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黄鹤楼》知识点
《黄鹤楼》知识点总结
《黄鹤楼》知识点总结1、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情景交融。
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5、“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答:对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强烈感慨。
6、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答: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绿树掩映,看上去清晰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葱茏茂盛,生机盎然。
7、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8、体会尾联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答: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
9、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寂寞、惆怅10、“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答: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
略带遗憾之情,有只、仅仅的意思。
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第二个“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渺远。
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11、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请说说这首诗的独到之处。
答:这首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
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
12、从诗词的对偶的角度看,这首诗对偶最工整的一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3、从表达方式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写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抒情。
八年级黄鹤楼知识点
八年级黄鹤楼知识点
黄鹤楼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
八年级语文课程要求掌握黄鹤楼的相关知识点,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建筑历史
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经历
了多次毁坏和修建。
最早建造的黄鹤楼为三层木质楼阁,后多次
改建为砖石结构。
现在的黄鹤楼为1981年重建的仿古建筑,共五
层高,高50米,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
二、文化背景
黄鹤楼作为湖北省的著名古迹,与文学名家杜甫的《登高》诗、曾国藩的《黄鹤楼》信及许多文人墨客的诗文不可分割。
黄鹤楼
是文化交流的中心,也是文人雅士的思想交流平台。
三、建筑特点
黄鹤楼建筑采用典型的中国楼阁造型,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
黄鹤楼结构特别复杂,外观有神韵,内部结构更为精妙,楼内可欣赏到景致迥异的古文化艺术。
四、文化遗产
黄鹤楼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代表。
2008年,黄鹤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人类共同文化遗产之一。
五、游览注意事项
1. 不要在新楼层楼梯上坐卧、奔跑、嬉戏或歇脚,以免引起危险。
2. 游客必须遵守各项规定,不得乱扔垃圾、乱涂乱画、高声喧哗、破坏公共设施。
3. 避免在高空楼阁上猛跑、喊叫或互相追逐,以免引起危险。
4. 游客要爱惜古迹建筑,保持公共环境的整洁和美好。
以上就是八年级黄鹤楼知识点的相关内容了。
学生们要多了解黄鹤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加深自己的文化修养。
同时,在游览黄鹤楼时要注意安全和文明游览。
《黄鹤楼》笔记
《黄鹤楼》笔记(原诗、注释、翻译)一、文学常识:1.体裁: 七言律诗2.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蛇山的黄皓矶上,“昔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
现在的黄鹤楼是1985年重建的。
3.作者简介:崔颢,唐代诗人,早期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后游历边塞,诗风变为雄浑奔放。
二、内容分析1.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①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增加神秘色彩。
②“空”显示出空间上的虚无,传达出内心的孤独感,吊古伤今。
2.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①颌联紧承首联,是首联的延伸,虚中有实,抚今追昔。
②“空”体现出时间的邈远,引出对岁月易逝的感慨,给人孤寂惆怅、物是人非、世事苍茫之感。
小结:两联四句,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吊古伤今,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后的感慨,两个“空”字,怅惘之情昭然可见。
3.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①颈联转写登楼所见明丽之景,从怀古之思中回到现实。
②长江对岸汉阳平野中那一棵棵葱翠树木,清晰可辨;鹦鹉洲上,芳草茂盛。
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富于音乐美。
④为下文书写乡愁做铺垫。
4.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①尾联以抒情作结,点名主旨,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思想之情②“愁”既准确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又和开篇缥缈的意境相吻合,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
③“日暮”的苍茫、“烟波”的迷蒙和怅然的乡愁交织,与上文草木茂盛、山川分明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渲染思乡之情。
总结:诗歌题为《黄鹤楼》,处处写楼,悬想乘鹤仙人,是写黄鹤楼之悠久历史与神异色彩;黄鹤杳然不见,白云悠悠而生,是写黄鹤楼耸入云端,白云缠绕;树之历历,草之萋萋,是写黄鹤楼之位置独特,气象恢宏,烟波凄迷,惹动乡愁,写黄鹤楼之景物多变,宜乎凭吊。
诗人因景生情,由凭古到怀乡,先感慨而后生愁绪。
景象前后三变,先是神异渺茫,接下来明丽如画,最后归于朦胧凄迷。
八年级黄鹤楼的知识点
八年级黄鹤楼的知识点
八年级黄鹤楼是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一大重点,它作为唐代古诗
中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在文艺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本文
将为您详细介绍八年级黄鹤楼的知识点。
第一篇:黄鹤楼的文化背景
黄鹤楼是位于江汉平原的大堤上,是一座建于唐代的古楼,它
的文化背景可追溯到汉代。
汉代将黄鹤楼定为观鱼之地,后由于
其良好的位置和建筑设计,黄鹤楼成为唐代当时最为宏伟的建筑
之一。
第二篇:黄鹤楼的作者王之涣
《黄鹤楼》的作者王之涣,是唐代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
多以自然为主题,形式多样,艺术性强。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精通诗歌、书法和音律。
王之涣在他的诗中呼唤人们回归自然,
表达了自己深厚的思想和感情。
第三篇:黄鹤楼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黄鹤楼》有着广泛的文学价值和意义,它既是文人墨客们追逐自由、追求真理的写照,也是对士人文章的一种崇高评价。
《黄鹤楼》以其深刻的意境,婉媚流畅的词句和和谐的韵律,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启迪着每个人在生活中对人生的感悟和追求。
第四篇:黄鹤楼的艺术特点
《黄鹤楼》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韵律和谐,语言优美;二是景物的描写准确入微,塑造了一个美丽、和谐的自然世界;三是人物形象刻画深入,表现了“物我两忘”的艺术效果;四是意境深远玄妙,具有哲理性。
总之,《黄鹤楼》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深邃的思想内涵,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精品之一。
它不仅代表了诗歌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承载了人们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
《黄鹤楼》知识归纳
《黄鹤楼》知识归纳一、原文《黄鹤楼》作者: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二、译文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
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三、整体分析1.内容:吊古怀乡。
诗的前四句是叙仙人乘鹤的传说,写的是想象,是传说,是虚幻的;而后四句则是写实,写眼前所见、所感,抒发个人个人情怀。
2.情感:吊古伤今,抒发乡愁之感。
3.写法:将黄鹤楼的历史传说与人生的感发写得如此空灵,如此真实,不仅情景交融,而且时空切换自然,意境深远而又不晦涩,犹如信手拈来,读之如若行云流水,一泻而下。
4.手法:引用传说、对偶5.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四、句子赏析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首联,诗人起笔从黄鹤楼远古的传说写起,昔日的仙人子安早已经乘着黄鹤离去,只留下了这座空空荡荡的黄鹤楼。
这远古传说的追溯,既令读者想知道黄鹤楼的来历,也无疑是为黄鹤楼罩上了一层神奇虚幻的神秘色彩。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颔联,无论从律诗的格律还是从意思上看都是承首联而来,仙人乘鹤而去了,而且再也没有回来过,在这漫长的年月里,黄鹤楼有什么变化吗?没有。
“白云千载空悠悠”是在说天空的白云千百年来依然在空中飘来荡去,并没有因黄鹤一去不返而有所改变。
在诗人的笔下,“白云”也仿佛有了情感,有了灵魂,千百年来朝来夕往,黄鹤楼相伴。
3.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颈联两句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由远到近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八年级上语文黄鹤楼知识点
八年级上语文黄鹤楼知识点黄鹤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著名景观,被誉为“天下绝景”,因为有文学巨匠杜甫的《登高》诗而名扬天下。
在八年级上学期中,我们学习了黄鹤楼相关的知识点,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
一、黄鹤楼的历史黄鹤楼建于220年左右,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珍品。
在历史上,黄鹤楼曾多次修缮和重建,但每一次的黄鹤楼都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卓越的艺术价值成为了世人瞩目的文化遗产。
二、黄鹤楼的文学价值历史上,黄鹤楼因它雄峙于江城之上的壮丽景观,曾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登临。
他们在黄鹤楼上留下了无数美丽的诗句,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杜甫的《登高》诗。
这首诗运用了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隽永的诗句,将黄鹤楼与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合了起来。
三、黄鹤楼的建筑特色黄鹤楼建筑风格独特,以木质结构为主体,悬挑到江面上,气势雄伟。
黄鹤楼采用了传统的“悬山顶”结构,以百余根木柱为主体,外包覆木板、瓦片,在江湖风雨中屹立不倒。
在建筑风格方面,黄鹤楼融合了南北建筑的特色,耐久美观,流畅度强。
四、黄鹤楼的人文意义黄鹤楼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无穷的人文意义。
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记录了历史的发展,更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生动见证。
登上黄鹤楼,不仅可享受到江面上的壮丽景色,还可以领悟中国古代人文精神和建筑美学。
五、黄鹤楼的旅游价值黄鹤楼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在黄鹤楼,游客可以一睹古代建筑风韵之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凭栏远眺江山,感受江湖壮美。
总之,黄鹤楼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众多瑰宝之一。
我们在学习黄鹤楼的知识点时,不仅仅是对一个景点的了解,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领悟,是一种对自然和智慧的赞美。
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份文化遗产,爱护这段历史,为它的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二语文 黄鹤楼 复习资料整理
黄鹤楼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全唐诗集》,作者:崔颢(hào),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
这是一首典型的七言律诗,他的作品『黄鹤楼』被严羽称为“七律第一”。
作品有《崔颢集》。
二、全文翻译:黄鹤楼崔颢作者感叹仙人骑鹤,人去楼空,悠悠千载,於是抚今追昔,有世事沧桑的感慨,并因日暮而生思乡之情。
四、解释下列词语: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文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也有人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2、悠悠:久远的意思。
3、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4、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5、乘:驾。
6、去:离开。
7、空:只。
8、返:通返,返回。
9、川:平原。
10、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1、乡关:故乡。
五、用原文语句回答:1、诗中诗人从传说入笔,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的诗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诗中能够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之情的诗句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诗中情景交融,道尽无限思乡之愁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诗中表现诗人怀念家乡的惆怅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诗中能够诗人触景生情而起思乡之愁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诗中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境相似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请写出古诗词名句中关于“乡情”的两句诗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静夜思》8、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必背知识清单13 黄鹤楼
八年级古代诗歌知识清单必背知识清单13 黄鹤楼【原文呈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
②画线句是中考高频考查句。
【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作家简介】崔颢,出身"博陵崔氏",汴州(开封)人氏,唐代诗人。
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内容赏析】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首两联劈空写来,发人去楼空、岁月不再之慨,寄托着诗人入世虚无的悲叹。
末两联,以明丽之景写江中景色之美,画面顿生明暗对比,但随即落笔暮霭烟波,景致陡暗,乐景写哀,归思难收,令人读罢,如幻如梦,愁绪无限。
【主旨】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凭吊古迹,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愁绪。
【名句赏析】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赏析:“空悠悠”使人看到空间的广袤,而“千载”则使人看到了时间的无限性。
时空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前两联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
【巩固训练】一、理解性默写。
1.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
2.《黄鹤楼》中用对偶的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
3.《黄鹤楼》中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4.《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黄鹤楼知识点梳理
黄鹤楼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一.文学常识: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州城西南隅.:角落。
2.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尝:曾经。
//驾:骑//憩:休息3.遂以..名.楼:于是,就。
//以:用。
//命名。
4.事列.《神仙》之传:记载。
5.观其耸构巍峨..:高耸的样子。
..:高大雄伟的样子。
6.高标巃嵸7.四闼.霞敞:门。
//霞敞:高大宽敞。
8.亦荆吴形胜之最.也:形胜,山川胜迹。
//最,最美的地方。
倚河..汉:倚(靠着)//(银河)10. 俯拍云烟(低下头)11.重檐翼.馆:古代建筑的飞檐三.翻译下列重要语句:1.[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译文: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一座黄鹤楼。
2。
[《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译文:《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祎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
”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记》上。
3。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译文: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最美的地方。
六.内容理解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
第二层(第3至8句),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
第三层(第9至17句),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
2.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答:篇短文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特征,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黄鹤楼》知识点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介绍】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
开元十年进士及第,曾出使河东节度使军幕,天宝时历任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等职。
足迹遍及江南塞北,诗歌内容广阔,风格多样。
或写儿女之情,几近轻薄;或状戎旅之苦,风骨凛然,诗名早着,影响深远。
【全文翻译】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
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考试范围】1、感慨古人不可见,世事茫茫难预料,具有伤感惆怅之情的句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诗人从怀古的,带有惆怅的情感回到现实中来的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用来表达人们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5、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赏析颈联:颈联写登上黄鹤楼所见之实景: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的春草繁茂浓绿。
诗人登楼远眺异乡风景,引动日暮怀归之情。
7、“空余”一词表现了怎样的意境?“空悠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空余”突出黄鹤楼的清寥、孤寂感。
“空悠悠”突出白云的清浮飘荡。
联系上下联,两处“空”字表现写物写景,实则暗含对岁月悠悠、世事苍茫的感叹。
8、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答:表达作者叹人生以及乡关何处的思乡等复杂感情。
本文由索罗学院整理。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黄鹤楼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黄鹤楼教学目的1. 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2.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加深对诗歌思想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祖国河山的感情。
4. 了解五言律诗的格律特点。
重点、难点1. 重点(1)了解作者孟浩然。
(2)理解诗句的内容。
(3)熟读并背诵诗作。
2. 难点:对本诗意境的理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古人描写长江流域山色水光的诗很多,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上述两诗中,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你还能背出一些写景的诗句吗?上述两诗中,杜甫的诗侧重于客观描写,显得有些沉重;李白的诗侧重于主观抒写,显得比较轻快、明朗。
由于描写的角度不同,尽管都是写长江,但风格迥然不同。
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则是另一种风格。
它记述了好友在黄鹤楼告别,一叶扁舟顺流而下在长江尽头消失的情景,给后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现在让我们来学习这首诗吧。
二、作者简介(略)三、朗读课文1. 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 指名朗读并正音。
3. 听录音朗读,把握语调、语速、感情。
4. 齐读。
四、再读课文,疏通文意1. 本文写了什么内容?——本文写了作者在黄鹤楼为友人送行的场面,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2. 文章思路结构是怎样的?——文章思路结构十分清楚,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句),点明为友人送行的地点及友人的去向;第二部分(4~6句),写作者在江边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第三部分(7句),直接抒情,述说友人离去后的感慨。
结构图如下:开头叙送别之事/////结尾述惜别之情叙在江边送别/////中叙目送友人远去抒对友人的深情思念之情3. 结合书下注释,逐句阅读理解,讲清大意。
(略)4. 试背诵课文。
5. 检查、纠正互译情况。
八年级上册黄鹤楼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黄鹤楼的知识点黄鹤楼,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江南大观之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在八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黄鹤楼是一大重要的知识点,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黄鹤楼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和文化意义。
一、历史背景黄鹤楼建立于公元前223年的秦朝,当时是作为敖包山快手战的东门而建,主要供军队驻守和军事使用。
到了公元617年唐朝时期,黄鹤楼才正式开始用于文化和旅游活动。
此后,著名的诗人杜甫、白居易等人先后来到黄鹤楼参观,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使其地位在中国文化史上愈加重要。
在宋代,黄鹤楼更是名扬天下,在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历经千年风雨,黄鹤楼的建筑也经历了数次重建和修缮,至今仍保存完好。
二、建筑特色黄鹤楼建筑特色独特,以其纤巧、高雅、神秘而著称。
黄鹤楼建筑分三层,底层为方形砖石墙基,以承托上层建筑,中层是高大的亭阁式建筑,楼顶建有重檐的翘角,使其造型美观大方。
在楼内,各层都有楼阁,楼梯与轮廓的设计也都十分讲究。
特别是黄鹤楼精心设计的“回廊”,不仅可以欣赏到楚江的秀丽风景,同时还能瞭望到楼层之间的情况。
黄鹤楼还有一些宽敞的前厅和后厅,供游客休息和观光使用。
三、文化意义黄鹤楼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象征和标志,它代表了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
黄鹤楼不仅是文化名家的聚集地,同时也是文人雅士和民间草根文化的聚集地。
它激发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创作了不少经典的文化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代表了个人的艺术造诣,同时也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全盘面貌。
黄鹤楼非常考验人的文化素养,因为黄鹤楼既有文化底蕴,也要求游客对元代古建筑研究和了解,因此游客在参观时要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和阅读能力,才能领略到它的文化魅力。
黄鹤楼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本文仅概述了黄鹤楼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和文化意义,还远远不够,希望各位读者能更加深入地了解黄鹤楼的精神内核,领略它的文化魅力。
初二语文(上)黄鹤楼(知识点整理)
注:蓝色字体:易错字,红色字体:翻译,双横线:赏析整理人:于涵钰黄鹤楼(写景,怀古,思乡)崔颢昔人【1】已乘黄鹤去,此地空(A)【2】余黄鹤楼。
(传说故事)黄鹤(B)一去不复返,白云(C)千载(D)空悠悠【3】。
(白云与楼相伴)晴川历历【4】汉阳树,芳草萋萋【5】鹦鹉洲。
(登楼所见之景)日暮乡关【6】何处是,烟波【7】江上使人愁。
(抒发思乡之情,点题)一:个别字翻译【1】指传说中的仙人,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遂建楼【2】只【3】深,大的意思【4】清楚可数【5】形容草木长得茂盛【6】故乡【7】雾霭沉沉的江面二: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三:赏析首联:(A):空一字写出了只有白云与楼作伴的孤独和孤寂。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是仙人却驾鹤已去,鹤去楼空,美好憧憬和寻常江楼的落差,给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了潜在的铺垫颔联:(B)黄鹤在这里除了指实体仙鹤外,它的指向是即“一切”之意,不复返更是涵覆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C)白云变幻莫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感叹(D)千载使人看到了时间的无限性,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更催生了乡愁江天相应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更显开阔,受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也渐渐开朗。
人们留下乡情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本句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做铺垫颈联: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黄鹤楼转为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虚写实,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尾联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诗作以“愁”收篇,准确表达了作者的乡愁,抒发了作者思乡的情感,点题总说: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一李白评价: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八年级黄鹤楼知识点
八年级黄鹤楼知识点黄鹤楼,这座屹立于长江之畔的名楼,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也是八年级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与黄鹤楼相关的知识点。
一、黄鹤楼的历史背景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 223 年),最初是用于军事瞭望。
随着历史的变迁,它逐渐成为了一处观赏风景、吟诗作赋的胜地。
在历史的长河中,黄鹤楼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但其独特的魅力始终未减。
二、黄鹤楼的地理位置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
这里视野开阔,景色壮丽,登楼远眺,可将长江及其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
三、黄鹤楼的建筑特色1、独特的造型黄鹤楼的外观造型独具特色,它通常有五层,层层飞檐,形如黄鹤展翅欲飞,展现出一种灵动与飘逸之美。
2、精巧的结构其建筑结构精巧,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木构架结构,以梁柱支撑整个建筑,既稳固又美观。
3、丰富的装饰楼内装饰精美,有壁画、雕刻、书法等艺术作品,这些装饰不仅增添了楼的文化内涵,也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四、与黄鹤楼相关的文学作品1、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以黄鹤楼为背景,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被誉为千古绝唱。
2、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此诗描绘了在黄鹤楼送别友人的情景,意境开阔,情感真挚。
五、黄鹤楼的文化意义1、历史文化的见证黄鹤楼见证了武汉地区的历史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古代建筑、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2、文学艺术的源泉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篇,使黄鹤楼成为了中国文学艺术的重要源泉之一,激发了无数人的创作灵感。
3、民族精神的象征黄鹤楼所体现的坚韧不拔、不断重生的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屈不挠的品质。
六、学习黄鹤楼的重要性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学习黄鹤楼,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黄鹤楼》知识点总结
《黄鹤楼》知识点总结第一篇:《黄鹤楼》知识点总结1.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5.“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答:对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强烈感慨。
6.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绿树掩映,看上去清晰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葱茏茂盛,生机盎然。
7..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答:岳阳楼、滕王阁8.体会尾联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答: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
9.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寂寞、惆怅10.“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4分)答: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
(1分)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之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1分)第二个“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渺远。
(1分)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1分)11、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第四联。
(4分)答:颈联写到的楼上所见之景有晴空下奔涌的大河,汉阳一带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茂盛的芳草。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标古诗词曲梳理
课标古诗词曲梳理八年级上册第13首黄鹤楼[2020与《醉翁亭记》(节选)比较][唐]崔颢【文学常识】崔颢,唐代诗人。
早期诗多写闺情,流于纤艳。
后历边塞,诗风转为雄浑奔放。
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诗集》。
第14首使至塞上(2018.8D音,2016.8C音)[唐]王维【文学常识】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诗人、画家。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与孟浩然齐名,并称为“王孟”。
苏轼评价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第15首钱塘湖春行(2019与《湖心亭看雪》比较)[唐]白居易【文学常识】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同期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著有《白氏长庆集》。
文学上,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写作背景】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
第16首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文学常识】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第17首春望[唐]杜甫第18首雁门太守行[唐]李贺【文学常识】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世称“诗鬼”。
《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旧题,多写边塞征战之事。
“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本诗是一首古体诗。
第19首赤壁(2016.11A)[唐]杜牧第20首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2021与《北冥有鱼》比较)[宋]李清照【文学常识】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第21首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北宋]晏殊【文学常识】晏殊,字同叔,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其词语言清丽,音韵和谐,意境清新。
“浣溪沙”是词牌名。
11。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黄鹤楼》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解】: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文的
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也有人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2、悠悠:久远的意思。
3、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4、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
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韵译】: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评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
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
亮而不拗口。
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传说李白登此楼,
目睹此诗,大为折服。
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严沧浪也说唐人
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
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黄鹤楼》知识清单
《黄鹤楼》知识清单
一、作者简介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
于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考中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
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二、背景与主题
崔颢在外游历期间,来到黄鹤楼,登楼后,看到眼前景色,他情不自禁地提笔写下此诗。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上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吊古怀乡之情。
三、诗歌赏析
1.参考译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2.此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黄鹤楼》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回到现实情境,又仿佛黄鹤从天而降一样,神秘莫测。
颔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
从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
3.全诗以“愁”字收篇,有什么作用?
全诗以一“愁”字作结,点出了全篇的主旨。
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
同时又和开篇的意境相照应,从而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了缠绵的乡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介绍】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
开元十年进士及第,曾出使河东节度使军幕,天宝时历任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等职。
足迹遍及江南塞北,诗歌内容广阔,风格多样。
或写儿女之情,几近轻薄;或状戎旅之苦,风骨凛然,诗名早着,影响深远。
【全文翻译】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
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考试范围】
1、感慨古人不可见,世事茫茫难预料,具有伤感惆怅之情的句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诗人从怀古的,带有惆怅的情感回到现实中来的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用来表达人们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5、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
使人愁;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赏析颈联:颈联写登上黄鹤楼所见之实景: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的春草繁茂浓绿。
诗人登楼远眺异乡风景,引动日暮怀归之情。
7、“空余”一词表现了怎样的意境?“空悠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答:“空余”突出黄鹤楼的清寥、孤寂感。
“空悠悠”突出白云的清浮飘荡。
联系上下联,两处“空”字表现写物写景,实则暗含对岁月悠悠、世事苍茫的感叹。
8、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答:表达作者叹人生以及乡关何处的思乡等复杂感情。
本文由索罗学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