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PPT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范仲淹的故事ppt课件
评价
范仲淹被后世誉为“文正公”,他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被广泛赞誉。他的作品被历代文学家、文人墨客所推崇 ,被誉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03
范仲淹的政治理念与实践
改革思想与主张
提倡吏治改革
范仲淹认为吏治腐败是导致社会不公 和百姓疾苦的主要原因,主张选拔有 才干、廉洁奉公的官员,淘汰不称职 者。
重视农业发展
强化国防建设
范仲淹认为国防是国家安全的保障, 主张加强边防建设,提高军队战斗力 ,以抵御外敌入侵。
范仲淹认为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主张 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业产量,以保 障国家粮食安全。
庆历新政的实施与影响
推行改革
范仲淹在宋仁宗的支持下,推行 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加强吏 治、整顿财政、改革科举制度等
范仲淹的诗歌、散文等作品风格独特,思想深邃 ,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治影响
范仲淹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北宋政治产生了 深远影响,推动了政治的进步。
道德教育影响
范仲淹的道德观念和人格魅力影响了许多人,成 为后世学习的榜样。
现代意义与价值
弘扬中华文化
01
范仲淹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和作品对弘扬中
对民众的关爱。
教育理念与实践
重视教育
范仲淹认为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他倡导“致天 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改革创新
范仲淹在教育实践中勇于改革创新,他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 ,如创办书院、改革科举制度等,以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实践导向
范仲淹强调教育的实践性,他主张学以致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 能力,以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对后世道德教育的启示
01
02
03
范仲淹被后世誉为“文正公”,他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被广泛赞誉。他的作品被历代文学家、文人墨客所推崇 ,被誉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03
范仲淹的政治理念与实践
改革思想与主张
提倡吏治改革
范仲淹认为吏治腐败是导致社会不公 和百姓疾苦的主要原因,主张选拔有 才干、廉洁奉公的官员,淘汰不称职 者。
重视农业发展
强化国防建设
范仲淹认为国防是国家安全的保障, 主张加强边防建设,提高军队战斗力 ,以抵御外敌入侵。
范仲淹认为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主张 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业产量,以保 障国家粮食安全。
庆历新政的实施与影响
推行改革
范仲淹在宋仁宗的支持下,推行 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加强吏 治、整顿财政、改革科举制度等
范仲淹的诗歌、散文等作品风格独特,思想深邃 ,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治影响
范仲淹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北宋政治产生了 深远影响,推动了政治的进步。
道德教育影响
范仲淹的道德观念和人格魅力影响了许多人,成 为后世学习的榜样。
现代意义与价值
弘扬中华文化
01
范仲淹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和作品对弘扬中
对民众的关爱。
教育理念与实践
重视教育
范仲淹认为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他倡导“致天 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改革创新
范仲淹在教育实践中勇于改革创新,他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 ,如创办书院、改革科举制度等,以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实践导向
范仲淹强调教育的实践性,他主张学以致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 能力,以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对后世道德教育的启示
01
02
03
渔家傲—范仲淹精品ppt
城紧闭 。
1、同学们找找,上阕里我们看见了哪些“景”? 它有何特点?
雁去 长烟 落日 边声 千嶂 城闭
2、品读上阕说说:通过以上景致的描写渲染出 怎样的气氛? 明确:荒凉 萧瑟 肃杀
3、此景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悲凉 寂寞 孤独 思乡
异
塞外秋景的独 特
“异”统领全文的 景物特点,突出了塞 外秋景的独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 /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 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 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 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朗读上阕,赏景品情: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
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 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
写作背景
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抵 御西夏发动的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 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 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 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题为“秋思”的 《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一方 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及巩固边 防的决心和意愿,另一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 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 矛盾的心情。
吴忠中
郭佳丽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 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 。北宋著名的政治 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为政清廉, 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 谤,数度被贬。1052 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 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 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
范仲淹ppt课件
--
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又上疏仁宗“再议兵屯、 修京师外城、密定讨伐之谋”等七事,并奏请扩大相权, 由辅臣兼管军事、官吏升迁等事宜,改革广度和深度进一 步增加。新政实施后,恩荫减少、磨勘严密,希图侥幸的 人深感不便,于是毁谤新政的言论逐渐增多,指责范仲淹 等是“朋党”的议论再度兴起。六月,边事再起,范仲淹 请求外出巡守,仁宗任命为陕西、河东宣抚使。
天圣三年(1024年),张纶奏明朝廷,仁宗调范仲淹为 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堰工程。天圣四年(1026)八月, 母亲谢氏病逝,范仲淹辞官守丧,工程由张纶主持完成。
--
伏阁请对
明道二年(1033年)冬,郭皇后误伤仁宗 ,宰相吕夷简因与皇 后有隙,遂协同内侍阎文应、范讽等人,力主废后。消息传出,群 臣议论纷纷,都认为废后不合适,范仲淹也向皇帝进言。因吕夷简 事先令有司不得接受台谏章疏,疏入内廷,不得奏。范仲淹遂率中 丞孔道辅、侍御史蒋堂、段少连等十余人跪伏垂拱殿外,请求召见, 仁宗不见,派吕夷简出来解释。范仲淹等与之当庭辩论,吕夷简理 屈词穷,无以为对。
--
主要经历——苦读及第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得知家世,伤感不已, 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投师戚 同文门下。 数年寒窗生涯后,范仲淹已博通儒家经典的 要义,有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蔡 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 ,被任 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宜,官居九品。鉴 于已有朝廷俸禄,范仲淹便把母亲接来奉养。 天禧元年 (1017年),范仲淹以治狱廉平、刚正不阿 ,升为文林 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便归宗复姓,恢复范仲淹之名 (一说,天圣六年—1028年-,- 范仲淹服母丧后方更名)。
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又上疏仁宗“再议兵屯、 修京师外城、密定讨伐之谋”等七事,并奏请扩大相权, 由辅臣兼管军事、官吏升迁等事宜,改革广度和深度进一 步增加。新政实施后,恩荫减少、磨勘严密,希图侥幸的 人深感不便,于是毁谤新政的言论逐渐增多,指责范仲淹 等是“朋党”的议论再度兴起。六月,边事再起,范仲淹 请求外出巡守,仁宗任命为陕西、河东宣抚使。
天圣三年(1024年),张纶奏明朝廷,仁宗调范仲淹为 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堰工程。天圣四年(1026)八月, 母亲谢氏病逝,范仲淹辞官守丧,工程由张纶主持完成。
--
伏阁请对
明道二年(1033年)冬,郭皇后误伤仁宗 ,宰相吕夷简因与皇 后有隙,遂协同内侍阎文应、范讽等人,力主废后。消息传出,群 臣议论纷纷,都认为废后不合适,范仲淹也向皇帝进言。因吕夷简 事先令有司不得接受台谏章疏,疏入内廷,不得奏。范仲淹遂率中 丞孔道辅、侍御史蒋堂、段少连等十余人跪伏垂拱殿外,请求召见, 仁宗不见,派吕夷简出来解释。范仲淹等与之当庭辩论,吕夷简理 屈词穷,无以为对。
--
主要经历——苦读及第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得知家世,伤感不已, 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投师戚 同文门下。 数年寒窗生涯后,范仲淹已博通儒家经典的 要义,有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蔡 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 ,被任 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宜,官居九品。鉴 于已有朝廷俸禄,范仲淹便把母亲接来奉养。 天禧元年 (1017年),范仲淹以治狱廉平、刚正不阿 ,升为文林 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便归宗复姓,恢复范仲淹之名 (一说,天圣六年—1028年-,- 范仲淹服母丧后方更名)。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PPT课件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
.
4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
有依靠,就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范仲淹)
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含着眼泪告
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
然没有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
昏欲睡,就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
.
2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
幼年丧父之孤
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
嫁
长大以后
身世
感泣辞母去,去之南都入学舍,
含着泪
到,往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曾经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有时
昏沉困倦பைடு நூலகம்
往往
洗
.
3
zè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
饭都不吃
太阳偏西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就这样领悟
十分慷慨激昂 志向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
1
欧阳修(1007~1072年), 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 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 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 陵人],汉族,因吉州原属 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 川绵阳)北宋时期政治家、 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 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太阳偏西才
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
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
讲道:“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
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 才快乐。”
5
.
6
一代大儒范仲淹ppt
此 是 孤 儿 寡 妇 船 。
“
十 口 相 携 泛 巨 川 ,
关 津 若 要 知 名 姓 ,
来 时 暖 热 去 凄 然 。
族田义庄的社会救济措施
• 1. 赈济
• 2.解决族众的徭役负担问题
• 3.试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 • 4.兴办义学 • 5. 兴办社会福利事业
范仲淹创造性的推行族田义庄,一直延续到 49 年,被劳动人民和统
一 代 大 儒 , 范 仲 淹
08级教育班 吴桂花 20081333
相 关 主 要 内 容
• 范仲淹其人 • 范仲淹的思想精神 • 范仲淹其诗
• 范仲淹其词
• 范仲淹其文 • 范仲淹的影响
一、生平简介
•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
人 。唐宰相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
在抒写与友人深厚情谊、寄情于物和怀古伤今中表达诗
人为政为民,正道直行的人格魅力和坚持儒士达则兼济 天下,经世致用,退则守“恬虚之趣”,尽乐天乐道之 份,享优游泉石,啸傲山林之趣。
酬滕子京同年
谢家风雅若为酬,散吏方耽海上游。
交游之道 唯德是依, 因心而友 。 尊师重道, 敬老优闲 。 见贤必亲, 思贤若渴 。 淡交若水 , 物外悠悠。
•为政以德 直道而行
范仲淹入仕后,他每到一地总是踏踏实实地做
各种有利于百姓的事,并且干得很有成绩。其
心怀黎民百姓,非一般官员可以比拟。 1021年 泰州海潮泛滥,经范仲淹建议和修建,泰州知
州张纶的承建,历尽曲折, 1028年,前后历时
四载,终将捍海堰修成。 堰成后受益显著,“来
洪 水不得伤害盐业,挡潮水不得伤害庄稼”。外出逃荒的两千余民户回归
“
十 口 相 携 泛 巨 川 ,
关 津 若 要 知 名 姓 ,
来 时 暖 热 去 凄 然 。
族田义庄的社会救济措施
• 1. 赈济
• 2.解决族众的徭役负担问题
• 3.试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 • 4.兴办义学 • 5. 兴办社会福利事业
范仲淹创造性的推行族田义庄,一直延续到 49 年,被劳动人民和统
一 代 大 儒 , 范 仲 淹
08级教育班 吴桂花 20081333
相 关 主 要 内 容
• 范仲淹其人 • 范仲淹的思想精神 • 范仲淹其诗
• 范仲淹其词
• 范仲淹其文 • 范仲淹的影响
一、生平简介
•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
人 。唐宰相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
在抒写与友人深厚情谊、寄情于物和怀古伤今中表达诗
人为政为民,正道直行的人格魅力和坚持儒士达则兼济 天下,经世致用,退则守“恬虚之趣”,尽乐天乐道之 份,享优游泉石,啸傲山林之趣。
酬滕子京同年
谢家风雅若为酬,散吏方耽海上游。
交游之道 唯德是依, 因心而友 。 尊师重道, 敬老优闲 。 见贤必亲, 思贤若渴 。 淡交若水 , 物外悠悠。
•为政以德 直道而行
范仲淹入仕后,他每到一地总是踏踏实实地做
各种有利于百姓的事,并且干得很有成绩。其
心怀黎民百姓,非一般官员可以比拟。 1021年 泰州海潮泛滥,经范仲淹建议和修建,泰州知
州张纶的承建,历尽曲折, 1028年,前后历时
四载,终将捍海堰修成。 堰成后受益显著,“来
洪 水不得伤害盐业,挡潮水不得伤害庄稼”。外出逃荒的两千余民户回归
范仲淹PPT课件
日作粥一器,分为四块 早暮取二块,断齑数茎 入少盐以啖之
精选完整ppt课件
2、应天府求学
美食 × 圣颜 ×
宋代著名四大书院: 岳麓书院(湖南长沙) 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 应天府书院(河南商丘) 嵩山书院(河南登封)
精选完整ppt课件
8
岳麓书院
精选完整ppt课件
9
白鹿洞书院
精选完整ppt课件
精选完整ppt课件
15
精选完整ppt课件
16
精选完整ppt课件
17
精选完整ppt课件
18
精选完整ppt课件
19
精选完整ppt课件
20
精选完整ppt课件
21
知识点小结
1.宋朝重 文轻 武 ,经济文化发达,四大发明中 三大发明 指南针、 火药 、活字印刷术产生于宋朝。 2.范仲淹,北宋著名 政治家、 文学 家、军事家。 3.宋代著名四大书院 岳麓书院 、白鹿洞书院 、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
精选完整ppt课件
1
一、大宋王朝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精选完整ppt课件
2
一、大宋王朝
杯 酒 释 兵 权
精选完整ppt课件
3
精选完整ppt课件
4
2、经济文化发达
(1)交子——最早的纸币 (2)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3)繁荣的宋词。
精选完整ppt课件
5
二、范仲淹生平及创作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原名朱说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谥号“文正”
谥号是中国古代的 帝王或有地位的人 死后朝廷根据他们 生平的行为给予的 一个概括性的称号。
道德博洽曰文 经天纬地曰文 内外宾服曰正
苏幕遮(范仲淹)公开课ppt课件
思考《苏幕遮·怀旧》所表达的情 感和主题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
价值
引导学生探讨诗歌如何启迪心灵、 陶冶情操、培养气质
鼓励学生通过诗歌创作和朗诵, 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和资源
推荐阅读范仲淹的其他诗歌作品,如《岳阳楼记》等 推荐阅读中国文学史上的其他经典诗歌作品,如唐诗、宋词等
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网站,如诗词鉴赏网、古诗文网等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范仲淹生平及成就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
他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和文学创作,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范仲淹在政治上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关心民生疾苦,积极 推行新政。
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
意境深远
通过意象的组合和叠加,营造出一 种深邃、悠远的意境,使读者仿佛 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秋景之中。
情感渗透
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意象之中, 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厚,让读者 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 人的情感世界。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比喻贴切
对比强烈
诗中运用了多处比喻,如“山映斜阳 天接水”将山比作斜阳下的倒影,形 象生动地表现出秋色的绚丽多彩。
《渔家傲·秋思》等词作欣赏
词作背景
介绍范仲淹创作《渔家傲·秋思》等词 作的历史背景和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词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心境。
艺术特色
分析范仲淹词作的艺术特色,如意境 深远、语言优美等,让学生领略作者 高超的文学艺术造诣。
词作内容
解读《渔家傲·秋思》等词作的内容, 包括描绘的景象、表达的情感等,让 学生感受作者细腻的情感世界。
范仲淹ppt..
用银子练出神箭手: 范仲淹主守三部曲 一是延安新筑长城---春秋以来万里长城对防守骑兵有用,延安建70座 防御工事,连成一片,获得筑城专家美名,较好的防御了西夏进攻。 二是再造江南水乡---西北招募士兵有弊端,水土不服,前线不熟。干 脆主要招募边疆子弟来当兵,屯田,解决军粮问题,还可以解决随军 家属生活问题。延安成陕北好江南。 三是全民皆兵---充分调动士气,给军人面子,不刻字,在南宋推广。 给百姓银子,西北建防御工事还常被骚扰,射箭有用,全民皆兵,银 子做靶,缩小体积,移动靶子,射中者得,趋之若鹜,极大提高了作 战能力。 “谁说老子天下第一”: 范仲淹的战略措施让李元昊占不到便宜,最让其头痛的是偷袭。--“心中有百万兵,不要去惹他,老子天下第一”---在边境一跃为名人。
对西夏攻还是守? 韩琦---主攻派。认为西夏不过四五万人,长期防守,成本太大,大 宋懒理小西夏,要找主力部队决战,彻底解决。 范仲淹---坚持守。深入对比,觉得宋不占便宜,天时地利上 ,西 夏建都宁夏银川,气候恶劣,宋军若主动出击,战线太长,速决没 好结果;人和的角度上,宋的军队更不能主攻,长期无良将,防御 薄弱。而西夏骑兵为主,异常彪悍,国家虽小,但军工技术强,铠 甲和弓箭不亚于宋,且作战灵活,擅长游击战,边境的兄弟民族也 不容易助攻。所以认为天时地利人和皆为不利。 不过他认为宋大西夏小,可卡住贸易,断其物资。于是提出防御战 略,打持久战、运动战。 主帅派韩琦到中央,让仁宗选择进攻还是防守---仁宗决定打!--1041年正月,向西夏主力进攻,命韩琦、范仲淹分头出发,合击 西夏---范仲淹初沉默,后长信上书---千万不可主动攻打西夏,防御 工事没跟上,没优秀将领和士兵,百姓没回到故土,正月打必败, 非要打暖春再打,最好在宣布对西夏皇恩浩荡,争取瓦解---仁宗觉 得有理,不再坚持---韩琦终未主动进攻。
《范仲淹的故事》PPT课件
细读感悟
精彩赏析
“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①想想范仲淹是怎样说这句话的?②从这句话中,我们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的人?
细读感悟
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用笔画出表示范仲淹学习刻苦的词语,背一背。搜集有关范仲淹的故事。
拓展学习
合作探究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①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②从这句话中看出作者什么样的品质?
细读感悟
“划粥割齑” ①文中告诉我们这个词是怎么来的?② 从中你能看出什么?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刻苦。①对比读,你从中读懂了什么?②你能从文中举例说明范仲淹十分刻苦的语句吗?
一、看拼音,写词语。
yān mò xī zhōu líng chén( ) ( ) ( )jiāyáo gōngtíng fèiqǐnwàngshí( ) ( ) ( )
课堂练习
废 寝 忘 食
淹 没
稀 粥
凌 晨
·
·
·
·
·
·
家贫志不移,贪读如饥渴。 (北宋) 范仲淹
结束语
磋商
珍贵
赞扬
常常
闻名
出众
四、填空。
1.先天下之忧而忧,( )。2.学而不思则罔,( )。3.发愤忘食,( )。4.己所不欲,( )。
后天下之乐而乐
思而不学则殆
词语采集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全文写了范仲淹几件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 只身苦学 划粥割齑 闭门不出 谢绝佳肴
初读感知
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范仲淹在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名著名句。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主要写范仲淹少孤,家贫,读书十分刻苦。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讲范仲淹的远大志向和从政后如何施展自己的志向及后人对他的称颂。
精彩赏析
“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①想想范仲淹是怎样说这句话的?②从这句话中,我们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的人?
细读感悟
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用笔画出表示范仲淹学习刻苦的词语,背一背。搜集有关范仲淹的故事。
拓展学习
合作探究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①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②从这句话中看出作者什么样的品质?
细读感悟
“划粥割齑” ①文中告诉我们这个词是怎么来的?② 从中你能看出什么?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刻苦。①对比读,你从中读懂了什么?②你能从文中举例说明范仲淹十分刻苦的语句吗?
一、看拼音,写词语。
yān mò xī zhōu líng chén( ) ( ) ( )jiāyáo gōngtíng fèiqǐnwàngshí( ) ( ) ( )
课堂练习
废 寝 忘 食
淹 没
稀 粥
凌 晨
·
·
·
·
·
·
家贫志不移,贪读如饥渴。 (北宋) 范仲淹
结束语
磋商
珍贵
赞扬
常常
闻名
出众
四、填空。
1.先天下之忧而忧,( )。2.学而不思则罔,( )。3.发愤忘食,( )。4.己所不欲,( )。
后天下之乐而乐
思而不学则殆
词语采集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全文写了范仲淹几件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 只身苦学 划粥割齑 闭门不出 谢绝佳肴
初读感知
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范仲淹在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名著名句。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主要写范仲淹少孤,家贫,读书十分刻苦。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讲范仲淹的远大志向和从政后如何施展自己的志向及后人对他的称颂。
苏幕遮(范仲淹)公开课 ppt课件
后得罪宰相吕夷简,p贬pt课件饶州。
6
关于作者——范仲淹
康定元年(1040年),边事紧急,召为龙图阁直
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防御
西夏。由于号令严明,训练有方,又能团结
当地羌人,戍边数年,名重一时,羌人尊呼
为“龙图老子”,西夏称为“小范老子”,
赞其腹中有数万甲兵。当时城中流传着一首
歌谣道:“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
8
关于作者——范仲淹
范仲淹成功抵御了西夏的袭扰,博得了宋仁 宋“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的赞赏。庆历 三年(1043年),吕夷简罢相,范仲淹任参知政 事。他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 “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 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 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 历新政”。可惜不久由于保守派的反对而不 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 在赴颍州途中病死。p有pt课件《范文正公集》传世。9
15
词下片三四两句选取的意象分 别是什么?试对这两句作简要欣赏。
明月
高楼 酒
愁肠
赏析:倚楼之孤影, 带酒之泪痕,刻画出 思乡之旅人,形象鲜 明,很有感染力。
相思泪
ppt课件
16
人物形象—— 本词所表现出的作者是一个远
行他乡的游子形象。
情景关系—— 借景抒情,借秋天萧瑟之景,
抒思乡怀人之情。
ppt课件
•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
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今安徽亳县)
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
(今河南商丘,下同),整个城市轰动了,
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
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个要好的同
范仲淹专题PPT课件
2.苦读及第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得知家世,伤感不已,毅然辞别母亲,前 往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投师戚同文门下。 数年寒窗生涯后,范仲淹 已博通儒家经典的要义,有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蔡齐榜,中乙科第九 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 ,被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 宜,官居九品。鉴于已有朝廷俸禄,范仲淹便把母亲接来奉养。 天禧元年 (1017年),范仲淹以治狱廉平、刚正不阿 ,升为文林郎、任集庆军节度推 官,便归宗复姓,恢复范仲淹之名 (一说,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服母 丧后方更名 )。
.
5
7.景祐党争
范仲淹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培植党羽,任用亲信,向仁宗皇帝进献 《百官图》,吕夷简不甘示弱,反讥范仲淹迂腐,诬蔑范仲淹“越职言事、 勾结朋党、离间君臣”。范仲淹便连上四章 ,论斥吕夷简狡诈,因言辞激烈, 遂被罢黜,改知饶州。 范吕之争,牵连甚广。范仲淹被贬出京,竟无人敢送 别,只有独龙图阁直学士李紘、集贤校理.泰州治堰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 销。 西溪濒临黄海之滨,唐时李承修筑的旧海堤因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海 潮倒灌、卤水充斥,淹没良田、毁坏盐灶,人民苦难深重。于是范仲淹上书江 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堰。天圣三年(1024 年),张纶奏明朝廷,仁宗调范仲淹为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堰工程。天圣四 年(1026)八月,母亲谢氏病逝,范仲淹辞官守丧,工程由张纶主持完成。
景祐四年(1037年),吕夷简被免除宰相之职,士大夫们接连不断地替范仲 淹辩白,双方互相辩驳,朋党争论四起。仁宗诏宰相张士逊问计,下诏禁止 互结朋党。
8.戍边西北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得知家世,伤感不已,毅然辞别母亲,前 往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投师戚同文门下。 数年寒窗生涯后,范仲淹 已博通儒家经典的要义,有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蔡齐榜,中乙科第九 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 ,被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 宜,官居九品。鉴于已有朝廷俸禄,范仲淹便把母亲接来奉养。 天禧元年 (1017年),范仲淹以治狱廉平、刚正不阿 ,升为文林郎、任集庆军节度推 官,便归宗复姓,恢复范仲淹之名 (一说,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服母 丧后方更名 )。
.
5
7.景祐党争
范仲淹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培植党羽,任用亲信,向仁宗皇帝进献 《百官图》,吕夷简不甘示弱,反讥范仲淹迂腐,诬蔑范仲淹“越职言事、 勾结朋党、离间君臣”。范仲淹便连上四章 ,论斥吕夷简狡诈,因言辞激烈, 遂被罢黜,改知饶州。 范吕之争,牵连甚广。范仲淹被贬出京,竟无人敢送 别,只有独龙图阁直学士李紘、集贤校理.泰州治堰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 销。 西溪濒临黄海之滨,唐时李承修筑的旧海堤因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海 潮倒灌、卤水充斥,淹没良田、毁坏盐灶,人民苦难深重。于是范仲淹上书江 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堰。天圣三年(1024 年),张纶奏明朝廷,仁宗调范仲淹为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堰工程。天圣四 年(1026)八月,母亲谢氏病逝,范仲淹辞官守丧,工程由张纶主持完成。
景祐四年(1037年),吕夷简被免除宰相之职,士大夫们接连不断地替范仲 淹辩白,双方互相辩驳,朋党争论四起。仁宗诏宰相张士逊问计,下诏禁止 互结朋党。
8.戍边西北
文言文《范仲淹传·宋史》PPT
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 考取进士,担任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接他的母回家奉养。
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改任集庆军节度推官,才改回原姓,更改自己的名字。
2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在冬至日接受朝政,天子率百官祝贺。
仲淹极言之,且日:"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
皇帝问吕夷简,吕夷简说:"这是范仲淹不切实情的看法。" 仲淹乃为四论以献,大抵讥切时政。
范仲淹于是写四篇论呈献给皇上,大抵谴责当时的政务。 且日:"汉成帝信张禹,不疑舅家,故有新莽之祸。臣恐今日亦有张禹, 坏陛下家法。"
并且说:"汉成帝相信张禹,不怀疑舅家,所以有王莽的祸害。我恐怕 4
今天也有张禹,损坏陛下的家法。"
《宋史·范仲淹传》
——20180710
1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
范仲淹,字希文,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代。 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
范仲淹两岁时丧父,母亲改嫁长山姓朱的人,范仲淹跟从他姓朱,名 字叫朱说。 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小有志向节操,长大后,了解了自己的家世,就伤感流泪告别母亲, 离开家乡到应天府,依靠戚同文学习。 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 昼夜不停息,冬日里疲惫得厉害,用冷水浇脸; 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食物不充足,以至于用稀粥当食物,别人不能忍受,范仲淹不认为这 艰苦。
范仲淹磕头道歉说:"臣先前争论的是国家的事情,我对于吕夷简没 有怨恨。"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范仲淹PPT文档资料
.
5
主要经历——苦读及第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得知家世,伤感不已, 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投师戚 同文门下。 数年寒窗生涯后,范仲淹已博通儒家经典的 要义,有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蔡 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 ,被任 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宜,官居九品。鉴 于已有朝廷俸禄,范仲淹便把母亲接来奉养。 天禧元年 (1017年),范仲淹以治狱廉平、刚正不阿 ,升为文林 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便归宗复姓,恢复范仲淹之名 (一说,天圣六年—1028年,. 范仲淹服母丧后方更名)。6
在范仲淹赶考过程中,由于其出身寒苦,身无分文,只 能将凝固了的粥划为四份,每餐吃一份,可见其贫困。
范仲淹的同窗好友中,有一位是应天府留守之子,好心 将食物送给范仲淹,但是范仲淹没有接受好友的赠与食物, 直到食物变质也没有吃过一口。可以看出他有着极强的自 尊心
.
7
泰州治堰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负 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销 。 西溪濒临黄海之滨,唐时李承修 筑的旧海堤因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海潮倒灌、卤水充斥 ,淹没良田、毁坏盐灶,人民苦难深重。于是范仲淹上书 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 堰。
一世之师——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 -1052年5月20日), 字希文,汉族,北宋著 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
音乐
.
1
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 大胸怀,远大抱负,又有独自镇守边关“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的惆怅。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 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花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 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范仲淹ppt课件
一部分官员,认为这是天意,堤不可成, 主张取缔原议,彻底停工。事情报到京师, 朝臣也踌躇不定。而范仲淹则临危不惧, 坚守护堰之役。大风卷着浪涛冲到他腿上, 兵民们纷纷惊避,官吏也惊慌失措,范仲 淹却没有动,他有意看看身旁的同年好友 滕宗谅,宗谅正从容不迫地评论着一段屹 立的堤堰。大家发现他两人泰然自若,情 绪也安稳下来。不久,大堤建成了,流亡 的百姓也回到故土了,看着渐渐繁荣的家 园,老百姓很感激范仲淹,不仅将大堤命 名为范公堤,兴化县不少灾民,竟跟着他 姓了范 。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歇拍宕开一笔:登高视野所及, 都是凄凄连绵的“无情芳草”, 这“芳草”阻碍了行人的视线、 阻挡了游子的归程,铺天盖地, 蔓延无边。这句从李煜《清平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中化出,抒情更加含蓄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下片言情。过片两句承上启 下,言相思愁苦都是因为离 乡背井所导致的。以下句句 用映衬手法:“好梦留人 睡”,则除酣梦之外,整日 为相思别情所困扰。
989年八月二日
(9月5日) 出生
990年
1011年
1015年
父亲病逝
睢阳应天府书院学习
得中进士 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 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
1021年 修堤
1026年 谢氏病故
1028年 荣升秘阁校理
1033年 反对宰相吕夷筒 远放 做睦州知州
1036年 治水有功 回京师
几个月后
揭露宰相吕夷筒 贬为饶州知州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上片写景。开篇“碧云天,黄叶地”上下辉映, 写出了秋日的天高气爽,渲染了澄碧的秋色。以 如此广袤无垠的天地作为秋思乡愁的背景在宋词 中比较少见,宽大深远的境界中所烘托出来的情 感也显得格外深沉浑厚。《西厢记》“长亭送别” 中“碧云天,黄花地”一段,明显地由此脱胎而 来。秋色的渲染,已经融入了“悲秋”的情绪。 秋色渗透了天地之间,那浩浩淼淼的秋水,带着 无休无尽的秋意悠悠远去;秋江之上笼罩着一层 翠色的“寒烟”,这是秋日特有的景象。词人由 上而下、由小到大、由近及远,写出一派俊爽空 灵的境界。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PPT课件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
小组讨论: 划分板块并概括内容,读清板块间的关联。 扣题读文,思考各版块与题目的关联。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
概括版块内容,读清板块间的关联。
景(范公祠)千年香火不绝
(由1)
表
及
个人的文治武功
里
(2)
层
人(范仲淹)进步的忧乐观 对后人的积极影响
层
(2—5)
(3)
递 进
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8、“西夏人惊呼’他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边民尊 称为’ 龙图老子’。连皇帝都按着地图说:有仲淹 在,朕就不愁了。”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 怎样的情感?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4分)
考点:词句理解
题干分析:
规范答题:
引用西夏人的惊呼、边民的尊称、皇帝的不愁 来烘托范仲淹的军事才能,表达了作者对范仲 淹的赞美与敬佩之情。
启发人们思考如何做一个永恒的人,不仅要辛苦 的实践,更要提炼出一种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 促进历史发展的思想。
历史人物文化散文一般的写作思路
人生经历
景
人 精神品质、思想情怀
影响和价值
修订答案
1、文中第②段写道”其忧国忧民之心如炽如焰”,请 联系全文简要概括范仲淹的“忧国忧民”在文中有哪些 具体表现?(4分)
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古木写碑联,又通过碑联引出下文对 范仲淹一生功绩的回顾。(2分)
4、“为什么只有范仲淹才叫人千年永记,时时不忘
呢?”试联系全文,作简要回答。(6分)
考
点:文意把握(整体,从阐释原因方面命题)
题干分析:
此题”联系全文“意指,必须扫描全文,然后从个人 的事 迹、精神、思想;对后人的积极影响;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这 样三个层面归纳。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生平简介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 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 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 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屡遭贬斥。康定元 年(1040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 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 年),出任参知政事,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 项改革措施。庆历五年(1045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 贬出京,历任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知州。皇祐四年 (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 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
2
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是一个锐意进取、热烈执着的人,眼看自己年已五
十而碌碌无为,未免有点灰心、有点牢骚。一天晚上,他
看着《三国志》,突然觉得十分没劲:这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只得三来自天地,“人世都无百岁”,还不如
“刘伶一醉”!第二天,他叫来好友欧阳修。两个人喝得
醉醺醺的,手拉手到大街上唱歌,那是他新作的《剔银
灯》。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
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
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呆、老成悴。只有
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
如何回避。”
.
3
上片大意是,昨天夜里读《三志》,不禁笑话起曹操、孙权、刘备来。 他们用尽权谋机巧,不过是枉费心力,只闹了个天下鼎足三分的局面。 与其像这样瞎折腾,还不如什么也别干,索性和刘伶一块儿喝他个醺 醺大醉呢。下片则化用了白居易《狂歌词》的诗意,人生一世,总没 有活到一百岁的。小的时候不懂事,老了又衰弱不堪。只有中间一点 点青年时代最可宝贵,怎忍心用来追求功名利禄呢!就算作到了一品 大官、百万富翁,难辞白发老年将至的命运!全篇纯用口语写成,笔 调很诙谐,似乎是赤裸裸宣扬消极无为的历史观、及时行乐的人生观 和一派颓废情绪。实际上它是词人因政治改革徒劳无功而极度苦闷之 心境的一个雪泥鸿爪式的记录。胸中块垒难去,故须用酒浇之。愤激 之际,酒酣耳热,对老友发牢骚、说醉话,颇有雪芹“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的难言况味。
第二天,范仲淹与众人商议,打算早朝之后,将百官留下,再 次与宰相谏争。一行人刚走到待漏院,朝廷诏书下达,外放范仲 淹为睦州知州,孔道辅等人也或贬或罚,无一幸免。河阳签判富 弼上书仁宗,建议诏还范仲淹入京,以开言路,未得批复。
.
9
庆历新政
庆历三年(1043年),元昊请求议和,西方边事稍宁,仁宗召范仲 淹回京,授枢密副使,又擢拔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俗 称“四谏”),锐意进取。六月,谏官上言范仲淹有宰辅之才,仁宗 欲拜为参知政事,范仲淹推辞不就;八月,仁宗罢免副宰相王举正, 再拜范仲淹为参知政事。
在范仲淹赶考过程中,由于其出身寒苦,身无分文,只 能将凝固了的粥划为四份,每餐吃一份,可见其贫困。
范仲淹的同窗好友中,有一位是应天府留守之子,好心 将食物送给范仲淹,但是范仲淹没有接受好友的赠与食物, 直到食物变质也没有吃过一口。可以看出他有着极强的自 尊心
.
7
泰州治堰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负 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销 。 西溪濒临黄海之滨,唐时李承修 筑的旧海堤因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海潮倒灌、卤水充斥 ,淹没良田、毁坏盐灶,人民苦难深重。于是范仲淹上书 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 堰。
一世之师——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 -1052年5月20日), 字希文,汉族,北宋著 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
音乐
.
1
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 大胸怀,远大抱负,又有独自镇守边关“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的惆怅。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 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花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 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
10
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又上疏仁宗“再议兵屯、 修京师外城、密定讨伐之谋”等七事,并奏请扩大相权, 由辅臣兼管军事、官吏升迁等事宜,改革广度和深度进一 步增加。新政实施后,恩荫减少、磨勘严密,希图侥幸的 人深感不便,于是毁谤新政的言论逐渐增多,指责范仲淹 等是“朋党”的议论再度兴起。六月,边事再起,范仲淹 请求外出巡守,仁宗任命为陕西、河东宣抚使。
仁宗调整辅臣结构后,多次召见富弼、范仲淹等人,征询天下大事。 范仲淹虽感谢皇恩,却认为事有先后,朝廷陈弊积久,非一朝一夕所 能改变。仁宗遂亲笔诏书,开天章阁、陈设笔砚、赐坐以待。范仲淹 惶恐不安,退朝后作《答手诏条陈十事》,上疏仁宗“明黜陟、抑侥 幸”等十件事。仁宗采纳,诏书统一颁布,以示天下,只有府兵法, 因辅臣反对而作罢。
.
5
主要经历——苦读及第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得知家世,伤感不已, 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投师戚 同文门下。 数年寒窗生涯后,范仲淹已博通儒家经典的 要义,有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蔡 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 ,被任 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宜,官居九品。鉴 于已有朝廷俸禄,范仲淹便把母亲接来奉养。 天禧元年 (1017年),范仲淹以治狱廉平、刚正不阿 ,升为文林 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便归宗复姓,恢复范仲淹之名 (一说,天圣六年—1028年,. 范仲淹服母丧后方更名)。6
天圣三年(1024年),张纶奏明朝廷,仁宗调范仲淹为 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堰工程。天圣四年(1026)八月, 母亲谢氏病逝,范仲淹辞官守丧,工程由张纶主持完成。
.
8
伏阁请对
明道二年(1033年)冬,郭皇后误伤仁宗 ,宰相吕夷简因与皇 后有隙,遂协同内侍阎文应、范讽等人,力主废后。消息传出, 群臣议论纷纷,都认为废后不合适,范仲淹也向皇帝进言。因吕 夷简事先令有司不得接受台谏章疏,疏入内廷,不得奏。范仲淹 遂率中丞孔道辅、侍御史蒋堂、段少连等十余人跪伏垂拱殿外, 请求召见,仁宗不见,派吕夷简出来解释。范仲淹等与之当庭辩 论,吕夷简理屈词穷,无以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