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练习学案

合集下载

【2020人教部编语文八下】10《小石潭记》精品学案(含答案)

【2020人教部编语文八下】10《小石潭记》精品学案(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导学案10小石潭记学案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篁.竹(huáng)清洌.(liè)为坻.(chí)为嵁.(kān)参差..(cēn cī)佁.然(yǐ)俶.尔(chù)翕.忽(xī)寂寥.(liáo)悄怆.(chuàng)幽邃.(suì)2.读准多音字(1)翠蔓.:wàn其他读音:mán组词:蔓菁其他读音:màn组词:蔓延(2)差.互:cī其他读音:chāi组词:出差其他读音:chā组词:差别其他读音:chà组词:差不多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理解(1)篁竹:竹林。

(2)清洌:清澄而寒冷。

(3)为坻:成为水中的高地。

(4)蒙络摇缀:遮掩,缠绕,摇动,连接。

(5)佁然:愣住的样子。

(6)俶尔:忽然。

(7)翕忽:轻快疾速的样子。

(8)差互:交错的样子。

(9)悄怆:寂静,悲伤。

(10)居:停留。

2.一词多义辨析(1)(2)(3)3.词类活用解释(1)从小丘西.行解释:名词作状语,向西。

(2)日光下.澈解释:名词作状语,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解释: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潭西南..而望解释: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5)斗.折蛇.行解释: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像蛇。

(6)其岸势犬牙..差互解释: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7)寂寥无人,凄.神寒.骨解释: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伤,使……寒冷。

(8)心乐.之解释: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快乐。

(9)似与游者相乐.解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嬉戏,逗乐。

4.古今异义区分(1)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到某处。

(2)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

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三、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写景抒情,托物言志。

四、永州八记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

小石潭记复习导学案 3篇

小石潭记复习导学案 3篇

小石潭记复习导学案篇3一、导入新课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请学生说说诗歌展现了怎样的一种景象?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被贬永州时所写——空旷冷寂,寂寥无人;忧愤寂寞,孤傲高洁)初步感受诗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点,引入课文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赏读课文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思考:作者围绕小石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景物什么特点?作者写此文时又是怎样的一种心境?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勾画出与作者心境相关的有关景物描写的语句。

(结合朗读、背诵)(1)水——清: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石——奇: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3)树——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4)鱼——欢: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2、体会作者心境,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性语句:(1)心乐之(2)似与游者相乐(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结:小石潭(景)——幽静作者心境(情)——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如此佳景,却无人赏识,真正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啊!而寂寞让她如此美丽!柳宗元探山访水,“寻寻觅觅”,觅得如此佳境,却发现她是如此“冷冷清清”,联想到自己的处境遭遇,更不免“凄凄惨惨戚戚”了!3、问题探究: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介绍作者当时的境遇: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职,心中愤懑难平,试图借助山水来排解自己的抑郁之情。

美丽的自然景物曾使他暂时忘记愁苦,但这种快乐终究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不期然地流露出来。

被弃的小石潭:寂寥凄清——被贬的柳宗元:忧伤愤懑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三、再次感知齐读课文,再现作者笔下的景,感受作者心中的情。

四、试背课文1、结合这篇游记散文的写作顺序(移步换景)进行背诵指导: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我们来作一个填空题吧:小石潭潭中小潭潭中2、背诵向导:从小丘-隔-闻-如鸣珮环-心-伐—下-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坻-屿-嵁—岩—青树—蒙络—参差……潭中鱼-皆若-日光-影-佁然-俶尔-往来—似与……潭西南-斗折-明灭—其岸势—不可……坐潭上-四面-寂寥-凄神-悄怆-以其境-不可—乃……同游者……五、当堂练习2、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2.下见小潭:3.皆若空游……:4.日光下澈:5.斗折蛇行:6.其岸势犬牙差互:7.四面竹树环合:8.心乐之:9.近岸:10.似与游者乐:11.凄神寒骨:小石潭记复习导学案篇4一、导入新课唐代著名作家柳宗元,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黔之驴》,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语文教案(15篇)

《小石潭记》语文教案(15篇)

《小石潭记》语文教案(15篇)《小石潭记》语文教案(15篇)《小石潭记》语文教案1 一、素质教育目的〔一〕知识教学点掌握记叙的顺序〔二〕才能训练点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真切的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观察的才能,语文教案-小石潭记。

〔三〕德育浸透点体会作者笔下小石潭的优美风光,培养安康的审美情趣,对学生进展美育教育。

〔四〕美育浸透点领略文中描写的自然风光的美二、学法引导学习本文,重点是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把握课文内容可从写作顺序入手。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应联络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①掌握记叙的`顺序,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小石潭记》。

②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解决方法:老师讲解2、难点:树、石、水、鱼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

解决方法:学生自读,从书上勾画出来。

3、疑点:文章结尾局部感情基调为何与前不同?解决方法:老师启发,学生答复。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通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2、精读课文,体会写景抒情方法。

3、联络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体会文中思想感情。

4、口头作文:根据老师展示的画面,细致观察,然后进展口头小作文训练。

《小石潭记》语文教案2 一、教学目的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进步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3、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系统的学习了三个单元的文言文,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能借助注释和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

学生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才能。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是很浓重,在教学文言文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进步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4教学过程1、导入美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身心的愉悦与奇妙的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往往会使我们放松心情,排遣掉心中的郁闷,流连其中,乐而忘返,林语堂有云: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纸上的山水,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踏着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足迹,阅读小石潭,赏美景,品柳宗元在山水间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板书,课题〕2、出示学习目的: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小石潭记学案及答案

小石潭记学案及答案

小石潭记学案及答案小石潭记学案及答案《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

下面是小石潭记学案及答案,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初步背诵课文2.品味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3.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学习重点】积累文言字词,把握文意,体会作者情感【学习难点】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自主预习案】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本文的文体“记”①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本文是他的第四篇②写作背景由于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375年)被贬到永州任司马由于政治上的失意,无法施行自己的抱负,他的精神极为痛苦、悲愤、忧郁为排解内心的愤懑痛苦之情,柳宗元常常不避幽远,游山访水,寄情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③ 《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2、自由朗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簧竹( ) 清冽( ) 为坻( ) 为嵁( )俶尔( ) 翕忽( ) 怡然( ) 幽邃( )3、熟练而准确的朗读课文,注意准确把握下列句子的停顿(用“”画出停顿)全石以为底皆若空游无所依其岸势犬牙差互潭中鱼可百许头4、翻译下列句子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覆B、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5、理清本文写作思路本文是按顺序来写的,思路为:发现小潭——( ) ——小潭源流——( )——交代同游者6、我的疑问:【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杜甫曾有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见,景与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曾写过永州八记,寄情山水,落笔不俗,视角独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今天,我们就一同欣赏他的八记之一—《小石潭记》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 )检查预习效果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一)走近小石潭1、轻松听一听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圈点勾画生字词2、大胆读一读下面,请大家像老师这样正确、流畅、放声地自由朗读课文3、勇敢试一试哪位同学大胆地站起来读一读全文?(二)认识小石潭1、说一说同学们,要想把课文读的更顺畅,更明白,我们还得掌握一些字词句的含义,请大家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边读边口译课文,弄懂字词句的含义哪儿有疑问,做上标记自主学习后把不懂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交流4人一小组合作交流2、比一比小组讨论交流后把不懂的问题提交全班共同解决可以学生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问老师答,也可以老师问学生答,小组之间或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比一比(三)感受小石潭1、找一找作者初见小石潭的感受是怎样的?你从原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后来作者感情发生了怎样变化?2、悟一悟怎样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谈一谈(四)品味小石潭1、这篇文章选取了哪些景物来刻画小石潭的?你最喜欢这些景物里的哪一处?它的什么特点让你觉得特别美?请选择一处进行赏析2、探索尝试:小石潭如此之美,请你分析分析:柳宗元是如何把这小石潭写美的?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柳宗元虽“记之而去”,但那一汪小潭而今已成永州的`著名旅游景观,一日,作为导游的你带队到此游览,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呢?请结合课文的描写,展开想象,写一段导游词【拓展检测案】一、课内语段阅读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小石潭记教案范文七篇

小石潭记教案范文七篇

小石潭记教案小石潭记教案范文七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记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石潭记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品味文中语句,学习本文写景的方法,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凄凉的心境。

【教学重点】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忆导入出示柳宗元的诗《江雪》(同学们熟悉这首诗吗?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多少?)齐读诗,找出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字,并谈谈理由。

明确:是“孤”和“独”。

在一个十分寥廓、十分冷清、十分孤寂的背景下,有一个人在“钓寒江雪”这个人就是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他曾官至礼部员外郎,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这里他寄情山水,写下了一系列山水游记文章,叫《永州八记》,其中最精彩的就是《小石潭记》。

二、揭示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品味文中语句,学习本文写景的方法,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凄凉的心境。

三、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有学生谈自己所查的关于作者的资料,教师总结补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

与韩愈、刘禹锡为同朝为官,由于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贬永州司马。

从此柳宗元在荒远偏僻的永州苦呆了整整十年,后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四年后,病魔无情地夺去了他年仅四十七岁的生命。

柳宗元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借山水,欣赏大自然来排遣心中的愁闷. 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有名的《永州八记》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

《小石潭记》学案5篇

《小石潭记》学案5篇

《小石潭记》学案 5 篇 《小石潭记 》学案 1 学习目标: 1.积累并掌握文言词语 和文言句式。

2.理解课文 的思想内容,学习文中运用的对比,烘托和照应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悲凉 凄苦的思想感情。

3.朗读并背诵课文。

资料助读: 1.走近作者:柳宗元 , 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亦称“柳柳州”。

唐代著名文学 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韩愈并称“韩柳”,代表作有《永州八记》; 《捕蛇者说》等。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

《始得西山宴游记》《钴 鉧潭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 《石渠记》 《石 涧记》《小石城山记》 2.写作背景:唐永贞元年(805 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 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

由于遭到以刘贞亮为 代表的官宦势力和以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 革新集团失败了, 柳宗元被 贬为永州司马。

他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 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他在永州发现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八处名胜: 西山、钴姆潭、钴姆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小石城山。

3.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 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预习内容及方法指导:1 / 17一、摘录字词(标段序、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文中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下 注释,解决生疏、多音、易错字)。

二、文学常识(1.作者 2.背景 3.文体知识)(结合资料助读书上批注) 三、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句读、 读流畅) 四、翻译(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重点词语的解释在文中做出 批注。

) 五、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的解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 用等,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1.一词多义 ①全石以为底 为: ⑵1 潭西南而望 而: ②为坻,为屿 为: 2 乃记之而去 而: ③全石以为底 为: 3 隶而从者 而: ⑶ ①卷石底以出 以 ⑷①隶而从者 从: ②以其境过清 以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从: ⑸①乃记之而去 乃: ②乃不知有汉 乃: 2.词类活用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心乐之 近岸,卷石底以出其岸 势犬牙差互 3.文言句式 4.古今异义 5.重点词语(书上批注) 我的疑问: 探究案:: 1.文章的每一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书上批注) 2.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原文回答。

10《小石潭记》精品学案(含答案)

10《小石潭记》精品学案(含答案)

小石潭记学案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篁竹(huáng)清洌(liè)为坻(chí)为嵁(kān)参差(cēn cī)佁然(yǐ)俶尔(chù)翕忽(xī)寂寥(liáo)悄怆(chuàng)幽邃(suì)2.读准多音字(1)翠蔓:wàn 其他读音:mán 组词:蔓菁其他读音:màn 组词:蔓延(2)差互:cī其他读音:chāi组词:出差其他读音:chā组词:差别其他读音:chà 组词:差不多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理解(1)篁竹:竹林。

(2)清洌:清澄而寒冷。

(3)为坻:成为水中的高地。

(4)蒙络摇缀:遮掩,缠绕,摇动,连接。

(5)佁然:愣住的样子。

(6)俶尔:忽然。

(7)翕忽:轻快疾速的样子。

(8)差互:交错的样子。

(9)悄怆:寂静,悲伤。

(10)居:停留。

2.一词多义辨析(1)(2)(3)3.词类活用解释(1)从小丘西行解释:名词作状语,向西。

(2)日光下澈解释:名词作状语,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解释: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潭西南而望解释: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5)斗折蛇行解释: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像蛇。

(6)其岸势犬牙差互解释: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7)寂寥无人,凄神寒骨解释: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伤,使……寒冷。

(8)心乐之解释: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快乐。

(9)似与游者相乐解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嬉戏,逗乐。

4.古今异义区分(1)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到某处。

(2)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

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三、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写景抒情,托物言志。

四、永州八记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

闲暇无事常徜徉于山水之间,借以遣送岁月和抒发胸中的抑郁愤懑之情。

《小石潭记》学案5篇

《小石潭记》学案5篇

《小石潭记》学案5篇《小石潭记》学案5篇《小石潭记》学案1学习目标:1.积累并掌握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文中运用的对比,烘托和照应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悲凉凄苦的思想感情。

3.朗读并背诵课文。

资料助读:1.走近作者:柳宗元, 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亦称“柳柳州”。

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韩愈并称“韩柳”,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

《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2.写作背景: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

由于遭到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官宦势力和以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他在永州发现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八处名胜:西山、钴姆潭、钴姆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小石城山。

3.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预习内容及方法指导:一、摘录字词(标段序、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文中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解决生疏、多音、易错字)。

二、文学常识(1.作者2.背景3.文体知识)(结合资料助读书上批注)三、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读流畅)四、翻译(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重点词语的解释在文中做出批注。

)五、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的解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1.一词多义①全石以为底为:⑵1潭西南而望而:②为坻,为屿为: 2乃记之而去而:③全石以为底为: 3隶而从者而:⑶ ①卷石底以出以⑷①隶而从者从:②以其境过清以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从:⑸①乃记之而去乃:②乃不知有汉乃: 2.词类活用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心乐之近岸,卷石底以出其岸势犬牙差互3.文言句式4.古今异义5.重点词语(书上批注)我的疑问:探究案::1.文章的每一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书上批注)2.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原文回答。

实用的小石潭记教案10篇

实用的小石潭记教案10篇

小石潭记教案实用的小石潭记教案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石潭记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石潭记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对自然景物入微地观察、细致描摹的能力。

2.整体感知并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3.通过对精彩语段的品读,感受大自然的美,提升对美的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网上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设计】【指导学生课前预习】1.借助工具书、书下注释,读懂文章大意。

2.整理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字句。

3.整体把握作者情感。

4.收集有关作者及与《小石潭记》相关的资料。

5.在阅读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整理到预习笔记上。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展示学生课下搜集、查找的有关作者及与作品相关的资料。

2.大屏幕展示风景图片;优美的音乐伴着清脆的鸟鸣、和着潺潺流水营造出一种优美、恬静的气氛;音乐声中教师缓缓导入(充满人文关怀):同学们,请暂时忘掉周围的一切,闭上你的眼睛,展开你想像的翅膀,想像你正漫步在青翠的山林间,清亮透明的泉水欢快地流淌,野花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听,还有各种鸟儿鸣叫的声音,阳光透过树隙,暖暖地照在你的身上美丽的大自然是改变我们心境的最好地方,如果我们感觉有些疲倦,如果我们感觉心情有些烦闷,我们不妨到大自然中走一走,大自然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永州的小石潭看看,那儿曾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去过的地方。

被贬后的诗人为摆脱抑郁悲愤之情,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有一天他来到了小石潭【疏通文意,整体把握作者的情感】1.教师伴音乐吟诵全文。

2.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职,他心中抑郁、愤懑,试图借助山水来排解自己的抑郁之情。

小石潭记复习导学案一等奖 3篇

小石潭记复习导学案一等奖 3篇

小石潭记复习导学案篇15一、目标与要求1.通晓文章大意并背诵全文。

2.了解一些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用法。

3.理解作者借游记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与导设计①学法指导这篇课文内容并不多,但其中不少字和词不大好认,也不大好懂,因此,先要过文字关,理解各个字同、各个句子了含义,做到能够通泽全文。

然后把重点放在对作者的抑郁忧伤之情的理解上,思考一下,是什么引起作者的忧伤之情,在文中哪些语句中得到体现。

同时,还要学习本文的写法,本文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这种特写镜头与总写景相结合的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①重点与难点1.全文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总写小石潭全貌。

写了竹、水、潭、石、树等。

第二部分2一3: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并写到了小溪的走势。

第三部分(4):写幽静的环境,抒发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

第四部分(5):补充交待同行的人。

2课文的语言特点。

这篇课文的语言有以下特点:简洁而又丰富,细致而生动,用短句产生节奏感,读起来悦耳动听,字里行间还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因此,从语言上看,这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3.如何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篇游记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因为被贬谪,作者的心请常常是忧伤悲凉,欲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

这种情感,从文中的“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造邃中可以看出。

但是,文中表现的又不完全是郁郁寡欢的心情,在抑郁忧愁的基调中,仍可见一些乐意,这从鱼儿“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中隐约可知。

O问题与方法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从小山丘向西边走一百二十步,隔着一片竹林,听见水的声音,非常悦耳,好像佩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一样,心中高兴而好奇,想看看究意是怎样的一片水,于是砍倒竹子,辟开一条道,这样就发现了隔着竹林的小石潭。

小石潭记复习导学案篇16一、教学内容:《小石潭记》二、重点、难点:1、诵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按照游览顺序,分析课文内容。

小石潭记复习学案

小石潭记复习学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一、给加点的字注音写字篁竹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嵁()然不动蒙()摇()俶尔翕忽龚古宗玄()己奉()寂寥无人悄怆幽() 犬牙差互清()二、文学常识填空《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__________ ,是属于___________的范畴。

课文选自《》,作者,字,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三、解释下列词语1、环如鸣佩环竹树环合2、清: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明灭可见不可知其源 4行:从小丘西行斗折蛇行 5、心乐之: 6、日光下澈7、水尤清冽: 8、可百许头:可:许:9、皆若空游无所依空:皆:10、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1、悄怆幽邃居:之:而:去:12、俶尔远逝13、往来翕忽 14、佁然不动15、斗折蛇行 16、犬牙差互 17、潭西南而望18、其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9、凄神寒骨20、以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以其境过清 21、隶而从者四、解释下列句子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4、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译: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6、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7、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译:8、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五、默写下列句子:1、隔篁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乐之。

2、日光下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潭西南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

六、请默写出三句描写山水的古诗文名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小石潭记复习导学案 3篇

小石潭记复习导学案 3篇

小石潭记复习导学案篇1【教学目标】1、自学寻找资料,了解柳宗元的作品和写作特色。

2、通过采访活动使学生领略文中描写的自然风光的美,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真切地描写事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有意观察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步骤】一、课前活动1、根据以下论题搜集资料1)柳宗元的生平2)柳宗元的主要文学创作及代表作品3)柳宗元的政治生活对文学创作的影响4)柳宗元散文的特点5)永州八记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2、根据搜集材料的多少和理解程度选择两个论题写成200字的小论文。

3、教师评改论文,指出优劣。

4、学生修改小论文。

二、课堂活动(一)新课导入风景图片情景导入,美丽的大自然是我们最好朋友。

碧绿的大地、青翠的树木、缤纷的鲜花、馨香的空气、暖暖的阳光都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今天我们就到永州的小石潭去看看那里的美景,那是我国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最为醉心的一处风景。

(二)焦点访谈1、铺设情境:教师提示,由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入选了新课标教材,《焦点访谈》节目将对他进行一次访问。

请你以柳宗元的第一人称接受采访。

2、交换阅读:学生将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丰富对柳宗元的生活、创作、心路历程的了解。

3、采访提纲:教师出示采访提纲,学生准备资料。

4、节目彩排:在小组内部学生先互问互答,相互指正,彩排练习,意在使学生增加语言的流畅度和材料的丰富准确性。

5、现场直播:1)选出五到八名小组代表到讲台上来共同扮演柳宗元的角色。

2)教师作为主持人根据采访提纲对“柳宗元”进行访谈。

3)下面的同学关注“柳宗元”的表现,作为柳宗元的秘书对“柳宗元”们答题的不足进行补充和纠正。

采访提纲:1)请柳老为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生平,以使不熟悉你的观众更好地了解你。

2)你的生活经历对你的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3)你在什么样的心境下写的《小石潭记》?4)古代与现代的语言习惯有所不同,请你提示一下青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哪些字词的意思?5)你游览了小石潭后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6)外界评论你的这篇小散文写景很有特色,你是否能自己谈一谈这方面的内容?7)请你能不能顺便向广大观众介绍一下你的其他山水游记?明确:教师资料平台1)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客死于柳州。

小石潭记教案六篇

小石潭记教案六篇

小石潭记教案六篇小石潭记教案六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石潭记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石潭记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

(一)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二)学习抓住特征,鲜明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法。

(三)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现代的游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的游记《小石潭记》(板书课题、作者及朝代)。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跟韩愈齐名,并称“韩柳”。

初一的时候我们学习过他的一篇寓言,大家还记得篇名吗?相信他笔下的那只外强中干、虚张声势的驴的形象大家还是记忆犹新的。

那么,今天在他的笔下,“小石潭”又是一番怎样的风景呢?是否能勾起同学们前往一游的雅兴呢?(二)自主学习。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组不超过四人),凭借工具书、注释自读课文,通过师生、生生合作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教师巡视,主动参与。

自读任务可用幻灯展示)1、顺畅地朗读课文(字音准确,停顿恰当)。

2、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三)自读反馈。

1、学生提出自读过程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合作答疑。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判。

在点评的基础上,师生齐读课文。

3、口头完成一词多义的练习。

(可用幻灯展示)①以:全石以为底(用)。

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

以其境过清(因为)。

②为:全石以为底(作为)。

为坻,为屿……(成为)。

③清:水尤清冽(清澈)。

以其境过清(冷清)。

④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不可知其源(能够)。

4、翻译接龙。

(学生每人翻译一句,依次下传,要求前后文衔接自然,意思正确,教师适当点拨)(四)探究深化。

1、《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参与政治革新活动失败,遭到权贵排挤,被贬至永州担任司马期间所作。

当时他政治失意,心情抑郁,因而借游山玩水来排遣愁怀。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0小石潭记》练习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0小石潭记》练习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0小石潭记》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石潭记》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重要文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石潭的优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哲理。

本节课通过学习《小石潭记》,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哲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把握文章的大意,同时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热爱自然、珍惜生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准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分析课文结构,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哲理。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自学能力。

2.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哲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PPT课件、相关背景资料。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然后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段阅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句子结构、词语用法等,边读边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学生必要的帮助。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翻译和赏析,巩固所学知识。

《小石潭记》学案11

《小石潭记》学案11

小石潭记?学案11小石潭记?学案教师寄语:一切景语皆情语。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并熟练翻译课文。

2.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一、根底知识熟练朗读课文,对照文下注释翻译课文,然后完成以下问题。

1、请为以下加粗字注音:如鸣佩()环()借()然不动俶〔)尔远逝参([差])披拂往来翕()忽斗()折蛇行悄()怆【)幽邃犬牙差〔)互寂寥()无人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⑵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3)皆假设空游无所依。

(空:)(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蛇:)⑸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6)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凄:寒:)3、结合语境,解释以下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A、⑴……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清:)⑵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B、⑴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2)……似与游者相乐。

(乐:)C、(1)潭中鱼可百许头……(可:)⑵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可:)D、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

(游:)(2)同游者:吴武陵……(游:)4、把以下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⑴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6.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7.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8、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开展变化的。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学案设计-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学案设计-附答案
《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属于的范畴。
自由朗读课文 给加点字注音。
篁.竹清冽.为坻.为嵁.
俶.尔翕.忽佁.然幽邃.
熟练而准确的朗读课文 注意准确把握下列句子的停顿。 用“/”画出停顿全石以为底
皆若空游无所依其岸势犬牙差互潭中鱼可百许头
翻译下列句子。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覆。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龚(gōng)
.()清脆悦耳的水声带来的内心的喜悦、向往是伐竹的动力。
( )设计此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细致阅读文本 抓住水、石、树、鱼、源、岸、环境等特点深入领会文意。
( )水声和游鱼。
(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二、整体感知
.水、石、树、鱼、源、岸、环境。
.示例:( 清(水尤清冽句子: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间(又)向远处游去了 来来往往 轻快迅速 犹如在同游人逗乐。.(那幽深悲凉的气氛 让人)感到心神凄凉 寒气透骨(真是)寂静极了 幽深极了。
.游览潭中景物潭中气氛
一、熟读课文
.篁(huáng)坻(chí)参差(cēncī)屿(yǔ)嵁(kān)缀(zhuì)佁(yǐ)翕(xī)怆(chuàng)邃(suì)
( 青句子: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幽句子:隔篁竹伐竹取道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因为潭底都是石头,而且文中写道“卷石底以出”和“全石以为底”,所以将这个水潭命名为“小石潭”。
.(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其岸势犬牙差互。
( 凄神寒骨。
三、细读课文,落实重点实词
——学生看注解理解
四、品读课文,指导朗读
.示例:关键词——“水尤清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练习
一、读准字音、节奏。

(为加点字注音)
小丘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 ),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 )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二、填空。

1.本文作者,字,世称,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一起倡导了唐代,并称。

本文选自。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
2. 《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

3. 本文为作者被贬为司马时所写,是中的第篇。

4.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5.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6.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7.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8.写出作者坐在潭边突出感受的句子:
三、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后面词语。

[1]西: [2]篁竹:竹林。

[3]如鸣佩环:鸣:
[4]水尤清冽:尤:清冽:
[5]全石以为底:以为:
[6]近岸,卷石底以出:以:
[7]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坻:屿:嵁:
[8]青树翠蔓:
[9]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0]潭中鱼可百许头:可:许:
[11]皆若空游无所依:
[1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3]佁(yǐ)然不动:佁然:
[14]俶(chù)尔远逝:俶尔:
[15]往来翕(xī)忽:翕忽:
[16]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折:蛇行:明:灭:
[17]其岸势犬牙差(cī)互:犬牙:差互:
[1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凄、寒:悄:怆:邃:
[19]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以:清:居:
[20]乃记之而去:乃:记:去:
[21]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隶:而:
四、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1.可:(1)潭中鱼可百许头(2)明灭可见;不可久居
2.从:(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隶而从者
3.清:(1)水尤清冽(2)以其境过清
4.差:(1)参差披拂(2)其岸势犬牙差互
5.乐:(1)心乐之(2)似与游者相乐
6.以:(1)以其境过清(2)卷石底以出(3)全石以为底
7.而:(1)乃记之而去(2)隶而从者(3)潭西南而望
8.游:(1)皆若空游无所依(2)同游者
9.环:(1)如鸣佩环(2)四面竹树环合
- 1 -
10.为:(1)全石以为底(2)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2.下见小潭。

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
4.日光下澈。

下:
5.潭西南而望。

西南:
6.斗折蛇行。

斗:蛇:
7.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8. 心乐之。

乐:
9.凄神寒骨。

凄:
古今异义
1.小生:古义:(崔氏二小生)今义:
2、去:古义:(乃记之而去)今义:
3.闻:古义:(闻水声)今义:
4.居:古义:(不可久居)今义:
5.布:古义:(影布石上)今义:
6.许:古义:(潭中鱼可百许头)今义:
特殊句式
1.倒装句(3个)
2.省略句(4个)
3.比喻句(2个)
4.拟人句(1个)
五、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用课文原句回答)
(2)小石潭的概貌是什么样的?(用课文原句回答)
(3)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中鱼的?(用课文原句回答)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用课文原句回答)
(5)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6)本文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8)第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9)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10)作者是怎样写鱼的?采用怎样的写法?
(1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
(12)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14)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15)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六、拓展练习
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提示:可从小石潭的位置、特点、优势等方面来写。

-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