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改革

合集下载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职业教育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是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课程设置的改革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

因此,改革课程设置是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应减少理论课程的比例,增加实践课程的数量,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

应针对不同的职业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课程计划,使课程更加符合实际工作场景。

应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及时引入新的技术和知识,使学生能够适应科技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职业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采用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应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是教育的重要资源,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在职业教育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因此,职业教育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经验;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和企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四、评价体系的改革评价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职业教育中,传统的评价体系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能力。

因此,评价体系的改革应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全面评价。

具体措施包括: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互评、实践评价等;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以便教师和学生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大实践教学改革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大实践教学改革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大实践教学改革【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然而部分旅游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存在较多问题,旅游高职院校可采取以下措施推进高职实践教学的改革:以专业岗位能力要求为课程设置依据,突出课程体系的实践性:以专业认知实习为起点,阶段深化实践实训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多指标的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实现校企双赢,建立和完善实践实训基地。

【关键词】职业能力实践教学旅游专业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今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高职旅游教育应以培养职业能力、确立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为核心,加大教学设计尤其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

本文将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这一核心提出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职业能力是职业角色从事一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个体能力,它由知识、理解力和技能诸要素构成,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地发挥作用,其中任何一种孤立能力要素都难以完成职业活动。

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

专业能力指学生从事某项工作应该具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职业关键能力是学生在工作中除专业技能以外的其他能力的综合体现。

根据高职旅游专业岗位群的特点,学生应该掌握的职业关键能力包括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应变能力、语言沟通协调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

一、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课程设置不合理,难以与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相适应当前,许多旅游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只是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的压缩或翻版,课程的性质也基本沿袭本科院校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的结构,甚至许多课程的教材也采用本科院校旅游专业的教材,这就导致课程教学的理论性过强而实践环节教学过于薄弱,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重难点没有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由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不能适应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摘要:为满足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中应以强化职业能力培养为基本原则,以实践能力为核心,重组课程教学内容。

文章以山西金融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论述了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改革内容和具体实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基本思路改革内容具体实施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222-02教育部在教高[2012]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工作。

2011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和《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基本要求》两个文件。

文件明确提出,当前迫切需要大力加强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充足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通过每门课程的每一节课加以落实的。

通过认真学习和领会文件精神,山西金融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利用暑期进行专业岗位设置及人才需求调研活动,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规划教学内容,最终共同开发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岗位化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提高人才质量课程体系改革应植根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以强化职业能力培养为基本原则,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实践能力为核心,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构建和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改革的内容与具体实施在对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新的课程体系要侧重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加强实践环节,以职业岗位需要为指导构建教学内容,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改革浅议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改革浅议
具设计 项 目, 学生 可 以从设 计 开始 到材料选 购 、
依 据 。第 二 , 艺术设 计类 专业课 程 , 对 根据工 作 岗位 流程 建 立 的基 本模 块 式课 程 体 系框 架 , 包 括模 块课 程开 发 , 成 、 个模 块 的功 能 、 位 构 各 地
与 作用 。第三 , 以广 告设 计 、 画 设 计 、 境 艺 动 环 术 设计 专 业 为例 , 过 采用 模块 课 程 式进 行 实 通
第 1年 月 2 11 1 1 0 卷第 期 1
JU N LO U A AS EI V CTOA C N A OLG O R A F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 院学 报 L LE E H N NM S M DA O AIN L E H I C T C
V1 l 0. n 1 Nl1 J .2ol . a n
移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 的实践 中, 创 造性解决艺术设计专业 中的实际问题 。
四、 术 设 计 类 专 业 模 块 化 课 程 改 革 的 艺
意 义
成、 各个模块 的功能、 作用及实现途径 , 开发 出
识 , 而引 领艺 术 设计 类 专业 教 学 改 革 。其 具 从
( ) 于 以职 业 能力 教 育 为 主 的高 职 院 一 对 校 , 术设 计专业 的模 块课程 设置 , 艺 应该 根据设 计 行业 的 职业 岗位 群 对 技 能的 要求 , 职业 岗 按
位工作 流程 分 阶段 设计模 块课 程 。 比如 动画设
课 程模块 设置 要 符 合如 下 原 则 : 有 专 业 要 设 置标 准 , 专业 设鼍 符合培 养 目标 , 合高 职人 符 才 培 养特 点 ; 符合 学 生个 性 选课 和新 知识 引 入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深化高职院校改革构建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深化高职院校改革构建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
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 、 科学规范的 评价和 鉴定 , 对合格看 授予相应的国家资格证书的政策规 定和实施办法。
所谓的。 一体化 教学法 , 就是将 过去的课堂教 学和实践教学结合
为 一体 变实验室为课堂 , , 变课堂为实验 室。为突出实践动 手能力的 职业资格证书 。 直通车 式 , 指职业院校 的学生在完成 所有课 培养 , 模 是 改变过去纯课堂教学模式 , 将澡堂搬到实训I ; 基地 将设备 、 仪器搬 程之 后直接获得相关 工种 的高级职业资 格证书 , 出校 门即可 成为一 进课堂 , 走 对着实物讲原理 、 工艺 , 按照实景讲 流程 , 拆开 机构讲结构 , 边
【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职业资格证 书制度; 职业 能力; 教学改革
当前, 职业教育改革 和发 展备受社 会各界高度 重视。作为现 代教 育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高职 院校担负着为 国家建设培 养技术应 用型 人才的重任 , 面对毕业生就业难和社会 高技能人 才紧 缺的矛盾 , 许多职 业院校借国家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 契机 , 以就业为导向 , 按照 国家职业能力标准和职业 资格制度 的要 求改革人才培 养模 式, 使高职 教育、 劳动就业 、 资格培 训 紧密结合 , 就了一批 适销对路 的高等 职业 I 造 技术应 用型人才。将 职业资格 证书认 证制 度引入 高等职 业教 育体 系 中, 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采 用的形式不 同, 方法 各异 , 本文 试就职业 资格 证书 直通车” 模式发表点 拙见。 职业资格证书 是劳动者具有从 事某一职业 所必备 的学识 、 技能的 证明 , 是求职 、 任职 、 独立开业 的资格凭证 , 是用人单位 招聘 、 用劳动 录 者的主要依据。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 国家对各行业从业 人员规定的职 广, 因此 , 只要调整相应的教学计 划 , 结合专业对 应职业 工种进行教 学 内容的调整 , 以适应专业和工种 的需要 , 么, 那 毕业生各种 实践教学 环 节如果考核合格 , 从职业工种 的技能要 求来看 , 就完 全具备 了中级工 的 水平 , 部分能力强的通过强化训1 练可达高级工 。

工学结合模式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思考

工学结合模式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思考
台 。 主 题 性 学 术 沙 龙 有 利 于 获 取 对 某 一 学 术 问 题 的 更 深 入 理 解 ,任 务 型 探 讨会 有 利 于 获 取 对 某 一 实 际 问 题 的 最
创 新元 素 的机会 ,而借 助 与这 些创 新元 素 展开 更 深入 的
互 动 ,则可 以不断 提升 自己的创新 能力 。
借 助 这 些 主题 任 务 型 活 动 ,平 台实 现 了对 高 校 内 外 创 新 元 素 的 凝 聚 与 整 合 , 而创 新 元 素 的凝 聚 与整 合
又 引 发 了更 强 烈 的互 动与 更深 入 的合 作 ,在 强 烈 的互
动 与 深 入 的合 作 过 程 中 .高 校 学 生 不 断 锤 炼 自己 的创

对于高 校来 说 ,通过 这 些 主题 任务 型 活动 一来 实现 了校
内 创 新 元 素 的 有 效 整 合 ,二 来 与校 外 创 新 元 素 建 立 了 良 好 的 联 系 ,这 样 无 论 是 教 师 还 是 学 生 ,都 有 了 接 触 更 多
1通 过 各类 主 题 任 务 型 活 动 逐 渐 建 立 开 放 的正 面 . 形 象 ,进 而 为平 台积聚 人气 .引 导各类 创新 元 素流 向平
新 思 维 、 创 新 执 行 力 及 努 力 方 向 。 平 台 越 开 放 , 平 台 整 合 和 凝 聚 的 创 新 元 素 也 越 多 ,平 台 的 互 动 也 越 强 烈 , 对学 生 创 新 能力 培 养 的推 动力 也 越 强 。
参考 文 献 : [ ]杨 治 华 , 钱 军 . 创 新 人 才 的 特 点 看 高 校 创 新 体 系 1 从
我 国 高 职 教 育 开 始 由 以 规 模 发 展 为 主 转 入 以 质 量 提 升 为 主 的 发 展 阶 段 。 l ‘ 件 明 确 提 m , “ 强 素 质 6 文 加

以岗位能力为核心深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以岗位能力为核心深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 二 )开 发体 现 岗位 技 能要 求的教 材
环境 ,加强校 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以 就业 为导 向 ,围绕 岗位 技 能 的培 养 要 求 ,校 企 合 作
共 同科学 设 计 和 运 用 校 内 实 训 中心 开展 教 学 活 动 。 根 据顶 岗实 习 的需 要有 针对 性地 建立 校 外实 习基 地 ,
务分 析会 ,对 典 型 工作 岗位 进 行 工 作 岗位 任 务 分 析 和 职业 能力 分析 。重 点分 析 了完 成 相应 岗位 工 作 任 务应 具备 的 职业 能 力 和 知识 构 成 ,进 一 步 明确 了典 型工 作 岗位 的具 体 工 作任 务 和 对应 的职 业 能力 及 职
专业 课程 体 系
所 以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必须树立 以培 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岗位能力为重点的新职业教育教
学质 量观 ,使 学 生 成 为 具有 良好 职 业 素 质 的 一 线 技 术人 员 。我 校是 教 育 部 批 准为 第 二 批 国家 中等 职 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 )进 行毕 业生 就 业 去 向调 研 及进 行 企 业 岗位
要为依据制定课程方案 ,整理修订课程标准 。吸收 课 程 专家 、行 业 专家 、骨 干专 业 教 师 参 与 课 程 方 案
和课 程标 准 的开 发 、编 制 和 论证 工作 。 明确 规 定 会 计专 业 的培 养 目标 、职业 能力 要 求 、课 程设 置 、教 学 要求 和技 能 考核 等 内容 ,以满 足 学 生 职业 生 涯 发 展 的需 求 ,适应企 业 岗位 能力 的需要 。
标准的意见 》 ( 教 职成厅 [ 2 0 1 2 ]5号 )提出:着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体系改——以山西金融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革与实践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体系改——以山西金融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革与实践
施。
表 1 职业 岗位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
会计 岗位 岗位冉型
岗 位
描述
工作任务
岗位 职业 能力要束
职业 岗位
素质要 求
该 岗位 主要 1 . 按规定办理货 币资 金 1 、热悉田家有 关法规 特别是 是进行赞 币 支付手续. 《 票据法 》 、《 现金管理暂行条 资金核算, 2 .负责 登记现 金 日记 侧》 、< 支付办法》及 《 企业 内 爱 岗 敬 往 来结算. 账、银行存款 日 记账 、 部控 制制度》的要求.具有熟 业 诚宴 出纳 岗位 银行结算票据鹫记簿及 练办理现 金收付和银行结算手 守信 、廉 有价证券进出登记熟练掌握填写各 种银行结算
会计 蕈和登记 明 对 账。 备岗位业务处理能力 岗位 细 账. 4 ,日常经济业务原始凭
教 育部在教高[ 2 0 1 2 1 4号文件 《 教育部关 于全 面提高高 等教 育质量 的若 干意见》 中明确指 出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 心工作 。 2 0 1 1 年 9月 , 教育部 、 财政部联合发布 了《 教育部 财政 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 校提升专业服 务产业发展能 力的通知》 ( 教职成 [ 2 0 1 i ] 1 1 号) 和《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 务能力基本要求》 两个文件 。文件明确提 出 , 当前迫切需要大力 加 强高等职业学校 的专业建设 , 深化 教育教学改革 , 整体提高人 才培养 质量 和办学水平 ,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充足的高端 技 能型专 门人才 。 专业建设 的核心是课程建设 , 教 学质量的提高 是通过 每门课程 的每一节课加 以落实 的。通过认真学习和领会 文件精 神 ,山西金融 职业 学院会计 电算化专业 以职业能力培养 为主线 , 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 内容 。 利用暑期进行专业 岗位 设 置及 人才需求调研 活动 ,与行业企业专家共 同研究优化人才 培养方案 , 统筹规划教学 内容 , 最终共 同开发 了突 出职业能力培 养 的岗位化 的专业核 心课程体系。 课程体 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突出职 业能 力培养 , 提高

汽车维修岗位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框架

汽车维修岗位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框架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框架初稿一、课程体系构建流程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任我院以校企合作为基础.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 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 邀请汽车维修行业专家共同进行行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进行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的分析, 并开展教育专家、企业专家、专任教师共同参与的研讨会, 通过“工作领域→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分析转换流程, 制定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设计学习情境, 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开发专业特色教材, 制定课程体系评价体系。

见图1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图1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二、基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务的课程体系表1 典型工作任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 掌握汽车结构、原理以及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等专业知识, 能够使用智能化仪器、设备对汽车进行性能检测和故障诊断与排除, 适应从事汽车维修及相关行业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其人才规格为: (1)职业综合素质: 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沟通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2)职业核心能力: 汽车发汽车机电维修岗位1.能够独立制定完整的汽车维修作业计划;2.能够规范使用维修设备、工具, 并能进行设备仪器的维护与管理;3.能够熟练使用维修手册, 读懂英文技术资料, 准确获取维修作业所需相关信息;4、能够严格按照维修手册和操作规范进行快速、正确的维护与修理, 并监控维修质量;5.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网络;6、具有良好的工作执行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能与他人合作完成复杂工作;7、优秀的服务意识与责任心, 能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7、优秀的服务意识与责任心,能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汽车车身修复岗位1.熟悉汽车构造知识, 能够独立制定完整的车身修复作业计划;2.能够规范、安全使用各种工具设备, 并能进行设备维护;3、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钣金维修和喷漆工作, 确保工作的安全实施, 并监控修复质量;4.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5、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 良好的责任心, 能按时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开放课程体系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开放课程体系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开放课程体系王正万摘要: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和就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培养的核心。

同时,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是充分体现专业办学水平和特色的重要抓手。

本文经过深入行业企业、标杆职业院校调研分析,以及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应用与维修等专业的应用总结,深化对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开放课程体系”的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人才培养;职业能力;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252-03一、背景及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以及教育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文件要求,明确了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和订单培养的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指明了方向。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和核心任务,实施基于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改革与创新,是与当前高职生源素质、教育特色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因素决定的,对解决高职教育当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升人才培養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和目标1.建设思路及原则。

从以下几方面建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开放“六平台+资源+保障机制”的课程体系:(1)通识课程平台建设;(2)素质养成平台建设;(3)选修平台建设;(4)专业课程平台(含专业类基础课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工学结合平台)建设;(5)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6)质量保障机制。

“以就业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满足市场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面向企业及社会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建构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建构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建构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综合职业能力。

因此,建构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综合职业能力的含义综合职业能力是指在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全面、灵活、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知识和技能是综合职业能力的基础,也是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工作方法等。

2.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提出新的观点、思路和方法,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3.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指在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理解他人的观点和需要,以达成共识和协作。

4.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是指能够在团队中协调、合作,达成共同目标的能力。

它包括与他人合作、分工合作、沟通合作等方面。

5.领导能力领导能力是指能够在团队中带领他人,实现目标的能力。

它包括激励、指导、协调、授权等方面。

二、建构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1.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业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只有建构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2.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综合职业能力是企业招聘的重要标准之一。

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3.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建构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建构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建构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

课程设置应该兼顾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工程制图》教学改革

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工程制图》教学改革
训环 节 , 加强 辅 导和 指导 。 () 3 与专 业 结 合 原 则 。根 据新 的职 教 理 念 以
思路 是 以现代 化建 设 和社 会 主义 市场 经 济需 要 为
出发点 , 以能力 为 本位 , 以岗位 ( 岗位 群 ) 求 为依 需 据 , 国内外 职教 课 程 的经 验 为借 鉴 , 以 以全 面提 高 学生 的职业 素质 和社会需要 的适应 能力 为核 心 , 进 行课程 的改革 与创 新 。以职业 能 力 为核 心 的高职 教育课程 设置具 有明显 的优点 , 高职教 育 特色所 是 需, 因为 高职教育 的专业教 学是一种 横 向为 主 的教 学体 系 , 核心是 以职业 岗位技能 的专项性 和操作 其 性 为依据 , 以培养 学 生具 有扎 实 的职业 技 能 、 岗位 业务 知识 和较 强 的技 术理论 课学 时缩 小 的变 化 , 应把 工 程 制 图课 程 改革 置 于专业 建设 的整 体 优 化 中 , 课 程 培 养 将 目标 与 专业 能力 有 机地结 合 。根 据 各专业 培 养 目 标 的能 力 因素 和 岗 位需 求 , 选使 用频 率 较 高 的 筛 知识 内 容 , 重新 组 织 知 识 点 , 围绕 着 制 图 、 图总 识
力 量 化和 分割 成若 干 模块 , 后 进 行 课 程 实 施 培 然 训, 使受 训 者 具 备从 事 该 职业 的能 力 。能 力 本 位 模 式是 7 0年代 以来 流 行 于 北 美 的一 种 职 教课 程 模式 , 在世 界上 颇 有影 响 , 拿 大 的 C E、 国 的 加 B 德 双元制 、 界 劳 工 组 织 提 倡 的 ME , 属 于 能 力 世 S均 本位模 式 。我 国高 职 教育课 程 改革 及 开发 的基 本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 数 以亿计高 素质劳动 者” ,“ 数 以千万计 的高技能应 用型人 才” ,“ 一大 批拔尖创新 人才”的 目标要求 , 各
识 、技能 与态度 三个基 本要 素组成 的。 而课 程 内容
三要 素 的各 自内涵与 比例不 同 ,形成 了不 同教育 类 型课 程 的不 同特 点 。高职 教育 课程 目标有 明确 的职 业定 向性 ,必 然使其 课程 内容 将教育 对象 导 向就业 所必 需 的知识 、技 能与态 度 的获得 。也 即高职 教育 课程 内容 三要 素 的设 计都 必然 主要 考虑 教育对象 的
理 论研 究上 ,尚有 众多 分歧 ,亟待 统一 。职业 教育
是 就业 教育 , 是合 格教育 , 而 普通教 育是选 拔教 育 ,
职 业教 育和 普通 教育在 人才 培养模 式 、培养 目标 以 及 教 育教学 评价 上 ,都有 重大 区别 ,关键 就在于 学 生 的就业 竞争 力 ,其 核心 就是学 生 的职业 能力 。 因 此 ,职业 院校 必须 明确职 业能 力 内涵 ,依 据职 业能
职 教 论 坛
CAREER HORI ∞
职 业 时 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职 业 能 力为 核 心 的职 业 教 育 课 程 体 系研 究
陈 红 丽 ,顾 浩 ,顿新 兴
( 漯河 食 品职 业学 院 ,河 南 漯河 4 6 2 0 0 0 )
摘 要 :使学生毕业后 能顺利就 业,必须 以学生 的职业能力培养为 中心 ,提 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 竞

1 2・
第9 卷・ 第5 期
职 业 时 空
CARE ER HORI ZON ON
职 教论 坛
o ’
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 。传统的高职院校课程 体 系主要 反映 在基础 课 与专业课 、 理 论课 与实 践课 、 必修 课 与选修 课之 间 的关系上 。但这 种构 建模 式存 在着 明显 的弊 端 ,强调 了学 科的 完整性 ,忽视 了专 业 的系统性 和 融合性 。造成理 论 和实践 的脱 节 ,不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行 归纳 和整合 形成 行 动领域 。
( ) 建专 业课 程体 系 二 构
的技 术优 势 ,与企 业 共 同开发 课 程标 准 和 ] 学 结 二
合特色教材 , 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的多媒体素材 、 课
件 、 库 等 教学 资 源 , 成 网络课 程 , 建 学 生 自 题 建 构
二 、 以职 业 能力培 养 为核心 ”的 课程 实施 “
能力 培养 为 核 心 ” 的课 程 构 建 与实施 过程 进 行 阐
述。

在 学 院农 机专 业 原有 模 块课 程 基 础 上 ,借 鉴 国 内外 先进 的课 程开 发 理念 , 行 “ 进 以职业 能 力 培
养 为核 心 , 以工作 过程 为导 向” 的课 程 改 革 。通 过 分析 课 程所 对 应 的典 型 工作 任务 ,根据 学 生 的技 能养 成 和认 知 规律 ,将典 型 工作 任 务重 新 设 计 为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 也 养 的递进 关 系 ,确 定 了农 业机 械 应用 技 术 专业 学 是 教学 改革 的重 点 与难 点 。黑龙 江农 业 工 程 职业
习领域课 程 体 系( 图 I 。 见 )
( ) 三 开发基 于工作过 程 的专 业核 心课 程
学 院农 业 机械 应 用 技术 专业 在 课 程建 设 与 改革 方 面进 行 了有 益 的探 索 ,积极 与 行业 企 业合 作 开 发 课程 , 照 相关 的职业 资 格 标准 , 革 课 程体 系 和 参 改 教学 内容 。 文从 农业 机械 应用 技术 专业 “ 本 以职业
现 以“ 盘拆装与维护” 底 课程 为例 , 明学 习 说
课 程 开 发 由专 业 骨 干教 师 与 凯斯一 纽 荷 兰公 司等 农机 企 业 技术 专 家组 成 的专 业 核 心课 程 建设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探析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探析

要 环 节 , 高职 学 生 的 职 业 能 力 培 g  ̄ , 对 g J 了积 极 的 作 用 但 随 着 高等 职 业 教 育 的 发 展 . 世 界 经 济 一 体 化 的 程 度 越
来 越 高 .单 一 的 课 程 内容 已 无 法 满 足 社 会 发 展 对 人 才 的

高l 语 文 教 学面 临 的问题 I q ,
■警 堑 匮
以职 业 能 力 为 核 心 的 高K 语 文 教 学 改 革 探 析 q ,
李 陆根 杨 西彬
38 3 ) 3 0 1
( 西 太 阳能 科技 职 业学 院 公 共 教学 部 , 西 新 余 江 江 摘 要 : 职 语 文 教 学 是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过 程 中 的 重 高 能 的需 求 。
与 心 灵 的 契 合 , 强 与 社 会 的 交 往 能 力 , 高 写 作 水 平 和 增 提
例 如 : 导 游 专业 的教 学 中 , 强 口语 和 写 作 训 练 。 在 加
在 专业 学 习中 的应 用 能力 。
总 之 , 语 文 教 学 与 专 业 学 习 相 互 结 合 , 语 文 学 习 让 使
在 古 代 诗 歌 单 元 的 学 习 中 , 教 材 中 的 诗 词 外 , 以适 当 除 可 增 加 古 代 诗 词 及 描 写 山 川 景 色 诗 文 的 背 诵 ;利 用 早 自 习 等 时 问 , 学 生提 供 口语 训 练 的 机 会 , 背诵 诗 文 , 学 为 如 同
高 职语 文 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 是 高等 职 业 教 育 过 程 中的 重 要 环节 , 为 高 职 学 生 的 职 业 能 力 培 养 起 到 了 积 极 的 作 用 :但 随 着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专 业 的 课 程 设 置 ,仍 然 摆 脱 不 了 学 科 本 位 的 思 想 . 课 程 的 设 置 侧 重 学 科 系 统 性 . 究 知 识 结 构 的 系 统 性 和 讲
完 段 论 能 容 教 培 不 强 整 性 多 数 采 用 基 础 课 、 业 基 础 课 和 专 业 课 的 三 专 式 教 学 体 系 过 多 关 注 学 科 基 础 理 论 . 系 统 的 理 以 知 识 传 授 为 主 。 践 能 力 培 养 不 足 . 有 完 整 的 技 实 没 培 训 体 系 在 这 种 学 科 本 位 的 思 想 下 . 师 授 课 内 教 就 采 用 本 科 简单 压 缩 的知 识 和 理 论 . 能 体 现 职 业 不 育 的 职 业 性 、 践 性 和 针 x- 的 原 则 以 这 种 体 系 实 , J 性 养 出来 的学 生 理 论 知 识 没 有 本 科 强 . 业 技 能 又 达 职 到 中 职 的技 能 水 平 . .学 生 实 际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不 . 企 业 行 业 需 求 相 脱 节 与 . 2课 程 设 置 缺 少 针 对 性 、 业 性 和 适 应 性 。 高 职 . 职 高 专 体 育 保 健 专 业 主 要 培 养 的 是 应 用 型 的技 能 人 才 学 生 毕 业 后 主 要 在 保 健 康 复 企 业 中从 事 一 线 的 技 能 服 务 因此 他 们 不 仅 需 要 掌 握 “ 用 、 用 ” 专 业 理 实 够 的 论 知 识 . 必 须 具 有 一 定 的 专 业 技 能 和 职 业 能 力 但 还 是一 些高职高专 院校不能正确定 位学生就业 . 程设 课 置 出 现 两 种 极 端 .一 种 是 办 成 短 期 速 成 培 训 班 的 形 式 . 侧 重 于 手 法 技 能 的 培 训 . 略 学 生 基 本 素 质 和 只 忽 必 须 的 技 能 理 论 培 养 . 养 的 学 生 只 懂 操 作 . 稍 培 但 作改 动 就 无 所 适 从 一 种 是 沿 习 本 科 院 校 的标 准 . 只 注重 高等教育 中的“ 等” 一般 的共性 . 重课程理 高 的 注 论 . 离 职 业 岗 位 需 求 。 视 实 践 技 能 的 培 养 。 程 内 脱 忽 课 容 没 有 涉 及 职 业 资 格认 证 所 需 的 知 识 和 技 能 . 生 学 学 完 课 程 后 没 法 考 取 相 应 的 行 业 职 业 资 格 证 . 样 培 养 这 出来 的学 生 很 难 适 应 职 业 岗位 的 能 力要 求 三 、 以职 业 能 力 为 核 心 构 建 高 职 高 专 体 育 保 健 专 业 课 程 体 系 ( ) 业 定位 一 专 根 据 市 场 调 查 .体 育 保 健 专 业 应 紧 紧 围绕 高 职 高 专 人 才 培 养 目标 .立 足 保 健 行 业 的 技 术 服 务 第 一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推进高职高专课程改革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推进高职高专课程改革

职高专教育出现了蓬勃发展 的大好形势, 招生就业 及教学改革 逐步上升,造成 这样情 况的原因是 :专业设置不合 理,社 会需 在 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的高等职 业教育 要 的专业学校没开办 ,培养 的学生社会不需要。即使专业 对 口 , 课程改革在 起步上就 比发达 国家晚了近 2 0年,改革力度 和深度 但学生专业 知识陈旧、专业技能欠缺 ,企业认为毕业 生不好用、
目前高 职 的规 模扩展 已经 到了极 限,教 育 部 明确提 出了
时俱进 的更 新,需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根据 技术领域和 职业 “ 十一五”期间高职 “ 内涵发展” 的目标 ,比如卓越计 划、示范
1 岗位 ( )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 业资格标准,改革课 程体 性高职 、精品课 程。世界进入 2 世纪 ,随着政治多极化 、经济 群
作者简 介 :罗成 (9 8 ) 16 一 ,男,重庆人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 学校动力系副主任,讲师,主要研 究方向 :电站仿真 ;陈绍敏 (9 1 ) t7一 ,
女, 四川 西昌人 ,重 庆电力高等专 科 学校教 务处 副处 长 ,副教 授 ,主要 研 究方 向 : 学和 教 学质量 管理 。( 教 重庆 4 0 5) 0 0; 3
近 几年来,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 出现了蓬勃发展 的大好形 发展状 态 以及 国情状 态 的紧 密相 关 , 定高职的经验只能在借 决 势,教学改革取得 了很大成绩 ,但 当前 高职高专的教学改革 真 鉴 的基 础上创新,尤其在课程 领域 只能在借鉴 的基 础上结合 国 正落实到课程层 面上 的深度与力度还 远远不够。笔者 认为 ,当 情,大胆 改革 ,办出特 色。 前必须仔 细分析 课程改革 的背景和 现状 ,认 真探 讨高职高专课 程改革的内容。

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施教育 、 达到培养 目标 的载体和手段, 也是教 育思
想和教育观念 的具体体现 , 它直接影 响人才培养的规格 、 量 。 质 研究并探索 适应 时代发展要求 的中等护理专业 培养 目标 及课 程体 系已成为人们关注 的热点。20 年 3 , 07 月 卫生职业教育教
学指 导委员会制订出新一轮临床护理专业教未充分体 统素 质教 育 的要 求 .
由于时 间、 学制 等的限制 , 于强调专业 课 的同时忽 略 在过 了素质 、 的全 面提 高 , 能力 只注重单一专业技 能的培养 , 的 学生 职业 道德 与职场指导欠缺。同时 , 专业技 能的习得 囿于教室、 限
于黑 板、 流于笔端 , 缺乏临床训练 , 弱化 了岗位适 应能力及应变
()7 6 1 :4- . 7
问题高 于低 年龄组 。因此 , 儿童行为 问题 的纠正应从低 年龄开
始, 且越早越好 , 从而预防和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儿 童行 为问题发生率与父母文化程度呈负相关 , 与北 京 这
市儿童行 为问题调查结果一致。 家庭是儿童生活环境的重要组
成部分 , 儿童 大部分时 间都 与父母生 活 , 父母 的言行举 止及 教 育方式对子女产生直接或间接 的影响 。父母应采用恰 当的、 一 致的 、 学 的教育 方式 , 科 鼓励 、 支持儿童 的探索欲 , 使儿 童处 于
[]u e . i rn8 eai r u son i r o p tnb a — 3 t r A c l e ’ bh v u et n a e o cm li y ec R t M hd o Q i rf eo t h e : e mn r f d J J h d s h sci r ,97 ( ) 1 1. rp l i y m i ] i y o yha y 16 ,8 :— 1 ri  ̄ . C lP c P t

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一、改革目标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培养创新精神为原则,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为主线,课程改革要体现内容新、水平高、效果好。

课程体系围绕学生能力的养成而构建,使学生具备从事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体现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引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推进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

建立学工交替“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二、改革内容(1)课程体系改革我们对近三年毕业生中的530名学生在本行业的岗位进行了调查,分析毕业生任职岗位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本专业主要就业岗位是汽车维修工,次要工作岗位是汽车保险、服务顾问、客户服务、配件管理,其发展岗位是维修主管、技术总监和服务经理。

图1 近三年毕业生所在岗位分布图企业调查显示,现代汽车维修工主要从事的工作:一是汽车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二是完成综合故障诊断和质量检验。

现代汽车维修企业汽车典型售后服务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其中主要工作人员是汽车维修工。

依据流程中的工作内容分析可得出所需的能力要求。

图2 汽车售后服务工作流程图针对汽车维修工的工作内容,通过企业调研、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共同分析出本专业典型的工作任务,并按照职业成长规律进行排序,对于职业成长各阶段都必备的关键任务进行归纳,形成了66个典型工作任务,进而总结归纳出职业群的三个阶段12项行动领域,如表1所示。

图3为学习情境的设计。

为方便教学组织与实施,将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论证、加工和反思,充分考虑教学的可实施性,以顾客需求、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结合技术复合型工作特征,按照机电并行多技术融合、初级到高级、单一到综合的原则,设计开发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考虑到我国国情和学生职业能力的拓展,为保证学生跨职业学习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需要,增设公共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构建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一、案例背景进入十二五期间,中职学校专业发展遇到了一些现实问题:一是学生入校选择专业时对未来工作岗位认识不清,入校后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不浓;二是专业人才培养与建设缺少企业深度参与,未形成校企共建、共管的合作机制;三是原有课程体系下的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关联度弱,人才培养偏离企业岗位用人要求;四是学校教学体系与职业技能鉴定体系脱节,人才评价方式单一,不能很好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五是学校一元模式下的教学资源软、硬件和“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环节薄弱,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

在上述诸多问题中,课程体系的重构显得更加突出和迫切。

课程体系建设是中职示范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

中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很成熟的方案,各中职学校都在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能够实际操作的、目标非常明确的、工作任务十分清晰的、符合市场和岗位对人才需求的具体的方案。

其落脚点就是课程体系的构建。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原本上已经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

但是,现在看来,原来那套课程体系基本上就是专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压缩版和简化版,或是将原有的学科课程加以重组的结果,已经显得陈旧落后,不能充分体现出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宗旨,不能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

所以,我们必须对原有的中职课程体系进行彻底打破,消除传统的、固有的课程体系观念,二、案例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突出技能,突出实操,建立具有现代中职教育特色的、能够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目标”适应岗位需要的新的课程体系。

三、工作过程(一)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一般要经过六个步骤:一是课程的市场调研与论证;二是课程的开发与选择;三是课程的结构与分层;四是课程的整合与实施、五是课程的落实与检查、六是课程的评价与反馈。

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核心课程体系,涉及一下两大方面:一是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或行业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技能。

它们是通用性、适应性最强的技能,是人们在职业生涯甚至日常生活中必需的,并能体现在具体职业活动中的最基本的技能,它强调的是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和资源。

二是核心课程。

核心能力的培养,必然要求有相应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

课程体系中,有一部分是对形成核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的核心课程群,构成核心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基础课程、主干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并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实施,达到完整有序地完成既定的一个共同的目标任务。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1、突出职业素质培养。

包括学生道德、技能等能力培养。

其表现在基本素质能力、专门技术能力、职业关键能力、其他能力等四个方面。

其中基本素质能力,就是专门针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进行培养。

2、突出职业知识学习。

这实际上是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

关键能力也称核心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对职校学生至关重要,会大大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可以让学生更加从容的对待挫折,面对风险。

3、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

这一原则突出的是对学生专门技术能力的培养,这是职校的本质所在。

4、突出终身教育的培养。

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人的不断学习已成为人的主观要求。

其中,对技能的不断学习将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三)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方法——“三大过程”第一大过程:主要是对专业的开发、论证、申报、确定的过程。

分为四个步骤:1、进行市场调研,确立拟开发的专业,对拟开发的专业进行可行性研究;2、拟定拟开发专业的人才培养初步方案,邀请企业、行业、权威部门等专家、学者,或学校专业论证委员会,对拟开发的专业进行专业论证,并对确定的专业形成专业论证报告;3、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申报专业,取得专业批复;4、对批复核准的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大过程:主要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

分为五个步骤1、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定位。

应根据学校自己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实训条件、生源素质等,对所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

(图一)图(一)说明:首先,经过调研所确定的专业为设备维修工,也就是人才培养的定位是维修工。

对学生来讲,将来的职业或岗位就是维修工。

其次,根据市场调研,市场对维修工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初级维修工、中级维修工、高级维修工,以及维修技师和高级维修技师。

第三,学校根据自己的师资、实训条件、教学水平、生源素质、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等,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中级维修工。

第四,对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具体化。

图一、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框架图2、进行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专业能力分析图(二)图二说明:当将培养目标的定位确定之后,下一步就应对这一岗位作进一步的分析,最终确定能力目标。

首先,对这一岗位的主要工作流程加以分解,也就是对工作过程进行分解,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是按工作的主要内容而不按工作流程。

在图二中,对维修工的工作岗位流程分解了四个步骤;其次,根据岗位活动(职业活动)的要求,确定配养的重点;第三,进一步分析对熟练地掌握维修工岗位的技能,需要达到怎样的能力要求。

第四,进一步对能力要求进行高度的概括。

对岗位能力要求高度概括为四个方面:专门技术能力、职业关键能力、基本素质和其他能力。

我们对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专业能力分析,是通过图二这种框架图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直观明了、简单概括。

图表二、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专业能力分析框架图3、制定突出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框架(图三)。

我们在前面的图二中,对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应具备的能力要求,主要是四个方面:专门技术能力、关键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和基本素质。

而要使培养的人才具备这些能力要求,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做支撑,图表三就是把这一块的构建搭建起来。

从图三(从左至右)可以看出来:(1)在基本素质培养上,应当有德育、体育、数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作支撑;(2)在专门技术能力下,列出了三个大的方面的技术能力:电子设备维修、电气设备维修、电力系统维护。

为达到这些能力的培养,应当做哪些方面的支撑,框架图中给出了三个方面:课程体系的支撑、职业资格的支撑、顶岗实习的支撑。

可以看出,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专门技术能力的课程体系构建是主体部分,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和重点。

图表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框架图4、作出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框架图人才培养方案大框架基本构成,课程体系结构也粗线条的勾画出来。

从这个框架图可以看出: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课程体系的构建,其起点都是从职业岗位开始的,是沿着这么一条线展开的:市场→职业(岗位)→能力→课程→实习(实践)→职业资格证书,最终把学生推向市场。

显然可以看出,课程体系的开发或构建是在能力开发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能力的开发又是在岗位(职业)的定位上进行的。

这一人才培养方案把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紧密结合,突出以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

这里的能力指的是包括基本素质、职业专门技术能力、职业关键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四大方面的综合能力;相对应的课程体系结构也形成了四大方面。

5、对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进一步细化。

从四个方面进行:(1)专业核心课程的简介: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能力目标、课程教学形式;(2)按学制的教学进程表: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时学分、学时分配、考核方式、学期周数与周学时等;(3)按学制的集中实训环节进程表:包括实习实训名称、考核方式、学分学时、学年及学期分配、实训内容、实训场所等。

(4)按学制的教学环节进度表:实际上就是教学实训校历。

第三大过程: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再论证。

通过以上两个过程,我们拿出来的仅是一个人才培养方案的草稿。

所以,在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实施前,还必须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初稿再一次进行论证。

1、论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一是与联办企业合作进行论证;二是邀请相关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同行专家、学者、人力资源师等进行论证;三是校内的专业论证委员会进行论证。

2、论证内容: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能力定位是否准确;二是课程体系结构是否合理。

(1)专业能力定位是否准确,主要是从三个方面:一是对职业能力的开发是否符合社会要求。

我们在上面对职业能力的开发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进行的:基本素质、专门技术能力、关键能力、职业拓展能力;二是岗位能力的标准是否符合企业或社会的要求。

目前,职业岗位能力的标准主要有四个方面:国家职业岗位标准、行业职业岗位标准、企业职业岗位标准、学校教学标准。

三是职业能力定位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考虑到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的实力,我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都是中级工或高级工。

(2)课程体系结构是否合理,也主要是从四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开发能否形成对能力的支撑;二是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组合是否有利于能力的培养;三是支撑课程体系的教材是否具备,特别是学生教材如何解决;四是支撑课程体系的教学情景是否满足教学的需要。

只有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才能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最后的定稿,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事实上课程体系也最终的确定。

(四)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课程体系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实际上包括三大块: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进度。

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一门课程最基本的教学文件,其基本内容包括课程定位、课程任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教学参考书及选用原则、授课计划与学时分配等。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应体现企业和社会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七个方面:(1)培养目标,主要根据专业和岗位的要求来确定;(2)基本学制;(3)招生对象;(4)培养面向,主要从三个方面说明,主要工作岗位、次要工作岗位、相关工作岗位,这涉及到对人才培养能力的拓展问题;(5)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及课程体系:可用各种方式表述,前面我们主要采用了框架图的方式进行表述;(6)专业核心课程简介:主要介绍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能力目标、课程教学形式;(7)毕业条件:主要对最低毕业学分进行说明。

也可以对一些特殊要求加以说明,如计算机等级或其他一些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取得等。

3、课程教学进度一般是通过课程教学进度表表现。

为进一步突出实训教学环节的课程进度,还可专门列出一张实训环节的课程进度表。

为全面、概括地反映人才培养的一个完整循环过程,还可对整个教学环节进度进行反映,用教学环节进度表表现,实际上也就是教学校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