊城市技师学院为例

新时代技工院校立德树人路径实践探索——以聊城市技师学院为例

新时代技工院校立德树人路径实践探索——以聊城市技师学院为例作者:姜国峰来源:《职业(上半月刊)》 2020年第4期文 / 姜国峰摘要:本文从“三全育人”视角入手,分析提出在德育体系内,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路径来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利用每一位教育者、每一个时间、每一个空间和每一个教育载体,齐抓共管,共同协作,构筑一个立德树人的立体结构,三条路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三路同向,合力同行”,形成一个点面结合、时空相连、立体完整的立德树人路径,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德育合力,将德育无形渗透,在无形中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三全育人” 立德树人路径“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本文从“三全育人”视角入手,在德育体系内,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条路径来调动德育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利用每一位教育者、每一个时间、每一个空间和每一个教育载体,齐抓共管,共同协作,构筑一个立德树人的立体结构,三条路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三路同向,合力同行”,形成一个点面结合、时空相连、立体完整体的立德树人路径,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德育合力,将德育无形渗透,在无形中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一、立德树人实施路径实践探索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背景,按照“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将“三全育人”分为育人队伍、育人时间、育人空间三个路径,构造点面结合、时空相连、立体完整的立德树人路径,“三路同向,合力同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德育实效性。

“三路同向,合力同行”指的是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围绕“三全育人”这个核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德育规律,按照育人队伍、育人时间、育人空间三条路径,在学院党委统一领导下,构建全院教职员工齐抓共管的育人路径,把德育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构成点面结合、时空相连、立体完整的立德树人路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德育实效性。

将“全员、全程、全方位”按照育人队伍、育人时间、育人空间划分为三条路径,全员对应育人队伍路径,全过程对应育人时间路径,全方位对应育人空间路径,学生处在这三条路径所组成的三维坐标体系内。

全人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

全人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
优化教育方案。立德树人不仅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首要 任务,也是思政开展的根本任务。因而,高职院校要本 着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着力为学生 建设具备特色性的“核心课堂 + 其他学科课堂辅助”的 教学模式,为思政教育开拓出一个良好的载体,种好立 德树人的“责任田”。在达成上述所说的教学建设的过 程 当 中 ,要 基 于 理 论 与 实 践 两 个 维 度 开 展 。在 理 论 维 度 , 要积极对思政教育进行创新,基于全人教育理念,围绕 学生开展,并在此过程中适当融入新兴技术,着力优化 课堂教学模式,激活传统思政教育的动力,为学生打造 出集线上与线下为一体的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够充分利 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在高职院校学习 及生活的过程当中,关注社会热点,促进学生能够养成 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实践维度,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的 过程当中,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对新闻进行浏览, 并在高职院校之中,建设具备红色特性的社团,带领校 外实践基地进入高职院校之中,让学生能够在院校学习 的进程当中,加深对于我国发展历程的理解,培养学生
【本文系 2022 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一般课 题“全人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 路 径 研 究 ” ( 编 号 2 0 2 2 0 2 0 2 0 1 2 ) 。 】 LD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图据网络。
109
加强学生服务。高职院校在基于全人育人理念,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服务育人的隐性 教育作用。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对学生投入情 感关怀,以收获良好的教育效益。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成 长发展的时期,在面临高职院校的学习及生活时,偶尔也 会出现困惑。因而,高职院校要注重通过心理教育,加强 心理咨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在此过程当中, 高职院校还要关怀学生的生活,完善相关的软硬件设施建 设,营造出良好的校园环境,并定期开设具有特色性的教 育活动,提升学生在院校学习的满意度,为立德树人的落 实提供坚实的后方供给保障。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要加 强对学生的就业支持,为学生就业提供一体化的指导,让 学生能够在高职院校为学生精心设计的就业指导之下,明 确自身的前行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为学生未来就 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育中的全人教育与素质教育

教育中的全人教育与素质教育

教育中的全人教育与素质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现代社会,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

在教育领域,人们常常讨论全人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实践。

本文将探讨教育中的全人教育与素质教育,并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以及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一、全人教育的概念与实践全人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格、智力、体魄、情感和社交等各个方面。

它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独立和创造性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全人教育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实践中,全人教育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来达到目标。

教师通过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创造力、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开展丰富多样的课程,包括体育、音乐、美术和手工等,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身体素质。

同时,学校也为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实习等机会,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际能力。

二、素质教育的概念与实践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创造力。

它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品德和人文素养。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终身发展。

在实践中,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校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和综合评价来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

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学校也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和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此外,学校还开展讲座、讨论班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全人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与区别全人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相似之处,都强调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它们都关注学生的人格、智力和身体等方面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多样化能力和素质。

然而,全人教育和素质教育也存在一些区别。

全人教育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而素质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培养。

以人为本以德为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以人为本以德为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以人为本以德为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教之道,德为先,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我校德育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自觉教育”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和“八好”主题教育,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积极构建“课程育人,管理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机制,在全员育人上作出了积极探索。

一、理念更新,建构教师全员育人的自觉意识我校利用教师会、德育汇报会等形式,强化教师德育教育责任感,树立教师德育为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鼓励教师要以自己丰富的学识、高尚的师德、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健全的人格来教育感召学生。

切实做到“三个转变”:变德育工作以班主任为主为全员参与,变学校为主教育为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变注重学生学业成绩为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三个并重”:育人与教书并重;课下与课上并重;服务与管理并重。

学校发挥班主任作为德育教育主体的作用,每周一进行班主任工作例会或班主任工作经交流,组织班主任参加各级各类德育教研活动,提高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水平。

还引领普通教师主动学习,共同分析学生的行为特征和心理活动,共同研究学生的潜在优势和教育艺术,努力打造一支“三懂三会”(懂教育规律,懂学生心理,懂教育方法;会做学生思想工作,会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会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德育教育队伍。

通过推动,教师们普遍认识到全员育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形成了人人承担育人任务、堂堂渗透育人内容、时时蕴含育人理念、事事体现育人作用的良好局面。

二、多管齐下,形成学校全员育人的自觉行为1. 上好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全员育人课程是育人的核心载体。

我们要求每位教师从课程目标出发,分解育人要点,突出学科课程的育人内涵,全面挖掘课程功能,使育人工作成为可执行、可检查、可评估的工作。

在开齐、开足课程的基础上,我校扎实开好地方课程、实践性课程和学校课程,真正地让课程文化精髓丰厚学生素养,提供成长动力,充实人生价值。

全人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发展

全人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发展

全人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发展什么是全人教育?全人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发展。

它认为,教育不应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就,而应将学术知识与道德品质、创造力、社交能力等综合素养结合起来,全面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

全人教育的核心目标1.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全人教育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

帮助他们树立正义、善良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除了传授学科知识外,全人教育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身体健康:全人教育认识到身体健康对于全面发展十分重要。

通过运动和体育活动,促进孩子们身体的发展和健康习惯的养成。

4.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全人教育重视学生与他人的互动,鼓励合作、沟通和领导技能的培养。

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

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艺术教育是全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

实施全人教育的方法1.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将全人教育理念融入到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多元思维和创新精神。

2.建立全面评价体系: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外,引入课程综合评价、项目制评价等多样化评价方法,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3.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机会:组织各类社团、俱乐部、科研项目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领导力和合作能力。

4.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帮助他们发现并发展潜能。

5.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创设积极向上、包容互助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礼仪。

全人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影响全人教育不仅关注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发展,更注重培养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心、有创造力、具备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公民。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更加适应未来社会中多变复杂的环境,并能够担当起社会责任,做出积极贡献。

全国技工学校德育课课程标准(修订稿)

全国技工学校德育课课程标准(修订稿)

全国技工学校德育课课程标准(修订稿)第一部分前言《全国技工学校德育课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指导全国技工学校德育课教学、评估、考核,以及规范教材编写与审查标准的规章,是技工学校开展德育课程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也日益明显。

社会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技工学校的德育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积极适应学生群体的新变化,增强德育课教学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技工学校德育课是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本质要求。

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增强法制意识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技工学校德育课,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以学生的思想、道德、态度和情感发展为线索,围绕学生德育需求的发生时机,紧密联系实际,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法制意识、经济政治与社会常识教育;进行公民道德、职业道德、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行思想方法、心理品质、就业创业教育。

技工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论文

技工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论文

技工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论文摘要:技工教育包括德、智、体、美、技能等几个方面,教育工作者最大的职责就是培养人、教育人,就是研究学生的各种需求和特点,生动有效地做好德育工作。

德育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解决道德品质问题的必要手段,它影响并决定学生的言行,使学生成为企业需要的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又有较高的业务素质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技工学校教育教学的宗旨所在。

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实际阐述了对技工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体会和认识。

关键词:技工学校;德育工作;教育理念一、突破传统教育理念,调整教育内容,与时代同步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往往单纯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突出个体完美的人格塑造,传统的道德教育培养了人的向善、自强、耐力和从属感。

但是,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与现代生产和人类经济活动相适应的现代人才,现代人才除了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现代社会、现代生产所需要的基本道德素质。

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是科技高速发展时代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必须具备现代社会所需的基本道德素质,尤其要具备勇于开拓、勇于创造、团结协作的精神。

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单靠强调完善个人修养、追求传统的思想人格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改革德育教育制度,推行德育系统化教育。

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开设职业道德常识课,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与日常学习生活中,拓宽德育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当今的学生,转变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努力使现代意识和传统教育一体化,既有远景目标,又有层次要求,二者互相贯通,彼此交融,这是当今德育的发展取向。

1.要实现培养目标,应开展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德育工作(1)在新生入学时,把军训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德育教育工作中,以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强化集体主义意识。

组织新生看爱国电影、唱革命歌曲、接受现代国防教育,打破平面式单渠道的教育,实行渗透式立体化教育,在寓教于乐中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这也是德育工作的基础阶段。

中职学校全员育人实施方案

中职学校全员育人实施方案

中职学校全员育人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中职学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全员育人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全员育人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全面提高中职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施目标1. 提高教师育人意识,增强全员育人责任感;2. 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3. 提升学生学业水平,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能力;4. 构建和谐校园氛围,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三、实施策略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 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及时的心理咨询和帮助;3. 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创设多样化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4. 加强家校合作,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学生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合力;5. 建立健全育人考核机制,建立全员育人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育人工作。

四、实施步骤1. 制定全员育人实施方案,明确全员育人的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实施计划;2. 加强师德师风培训,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3. 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4. 实施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5. 加强家校合作,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学生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合力;6. 建立健全育人考核机制,建立全员育人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育人工作。

五、实施保障1. 加强领导和组织保障,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全员育人工作的组织领导;2. 加强宣传和督导,加强全员育人工作的宣传和督导,形成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浓厚氛围;3. 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 创 造能力 、 社会 参与能 力 、 道德 等综合素 质 ,
引导学生学会“ 如何做人” . 必 将 对 学 生 正 确 价 值 观 的形 成 和 理 想 人 格 的 确 立 . 行 为 规 范 和 思 维 方 式 的形 成 大 有 裨 益 . 对 矫 正 目前 技 工 院 校 的 德 育 目标 . 提 升 学 生 的 人 文 素 养 和 科 学 素 养 等具 有 重 要 的价 值
德 育教 学模 式 陈 旧( 5 1 %)
教 师为 中心 照本 宣 科
缺乏趣 味
1 O % 1 9 %
2 2 %
育具 有整 体性 ,不 仅要 求被教 育 者 的学 习成绩 好 . 还要 求其 素质 、 身体 条件 好 : 第二 , 全人 教 育具 有发
展性 , 它 强调 的是 被 教育 者 的 长远 发 展 . 不 仅 只看
占据 课 时少 缺 乏 对 德 育 的重 视 ( 3 2 %) 考 试 比重 少 l 5 %
力 于追 求 被教 育 者 智力 、素 质 的提 升 和社 会 价 值
的 最 大 实 现 .且 强 调 让 被 教 育 者 首 先 学 会 做 人 通 俗 地讲 , 全人教育就是一种将人培养成 “ 全人 ”
度 有要求 , 更 重要 的是通 过这 种教 育将 学 生培 养成

个 能与 社会 、 环境 、 他人 、 自然 融合 的人 , 达 到 全
技 工院 校德育 中存 在的 问题
面发展 的 目的


缺乏实践f 1 7 %)
围绕着 “ 你认 为 目前技 工院校 的德 育存 在什 么
4 0 职教论 ̄/ 2 0 1 5 . 1 1
前技工 院校德育存在的 问题 . 构建 了技 工院校 全人教 育模型 . 提 出了技工 院校德 育融入全人教育理论 的策略 。
关键 词 : 全人教 育理 论 ; 模型 ; 德育; 技 工 院校
作 者简介 : 章 勤芳 ( 1 9 6 3 一) , 女, 江西 南昌人 , 海 宁市 高级 技 工 学校 高级 讲 师 , 研 究方 向 为德 育教 育 。 基金 项 目: 2 0 1 4年度 浙 江省技 工 院校教 学 业务 立 项重 点课 题 “ 技 工 院校 学生职 业人格 状 况调查 及 培 养 研究” ( 编号 : 1 — 1 3 ) , 主持 人 : 章 勤芳
图 1 学 生 对德 育存 在 问题 的 调 查 分 析 饼状 图
Y U R E N H U I F E N G育 人 惠 风
( 一) 片 面 的职 业教 育 观 导致 对 德 育缺 乏 应 有
的重视
教 学 作 为 德 育 的主 要 部 分 . 并 没 有 充 分 意 识 到 人 文 素 养 对 于 学 生 成 为 一 名 高 素 质 技 术 技 能 人 才
的重 要 意义 而 全人 教 育 旨在 培养 学生 的思 维 能
认为对 德 育缺乏 重视 的学 生 ( 占总 比 3 2 %) 中.
有 占总 比 1 7 %的学 生认 为 德 育课 时 少 .有 占总 比
1 5 %的学 生认为 德育在 考试 中 比重较 少 这主要 是 由于近年来 .职业教育 被片面地 认为就是 教给学 生
因 主 要 有 三 类 .其 中认 为 对 德 育 缺 乏 重 视 的 占 3 2 %. 认 为 德 育 教学 模 式 陈 旧的 占 5 1 %. 认 为德 育
缺 乏实 践 的 占 1 7 %( 见表 1 和图 1 ) 。
表 1 学 生 对 德 育存 在 问题 的 调 查 分 析 表
问题 类型 答 案 选 项
德 育缺 乏 实 践 ( 1 7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案例 融入 少
实 践 活 动少
6 %
l 1 %
重其 在学 校 的表 现 。 也不 只是 以学 习成 绩作 为 评价
的标准 , 它是 一 个 长期 、 持续 的动 态过 程 : 第三 , 全
缺 乏 趣
人 教育 具有转 化性 . 旨在将一 种外 向的教 育转 化成 为 内在 的变 化 , 不 仅 对学 生 的 学 习成 绩 、 受 教 育程
育人惠风 Y U R E N H U I F E N G
全人教育理论在技工院校德育中的应用
口 章 勤 芳
摘 要: 全人教 育不仅 包括对 学生素质 的要 求, 还 包括对学生社会价值 、 生活理念 的要 求 , 它强调健 全 学生
的人格 , 促 进 学生的健康 成长。文章依 据全人教 育理论 , 采 用问卷调 查法 、 模型分析 法和数 据分析 法 。 分析 了当
所 占比侧
1 7 %
或“ 完人 ” 的教育 , 其 目的 就 是 要 培 养 出有 道 德 、
素质高 、 有知识 、 有能力 、 能 对 社 会 作 出 积 极 贡 献
的人 ,它 所 追求 的教 育境 界 可 以说 是 人 类 教 育 的
最 佳状 态 全 人 教育 主 要 有三 个 基本 特 征 : 第一 。 全 人 教
问题 ” 笔 者 抽 取 了本 校 3 3 5名 学 生 ( 其 中男 生 1 8 5 人 ,女 生 1 5 0人 ) ,以问卷 的方 式进 行 了详 细 的调
查. 调查 结果 如表 1 所示 。 根 据表 1 我 们可 以看 到 . 同学 们认 为造 成 目前 技 工 院校 德 育 收效 甚 微 的原

中图分 类号 : G 7 1 5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1 — 7 5 1 8 ( 2 0 1 5 ) 1 1 — 0 0 4 0 — 0 4
准确 地说 .不 同 的 国家 在 不 同 的时 期 对 全 人 教 育 有 着不 同的 理解 .所 以全 人 教 育并 没 有 一个 统 一 的 界定 . 但 是 其 实 质是 相 似 的 . 即大 多数 观 点 认 为 全 人 教育 指 的是 以学 校 为 主导 .以学 生 为 核 心, 家庭 、 社会共同参与的一种教育 , 它 强 调 被 教 育者 的 全 面发 展 , 注 重 以人 为 本 和 以社 会 为本 . 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