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几点思考
解决问题教材教法的几点思考
根据《标准》编写的教材,不再如大纲教材把应用题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有些教材在低年级以块,中、高年级以单元进行编写和安排教学。如,除了结合《标准》所述的四个学习领域教学解决问题外,人教版教材另外还编排了“解决问题”、“找规律”、“数学广角”等内容;
1.学习兴趣激发课标教材解决问题呈现方式多种多样,与各领域数学知识紧密结合,大多有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情境主题图,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教学经验缺乏在内容、目标、要求、体系、教法等方面尚缺乏较清晰、具体的解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
我的思考与体会:
1、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老师可以用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的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问题,让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从买东西、玩、家庭情况等多方面的生活中“找”数学,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的意识。从学生写的数学日记可以看到:有的学生在购物时(和家长去买菜、买玩具、学习用品等)感受数学;有的在玩中(跳绳、拍球等)体验数学;有的在家庭生活(做家长一起做饺子、洗碗等)中领悟数学;还有的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感受到数学知识,激发起学数学的兴趣,如有学生的数学日记写道:从我家到好又多超市有38杆路灯,每杆路灯都有2个灯泡,到底一共有多少个灯泡呢?妈妈说等我学了乘法就很容易算出来了,我真的好想学会乘法。写数学日记等活动使学生广泛地有意识地接触到现实生活,更细致地观察现实生活,开阔眼界,培养了他们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通过亲身经历得到的东西是直接经验,是孩子自我拥有的潜在资源,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真正动力。
有效的问题解决教学
有效的问题解决教学教学中,学生遇到问题是常有的事情。
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然而,很多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困难,急需有效的指导。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问题解决教学。
一、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在问题解决教学中,首先应该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培养对问题的兴趣和探索精神,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同时,教师也要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二、培养问题意识和分析能力问题解决的第一步是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培养他们对问题的敏感度。
然后,学生需要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关键因素和可能的解决途径。
三、辅导学生制定解决计划解决问题需要良好的规划和组织能力。
在问题解决教学中,教师可以辅导学生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问题的具体目标、所需的资源和步骤等。
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和制定解决计划,帮助他们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和路径。
四、提供实践机会和反馈问题解决教学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也应该及时提供反馈,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五、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该逐渐减少对教师的依赖,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激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结:有效的问题解决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学生需要培养问题意识和分析能力,制定解决计划,并通过实践机会和反馈不断提升自己。
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并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只有通过有效的问题解决教学,学生才能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应对自如,展现出优秀的问题解决能力。
继承中发展 借鉴中创新——关于“解决问题”教学的几点思考
很 多老师把解决 问题 当作 思维训练 ,没有意识 到解 决 问题 的策略与思维发 展的关系 ,甚至将解 决学生熟悉数量之 间的关 系 , 而且 有助于形成 “ 综合” 与“ 分析 ” 的能力。
2 重 视 解 题 的 训 练
养 与思 维的发展对立起来 。教师仅仅是 以答 案的来历 为出
二、 我 们是 不是 忽 略 了“ 继承” 与“ 借鉴”
传统应用题教学存在“ 问题脱离生活实际” 的现象 , 将 数 学 与生活剥离 。 而新课程强调数 学贴近生活 , 无疑具有积 极
’
作用 。 但是 随着课 程改革 的推进 , 也 出现 了解决问题教学 关
注生活味 、 忽视数学味 的倾 向。 调动学生 的生活经验 , 解决 问 题就是理所 当然的 , 但是大部分教师在 教学 中往往会造成解 决 问题停留在生活层 面 , 缺少数学化的过程 。 实际上 , 在学 生 解决问题之前就已经具有 了相应 的生活经验 , 这不能不让人 怀 疑 教 学 的 有效 性 。
4 . 苛求规 范表达 , 忽视 思维历程
数” “ 空间与图形 ” “ 统计与概率” “ 实践与综合应用 ” 四大学习
领域中 , 这 是 数 学 课程 改革 的 主要 内容 之 一 。 因此 , “ 应用题 ”
很多老师认 为只有用算式和方程表达才规范 。例如 : 三 年级的学生计算经过时间 ,有的老师就要求必须写 出算式 ,
总之 , 作为 肩负着开拓创新责任 的新 时期 儿童 , 他们在 学 习现代知识的 同时 , 同样应该站在五千年 中华文化这个历
史 巨人 的肩上 , 静下心来诵读 、 品味经典诗文 。 古人 云 : 腹有 感, 做一名纯粹 的教 师。 技 能的优化 , 需要坚守与超越 。 坚 守 诗 书气 自华 。 诵读经典古诗文 , 可 以培养读书兴 趣 , 提高语文 是优化的前 提 , 没有成功经验的坚守 , 优化就失去了基础 , 而 素养 , 使人 心地 向善 , 性格 温和 , 举 止文雅 , 使 其社会关系和 超越则是优化 的本质 。 在必要 的时候 , 把阅读上升为诵读 , 内 一 t 2 , 体验外化 为外部情感 , 进而可以通过抑扬顿挫 、 轻重缓急 、 高 回低转 , 变成一声声 动人 的船歌 , 扣人心 弦、 引人人胜 , 诵
教学反思中的问题解决
教学反思中的问题解决教学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问题。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反思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教学反思中的问题解决,并提供有效的方法。
一、问题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面临以下几个常见问题:1. 学生理解困难:有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某个概念或内容,这会导致他们无法跟上课堂进度。
2. 学生参与度低:学生对课堂活动或讨论缺乏积极性,这可能与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兴趣不高有关。
3.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可能容易分心,无法专心听讲或进行学习活动。
4. 教学方法不当:某些教学方法可能不适合特定的学生群体,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问题解决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解决:1. 检查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当前的学生群体。
如果发现教学方法不当,可以尝试使用多种方法,如讲解、示范、讨论、小组活动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改变课堂布局、利用多媒体工具、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等方式,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鼓励互动和合作:教师可以设立小组活动、讨论或角色扮演等任务,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这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交流,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
4. 使用多种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实地考察、实验室实践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 探索个性化教学:面对学生各自的差异性,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差异,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合个体的学习方案,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以提高学习成效。
三、反思与改进在每次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该进行反思并及时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具体的反思与改进步骤如下:1. 整理教学素材: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记录下重要的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等内容,以便事后进行回顾和分析。
教案中的问题解决思路
教案中的问题解决思路在教案中,问题的解决思路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规划的一部分。
一个好的教案应该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教案中的问题解决思路,并给出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问题的分析与定位在编写教案前,教师需要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与定位。
这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难点以及可能存在的误区或疑惑。
只有准确地分析和定位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
二、问题解决的策略选择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特点,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解决策略。
常见的解决策略包括:1. 直接解答法: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直接给出解答,帮助学生迅速解决疑惑。
2. 反问引导法:对于一些需要学生主动思考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办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合作解决法: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集体智慧的共同努力下解决问题。
4. 自主学习法:对于一些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问题,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查找资料和解决问题。
三、问题解决的步骤安排在教案中,教师应该按照一定的步骤安排解决问题的过程。
常见的步骤安排包括:1. 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或其他方式,引导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和复杂性,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3. 寻找解决办法: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寻找解决办法,并记录下来。
4. 实施解决办法:指导学生按照之前确定的解决方案,实施解决办法,并观察结果。
5. 总结反思:帮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效果和可行性。
四、问题解决中的评估与反馈在教案中,评估和反馈是问题解决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和反馈:1. 口头反馈:及时给予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肯定和指导,引导学生改进和提高。
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反思
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充分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一切,从而找到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本文将重点讨论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教学反思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学生理解困难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经常会发现学生对某些概念或内容的理解存在困难。
这时教育者要及时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
首先,教育者可以考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的困惑,并尝试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清楚。
其次,教育者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表、实验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最后,教育者还可以鼓励学生多提问,互相交流,促进彼此的学习。
二、学生学习动力低问题在教学中,教育者常常会碰到学生学习动力低的情况。
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这对教育者来说是一个挑战,但也是一个机会。
教育者可以通过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首先,教育者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游戏化学习等,使学生更加积极参与。
其次,教育者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加学习的实用性。
最后,教育者还可以赞扬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会给教学带来困难。
教育者需要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专注于学习。
首先,教育者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教具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如多媒体教学、实地考察等。
其次,教育者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和小竞赛,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
最后,教育者还可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些体育活动或放松的活动,以缓解学生的压力和疲劳。
四、学生合作能力差问题在现代教育中,合作能力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
然而,很多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存在困难,如意见不合、沟通不畅等。
针对这个问题,教育者可以通过一些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首先,教育者可以设立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解决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几点思考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教育价值首先,它能使学生认识到所学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
其次,它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再次,它能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后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这个过程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它不仅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从小养成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思维习惯,为今后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关键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本质上就是实现两个“转化”。
第一个转化就是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获得有用的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第二个转化就是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现行的课标教材比较注重第一个转化,经常提供生活具体情境,让学生收集、整理、选择,并提出数学问题。
但在完成第二个转化时,往往一带而过,显得十分单薄,有的教师不重视引导学生去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解题能力得不到提高,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得不到落实。
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主要是依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解决问题的初级阶段主要运用四则运算的意义建立数学模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如:“二(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全班共有学生多少人?”要求全班共有学生多少人,就是要把男、女生人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列式为:25+20=45(人)。
此题运用加法的意义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实际问题也逐渐复杂,仅靠四则运算的意义建立模型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向高层次发展,注意提炼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用数量关系式建立模型,去解决二、三步计算的有关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对信息材料的处理能力和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同时允许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搞一刀切,鼓励直觉猜想,鼓励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关于“解决问题”教学的几点思考
意识地 渗透一些解决 问题的基本策略 ,如列表整理 法、画图整理 法 、还 原法、假设策略 、转化策略、分析法与综合 法等 ,让学生 在具体 的探 索问题与解决 问题的过程 中逐渐积 累,不断体验。如
教 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 解决 问题的策略 画线段 图” ,教师可这 样渗透策 略教 学的。第一步 :创设情境、提 出问题 。第二步 :激 发需求 、寻 求策 略。题 目中 “ 上衣的价钱是裤子 的3 倍” ,教 师 引导学 生尝试 用自己画法来表示这句话的意思 ,学生出现 了多种 画法,教 师引导如果用线段 图表示裤子的价钱 ,那么上衣的价钱 怎么表示?学 生通过讨论交流 、形成共识后 出示 完整的线段图。
在获取信息 后形成解题思路 ,学 会解决问题 。如教学这样一个简 单的数学问题 : “ 三年级有3 人参加植树 劳动,每组3 ,可 以 6 人 分多少组? ”分析数量关系时 ,让 学生具体 说说信息之 间的关
教 师及 时指 出:像这样的 图形 叫线段 图,它可 以用来表示题中数
量 之间关系。并 引导学生 比较哪种 图能更 简洁地 表示题 目中数量 的关系 。第三步 :自主探索 、优化策略 。借助线 段图分析数量关 系的基础 上,学生自己探索解法 ,而后教 师引导 学生小结解决问 题 的两种思考 方法:一种从题 目的 问题想起 。另一种从题 目的条
四、 “ 决问题 ”教学要重视解 题策略 的 解
指导
对 学生 的发展而言 ,解决问题的意义不仅仅 是能够解决某一 类 问题 ,获得某一类 问题的结论和答案 ,而应基 于解决问题的经 历和相应 的经验 、技巧 、方法进行反思和提炼 ,从 而把 握解决问
题 的策 略。 《 学课程标准》在解决 问题 方面 更是明确提出 了一 数 个教学 目标形成解决 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体验 解决问题策略的 多样性 ,培养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标教材 的编写也有
关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几点思考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教育价值1、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利于提高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从根本上讲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这一过程就是把掌握的数学概念、规则、方法和技能进行重新组合的创造性运用,有助于学生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2、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能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探索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其次,它促使学生将过去已掌握的静态的知识和方法转化成可操作的动态程序。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
再次,它能使学生将已有的数学知识迁移到他们不熟悉的情景中去,这既是一种迁移能力的培养,同时又是一种主动运用原有的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首先,它能使学生认识到所学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
其次,它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再次,它能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后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解决问题需要学生根据具体问题情境去主动探索,这本身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其次,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只有通过对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的重新组合并生成新的策略和方法才能实现问题的解决。
所以这个过程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它不仅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从小养成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思维习惯,为今后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关键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本质上就是实现两个“转化”。
第一个转化就是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获得有用的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第二个转化就是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现行的课标教材比较注重第一个转化,经常提供生活具体情境,让学生收集、整理、选择,并提出数学问题。
但在完成第二个转化时,往往一带而过,显得十分单薄,有的教师不重视引导学生去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解题能力得不到提高,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得不到落实。
关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几点思考
境, 使学生 看不懂 、 说不 清 , 找不到解 题思路 , 这样就 会浪费 教
1 - 3 解决 实际 问题教 学能培 养学生 的数学 意识 。首 先 , 教 学 学 时间 , 严 重挫伤学 生学 习数 学的积极性 , 促成班 里学生两 极
中能使 学生认识到 所学数学 知识 的重 要作用 。 其次, 长 期的解 分 化 严 重 。 决 问题教 学学 习 ,能培养学 生用数学 的眼光 去观 察 身边的 事 3 . 2 掌握 好图画情 境题 向文 字应用题 的恰 当过渡 。一年级 多 物, 用数学 的思维方法 去分析 日常 生活 中的现象 。再次 , 能 亲 学一些 图画情境 题 , 可 以引发 学生的 兴趣 , 促使他 们身临其 境
问题 的解决 。 所 以这个过 程又是一个 创新 的过程 , 它不仅使 学 意 引导 学生 会 读题 , 读懂 题 , 会 审题 , 弄 清题 意 , 然 后 再 去解
生获得 初步的创新 能力 ,同时还可 以让学生 从小 养成创新 的 题 。
意识和 创新的思维 习惯 ,为今后实现 更高层 次的创新 奠定 良 3 . 3 把两步 应用题 的解答 作为提 高学生 解题能 力的转折 点 。
关 于解 决实 际问题教学 的几点思考
河南 省 罗 山县 第 一 实 验小 学 ( 4 6 4 2 0 0 )郑 文 华
1 解 决实际 问题 教学 的教 育价值
模型, 从而使 问题得到解 决 。
1 . 1 解决 实 际问题 教 学有 利于提 高 学生 数学 知识 的 掌握 水 3 解决实 际问题教 学需要注意 的几个 问题
实 际问题 的能力 。 首先 , 解 决实 际问题 教学促使 学生在 原有认 呈现情境 。使学生 从接触应 用题的第 一天起就 感到 这些 问题 知 结构 中去提 取有 用 的知识和 经验 运用 于新 的 问题 情景 , 培 出 自自己熟 悉 的生活 原型 , 这 样就 容易 身临其 境 , 进入 角 色 , 养学生根 据 目标需要 探索和提 取有用信 息的能力 。 其次 , 它促 从而抽 象成数学 问题 。实 际问题情境 一般不 会将现 成的条 件 使 学生将 过去 已掌握 的静态 的知识和 方法转化 成可操 作的 动 和 问题 呈现在学 生面前 , 条件需 要学生 去捕捉 , 问题 需要教 师
教学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思考和总结的一种方法。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以小节形式进行论述,介绍在教学反思中发现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教学目标明确性不足在进行教学反思时,我发现自己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如果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学生容易产生困惑,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
解决方案:1. 在备课阶段,要仔细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学情,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确保目标具体、明确、可操作。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每个教学环节的目标。
二、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反思中,我发现自己过于依赖某一种教学方法,导致教学过程显得单一和乏味。
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影响他们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解决方案:1. 多样化教学方法,结合讲述、示范、讨论、实践等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资源,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参与度不高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很多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提问的意识。
这样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下降。
解决方案:1. 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2.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课堂管理不到位在教学反思中,我发现自己在课堂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课堂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秩序。
如果课堂管理不到位,不仅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时间浪费,还可能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情绪。
解决方案:1. 制定明确的纪律规定,让学生清楚知道课堂的纪律要求。
2.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及时制止和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维持课堂秩序。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解决问题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者缺的一环。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面临各种问题,如学生的理解难点、学习兴趣不高等。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思量和改进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一、明确问题1.1 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难点教师应积极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难点。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惟独明确了学生的问题,才干有针对性地解决。
1.2 分析问题的原因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应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
问题可能是由于学生的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交流等方式,找出问题的根源。
1.3 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教师在解决问题时,应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
目标可以是匡助学生理解某个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惟独明确了解决问题的目标,才干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二、灵便运用教学策略2.1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问题,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可以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匡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可以运用多媒体、互动教学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量和探索的欲望。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启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
2.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讲述生动的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参预度和积极性。
三、个性化教学3.1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习风格、学习能力等方面。
可以通过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惟独了解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才干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教学。
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几点思考
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几点思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要服务于生活,所以“解决问题”的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很关键的部分,学生理解能力的强弱从他对应用题的理解上也很容易看出,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是此阶段的难点。
因此,低年级应用题的教学是数学教师很重视的部分。
应用题的出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有的是以文字形式表现的,有的却是以图文相结合形式或以统计表格的方式表现的。
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更多的则是由主题情景图案的方式和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的。
这样,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没有十分清楚地告诉学生,这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先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搜集和归纳,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对于问题的解决我想从下面几点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理解并掌握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学会分析数量间的相互关系低年级教学中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实际上是四则运算的意义和结构,从解决问题教学一开始就要着重抓好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分析数量关系这一环节,要通过一些生活化的数学活动来对题目进行分析和说理,学生需要在懂得解题方法之前,有一番与题目密切相关的生活化活动,是弄清题目意思、理解解题方法在人的头脑中确立的基础,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找出解答的计算过程,同时计算过程本身也反映了解题的算理,要重视教给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情景,联系运算意义,把题目中叙述的情节语言换成数学运算,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叙述,对每一题的算法,教师都要让学生自己去说理,使学生能够将数量关系从应用题的情节中抽象出来。
例如,在第四册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时,通过组织学生操作和教师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杉树比松树多,那么杉树棵数就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和松树棵数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松树棵数多的部分,从杉树棵数里去掉和松树棵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松树多的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
这样教学使学生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清楚,掌握了一类问题的分析思路,避免学生仅仅依靠对题中某些词语的臆断或盲目尝试来选择算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又初步发展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解更复杂的应用题打下了基础,教学过程中不要求快,要循序渐进,特别是接受较慢的学生,走好解答应用题的第一步,树立解题信心和解题兴趣非常重要。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5篇)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5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一、以游戏教学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学是小学生的天职。
南宋朱熹说过“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新的数学课程改革标准中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已成为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
而游戏是学生生活离不开的一部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一些教学知识用游戏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巩固新知识。
本人在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中,一开始就运用猜谜游戏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使他们兴奋起来。
在游戏里渗透解决应用题的两要素“两条件,一问题”,为例题教学做了铺垫。
二、以“生活情境”的导入,引出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所以,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三、以“生活经验”的借助,思考数学问题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受生活的启迪。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上下车问题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小孩子同样也有上下车的经验,当生活经验被挖掘时,学生会发现“数学就在我身边”。
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走生活化道路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教案设计中的问题解决思路
教案设计中的问题解决思路教案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案设计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到教学效果的达成。
本文将就教案设计中的问题解决思路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它明确了教师要帮助学生实现的预期结果。
然而,有时候教学目标可能过于笼统或者不够明确,导致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焦点不清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分析学生的学情和学习特点,将教学目标细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行为目标。
2. 确定教学目标的层次结构,将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设立相应的目标。
3. 利用教学目标与学生已有知识和所需能力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二、教学内容选择不当教学内容是教案设计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有时候,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内容过于抽象、难以理解,或者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运用教学分析方法,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
3. 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实物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教学方法选择不当教学方法是教案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时候,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2.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践、互动等,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3. 结合现代化教育技术,如电子白板、网络资源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设计不合理教学过程设计是教案设计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决定了教学活动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
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技巧
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技巧作为教师,面临各种各样的教学问题是难免的。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各种挑战。
一、沟通和理解在解决教学问题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的问答、小组讨论或一对一的对话来了解学生的疑问。
同时,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也是建立信任和理解的重要方法。
二、灵活运用教学策略不同的教学策略适用于不同的情境和学习目标。
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问题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例如,如果学生在某个主题上理解困难,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将游戏化元素引入课堂也是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一种方式。
三、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的学习需求和方式也各不相同。
因此,教师应该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个性化教学可以通过不同层次的任务来实现,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
此外,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个性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建立合作学习环境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项目合作或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共同讨论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相互借鉴和学习,还能培养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五、反思和调整解决教学问题不仅仅是一次性的过程,教师还需要进行反思和调整。
在解决问题后,教师应该回顾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反思和调整,教师能够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教学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教师应该保持学习的热情,通过参加培训、阅读教育专业书籍或与同行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关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几点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实际问题教学成为当前教育的主流,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改革和发展中国教育,关注实际问题教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问题以及提升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都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下文着重谈及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几点思考。
首先,实际问题教学注重实践性。
实践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实践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备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重视实践教学,结合实际问题,以实践为基础、以实践为中心,把实践教学当作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
其次,实际问题教学要求有效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被定义为系统的方法,通过不同的步骤,以有效的方式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
实际问题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要求教师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第三,实际问题教学要求教师多抓小节。
实际问题教学的实施,需要经过系统、针对性的指导,加强教师的课堂抓小节力度,学会抓住课堂中细节的指导,及时查找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方法。
第四,实际问题教学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也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教会学生认真处理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实际问题教学要求结合课堂教学。
实际问题教学要求教师多利用教室的实际环境教学,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在课堂上设计让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任务,引导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
实际问题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双向沟通,它不仅强调技术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求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学会有效学习策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能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
未来,教师在实施实际问题教学时,要重视自身的能力提高,学会有效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多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综上所述,实际问题教学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问题也成为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提升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也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新课程改革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几点思考
新课程改革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几点思考第五小学王素珍当前新课程改革已在我市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学生的理念正在转变,但真正把新课程改革理念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还有许多困难。
下面对自己及身边的同仁在新课改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1、受传统教学思维、教学习惯的影响较大,教师、学生很难“动”起来。
现在,大部分教师在安排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练习时,基本上都围绕教材知识反复讲练。
学生所谓的“动”也是围绕教材进行记忆练习,思考的空间很小,“灌输”的意味仍然很浓。
这样忽略了教材仅是“读本”的事实,背离了“课改”的方向。
学生对教师存在依赖心理,传统的学习习惯仍没有改变,加上某些学科作业负担较重,历史学习基本上只能通过课堂完成。
让学生去查找资料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高而效率低,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困难。
2、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很少提出问题。
新课标要求“学会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交流思想、合作学习”,改变单一个体的学习方式。
广大教师正把这一理念付诸于教学实践,但却存在不足:其一,单纯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而且分组方法单一,总是规定前后左右4位同学一组,不顾学生是否愿意。
其二,每节课的容量较大,给学生真正讨论的时间太少。
学生往往抓不住中心问题,表面热烈,但实际上并没有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这样,学生间的合作就徒有虚名,流于形式,学生也就很少能达到课标中要求的“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别说自己探究来解决问题。
3、教学过程设计华而不实,效果不理想。
新课标提倡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教学过程设计的成败,不仅看形式,更关键的是看这一形式能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如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互动合作程度、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的熏陶等。
为体现新课程理念,有些教师努力采取一些“新”的教学设计,但效果不佳。
4、评价手段单一,缺乏有效评价机制。
教案中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教案中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是指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如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等。
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是教案编写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将从教案编写的角度,阐述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1. 知己知彼教师在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时,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知识背景、学习方法等方面。
只有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2. 制定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科特点,制定可以实现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要符合学科的要求,又要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发挥最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教学目标制定不当,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厌倦和反感情绪。
3. 选择教学策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如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等。
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时,要尽可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5. 检查和改进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检查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同时,教师也需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教师需要通过制定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措施,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和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数学问题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的。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
际问题。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发现数学问题理解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要让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转化为适应生活的能力。
下面就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一、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现状
在我国从古至今仍流传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句,强调苦读,苦练,父母也常嘱咐要“用功”学习,放学回家则常问“上课能听懂吗”、“考了几分”之类的话。
从不问“今天你向老师提了几个问题,你解决了几个问题”。
传统的教育观念流传之久,传播之广,实践之长,根深蒂固。
千百年来,中国学生学答能力不断提高,却掩盖了人们震惊的事实:我们的学生不会发现问题,被教成了
没有问题的学生,然而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现成的问题,需要人们从纷繁杂乱的生活中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最后再想办法解决问题。
如果学生连收集信息并从中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都没有,就更不可能解决问题。
如我在教学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有这样一个题目:有一种饮料有两种包装规格,大瓶容量 1.5升,是小瓶容量的3倍。
小瓶的单价是1.8元,比大瓶便宜3.2元,要求自己提出问题,并列方程解答。
好多同学其实这时候都会列方程并解答,可就是没有问题,而自己却又不会提问,这样的情况还是时常发生的。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却首先高度重视了学生解题的能力,往往忽视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这一过程。
在城镇小学,学生基础比较好,可能会对这一块也比较重视,但是,偏远的乡下小学校,家长对学生学习的不关心,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校的教学设备比较欠缺,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基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浪费”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上,学生通过多做练习,苦读、苦练后,能考上一所不错的初中就已经很满意了,可是哪怕是这样,也仅仅只代表他们解题还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却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怎样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使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我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二、提高乡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扎实基础
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还是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怎样才算是解决了问题呢?一般是以通过列式计算找到问题的答案为标志。
那么要想将问题解决掉,还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比如要会列式,会计算等。
基于乡村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我觉得首先还是要丰富他们的基础知识,提高他们利用基础知识解题的能力。
除了多做练习以外,最主要的还是要老师把握好方法,将题目讲透,并且在讲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至少要渗透这个思想在里面。
其次在解题时,一定要学生理清每题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是靠数量关系解决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是数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可以根据数量关系确定每一步用什么方法算、怎么列式,它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思维方法,为列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小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常出现以下情形:有时,面对数学问题,无从下手;有时,明明思路很清楚,就是解不出来;有时解题到途中,却是:“山穷水尽”,有时即使解出来了,让他说说是怎么解的,他就是说不出来等等.这些疑惑可归结为没有理清其中的数量关系。
所以在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时,一定要要求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听听学生应用数量关系进行逻辑推理的叙述,学生不能仅靠感觉列式计算,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数量关系的训练,在列式解题之前让他们列出数量关系,务必让他们对数量关系感悟到位、理解深刻、掌握牢固。
2.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会消除学生对枯燥的数学知识的厌倦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这样他们学数学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加,不会产生厌学状态。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乐趣
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比较难解的知识,这时作为老师就要善于联想,寻找生活中与之相似的现象来帮助学生的理解。
如曾经听过教学《循环小数》一课,为了使在课堂开始的时候让学生产生新奇感,启动思维,同时也为了分散教学难点,他特地用多媒体引出日常生活中的红绿灯现象让学生观察,得出“它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红绿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学习“循环小数”的定义打下了直观的基础。
4.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要把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
这就要加强实践操作,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
题。
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如在讲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学生知道面积公式后,我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多边形,然后在量一量数据,再计算,体会运用公式解决问题,因为学校比较小,学生每班的人数比较少,所以有时候我也会带他们去操场上,找一些多边形,计算他们的面积,让他们体会真正的学有所用。
如有这样的题目:五月鲜花店,百合花每束10枝,进货价每束56元,零售时,每枝8.5元。
一天上午花店卖出32枝百合花,可盈利多少元?恰好我们班有个同学家开小店,在解答完这个题目后,我给离他家近的同学每人布置了一个任务,其他同学有兴趣的还可以帮忙,就是每人在他家小店里选择一样东西,让家长告诉他们进价多少钱,进的数量有多少,零售又是多少钱,帮他家算算如果进的数量全卖完,他家能盈利多少。
通过这样的一些小活动,让他们自己简单的搜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能力。
其次,要尝试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再如在讲解完超市为了促销搞活动具体设计了三种促销方式,要求学生算算市民选择哪种方式所得优惠更大时,我要求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帮他家设计一种促销方式,让他家一个销售不是很好的产品能在促销中多销售,而且在他家不亏本的前提下,怎样让周围的人通过此次促销获得更大的利润。
虽然同学们最后做的有点不尽人意,但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至少
让他们知道了学有所用,自己都有了一个思考问题的过程,在这样的思考中不断成熟起来。
总之,教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予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实用性,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