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 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通用5篇)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望天门山》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望天门山》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写“断、楚、孤、帆”四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
大家看——(课件播放天门山图片)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
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3、师抽答。
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5、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第二十一课,古诗两首《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3、班齐读,分小组读,指明反馈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知道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
(课件出示)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1、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
(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2、指名反馈:哪些字、词无法理解?(天门:天门山。
中断:从中间割断。
至此回:到这里回旋。
出:耸出来。
孤帆:单独一只船。
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
(先抽同学逐句解释,再指导全诗一起说一说。
)(诗文解释: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
望天门山优秀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望天门山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诗的内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三、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山河的感情。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搜集背诵李白的古诗及诗人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李白的诗。
2.播放多媒体资源课件中的李白像,指名简介李白。
3.师:李白写诗比较喜欢用夸张,比喻的手法,想像非常大胆,丰富,语言非常优美,李白一生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写了许多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
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望天门山》。
二、初读感知,画出不理解的诗词,了解诗意。
1.课件出示望天门山的图,让学生感知。
2.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交流。
4.读中自悟诗意。
三、品读全诗,感悟诗情。
1.指名个别读,小组诵读。
2.指导读3.配音读四、背诵默写古诗,拓展积累。
1.配乐背诵2.默写古诗3.课件出示李白描写河山的诗结束语:今天我们跟随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脚步游览了雄伟壮丽的天门山,赏析了这首古诗,并且学习了学习古诗的几个步骤,希望同学们以后多读这样的好诗词,让我们更多了解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
板书设计山险水涌望天门山爱国帆来日出篇二:望天门山优秀教学设计一、课前:读有关长江的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明杨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唐白居易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宋辛弃疾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宋柳永这些诗有什么特点?通过读诗,长江在你的眼里是怎样的?二、开课:1、书法欣赏(课件出示《望天门山》书法作品)2、让学生猜是哪一首诗?3、这幅书法作品好不好?三、默写古诗〈望天门山〉1、师生同默;2、简介李白;3、结合诗歌的注释,读诗,问:你读懂了什么?4、再读,问:这首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四、评读1、课件出示世人对这首诗的评价;2、诗里哪些地方表现了这种气势?3、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气势。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标).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读懂诗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4,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三,四为技能目标)二、教案设计(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说说认识的诗人.这样可为后续学习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2,简介作者李白(著名诗人),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明确目标,尝试学习.1,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2,展开想像与联想,会把文字信息转化为画面,初步进入意境,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三)引导学生逐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A—扶学生学习第一句,初步掌握学习方法.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断,开,回,出,来这几个难懂词的意思.(注:断,开,回,出,来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天门山被长江撞断,浩浩荡荡向东流去.3,教师指导学生想象——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在作者笔下,长江仿佛是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破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4,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这样扶着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在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B—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1,指导学生看教学图,启发想象,训练回这个教学难点.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3,指导学生开拓想象——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长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一个回字,翻滚抛掷,变化无穷境界全出.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C—放手让学生自学三,四句.1,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学习,然后汇报,2,教师了解反馈,及时纠正.3,再一次提示学生展开联想——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远望天门两山所见的雄姿,下句则点明望的立脚点和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是日边来的一片孤帆.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当孤舟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过程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感.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远客自当更加兴味十足.孤帆一片日边来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D—串讲全诗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诗句的.意思.《望天门山》一句一个画面.在诗人笔下,山,灵秀;水,矫健;帆,潇洒,无须刻意修饰,全天然巧成.这种白描的手法使这首诗清新,明丽.更令人称奇的是此诗题为望天门山,而在诗中却无一个望字.但你去慢慢揣摩,细细体味,就会发现每句诗中都隐含望的神韵.(四)品味想象,欣赏意境.(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1.紧扣词句.让学生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提供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述.)2.想象画面法.提示:在舟中望天门山.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让学生在品味词句,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五)指导诵读诗句.1,学生尝试,获取体验.(读读看,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2,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教给方法:a—读出节奏感.b—分辨重音区别语调划分节奏3.改变形式,反复诵读.(范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背诵)2、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体会诗句含义。
《望天门山》教案优秀5篇
《望天门山》教案优秀5篇《望天门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3.感受诗中美景,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4.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我们学过了许多古诗,谁能背诵一首古诗,说说了解的诗人。
2.导入新授,检查学生预习《望天门山》的情况。
(1)齐读《望天门山》后,指名读。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
(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3)出示课件,直观感受雄伟的长江美景。
二、朗读诗歌,感受美景1.再读诗歌,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较容易的问题,请其他同学帮忙,较难的、重点的问题留在讲读时再解决)2.先理解字、词意思,再讲诗句的意思。
(抓字眼,明大意)(1)自主学习第1.2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注释自学句意,小组讨论句意后,指名说句意。
【让学生从文本的自由品读中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中意境】(3)播放课件:从中间割断,清清的奔腾东流的长江水,到了天门山时,被陡峭的山壁阻隔而回旋激荡。
(4)自主学习第3.4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学生根据注释讨论句意。
(6)指名说句意:雄奇秀丽的天门山夹江对峙,拔地而起,在铺满红光的江面上,帆船轻捷而来。
3.让学生试着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诗意。
4.引导学生理解《望天门山》表达的思想感情。
(1)根据诗意,给合图画,想象当时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优秀8篇)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优秀8篇)《望天门山》教案篇一课时备课【本学期总第5 课时】【本单元第5 课时】【课题】:古诗两首【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好生镇中心小学杜建民【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是个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重难点关键】: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教师准备:准备有关的图画,一段古筝演奏的音乐。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1、复习学过的赞美长江的古诗。
通过自由背、指名背创设情境。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望天门山》1、屏幕显示长江的画面,听录音朗读。
2、学生分组自由读。
3、教师范读。
4、初步理解诗的内容:(1)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其他同学解答。
(2)教师解答归纳。
5、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1)让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闭上眼睛)。
(2)让学生说说古诗描绘的画面。
(可在小组内交流)(3)讨论:古诗描绘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6、指导背诵:(1)自由背(2)小组内轮流背【教学反思】:课时备课【本学期总第6 课时】【本单元第6 课时】【课题】:古诗两首【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好生镇中心小学杜建民【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是个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重难点关键】: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教师准备:准备有关的图画,一段古筝演奏的音乐。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1、名背诵2、默写《望天门山》二、学习《题西林壁》1、屏幕显示庐山的画面,听录音朗读。
2、学生分组自由读。
3、教师范读。
4、初步理解诗的内容:(2)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其他同学解答。
(3)教师解答归纳。
望天门山古诗教学设计(优秀5篇)
望天门山古诗教学设计(优秀5篇)《望天门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望天门山》这首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3、通过诗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的意思。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释题:天门山:在今安徽和县与当涂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
二、范读诗歌三、自读诗歌,提出疑问。
四、试讲诗歌大意1、同座对讲。
2、指名试讲。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速飘来。
五、指导朗读这首诗热情赞颂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气势十分雄伟。
从中充分展现了诗人自己那开阔的胸襟和热情豪放的性格。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六、动手做根据这首诗的诗意,参考书上的插图,请你用彩笔画一幅图。
图上要有青山、江水、孤帆、太阳。
七、板书设计:张贴学生的画。
反馈:[学生活动设计]:朗读讨论作画背诵《望天门山》教案篇二教学目的:1、借助注释理解《望天门山》的诗意,了解诗歌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象,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2、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预习内容设计:1、查找有关资料或工具书,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
2、尝试自读理解古诗。
(1)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着讲讲这首诗的意思。
(3)有什么学习困难记下来,以备质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和查找有关资料的能力,利用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自己能初步读懂古诗的意思及边思考边发现问题的能力。
)一、总结评价学生自学检查的情况(设计意图:有布置就要有检查,有检查就要有总结和评价。
借以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自能读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共3篇)
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共3篇〕第1篇: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教材简说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新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就选编了这首气势浩大的《望天门山》.《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风光.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望天门山》头两句描写山川气势:"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第一句主要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作者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绘,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本诗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二,教学目的1,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才能(智能目的).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情感目的).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才能..读懂诗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4,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三,四为技能目的)三,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说说认识的诗人.这样可为后续学习营造气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2,简介作者李白(著名诗人),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明确目的,尝试学习.1,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2,展开想像与联想,会把文字信息转化为画面,初步进入意境,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三)引导学生逐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A—"扶"学生学习第一句,初步掌握学习方法.1,先运用不同手段打破"断,开,回,出,来"这几个难懂词的意思.(注:"断,开,回,出,来""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天门山被长江撞断,浩浩荡荡向东流去.3,老师指导学生想象——"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在作者笔下,长江仿佛是有宏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破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4,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这样"扶"着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在"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B—"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1,指导学生看教学图,启发想象,训练"回"这个教学难点.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老师点拨纠正.3,指导学生开拓想象——"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长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盘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一个"回"字,翻滚抛掷,变化无穷境界全出.假如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那么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C—"放手"让学生自学三,四句.1,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展讨论学习,然后汇报,2,老师理解反应,及时纠正.3,再一次提示学生展开联想——"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远望天门两山所见的雄姿,下句那么点明"望"的立脚点和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是"日边来"的"一片孤帆".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当孤舟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明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过程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感.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远客自当更加兴味十足."孤帆一片日边来"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D—串讲全诗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诗句的意思.《望天门山》一句一个画面.在诗人笔下,山,灵秀;水,矫健;帆,潇洒,无须刻意修饰,全天然巧成.这种白描的手法使这首诗清新,明丽.更令人称奇的是此诗题为"望天门山",而在诗中却无一个"望"字.但你去渐渐揣摩,细细体味,就会发现每句诗中都隐含"望"的神韵.(四)品味想象,欣赏意境.(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根底上的进一步进步,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1."紧扣词句".让学生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 (提供"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绘.) 2."想象画面法".提示:在舟中望天门山.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让学生在品味词句,想象遨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五)指导诵读诗句.1,学生尝试,获取体验.(读读看,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2,学生汇报,老师归纳,教给方法:a—读出节奏感.b—分辨重音区别语调划分节奏3.改变形式,反复诵读.(范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背诵)(六)总结古诗学习方法,布置作业.1,古诗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品味想象,欣赏意境2,借助这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选适当时间与同学,老师交流汇报)第2篇:古诗望天门山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望天门山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第1篇望天门山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理解《望天门山》这首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3、通过诗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的意思。
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李白和他的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释题:天门山:在今安徽和县与当涂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
二、范读诗歌三、自读诗歌,提出疑问。
四、试讲诗歌大意1.同座对讲。
2.指名试讲。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速飘来。
五、指导朗读这首诗热情赞颂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气势十分雄伟。
从中充分展现了诗人自己那开阔的.胸襟和热情豪放的性格。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六、动手做根据这首诗的诗意,参考书上的插图,请你用彩笔画一幅图。
图上要有青山、江水、孤帆、太阳。
七、板书设计:张贴学生的画。
反馈:[学生活动设计]:朗读讨论作画背诵第2篇望天门山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会写一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3、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体现作者乐观豪迈的情怀。
教学重点:能熟读诗句,理解诗意,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意境,体会作者乐观豪迈的情怀。
教学准备: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吟唱诗歌、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曾经了解过这个人吗?板书:李白[唐]。
你对他了解多少?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关于李白的资料:出示小黑板: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的诗气势磅礴、情感奔放,想象丰富,大胆夸张.因此被称为诗仙。
今天,我带来一首他写的诗,不过,我要把它唱出来,你们想听吗?(想听)听了之后,看看你能感受到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的境界当中。
古诗《望天门山》教案优秀5篇
古诗《望天门山》教案优秀5篇古诗《望天门山》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出示各种字体的“山”及《望天门山》的草书作品,初步感知书法魅力。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你们爱游山玩水吗?都去过哪些山?2、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祖国大好河山看不完、道不尽。
有一位唐代诗人,他游历了许多名山古川,写下了千余首流传千古的诗歌,被人们称为“诗仙”,又被称为“游侠”。
他就是——李白。
(板书)3、出示课件(《望庐山瀑布》《游泰山》),读后揭题:他还去过一座山,山名就在刚才那幅字里,看得出是去哪座山吗?(师板书:天门山)4、今天,就让我们随大诗人李白去望天门山。
(师板题)释题:“望”就是看,那么李白在这儿望到了什么,又是在什么位置望的?让我们去诗中寻找答案吧!二、读通诗文,初悟诗意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正音,强调:“中”是个多音字,“中断”就是“中间断开”的意思,因此在诗中读第一声。
3、教师范读,学生评议。
4、学生自由练读,读出节奏。
5、指名读。
6、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如果说这首诗是一幅画,画里都有些什么呢?7、再读诗,画出诗中写景的词语。
8、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天门、楚江、孤帆、日。
)三、绘画想象,感悟诗境1、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诗句,想象这些画面。
2、谁愿意用朗读和大家分享自己想象的画面?3、诗画诗画,诗画不分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当一回小画家,把诗人所看到的景象画下来。
首先,你认为天门山是怎样的山?你是如何感受到的?4、是啊,名为天门,必为天之门户也。
(师板画天门山。
)诗中哪一句写到这天门山?(出示第一句)5、传说中这天门原是闭合的,只因一把利剑以不可抵挡之势将它劈开。
再读读这句话,你找到这把利剑了吗?引导学生根据注释理解“楚江”。
《望天门山》优秀说课稿3篇
《望天门山》优秀说课稿3篇导读:《望天门山》优秀说课稿篇1一.紧扣特点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版五年级上册一首古诗《望天门山》,这首诗是李白25岁时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的,当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显示了丰富的想像力。
《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隔断,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词从动的方面把它写活了;第三、四句是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的青山相对而来。
非身临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
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点缀得活泼起来,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字词的理解,进一步领会诗意,进入诗情,品味大诗人李白诗作的艺术魅力,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略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成了教学目标之一,另外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以后学习古诗打下基础,据此,我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内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的意境(情感目标)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技能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我认为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是教学重点,难点是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通用21篇)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一、望天门山的简介《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
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通用21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望天门山教学设计(通用2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断、楚、孤、帆”四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3、能结合注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等诗句的意思;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中重点词“断、开、流、回”,背诵古诗。
难点:能想象并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在朗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很多首李白写的诗了,谁来背几首给大家听。
生可能会背(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独坐敬亭山、夜宿山寺)师:看来,同学们会背的还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首古诗《望天门山》师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大声的读,干脆的读)(二)分析题意师:“望”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师PPT出示“望”在字典里的解释,那“望”在这里是第几个解释?生:看,在远处看。
师:根据你对”望”的理解,你能说一说望天门山的意思吗?生:站在远处看天门山。
师:天门山你们了解吗?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天门山?生汇报!师: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生:注释!师:你真会学习!注释能够帮助我们读懂古诗,是理解古诗的一种好方法!这就是天门山(出示天门山图片介绍天门山):天门山在今天的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篇一」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所以我们的教材从第二册就安排了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
这首诗都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抒发了赞美之情;《望天门山》头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第一句主要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
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
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
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
《望天门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
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
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
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
再则,《望天门山》是《古诗二首》这课中的第一首诗,也是学生在本册中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以下四个数学目标必须在教学中得以贯彻:一、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
二、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标)。
望天门山古诗教案
望天门山古诗教案望天门山古诗教案 1一、激情导入1、“古诗作为我国悠久文化的宝贵遗产,深受同学们的喜欢。
最近的课外时间你又背诵了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天门山》,大家说可能怎样来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建议,归纳出台下顺序(如果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没有这样的练习,有可能总结不出来,教师可以进行引导):3、解古诗的及背景;(1)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大体了解诗意;(2)体会的感情;(3)感情诵读。
二、自主探究第一步:1、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你对李白的了解。
2、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第二步:1、组合作,利用字典、课后注释和文中的插图(投影出示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
三、合作交流1、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弄明白下面几个重点的词语的意思:天门、楚江、中断(中间断开)、开(通)、至此回(在这里拐弯),通过理解这些重点的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意图:运用小组合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诗句的意思,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直解决。
3、再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也可以把自己想像到的画面简单画出来,在交流时结合画面叙述。
(建议教师在交流中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不要强求学生叙述得太一致,将大概诗意叙述好即可。
)四、拓展阅读。
1、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这首诗歌所描写的雄伟的景象,体会了的赞美之情,让我们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先自由读,再请学生读给全班同学听。
2、背诵这首诗。
(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学生配乐朗读。
)3、交流课前搜集的李白的其他作品,全班诵读。
(意图:将课前的搜集与课内的相结合,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望天门山古诗教案 2教学目标:1、会写”断、楚、至、孤、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背诵并默写《望天门山》。
课文《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课文《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一等奖一、课前:读有关长江的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明杨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唐白居易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宋辛弃疾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宋柳永这些诗有什么特点?通过读诗,长江在你的'眼里是怎样的?二、开课:1、书法欣赏(课件出示《望天门山》书法作品)2、让学生猜是哪一首诗?3、这幅书法作品好不好?三、默写古诗〈望天门山〉1、师生同默;2、简介李白;3、结合诗歌的注释,读诗,问:你读懂了什么?4、再读,问:这首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四、评读1、课件出示世人对这首诗的评价;2、诗里哪些地方表现了这种气势?3、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气势。
五、品读1、由乾隆皇帝的评价引入。
2、碧的品读;3、孤帆的品读,插入《李白是个怎样的人》材料六、拓读李白的诗〈天门山〉和文〈天门山铭〉2、课文《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一等奖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古诗,能背诵并任选一首默写。
3.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学习准备1、课前可让学生回忆课上或课外学过李白、苏轼的哪些诗或词。
2、收集一些描写山水的古诗读一读。
三、学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第一首,第二课时学习第二首。
四、学习过程第一学时1、交流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描写水的诗2、自己把《望天门山》读几遍,读熟了,再看看课文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诗每句话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在小组里讨论,弄懂不理解的词语。
通过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的意思,然后把全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自由诵读,结合看课文、挂图,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要说得具体些,而不仅仅是用白话翻译古诗。
还可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画好后,到讲台前说一说,重点说说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
《望天门山》教案5篇
《望天门山》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合同协议、学习总结、生活总结、工作总结、企划书、教案大全、演讲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 learning summary, life summary, work summary, plan, teaching plan, speech, composition, work plan, other information,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望天门山》教案5篇编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教学思路和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优秀的教案应当帮助学生建立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望天门山》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一等奖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古诗,能背诵并任选一首默写。
3.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学习准备1、课前可让学生回忆课上或课外学过李白、苏轼的哪些诗或词。
2、收集一些描写山水的古诗读一读。
三、学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第一首,第二课时学习第二首。
四、学习过程第一学时1、交流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描写水的诗2、自己把《望天门山》读几遍,读熟了,再看看课文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诗每句话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在小组里讨论,弄懂不理解的词语。
通过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的意思,然后把全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自由诵读,结合看课文、挂图,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要说得具体些,而不仅仅是用白话翻译古诗。
还可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画好后,到讲台前说一说,重点说说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
并请同学们评一评,看是否把诗中的景象、作者的感受画了出来。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熟读成诵。
6、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想象,写一篇短文。
第二学时1、交流背诵学过的`苏轼的诗,描山水的诗。
背诵《望天门山》。
2、自己把《题西林壁》读几遍,读熟了,再看看课文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诗每句话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在小组里讨论,弄懂不理解的词语。
通过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的意思,然后把全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自由诵读,结合看课文、挂图,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要说得具体些,而不仅仅是用白话翻译古诗。
还可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画好后,到讲台前说一说,重点说说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
并请同学们评一评,看是否把诗中的景象、作者的感受画了出来。
(特别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可以用张开的手来帮助理解——“横看”五个手指像五座山峰;侧看就是一座山峰。
《望天门山》教案
《望天门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天门山》诗歌;(2)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情感;(3)了解唐代诗人李白及其作品《望天门山》的背景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2)通过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对唐代诗歌的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培养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之情;(2)体会诗人的豪情壮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与背诵;2. 诗歌内容的深入理解;3. 李白及其作品《望天门山》的背景知识。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词语的理解;2. 诗歌意境的把握;3. 对唐代诗歌的研究。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望天门山》诗歌的文本;2.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李白生平介绍、唐代诗歌介绍等;3. 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天门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壮丽景色;(2)简介李白及其作品《望天门山》的背景知识。
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望天门山》诗歌,注意停顿、语调、情感的把握;(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解析诗歌(1)分析诗歌的结构,讲解每句诗句的意境和寓意;(2)讨论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如诗人的豪情壮志等。
4. 深入探讨(1)研究李白的其他作品,对比《望天门山》的特点;(2)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背景,探讨李白在唐代诗歌中的地位。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朗读与背诵的重要性;(2)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望天门山》的作文;(3)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李白诗歌和其他唐代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朗读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教学方法是否有效,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1《望天门山》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共10篇之4篇3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第一板块:了解诗人,导入课题。
1、(课件1)同学们,你们知道诗人李白吗?你会背诵他的哪些诗呢?2、看来大家都很喜欢李白,那你对他有多少了解呢?(学生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回答),然后出示课件2。
生: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反映人民疾苦和愿望,抒发对美好理想的渴望和追求。
他的诗歌风格雄奇豪放,想象力丰富。
他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3、交流课题信息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首七言绝句诗——《望天门山》。
当年25岁的诗人李白朝气蓬勃,乘舟沿江而下,欣赏到天门山雄奇秀丽的景色,诗兴大发,作下了流传千古的《望天门山》一诗。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跟随大诗人李白一起去游览长江,欣赏天门山美丽的景色。
(课件3,板书课题)“望”是什么意思?“望”是看,往远处看的意思。
“天门山”你们了解吗?(安徽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和称。
两山夹江对峙,像一座天设的门户,地势非常险要,“天门”即由此得名)你们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望天门山:站在远处看天门山。
第二板块:读诗文。
初悟诗意1、读准读通读顺这么雄伟壮丽的天门山,我想大家一定很想读,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读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请开始(课件4)谁来为大家展示一下?教师及时评价。
“中”是个多音字,“中断”就是“中间断开”的意思,因此在诗中读一声。
(课件5)2、读出节奏感(1)同学们,诗读准了还不够,还要读出诗的味道。
古人读诗讲究节奏感。
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你们也来试着读一读,注意要读出诗歌的节奏美。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生朗读、男女生赛读)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第三板块:入诗境。
1、字词深入品味。
师:(过渡启下)我们已经能读出节奏感了。
现在,就让我们逐字逐句品读,细细感受这首山水诗的意境吧。
(1)吟诵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
读了这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天门断楚江开)A:结合实际(动作)理解:断、开。
古诗《望天门山》优秀教学设计
古诗《望天门山》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2、会读,会背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含义以及诗中的字词。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包含的哲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读会默写《望天门山》,了解古诗的大意。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1、以前我们学过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大家还能背出来吗?齐背《望庐山瀑布》。
三、学生自读《望天门山》找出诗歌里不理解的字,词。
四、教师范读课文五、学生自学古诗2、诗题:望天门山。
望:就是观看,欣赏。
望天门山:就是欣赏天门山的美丽景色。
3、学生通过诵读,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的意思。
然后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让学生通过自由诵读,结合看课文,挂图,在头脑自学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还可以让学生把想象的景象画出来。
六、教师小结诗歌大意。
七、朗读指导八、作业:1、背诵《望天门山》2、默写《望天门山》古诗《望天门山》优秀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会写“断、楚、孤、帆”四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
大家看——(课件播放天门山图片)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
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3.师抽答。
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
教学难点:
. 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天门山风景。
一边欣赏一边听老师的激情简介。
2、说一说:天门山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望天门山。
(师板题)学生读题,解题
4、题目指的是谁望天门山?(李白)你们对李白了解有多少?(学生自由说)师出示课件,补充简介李白。
二、读通诗文,初悟诗意
1.自由地读诗
2、字正腔圆地读诗(个别读,学生评析,男女赛读,齐读)
3、画节奏线,并指导有节奏地读。
4、手舞足蹈地读诗(并提倡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三、紧扣字眼,领悟诗意
1、有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有人说,书读百遍,画面出现,那么,这画面里边都画了些什么呢?(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①“楚江”指的是什么?(长江)请学生欣赏长江,说一说长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这样的天门山,配上这样的长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谁来读一读这句诗。
(指导朗读)
②除了天门山,除了楚江,还有孤帆呢,说到“孤帆”,让我想起:李白曾经送孟浩然去广陵时,想起了不能和孟浩然一起作诗饮酒时,于是就写下了这样一句诗,读(课件出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读完后,你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难过、忧伤……)
③同样是“孤帆”,让我们读读这首诗里的“孤帆”是否也是一种感伤的情绪呢?(课件出示:孤帆一片日边来)齐读,有感伤吗?为什么在这里却没有感伤呢?主要因为哪个字?(日)
④理解“日“字(“日”就是“太阳”,太阳代表温暖,有了温暖,“孤帆”就不孤了)
师:孤独的李白孤帆一片自上游顺水而下,一到天门山,天门山就像大门敞开一样,连太阳都放射着光芒迎接自己,让他的不开心,他的孤独一扫而光。
感受到了天门山的热情,使他感到孤帆不孤了,因此,最后一句要读得高昂一些,我们在“日边来”这三个字读得重一些,大家一齐把这种感觉得出来。
(指导朗读)2、有人说,李白是一位天才的摄影师,他的字中有景,他也能让景动起来,下面,请小朋友拿出手中的笔,画出让景动起来的词。
(相机出示:中断、开、东
流、回、出、来)
①“中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中断了?是哪位高手让它中断的(楚江)由此可知,这是怎样的长江水啊!(浩浩荡荡,气势磅礴……)把你的感受,送到诗句中读一读。
②就是这样的浩浩荡荡的长江水,遇到了天门山却(课件出示:至此回)“回”有许多种解释,你认为是哪一种?(课件出示:1、回旋2、返回)这么气势磅礴的长江水,因为遇到了天门山而回旋起来了,你说,这是一座怎样的山啊!那就读出它的气势来吧!(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③天门山,楚江水,因为有了这几个动作的词,变得更有生命,更有活力了,那么青山和孤帆,诗人又是怎样把它们写活的呢?(课件出示: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座青山相对而立着,此时此刻的李白,似乎感到两座青山在欢迎他呢,如果说李白是客人,那么青山就是当地的(主人),面对这青山,这绿水,这孤帆,李白会对着天门山说些什么呢?(课件出示:李白对着天门山,————地说:“”)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李白的好心情一起出发吧(齐读,分组比赛读)
四、升华情感,体会豪情
1、同学们,青山碧水,孤帆日边,这在常人眼里,就是一道美景,而在李白眼里,就不仅仅是美景了。
刘老师告诉你们,李白年轻的时候,才华横溢,志向远大,20岁时,把自己比作大鹏鸟,他说:“大鹏鸟总有一天会和风一起飞,直上云霄,读(课件出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2、为了早日实现理想,25岁时,他离开家乡,一年之后,来到天门山,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联想到心中的远大抱负,再读(课件出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3、他觉得实现理想已经指日可待了,这样的心情怎样表达呢?瞧,眼前天门山的美景,给了他一个机会,读(课件出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4、这么雄伟壮观的景色,不正能代表他那博大的胸怀,远大的志向吗?读(课件出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五、照应字词,新唱古诗
1、一千多年过去了,天门山依然是天门山,山里的那些景物依然是那些景物,读景物词(出示诗中的景物词,女生读)
2、(出示诗中的动词)这些字,让没有生命的景物活起来了,它传达着李白实现理想的宏伟壮志。
(男生读)
3、这些字,已经来到了《望天门山》的灵魂中,它不但描绘着美景,更抒发着情感,让我们把它变成一首歌,唱在嘴里,刻在心里,记在脑里。
(新唱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