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对急性白血病多重耐药细胞的逆转耐药机制探讨

合集下载

白血病耐药性的分子机制与逆转策略

白血病耐药性的分子机制与逆转策略

白血病耐药性的分子机制与逆转策略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较高的患病率。

尽管当前的白血病治疗方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一些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会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白血病耐药性的发生与分子机制密切相关,了解这些机制并探索逆转策略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白血病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在白血病治疗过程中,耐药性的发生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分子机制:1. 基因突变:白血病细胞通过基因突变来获得耐药性。

这些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药物靶点的改变,使得药物无法有效作用于细胞。

例如,药物靶点的突变可以使得白血病细胞对于通常有效的化疗药物具有抗药性。

2. 药物外排泵:白血病细胞通过高表达药物外排泵来排除药物,从而降低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

药物外排泵可以将细胞毒性药物从细胞内部迅速释放到细胞外,阻碍药物对细胞的作用。

3. 细胞凋亡通路异常:凋亡是一种自我死亡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而白血病细胞耐药往往与凋亡通路异常相关。

例如,白血病细胞可能会发生Bcl-2蛋白过度表达,使得细胞无法正常进行凋亡,从而获得对药物的抵抗能力。

二、白血病耐药性的逆转策略针对白血病耐药性,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逆转策略,尝试恢复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逆转策略:1. 靶向耐药突变:通过设计新的药物或者改良现有药物,针对白血病细胞中的耐药突变进行针对性治疗。

例如,可以寻找新的药物靶点,或者改变药物的结构以绕过耐药突变。

2. 抑制药物外排泵:研究人员可以开发并应用药物外排泵抑制剂,阻断药物外排泵的功能,从而增加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提高药物的疗效。

3. 修复凋亡通路:利用基因治疗、RNA干扰技术或者药物干预等手段,修复白血病细胞凋亡通路的异常,使得细胞再次对药物产生敏感性。

例如,通过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恢复细胞的凋亡功能。

4. 联合化疗:采用多种药物组合进行联合化疗,以降低耐药性发生的概率。

联合化疗方案可以同时作用于不同的治疗靶点,提高疗效,并减小患者产生耐药性的风险。

抗菌药物单选试题

抗菌药物单选试题

第二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业知识测试题1. 有关抗菌药物使用权限,正确的是(A )A. 临床应用时间长、安全有效、经济且耐药较少的药物属非限制使用B. 仅不良反应明显的药物不属于限制使用C. 仅对细菌耐药性影响明显的药物不属于限制使用D. 临床应用资料少的药物不能限制使用E. 医疗机构不能根据本机构具体情况增加特殊使用类别的抗菌药物品种2. 医师在临床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按照(A)A. 严格掌握适应症B. 不经过医师审核C. 可未经会诊越级使用D. 根据临床需要应用E. 以上都不对3. 有关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综合评价标准,正确的是(A)A. 有明确适应证用药B. 抗菌药物选择与更换无依据,无记录C. 抗菌药物应用48-72小时后临床无效,无细菌培养结果不能更换抗菌素D. 抗菌药物应用48-72小时后临床无效,必须等待药敏结果才能更换抗菌素E. 以上都不对4.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该(E)A. 参照药敏结果选择抗菌素B. 加强病原检测C. 及时给予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D. 慎重选择抗菌素E. 以上都正确5. 有关Ⅰ类手术切口应用抗菌药物,错误的是(C)A. 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与用药时间B. 术前0.5-2小时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C. 术前4小时开始首次给药D. 预防用药一般不超过24小时E. 都不对第三章抗菌药物基本知识6.1.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壁合成起抗菌作用的药物有(A)A.克林霉素B.氯霉素C.红霉素D.万古霉素E.达托霉素7.2.下列哪类抗菌药物影响细菌细胞的蛋白质的合成(C)A.青霉素类B.头孢菌素类C.大环内酯类D.糖肽类E.磷霉素8.3.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抗菌活性的药物(D)A.哌拉西林B.头孢他啶C.美罗培南D.头孢曲松E.环丙沙星9.对MRSA不具抗菌活性的药物为(D)A.达托霉素B.万古霉C.利奈唑胺D.头孢唑林E.替考拉宁10.治疗脑膜炎需要同时鞘内给药的抗感染药为(C)A.青霉素B.头孢曲松C.两性霉素BD.氟康唑E.美罗培南11.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不具抗菌活性的药物为(D)A.替卡西林/克拉维酸B.米诺环萦C.左氧氟沙星D.头孢吡肟E. SMZ/TMP12.无论脑膜有无炎症,不能透入脑脊液的抗菌药物为(C)A.氯霉素B.头孢曲松C.米诺环素D.万古霉素E.红霉素13.骨组织中浓度高的药物为(B)A.红霉素B.头孢菌素C.克林霉素D.青霉素E.四环素类14.前列腺中浓度高的药物为(C)A.青霉素B.头孢他啶C.氟喹诺酮类D.氨曲南E.头孢拉定15.与时问依赖性抗菌药物有关的PK/PD参数主要为(B)A.血药峰浓度/MICB.AUC24/MICC.血药浓度达到或超过MIC的时间(T>MIC)D.以上均是E.以上均否第四章β-内酰胺抗菌药物基本知识16.β-内酰胺类药物属于以下哪一类(E)A.快速抑菌剂B.慢效抑菌剂C.静止期杀菌剂D.抑菌剂E.繁殖期杀菌剂17.青霉素G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每日给药4-6次,这与以下哪项有关(D)A.半衰期长B.浓度依赖性C.防突变浓度D.时间依赖性E.有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18.患者,女性,发热1个月余,血培养两次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对苯唑西林耐药,治疗选药以下正确的是(E)A.青霉素GB.亚胺培南C.头孢唑林D.氯唑西林E.以上都不是19.对于无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静脉滴注青霉素G前应该是(C)A.不强行要求皮试B.氨苄西林与青霉素G无交叉过敏,可以不作皮试就用氨苄西林代替C.成人在7日内未用过青霉素者、小儿在3日内未用过青霉素者均应进行青霉素皮试D.不需要询问以前其他过敏史E.青霉素G配成液体后放置48小时内可以使用5.下列哪个药物不容易与青霉素发生交叉过敏(B)A.氨苄西林B.阿奇霉素C.头孢噻肟D.阿莫西林E.苯唑西林20.青霉素G的半衰期为(C)A.60分钟B.120分钟C.3O分钟D.180分钟E.240分钟21.葡萄球菌感染经验性选药应该首先避开以下哪种耐药问题(A)A.大多数葡萄球菌产生青霉素酶,不宜用单纯青霉素G治疗B.因为DNA螺旋酶改变,不宜用喹诺酮类C.由于产生NDM-1金属酶,不宜用碳青霉烯类D.因产生钝化酶,不宜用氨基糖苷类E.因细菌外排泵功能增强,不宜选择四环素类22.青霉素类应用前,应该首选进行以下哪项工作(B)A.血药浓度监测B.皮肤过敏试验C.大便菌群比例测定D.鼻腔筛查有无MRSA携带E.大便筛查产ESBL细菌23.预防风湿热可选择以下哪个药物(A)A.苄星青霉素B.阿莫西林/克拉维酸C.头孢唑林D.头孢西丁E.头孢哌酮/舒巴坦24.应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应该重点关注哪个问题(C)A.光敏反应B.红人综合征C.肾功能损害D.肝功能损害E.血液系统三系降低25.患者,女性,29岁,患急性肾盂肾炎,尿培养为不产酶的粪肠球菌生长,万古霉素及氨苄西林都敏感,目标治疗应该选择以下哪个抗菌药物(E)A.头孢吡肟B.头孢呋辛C.头孢唑林D.阿米卡星E.氨苄西林26.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部分抢救原则包括(E)A.分秒必争,就地抢救,立即使患者头低位躺下B.立即在上臂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0mlC.迅速准备好静脉、输液D.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50~100mgE.以上都是27.以下哪个药物不适于初步判断细菌产生是否产生ESBLs(D)A.头孢噻肟B.头孢曲松C.头孢他啶D.头孢硫脒E.氨曲南28.以下哪些药物可用于判断细菌产AmpC(E)A.头孢噻肟B.头孢西丁C.哌拉西林/他唑巴坦D.头孢哌酮/舒巴坦E.以上都是29.患者,男性,72岁,糖尿病8年,胆管结石2年,出现发热,右上腹痛,轻度黄疸,血压75/55mg,以下哪个药物应作为经验治疗首选(B)A.头孢曲松B.亚胺培南/西司他丁C.阿米卡星D.哌拉西林E.阿洛西林16.以下哪个药物容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A.头孢唑林B.苯唑西林C.头孢曲松D.头孢哌酮E.头孢硫脒30.患者,女性,G l P O孕9周,出现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无发热,扁桃体有脓点,可经验性选以下哪种药物治疗(D)A.左氧氟沙星B.多西环素C.SMZ-TMPD.青霉素VE.庆大霉素18.患者,女性,35岁,临床医生,近期因劳累后出现咳嗽咳痰,服用法罗培南4天无缓解,痰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应该选择以下哪个药物治疗(E)A.继续用法罗培南B.厄他培南C.头孢克洛D.阿莫西林/克拉维酸E.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1.以下哪个最常用于外科围手术期切口感染的预防(C)A.左氧氟沙星B.阿米卡星C.头孢唑林D.阿奇霉素E.多西环素32.男性,23岁,因“头痛、呕吐2天,抽搐、昏迷4小时”入院,脑脊液显示化脓性改变,以下哪个药物宜作为经验性治疗选用(A)A.美罗培南B.头孢哌酮/舒巴坦C.亚胺培南/西司他丁D.阿米卡星E.头孢唑林33.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青霉素类药物是(C)A.哌拉西林B.替卡西林C.美洛西林D.阿洛西林E.以上都是34.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包括(C)A.头孢他啶B.头孢哌酮C.头孢吡肟D.头孢匹罗E.以上都是35.不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碳青霉烯类药物是(B)A.亚胺培南B.厄他培南C.美罗培南D.比阿培南E.帕尼培南36.对多重耐药不动杆菌具有较好抗菌活性的药物是(A)A.头孢哌酮/舒巴坦B.头孢噻肟C.头孢克肟D.头孢唑肟E.头孢地尼37.头霉素类药物的抗菌谱不包括(E)A.肠球菌属B.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C.铜绿假单胞菌D.产AmpC酶菌株E.以上都是38.除以下哪个药物,其他药物都无抗铜绿假单胞菌的活性(C)A.阿莫西林B.氨苄西C.氨曲南D.苯唑西林E.氯唑西林39.β-内酰胺类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时,以下正确的提法是(A)A.不能放在同一容器中输注B.不可用于原因不明的重症感染C.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具有拮抗作用D.与氯霉素联合具有协同抗菌作用E.可用于治疗轻中度感染40.以下哪个药物属于仅对革兰阴性菌有效的单环β-内酰胺类(B)A.头孢米诺B.氨曲南C.拉氧头孢D.法罗培南E.头孢呋辛41.在体外对不动杆菌及奈瑟菌属细菌有抗菌活性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是(C)A.他唑巴坦B.克拉维酸C.舒巴坦D.西司他丁E.倍他米隆42迄今以下哪类细菌从来不产β-内酰胺酶,所致感染不需要使用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治疗(D)A.大肠埃希菌B.肺炎克雷伯菌C.流感嗜血杆菌D.肺炎链球菌等链球菌属细菌E.铜绿假单胞菌第五章化学合成抗菌药物基本知识43.不含氟的喹诺酮类药是(C )A.氧氟沙星B.氟罗沙星C.吡哌酸D.洛美沙星E.莫西沙星44.喹诺酮类抗菌药作用原理是(D )A.抑制细胞壁黏肽交联反应B.抑制细菌转肽酶C.抑制蛋白质合成D.抑制DNA螺旋酶E.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45.与氟喹诺酮类特点不符合的叙述是(C )A.多口服吸收良好B.口服吸收受多价阳离子影响C.血浆蛋白结合率高D.可进入骨、关节等组织E.大多主要以原形经肾排出46.下列有关诺氟沙星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选项为(C )A.对G-菌抗菌作用强B.对G+菌抗菌作用弱C.对军团菌有作用D.可用于上呼吸道、泌尿道、肠道感染E.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47.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厌氧菌呈天然抗菌活性,但属于例外的是(B )A.氧氟沙星B.环丙沙星C.洛美沙星D.诺氟沙星E.左氧氟沙星48.下列有关氧氟沙星特点的叙述错误的选项为(D )A.广谱的第三代喹诺酮药物B.可用于抗结核治疗C.对沙眼衣原体有作用D.不能通过血脑屏障E.胆汁与胆囊壁中药物浓度较高49.下列有关氟罗沙星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选项为(C )A.对Gˉ菌抗菌作用较强B.对G+菌抗菌作用较强C.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较环丙沙星强D.口服吸收迅速且完全E.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50.因为“光敏反应”而限制使用的是(B )A.诺氟沙星B.洛美沙星C.加替沙星D.吉米沙星E.左氧氟沙星51.硝基呋喃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A )A.抑制乙酰辅酶A,干扰微生物糖类的代谢B.抑制细菌DNA合成C.抑制细菌RNAD.破坏细胞膜稳定性E.影响蛋白质合成52.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是(A )A.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B.抑制四氢叶酸还原酶C.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D.抑制二氢叶酸还原E.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11.甲氧苄啶的抗菌机制是(C )A.破坏细菌细胞壁B.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C.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D.抑制DNA螺旋E.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53.不符合磺胺类药物特点的叙述是(D )A.进入体内的磺胺多在肝中乙酰化B.抗菌谱较广,包括G-菌、G+菌等C.可用于衣原体感染D.可用于立克次体感染E.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54.关于替硝唑,下列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A.毒性比甲硝唑高B.半衰期长,消除半衰期平均12.6小时C.与甲硝唑的结构类似D.也可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E.口服后吸收完全55.甲硝唑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D )A.头痛、眩晕B.白细胞一过性降低C.肢体麻木D.恶心和口腔金属味E.发热56.下列药物中口服吸收少,主要用于肠道感染的是(D )A.甲氧苄啶B.氧氟沙星C.磺胺嘧啶D.呋喃唑酮E.左氧氟沙星57.长期服用可能引起间质性肺炎的药物是(B )A.呋喃唑酮B.呋喃妥因C.甲硝唑D.氧氟沙星E.头孢哌酮58.下列药物中均可引起双硫仑反应的是(C )A.甲硝唑与莫西沙星B.磺胺嘧啶与替硝唑C.呋喃唑酮和替硝唑D.呋喃妥因与磺胺甲蟋唑E.阿米卡星与利福平第六章其他抗菌药物基本知识59.下列与呋塞米合用易增强耳毒性的抗菌药物类是(E )A.林可霉素类B.β内酰胺类C.四环素类D.大环内酯类E.氨基糖苷类60.氨基苷类抗菌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是(B )A.抑制骨髓B.耳毒性C.肝毒性D.心脏毒性E.消化道61.下列对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最强的氨基苷类抗菌药物是(C )A.卡那霉素B.庆大霉素C.阿米卡星D.妥布霉素E.链霉素62.可能引起二重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灰婴综合征的抗菌药物是(D )A.灰黄霉素B.两性霉素BC.四环素D.氯霉素E.制霉菌素63.临床主要用于鼠疫杆菌和结核分支菌感染的抗菌药物为(E )A.庆大霉素B.妥布霉萦C.阿米卡星D.卡那霉素E.链霉素64.禁用于妊娠妇女和小儿的药物是(B )A.头孢菌素类B.氟喹诺酮类C.大环内酯类D.维生素类E.青霉素类65.鼠疫和兔热病的首选药物是(A )A.链霉素B.四环素C.红霉素D.庆大霉素E.氯霉素66.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抗菌机制(A )A.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B.增加胞浆膜通透性C.抑制胞壁黏肽合成酶D.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E.抑制DNA螺旋酶67.下列哪种药物对克林霉素所致的假膜性肠炎有较好的疗效(C )A.红霉素B.林可霉素C.万古霉素D.吉他霉素E.麦迪霉素68.治疗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E )A.氨基糖苷类药物B.磺胺类药物C.大环内酯类药物D.头孢菌素类药物E.万古霉素69.金葡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最佳选用(D )A.阿莫西林B.红霉素C.头孢曲松D.克林霉素E.乙酰螺旋霉素70.可引起新生儿灰婴综合征的药物是(A )A.氯霉素B.克拉霉素C.磺胺类药物D.头孢拉定E.阿莫西林71.可导致脑性核黄疸的药物是(C )A.氯霉素B.克拉霉素C.磺胺类药物D.四环素E.阿莫西林72.不影响茶碱代谢,对茶碱血浓度无明显影响的药物是(C )A.环丙沙星B.红霉素C.庆大霉素D.酮康唑E.甲硝唑73.氨基糖苷类药物作用机制是(E )A.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B.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C.抑制DNA回旋酶D.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E.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第七章抗真菌药测试题74.仅对浅表真菌感染有效的药物是( A )A.灰黄霉素B.酮康唑C.两性霉素BD.制霉菌素E.氟胞嘧啶75.下列药物中不属于咪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是( B )A.克霉唑B.甲硝唑C.咪康唑D.酮康唑E.氟康唑76.对浅部、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均有抗菌活性的是( D )A.咪康唑B.制霉菌素C.克霉唑D.伊曲康唑E.特比萘芬77.应用过程中需要监测视觉功能的抗真菌药物是( A )A.伏立康唑B.氟康唑C.伊曲康唑D.两性霉素BE.米卡芬诤78.毒性大,不作注射用的抗真菌药物是( C )A.氟康唑B.两性霉素BC.制霉菌素D.咪康唑E.伊曲康唑79.与两性霉素B合用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的常用口服抗真菌药物是( C )A.伊曲康唑B.卡泊芬净C.氟胞嘧啶D.制霉菌素E.氟康唑80.伊曲康唑不适用于治疗( D )A.暗色孢科真菌B.孢子丝菌C.侵入性曲霉感染D.念珠菌所致的尿道感染E.不危及生命的芽生菌和组织胞浆菌感染81.单用时易产生耐药性,需与其他药物合用的是( A )A.氟胞嘧啶B.伏立康唑C.氟康唑D.两性霉素BE.特比萘芬82.口服时仅用于治疗念珠菌性肠炎,对全身真菌感染无治疗作用的是( B )A.氟胞嘧啶B。

几种癌症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几种癌症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中外医疗2008NO.18CHINA FOREIGN MEDICAL T RE ATMENT几种癌症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叶会呈文惠玲(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405)【摘要】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 P)是多药耐药(MDR)形成机制之一,其主要参与细胞内外多种复合物的转运;调整细胞内物质的分布;作为转运泵参与物质转运在多种癌症中都有表达,现对其进行综述。

【关键词】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多药耐药急性白血病大肠癌肺癌【中图分类号】R7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08)06(c)-0034-01自Biedle发现M DR现象以来,国内外对MDR进行了广泛、深入实验与临床研究[1],现将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在几种癌症的研究作一综述。

1MRP简介MD R是指细胞可耐受结构、功能及杀伤机制不同的多种药物的致死量,一旦对某种药物产生耐受,即可以同时对多种药物产生耐受,而MRP是肿瘤细胞产生耐药的原因之一。

有研究表明,MRP 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包括:参与细胞内外多种复合物的转运;调整细胞内物质的分布;作为转运泵参与物质转运。

M RP蛋白家族由9个成员组成(M RP1,M RP2,MRP3,MRP4,MRP5,M RP6,M RP7,M RP8,MRP9)[2]。

2急性白血病MRP的表达白血病多药耐药机制相当复杂,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的过度表达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机制。

近年发现的M RP1,作为经典耐药途径的补充,其耐药机制与药物的囊泡转运有关。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EG F)作为一种血管新生的正性调控因子,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增殖,在肿瘤的增殖、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黄彬涛等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 ST-P)、多药耐药(MD R)高表达、肺耐药相关蛋白(L RP)的表达,结果提示耐药蛋白表达时白血病患者预后不良[3,4]。

多重耐药菌病人的护理

多重耐药菌病人的护理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减轻他们的焦 虑和恐惧情绪。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生活 照顾,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05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
感染
由于多重耐药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因此患者容易感染,且 感染难以控制。
败血症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 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风险评估
传播风险
评估病人所处的环境及接 触者,确定是否存在多重 耐药菌传播的风险。
并发症风险
评估病人是否存在其他并 发症的风险,如脓毒症、 感染性休克等。
预后评估
根据病人的病情及治疗效 果,评估病人的预后情况 ,为制定后续护理计划提 供依据。
多重耐药菌感染可引起败血症,导致患者出现高热、寒战、心率加 快等症状。
感染性休克
严重感染可导致感染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尿量减少、意识障碍 等。
预防措施
1 2
严格消毒隔离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实施严格的消毒隔离措 施,包括单独安置、专用医疗用品、加强手卫生 等。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避免滥用 和过度使用。
加强团队协作
强化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定期召开会议,分享经 验和知识,共同解决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培训与考核
专业知识培训
对护理团队成员进行系统的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培训,包括耐药机制、感染控制、药物使 用等,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
操作技能培训
对护士进行具体的操作技能培训,如正确穿戴防护用品、规范执行手卫生、安全注射等, 确保护士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

多药耐药基因的临床意义与检测方法

多药耐药基因的临床意义与检测方法

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多药耐受性(MDRJ是癌症治疗的主要障碍之一。

所谓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由一种药物诱发而同时对其它多种结构和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抗癌药物产生的交叉耐药,既对广泛的结构和功能不相同的抗肿瘤药物产生的耐药,导致某些联合化疗方案失败。

尽管各种新的化疗药物和治疗方案不断地产生及应用,并在某些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取得成功,但在大多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却收获不大。

临床上许多肿瘤在经历了最初有效的化疗后,又再复发,多发癌化疗者效果差其主要原因是肿瘤细胞对化疗的耐受性。

肿瘤耐药原因很多,目前公认最主要是多药耐药基因的过渡表达,克服此障碍,肿瘤化疗将取得决定性突破。

1MDR的概念肿瘤细胞耐药性可分为内在性耐药(intrinsic drug resistance)和获得性耐药(acquired drug resistance)两类,既原发地存在于某些肿瘤中,称内在性耐药;继发于化疗后,称获得性耐药。

根据耐药谱可分为原药耐药(primary drug resistance, PDR)和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o PDR只对诱导的原药产生耐药,而对其它药物不产生交义耐药。

而MDR是一种药物诱发,而同时对其它多种结构和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抗癌药物产生交义耐药。

内在性耐药的原因仍不清楚,而获得性耐药是山于变异的耐药肿瘤细胞亚群过渡生氏所致。

内在性耐药与获得性耐药作为一种独特的耐药现象是成功地治疗肿瘤的关键性难题,因而成为近儿年国内外研究和探索的热点。

2MDR的耐药机制1970年Biedler和Riehm首先描述了 MDR表型:一种药物诱导产生的耐药细胞株可用对其它多种化学结构和功能完全不同的化疗药物产生耐药。

他们发现对放线菌D耐药的细胞,同时也对多种抗肿瘤抗生素如柔红霭素等,以及结构与作用机制迥异的植物碱类抗肿瘤药如长春新碱等交义耐药。

2024年执业药师之西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2024年执业药师之西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2024年执业药师之西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通关试题库(有答案)单选题(共45题)1、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的适宜溶媒是A.0.9%氯化钠注射液B.5%葡萄糖注射液C.50%葡萄糖注射液D.复方氯化钠注射液E.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答案】 B2、在治疗痔疮的药物中,作为硬化剂或萎缩剂的是A.九华膏B.地奥司明C.草木犀流浸液片D.苯酚甘油-水溶液E.复方角菜酸酯膏(栓)【答案】 D3、用于治疗铅中毒的特殊解毒剂是()A.氟马西尼B.二巯丁二钠C.乙酰胺D.纳洛酮E.亚硝酸钠【答案】 B4、服用抗利尿药时A.宜少饮水B.宜多饮水C.忌用热水送服D.禁吸烟E.宜多食脂肪【答案】 A5、下列药物中,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的是A.异烟肼B.利福平C.咪康唑D.克林霉素E.环丙沙星【答案】 B6、S一兰索拉唑在体内代谢的主要肝药酶是A.CYPlA2B.CYP2C8C.CYP2C9D.CYP2C19E.CYP2D6【答案】 D7、可减轻鼻窦、鼻腔黏膜血管充血,解除鼻塞症状,有助于保持咽鼓管和窦口通畅的鼻黏膜血管收缩药是A.阿司匹林B.伪麻黄碱C.颠茄浸膏片D.菠萝蛋白酶E.氯苯那敏依据抗感冒药的组方原则【答案】 B8、以下药物中,妊娠妇女使用可能引起胎儿肢体、耳、内脏畸形的是A.沙立度胺B.甲氨蝶呤C.苯妥英钠D.辛伐他汀E.苯甲酸氮芥【答案】 A9、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三联药物"治疗A.长期口服维生素DB.钙制剂+维生素D+双膦酸盐C.单独用双膦酸盐D.用甲状旁腺激素E.钙制剂+维生素D+雌激素(或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答案】 B10、药品名称A.这药能治我这种病吗B.这次拿的“×××”(商品名)是我以前一直服用的“格列齐特”吗C.这种药能报销吗D.中午忘吃药了怎么办E.处方上让我一次服两片,是否太多【答案】 B11、解救氰化物中毒的是()A.纳洛酮B.双复磷C.亚硝酸钠D.二巯丁二钠E.乙酰半胱氨酸【答案】 C12、患者,女,35岁,部分发作性癫痫病史12年,最初使用苯妥英钠单药治疗,6个月前因癫痫病情控制不佳,提高苯妥英钠剂量,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换用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得到控制。

维生素D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㊃综述㊃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70717)通信作者:李英,E m a i l :l i y i n gh e b e i @126.c o m 维生素D 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王 雪,李 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 要:近年来,糖尿病肾病(d i a b e t i cn e p h r o p a t h y,D N )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特效的防治手段来阻止其进展㊂研究发现维生素D (V i t a m i nD ,V D )除调节钙磷代谢外,还具有抗炎㊁抗氧化㊁调节细胞凋亡㊁维持免疫㊁降低尿蛋白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㊂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都证实,V D 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延缓D N 发生㊁发展,为D N 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㊂本文就V D 在延缓D N 进展中的作用予以综述㊂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维生素D 中图分类号:R 34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8)03-0267-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8.03.020 全球糖尿病患病率估测显示2型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普遍流行,预计将从2013年的3.82亿逐渐增加到2035年的5.92亿,与此相关的并发症也逐年上升,如肾脏病变[1]㊂据调查,糖尿病肾病(d i a b e t i cn e p h r o p a t h y,D N )在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20%~40%,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病(e n d -s t a g e r e n a l d i s e a s e ,E S R D )的主要原因[2]㊂D N 作为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糖脂代谢紊乱㊁血流动力学异常㊁氧化应激㊁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及遗传基因易感性等㊂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来阻止D N 的进展㊂近期研究发现维生素D (v i t a m i nD ,V D )与D N 密切相关,其可通过多种途径对D N 产生积极的影响㊂V D 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其本身没有生物活性,需经连续两次羟基化反应加工成活性维生素D [1,25(O H )2-D 3]后才能在人体内发挥生理作用㊂肾脏作为V D 的主要靶器官,其生物学效应由特定维生素D 受体(v i t a m i n Dr e c e p t o r ,V D R )调节,研究发现V D R 选择性地高表达于近端和远端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集合管上皮细胞,肾小球旁器以及足细胞[3]㊂研究表明V D 的功能远超过调节钙磷代谢,其还与抗炎㊁抗氧化应激㊁调节细胞凋亡㊁维持免疫㊁降低尿蛋白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有关[4-6]㊂最近一项观察性研究显示低水平的25-羟维生素D [25(O H )D<20n g/m l ]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事件风险增加有关[7]㊂现本文就V D 在延缓D N 进展中的作用予以综述㊂1 抑制炎症反应大量体外实验㊁病理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炎症是D N 主要致病机制[8]㊂英国先前公布的数据表明,91%的糖尿病患者V D 缺乏[25(O H )D ]<30n g/m l ],32%的患者存在严重缺乏[25(O H )D<10n g /m l ][9],补充V D 可以减少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10]㊂M a o 等[11]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较健康对照者血清C 反应蛋白(C R P )㊁肿瘤坏死因子α(t u m o rn e c r o s i s f a c t o r -α,T N F -α)和白细胞介素(I L )-6等炎症因子明显升高,给予骨化三醇0.25μg /d 干预6个月后,上述患者血清内25(O H )V D 水平提高,C R P ㊁T N F -α和I L -6水平下降,与此同时患者蛋白尿水平也显著降低,提示V D 可通过抗炎作用延缓D N 的进展㊂核因子κB (n u c l e a r f a c t o r -κB ,N F -κB )作为促炎因子,调节多种因子参与肾脏纤维化发生,如T N F -α㊁转化生长因子-β(t r a n s f o r m i n gg r o w t h f a c t o r -β1,T G F -β1),单核趋化蛋白1(m o n o c y t ec h e m o a t t r a c t a n t p r o t e i n -1,M C P -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 l a s m i n o g e na c t i v a t o r i n h i b i t o r -1,P A I -1),这些因子在肾脏疾病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㊂体外实验证实1,25(O H )2-D 3通过阻断肾小球系膜细胞中N F -κB 的激活,抑制高糖诱导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 C P -1)㊁血管紧张素原(a n g i o t e n s i n o ge n ,A G T )的表达和炎症诱导的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 A I -1)的表达起到肾保护作用[12]㊂X u 等[13]提取正常小鼠足细胞和V D R 基因敲除的小鼠足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给予V D 干预,观察到V D 及其受体可通过介导N F -κB 信号途径调节T G F -β,A G T 的表达以及足细胞凋亡来延缓D N 的进展㊂另有相关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 o l l 样受体4(t o l l -l i k e r e c e pt o r s ,T L R 4)的表达增加,且与炎症反应相㊃762㊃‘临床荟萃“ 2018年3月5日第33卷第3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M a r c h5,2018,V o l 33,N o .3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关[14]㊂给予链脲佐菌素(S T 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高剂量的1,25(O H)2D3[0.3μg/(k g㊃d)]能够阻止糖尿病所致的动脉病理改变和胶原纤维沉积,这可能是通过减少T L R4,N F-κB p65等的表达来实现的[15]㊂Y a n g等[16]应用V D3干预2型糖尿病及D N尿毒症患者的血清标本,发现V D3可以抑制T L R4和N F-κB p65的表达,从而减少了上述患者血清标本中促炎介质I L-6和M C P-1的分泌,进一步证实V D3可能通过T L R4/N F-κB p65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㊂2抑制氧化应激高糖可诱导细胞内的多元醇通路和蛋白激酶C 的激活,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积聚,氧化应激及肾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㊂氧化应激产生的活性氧(r e a c t i v e o x y g e ns p e c i e s,R O S)可损害血管内皮的功能,抑制高糖诱导的R O S过度生成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措施㊂研究发现,V D R激动剂能减少肾脏细胞内R O S生成和D N A损伤[17]㊂K e n t a r o 等[18]利用马沙骨化醇干预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研究发现:马沙骨化醇能调节N r f2-K e a p1信号通路,减少8-O H d G㊁N F-κB p65㊁N A D P H氧化酶等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减轻糖尿病大鼠尿白蛋白排泄和系膜基质扩张,从而延缓D N的进展㊂V D与氧化应激的另一重要的分子联系是α-k l o t h o蛋白,α-k l o t h o蛋白最初被定义为一个抗衰老的因子[19]㊂肾脏是循环中α-k l o t h o蛋白的重要来源,慢性肾脏病患者循环中α-k l o t h o蛋白数量减少[20],给予V D类似物可增加循环中α-k l o t h o的浓度对肾脏起保护作用[21-22]㊂D e n g 等[23]利用腹腔注射S T Z诱导D N大鼠模型,给予厄贝沙坦联合骨化三醇治疗1个月,发现:V D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 n g i o t e n s i nⅡr e c e p t o r a n t a g o n i s t s,A R B s)在D N治疗中发挥协同作用,不仅抑制肾素表达,氧化物质丙二醛(M D A)含量也显著降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 r i n a r y a l b u m i n/ c r e a t i n i n e r a t i o,U A C R)和肾小球超微结构明显改善㊂进一步分析表明,骨化三醇显著增加了肾脏主要抗氧化物质M n S O D㊁G P X1和S O D1m R N A的表达㊂上述实验证明V D发挥D N保护作用可通过抑制肾素表达,减少氧化应激,增加肾脏抗氧化应激的能力来实现㊂同样,帕立骨化醇也能显著减少血液透析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和增加抗氧化的能力[10]㊂在尿毒症大鼠模型中,帕立骨化醇显著改善尿毒症依赖的肾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蛋白(C u Z n-S O D)的下调,从而减少尿毒症诱导的肾脏氧化应激[24]㊂另一个V D类似物,骨化三醇在饮食肥胖诱导的肾脏疾病小鼠模型中也证明可明显减少小鼠肾组织内的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25]㊂3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 e n i n-a n g i o t e n s i n s y s t e m,R A S)R A S激活是D N的关键,其活化后使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肾脏纤维化加速形成,最终发展成E S R D㊂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 e n i n-a n g i o t e n s i n-a l d o s t e r o n e s y s t e m, R A A S)阻断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 n g i o t e n s i n c o n v e r t i n g e n z y m e i n h i b i t o r s,A C E I s)和A R B s两大类,它们因其降低尿蛋白及肾保护作用广泛用于D N的治疗㊂虽然,A C E I s和A R B s对糖尿病患者有益,但是二者可引起继发性肾素增加,从而进一步刺激血管紧张素Ⅱ(A n gⅡ)转换,限制了R A S抑制剂的效果,增加D N患者的氧化应激㊂近年来,V D作为R A S的负性调节剂已经得到流行病学㊁生理㊁生化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支持,证明其能帮助A C E I s和A R B s药物改善D N㊂在V I T A L研究中,给予D N患者R A A S抑制剂联合帕立骨化醇(2μg/d)治疗,上述患者的血压和U A C R显著下降[26]㊂另一国外研究也表明,帕立骨化醇通过抑制R A S有效的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水平[27]㊂同样,在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交叉试验中也发现1型糖尿病和D N存在蛋白尿的患者应用帕立骨化醇能抑制R A A S,干预组尿白蛋白排泄率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28],这进一步强调了V D作为强有力R A S抑制剂的作用㊂A n gⅡ作为R A S活化的主要效应分子,是介导肾脏纤维化重要因子[29],其可扩张肾脏入球小动脉,收缩出球小动脉,导致肾小球高灌注㊁高压力和高滤过,在D N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同时A n gⅡ还能诱导氧化应激,刺激炎症因子㊁细胞因子的产生,进一步促进肾小球纤维化及细胞外基质沉积,共同导致肾脏损伤[30]㊂已证实,活性V D可通过降低肾素基因启动子上的c AM 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的活性来抑制肾素的表达,从而降低A n gⅡ的水平[31]㊂T G F-β是产生和储存细胞外基质(e x t r a c e l l u l a rm a t r i x c,E C M)的潜在形式,是肾脏纤维化的关键调节因子,高糖环境下T G F-β表达增加,在糖尿病肾小球硬化中起关键作用[32]㊂已有研究表明,A n gⅡ可诱导T G F-β,促进R O S的生成,增强肾脏炎症反应,给予V D干预后,A n gⅡ表达被抑制,肾脏中T G F-β明显减少,E C M合成减少,从而延缓D N的发生发展[33]㊂4保护足细胞足细胞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㊃862㊃‘临床荟萃“2018年3月5日第33卷第3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M a r c h5,2018,V o l33,N o.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能阻止白蛋白和其他大分子物质从肾小球丢失,在肾脏肾小球滤过中起着关键作用㊂D N以蛋白尿增加及肾功能逐步丧失为特征,病理性蛋白尿(>30 m g/d)与E S R D的死亡风险和疾病进展相关[34]㊂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足细胞作为肾小球滤过膜的最后屏障,其功能改变和破坏可能是尿蛋白滤过的关键因素㊂近些年有关V D对足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广泛展开㊂研究发现肾小球滤过屏障上的硫酸乙酰肝素(h e p a r a ns u l f a t e,H S)丢失与蛋白尿的进展相关[35]㊂肾小球H S裂解酶-乙酰肝素酶表达增加可导致蛋白尿患者H S下降㊂G a r s e n等[36]研究显示V D治疗能减少足细胞乙酰肝素酶的表达,降低尿蛋白㊂目前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 r o k i n a s e-t y p e p l a s m i n o g e n a c t i v a t o r r e c e p t o r,u P A R)已被证明能够协调足细胞的能动性并对足细胞足突结构和功能调节有直接作用[37]㊂研究发现,u P A R参与足细胞足突消失㊁蛋白尿的发生[38-39]㊂在两个肾损伤动物模型中1,25 (O H)2-D3能够抑制足细胞尿激酶受体(u P A R)表达,起到改善足细胞损伤和减少蛋白尿的作用[40]㊂另外,n e p h r i n和p o d o c i n作为足细胞的标志性蛋白,其表达异常是足细胞损伤的特征性标志[41]㊂相关研究发现,1,25(O H)2D3转录可刺激n e p h r i n的表达[42]㊂体外研究发现,P I3K参与了N e p h r i n介导的足细胞骨架蛋白的重构,A k t是P I3K重要的下游效应分子,N e p h r i n通过P I3K-A k t信号通路调节足细胞存活状态,因此,N e p h r i n-P I3K紊乱可导致足细胞损伤,产生蛋白尿[43]㊂宋志霞等[44]通过研究S T Z诱导的D N大鼠模型,发现D N大鼠肾组织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 e p h r i n和P o d o c i n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 V D R㊁P I3K-p85以及p-A k t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而足细胞损伤的标志蛋白D e s m i n的表达显著增加,在给予活性V D干预后这一变化逆转,同时大鼠足细胞损伤减轻,尿蛋白下降㊂足细胞凋亡在蛋白尿和D N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改善和维持足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可以减轻糖尿病肾损伤㊂一项针对S T 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实验显示糖尿病大鼠的肾脏细胞丢失与自噬和抗凋亡基因(L C3Ⅱ,L C31,b e c l i n-1,B c l2)表达显著降低以及促凋亡基因(B a x,c y t o c h r o m e-ca n dc a s p a s e-3)表达增加有关,给予V D类似物马沙骨化醇可以增强自噬及抑制足细胞凋亡,降低血糖和减少尿白蛋白排泄率,改善糖尿病肾脏病理结构,阻止D N的进展[45]㊂综上所述,D N作为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是最常见的导致E S R D的原因之一,对患者㊁家庭及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㊂尽管目前对D N患者进行有益的干预措施,大多数患者仍向E S R D进展㊂在过去10年里人们已经对1,25(O H)2-D3代谢及其生物活性有了深入研究㊂活性V D可通过抗炎㊁抗氧化应激㊁抑制R A S,改善足细胞损伤等肾保护作用延缓D N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可能成为D N治疗的新突破,但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成熟,仍需大规模临床及动物实验来探讨和证实㊂参考文献:[1] G u a r i g u a t a L,W h i t i n g D R,H a m b l e t o n I,e t a l.G l o b a le s t i m a t e so fd i a b e t e s p r e v a l e n c ef o r2013a n d p r o j e c t i o n sf o r2035[J].D i a b e t e sR e sC l i nP r a c t,2014,103(2):137-149.[2] F o r o u h i N G,Y e Z,R i c k a r d A P,e t a l.C i r c u l a t i n g25-h y d r o x y v i t a m i n D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a n d t h e r i s k o f t y p e2d i a be t e s:r e s u l t sf r o mt h eE u r o p e a nP r o s p e c t i v eI n v e s t ig a t i o ni n t oC a n c e r(E P I C)-N o r f o l kc o h o r t a n du p d a t e dm e t a-a n a l y s i so f p r o s p e c t i v es t u d i e s[J].D i a b e t o l o g i a,2012,55(8):2173-2182.[3] G u a nX,Y a n g H,Z h a n g W,e t a l.V i t a m i nDr e c e p t o r a n d i t sp r o t e c t i v e r o l e i nd i a b e t i c n e p h r o p a t h y[J].C h i n M e dJ,2014, 127(2):365-369.[4] M i r k o v i c K,V a nd B J,N a v i s G,e ta l.V i t a m i n Di nc h r o n i c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n e w p o t e n t i a l f o r i n t e r v e n t i o n[J].C u r rD r u gT a r g e t s,2011,12(1):42-53.[5] C h e n g X,Z h a o X,K h u r a n aS,e ta l.M i c r o a r r a y a n a l y s e so fg l u c o c o r t i c o i da n dv i t a m i n D3t a r g e t g e n e si n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n gc u l t u r e dh u m a n p od o c y te s[J].P l o sO n e,2013,8(4):e60213.[6] T a l a e iA,M o h a m a d iM,A d g iZ.T h ee f f e c to fv i t a m i n D o ni n s u l i n r e s i s t a n c e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t y p e2d i a b e t e s[J].D i a b e t o lM e t a bS y n d r,2013,5(1):8-12.[7] H e r r m a n n M,S u l l i v a n D R,V e i l l a r d A S,e ta l.S e r u m25-h y d r o x y v i t a m i n D:a p r e d i c t o r o f m a c r o v a s c u l a r a n dm i c r o v a s c u l a r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t y p e2d i a b e t e s[J].D i a b e t e sC a r e,2015,38(3):521-528.[8] N a v a r r o g o n z췍l e zJ F,M o r a f e r n췍n d e z C,M u r o s d F M,e t a l.I n f l a mm a t o r y m o l e c u l e sa n d p a t h w a y s i nt h e p a t h o g e n e s i so fd i a be t i c n e p h r o p a t h y[J].N a tR e v N e p h r o l,2011,7(6):327-340.[9] A l a m U,N a j a m O,A l-H i m d a n iS,e ta l.M a r k e dv i t a m i n Dd e f i c i e n c y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d i a b e t e si nt h e U K:e t h n i ca n ds e a s o n a l d i f f e r e n c e s a n d a na s s o c i a t i o nw i t hd y s l i p i d a e m i a[J].D i a b e tM e d,2012,29(10):1343-1345.[10]I z q u i e r d o M J,C a v i a M,M uñi zP,e ta l.P a r i c a l c i t o lr e d u c e so x i d a t i v e s t r e s s a n d i n f l a mm a t i o n i nh e m o 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J].B M CN e p h r o l,2012,13(159):1-7.[11] M a oL,J iF,L i u Y,e ta l.C a l c i t r i o l p l a y sa p r o t e c t i v er o l e i nd i a be t i cn e p h r o p a t h y t h r o u g ha n t i-i nf l a mm a t o r y e f f e c t s[J].I n t JC l i nE x p M e d,2014,7(12):5437-5444.[12] Z h a n g Z,Y u a n W,S u nL,e t a l.1,25-D i h y d r o x y v i t a m i nD(3)t a r g e t i n g o f N F-[k a p p a]B s u p p r e s s e sh i g h g l u c o s ei n d u c e dM C P-1e x p r e s s i o n i nm e s a n g i a l c e l l s[J].K i d n e y I n t,2007,72: 193-201.[13] X uL,Z h a n g P,G u a n H,e ta l.V i t a m i n D a n di t sr e c e p t o rr e g u l a t e l i p o p 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i n d u c e d t r a n s f o r m i n g g r o w t hf a c t o r-β,a ng i o t e n s i n o g e ne x p r e s s i o na n d p o d o c y t e sa p o p t o s i s㊃962㊃‘临床荟萃“2018年3月5日第33卷第3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M a r c h5,2018,V o l33,N o.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t h r o u g h t h e n u c l e a r f a c t o r-κB p a t h w a y[J].J D i a b e t e sI n v e s t i g,2016,7(5):680-688.[14] D a s u M R,D e v a r a j S,P a r kS,e t a l.I n c r e a s e d t o l l-l i k e r e c e p t o r(T L R)a c t i v a t i o n a n dT L R l i g a n d s i n r e c e n t l y d i a g n o s e d t y p e2d i a be t i c s u b j e c t s[J].D i a b e t e sC a r e,2010,33(4):861-868.[15] L iF,L i u P,Z h a n g X,e t a l.1,25(O H)2D3-m e d i a t e da m e l i o r a t i o no f a o r t i c i n j u r y i ns t r e p t o z o t o c i n-i n d u c e dd i ab e t i cr a t s[J].I n f l a mm a t i o n,2013,36(6):1334-1343.[16] Y a n g M X,X u J,Y u J,e t a l.A n t i i n f l a mm a t o r y e f f e c t s o f1,25d i h y d r o x y v i t a m i n D3i n m o n o c y te sc u l t u r e di n s e r u mf r o mp a t i e n t sw i t h t y p e2d i a b e t e sm e l l i t u s a n d d i a b e t i c n e p h r o p a t h yw i t hu r e m i av i aT o l l l i k e r e c e p t o r4a n dn u c l e a r f a c t o rκB p65[J].M o lM e dR e p,2015,12(6):8215-8222.[17] R a i P,S i n g h T,L e d e r m a n R,e ta l.H y p e r g l y c e m i ae n h a n c e sk i d n e y c e l li n j u r y i n H I V A N t h r o u g h d o w n-r e g u l a t i o n o f v i t a m i nDr e c e p t o r s[J].C e l l S i g n a l,2015,27(3):460-469.[18] N a k a iK,F u j i iH,K o n oK,e t a l.V i t a m i nDa c t i v a t e s t h eN r f2-K e a p1a n t i o x i d a n t p a t h w a y a n d a m e l i o r a t e s n e p h r o p a t h y i nd i a be t i c r a t s[J].A mJH y p e r t e n s,2014,27(4):586.[19] K u r o o M,M a t s u m u r a Y,A i z a w a H,e ta l.M u t a t i o no ft h em o u s ek l o t h o g e n e l e a d s t o a s y n d r o m e r e s e m b l i n g a g e i n g[J].N a t u r e,1997,390(6655):45-51.[20] B a r k e r S L,P a s t o rJ,C a r r a n z aD,e ta l.T h e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o fK l o t h o d e f i c i e n c y i nh u m a n c h r o n i c 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w i t h a n o v e l s y n t h e t i c a n t i b o d y[J].N e p h r o lD i a l,2015,30(2):223-233.[21] W e i L L,L e a f E M,M i n g C H,e t a l.V i t a m i n D r e c e p t o ra g o n i s t si n c r e a s e k l o t h o a n d o s t e o p o n t i n w h i l e d e c r e a s i n ga o r t i c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i n m i c e w i t hc h r o n i c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f e dah i g h p h o s p h a t e d i e t[J].K i d n e y I n t,2012,82(12):1261-1270.[22] F o r s t e rR E,J u r u t k aP W,H s i e hJ C,e t a l.V i t a m i nDr e c e p t o rc o n t r o l s e x p r e s s i o no f t h e a n t i-a g i n g k l o t h o g e n e i nm o u s e a n dh u m a n r e n a l c e l l s[J].B i o c h e m B i o p h y sR e sC o mm u n,2011,414(3):557-562.[23] D e n g X,C h e n g J,S h e n M.V i t a m i n D i m p r o v e s d i a b e t i cn e p h r o p a t h y i n r a t sb y i n h i b i t i n g r e n i na n dr e l i e v i n g o x i d a t i v e s t r e s s[J].JE n d o c r i n o l I n v e s t,2016,39(6):657-666.[24] F i n c hJ L,S u a r e zE B,H u s a i nK,e t a l.E f f e c to f c o m b i n i n g a nA C Ei n h i b i t o ra n d a V D R a c t i v a t o ro n g l o m e r u l o s c l e r o s i s,p r o t e i n u r i a,a n d r e n a l o x i d a t i v e s t r e s s i nu r e m i c r a t s[J].A mJP h y s i o lR e n a l P h y s i o l,2012,302(1):F141-F149.[25] W a n g X X,J i a n g T,S h e nY,e t a l.V i t a m i nDr e c e p t o r a g o n i s td o xe r c a l c if e r o lm o d u l a t e s d i e t a r y f a t-i n d u c e dr e n a l d i s e a s ea n dr e n a l l i p i dm e t a b o l i s m[J].A mJP h y s i o lR e n a l P h y s i o l,2011, 300(3):F801-F810.[26] D eZ D,A g a r w a l R,A m d a h l M,e ta l.S e l e c t i v e v i t a m i n Dr e c e p t o r a c t i v a t i o n w i t h p a r i c a l c i t o l f o r r e d u c t i o n o fa lb u m i n u r i a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t y p e2d i a b e t e s(V I T A Ls t u d y):ar a n d o m i s e dc o n t r o l l e dt r i a l[J].L a n c e t,2010,376(9752): 1543-1551.[27] T h e t h iT K,B a j w aMA,G h a n i m H,e t a l.E f f e c t o f p a r i c a l c i t o lo n e n d o t h e l i a l f u n c t i o n a n d i n f l a mm a t i o n i n t y p e2d i a b e t e s a n dc h r o n i ck id ne y d i s e a s e[J].JD i a b e t e s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2015,29(3):433-437.[28]J o e r g e n s e nC,T a r n o wL,G o e t z e J P,e t a l.V i t a m i nDa n a l o g u et h e r a p y,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r i s k a n d k i d n e y f u n c t i o n i n p e o p l ew i t hT y p e1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 a n d d i a b e t i c n e p h r o p a t h y:a r a n d o m i z e d t r i a l[J].D i a b e tM e d,2015,32(3):374-381.[29] W a n g Y,D e bD K,Z h a n g Z,e t a l.V i t a m i nDr e c e p t o r s i g n a l i n gi n p o d o c y t e s p r o t e c t sa g a i n s td i a b e t i cn e p h r o p a t h y[J].JA mS o cN e p h r o l,2012,23(12):1977-1986.[30] V a i d y aA,W i l l i a m sJ S.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v i t a m i n Da n dt h er e n i n-a n g i o t e n s i ns y s t e m i nt h e p a t h o p h y s i o l o g y o fh y p e r t e n s i o n,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a n d d i a b e t e s[J].M e t a b C l i nE x p,2012,61(4):450-458.[31] Y u a n W,P a n W,K o n g J,e ta l.1,25-d i h y d r o x y v i t a m i n D3s u p p r e s s e s r e n i n g e n e t r a n s c r i p t i o nb y b l o c k i n g t h ea c t i v i t y o f t h e c y c l i cAM Pr e s p o n s ee l e m e n t i nt h er e n i n g e n e p r o m o t e r[J].JB i o l C h e m,2007,282(41):29821-29830. [32] M c C l e l l a n dA D,H e r m a n-E d e l s t e i n M,K o m e r sR,e ta l.m i R-21p r o m o t e s r e n a l f i b r o s i s i n d i a b e t i c n e p h r o p a t h y b y t a r g e t i n gP T E Na n dS MA D7[J].C l i n.S c i,2015,129(12):1237-1249.[33] Z h a n g Z,Z h a n g Y,N i n g G,e ta l.C o m b i n a t i o nt h e r a p y w i t hA T1b l o c k e r a n d V i t a m i n D a n a l o g m a r k e d l y a m e l i o r a t e sd i a be t i c n e p h r o p a t h y:b l o c k a d e of c o m p e n s a t o r y r e n i n i n c r e a s e[J].P r o cN a t lA c a dS c iUSA,2008,105(41):15896-15901.[34] O r t i z A,F e r n a n d e z-F e r n a n d e z B.H u m b l e k i d n e y s p r e d i c tm i g h t y h e a r t t r o u b l e s[J].L a n c e tD i a b e t e sE n d o c r i n o l,2015,3(7):489-491.[35] G a r s e n M,R o p s A L,R a b e l i n k T J,e t a l.T h e r o l e o fh e p a r a n a s e a n dt h ee n d o t h e l i a l g l y c o c a l y x 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p r o t e i n u r i a[J].N e p h r o lD i a lT r a n s p l a n t,2014,29(1):49-55.[36] G a r s e n M,S o n n e v e l dR,R o p sA L,e t a l.V i t a m i nDa t t e n u a t e sp r o t e i n u r i a b y i n h i b i t i o n o f h e p a r a n a s e e x p r e s s i o n i n t h ep o d o c y t e[J].JP a t h o l,2015,237(4):472-481.[37] W e i C,Möl l e rC C,A l t i n t a s MM,e t a l.M o d i f i c a t i o no fk i d n e yb a r r i e r f u nc t i o nb y t h e u r o k i n a s e r e c e p t o r[J].N a tM e d,2008,14(1):55-63.[38] Z h a n g B,X i e S,S h i W,e ta l.A m i l o r i d e o f f-t a r g e t e f f e c ti n h i b i t s p o d o c y t eu r o k i n a s er e c e p t o re x p r e s s i o na n dr e d u c e sp r o t e i n u r i a[J].N e p h r o lD i a lT r a n s p l a n t,2012,27(5):1746-1755.[39] Z h a n g B,S h iW,M a J,e t a l.T h e c a l c i n e u r i n-N F A T p a t h w a ya l l o w s f o r u r o k i n a s e r e c e p t o r-m e d i a t e db e t a3i n t e g r i n s i g n a l i n gt o c a u s e p o d o c y t e i n j u r y[J].JM o lM e d,2012,90(12):1407–1420.[40] M aJ,Z h a n g B,L i u S,e ta l.1,25-d i h y d r o x y v i t a m i n D(3)i n h i b i t s p o d o c y t e u P A R e x p r e s s i o n a n d r e d u c e s p r o t e i n u r i a[J].P l o sO n e,2013,8(5):e64912.[41]J e f f e r s o n J A,S h a n k l a n d S J,P i c h l e rR H.P r o t e i n u r i a i n d i a b e t i c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am e c h a n i s t i c v i e w p o i n t[J].K i d n e y I n t,2008, 74(1):22-36.[42] D e b D K,W a n g Y,Z h a n g Z,e t a l.M o l e c u l a r m e c h a n i s mu n d e r l y i n g1,25-d i h y d r o x y v i t a m i n D r e g u l a t i o n o f n e p h r i ng e n ee x p r e s s i o n[J].J B i o l C h e m,2011,286(37):32011-32017.[43]梁伟,韦忠平,任志龙,等.n e p h r i n通过P I3K-A k t途径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足细胞凋亡[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1,27(10):746-751.[44]宋志霞,郭银凤,张晓良,等.活性维生素D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4,30(10):777-783.[45] H a m z a w y M,S a a G,R a s h i d L,e ta l.T h ec e l l u l a rs e l e c t i o nb e t w e e na p o p t o s i sa n da u t o p h a g y:r o l e so fv i t a m i n D,g l uc o s ea n d i mm u n e r e s p o n s e i nd i ab e t i cn e p h r o p a t h y[J].E n d oc r i n e,2017,58(1):66-80.收稿日期:2017-11-19编辑:张卫国㊃072㊃‘临床荟萃“2018年3月5日第33卷第3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M a r c h5,2018,V o l33,N o.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维生素D受体基因突变与骨代谢疾病的关联性研究

维生素D受体基因突变与骨代谢疾病的关联性研究

维生素D受体基因突变与骨代谢疾病的关联性研究维生素D是一种必需的维生素,它在我们的身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最明显的是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和利用,维持骨骼的健康。

然而,维生素D需要被身体的细胞吸收才能发挥作用,而这个过程需要依靠维生素D受体。

因此,维生素D受体对于骨代谢疾病的关联性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维生素D的作用维生素D是一种主要的激素调节物质,它与许多方面的生理过程有关。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它与钙和磷代谢的调节有关。

当人们暴露在阳光下时,他们的皮肤中的7-脱羧酶会将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前维生素D3,然后再转化为维生素D3。

随着血液循环,维生素D3进入肝脏和肾脏,被转化为生理活性形式的维生素D3,处理钙和磷代谢的许多生物学功能。

维生素D受体作用维生素D的生物学活性是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VDR)结合来实现的。

VDR 是一种转录因子,在很多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包括维生素D介导的肠道吸收钙和磷、骨效应、免疫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等。

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1,25-二羟基维生素D(1,25(OH)2D)通过与VDR结合,促进骨细胞的形成和活性,促进钙和磷离子的吸收和利用。

VDR基因突变与骨代谢疾病VDR基因突变是导致骨代谢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年来,已有数十种VDR 基因多态性被描述,其中一些已被确定与骨质疏松、骨软化症、鳞状细胞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例如,VDR基因多态性FokI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是最为明显的。

研究结果表明,与FokI共存的TaqI、BsmI、ApaI等VDR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有一定的关联。

这些多态性与骨代谢异常有关,影响了骨细胞的分化、骨形成和骨重构等机制。

除了骨质疏松外,VDR基因的多态性与其他骨代谢异常也有关。

例如,VDR FokI基因多态性与成年人骨代谢异常和骨骼肌病有关。

VDR ApaI、TaqI基因多态性则与蒙上骨(Paget骨病)和先天性骨畸形等骨骼疾病有关。

维生素D代谢物调节钙代谢的机理及其应用

维生素D代谢物调节钙代谢的机理及其应用

维生素D代谢物调节钙代谢的机理及其应用韩进诚;洪尧彰;曹博宏;郑永祥【摘要】维生素D代谢物可调节钙离子吸收,影响动物骨骼的形成与构造.本文旨在简要介绍维生素D的代谢途径、生理功能及维生素D代谢物调节钙离子吸收的分子机理,并总结维生素D代谢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Vitamin D metabolites modulate calcium absorption and bone formation in animal nutrition. This article is aimed to briefly illustrate vitamin D metabolism and function, molecular mechanism for regulating calcium absorption by vitamin D metabolite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tabolites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production.【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年(卷),期】2012(024)003【总页数】5页(P411-415)【关键词】维生素D;钙;代谢【作者】韩进诚;洪尧彰;曹博宏;郑永祥【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商丘476000;宜兰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宜兰26047;宜兰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宜兰26047;宜兰大学动物科技系,宜兰26047;宜兰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宜兰26047;宜兰大学动物科技系,宜兰260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1随着动物品种的改良,动物生长性能显著提高,但同时伴随骨骼异常发生率的攀升,如肉鸡胫骨软骨发育不良(tibial dyscondropalsia,TD)、母猪蹄裂与跛脚、鸡蛋破蛋率增加等,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骨骼异常的原因主要在于骨骼发育无法跟上动物体重与遗传改进的速度。

ADM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ADM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功劳木提取物DMAG逆转人白血病K562/ADM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多药耐药是白血病治疗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影响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功劳木的提取物被证明可以有效逆转K562/ADM细胞的多药耐药,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因此,本研究将探究功劳木提取物在逆转K562/ADM细胞的多药耐药方面的作用机制,为白血病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将采用细胞实验的方法,评估功劳木提取物对K562/ADM细胞的多药耐药逆转作用,并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评估功劳木提取物对K562/ADM 细胞的细胞毒力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2. 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等方法分析功劳木提取物对K562/ADM细胞端粒酶活性、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通路的影响,探究其作用机制。

三、研究方法和方案1.细胞培养和处理:将K562/ADM细胞接种于含有10%FBS的RPMI1640培养基中,加入逐渐递增浓度的功劳木提取物进行处理。

2. 细胞毒力和细胞凋亡分析:采用MTT、Annexin V-FITC/PI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验证功劳木提取物对K562/ADM细胞的细胞毒力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3. Western blotting和RT-PCR分析:提取细胞蛋白和RNA,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等方法分析功劳木提取物对K562/ADM细胞端粒酶活性、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通路的影响,探究其作用机制。

四、预期成果通过细胞实验的方法,本研究将探究功劳木提取物对K562/ADM细胞的多药耐药逆转作用,以及其作用机制。

预期将获得以下成果:1. 评估功劳木提取物对K562/ADM细胞的多药耐药逆转作用。

2. 探究功劳木提取物对K562/ADM细胞端粒酶活性、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通路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

多重耐药菌预防和护理

多重耐药菌预防和护理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加强抗菌药物 使用监管,避免滥用和误用。
加强患者及家属宣传教育
开展患者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知识,包括感染 途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
提供健康咨询
设立健康咨询台或咨询电话,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有关多重 耐药菌感染的咨询服务,解答疑问。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深呼吸、有效咳嗽、肢体活动等,以促进血液 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告知患者出院后仍需继续巩固治疗和定期复诊的 重要性。
04 监测与报告制度
定期开展监测工作
设定监测频率
根据医院或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监测频率,如每周 、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
确定监测范围
环境清洁与消毒
加强环境清洁
医疗机
实施环境消毒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病房、治疗室 、手术室等场所进行消毒处理, 杀灭环境中的病原菌,防止交叉
感染的发生。
关注消毒效果监测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 监测,确保消毒效果达到标准要 求。同时,应对消毒剂的种类、 浓度、使用方法等进行规范和管
倡导手卫生
教育患者及家属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接触患者前后、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摘脱手套后等情况下要洗手或使用 手消毒剂。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社会宣传
通过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宣传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害性和防控 措施,提高公众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认知度。
开展公益活动
组织医护人员、志愿者等开展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公益活动,如义 诊、健康讲座等,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明确监测的目标科室、病房、患者群体等,确保监测工作的全面 性和针对性。
采用标准化方法

多重耐药菌耐药机制及治疗概述

多重耐药菌耐药机制及治疗概述

多重耐药菌耐药机制及治疗概述
孙丽琴;刘甲野;王辉;何云;鞠斌;卢洪洲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新医学》
【年(卷),期】2022(15)10
【摘要】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提高对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识别能力与治疗效果仍是当前临床上应对多重耐药菌的关键措施。

根据不同的耐药机制探索新的替代疗法(如噬菌体)有望在未来成为应对多重耐药菌的突破性技术。

该文对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和治疗以及新的替代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识别和治疗多重耐药菌提供重要参考。

【总页数】7页(P921-927)
【作者】孙丽琴;刘甲野;王辉;何云;鞠斌;卢洪洲
【作者单位】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一科;深圳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R378
【相关文献】
1.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类型、耐药机制、耐药性及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2.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类型、耐药机制、耐药性及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3.
上药第一生化副总经理、药物研究所所长黄臻辉:
多重耐药菌治疗用药关键技术对抗超级耐药菌4.上药第一生化副总经理、药物研
究所所长黄臻辉: 多重耐药菌治疗用药关键技术对抗超级耐药菌5.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菌药物单选试题

抗菌药物单选试题

第二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业知识测试题1. 有关抗菌药物使用权限,正确的是( A )A.临床应用时间长、安全有效、经济且耐药较少的药物属非限制使用B.仅不良反应明显的药物不属于限制使用C.仅对细菌耐药性影响明显的药物不属于限制使用D.临床应用资料少的药物不能限制使用E.医疗机构不能根据本机构具体情况增加特殊使用类别的抗菌药物品种2.医师在临床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按照(A)A. 严格掌握适应症B. 不经过医师审核C. 可未经会诊越级使用D. 根据临床需要应用E. 以上都不对3. 有关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综合评价标准,正确的是(A)A. 有明确适应证用药B. 抗菌药物选择与更换无依据,无记录C. 抗菌药物应用48-72小时后临床无效,无细菌培养结果不能更换抗菌素D. 抗菌药物应用48-72小时后临床无效,必须等待药敏结果才能更换抗菌素E.以上都不对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 的抗菌药物,应该 (E)A. 参照药敏结果选择抗菌素B. 加强病原检测C. 及时给予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D. 慎重选择抗菌素E. 以上都正确5.有关Ⅰ类手术切口应用抗菌药物,错误的是(C)A.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与用药时间B. 术前 0.5-2 小时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C. 术前 4 小时开始首次给药D. 预防用药一般不超过24 小时E. 都不对第三章抗菌药物基本知识6.1. 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壁合成起抗菌作用的药物有(A)A. 克林霉素B.氯霉素C.红霉素D.万古霉素E.达托霉素7.2. 下列哪类抗菌药物影响细菌细胞的蛋白质的合成(C)A. 青霉素类B.头孢菌素类C.大环内酯类D.糖肽类E.磷霉素8.3. 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抗菌活性的药物(D)A. 哌拉西林B.头孢他啶C.美罗培南D.头孢曲松E.环丙沙星9.对 MRSA 不具抗菌活性的药物为(D)A. 达托霉素B.万古霉C.利奈唑胺D. 头孢唑林E.替考拉宁10. 治疗脑膜炎需要同时鞘内给药的抗感染药为(C)A. 青霉素B.头孢曲松C.两性霉素BD.氟康唑E.美罗培南11. 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不具抗菌活性的药物为(D)A. 替卡西林 / 克拉维酸B.米诺环萦C.左氧氟沙星D.头孢吡肟E. SMZ/TMP12.无论脑膜有无炎症 ,不能透入脑脊液的抗菌药物为 (C) A. 氯霉素 B.头孢曲松 C.米诺环素 D.万古霉素 E.红霉素13.骨组织中浓度高的药物为 (B)A. 红霉素B.头孢菌素C.克林霉素D.青霉素E.四环素类14. 前列腺中浓度高的药物为(C)A. 青霉素B.头孢他啶C.氟喹诺酮类D.氨曲南E.头孢拉定15.与时问依赖性抗菌药物有关的PK/PD 参数主要为( B)A. 血药峰浓度 /MICB.AUC 24 /MICC.血药浓度达到或超过MIC 的时间 (T> MIC)D.以上均是E.以上均否第四章β-内酰胺抗菌药物基本知识16.β- 内酰胺类药物属于以下哪一类(E)A. 快速抑菌剂B.慢效抑菌剂C.静止期杀菌剂D. 抑菌剂E.繁殖期杀菌剂17. 青霉素 G 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每日给药4-6 次,这与以下哪项有关(D)A. 半衰期长B.浓度依赖性C.防突变浓度D.时间依赖性E.有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18. 患者 ,女性 ,发热 1 个月余 ,血培养两次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对苯唑西林耐药,治疗选药以下正确的是(E)A. 青霉素 GB.亚胺培南C.头孢唑林D. 氯唑西林E.以上都不是19. 对于无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静脉滴注青霉素G 前应该是 (C)A.不强行要求皮试B.氨苄西林与青霉素G 无交叉过敏 ,可以不作皮试就用氨苄西林代替C.成人在 7 日内未用过青霉素者、小儿在 3 日内未用过青霉素者均应进行青霉素皮试D.不需要询问以前其他过敏史E.青霉素 G 配成液体后放置48 小时内可以使用5.下列哪个药物不容易与青霉素发生交叉过敏(B)A. 氨苄西林B.阿奇霉素C.头孢噻肟D.阿莫西林E.苯唑西林20.青霉素 G 的半衰期为 (C)A.60 分钟B.120 分钟C.3O 分钟D.180 分钟E.240 分钟21. 葡萄球菌感染经验性选药应该首先避开以下哪种耐药问题(A)A. 大多数葡萄球菌产生青霉素酶,不宜用单纯青霉素G 治疗B.因为 DNA 螺旋酶改变 ,不宜用喹诺酮类C.由于产生 NDM-1金属酶,不宜用碳青霉烯类D.因产生钝化酶,不宜用氨基糖苷类E.因细菌外排泵功能增强,不宜选择四环素类22.青霉素类应用前 ,应该首选进行以下哪项工作 (B)A. 血药浓度监测B.皮肤过敏试验C.大便菌群比例测定D.鼻腔筛查有无MRSA 携带E.大便筛查产ESBL 细菌23. 预防风湿热可选择以下哪个药物(A)A. 苄星青霉素B.阿莫西林 / 克拉维酸C. 头孢唑林D.头孢西丁E.头孢哌酮 / 舒巴坦24.应用第一代头孢菌素 ,应该重点关注哪个问题 (C)A. 光敏反应B.红人综合征C.肾功能损害D.肝功能损害E.血液系统三系降低25.患者 ,女性 ,29 岁 ,患急性肾盂肾炎 ,尿培养为不产酶的粪肠球菌生长,万古霉素及氨苄西林都敏感 ,目标治疗应该选择以下哪个抗菌药物(E)A. 头孢吡肟B.头孢呋辛C.头孢唑林D.阿米卡星E.氨苄西林26.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部分抢救原则包括(E)A. 分秒必争 ,就地抢救 ,立即使患者头低位躺下B.立即在上臂皮下注射0.1% 肾上腺素0.5 ~ 1.0mlC.迅速准备好静脉、输液D.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50 ~ 100mgE.以上都是27. 以下哪个药物不适于初步判断细菌产生是否产生ESBLs(D)A. 头孢噻肟B.头孢曲松C.头孢他啶D.头孢硫脒E.氨曲南28. 以下哪些药物可用于判断细菌产AmpC(E)A. 头孢噻肟B.头孢西丁C.哌拉西林 / 他唑巴坦D.头孢哌酮 / 舒巴坦E.以上都是29.患者,男性 ,72 岁 ,糖尿病 8 年 ,胆管结石 2 年 ,出现发热 ,右上腹痛 ,轻度黄疸 ,血压75/55mg, 以下哪个药物应作为经验治疗首选(B)A. 头孢曲松B.亚胺培南 / 西司他丁C.阿米卡星D.哌拉西林E.阿洛西林16. 以下哪个药物容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A. 头孢唑林B.苯唑西林C.头孢曲松D.头孢哌酮E.头孢硫脒30. 患者 ,女性 ,G l P O孕 9 周 ,出现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无发热 ,扁桃体有脓点 ,可经验性选以下哪种药物治疗(D)A. 左氧氟沙星B.多西环素C.SMZ-TMPD.青霉素 VE.庆大霉素18.患者 ,女性 ,35 岁 ,临床医生 ,近期因劳累后出现咳嗽咳痰 ,服用法罗培南 4 天无缓解 ,痰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生长 ,应该选择以下哪个药物治疗( E)A. 继续用法罗培南B.厄他培南C.头孢克洛D.阿莫西林 / 克拉维酸E.哌拉西林 / 他唑巴坦31. 以下哪个最常用于外科围手术期切口感染的预防(C)A. 左氧氟沙星B.阿米卡星C.头孢唑林D.阿奇霉素E.多西环素32. 男性 ,23 岁 ,因“头痛、呕吐 2 天 ,抽搐、昏迷 4 小时”入院 ,脑脊液显示化脓性改变,以下哪个药物宜作为经验性治疗选用(A)A. 美罗培南B.头孢哌酮 / 舒巴坦C.亚胺培南 / 西司他丁D.阿米卡星E.头孢唑林33. 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青霉素类药物是(C)A. 哌拉西林B.替卡西林C.美洛西林D.阿洛西林E.以上都是34. 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包括(C)A. 头孢他啶B.头孢哌酮C.头孢吡肟D.头孢匹罗E.以上都是35. 不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碳青霉烯类药物是(B)A. 亚胺培南B.厄他培南C.美罗培南D.比阿培南E.帕尼培南36. 对多重耐药不动杆菌具有较好抗菌活性的药物是(A)A. 头孢哌酮 / 舒巴坦B.头孢噻肟C.头孢克肟D.头孢唑肟E.头孢地尼37. 头霉素类药物的抗菌谱不包括(E)A. 肠球菌属B.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C.铜绿假单胞菌D.产 AmpC 酶菌株E.以上都是38 .除以下哪个药物,其他药物都无抗铜绿假单胞菌的活性(C)A. 阿莫西林B.氨苄西C.氨曲南D.苯唑西林E.氯唑西林39.β- 内酰胺类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时 ,以下正确的提法是 (A)A. 不能放在同一容器中输注B.不可用于原因不明的重症感染C.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具有拮抗作用D.与氯霉素联合具有协同抗菌作用E.可用于治疗轻中度感染40. 以下哪个药物属于仅对革兰阴性菌有效的单环β-内酰胺类(B)A. 头孢米诺B.氨曲南C.拉氧头孢D.法罗培南E.头孢呋辛41.在体外对不动杆菌及奈瑟菌属细菌有抗菌活性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是(C)A. 他唑巴坦B.克拉维酸C.舒巴坦D.西司他丁E.倍他米隆42迄今以下哪类细菌从来不产β-内酰胺酶,所致感染不需要使用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治疗 (D)A. 大肠埃希菌B.肺炎克雷伯菌C.流感嗜血杆菌D.肺炎链球菌等链球菌属细菌E.铜绿假单胞菌第五章化学合成抗菌药物基本知识43.不含氟的喹诺酮类药是(C )A. 氧氟沙星B.氟罗沙星C.吡哌酸D.洛美沙星E.莫西沙星44.喹诺酮类抗菌药作用原理是(D )A. 抑制细胞壁黏肽交联反应B.抑制细菌转肽酶C.抑制蛋白质合成D.抑制 DNA 螺旋酶E.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45. 与氟喹诺酮类特点不符合的叙述是( C )A. 多口服吸收良好B.口服吸收受多价阳离子影响C.血浆蛋白结合率高D.可进入骨、关节等组织E.大多主要以原形经肾排出46. 下列有关诺氟沙星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选项为( C )A. 对 G-菌抗菌作用强B.对 G+菌抗菌作用弱C.对军团菌有作用D.可用于上呼吸道、泌尿道、肠道感染E.口服吸收差 ,生物利用度低47.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厌氧菌呈天然抗菌活性,但属于例外的是( B )A. 氧氟沙星B.环丙沙星C.洛美沙星D.诺氟沙星E.左氧氟沙星48. 下列有关氧氟沙星特点的叙述错误的选项为( D )A. 广谱的第三代喹诺酮药物B.可用于抗结核治疗C.对沙眼衣原体有作用D.不能通过血脑屏障E.胆汁与胆囊壁中药物浓度较高49. 下列有关氟罗沙星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选项为( C )A. 对 Gˉ菌抗菌作用较强B.对 G+ 菌抗菌作用较强C.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较环丙沙星强D.口服吸收迅速且完全E.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50. 因为“光敏反应”而限制使用的是( B )A. 诺氟沙星B.洛美沙星C.加替沙星D.吉米沙星E.左氧氟沙星51. 硝基呋喃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 A )A. 抑制乙酰辅酶 A ,干扰微生物糖类的代谢B.抑制细菌DNA 合成C.抑制细菌RNAD.破坏细胞膜稳定性E.影响蛋白质合成52.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是(A )A.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B.抑制四氢叶酸还原酶C.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D.抑制二氢叶酸还原E.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11.甲氧苄啶的抗菌机制是(C )A. 破坏细菌细胞壁B.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C.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D.抑制 DNA 螺旋E.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53. 不符合磺胺类药物特点的叙述是( D )A. 进入体内的磺胺多在肝中乙酰化B.抗菌谱较广 ,包括 G-菌、 G+菌等C.可用于衣原体感染D.可用于立克次体感染E.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54.关于替硝唑 ,下列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A. 毒性比甲硝唑高B.半衰期长 ,消除半衰期平均12.6 小时C.与甲硝唑的结构类似D.也可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E.口服后吸收完全55.甲硝唑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D )A. 头痛、眩晕B.白细胞一过性降低C.肢体麻木D.恶心和口腔金属味E.发热56.下列药物中口服吸收少 ,主要用于肠道感染的是(D )A. 甲氧苄啶B.氧氟沙星C.磺胺嘧啶D.呋喃唑酮E.左氧氟沙星57.长期服用可能引起间质性肺炎的药物是( B )A. 呋喃唑酮B.呋喃妥因C.甲硝唑D.氧氟沙星E.头孢哌酮58.下列药物中均可引起双硫仑反应的是(C)A. 甲硝唑与莫西沙星B.磺胺嘧啶与替硝唑C.呋喃唑酮和替硝唑D.呋喃妥因与磺胺甲蟋唑E.阿米卡星与利福平第六章其他抗菌药物基本知识59.下列与呋塞米合用易增强耳毒性的抗菌药物类是( E )A. 林可霉素类B.β内酰胺类C.四环素类D.大环内酯类E.氨基糖苷类60.氨基苷类抗菌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是(B)A. 抑制骨髓B.耳毒性C.肝毒性D.心脏毒性E.消化道61.下列对绿脓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作用最强的氨基苷类抗菌药物是( C )A. 卡那霉素B.庆大霉素C.阿米卡星D.妥布霉素E.链霉素62. 可能引起二重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灰婴综合征的抗菌药物是( D )A. 灰黄霉素B.两性霉素 BC.四环素D.氯霉素E.制霉菌素63.临床主要用于鼠疫杆菌和结核分支菌感染的抗菌药物为( E )A. 庆大霉素B.妥布霉萦C.阿米卡星D.卡那霉素E.链霉素64.禁用于妊娠妇女和小儿的药物是( B )A. 头孢菌素类B.氟喹诺酮类C.大环内酯类D.维生素类E.青霉素类65.鼠疫和兔热病的首选药物是(A )A. 链霉素B.四环素C.红霉素D.庆大霉素E.氯霉素66.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抗菌机制(A )A.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B.增加胞浆膜通透性C.抑制胞壁黏肽合成酶D.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E.抑制 DNA 螺旋酶67.下列哪种药物对克林霉素所致的假膜性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C )A. 红霉素B.林可霉素C.万古霉素D.吉他霉素E.麦迪霉素68.治疗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E)A. 氨基糖苷类药物B.磺胺类药物C.大环内酯类药物D.头孢菌素类药物E.万古霉素69. 金葡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最佳选用( D )A. 阿莫西林B.红霉素C.头孢曲松D.克林霉素E.乙酰螺旋霉素70. 可引起新生儿灰婴综合征的药物是( A )A. 氯霉素B.克拉霉素C.磺胺类药物D. 头孢拉定E.阿莫西林71.可导致脑性核黄疸的药物是(C )A. 氯霉素B.克拉霉素C.磺胺类药物D.四环素E.阿莫西林72. 不影响茶碱代谢,对茶碱血浓度无明显影响的药物是( C )A. 环丙沙星B.红霉素C.庆大霉素D.酮康唑E.甲硝唑73.氨基糖苷类药物作用机制是(E )A.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B.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C.抑制 DNA 回旋酶D.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E.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第七章抗真菌药测试题74.仅对浅表真菌感染有效的药物是( A )A. 灰黄霉素B.酮康唑C.两性霉素BD.制霉菌素E.氟胞嘧啶75.下列药物中不属于咪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是( B )A. 克霉唑B.甲硝唑C.咪康唑D. 酮康唑E.氟康唑76.对浅部、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均有抗菌活性的是 ( D ) A. 咪康唑 B.制霉菌素 C.克霉唑 D.伊曲康唑 E.特比萘芬77.应用过程中需要监测视觉功能的抗真菌药物是( A )A. 伏立康唑B.氟康唑C.伊曲康唑D.两性霉素BE.米卡芬诤78.毒性大 ,不作注射用的抗真菌药物是 ( C )A. 氟康唑B.两性霉素 BC. 制霉菌素D.咪康唑E.伊曲康唑79. 与两性霉素 B 合用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的常用口服抗真菌药物是( C )A. 伊曲康唑B.卡泊芬净C.氟胞嘧啶D.制霉菌素E.氟康唑80.伊曲康唑不适用于治疗 ( D )A. 暗色孢科真菌B.孢子丝菌C.侵入性曲霉感染D. 念珠菌所致的尿道感染E.不危及生命的芽生菌和组织胞浆菌感染81. 单用时易产生耐药性,需与其他药物合用的是( A )A. 氟胞嘧啶B.伏立康唑C.氟康唑D.两性霉素BE.特比萘芬82.口服时仅用于治疗念珠菌性肠炎 ,对全身真菌感染无治疗作用的是 ( B ) A. 氟胞嘧啶 B。

维奈克拉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

维奈克拉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

维奈克拉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
滕喆;杨新宇
【期刊名称】《中南药学》
【年(卷),期】2024(22)5
【摘要】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类克隆性造血干细胞恶性肿瘤,治疗手段有限,死亡率高,但是近些年涌现多种靶向药物有望改善这一困境。

2018年经FDA批准的维奈克拉(Venetoclax)极大地提高了AML患者的应答率。

Venetoclax是一种BH3模拟物,它特异性地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进而杀伤肿瘤细胞。

然而,随着Venetoclax在AML中的广泛应用,其耐药问题逐渐显现。

具体的耐药机制主要表现在肿瘤细胞中靶点蛋白BCL-2下调及其他非BCL-2抗凋亡蛋白上调、BCL-2家族中促凋亡蛋白下调及非依赖BCL-2家族蛋白的其他耐药机制。

本综述将系统地阐述AML中Venetoclax耐药的分子机制,并总结靶向这些耐药机制的相关治疗策略的新进展。

【总页数】9页(P1291-1299)
【作者】滕喆;杨新宇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71
【相关文献】
1.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治疗髓系肉瘤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
2.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序贯克拉屈滨治疗难治/复发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
3.维奈克拉血药浓度监测在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价值及联合阿扎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4.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初诊不适合强化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5.维奈克拉联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六神丸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六神丸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六神丸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史哲新;杨文华;汤毅;高宏;陈化禹;姚芳;张蕾;陈晓晖;王兴丽【期刊名称】《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07(26)1【摘要】[目的]探讨六神丸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组后,两组病例均继续常规化疗。

治疗组予六神丸,90粒/d,分3次服。

观察1个月。

治疗前后取患者骨髓,吸取单个核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定量测量P-糖蛋白(P170),计算P170蛋白细胞百分比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患者的拓扑酶Ⅱα(TopoⅡα)、拓扑酶Ⅱβ(TopoⅡβ)基因进行mRNA 水平的检测。

[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P170蛋白表达有所下降,对照组有所上升,但均无显著差异(P>0.01);但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P170阳性表达例数、阳性表达率以及表达指数,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

TopoⅡβ在治疗前后进行组内比较,治疗组有所上升,对照组有所下降,但均无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

TopoⅡα在组间和组内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结论]六神丸可以通过降低P170的表达、提高TopoⅡβ的表达来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

【总页数】3页(P11-13)【关键词】六神丸;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机制【作者】史哲新;杨文华;汤毅;高宏;陈化禹;姚芳;张蕾;陈晓晖;王兴丽【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7【相关文献】1.解毒化瘀方逆转HL60/VCR白血病细胞耐药株多药耐药机制研究 [J], 刘思2.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白细胞介素4对其多药耐药的逆转研究 [J], 付劲蓉;李成荣;杨锡强3.环孢菌素A联合汉防己甲素逆转人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J], 陈宝安;郭晶晶;程坚;高峰;丁家华;许文林;沈惠玲;孙新臣;成红艳;高冲;孙耘玉;王骏;赵刚;宋慧慧;鲍文;李国宏;刘莉洁;陈文姬;王雪梅4.人红白血病转基因多药耐药细胞K562/MDR耐药性的逆转及机制的研究 [J], 张蕊;赵瑾瑶;孔力5.阿霉素纳米粒对人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HL-60/ADR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J], 王磊;柯红;任东明;王一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助理医师资格证考试之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

2024年助理医师资格证考试之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

2024年助理医师资格证考试之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某女,28岁,结婚半年,欲怀孕,在社区门诊进行咨询。

A.自我调适情绪B.营造健康的怀孕环境C.用药调整D.保持生活规律E.及时宣泄紧张的心理【答案】 C2、年轻男性,于饮酒后突然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查体:急性病容,腹平坦,上腹部轻度肌紧张及反跳痛,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超声B.胃镜C.血、尿淀粉酶测定D.血糖测定E.血钙测定【答案】 B3、患者,女性,34岁。

童年时有关节疼痛史,近一年来时常感到心悸易倦,查体心尖搏动向左移位,叩诊呈梨型心,心尖部可听到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其诊断为A.病毒性心肌炎B.风湿性心肌炎C.房间隔缺损D.风心病二尖瓣狭窄E.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答案】 D4、目前大部分阿片类药物的毒性作用主要是通过受体介导,这种受体是A.MOPB.DOPC.KOPD.COPE.NOP【答案】 A5、巴比妥类中毒,深度昏迷伴呼吸衰竭时首选A.中枢兴奋剂B.细胞色素C.抗生素D.甘露醇及利尿剂E.给氧【答案】 A6、我国多数学者关于生命开始的观点,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展,这种观点认为A.生命始于受精卵在子宫着床B.生命始于妊28周C.生命始于妊娠第8周D.生命始于胎儿脱离母体并能成活【答案】 D7、23岁男性患者,2周前突起全身水肿、尿量减少、血尿,近5天来尿量逐渐减少,脸色苍白,查:血压180/100mmHg,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0~3个/HP,颗粒管型0~2个/HP,血肌酐440pmol/L,血红蛋白90g/L。

A.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B.微小病变型肾炎C.新月体肾炎D.膜性肾病E.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答案】 C8、咳嗽中“咳”的特点是A.有痰无声B.有声无痰C.有声有痰D.无声无痰E.以上皆非【答案】 B9、以下关于初级卫生保健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B.依靠切实可行、学术上可靠、又受社会欢迎的方法和技术C.费用是社区或国家在各个发展时期依靠自力更生和自觉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D.处于一个国家卫生系统的最顶端E.它使卫生保健尽可能接近人民生活和工作的场所【答案】 D10、患者,女,52岁。

2022年石河子大学基础医学专业《药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石河子大学基础医学专业《药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石河子大学基础医学专业《药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新药的临床前研究由_______和_______相关内容组成,而临床研究则分为_______期。

2、毛果芸香碱过量可用_______治疗。

3、左旋多巴与_________按4:1剂量合用,制成的复方制剂称为_________。

4、伴有脑血管痉挛的高血压病人可选用______;伴消化性溃疡的高血压病人不宜用______;伴有心动过速的高血压病人宜选用______或______5、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各种_______菌有高度抗菌活性,对厌氧菌和肠杆菌_______。

6、奥美拉唑与壁细胞________酶的a亚单位结合,使其失去活性,抑制胃酸的分泌,另外对________菌有抑制作用,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二、选择题7、关于药物相互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应用时出现B.可能表现为药理作用的改变C.有时表现为毒性反应的增强D.可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E.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改变8、下列不属于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的是()A.索他洛尔B.醋丁洛尔C.艾司洛尔D.阿替洛尔E.美托洛尔9、尿激酶过量引起的出血宜选用的药物是()A.鱼精蛋白B.维生素KC.维生素B12D.垂体后叶素E.PAMBA10、麦角新碱不能用于催产和引产的原因是()A.作用较弱B.对子宫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可发生强制性收缩C.妊娠子宫对其敏感性低D.使血压下降E.起效缓慢11、为了减轻甲氨蝶呤的毒性反应所用的救援剂是()A.叶酸B.维生素BC.磷酸亚铁D.亚叶酸钙E.维生素C12、下述喹诺酮类药物中,对多数革兰阴性菌杀灭作用最强的是()A.氧氟沙星B.环丙沙星C.洛美沙星D.诺氟沙星E.左氧氟沙星13、增加左旋多巴抗帕金森病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药物是()A.卡比多巴B.维生素B6C.利舍平D.苯乙胖E.丙胺太林14、大环内酯类对下述哪类细菌无效()A.革兰阳性菌B.革兰阴性球菌C.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D.军团菌E.衣原体和支原体15、足球运动员,男,16岁,早锻炼后因膝关节痛服用布洛芬。

2022年齐齐哈尔医学院护理学专业《药理学》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齐齐哈尔医学院护理学专业《药理学》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齐齐哈尔医学院护理学专业《药理学》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有_______和_______,临床主要用于_______2、左旋多巴与_________按4:1剂量合用,制成的复方制剂称为_________。

3、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伴精神抑郁的高血压病人不宜用______;伴支气管哮喘的高血压病人不宜用______;伴糖尿病或高血脂的高血压病人不宜用______;伴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的高血压病人不宜用______5、新药的临床前研究由_______和_______相关内容组成,而临床研究则分为_______期。

6、西咪替丁阻断壁细胞的________受体,仑西平阻断胃壁细胞的________受体,两药都能抑制分泌________治疗消化性溃疡。

二、选择题7、女性用药时应考虑的“四期”不包括()A.月经期B.妊娠期C.分娩期D.哺乳期E.更年期8、选择性阻断a,受体的药物是()A.哌唑嗪B.间羟胺C.酚妥拉明D.异丙肾上腺素E.育亨宾9、有关叶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内细胞可以合成B.促进dUMP转化成dTMPC.妊娠妇女需要量增加D.缺乏会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E.参与嘌呤的从头合成10、TMP与SMZ联合用药的机制是()A.增加SMZ吸收B.增加TMP吸收C.减慢SMZ的消除D.发挥协同抗菌作用E.减慢TMP的消除11、可使肿瘤细胞集中于G1期,常作同步化治疗的药物是()A.博来霉素B.放线菌素C.羟基脲D.环磷酰胺E.长春碱12、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最好选用()A.阿莫西林B.红霉素C.头孢曲松D.克林霉素E.克拉霉素13、溴隐亭治疗帕金森病,是由于()A.中枢抗胆碱作用B.激动DA受体C.激动GABA受体D.提高脑内DA浓度E.使DA降解减少14、垂体后叶素止血的主要机制()A.收缩小动脉和毛细血管B.诱导血小板聚集C.促进凝血因子合成D.抑制纤溶系统E.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15、患者,男,28岁,因车祸右侧股骨开放性骨折入院,行静脉诱导麻醉下骨固定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 生素 D 参 与 抑 制 细 胞 表 面 的 P— g p表 达 水 平 , 抑 制 md r l 、 mr p l mRNA表 达 及 使 细 胞 内 GS H 水平 降低 , 间 接 提 高 细 胞 内的 化 疗 药物 浓 度 , 实现 对 白 血 病 的 有 效 治 疗 。
【 关 键词 】 维 生 素 D; 白血 病 ; 多 重 耐 药
预 J u r c a t / ADR 4 8 h后 , 促 使 细 胞 内化 疗 药物 浓 度 上 升 , 抑 制 P— g P 以 及 md r l 、 mr p l基 因 的 表 达 ; 维 生素 D 使 J u r c a t 与 J u r c a t / ADR 细 胞 内 GS H 的 水 平 显 著 降低 。 结 论 : 维生 素 D对 于 J u r c a t / AD R耐 药逆 转显 著 。
的无毒 剂 量 , 其 抑制 率不 应 大 于 1 0 % 的前 提 下 , 分为
重者 甚 至导致 死 亡 。 多重 耐 药 ( MD R) 成 为 急 性 白血 病 化疗 失 败 导 致 复 发 的首 要 原 因 J 。传 统 化 疗 药 干
预 MD R肿瘤 细胞 的 临床 效果 不 显 著 , 导 致 化疗 失 败 , 急性 白血病 治疗 也 是 如 此 。本 研 究 以维 生 素 D 对 急性 白血病 细胞株 进行 耐 药逆 转研 究 , 现 总结如 下。 1 材料 与方法 1 . 1 材 料 1 . 1 . 1 细胞株 及其 培养 : 建 立 人 急性 T淋 巴细胞 白血
[ 3 ] 白顺 滟 , 肖思洁 , 吴俊超 , 等. 内镜黏膜 下剥 离术 和黏膜切 除术治疗早期 胃癌 的 临床 对 比分析 [ J ] . 中国 内镜 杂志 ,
2 0 1 4 , 2 0 ( 8 ) : 8 7 3 — 8 7 7 .
[ 2 ] 张健 , 康倩 , 汤珊 , 等. 内镜黏膜 下剥 离术 治疗不 同部位 消
在 目前 白血病临床 治疗 中, 联合化疗是最 常见 的
治疗 方 案 , 能使 白血 病 患者 的生存 期得 以延长 。然 而 , 化疗 过 程 中 出现 原 发 耐 药 患者 约 占 1 5 %一3 0 %, 经 化
疗 后 完全 缓 解 的 患者 继 发 耐 药 约 占 6 0 %~ 8 0 %H , 严
以下 组 : 实验 组: 化 疗 药物 柔 红 霉 素 ( d a u n o r u b i c i n , D N R) 、 多柔 比 星 ( D O X) 、 阿糖 胞 苷 ( c y t o s i n e a r a b i n o .
s i d e , A r a c) 、 长 春 新碱 ( v i n c r i s t i n e , V C R) 联 合 维 生 素 D, 每 个 样本 加 注 1 0 u l 维 生素 D维 持 其质 量 浓度 分 别 达到 1 0 m g / L ( A) 、 1 0 I 4 m g / L ( B ) 、 1 0 I 5 m g / L ( C) 、 1 0 m g / L( D) 4个 组 。每 组 每 孔 均 加 入 5 u l A D R( D N R、 D O X、 A r a c 、 V C R) , 保 证其 终 质量 浓度达 到 5 0 u l / L 。 对 照组 : 单纯 化 疗 药 物组 ( D N R、 D O X、 A r a c 、 V C R) : 细胞
第2 2 卷
第1 2 期
河 北 医 学
H EB E I ME DI C I NE
Vo 1 . 22, No. 1 2
2 0 1 6年 1 2 月
De c . , 2 0 1 6
【 参 考文献】
[ 1 ] 石磊 , 陈平 , 朱海杭 , 等. 内镜黏 膜下剥 离术及 其衍 生术在
无 毒 浓 度 维 生 素 D, 开展 浓 度 依 赖 实验 ; 经 流 式 细 胞 仪 监 测 细 胞 内柔 红 霉 素 以及 P一 糖蛋 白 ( P— g P ) 表 达
水平; 以 实 时 荧光 定 量 P CR( R e a l ~t i me P CR) 测 定 细 胞 内 md r l 及 md p l mR NA 表 达 变 化 ; 以 生 化 法 测 定 细 胞 内谷 胱 甘 肽 ( G S H) 水平 。结果 : 维 生素 D可使 耐 药细胞 耐药倍 数 下降 , 且 有剂 量依 赖 ; 维 生 素 D 干
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 研究[ J ] . 胃肠病 学和肝病 学
杂志 , 2 0 1 4 , 2 3 ( 8 ) : 9 5 7 — 9 6 0 .
治疗 胃黏 膜 下肿 瘤 中的应 用 [ J ] . 实用 临床 医药 杂志 ,
2 0 1 5 , 1 9 ( 3 ) : 5 7 — 5 9 .
【 文章编号 】 1 0 0 6 — 6 2 3 3 ( 2 0 1 6 ) 1 2 - 2 0 5 0 - 0 3 【 文献标识码 】 A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6 2 3 3 . 2 0 1 6 . 1 2 . 0 4 7
维 生 素 D 对 急 性 白血 病 多 重 耐 药 细 胞 的 逆 转 耐 药 机 制 探 讨

【 摘

4 4 1 3 0 0)
( 湖北 省随州 市 中心 医院 , 湖 北 随 州
要 】目 的 : 探 讨 维 生 素 D 对 急 性 白血 病 多 重 耐 药 细胞 的 逆 转 耐 药 机 制 。 方 法 : 以 MT T法 获 取
T C G T r C T C A - 3 ’ , r m p l 下游引物 5 ’ 一 C G T C — C A G A C T .
T c r I t I 1 c A T c c G一 3 ’ , 片 段长 2 9 2 b p 。 1 . 2 方法: 浓度 依 赖实验 在采 用 MT F法筛选 维 生 素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