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工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
热能动力基础实验指导书.(DOC)
热能动力基础实验实验指导书能源与动力工程教研室编写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陕西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010年10月前言工程流体力学是力学的基本原理在液体和气体中实际应用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融合国内外最新教材的特点,侧重于基础性和工程应用性。
主要介绍了流体静力学中流体静止或相对静止时流体内压力分布、压力测量、作用在平面和曲面上的静压力;流体运动学中流场、流线、速度分析、有旋与无旋流动、流函数、热函数和流网;流体动力学中不可压缩流体与可压缩流体的质量、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以及这些定律在管道内部和物体外部流动中的实际应用。
本课程可作为能源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石油和化学工程、航空航天工程以及生物工程等专业和学生学习的专业基础课,还可以作为人事与流体流动相关的研究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在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此设置了两个专项实验,一是雷诺实验(常规实验),另一个是伯努力能量方程实验(综合实验)。
在雷诺实验中,主要让学生观察水流的流态,即层流和紊流现象,然后测定上、下临界雷诺数,最终使学生了解流态与雷诺数的关系。
在伯努力能量方程实验中,主要是观察流体流经能量实验管时的情况,并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能量方程的理解,并最终掌握测量流体流速的原理。
目录目录 (3)实验一综合传热性能实验 (4)实验二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 (9)实验三雷诺实验 (16)实验四文丘里流量计实验 (19)实验五CO2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测定实验 (22)实验六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 (28)实验七液压泵性能实验 (34)实验一 综合传热性能实验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通过测定不同表面状态及气流条件下管道的综合传热系数,观察和分析影响传热的各种因素。
对传热过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二、实验设备仪器综合传热试验台、温度计、秒表。
热工实验指导书集控、热动
热工学理论基础实验指导书(集控、热动专业)前言本实验指导书是为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及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指导。
通过实验帮助广大学生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在实验的进行过程中锻炼基本的操作技能与动手能力。
本实验指导书由于编写时间、水平有限,难免会有疏漏谬误之处,热切期望实验指导老师与学生们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实验要求及方法热工实验包括预习,讲解与实际操作,实验总结与考核等,为保证实验正常进行,应遵守如下规则:1.明确实验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参加实际操作,并在指定岗位上进行实操,服从实验指导教师的指导。
2.注重操作技能,认真听取实验指导教师讲解,仔细观察示范操作,将理论联系实际。
3.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能严格按实验要求计算,整理实验数据,并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4.注意节约实验材料,爱护设备,并应正确使用与妥善保管,因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设备损坏应照价赔偿。
5.遵守实验规则和安全操作规程,保持实验岗位的干净,整洁。
实验考核方式以实验的各项实际操作过程考核为主,结合实验报告及学习态度评定。
实验一:换热器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换热器性能的测试方法;2.了解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能的差别;3.加深对顺流和逆流两种流动方式换热器换热能力差别的认识;二.实验装置;换热器性能测试试验,主要对应用较广得间壁式换热器中的三种换热: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进行其性能的测试。
其中,对套管式换热器和螺旋板式换热器可以进行顺流和逆流两种流动方式的性能测试,而列管式换热器只能作一种流动方式的性能测试。
1.热水流量调节阀 2.热水螺旋板、套管、列管启闭阀门组 3.冷水流量计4.换热器进口压力表5.数显温度计6.琴键转换开关7.电压表8.电流表9.开关组10.冷水出口压力计11.冷水螺旋板、套管、列管启闭阀门组12.逆顺流转换阀门组13.冷水流量调节阀换热器性能试验的内容主要未测定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对传热温差和热平衡误差等,并就不同换热器,不同两种流动方式,不同工况的传热情况和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
化工实验指导书
化工实验指导书1. 实验介绍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化工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化工实验室常用设备和仪器的使用,以及学习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2. 实验材料和仪器2.1 实验材料•XXX化学品•XXX试剂•XXX溶剂•XXX器皿2.2 实验仪器•热水浴器•显微镜•称量仪•离心机•pH计•水浴锅3. 实验步骤3.1 准备实验样品1.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所需的实验样品,如固体、液体或气体。
2.根据实验需要进行样品的预处理,例如过滤、干燥或浓缩。
3.2 实验操作1.将所需的试剂和溶剂按照配比加入反应器中。
2.通过搅拌或加热等方式使反应物充分混合。
3.观察反应过程,记录相关的实验数据,如温度、颜色变化等。
4.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必要的操作,如加酸、加碱、过滤等。
5.对得到的实验产物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提纯。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1.将实验所得的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形,并进行标注。
2.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等。
3.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与解释,与实验原理进行对比,并提出可能的误差和改进措施。
4.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任何实验前,应先了解实验材料和试剂的性质、危险性以及操作规程。
•实验过程中应佩戴安全眼镜和实验手套,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实验器材和工作区域,并妥善处置废液和废物。
5.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结果,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解释。
可以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并探讨可能的原因。
6.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应对化工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并了解实验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与讨论的部分,学生应培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化工实验是化学专业学生培养和实践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实验指导书的学习和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工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能力,培养实验思维和创新意识。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指导书指导书
制冷(制热)冰箱综合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体式热泵型空调器工作状况及R22的焓值变化情况。
演示制冷(热泵)循环系统工作原理,提高对空调器的认识。
故障的发生与排除方法。
2、了解间冷式双门电冰箱的工作状况及R12的焓值变化情况。
对冰箱的结构加以认知,了解单项制冷的组成和故障的排除方法。
3、进行制冷(热泵)与冰箱循环系统粗略的热力计算。
加深对系统的组成和不可缺少的制冷器件的认知。
二、实验装置1.空调室内机2.制冷系统图3.故障开关4.运行演示面板5.遥控器视窗6.四通换向阀7.压缩机8.冷凝风扇9.室外机组10.控制面板及仪表11.故障开关12.冰箱制冷系统13.保鲜室14.温度控制器15.冷凝器16.空调故障阀17.冰箱故障阀18.冷冻室19.压缩机20.移动框架演示装置由全封闭压缩机、室内机1、室外机2、压缩机、遥控电控换向阀及管路等组成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由冰箱用压缩机、自散热式冷凝器,干燥过滤器及毛细管等组成单项制冷系统。
采集由数显LCD液晶显示巡检仪、LED 光柱型智能仪表,高精密压力传感器以及高分辨率铂电阻测温传感器等测试仪器所组成。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空调器制热时,压缩机吸入制冷剂蒸气,在气缸内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经排气阀片排至室内侧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制冷剂被室内循环空气冷却成高压液体,制冷剂释放出来的热量加热空气,使温度上升,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毛细管节流降压后,进入室外侧蒸发器,吸收室外的热量变为蒸汽,在被压缩机吸入。
如此循环不止,可见,热泵型空调器除由冷风型空调器的通风、制冷、除尘去湿的功能外,还多了一个制热功能。
各部件的作用如下。
1.压缩机的作用:及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
2.室内交换器:制热时,相当于冰箱的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冷却成也太制冷剂,同时放出热量,制冷时,相当于冰箱的蒸发器,制冷剂在其中蒸发吸收热量。
制冷。
3.过滤器:在滤去制冷剂中的杂质的同时吸收制冷剂中的水分。
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报告
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相关实验,探讨能源的转化与利用以及动力工程中的能量传递与转换等内容,从而加深对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的认识,并了解不同能源在动力系统中的应用。
实验仪器:1. 散热器2. 发电机3. 蒸汽涡轮4. 燃气轮机5. 太阳能电池板6. 风力发电装置实验一:散热器的热传导性能测试散热器是能源工程中常见的热能转换装置,其主要功能是将工作介质中的热能通过热传导的方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
本实验通过测量散热器的热传导性能,可以了解不同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及其适用范围。
实验步骤:1. 将散热器的工作介质注入到实验设备中,并保持一定的工作温度。
2. 测量散热器表面的温度变化,并记录相应的时间数据。
3. 根据温度和时间的关系,计算散热器的热传导性能系数。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到了散热器的热传导性能系数为X。
实验二:发电机的效率测试发电机是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中最常见的能量转换设备之一,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本实验通过测试不同转速下发电机的电功率和机械功率,可以计算出发电机的效率,进而了解其能量转换的效果。
实验步骤:1. 将发电机与驱动设备连接,使其转动。
2. 测量发电机输出的电功率,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的测量计算得到。
3. 在不同转速下测量发电机的机械功率,并记录相应的数据。
4. 根据电功率和机械功率的关系,计算发电机的效率。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到了发电机在不同转速下的效率变化曲线,分析并得出结论。
实验三:蒸汽涡轮与燃气轮机效率对比实验蒸汽涡轮与燃气轮机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中常见的动力装置,其通过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而驱动发电机等设备。
本实验通过比较蒸汽涡轮和燃气轮机的效率,探究其在能源转化方面的差异。
实验步骤:1. 将蒸汽涡轮和燃气轮机分别与发电机等设备连接。
2. 测量不同工况下蒸汽涡轮和燃气轮机的电功率和燃料消耗。
3.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蒸汽涡轮和燃气轮机的效率。
热力与动力工程作业指导书
热力与动力工程作业指导书第1章热力学基本概念 (3)1.1 热力学系统 (3)1.2 状态与状态参数 (3)1.3 状态方程与过程方程 (3)第2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4)2.1 能量守恒定律 (4)2.2 系统内能的变化 (4)2.3 热量与功的传递 (4)第3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5)3.1 可逆与不可逆过程 (5)3.1.1 可逆过程 (5)3.1.2 不可逆过程 (5)3.2 熵的概念与熵增原理 (5)3.2.1 熵的概念 (5)3.2.2 熵增原理 (5)3.3 卡诺循环与热机效率 (6)3.3.1 卡诺循环 (6)3.3.2 热机效率 (6)第4章气体动力学基础 (6)4.1 气体运动的基本方程 (6)4.1.1 质量守恒方程 (6)4.1.2 动量守恒方程 (6)4.1.3 能量守恒方程 (7)4.2 定常流动与非定常流动 (7)4.2.1 定常流动 (7)4.2.2 非定常流动 (7)4.3 声速与马赫数 (7)4.3.1 声速 (7)4.3.2 马赫数 (7)第5章燃烧与燃料 (8)5.1 燃烧反应的基本类型 (8)5.1.1 完全燃烧 (8)5.1.2 不完全燃烧 (8)5.1.3 爆炸燃烧 (8)5.2 燃烧产物与热效率 (8)5.2.1 燃烧产物 (8)5.2.2 热效率 (8)5.3 燃料特性与燃烧设备 (8)5.3.1 燃料特性 (8)5.3.2 燃烧设备 (9)第6章换热器与热交换 (9)6.1.1 直接接触式换热器 (9)6.1.2 间壁式换热器 (9)6.2 对流传热与导热 (10)6.2.1 对流传热 (10)6.2.2 导热 (10)6.3 换热器的设计与优化 (10)6.3.1 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类型 (10)6.3.2 确定换热面积 (10)6.3.3 选择合适的材料 (10)6.3.4 优化流动与换热功能 (10)6.3.5 考虑设备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10)第7章蒸汽动力循环 (11)7.1 蒸汽发生器与锅炉 (11)7.1.1 蒸汽发生器的分类及特点 (11)7.1.2 锅炉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11)7.1.3 蒸汽发生器和锅炉的选型与设计 (11)7.2 蒸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11)7.2.1 蒸汽轮机的类型及结构 (11)7.2.2 蒸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11)7.2.3 蒸汽轮机的功能参数及效率 (11)7.3 蒸汽动力循环的改进 (11)7.3.1 蒸汽动力循环的基本流程 (11)7.3.2 蒸汽动力循环的改进措施 (11)7.3.3 蒸汽动力循环的优化与集成 (12)第8章涡轮机械 (12)8.1 涡轮机的基本原理 (12)8.1.1 涡轮机概述 (12)8.1.2 涡轮机的工作原理 (12)8.1.3 涡轮机的类型及功能参数 (12)8.2 涡轮叶片与流场分析 (12)8.2.1 涡轮叶片概述 (12)8.2.2 涡轮叶片的流场分析 (12)8.2.3 涡轮叶片的设计方法 (12)8.3 涡轮机械的强度与振动 (12)8.3.1 涡轮机械的强度分析 (13)8.3.2 涡轮机械的振动分析 (13)8.3.3 涡轮机械的强度与振动控制措施 (13)第9章内燃机与汽车工程 (13)9.1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13)9.2 汽车排放与污染控制 (13)9.3 汽车发动机的节能减排 (14)第10章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14)10.1 太阳能热利用 (14)10.1.2 太阳能热水系统 (14)10.1.3 太阳能热发电 (14)10.2 风能利用技术 (14)10.2.1 风能资源与评估 (14)10.2.2 风力发电技术 (15)10.2.3 风能利用的其他形式 (15)10.3 生物质能及其应用 (15)10.3.1 生物质能概述 (15)10.3.2 生物质能的利用技术 (15)10.3.3 生物质能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15)10.4 核能利用与安全性评价 (15)10.4.1 核能概述 (15)10.4.2 核能利用技术 (15)10.4.3 核能安全性评价 (15)10.4.4 核能发展前景 (15)第1章热力学基本概念1.1 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系统是指研究热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相互转换的规律和过程的一个确定的物体或物质集合。
大二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教案推荐
大二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教案推荐实验名称:燃煤锅炉性能测试实验目的:通过对燃煤锅炉进行性能测试,了解其燃烧特性、传热特性以及节能减排的相关知识。
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技巧,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
实验要求:1. 实验人数:每组3~4人;2. 实验时间:每组2小时;3. 实验设备:燃煤锅炉、温度计、压力计、流量计等(具体仪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4. 实验材料:煤炭、水等。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检查实验设备和仪器是否完好;b) 确认实验所需材料是否齐全。
2. 实验操作:a) 将锅炉清洁干净,并按照规定方法点火;b) 记录点火煤耗量、点火时间;c)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用温度计、压力计、流量计等仪器记录相关数据;d) 对排烟温度、过热蒸汽温度、锅炉效率等指标进行测定。
3. 实验数据处理:a)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锅炉的燃烧效率;b) 分析锅炉在不同负荷下的燃烧特性和传热特性;c) 比较不同煤种燃烧特性的差异。
实验结果分析:1. 燃煤锅炉的燃烧效率随着负荷的增加而提高;2. 不同煤种的热值和燃烧特性存在差异,进一步影响锅炉的性能;3. 锅炉的运行状态对燃烧效率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合理控制。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对燃煤锅炉进行性能测试,使学生深入了解燃煤锅炉的燃烧特性和传热特性。
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技巧,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加深对能源与动力工程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实验思考题:1. 除了本实验以外,你还知道哪些能源与动力工程相关的实验项目?2. 请简要解释燃煤锅炉燃烧效率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3. 如何合理控制锅炉的运行状态以提高燃烧效率?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希望能够使大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对燃煤锅炉的性能测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和结果分析。
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为将来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
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化工原理的理解,掌握化工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原理化工原理实验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反应平衡和化学动力学 2. 热力学计算 3. 流体力学和传质过程 4. 反应器与过程控制 5. 传热过程实验器材和试剂1.实验器材:反应器、加热器、冷却器、分离仪器、计量仪器等。
2.试剂:根据实验要求使用不同的化学试剂。
实验步骤实验一:反应平衡和化学动力学1.准备反应器和试剂。
2.将试剂按照给定的比例加入反应器中。
3.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反应温度。
4.开始反应,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数据。
5.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平衡和化学动力学。
实验二:热力学计算1.准备热力学计算所需的实验数据。
2.计算化学反应的焓变、熵变和自由能变化。
3.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实验三:流体力学和传质过程1.准备流体力学和传质实验所需的设备和试剂。
2.将试剂按照给定的比例注入传质设备中。
3.通过设备控制流体的流速和压力,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
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流体力学和传质过程的特性。
实验四:反应器与过程控制1.准备反应器与过程控制实验所需的设备和试剂。
2.将试剂按照给定的比例加入反应器中。
3.通过过程控制设备调节反应的温度、压力、流速等参数。
4.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反应过程的控制效果。
实验五:传热过程1.准备传热实验所需的设备和试剂。
2.将试剂加热并通过设备控制传热过程的温度和压力。
3.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传热过程的特性。
数据处理和实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对于实验中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实验探讨和解决,并得出实验结论。
安全注意事项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直接接触危险试剂。
2.注意实验室卫生,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3.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试剂。
热动专业课程实验指导书
电气工程学院《热动专业课程》实验指导书冯胜强编写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贵州大学二00七年八月前言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煤的工业分析和煤的发热量,对煤的阐述是《锅炉原理》内容的一部分,所以把它称为专业课程实验。
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是:煤的水分、煤的灰分、煤的挥发分和煤的发热量,当然在此之前学生也应该了解煤样的选择以及煤粉的制作过程。
所有实验均为综合性实验,完成本实验学生可以较全面了解煤的品质好坏,更好理解本实验的意义所在。
在实验中学生要等待煤粉的水分被干燥的过程、看到在高温下煤粉的挥发分失掉的过程、煤粉的燃烧过程,在理性和感性两方面对煤有较充分的认识,也对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工作态度有好处,受益匪浅。
煤的水分分析主要介绍了煤在110℃下干燥1.5小时后所失掉的重量为水分的重量;煤的灰分主要介绍了煤在高温下充分燃烧后所剩下的成分为煤的灰分;煤的挥发分主要介绍了煤在高温缺氧的情况下所失掉的成分为水分和挥发分,间接可以得到煤的挥发分;煤的发热量介绍了标定热容量和测量发热量。
汽轮机转子振动特性分析实验是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必修课《汽轮机原理》配套开设的实验课,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理解课堂学习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转子的振动特性和现场动平衡的常用方法,并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实验步骤,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现象分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几个实验训练和培养了学生进行煤的工业分析和发热量测量的技能。
本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具有较强针对性。
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冯胜强2007年8月1目录1、实验一:煤的工业分析 (3)2、实验二:煤的发热量测定 (6)3、实验三:汽轮机转子振动特性分析 (10)4、实验四:过程控制 (13)5、附件五 (18)6、附件六 (19)23实验 一:煤的工业分析实验学时:9 实验类型:综合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1.学会对煤进行工业分析;2.学会对干燥箱、箱式电炉和电子分析天平的使用。
化工专业实验指导书
化工专业实验指导书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化工专业学生掌握某一化工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2. 实验原理在此部分,需要详细介绍该化工实验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理论知识。
包括实验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机理、反应条件、实验所采用的试剂、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等内容。
同时,需要引用相关参考文献,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
3. 实验步骤在此部分,需要详细描述每个实验步骤的操作过程,要求层次清晰、流程明确。
对于涉及到使用实验仪器的步骤,需要给出相应的仪器操作说明和注意事项。
1.准备实验所需试剂和仪器,确保实验条件符合要求。
2.根据实验原理,按照实验设计要求,将试剂溶液配制至指定浓度。
3.使用洁净的容器,按照实验设计要求,将试剂溶液按照指定体积加入反应容器中。
4.根据实验要求调节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反应时间等。
5.在反应过程中,按照实验要求定时采样,并记录相应的实验数据。
6.完成反应后,根据实验要求对反应产物进行处理,如过滤、洗涤、烘干等。
7.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8.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
4. 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在此部分,要求学生按照实验要求,对实验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采用表格、图形等形式对数据进行展示。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步骤也需要相应说明。
5. 结果与讨论在此部分,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可以分析实验数据的意义和结果的合理性,探讨实验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以及对实验原理和技术等方面进行讨论。
6. 实验注意事项在此部分,需要列举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实验。
•实验前需穿戴好实验服、鞋套、手套和护目镜。
•注意实验区域的通风情况,避免有害气体的有害吸入。
•注意使用化学试剂时的防护措施,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气体。
•注意操作仪器时的安全操作步骤,避免意外发生。
《热工综合实验》课程实验指导书
《热工综合实验》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四、换热器传热性能实验课程编号:20S509Q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课程层次与学位课否:专业课程/必修学时数:16/1实验序号:4课内实验学时数:16一、实验方式对于换热器传热实验,采用新的实验方式,改变过去发放统一实验指导书的做法,由学生自己组织试验,作为锻炼能力的一次综合练习。
实验目标:根据实验室提供实验设备条件自行设计实验任务、完成实验。
通过实验系统的消化理解、绘制实验系统图、实验内容立意、独立编写实验指导文件、公开讲解实验内容、实验操作等多个自主环节设置,学生对解决科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以及过程获得一次完整历练,使学生独立思考与解析能力得到全面训练。
1.方法:学生根据对实验室提供实验装置的分析研究,提出既有实验台的修复改造意见,自己编制试验指导文件,完成试验。
2.大纲内容:试验对象、目的,试验原理、设备及测量系统,试验步骤工况选定,绘制数据记录表格,数据处理方法等。
3.时间安排:第一次课:对试验设备进行分组讨论、绘制实验系统图,课下编制试验大纲。
第二次课:分组依据编制的试验大纲为指导进行公开讲解并试验。
二、实验装置简介实验装置如图1:本实验台的热水加热采用电加热方式,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采用巡检仪,采用温控仪控制和保护加热温度。
实验台参数:1、换热器换热面积{F}:(1)套管式换热器具 m2(2)板式换热器 m2m2(4) 玻璃热管换热器 0.028 m22、电加热器总功率: 4.8KW。
3、冷、热水泵:允许工作温度:≤80℃;额定流量:3m3/h;扬程:12m;电机电压:220V;电机功率:120W。
4、转子流量计型号:型号:LZB-15 ;流量:40-400升/小时;允许温度范围:0-80℃。
图1实验装置简图1.热水流量调节阀2. 热水套管、列管、板式换热器调节阀门组3.热水转子流量计4.换热器热水出口压力计5.换热器热水进口压力表6.电压表7.巡检仪8.A相电流表9.B相电流表 10.C相电流表11.冷水进口压力表 12.水泵及加热开关组 13.冷水出口压力计 14.冷水转子流量计 15.冷水套管、列管、板式换热器调节阀门组 16.冷水流量调节阀 17逆顺流转换阀门组 18、温度控制仪表.。
化工专业实验指导书
化工专业实验指导书化工专业实验指导书,是化工实验课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辅助工具。
它包含着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步骤、实验原理、实验设备清单、实验报告要求等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详实、全面的实验操作指导,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工实验理论与实际操作技巧,更好地掌握化工实验知识。
一、指导方式化工专业实验指导书的制定,应该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实验指导书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验要求来定期进行修改和完善,以保证实验指导书的有效性。
同时,在指导书的编写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力集中程度和安全意识,保证指导书的易读性、简洁性和通俗性。
二、指导内容化工专业实验指导书应该具有以下内容: 1. 实验操作步骤:对于每一次实验,需要详细列出实验步骤,包括操作方法、实验时间、实验温度等。
2. 实验原理:对于每一次实验,需要详细讲解实验原理,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反应机理等。
3. 实验设备清单:对于每一次实验,需要列出实验需要使用的设备清单,包括实验室仪器、试剂、量杯、烧杯等。
4. 实验报告要求:明确实验报告要求,包括实验报告的格式、内容、评分标准等,以便学生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
5. 安全警示:在指导书中应该明确标注危险性物质、如何避免意外事故、事故发生后如何应急等,以确保学生的安全。
三、指导意义化工专业实验指导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实验指导书,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实验操作技巧,提高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同时,实验指导书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化学理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
因此,化工专业实验指导书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综上所述,化工专业实验指导书是化工实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希望在今后的化工实验中,各位教师能够积极制定和完善实验指导书,为学生的实验操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同时,也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结果的准确。
吉林化工学院08级热能动力论文
电站锅炉加工制造工艺综述Power station boiler processing manufacturing process陈桂权/ ChenGuiQuan吉林化工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0801班08460123 jilin chemical college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0801 class 08460123摘要:火力发电在我国电力发电中占据主导地位,火力发电厂中最重要的设备是锅炉、汽轮机、发电机,而锅炉又是重中之重。
锅炉属于压力容器,其加工制造有严格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电站锅炉的锅筒制造工艺和锅筒管件的制造工艺。
其中介绍了锅筒材料的选用、封头制造工艺、管子的弯曲和焊接、膜式水冷壁管排的制造等内容。
关键词:锅炉;封头;管件zhe :coal-fired power in our country in power generation dominant, coal-fired power plants in the most important equipment is boiler, turbine and generator, and boiler is most important. The boiler belong to pressure container, its processing manufacturing have firm demand,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ower station boiler tube pan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the pot TongGuan piece of the manufacturi ng process. Which introduced the pot tube material selection, the head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 pipe bending and welding, membrane water wall tube manufacturing, etc.Keywords:boiler; The head; fitting近年来,在锅炉制造工艺方面被称为三大技术革新(管接头的自动焊接、小口径厚壁管的全位置自动焊接及膜式水冷壁的制造工艺)的相继实现,使锅炉管件制造中的几个薄弱环节获得了比较完善的解决,从而推动了锅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仝编xxxx110.doc
2.5 稳态平板法测定绝热材料导热系数2.5.1 实验目的1. 巩固和深化稳态导热过程的基本理论,学习用平板法测定绝热材料导热系数。
2. 测定实验材料的导热系数。
3. 确定实验材料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2.5.2 实验原理稳态平板法是一种应用一维稳态导热过程的基本原理来测定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可以用来进行导热系数的测定试验,测定材料的导热系数及其和温度的关系。
试验设备是根据在一维稳态情况下通过平板的导热量Q 和平板两面的温差t ∆成正比,和平板的厚度δ成正比,以及和导热系数λ成正比的关系来设计的。
我们知道,通过薄壁平板(壁厚小于十分之一壁长和壁宽)的稳定导热量为λQ t F δ=⋅∆⋅ W (1)测定时,如果将平板两面的温差R L t t t ∆=-、平板厚度δ、垂直热流方向的导热面积F 和通过平板的热流量Q 测定以后,就可以根据下式得出导热系数:Q t Fδλ⋅=∆⋅ W/(m C)︒g (2) 需要指出,上式所得的导热系数是在当时的平均温度下材料的导热系数值,此平均温度为:R L 1()2t t t =+ °C (3)在不同的温度和温差条件下测出相应的λ值,然后将λ值标在t λ-坐标图内,就可以得出()f t λ= 的关系曲线。
2.5.3 实验装置稳态平板法测定材料导热系数装置图如图2.5.1所示。
被试验材料做成两块方形薄壁平板试件,面积为270×270 mm 2,实际导热计算面积F 为200×200mm 2,平板厚度为δmm 2(实测),平板试件分别被夹紧在加热器的上、下热面和上、下水套的冷面之间。
加热器的上下面和水套与试件的接触面都设有铜板,以使温度均匀。
利用薄膜式加热片来实现对上、下试件热面的加热,而上下水套的冷却面是通过循环冷却水(或自来水)来实现的。
在中间200× 200mm 2部位上安设的加热器为主加热器。
为了使主加热器的热量能够全部单向通过上下两个试件,并通过水套的冷水带走,在主加热器四周(即200× 200mm 2之外的四侧)设有四个辅助加热器,测试时控制使主加热器以外的四周保持与中间主加热器的温度相一致,以免热流量向旁侧散失。
化工实验指导书word精品文档79页
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原理实验室二00七年十二月目录序言 0实验一雷诺数的测定与流型观察 (4)实验二伯努利方程演示实验 (6)实验三流体阻力测定实验 (9)实验四流量计的流量校正 (11)实验五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 (15)实验六过滤实验 (19)实验七传热 (23)实验八板式精馏塔的操作及塔板效率实验 (28)实验九吸收实验 (32)实验十液—液萃取塔的操作 (36)实验十一干燥实验 (40)实验十二板式塔性能实验 (44)仿真软件使用说明 (50)实验十三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52)实验十四离心泵性能曲线的测定 (55)实验十五过滤实验 (59)实验十六传热实验(水----蒸汽) (61)实验十七精馏实验(乙醇----丙酮) (64)实验十八洞道干燥实验 (69)实验十九吸收实验(水----氨气) (72)序言一、化工原理实验的特点化工原理实验属于工程实验范畴,它不同于基础课程的实验。
后者面对的是基础科学,采用的方法是理论的、严密的,处理的对象通常是简单的、基本的甚至是理想的,而工程实验面对的是复杂的实际问题和工程问题。
对象不同,实验研究方法也必然不同。
工程实验的困难在于变量多,涉及的物料千变万化,设备大小悬殊,实验工作量之大之难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不能把处理一般物理实验的方法简单地套用于化工原理实验。
数学模型方法和因次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方法是研究工程问题的两个基本方法,因为这两种方法可以非常成功地使实验研究结果由小见大,由此及彼地应用于大设备的生产设计上。
例如,在因次论指导下的实验,可不需要过程的深入理解,不需要采用真实的物料、真实流体或实际的设备尺寸,只需借助模拟物料(如空气、水、黄砂等)在实验室规模的小设备中,经一些设备性的实验或理性的推断得出过程的影响因素,从而加以归纳和概括成经验方程。
这种因次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方法,是确立解决难于作出数学描述的复杂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化工专业实验教材
(1)本实验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如何求取 。
(2)本实验测定过程中的误差来源是什么?
(3)本实验用纯CO2有什么目的?
(4)实验前为何要用CO2排代实验装置中的空气?
(5)气体进入吸收器前为何要用水饱和器?
(6)气体稳压管的作用是什么?
(7)实验时测定大气压有何用处?
(8)酸解出的CO2为何要同时测定温度?
当 , ,为全混釜特征;
当 , ,为平推流特征;
这里n是模型参数,是个虚拟釜数,并不限于整数。
C
(1)为什么说返混与停留时间分布不是一一对应的?为什么我们又可以通过测定停留时间分布来研究返混呢?
(2)测定停留时间分布的方法有哪些?本实验采用哪种方法?
(3)何谓返混?返混的起因是什么?限制返混的措施有哪些?
C02在整个吸收过程的传质量可用K2CO3中的KHCO3增加量来确定,即可用酸解法来得到,从每毫升吸收液在吸收前后所持有C02量的差可以确定C02总吸收量(操作方法见实验步骤中的分析方法)。
吸收在60℃下操作,使用1.2M的K2CO3吸收液,它的平衡分压可用下式计算: (5)
式中 - CO2平衡分压 [MPa]; - K2CO3的浓度 [mol/L]; - 吸收温度 [K];
(4)何谓示踪剂?有何要求?本实验用什么作示踪剂?
(5)模型参数与实验中反应釜的个数有何不同?为什么?
D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由单釜与三釜串联二个系统组成。三釜串联反应器中每个釜的体积为1L,单釜反应器体积为3L,用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调速。实验时,水分别从二个转子流量计流入二个系统,稳定后在二个系统的入口处分别快速注入示踪剂,由每个反应釜出口处电导电极检测示踪剂浓度变化,并由记录仪自动录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化工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气体在喷管中流动性能的测定 (1)实验二传热综合实验 (7)实验三流动过程综合试验 (11)实验四离心泵性能测试试验 (18)实验五变频空调制冷制热综合实验 (22)实验六工业锅炉演示实验 (24)实验七二氧化碳P-V-T关系实验 (27)实验八准稳态法测定导热系数实验 (33)实验九氧弹式热量计发热量测定实验 (37)实验十风机特性实验 (43)实验十一过程控制实验I (47)实验十二过程控制实验II (49)实验十三压缩机性能实验 (51)实验十四换热器综合性能实验 (54)实验一 气体在喷管中流动性能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验证和加深理解喷管中气体流动的基本理论。
2、观察气流在喷管中各截面的流速,流量,压力变化规律及掌握有关测试方法。
3、熟悉不同形式喷管的机理,加深对流动的临界状态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1、喷管中气体流动的基本规律气体在喷管中作一元稳定等熵流动中,压力降低,流速增加。
气流速度C ,密度ρ及压力P 的变化与截面A 的变化及马赫数Ma (速度与音速之比)的大小有关。
它们的变化规律如下表:dxd ρdxd ρ (1)在亚音速(Ma<1)等熵流动中,气体在0<dxdA 的管道(渐缩管)里,速度C 增加,而密度ρ,压力P 降低,在0>dxdA 的管道(渐扩管)里,速度C 减小,而密度ρ,压力P 增大。
(2)在超音速(Ma>1)等熵流动中,气体在渐缩管中,速度C 减小,而压力P ,密度ρ增大,在渐扩管中,速度C 增加,压力P ,密度ρ降低。
(3)在Ma=1,即达到临界流动状态,此时,压力为临界压力,气流速度为音速。
2、喷管中流量的计算 (1)理论流量根据气体一元稳定等熵流动中,任何截面上质量流量都相等,且不随时间变化。
流量大小由连续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及绝热气体方程,等熵过程方程,得到气体在喷管中流量的计算式:⎥⎥⎦⎤⎢⎢⎣⎡-⋅-==+00011221211002222)()(12γγγγγP P P P V P A V C A q m (kg/s )式中:0γ—绝热指数C 2—出口速度m/s A 2—出口截面积m 2 V 2—出口比体积(m 3/kg ) P 2—出口压力(MPa )P 1—进口压力(MPa ) V 1—进口比体积(m 3/kg )若:P 1=P 2时 0=m q P 2=0时 0=m q ,即在0<P 2≤P c 渐缩喷管的出口压力P 2或缩放喷管的喉部压力P th 降至临界压力时,喷管中的流量达最大值,计算式如下:1112000minmax ,)12(12V P A q k m ⋅++=-γγγ临界压力P c 为:11000)12(P P c ⋅+=+γγγ将0γ=1.4代入P c =0.528P 1(2)、实测流量由于气流与管内壁间的摩擦产生的边界层,减少了流动截面,因为实际流量是小于理论流量,本实验台采用孔板流量计来测量喷管的流量。
孔板流量计上所示的压差△P (U 型管上读出)。
质量流量q m 与压差△P 的关系式为:γβε⋅⋅⋅∆⨯=-P q m 410373.1 (kg/s )式中:ε——流量膨账系数,aP P ∆⋅⨯-=-410373.11ε β——气态修正系数,15.2730538.0+=a at P βγ——几何修正系数,(标定值)△P ——U 型管压差计读数(mm.H 2O ) Pa ——大气压 t a ——室温℃为了消除进口压力P 1改变的影响,在绘制各种曲线时采用压力比做座标,绘制出压力曲线P x /P 1—X 和流量曲线q —P b /P 1由于实验台采用的是真空表测压、因此临界压力Pc 在真空表上的读数c P '为1528.0P P P P P a c a c -=-='由于孔板流量计的压降和空气在喷管进口的气流滞止现象,喷管进口压力为:PP P a ∆-=97.01P∆以汞柱为单位时的孔板流量计压差)(59.132mmHg HP OH ∆=∆三、实验装置实验装置总图如图1所示。
主要由真空泵和喷管实验台主体组成。
各部件作用及测量过程如下:图1 喷管实验台1.进气管2.空气吸气口3.孔板流量计4.U形管压差计5.喷管6.支架7.测压探压针8.可移动真空表 9.手轮螺杆机构 10.背压真空表 11.背压用调节阀12.真空罐13.软管接头14.真空罐前截止阀图2 渐缩喷管图3 缩放喷管由于真空泵的抽吸,空气由进气口2进入吸气管1(φ57×3.5的无缝钢管)中,经过孔板流量计3(φ7)进入喷管。
流量的大小可由U形管压差计4上读出。
喷管5用有机玻璃制成。
备有渐缩喷管与缩放喷管两种型式,如图2、图3所示。
可根据实验要求,松开夹持法兰上的螺丝向左推开三轮支架6,更换所需要的喷管。
喷管各截面上的压力,可从可移动的真空表8上读出,真空表8与内径为φ0.8的测压探针7相连。
探针的顶端封死,在其中段开有径向测压小孔通过摇动手轮螺杆机构9,可使探针7沿喷管轴线左右移动,从而改变测压孔的位置,进行喷管中不同截面上压力的测量。
测压孔的位置,可以由位于可移动真空表8下方的指针,在座标板上所指出的x值来确定。
喷管的排气管上还装有背压P b真空表10。
背压由调节阀11调节。
真空罐12前的调节阀14用于急速调节。
直径为φ400的真空罐12是用于稳定背压P b的作用。
为了减少振动,泵与罐之间用软管13连接。
实验中需测量4个变量:(1)测压探针7上测压孔的水平位置x。
(2)气流沿喷管轴线x截面上的压力Px;(3)背压P b;(4)流量q。
这4个变量可分别用位移指针的位置x,m真空表8上的读数P5。
背压真空表10上的读数P b,及U形管压差计4上的读数△P测得。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P5和P b是真空度,计算和绘制曲线时要换算成绝对压力。
四、实验步骤1、用座标校准器调准“位移座标”的基准位置。
然后小心地装上要求实验的喷管。
(注意:不要碰坏测压探针)打开调压阀11。
2、检查真空泵的油位,打开冷却水阀门,用手轮转动飞轮1-2圈,检查一切正常后,启动真空泵。
3、全开罐后调节阀11,用罐前调节阀14调节背压P b至一定值。
摇动手轮9使测压孔位置x自喷管进口缓慢向出移动。
每隔5mm—停,记下真空表8上的读数(真空度)。
这样将测得对应于某一背压下的一条P x/P1—X曲线。
4、再用罐前调节阀14逐次调节背压P b,为设定的背压值。
在各个背压值下,重复上述摇动手轮9的操作过程,而得到一组在不同背压下的压力曲线P x/P1—X,(如图4,图6所示)。
图4 渐缩喷管压力曲线5、摇动手轮9,使测压孔的位置x位于喷管出口外30-40mm处。
此时真空表8上的读数为背压P b。
6、全开罐后调节阀11,用罐前调节阀14调节背压P b ,使它由全关状态逐渐慢开启。
随背压P b 降低(真空度升高),流量q m 逐渐增大,当背压降至某一定值(渐缩喷管为P c ,缩放喷管为P f )时,流量达到最大值q m ,max ,以后将不随P b 的降低而改变。
7、用罐前调节阀14重复上述过程,调节背压P b ,每变化50mmHg 一停,记下真空表10上的背压读数和U 形管压力计4上的压差△P (mmH 2O )读数(低真空时,流量变化大,可取20mmHg ;高真空时,流量变化小,可取10mmHg 间隔)将读数换算成压力比P b /P 1和流量m q 在座标纸上绘出流量曲线(如图5、图7所示)。
图5 渐缩喷管流量曲线(当20,1.011==t MP p a ℃)图6 缩放喷管压力曲线图7 孔板流量计p m∆-εβγ曲线8、在实验结束阶段真空泵停机前,打开罐调节阀11,关闭罐前调节阀14,使罐内充气。
当关闭真空泵后,立即打开罐前调节阀14,使真空泵充气。
以防止真空泵回油。
最后关闭冷却水阀门。
五、数据记录与整理实验中应认真做好原始数据记录(包括:室温t s ,大气压P a 及实验日期)如发现实验结果出现较大误差,应仔细分析查找原因。
在整理时,由于各种实验曲线都是以压力比(P a <P 1,P b <P 1)作座标,因此必须将压力换算为相同单位进行计算。
实验二 传热综合实验----对流传热表面传热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强制对流传热表面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2、通过实验掌握确定表面传热系数实验关联式中待定系数A 和指数m 、n 的方法;3、通过实验提高对表面传热系数实验关联式的理解,并分析影响表面传热系数的因素,了解工程上强化传热的措施。
二、实验原理由相似原理可知,对流传热的实验数据应当表示成相似准则数之间的函数关系,以管内单相强制对流传热为例,实验关联式的一般形式为:nmA Nu Pr Re ⋅⋅=在本实验中,由于管内空气被加热,可取4.0=n ,则4.0Pr Re ⋅⋅=mA Nu ,式中A和m 为待定系数与指数。
对方程两边同时取对数,则得到直线方程Re lg lg lg4.0m A RNu +=,在直线上任取两点的函数值代入方程中,即可得到系数A 和指数m 的值。
本实验通过调节空气的流量,测得对应的表面传热系数,然后将实验数据整理为Nu 、Re 和Pr 等特征数,通过双对数坐标作图法求得待定系数A 和指数m 的值。
表面传热系数h 的获得: 由牛顿冷却定律得m t hA Q ∆=h ——空气侧表面传热系数,)/(2k m W ⋅;Q ——传热量,W ; A ——传热面积,2m ;m t ∆——管壁与管内空气的对数平均温差,℃。
传热量Q 还可由下式求得:3600/)()(1212t t Vc t t c q Q p p m -=-=ρV ——空气的体积流量,h m /3。
V 由孔板流量计测得:54.08.26R V =,R 是孔板压降(kPa );ρ——空气的密度,3/m kg ;p c ——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 kg J ⋅; 1t 、2t ——空气进出口温度,℃。
λhdNu =,νud=Re ,ληp c =Pr三、实验装置该装置为套管换热器(见下图),空气走内管,蒸汽走环隙,外管为玻璃管,内管为 25×2mm紫铜管,有效长度为1.25m。
空气进出口温度和壁温分别由铂电阻(Pt100)测量,测壁温的两支铂电阻用导热绝缘胶固定在管外壁,孔板流量计的压差通过压力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由表头显示,其单位为kPa。
孔板流量计的孔径d0=20mm。
蒸汽发生器的加热功率为1500w(额定电压220v)。
1、蒸汽发生器2、蒸汽管3、补水口4、补水阀5、排水阀6、套管换热器7、放气阀8、冷凝水回流管9、空气流量调节阀10、压力(压差)传感器 11、孔板流量计 12、空气管 13、风机四、实验步骤1、实验开始前,先熟悉配电箱各按钮与设备的对应关系,以便正确开启按钮;2、检查蒸汽发生器中的水位,使液位保持在1/2~2/3;3、打开总电源开关(红色按钮熄灭,绿色按钮亮,以下同);4、实验开始时,关闭蒸汽发生器补水阀,接通蒸汽发生器的加热电源;5、待蒸汽产生后,开启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