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教案第1讲七年级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教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

2.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4.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

5.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6.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要求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3.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4.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5.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教学重点: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教学难点: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课型:复习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梳理知识点。

学生对照知识点看书:(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为了更方便认识地球,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它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三)纬线和经线1、地轴:地球自转轴。

2、两极: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3、纬线和纬度:(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特点:①除极点外,所有的纬线都是园;②不等周长,赤道最长,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南北半球对称的两条相等);③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纬度的划分:①最长纬线是赤道,称为零度纬线。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度数逐渐增加,至南北两极增大到最大,为90度。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用“S”表示。

②国际上把00 -300称为低纬度,300-600称为中纬度,600-900称为高纬度。

③0000S)。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案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一、基本概念 1.有理数生活中的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飞机上升500米与下降500米; 2.向东走5米与向西走6米; 3.存入1000元和支出900元。

请你将右图连线:我们可以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同时把另一种与它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为负,分别称它们为 正数和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练一练〗“一个数,如果不是负数,就是正数。

”这句话对吗,为什么?在小学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加一个“—”号表示负数! 在小学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加一个“+”号表示正数!(通常正号可以省略) 例1 如果温度上升8℃记作 +8,下降3℃记作 -3,那么下列各数分别表示什么?(1)+5 (2)―6.8 (3) 0正数 有理数 0负数1(口答)读出下列各数,它们各是哪一类数?7 ,-7.46 , 0 , +50/7, ―2/3,-2, -7, -8, +1.3, -0.82.填空:(1) 规定赢利为正,某公司去年亏损了 2.5万元,记做____万元,今年盈 利了3.2万元, 记做_____万元;(2)规定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为正.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于海平面918米,记做海拔____ 米;吐鲁番盆地最低点低于海平面155米,记做海拔____米.例2 下列给出的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整数? 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有理数?―8.4, 22, +17/6, 0.33, 0, ―3/5盈利 存入 增加 运进 上升 涨 输 进球 南失球 赢 支出 跌 亏损 减少 运出 下降 东【选一选】把”存入银行+50元”改成使用负数的说法是( )(A)取出+50元 (B)取出-50元 (C)存入+50元 (D)存入-50元你能解释”前进-50米”的意思吗?〖课内练习〗 1 填空:(1) 汽车在一条南北走向的高速公路上行驶,规定向北行驶的路程为正. 汽车向北行驶75千米,记做____km,(或__km ),汽车向南行驶100km ,记做__km.(2)如果向银行存入50元记为50元,那么-30.50元表示________;(3)规定增加的百分比为正,增加25%记做__,-12 %表示__________.引进了负数之后,数的范围扩大了整数有理数分数小结①表示大小:②在实际中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上升5米记为:5, -8则表示下降8米。

初中数学第1课教案

初中数学第1课教案

教案:初中数学第一课课程名称:初中数学年级:七年级教材:《人教版初中数学》第一册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2. 使学生掌握数轴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数轴的定义、特点和绘制方法。

2. 数轴上点的表示方法。

3. 数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如身高、体重、温度等,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数学的认识和感受。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介绍数轴的定义、特点和绘制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制一个简单的数轴。

3. 教师讲解数轴上点的表示方法,如正方向、负方向、原点等。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数轴的基本概念。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如“小明家距离学校3公里,小明向学校走去,每小时走2公里,问小明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学校?”2. 学生运用数轴解决上述问题,画出小明走的路程与时间的对应关系。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后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数轴的另一种表示方法——数对表示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用数对表示法表示数轴上的点。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数轴的表示方法。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总结与反思(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数轴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数轴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的掌握情况。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七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一单元内容,包括整数的概念、正数与负数的比较和运算。

2. 巩固学生对整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2. 教具:黑板、粉笔、计算器、题册、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整数的概念1. 复整数的概念和正数、负数的表示方法。

2.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例子,并分别列举出来。

3.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整数的运算规律,并在黑板上记录。

第二课时:正数与负数的比较1. 复正数与负数的比较方法,包括绝对值的比较和符号的比较。

2. 给学生发放练题,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并解答。

3. 引导学生对比解题思路和答案,提出疑问并进行讨论。

第三课时:整数的加法和减法1. 复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包括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等。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加减法规则,并进行练题训练。

3. 教师示范解题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第四课时:整数的乘法和除法1. 复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规则,包括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等。

2. 在课件上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

3. 学生报告解题思路和答案,共同讨论和纠正错误。

教学总结1. 复整个第一单元的内容,强化学生对整数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 总结整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

3.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考能力,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

作业1. 布置适当数量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收集作业批改。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主要涵盖了一元一次方程、等式与不等式、数的开方与平方根等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初步掌握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运算,但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等式与不等式、数的开方与平方根等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需要注重巩固基础知识,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等式与不等式、数的开方与平方根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等式与不等式的转化。

3.数的开方与平方根的运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概念和运算过程。

3.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通过适量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练习题。

3.学生分组。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例如:“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为100元,打8折后现价为多少?”让学生思考并解答,从而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2. 呈现(10分钟)呈现一元一次方程、等式与不等式、数的开方与平方根的相关概念和运算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概念和运算过程。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等式与不等式、数的开方与平方根的运算方法。

可以学生互相批改,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4. 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为120元,打7折后现价为多少?假设顾客购买了一件原价为80元的商品,打8折后应支付多少钱?”5. 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拓展问题,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否适用于所有情况?如何解决含有多个未知数的方程?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1复习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1复习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合用优选文件资料分享(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1复习授课设计《Unit 1 What does he look like》授课目标 1.知识目标:复习掌握所有已学过的用来咨询和回答容貌的生词和句型,查缺补漏;2.能力目标: 1. )能掌握本单元出现的表示人外观的词组及句型,并能结合本质生活熟练地对容貌特点进行描绘,或依照描绘画出人像。

2.)能运用有关短语和句型做题。

3 、感神态度价值观目标:要重视个人形象(发型、着装妆扮等)授课重点复习掌握所有已学过的用来咨询和回答容貌的生词和句型,查缺补漏。

授课难点能运用有关短语和句型做题。

学情分析本课时复习第一单元,查缺补漏,内容有点单一,学生可能会不喜欢;可是若是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加之积极的谈论手段,应该能够调换学生的积极性;用来咨询用来咨询和回答容貌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本质,比较简单引起学生兴趣。

授课准备 Multi-medium A tape recorder.授课过程:集体备课个人备课Step One: Showthe pr eview works (text-books and note-paper). Teach er : 1. Draw a check tableon the blackboard. 2. Listen to the report from the winners.Try to find out how the students preview, and sum up . 3. Showthe aims for students to choose. (At the same time, studentsstep into the second s tep slowly,some by some.) Step Two: Learn by themselves. Students: 1. Decide my own aims. 2.Self-study: 1) Correc t their wrong answers.2) Finish the task you choose.3) Group work: Talk about your prob lems in groups. T:Instructions from the teacher if nece ssary With与 wear 的差异 Step Three: Talk about the problems with the teachertogether.Step Four: Practice: Finish the exercise in learning guide .自己独立达成,有问题组内解决,或讨教老师。

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第1课时)复习教案 (新版)鲁教版五四制 教案

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第1课时)复习教案 (新版)鲁教版五四制 教案
第一单元
教 学
目 标
1、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了解三边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了解图形的全等,能利用全等图形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能应用三角形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 点
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以长3cm、5cm、7cm、10cm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 可以构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D.4个
3、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分别是30cm和50cm,若不改变木棒的长度, 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则应在下列四根木棒中选取( )
A.10cm的木棒 B.20cm的木棒; C.40cm的木棒 D.80cm的木棒
4、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它的周长为______.
5、直角三角形中,由两个锐角的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钝角为______度.
6、在△ABC中,若∠B+∠C=110°, ∠C-∠A=20°则∠C=______.
二、选择题
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它的周长是( )
A.13B.17C. 22D.17或22
3、如图,D是△ABC的边BC上一点,且∠B=∠1。
证明:∠2=∠BAC
板 书
设 计
教学后记或反思(主要记录课堂设计理念cm长的线段为底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腰长x应在的范围是( )
A.x>4cmB.x>2cmC.x≥4cmD.x≥2cm
三、解答题
1、如图,AF、AD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且∠B=40°,∠C=70°,求∠DAF的度数.
2、如图,已知∠B=38°,∠C=55°,∠DEC=23°,求∠F的度数.

初一上册物理教案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

初一上册物理教案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

初一上册物理教案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 复物理第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和概念。

- 培养学生对力、作用力和力的合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的复。

2. 力的合成和分解。

3. 力的作用点、作用物体、作用方向及作用力大小的分析。

4. 利用力以及摩擦力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步骤一:复力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 回顾力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力是物体相互之间的作用。

2. 复力的表示方法,包括箭头表示法和矢量表示法。

3. 通过让学生举例,巩固力的表示方法。

步骤二:复力的合成和分解1. 提示学生回忆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

2. 给出示例图形,让学生通过图形分析力的合成和分解。

3. 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力的合成和分解练题。

步骤三:分析力的作用点、作用物体、作用方向及作用力大小1. 引导学生回顾力的作用点、作用物体、作用方向及作用力大小的概念。

2. 给出具体问题,让学生分析力的作用点、作用物体、作用方向及作用力大小。

3. 指导学生掌握分析力的方法,并让他们尝试解决一些力的作用方向和大小的问题。

步骤四:应用力以及摩擦力解决实际问题1.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中涉及的力并应用相应的力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注意摩擦力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3.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包括通过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来解决问题。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复教案,可以评价学生对物理第一单元的掌握情况。

评价方式包括:- 准确理解力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能够正确分析力的合成和分解。

- 能够准确分析力的作用点、作用物体、作用方向及作用力大小。

- 能够应用力以及摩擦力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资料人教版初一物理教材。

word完整版牛津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Unit1复习教案

word完整版牛津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Unit1复习教案

牛津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Un itl复习教案U1 Writ ing a travel guide教学过程:1. 词汇梳2. 重要句型及语3. 课堂练4. 家庭作Part词汇梳理1. guid nv.(1) guid作名词时,可以表示①导游The guide took us around the Palace Museum.导游带我们参观了故宫②导游手相当guidebookDo you need a guide?It tells you a lot about the Forbidden City. 你需要一本导游手吗?它会告诉你很多关于紫禁城的信息③指南 A Guide to English Grammar《英语语法指南⑵guid作动词时,可以表…领路,带的意思。

如Marti n guided him to the recepti on room. 马丁把他领到接待室批注:让学生注意分guid 的两种词2. tour n旅行;旅Can you give us some tour suggestions? 你能给我们一些旅行建议吗【联想touristn.游客,旅游3. reason n.原因,理The reason why she was late was that she forgot to set the clock. 她迟到的原因是因为忘记了定闹钟【近义词causen.原因,起因,缘故;理【拓展reasonableadj.合理的,明智批注the reason wh 的句可以让学生用在写作中3. take part in 参加(活动如We'll take part in the sports meeting this Friday.本周五我们要参加运动会They have decided to take part in a competition. 他们决定参加一个竞赛【比较take part ijoin都参的意思take part in表示参加某项活动joi示参加或加入某个团体或组织女口He joined the Party ten years ago 他十年前入党I'll join the Youth League n ext mon th.下个月我要入团【提示take part in = join in批注:注take part injoi 的区4. sightsee ingn 观光;游Tourists usually go there for sightseei ng and fun 游客们通常会去那儿观光游玩【记忆go sightsee in去观【联想go shoppin 去购物go swimmin 去游泳go fishin 去钓鱼go travellin 去旅游11/ 1复习教案牛津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Unit1去徒步旅行go boating去划船;go hiking go camping 去野营;go cycling 去骑车;去打猎go windsurfing 去风帆冲浪;go hunting go skating 去溜冰;观光旅游 a sightseeing tour【拓展】a sightseeing bus观光旅游车的中部位于... 5. in the cen tre ofin the middle of强调与四周距离相等的中心位置,常用来指空间;【比较】in the centre of强调两端之间的位置,并不强调中心,既可用于指空间,也可用于指时间。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总复习教案第一章《有理数》总复习一、内容分析小结与复习分作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了正数与负数、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以及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方法与运算律,从而给出全章内容的大致轮廓,第二部分针对这一章新出现的内容、方法等提出了5个问题;通过这5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主动进行新的知识的建构。

二、课时安排:小节与复习的要求是要把这一章内容系统化,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学习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有理数的概念与有理数的运算两部分。

因此,本章总复习的二课时这样安排(测验课除外):第一课时复习有理数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第二课时复习有理数的运算。

三、教学方法的确定:设计典型例题,检测学生知识,科学地进行小结与归纳。

四、教学安排:第一课时:本节课将复习有理数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

其内容包括正负数、有理数、数轴、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相反数与绝对值等。

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数轴来认识、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借助数轴,把这些概念串在一起形成一个用以描述有理数特征的系统。

另外,在运用有理数概念的同时,还应注意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

一、教学目标;1.理解五个重要概念:有理数、数轴、倒数、绝对值、倒数。

2.使学生提高区分概念的能力,正确运用概念解决问题。

3、能正确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二、教学重点:有理数五个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有理数、数轴、倒数、绝对值、倒数。

三、教学难点: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正数和负数:(给出四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必要性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为-4℃是什么意思?(2)如果向正北规定为正,那么走-70米是什么意思?(3)21世纪的第一年,日本的服务出口额比上一年增长了-7.3%,这里的“服务出口额比上一年增长了-7.3%”是什么意思?(4)请同学们谈一谈,为什么要引入负数?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例子吗?2.有理数的分类:(通过两个问题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理解有理数的含义。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课》教案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有理数的有关概念、运算.2.内容解析本章,我们学习了一类新的数——负数,使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再引进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为学习有理数的运算作好铺垫.有理数的运算,是初等数学的基本运算,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是学好后续内容的重要前提,是本章学习的重点.对于有理数的运算,我们总是把与负数相关的运算归结为正数之间的运算,其中,数形结合、化归是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本章需要重点关注的.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理数的运算及数形结合、化归的思想方法.二、教材解析数轴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产物.引进数轴后,可以用数轴上的点直观地表示有理数,从而也为学生提供了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直观工具,同时也为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作了准备.引入相反数的概念,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相反意义的量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为学习绝对值、有理数运算作准备.绝对值的概念借助距离的概念加以定义.在数轴上,一个点由方向和距离(长度)确定;相应地,一个实数由符号与绝对值确定.这里,“方向”与“符号”对应,“距离”与“绝对值”对应,又一次体现了数与形的结合、转化.所以,学习绝对值的概念可以促进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在“数与代数”中,运算是核心内容.“引进一种新的数,就要研究相应的运算;定义一种运算,就要研究相应的运算律”是代数的核心思想.在数系、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即对任何数都成立的通性)中获得的知识,可以方便地迁移到“以字母表示数”后的学习内容中去.因此,本章的重点是有理数的运算和运算律.在领悟有理数概念、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内涵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使他们既学会发现,又学会归纳、概括,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培养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习惯.三、教学目标和目标解析1.教学目标(1)梳理有理数的有关概念,理解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2)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体会数系扩充之后运算的一致性;(3)通过利用数轴的直观性解决问题,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学生能够解决与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关的问题;达成目标(2)的标志:学生能合理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准确进行有理数的运算;达成目标(3)的标志:学生能够利用数轴解决有关的问题.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章的难点是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有理数运算,与以前学过的运算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多了一个符号问题,而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还应注意运算顺序的问题.当这两个问题同时出现时,有些学生往往顾此失彼,造成计算结果失误.“绝对值”是“距离”这一几何量的代数表示.距离是基本而重要的几何概念,相应的,绝对值是基本而重要的代数概念.从绝对值的定义出发,可以得到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具体操作方法,即看这个数是正数、负数还是0等三类情况分别得出结果,有些学生对绝对值的理解可能只停留在能按此方法,求出一个数的绝对值,但不能把绝对值与数轴、相反数等概念联系起来.基于以上学情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每一步的运算中符号的确定以及对绝对值概念的深入理解.五、教学过程设计1.梳理知识,建立联系问题1本章学习了哪些知识?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来回顾本章知识要点,指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对正数、负数、有理数等概念的理解;(2)学生对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的理解.【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章知识要点,帮助学生建立有理数的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体会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与有理数运算的联系.2.加强运算,熟练掌握例1 计算:(1)0.125+⎪⎭⎫ ⎝⎛413++⎪⎭⎫ ⎝⎛813--⎪⎭⎫ ⎝⎛3211--0.25; (2)⎪⎭⎫ ⎝⎛185+65-43+127-×(-36); (3)(-2)÷⎪⎭⎫ ⎝⎛121-÷⎪⎭⎫ ⎝⎛121-; (4)(-24)÷2322⎪⎭⎫ ⎝⎛+215×⎪⎭⎫ ⎝⎛61--(-0.5)2. 问题2 有理数运算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把学生练习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用实物投影仪呈现出来,学生找出问题后,进行更正,展示正确的解法.师生共同归纳有理数运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第(1)题把减法转化为加法时,要注意减号和减数的性质符号要同时改变.对多个有理数相加减的题目,要观察数的特征,能利用运算律时,要利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第(2)题运用运算律时要注意符号问题.第(3)题运用除法法则进行运算时,首先应确定商的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除,还要注意,对同一级运算要按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第(4)题中-24≠(-2)4,要注意两者的底数及符号的差别;计算2322⎪⎭⎫⎝⎛时,先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求乘方;要根据有利于计算的原则,将小数化为分数;要注意运算顺序.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在计算前认真审题,选择简便途径,确定运算顺序;计算中按步骤审慎进行;最后要检验.本环节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能否根据算理进行每一步的运算;(2)学生是否有良好的解题习惯.【设计意图】通过计算、呈现错例、找出错误、归纳在有理数运算中应注意的问题,达到熟练掌握有理数运算的目的.3.应用拓展,提高能力例2 观察下列五组数:1,-1,-1;2,-4,-6;3,-9,-15;4,-16,-28;5,-25,-45;…(1)每组数中的第2个数与第1个数有什么关系?(2)每组数中的第3个数与第1个数有什么关系?(3)计算第50组数的和.答案:(1)每组数中的第2个数分别是-12,-22,-32,-42,-52,….每组数中的第2个数是第1个数的平方的相反数;(2)每组数中的第3个数分别是-1×1,-2×3,-3×5,-4×7,-5×9,….即-1×(2×1-1),-2×(2×2-1),-3×(2×3-1),-4×(2×4-1),-5×(2×5-1),….每组数中的第3个数是第1个数乘第1个数的2倍与1的差所得积的相反数;(3)第50组数的3个数分别是50,-502,-50×(2×50-1),它们的和为50+(-502)+[-50×(2×50-1)]=50―2 500―4 950=-7 400.问题3 怎样解决有关数的规律探索性问题(结合例题)?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教师点拨.教师应关注学生能否对每组中的数从符号、绝对值两方面考虑,能否把数的绝对值与组数的序号联系起来.例3 (教科书第52页第14题)结合具体的数的运算,归纳有关特例,然后比较下列数的大小:(1)小于1的正数a,a的平方,a的立方;(2)大于-1的负数b,b的平方,b的立方.答案:(1)a>a2>a3;(2)b2>b3>b.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教师应关注学生举出的具体的数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是否能多举出几个具体的例子.例4 若a>0,b<0,且a+b<0,把a、-a、b、-b、0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答案:-b>a>0>-a>b.教师启发学生利用数轴解决问题.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位置是否正确.问题4 从例3、例4的解题方法中,你受到哪些启发?【设计意图】例2是有关数的规律探索性问题.联系数的乘方、乘法,从符号与绝对值两方面考虑排列规律.使学生体会找规律的方法.例3是让学生通过具体计算,归纳得出结论,体会由特殊到一般这一认识事物规律的方法.解决例4的关键是从已知条件及有理数加法法则分析得出|b|>|a|,然后把表示a、-a、b、-b的点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让学生学会利用数轴解决问题,体会数形结合的方法.4.归纳小结,反思提高问题5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有哪些新的收获?本环节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是否能利用数轴建立起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的联系;(2)学生是否能体会到由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等方法的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加深对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作业:教科书第51页第1,2,3,4,5,6,10题.六、目标检测设计1.计算:(1)-3.2+733-6.8+745; (2)14+56÷(-7);(3)⎪⎭⎫ ⎝⎛151-109×30; (4)⎥⎥⎦⎤⎢⎢⎣⎡⎪⎭⎫ ⎝⎛⎪⎭⎫ ⎝⎛⎪⎭⎫ ⎝⎛÷⨯22233-+3-21-34-23-)(×(-1)3. 2.已知数轴上表示负有理数m 的点是点M ,那么在数轴上与点M 相距|m |个单位的点中,与原点距离较远的点对应的数是( ).A .-2mB .2mC .-mD .m【设计意图】检测是否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是否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以及是否会利用数轴解决问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

地理: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讲 与同学们谈地理锁定目标1、你知道地理讲什么吗2、你知道怎样学习地理吗 识别目标1A 、 好多外地人到了西藏都感觉身体不适,是因为这里太热了。

B 、我国北方人爱吃面食与这里生产小麦有关。

C 、四季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

D 、城市和乡村的变化与我们没有关系。

2.下列现象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现象不相符的是 ( ) A 、 “小桥流水人家”。

B 、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C 、陕北有些人住窑洞。

D 、 水乡牧民多。

3 请说出你最熟悉的一种地理现象 。

攻克目标目标A 地理学什么右面四幅图说明了 、 、 等都与地理有关。

[思路分析] 西亚的沙特阿拉伯,气候终年炎热,降水稀少,可谓“滴水贵如油”,人们把旅馆的床位安排在屋顶上,没有被雨淋湿的后顾之忧。

这是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的一种特殊人文景观。

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有发展渔业的良好自然条件。

日本的渔获量居世界第一位,销售鱼等各种海产品的市场很多,人们也有喜食海产品的习惯。

非洲的东部是高原地区。

高原地区由于地势高,大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低,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们,适应了缺氧的环境。

中长跑运动员需要有较强的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而来自高原地区的人,无氧耐力具有优势,比较适合中长跑运动。

这就是他们能取得好成绩的原因。

我国江浙一带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桑树的生长。

桑叶是蚕的食物,蚕吐的丝经过加工,是纺织丝绸的原料。

因此,这带有悠久的植桑养蚕的历史,丝绸工业久负盛名。

这些漂亮的丝绸服装为国家换取了很多外汇。

【答案】居住,饮食、体育运动,服装【注评】 生活离不开地理,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地理有关,生产生活中地理的知识更是随处可见。

因此,同学们要更好的生活就必须认真学习地理。

目标B 怎样学习地理 例2.下列做法中,符合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原则的是( )A 、在陡坡地种粮食。

B 、 在干旱地区发展水稻种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章有理数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章有理数复习

课题:第一章有理数复习一、教学目标1.知道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结构图.2.通过基本训练,巩固第一章所学的基本内容.3.通过典型例题和综合运用,加深理解第一章所学的基本内容,发展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知识结构图和基本训练.2.难点:典型例题和综合运用.三、教学过程(一)归纳总结,完善认知(上面的知识结构图,要结合下面的讲解逐步板书出来)师:前面我们花了很多节课,学习了第一章有理数.有理数这一章是很重要的,学不好这一章,学习后面的内容就会发生困难.下面我们把有理数这一章中最重要的内容作一番整理.(板书课题:第一章有理数复习)师:在这一章的开始,我们首先引入了负数.(板书:引入负数)引入负数后,小学里学过的数的范围就扩大到了有理数范围.(板书:有理数)具体地说,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这就是有理数的分类.(板书:有理数的分类)师:学习了有理数的分类后,我们又学习了相反数、(板书:相反数)绝对值、(板书:绝对值)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板书:大小比较)师: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相反数、绝对值、比较大小,一个角度是从数轴上看,另一角度是从数本身看.(板书:数轴与数)师:从数轴上看,相反数表示在数轴上是怎样的两点?生:……师:从数轴上看,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点在原点两边并与原点距离相等. 师:从数本身看,互为相反数又是怎么样的两个数?生:……师:从数本身看,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就是相反数.师:同样,从数轴上看,一个数的绝对值在数轴上指的是什么呢?生:……师:从数轴上看,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就是这个数的绝对值.师:从数本身看,一个数的绝对值又等于什么?生:……师:从数本身看,有这么三句话: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师:怎么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考虑,从数轴上看,两个有理数哪个?从数本身看,两个有理数又怎么比较?生:……师:从数轴上看,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从数本身看,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有两条法则,第一条是说: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第二条是说: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师:(指板书)学习了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大小比较以后,我们学习了本章中最重要的内容:有理数的运算.(板书:有理数运算)有理数运算是以前面学习过的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大小比较为基础的.师:有理数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板书: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要将“除法”写在“乘法”上面)师:有理数加法法则有三条,是哪三条?有理数加法法则,师板书:(三条法则))(生齐读P18师:有理数减法是转化为加法进行计算的,(板书:转化,并加箭头)减法怎么转化为加法?生: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师:有理数乘法法则有两条,是哪两条?有理数乘法法则,师板书:(两条法则))(生齐读P29师:有理数除法是转化为乘法进行计算的,(板书:转化,并加上箭头)除法怎么转化为乘法?生: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师:除法还有另一个直接相除的法则,和乘法法则类似,也有两条,是哪两条?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另一种说法,师板书:(两条法则))(生齐读P34师:乘方是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所以乘方也是转化为乘法来计算的.(板书:转化,并加上箭头)师:有理数运算虽然有五种,但基本运算还是加法和乘法,其它运算都可以转化为加法或乘法.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板书:交换律、结合律)乘法有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板书: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减法和除法虽然没有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但把它们转化为加法、乘法后,就可以使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了.师:(指板书)这就是第一章有理数基本知识结构图,除了结构图中所标出的外,我们还学习了科学记数法、近似数等于知识.(二)基本训练,掌握双基1.填空:(以下空你最好直接用铅笔填,实在想不起来,你可以在课本中找)(1)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和负数可表示两种的量.(2)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 .(3)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记作;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0的绝对值是 .(4)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的数小于 的数,根据这个规定,可知:正数大于0,0大于 ,正数大于 ;两个负数, 反而小.(5)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 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用 减去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 .(6)加法交换律:a +b = ;加法结合律:(a +b )+c = .(7)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 ,即a -b = .(8)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 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 .(9)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 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 数时,积是负数;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积等于 .(10)乘法交换律:ab = ;乘法结合律:(ab )c = ;分配律:a (b +c )= .(11)有理数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 ,即a ÷b = (b ≠0);有理数除法法则2:两数相除,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绝对值相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 .(12)负数的奇次方是 ,负数的偶次方是 .(13)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 ,再乘除,最后 ;同级运算,从 到 进行;如有括号,先做 内的运算.(14)把一个数表示成a ×10n 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 的数,n 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2.填空:(1)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表示加10分,那么扣10分记作 ;(2)在某次的乒乓球质量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质量0.02克记作+0.02克,那么-0.03克表示 ;(3)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4)电视里有时能听到“负增长”这个词,增长-5%的意思是 .3.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0,1.5,-6,2,-314.根据数轴上所画的点,比较这五个有理数的大小:> > > > .4.填空:(1)某数与它的相反数相等,这个数是 ;-5-4-3-2-14321(2)-(-4)=;(3)绝对值等于6的数是;(4)绝对值最小的数是;(5)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是;(6)填“>”或“<”:7.1 -9.5 0 -19.2 0.1 0.02-27 -17 3.1 -13 -25-12(7)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和是,互为倒数的两数的积是,互为相反数(除0外)的两数的商是;(8)太阳半径约6960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696000=;(9)1.895精确到0.1是 _ ,精确到百分位是;(10)计算:(-2)3= _ ,(-2)4= _ ,-23= _ ,-24= _ .5.直接写出计算结果:(1)-150+250=(2)-15+(-23)=(3)-5-65=(4)-26-(-15)=(5)-6×(-16)=(6)-13×27=(7)8÷(-16)=(8)-25÷(-23)=(三)典型例题,加深理解(师擦掉知识结构图的板书)例1 如图,(1)A、B两点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哪个大?(2)A、B两点所表示的数哪个大?(3)画出A点所表示数的相反数.例2 10袋青稞分别是91千克、91千克、91.5千克、89千克、91.2千克、91.3千克、88.7千克、88.8千克、91.8千克、91.1千克,求10袋青稞一共多少千克.(按教材P19两种解法解)例3 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按教材P36解法解)(四)综合运用,发展能力6.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数:(1)最小的正整数是;(2)最大的负整数是;(3)大于-3且小于2的所有整数是;(4)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负整数是;(5)在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的距离为2的数是;(6)任意写出三个-1与0之间的数: .7.思考题:两数相加,和一定大于加数吗?举例说明;你能探究两数和与这两数的大小关系吗?。

第1讲 小试牛刀教案

第1讲  小试牛刀教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为更好的了解同学的学习情况,我们对数学七年级下的基础知识进行检测。

主要考查同学们数感、符号感、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试卷结构(一)试卷分数、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二)试卷知识内容分布:数与代数约45分;空间与图形约45分;统计与概率约10分(三)试卷试题难易程度分布:较易试题约50分;中等试题约30分;较难试题约20分。

试卷由较易试题、中等难度试题和较难试题组成,总体难度适中。

(四)试卷题型分布:选择题约50分;填空题约20分;解答题约30分二、复习预习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在“三线八角”中,如上图1,(1)同位角:像∠1与∠5,这两个角分别在直线AB、CD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2)内错角:像∠3与∠5,这两个角都在直线AB、CD之间,并且在直线EF的两侧,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3)同旁内角:像∠3和∠6都在直线AB、CD之间,并且在直线EF的同一旁,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注意:(1)“三线八角”是指上面四个角中的一个角与下面四个角中的一个角之间的关系,显然是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2)“三线八角”中共有4对同位角,2对内错角,2对同旁内角.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解.3.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一般思路)是消元,消元的方法有两种:代入消元和加减消元,通过适当练习做到巧妙选法,快速消元.①消元法(1)消元思想: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如果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那么就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就可以先求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求出另一个未知数. 这种将未知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思想,叫做消元思想.(2)消元的基本思路:未知数由多变少.(3)消元的基本方法: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②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4.一元一次不等式定义: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经过化简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注意:ax+b>0或ax+b<0(a≠0)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标准形式.5.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用式子表示:如果a>b,那么a±c>b±c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用式子表示:如果a>b,c>0,那么ac>bc(或a bc c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用式子表示:如果a>b,c<0,那么ac<bc(或a bc c <).三、知识讲解1. “三线八角”模型如图,直线AB、CD与直线EF相交(或者说两条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构成八个角,简称为“三线八角”,如图1.注意:⑴两条直线AB,CD与同一条直线EF相交.⑵“三线八角”中的每个角是由截线与一条被截线相交而成.2.平行线(1)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2)初中阶级学习了三种距离,分别是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这三种距离的共同点在于都是线段的长度,它们的区别是两点间的距离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点到直线距离是直线外一点引已知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平行线间的距离是一条直线上的一点到与之平行的另一直线的距离.(3)如何理解“垂线段”与“距离”的关系:垂线段是一个图形,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它们之间不能等同.3.二元一次方程满足的三个条件:(1)在方程中“元”是指未知数,“二元”就是指方程中有且只有两个未知数.(2)“未知数的次数为1”是指含有未知数的项(单项式)的次数是1.(3)二元一次方程的左边和右边都必须是整式.4.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1)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如果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既不互为相反数,又不相等,那么就用适当的数乘方程的两边,使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相等;(2)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3)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4)将这个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任意一个方程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并把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用“大括号”联立起来,就是方程组的解.5.代入消元法(1)代入消元法关键是先把系数较简单方程变形为:用含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另一未知数的形式,再代入另一个方程中达到消元的目的.(2)代入消元法的技巧是:①当方程组中含有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时,可以直接利用代入法求解;②若方程组中有未知数的系数为1(或-1)的方程.则选择系数为1(或-1)的方程进行变形比较简便;(3)若方程组中所有方程里的未知数的系数都不是1或-1,选系数绝对值较小的方程变形比较简便.6.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注意:不等式解集的表示: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的是“三定”:一是定边界点,二是定方向,三是定空实.四、例题精析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七年级上第1章有理数复习教案(5篇材料)

七年级上第1章有理数复习教案(5篇材料)

七年级上第1章有理数复习教案(5篇材料)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学目标:1:识记有理数的基本概念;2:能够运用相关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3.掌握并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规则和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算法。

教学过程:(一)有理数的基本概念一:正数和负数1、正数: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4.同一个问题中,正数和负数分别代表意义相反的量。

二:有理数: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叫做有理数。

有理数的两种分类三:数轴:定义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

数轴满足以下要求:(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2)通常直线上的右(或上)方向为正方向,选择合适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

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中,右边的数总是大于左边的数;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关于有理数和数轴的练习4:倒数绝对值相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数a的相反数是-a,(a是任意一个有理数);0的相反数是0.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相反数的相关练习题五: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的倒数是;0没有倒数;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倒数相关练习题倒数、相反数区别:1: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符号相同,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符号相反。

2:0没有倒数,0的相反数是0。

3:倒数对于本身的数是1或-1。

4:两个相反数之和为0,两个倒数之积为1。

示例:六:绝对值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记做|a|。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得:|a-b|表示数轴上a点到b点的距离。

a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若a>0,则︱a︱= a;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若a<0,则︱a︱=-a;0的绝对值是0.若a =0,则︱a︱= 0;对任何有理数a,总有︱a︱≥0.绝对值知识的相关练习题例题:七:有理数大小的比较:1)数轴比较:在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2)两个负数,较大的绝对值较小。

部编《道德与法规》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复习教案

部编《道德与法规》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复习教案

部编《道德与法规》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部编《道德与法规》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教案教学目标- 理解《道德与法规》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育目标和知识要点。

- 掌握第一单元的重要概念、原则和内容。

- 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内容1. 本单元主要内容:道德承诺与法律章程。

2. 研究条目:- 本单元的重点概念和宗旨。

- 道德承诺的定义和意义。

- 中国的法律章程和法律起源。

- 杀人、偷盗等违法行为的罪责和刑罚。

- 研究案例及相关讨论。

教学步骤1. 激发兴趣: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与法规的重要性。

2. 教学重难点讲解: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呈现本单元的重难点概念和知识。

3. 研究案例分析:选取适当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他们理解道德承诺和法律章程的应用。

4. 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总结研究的重点内容,强化理解。

5. 讨论和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动分享,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6. 教学反馈:通过小练或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评价1. 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等,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了解自己在道德与法规研究方面的进步和不足。

教学资源- 《道德与法规》七年级上册教材- 相关案例和资料- 黑板和粉笔- 课件投影仪- 小练和作业以上为《道德与法规》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教案。

请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第一课《春》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第一课《春》复习教案

《春》教案教材分析:第一课《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它放在初一起始年级的第一单元第一篇的位置,可见它的重要性。

作者朱自清以优美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一幅幅春意傲然、生机勃勃的画面在他的笔下跃动。

《春》这篇文章的重要知识点较多,如赏析句子,不仅让学生接触与小学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其中的许多知识点更是为接下来的赏析句子打下重要的基础。

学情分析:707班的学生整体语文基础较差,教授新课《春》的内容前面用了三个课时。

从学生的当堂检测课文内容、赏析句子及练习册的完成效果来看,学生对于《春》这一课的重点知识理解还不够透彻。

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一、明确《春》的三个重要知识点一(一)重要段落的作用:文首、文中、文末(二)写景的方法(三)比喻修辞的作用及其答题技巧二、理解《春》的三个重要知识点三、结合相关习题运用《春》的三个重要知识点教学方法:一、启发讲解法二、讨论法教学用具:课件、练习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一)明确《春》的三个重要知识点一1.重要段落的作用:文首、文中、文末2.写景的方法3.比喻修辞的作用及其答题技巧(二)理解《春》的三个重要知识点(三)结合相关习题运用《春》的三个重要知识点二、重点讲解重要知识点(一)重要段落的作用:文首、文中、文末1、文首段落的作用:原文: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出示题目:第一段文字在文章有什么作用?(1)学生先结合笔记自由讨论(2)整理答案后点名回答教师点拨:回答文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时,首先从内容上思考,如本段在内容上的作用是“写盼春,奠定全文活泼、轻快的感情基调。

”其次在从整篇文章的结构上考虑,思考在文段所处的位置,如本段是处于文章的开头位置,就具有“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

2、结尾段落的作用原文: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1复习教案

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1复习教案

Unit 1 My name's Gina! 语言要点1. —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Gina.2. — What's your first name?— My first name is Tom.3. — What's your family name?— My family name is Green.4. — 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5. — What's your phone number?— It's 4879-5843.Unit 1 My name's Gina! 读写综合任务一:假设下面是你的身份证卡片,阅读卡片并回答以下问题。

A:What's your first name?B:My first name is .A:What's your family name?B:My family name is .A:What's your father's last name?B:It's .A:What's your phone number?B:It's .A:Are you a Chinese girl?B:No, I'm an girl.任务二:假设你是Amy,请你根据ID Card 里的内容写5-8句话,介绍你自己情况。

参考答案:任务一:Amy; White; White; 568-9452; English任务二:Hello! My first name is Amy. My last name is White. My father is Mike White. My mother is Cathy. I'm an English girl. My telephone number is 568-9452.Unit 1 My name's Gina! 课外任务根据下面的表格,利用课余时间分组收集各自喜欢的singer(歌手)、actor(演员)的信息,并把收集到的信息填在下表中。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1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1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七班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记住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记住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

理解自然条件对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影响。

能力与方法:1.通过识图培育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主要是陶器),培育理解当时人们生活状况的能力,发现当时人们的审美特点;2.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比较方法。

3.通过北京人与猿类、现代人的比较,以及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并运用比较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制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典型史实,启发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点南方地区学校以河姆渡遗址为第一重点,半坡遗址次之。

教学重点1.“新石器”的含义。

2.河姆渡原始居民工具、房屋的特点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3.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所反映的社会情况。

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准备】老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学生收集感爱好的原始农耕文化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原始人类起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

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淘气、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

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分布着许多原始农耕文化遗址。

让我们走进具有代表性的遗址,体验一下原始农耕生活的甘与苦吧!学习新课:学生阅读课前导入框:大家回想一下,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他们是靠什么获得食物的?(采集、打猎、捕鱼)他们这种靠“采集”获得食物的方式有哪些不便?(受季节变化和天灾的影响;采集的食物量有限等条件的限制)。

大家分析的有道理,原始人要改变这种这些,关键要解决什么问题?开始一种什么样的新生活?我国原始的农耕是怎样出现的?本节课将了解到这些内容。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复习教案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复习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中考复习复习目标:1.会知道地球的形状,能用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2.会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3.会说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4.会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5.会牢记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意义;6.会掌握地球上“五带”的名称、界线及各自的特点;7.会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能运用地图上的经纬线或者指向标辨别方向;8.会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

课时安排:2课时复习纲要:1、地球形状:地球是个球体(证据: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2、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5、划分南北半球的纬线——赤道;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圈——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

特例:南极点四面八方为“北”;北极点四面八方为“南”6、高、中、低纬的划分:(1)、低纬:30°N ——30°S 之间的纬 度。

(2)、 中纬:30°S ——60°S 和30°N ——60°N 之间的纬度。

(3)、高纬:60°S ——90°S 和60°N ——90°N 之间的纬度。

8、北半球“二分二至”(见图): (结合多媒体图复习)(1)春分—3月21日—太阳光直射在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春:3、4、5月) (2)夏至—6月22日—直射在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北半球夏:6、7、8月)(3)秋分—9月23日—直射在赤道—昼夜平分(北半球秋:9、10、11月)(4)冬至—12月22日—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北半球冬:12、1、2月)9、地球五带:(见图)(结合多媒体图复习)(1)重要纬线: N 为“北极点”——90°N a 为“北极圈”—66.5°N b 为“北回归线”—23.5°N c 为“赤道”—0°纬线 d 为“南回归线”—23.5°S e 为“南极圈”—66.5°S S 为“南极点”—90°S (2)五带划分: A 北寒带E 南寒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教案第1讲七年级(上)Units 1-5
课型:课时:1 授课时间
【句型集萃】
1.—__What's____ __your__ __name__?你叫什么名字?
—Alan.艾伦。

2.__Nice____ __to__ __meet__ you!很高兴见到你!
3.__What's__ your __phone/__ __telephone__number?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4.—__Who__ is she?她是谁?
—She's my sister.她是我的姐姐。

5.__Have____ __a__ __good__ day!祝你们过得愉快!
6.Here __is___ __a__ __photo__ of __my__ __family__.这有一张我的全家照。

7.—__Are___ __they__ your parents?他们是你的父母吗?
—Yes,they are.是的,他们是。

8.—Is __this__/__that__ your pencil?这/那是你的铅笔吗?
—No,it __isn't__.It's __his__ pencil.不,是他的铅笔。

9.—__What's___ __this__ __in__ __English__?这用英语怎么说?
—It's a/an...它是……
—__How__ do you spell it?你怎么拼写它?
10.__Thank____ __you__ __for__ your help.感谢你的帮助。

11.__Call__ me __at__ 685-6034.拨打电话685-6034找我。

12.—__Where__ is/are...?某人(某物)在哪里?
—It's/They are...它/他们在……
13.—__Let's___ __play__ basketball.我们打篮球吧。

—That __sounds__ good.听起来很好。

14.—Do you __have__ a/an...?你有……吗?
—Yes,I __do__./No,I __don't__.是的,我有。

/不,我没有。

【拓展精析】
ask动词,意为“问;询问”。

用法有:
①ask sb.sth.询问某人某事
②ask to do sth.要求去做某事
③ask sb.(not) to do sth.叫某人(不)去做某事
④ask sb.for sth.向某人寻求某事
【活学活用】
4)You see,Kevin is writing__D__his left hand.(2014,河北)
A.at B.as C.for D.with
5)—A person's life is like a road __B__ lots of difficulties.
—Yes,so we need positive energy.(2014,连云港)
A.by B.with C.along D.during
6)—Would you like some coffee,please?
—Yes,and please get some sugar.I prefer coffee __C__sugar.(2014,亳州模拟)
A.to B.for C.with D.from
7)The charity provides homeless people __A__food and clothes.(2014,马鞍山模拟)
A.with B.for C.as D.of
【典例在线】
一、根据首字母及汉语提示,完成下列单词的拼写,使句意明确,语言通顺。

1.Jack __lost__(遗失) his watch yesterday.
2.If he __new__ (知道) the truth,he should tell us.
3.—Please show me the __map__ (地图) of China.
—Here you are.(2013,池州模拟)
4.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__family__ (家庭)?(2014,滁州模拟)
5.Excuse me,do you have a __dictionary__ (字典) in your school bag?(2014,滨州) 6.Look!There are two new __watches__ (手表) on the desk.(2014,安庆模拟)
二、单项选择。

7.Listen,the country music __B__ so sweet.(2014,湖州)
A.smells B.sounds C.feels D.looks
8.—Excuse me,I'm looking for my umbrella.
—Oh,sorry.I took __A__ by mistake.(2014,襄阳)
A.yours B.mine C.hers D.his
9.Bob,can you see the boys over there?__B__ are my cousins.Let's go and say hello to them.(2013,兰州)
A.This B.Those C.That D.These
10.I like playing the piano,but I can't play it __D__.
A.good B.fine C.great D.well
11.Let's visit the National Museum this weekend,__D__?
A.will you B.won't we
C.don't we D.shall we
12.He was born in Italy,but he has made China his __D__.(2014,宿州模拟)
A.family B.address C.house D.home
13.—Would you like some __D__?
—No,thanks.I'm not hungry at all.
A.water B.soup C.orange D. brea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