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

合集下载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2)它包括两方面内容: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与存在有无统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其中,第一方面更为根本。

(3)由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划分为唯物论与唯心论,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相反;由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知论,可知论认为人能认识世界,不可知论认为人不能或不能完全正确地认识世界。

什么是哲学?它与世界观的关系怎样?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人们整个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论述:试论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为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使自身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的显著标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是指:(1)它是完备和彻底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统一;(2)它不仅以现代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为基础,随着的的科学的进步而发展,而且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正确地揭示自然、、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指:(1)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2)它以无产阶级为自己的阶级基础,而无产阶级是变革旧世界的革命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学性的目的,二者统一变革旧世界的实践。

2.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

答:(1)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性。

因为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所谓能动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对人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什么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的传统哲学,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传承与结晶。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以其深邃的智慧与博大的胸怀,思索、探求,而又吸收、融合,外观乾坤,内省自身,形成了其融会贯通几千年的哲学思想,而正是这传承了几千年的精华,引领着中华民族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延续至今。

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国之外,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的文化已在地球上消失,只留下了些许的历史痕迹。

而中华文化不仅能够延续至今,而且能在当今群葩争艳的文明花园中盛放出更加绚烂瑰丽的花朵,贯穿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哲学思想功不可没。

一、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之宇宙观: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哲学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都是自此延伸扩展开来。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由庄子阐述,后来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将其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

所谓天人合一,通俗的说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中国哲学里,“天人合一”这个概念,“天”不仅仅是指自然,更包括了天命、天理的范畴。

“天人合一”的“天”,是神、是自然,更是世间万事万物相生相克、盛衰成败、循环往复、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因此,只有人与天和谐统一,才能够存在、发展。

“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就是“天人合一”的产物。

人与自然和谐,是天人合一的一方面,除此之外,还包括社会关系和谐和个体自身的和谐。

二、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世界观:心物一体中国哲学中的心物关系,实际上就是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中国哲学对待心物关系的态度是:心物一体论。

中国人不习惯把万事万物都一定要划分出两方面来,在对待世界观的问题上,也是一样。

心物关系,在中国人看来,其实是全息对应的关系。

全息对应,就是指在心对应着物,物对应着心。

也就是说,精神世界中存在的必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物质世界中存在的必然也会反映在精神世界中,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是一一对应的。

这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其实是一致的。

谈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谈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谈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谈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也是如此。

但是我们对于中国哲学基本问题的把握还不够到位,常常把哲学教科书中所说的哲学基本问题当成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谈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相关资料,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哲学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始建于五四时期至今不到一百年的时间。

对于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房子的地基叫做“基”,大树的树干叫做“本”所谓“基本问题”,就是说它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

我们学习和研宄一门学科,抓住这个学科的基本问题很重要,就像要进入一个房间掌握了进门的钥匙一样。

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也是如此^但是我们对于中国哲学基本问题的把握还不够到位常常把哲学教科书中所说的哲学基本问题当成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笔者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而是天人关系问题。

一、回到中国哲学自身我们翻一下20世纪出版的中国哲学史教林不难发现大多数编写者并没有捕捉到中国哲学自身的基本问题,往往采用外来的方法、外来的尺度、外来的语汇、外来的问题来表述中国哲学。

他们没有做到从中国哲学自身来看中国哲学没有树立起学术上的自信心。

在前些年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讨论中,许多研宄者对这种情况提出批评,呼吁从中国哲学自身出发研宄中国哲学、学习中国哲学。

这种意见是对的。

我们必须找到中国哲学自身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的研宄才能写出一部名副其实的“中国哲学史”来,而不是写成“某种哲学在中国的历史”中国哲学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始建于五四时期至今不到一百年的时间。

西方哲学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己经有几百年的时间了。

相比之下,我们研宄中国哲学史的时间太短了。

中国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还不够十分成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亦是在所难免。

在学科建设的起步阶段,研宄者不大看重中国哲学的特色,比较注重哲学的共性^胡适认为哲学的对象就是研宄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

在冯友兰看来无论西方哲学还是中国哲学大体上都可以归结为损道、益道、中道三种类型。

中国传统哲学核心思想“道”论的基本问题

中国传统哲学核心思想“道”论的基本问题

文化探索79摘要: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论的基本问题,囊括了天人、内外、本末等问题,又形成体用、主客等问题。

中国古代研究道的问题形成了气、理、心三派,三派互相批评,又互相联系。

三派讨论的主题越来越凝聚成思想体系内各部分的逻辑关系问题,构成了中国古代传统哲学的核心思想。

关键词:道;气;理;心;中国传统哲学核心思想中国古代传统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在先秦,“道”囊括了天人、内外,后来又引申出了体用、主客,提出“天人之际”,宋明理学则概括为性与天道,其实就是《中庸》所说的天之道、人之道及其关系,关键在于追求自然与社会、本原与现实、本质和现象、经验与实践、现实与理想、客体与主体等的统一,为现实人能成为理想人,现实社会能成为理想社会进行系统的理论论证。

一、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研究的基本意义中国哲学有自己独有的思想,如:本体、阴阳、精气、精神、五行、有无、道、性、德、仁、心、中和、中庸等,无不凝结着中国古哲人的智慧。

以原始、传统的中国哲学词汇为对象作为整个中国哲学体系研究的核心,以最为普遍性的语言表述中国哲学的思想,甚至是明确中国哲学的立场。

而且,这些最为普遍性的语言,使得整个中国哲学的研究与目的是针对“自然的目的”与“人类的目的”及其辩证统一,是唯一的哲学主题与目的的定位及论述。

二、中国古代“道”论的提出、发展与三大派别就中国古代道论而言,老子的“道”、孔子的“道”、《易经》提出的形而上的“道”,以及后来思想家提出的“道”其意义是混融的:它可以是《易经》所理解的“气”,作为宇宙的太极,也可以是《老子》中所理解的宇宙根源、依据、归宿的“道”的统一体,可以是孔子所理解的作为世间万事万物的根据与规范,还可以是孟子揭示的宇宙根据作为主体的“良知良能”,也是庄子的“无为”、“逍遥”境界。

到宋明理学,几乎完全揭示了形而上的“道”的意义,根据“道”所指称的外延不同,形成了在理论思维方面比较成熟的三大派别:一是气学派:以张载、王夫之为代表,他们提出的是以“气”为主的“道”。

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

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

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作为理论形态世界观的哲学,是从总体上研究人和世界的关系的。

而人和世界关系最本质的方面就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是因为:人作为考察人和世界关系的主体,本身既是这个世界的存在物,又是一种有意识、能思维的社会存在物,人的存在与活动,时刻都发生着精神和肉体的矛盾。

同时,人们在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一方面所面对的是一个外在的、客观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又往往从自身的特定地位,按照某种思维方式去看待世界的存在和属性,并且依自己的意愿和智慧去塑造外部事物,把自己的精神属性赋予物质世界,这就必然发生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矛盾以及二者谁决定谁的问题。

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不仅是人和世界关系的两个最本质的方面,也是两个哲学上最高的范畴。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极其繁多,数不胜数,归结起来无非属于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主观和客观这两类现象。

思维和存在是哲学的两个最高范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反映着人与世界关系的最根本的方面。

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任何哲学体系都不能回避的问题,都必须按照各自的方式作出自己的回答。

而且,任何哲学体系的建立,对于哲学其他问题的解决与展开,也都要以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为起点和中心。

一、哲学的含义作为理论形态世界观的哲学,是从总体上研究人和世界的关系的。

而人和世界关系最本质的方面就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是因为:人作为考察人和世界关系的主体,本身既是这个世界的存在物,又是一种有意识、能思维的社会存在物,人的存在与活动,时刻都发生着精神和肉体的矛盾。

同时,人们在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一方面所面对的是一个外在的、客观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又往往从自身的特定地位,按照某种思维方式去看待世界的存在和属性,并且依自己的意愿和智慧去塑造外部事物,把自己的精神属性赋予物质世界,这就必然发生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矛盾以及二者谁决定谁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 1.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 形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不可知论 。
2.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 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上帝)的存在。
不可知论
3. 世界上只有没被认识的事物, 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可知论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 就没有什么悬崖
庄周提出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哲学问题。这个问题便是: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 象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庄周对此显然是怀疑的。 在他看来,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 在的,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们在醒 时所感觉到的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也很可 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但是庄子的本意 却是由此进一步推理,得出人实际上是不可能认识这个 世界的一种哲学理论。这就是不可知论。
根据上述内容判断下列图示各属什么观点?
1.水上乐园 (唯心主义)
2. (唯物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庄子梦蝶 (不可知论)
4.神七飞天 (可知论)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 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 们都会面对类似的问 题。
课堂探究
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有这种情况。某些 学习成绩暂时较差的同学,给自己制定了一个 学习计划和目标。然后为之努力了一个多月。 可考试结果一出来,进步还是不大甚者没多少 进步。于是就悲观的认为,我不是个读书的料, 再怎么努力也学不好。然后从此就放弃努力了。 (1)这些同学真的天生不适合读书吗?结合 自己的体会,给这些同学分析下原因。 (2)上述材料涉及的哲学问题是什么?给我们什 么启示?
①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认识论问题、存在论问题、伦理学问题和美学问题。

认识论问题涉及我们如何获得知识以及知识的本质。

例如,我们如何知道世界的存在和真实性?我们的感官经验是否可靠?我们能否通过逻辑推理获得真理?
存在论问题涉及我们对世界的本质和存在方式的思考。

例如,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人类的意识是如何与身体联系的?是否存在超越自然现象的超自然实体?
伦理学问题涉及道德和行为的研究。

例如,什么是善和恶?道德价值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主观创造的?我们应该如何行动和取舍?
美学问题涉及审美经验和艺术的研究。

例如,什么是美?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评价?艺术的目的是什么?
哲学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形而上学、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美学、认识论、存在论等。

形而上学研究世界的本质和基本实体的属性和关系。

逻辑学研究推理和思维的规律。

伦理学研究道德和行为的原则。

政治哲学研究政治组织和权力关系。

美学研究艺术和审美经验的本质。

认识论研究知识的获取和真理的本质。

存在论研究存在的方式和本质。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①正确性 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 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②局限性 A 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B 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
(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原子: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的。1803年
他发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
成。
1、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认
3、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
能动作用,这是(

A、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C、近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D、古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本课小结
认识世界,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探究一:
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 家在哪里?追求什么?” 民工:“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 你追求什么?”
学者:“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 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 主义者。”
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 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
不同意。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原
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
运动的场所。世界是物质的世
界,“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
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
总和。”这一思想可以说是近
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对物
质的最高概括和认识成果。
2、伽森狄和霍尔巴赫是17、 18世纪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 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关于物 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 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 (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 分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 形色色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 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 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简言之: 原子就是物质,就是世界的本 原。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答: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其二、思维能否认是或者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意义:①理论上,是划分唯物主义与维新主义的标准。

②这是回答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基础③也是人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前提和思想理论来源。

答: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思想理论来源: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直接理论来源①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②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3.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答: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 体现了唯物主页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简述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途径。

答:意识的能动性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 意识还具有知道、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实现途径:①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能动性的前提。

②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是其重要条件。

③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5.试述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以及这一原理的重要现实意义答: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人类思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世界、生命和人类存在等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思考和探索。

哲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涉及到人类认知的本质、实践的规律、价值的取向以及存在的意义等方面,其主要内容涵盖了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美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哲学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和探讨。

在古代,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主要依靠于神话和宗教,通过神话解释世界的起源和运行规律,通过宗教寻求人生的意义和安慰灵魂。

然而,随着古代哲学家的不断思考和质疑,人们开始尝试用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来解决这些基本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哲学体系,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实在论等,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本框架。

另一方面,东方哲学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和体系,如中国的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印度的佛教、耆那教等思想。

这些古代哲学家们对人类认知和实践规律的研究开拓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为后世哲学家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随着哲学的发展,现代哲学开始逐渐形成并逐步完善。

现代哲学家们不再满足于对传统问题的重复阐释,而是试图通过对现代科学的研究和社会实践的观察,探讨更加深刻和复杂的哲学问题。

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如何确立一种符合现代科学理论和人类社会需求的哲学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逻辑实证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流派。

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用逻辑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来验证哲学命题,试图摆脱传统哲学的抽象与空泛,使哲学言论具有实证意义和科学性;存在主义则强调个体的存在和选择,认为人类是自由的,可以主观地创造自己的价值与意义;后现代主义则否定统一的价值标准和真理,认为现代社会是多元和复杂的,各种看法都有其相对性和合理性。

现代哲学的发展为人类认知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也为未来哲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当代,哲学的研究越来越趋向于跨学科和跨文化的交流和合作。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问题和哲学基本问题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问题和哲学基本问题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问题和哲学基本问题1恩格斯把思维与存在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概括为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中国传统哲学在各个历史时期侧重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来说有这么一些:先秦至两汉的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魏晋至隋唐的有无之辩和形神之辩;宋元至明清的理气之辩和心物之辩。

这些论辩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蕴含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

一、天人之辩、名实之辩:哲学基本问题的开端天人、名实关系是先秦至两汉讨论的主要哲学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在这里已有了最初的开端。

就天人之辩而言,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在讨论自然和人为的关系时表现出来:天是自然界还是决定人事祸福的天命?人能否对天(自然)有所作为?就名实之辩而言,哲学基本问题集中表现在名称概念(思维内容)和客观实在(思维对象)的关系上:名称概念是客观实在的反映还是先天就有的?名称概念能否正确反映以及如何反映客观存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围绕着天人、名实之辩展开了哲学争鸣。

殷周的宗教天命论,以天为主宰一切的人格神,人则必须听命于天。

春秋时期涌现了冲击这种宗教天命论的社会思潮。

儒家的创立者孔子以仁为其思想核心,正是这一思潮的折射。

孔子以‚爱人‛来解释人,其主旨是肯定在天地万物中人最为贵,他说:‚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孟子进一步指出,高远的天体并不神秘,其运行规律是可以被人把握的:‚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若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至也。

‛(《孟子〃离娄下》)这些表现了将神学之天还原为自然之天的倾向。

与这一倾向相联系,孔子的‚为仁由己‛和孟子反对‚自暴自弃‛,其意旨都在于‚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强调每个人能否实践仁义,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力量。

但是,孔孟仍然没有否弃天命。

这首先表现在他们认为某些东西能否得到是取决于天命的。

例如,‚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雍也》),声色货利是‚得之有命‛(《孟子〃尽人心》)。

其次,他们认为人实践仁义的力量,最终是以天命作根据的。

孔子说德性是天赋的,孟子说蕴含‚仁义‛等‚善端‛的人性来自天命,因而涵养善性就是事奉‚天命‛。

第一讲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特征

第一讲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特征
样,是禀气而生
王夫子的天人理论标 志着我国古代天人关系理
论的总结。
(二)知行关系
知易行难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尚书》
知行统一 孔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
第一个自觉探讨知行关系问题 的哲学家。他要求人们做到知
行统一,知其言,观其行。
重行轻知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如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所措手足”。
墨子提出“以名取实”的 思想。“黔者不知白黑者,
以其名也,以其取也”
“正名以明义也”, “治国之端,在正
名”。 ——董仲舒
夜闻鬼哭实为风吹木鸣。
南北朝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僧人慧远以下言论是 否正确?为什么?
“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 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是以形存则神存,形
谢则神灭也”。 ——范缜
范缜用刀刃比喻形体, 以刀刃的锋利比喻精神, 说明锋利为刀刃所派生, “舍利无刃,舍刃无利”,
形神不可分离。
非所及也”。
“明于天人之 分”、“制天命而用
之” 。 ——荀子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 应的神学目的论,在神 学基础之上论证天人合
一。
王充把被董仲舒歪 曲的天还原为自然之天, 认为天地都是自然实体, 是客观的存在,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
柳终元认为天是原气,是 物质性的存在,没有意志,不 会赏罚。人的功祸是自己造成
意识。
《管子》第一次提出
形体与精神的相互依赖 以及形体决定精神的思 想,否定以往灵魂不死
的观念。
旬子提出“形具 而 神生”的命题。
旬子强调精神对形体的依 赖关系,提出“形则神,神则 能化矣”的思想。人的好恶, 喜怒、哀乐等依赖于人的耳、 鼻、目、口、形等生理器官。 鬼神是由人的错觉产生的,如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意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意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意义: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即平时人们说的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在这两个方面中,,第一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①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特征。

哲学作为世界观理论,必须对物质和精神这两类现象的关系作出回答,否则就不成其为哲学。

②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揭示了哲学斗争的焦点。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规定了一派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也是不同哲学派别进行斗争的焦点。

哲学基本问题提供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对于理解哲学和和哲学史上的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③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它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基本矛盾,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存在决定意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重要作用。

物质的概念及唯一特性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

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在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的存在着的东西” 特性是实践性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同的、相互对立的。

另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意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处不在,无时不有。

但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即矛盾有其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1哲学的基本问题

2.1哲学的基本问题
荀子 战国末思想家教育家
何为本源
我思故我在
“在我看来,凡是认识的 清楚的,明白的东西,就存 在。因为既然认识的清楚。 明白,就真实了。而真实, 即为存在”。
西方理性哲学开创人: 笛卡儿
认为意识决定了世界万物的存在(唯心主义)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
存在就是被感知
一天,贝克莱和友人 约翰生博士散步,讨论 “存在就是被感知”的 问题,不小心碰上了一 块石头。
(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我们自身 )
这一关系,对应的正是———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为什么我们做事情总是需要事先有一定的 计划?制定完美的计划为什么有时不能达到预 期的目标?
都说“态度决定一切”,这是否说明人的 精神是起决定作用的?
无数次的努力总是无法取得成功,人的命 运是否真的先天注定,后天无论主观上如何努 力都无法改变?
地球、生 物、环 境、
国 情等
从主观出发
结论一: 从生活实践看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在生活
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结论二: 从哲学研究看,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一
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①贯穿哲学发展始终。 ②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
和方向,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原,思维与存 在究竟谁决定谁的问题回答的不同,哲学的性质就 不同;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原,谁决定谁问 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 标准。 ③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4.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看,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
的艺术
学习目标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具体包括 哪些内容?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2)它包括两方面内容: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与存在有无统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其中,第一方面更为根本。

(3)由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划分为唯物论与唯心论,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相反;由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知论,可知论认为人能认识世界,不可知论认为人不能或不能完全正确地认识世界。

什么是哲学?它与世界观的关系怎样?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人们整个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论述:试论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为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使自身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的显著标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是指:(1)它是完备和彻底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统一;(2)它不仅以现代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为基础,随着的的科学的进步而发展,而且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正确地揭示自然、、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指:(1)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2)它以无产阶级为自己的阶级基础,而无产阶级是变革旧世界的革命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学性的目的,二者统一变革旧世界的实践。

2.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

答:(1)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性。

因为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所谓能动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对人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中国古典哲学基本问题

中国古典哲学基本问题

(八)
由于物质生活需求的降低不是也不可能是无限的,而是必有其限度,故寻求其合理的限度,就成为偏重于探讨如何节制社会物质生活需求的中国古典哲学的首要任务。
对此,儒、释、道三家原本各有其所立的合理限度——儒家以“礼”为限度,道家以“自然”为限度,佛家以“戒律”为限度,而且它们原本主要是用于制约人的客观行为的准则,但是宋代以后的理学家则通过会通儒、释、道而将“礼”、“自然”、“戒律”融于一体,由此形成了所谓“天理”[⑦]。
而一旦“物化之人”充满天下,原本就存在人口多而土地(自然资源)少之现实矛盾的中国,势必会因其矛盾的加剧而趋向激化,最终导致已失去其精神家园的“物化之人”更进一步失去其物质家园而无法存活。要避免这种民族性悲剧的发生,就不能不思考曾经为中国古典哲学“人心论”所关注和探讨过的那个问题——人作为人而活着,他究竟应该具有怎样的精神境界?对此,先哲们的思考对于我们是会有所启迪的,他们的智慧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吸取。
先秦两汉的哲学家以及魏晋隋唐时属于儒家或道家系统的大部分哲学家,都是着力于探讨这个问题的,并因其持有对它的不同看法而形成了两个基本派别——有为派与无为派。
先秦时期是有为派占上风;两汉时期是无为派占上风;魏晋时期是有为派与无为派以及中间派相互并存;隋唐时期,在一定意义上是有为派占上风,但假使把盛行于当时的佛教哲学也纳入人事论范畴的话,则佛教哲学家皆可被视为无为派,如此,隋唐时期便不见得是有为派占上风了,倒应该说是无为派略占其上风,至少也是有为派与无为派约略旗鼓相当之格局。
正是全球范围内这两种相互冲突的发展趋势,使人类社会能否永续发展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重大现实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就涉及到为中国古典哲学“人事论”所关注和探讨过的那个问题——人在这个现实世界上,究竟有没有作为抑或有多大作为?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承认思维能正 确认识存在 否认思维能正 确认识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哲学的两大阵营、派别
(二)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 学的基本问题问题?
古谚语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 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 问题。 农民种植 什么? 思维 企业制定 产品价格 气候,土地,种子,市场供求
《庄子》中惠子认为,“子(指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从哲学的基 本问题角度看,惠子的观点 ( ) A.认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B.体现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 C.表明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D.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 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 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 )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第一性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承认能正确认 识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内容 思维和存在 有无同一性
否认能正确认 识存在
原因
从生活实践看: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 从哲学研究看:不能回避且必须回答。 从哲学发展看:贯彻哲学发展的始终。
诗人、画家们的心灵极为丰富和敏感,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他们 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出他们的旷古愁思,咏叹生与死的无常。这说明( ) A、思维决定存在 B、思维和存在具有同等地位 C、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D、存在决定思维
休谟的不可知论: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

辨证唯物 主义历史 唯物主义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 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一、唯物主义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 认为:“水”是万物的 本原
世界是理念的 影子和摹本。
“绝对观念”是 世界的本原。
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王守仁:心外无物 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心动与幡动,反映了两个世界的关系: 一个是我们头脑中的世界,一个是我们头 脑以外的世界(包括我们自身、自然界、 人类社会)。这一关系,对应的正是哲学 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知识点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指人的意识、精神,即主观的精神活动。
医生: 处方与病情的关系
三、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 题?
(1)原因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 生活和实践中首先要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原因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 哲学首先要回答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伽森狄和霍尔巴赫是17、18世纪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 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关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如质量不变、广 延性、不可分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 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 置的变化所造成的。简言之:原子就是物质,就是世 界的本原。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1 简述哲学根本问题及其内容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λ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

λ2 简述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及其历史形态答: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是: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根源。

唯物主义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λ第一种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注意。

唯物主义开展的第二个形态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λλ第三种历史形态是现代的辨正唯物注意和历史唯物主义。

3 简述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及其根本形态答: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是:世界的根源是精神一时;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存在第二性;唯心主义有两种根本形态:λ第一种是主观唯心注意。

它的特点是把主管精神、主观意识当成世界的根源。

λ第二种是客观唯心注意。

它的特点是把某种脱离人的“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4 唯心主义哲学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是什么?答:唯心主义哲学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有两个方面:λ认识论根源是指过程本身包含着陷入唯心主义的可能。

人的认识并不是一条直线,如果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夸大为脱离了物质的、绝对,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

λ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①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②在阶级存在的社会里,唯心注意受到没落的、反动的阶级的支持和利用。

5 马可是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唯物主意哲学的主要缺陷是什么?答:①具有机械性。

②具有形而上学性。

把世界上一切事物看作是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

③具有不彻底性。

6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的革命变革答:①在哲学开展史上第一次在科学的根底上,把辩证法同唯物论结合起来,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和统一。

②历史唯物主义同剩余价值学一起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

③它把哲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自然社会和思维开展的一般规律,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7 简述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开展答: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开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开展的阶段:第一λ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存在决定思维, 是唯物主义
然后
然后
脑子里 有猪的 形象
思维决定存在, 是唯心主义
是风动、幡动、仁者的心动,谁先动?
是唯物主义
风动 幡动
然后 然后 是唯心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
(1)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 为本原的问题
“谁先谁后”、“谁 决定谁”、“何者为 注意: ①“何者为本原”的别称:第一性、何者为第二 性”。
②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③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 ④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意识决定物质。
⑤哲学的两大阵营、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一辩:唯物or唯心
哪些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哪些属于唯 心主义的观点?(请任举一例说明理由) • • • • • • 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2.人由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3.存在即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4.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5.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6.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18世纪英国)
休谟的不可知论
• 一是关于物质对 象和上帝是否存 在不可知; • 另一个是关于经 验之间因果关系 (或普遍必然规律) 是否存在不可知。
(德国)康德的不可知论
康德一方面承认意识 之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 在的,即所谓“自在之 物”,并认为 自在之物是 一切感觉的源泉,这是典 型的唯物主义态度。 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 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是 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 感觉或现象,但这个感觉 和现象却不是自在之物的 真实反映。
小结 哲 学 基 本 问 题
是什么
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 内容
唯心主义 可知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恩格斯曾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首次提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从此以后,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成为了大多数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公认的哲学基本问题,但凡提到哲学思想和哲学家,都会以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作为相应标准,而被列入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的阵营。

但是在分析到中国传统哲学人物和思想的时候,许多困难和矛盾却随之浮现。

于是我们不得不深思,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究竟是不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为了深入探究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我们必须了解恩格斯提出问题时的背景和立场。

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是针对马克思之前的西方传统哲学而言的,所谓“全部哲学”主要指的是在西方传统哲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知识论哲学。

由此可见,恩格斯的话是在具有特定背景的情况下产生作用的,如果忽略理论背景,以偏概全,则可能导致理论与实际不符的情况。

二、全部和单个类型的哲学基本问题如果从一门学科的角度看待哲学,那么哲学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哲学内部有不同的模式、流派、类型。

如果说一个问题能够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必须在所有类型的哲学中具有普遍性。

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作为整个哲学的基本问题十分勉强,因为很多类型的哲学派别不讨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比如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等,并不探究这个问题。

所以准确地说,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是知识论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至于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俞吾金先生提出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观点:“什么是哲学?”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回答者抱有什么样的哲学观,从而判断出他从属于什么哲学类型。

这个问题在哲学中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所以这个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有其基本问题,单个哲学类型也有其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知识论哲学的基本问题。

中国传统哲学也有其特有的基本哲学问题。

首先,关于中国传统哲学,必须被肯定为一种哲学类型的存在。

中国以前是没有哲学这一说法的,哲学一词是近代由日本传入。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历史上不存在哲学。

且不论争论已久的“中国哲学合法性”的问题,单从哲学一词的来源上分析。

哲学译自单词“philosophia”,由“philein”和sophia组成,愿意为爱智慧。

从这个角度定义哲学的话,中国古代是有哲学的。

由于中国和西方多个世纪没有交流,文明的发展必然会因为各种因素而产生一些差异。

假如因为这个原因而严格按照西方哲学的模式来生搬硬套,那么不仅违背了哲学的初衷,更是牺牲了中国千百年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而从单个哲学类型的角度看时,中国传统哲学就是一种非常有价值并且极具特色的哲学类型,所以也应具有其相应的哲学基本问题。

三、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哲学长久以来留下了许多深刻且富有内涵的问题,例如天人关系、义利之辩、知行观、人性论等。

这些问题虽然都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居于重要地位,但是都还不具备足以作为中国传统哲学基本问题的普遍性。

天人关系天人关系一直都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热门问题,甚至长时间以来有不少学者就把天人关系问题当作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

这与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不无关系。

当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学者将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模式带入到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考中时,就会很自然地寻找与思维和存在相似的对立概念。

在此基础上,天人关系就能很自然地被解释成了自然和人关系,显然,这一关系的对立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虽然直接生搬硬套显得十分勉强,但是由于该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所以有些人宁愿选择抛弃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影响,而坚持将天人关系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

将天人关系问题的实质简单地解释成人与自然的关系肯定是十分不妥当的。

现在的自然科学角度的天与当时所谓的天几乎不是一个概念。

与西方的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等人相比,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们在自然科学方面几乎毫无建树,因为中国的先哲根本就没有朝自然科学方面研究。

荀子很明确地表达出了当时的一种思想倾向:“圣人为不求知天。

”《左传?昭公十八年》中,子产也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因为自从产生了人类社会之后,自然对人的压迫感已经减少很多,人民最大的压迫感来自于统治者。

《礼记?檀弓下》中孔子曾经说过一句具有代表意义的话:“苛政猛于虎也。

”因此人们的关注点从自然转向社会是当时人的自身需求,权衡之下,自然科学的研究就不是主要任务了。

所以所谓的天人关系根本就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讲到天人关系的时候经常提到天人合一,但是天人合一绝对是不指客观意义上的人与自然合而为一。

孟子在一句话中曾经表达过天人合一的思想:“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所谓的天人合一并不是客观意义上的,而是主观意义上的。

天人合一所追求的是自身的修养和完善,而不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改造。

无论是孔子提出的“求仁”还是孟子提出的“四端”及“浩然之气”,都是由内而外的;其它的先哲比如老子,虽然提出了物质意义上的天道,但是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自身对天道的效仿,而不是对天道本身的探究;庄子的“坐忘”,实质上是一种无欲无求的精神状态,是通过自身修养而非对世界的改变而达到的,促使庄子提出这种修养的原因也非自然,而是社会。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觉得就是上述的价值观的转向。

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再是自然本身,而是人和人类社会。

天只是延续着作为一种权威的象征而存在,比如天子、天命等词,都是在借天的权威。

所以所谓的天人关系,重点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们借着天人合一的口号,按照社会的需要来改善自身,使自身更有利于立足社会。

这才是天人合一的实质内容。

义利之辩义利之辩则是中国传统哲学史上关于仁义和功利的争辩。

义利的对立首先由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表明了儒家对义利的基本立场,认为义与利是相互对立的,并且重义轻利。

与此相对,墨家的观点认为“义,利也”。

首先从义和利的含义进行分析。

义代表了一种利于社会的价值取向,是按照社会的需要对人提出的一种统一的规范,行事合乎义,从宏观上看,一定是有利于社会的,但是有可能损害个人利益。

利则代表了一种利于个人或小团体的价值取向,是按照个人或小团体的需要表现出的一种自发的追求,单纯地逐利,从微观上看,目的一定是满足小部分人的需求,但是有可能危害社会。

这么看来,其实义和利都是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只是立足点不同。

一般情况下,无节制、不理性的逐利都会危害社会,所以儒家提出的观点是重义轻利,以社会需要为重。

但是如果在适当的范围里理性地求利,也能达到义、利两全的结局。

由此看来,真正被排斥的不是利,而是超出社会需要的范围,也就是义的范围的利。

所以作为是非评判标准的义,实际上体现的就是社会的需要。

知行观知行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特殊问题,在其它哲学体系中没有被明确地作为一对范畴所提出。

知与行是相统一的,有什么样的知才会作出什么样的行。

从“格物致知”的角度上看,如果格的是客观事物,知的是客观规律,那么这样的知行观无疑具有一般认识论的意义。

但是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角度上来看,我们一直以来致的知并不是事物的客观规律。

虽然在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在知行观上有过分歧,但是那只是过程上的差异,而不是实质上的差异,中国哲学史上在知行观上一直保持着“致良知”的本质观念。

所谓“良知”,实质就是符合当前社会需要的道德观念。

人性论人性的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喋喋不休地争论了很长时间,早在孔子时就将人分为三等,其后董仲舒等人便建立了性三品说;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张载、朱熹等人提出性情分立等等不一而足。

虽然理论很多,但是划分的原则都是相同的――是否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观念;提出这些理论的目的都是相同的――驱使人们具备社会需要的道德。

性三品说中,虽然有圣人之性和斗筲之性,但是些两类人为极少数,故不是理论的重点。

理论的重点在中人之性,也就是绝大多数人具有的性。

这绝大多数人虽然没有圣人之性,但是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来获得圣人之性。

虽然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看似矛盾对立,实则殊途同归:孟子把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观念当作天赋人性,所以提出性善;荀子把人的基本生理欲望当作天赋人性,所以提出性恶。

由些可见,他们两人提出看似相悖的理论,并非由于对道德的态度相左,而是由于对人性的定义不同。

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上,他们都提出要培养道德观念,虽然孟子的方式是由内而外扩,荀子的方式是后天习得,但是两人的结论分别是“人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可以为禹”。

所以两人对人性的价值取向是完全相同的。

张载、朱熹等人将性与情分立,基本相当于将孟子的善性与荀子的恶性分立,目的还是要以性来统御情,将人的欲望控制在道德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虽然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性的理论有很多,但是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都是一致的,即修养品性以获得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

四、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从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中可以看出,其实中国传统哲学的这些重要问题都在围绕着一个核心展开,即人的品性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中国传统哲学与政治是分不开的,不像许多西方哲学家热衷于自然科学,中国哲学的问题全部指向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个人都是政治的人,每个哲学家所探究的问题都是如何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

每一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社会需要,儒家思想一般比较倾向于修养人的品性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来促进社会发展,道家思想一般比较倾向于修养人的品性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来保障自身利益。

虽然人与社会同在一个系统中,常处于共进退的状态,但是更倾向利于社会还是更倾向利于自身,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哲学思路的走向。

但是无论怎么回答,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对象实质都是人的品性,参照的标准都是当时的社会需要,所以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人的品性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