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教学课件
5.4第五单元《练习十(二)》(教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十(二)》教学设计
2.根据下面的信息填表。
某地今年一月份的降水量是30毫米,以后连
续5个月的降水量都比前一个月增加4毫米。
根据以上描述,填写下表。
(不用写计算过程)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
30毫米
(
)
(
)
(
) )
谈话:同学们,解决这些问题,你应用哪些策略呢?
知识点整理。
我可以列式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列表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今天,我们就继续运用这些策略,解决练习十的6~11题吧!
一、巩固练习
1.练习十的第6题。
口算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十的第7题。
(1)课件出示:运来香蕉280千克,运来的梨和苹果各有多少千克?
(2)整理线段图的画法:
(3)鼓励学生独立,集体订正。
3.练习十的第7题。
(1)课件出示:8.停车场有12辆卡车,大客车的辆数是卡车的3倍,小汽车开走7辆就与大客车同样多。
小汽车有多少辆?(2)分析问题。
条件:停车场有12辆卡车,
大客车的辆数是卡车的3倍
小汽车开走7辆就与大客车同样多。
也就是,小汽车比大客车多7辆。
问题:小汽车有多少辆?
解题方案:先求出大客车的辆数,再求出小汽车的辆数。
(3)鼓励学生独立,集体订正。
4.练习十的第9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PPT课件
21厘米
小军身高要 通过小华的 身高来求。
小力
小华
根再据根条据件小“华小的身力身高高和1条36件厘 米“,小小华华比比小小军力矮矮211厘5厘米米””可 可以以算算出出““小小军华的的身身高高””
小军
136-15=121(厘米) 121+21=142(厘米)
答:小军身高142厘米。
返回
练习十
今年暑假,小丽和爸爸、妈妈票是380元,食宿费 比前两项费用的总和少130元。食宿费是多少元?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5 解决问题的策略
练习十
复习旧知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课后作业
练习十
复习旧知
可以从条件开始想起,看看能算出什么问题。
(1)红葡萄有25箱,绿葡萄有30箱。
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箱葡萄”; “绿葡萄比红葡萄多多少箱”……
(2)男生有30人,女生比男生少12人。
可以算出“女生有多少人”; “一共有多少人”……
73-49=24(元)
24÷2=12(元) 答:一盒饼干12元。
右图中,把巧克力和两盒饼干看成一 个整体,这个整体是49元,那么左图 就可以变为49元加2盒饼干一共73元, 可以先算出饼干的单价。
有了饼干的单价,巧克
49-24=25(元)
力的单价就很好算了。 答:一盒巧克力25元。
返回
练习十
课堂小结
的少16人。
跳绳的有多少人? 12×5= 60(人)
根据条件“5组同学跳绳, 每组12人”可以算出 “跳绳的有多少人”
根据跳绳的人数和条件“拔 河的人数比跳绳的少16人” 可以算出“拔河的有多少人”
拔河的有多少人? 60-16=44(人)
返回
三年级数学《练习十》教学设计
练习十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数数学三年级(下)P106-107 页,练习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练习更好地体会小数的含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 大小比较以及简单的 加、减计算。
2、通过练习,促进学生对小数的了解,准确地进行简单的加。
减计算。
3、促进学生对小数的了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 大小比较以及简单的加、减计算。
教学难点:准确地进行简单的加。
减计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最近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这节课,我们就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做一些练习。
二、组织练习。
1、练习十第 1 题 (1)用小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独立填写后交流汇报。
(2)第 3 幅图中的 2 个正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 5、10 合起来,它用小 数表示是 2.5。
2、练习十第 2 题 学生独立填写有关小数,说说每个小数的含义。
3、练习十第 3 题 (1)先分别说说每人储蓄的钱分别是几元几角?谁最多?谁最少? (2)指导比较: 先比较李明和张圆,再比较王小军和张圆。
先比较 3 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再比较 9.8 和 9.5 的小数部分。
个 性 复 备4、练习十第 4 题 5、练习十第 5 题先填数再回答问题。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第一组题。
集体订正。
注意竖式的写法。
得数的整数部分如果是 0 时,这个 0 不要漏写。
6、练习十第 7 题 (1)先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2)什么是“一套衣服”? (3)解决第一问。
(4)自己提问并列式解答。
7、练习十第 8 题 8、练习十第 9 题 三、总结拓展。
讨论思考题。
订正以上的习题。
四、课堂作业 先找规律,再接着往下写。
独立填写,后交流。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练习十 ppt苏教版 (共12页)
上午和下午参观的学生一共多少个
上午参观的学生有多少个
下午参观的学生有560个
分成3批
要求( 要求(
每批学生有140个
),需要知道( )和( ),又需要知道( )和(
) )。
根据问题说说数量关系。
还剩下多少元
王老师带了200元
已经用去多少元
要求( 要求(
买了5本
每本笔记本20元
(2)楼下比楼上多多少个座位?
楼下的座位数-楼上的座位数=楼下比楼上多的座位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练习十 ppt苏教版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练习十 ppt苏教版 (共12页)
比一比,算一算。
小颜家去年上半年(1~6月)缴纳电费450元, 下半年(7~12月)平均每月缴纳65元。 (1)去年全年一共缴纳电费多少元?
),需要知道( )和( ),又需要知道( )和(
) )。
根据问题说说数量关系,找出缺少的条件。
(1)学校买了12盒羽毛球和8个篮球,羽毛球的个数是篮 球的几倍?
羽毛球的个数÷篮球的个数=羽毛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 缺少:每盒羽毛球有几个。
(2)桃树有68棵,苹果树有4行,桃树比苹果树多多少棵? 桃树的棵数-苹果树的棵数=桃树比苹果树多的棵数 缺少:每行苹果树有几棵。
•
1.人类进入有阶级的社会以后,这种 原始的 乐舞也 开始出 现变化 。一种 是属于 民间的 演艺, 如迎神 、赛会 时,乡 民们常 要进行 祭神等 活动, 同时还 表演一 些舞蹈 等。
•
2.自然而然即为自由自在,是人生的 最高境 界,也 必然是 书法的 最高境 界。
•
3.历代书家正是在观察、体悟、回归 自然的 过程中 ,提炼 了书法 的点画 样式, 丰富了 书法的 生命意 象,升 华了书 法的审 美境界 ,终将 书法内 化为书 家的人 格修养 和心性 表达。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练习十》教学设计2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练习十》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练习十》是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进行巩固和拓展的练习课。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分数的概念,对分数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分数的运算顺序、运算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练习进行巩固。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分数进行合理估算,找到合适的解题策略,也是需要进一步提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运算方法,实际问题中的分数应用。
2.教学难点:分数运算顺序的掌握,解决实际问题时分数的应用策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引发学生对分数运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练习题,引导学生总结分数运算规律。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激励评价法: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含有练习题的PPT,以便于展示和讲解。
2.练习题:准备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奖品:准备一些小奖品,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如分水果、分享食物等,引导学生关注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实际问题中的分数应用。
完成后,邀请学生上台讲解解题过程,给予表扬和鼓励。
《练习十(一)》教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整数的比较、加减法运算和乘法的基本概念。整数比较是理解数的大小关系,加减法是计算两个数合并或分开的数量,乘法则是快速计算相同加数的和。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基础。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重200克,我们如何计算总重量?通过乘法,我们可以快速得出答案600克。
其次,但在实际计算过程中,速度和准确性还有待提高。我觉得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加减法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计算能力。
在乘法教学部分,我发现学生们对乘法口诀的记忆还不够熟练,这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影响了他们的计算速度。因此,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安排一些乘法口诀的练习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2.空间观念与逻辑思维:运用数轴等教具,培养学生直观的空间观念,同时在解决问题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3.计算能力与问题解决:通过加减法和乘法运算练习,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数学交流与合作: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意识,提高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5.应用意识与创新精神: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鼓励创新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多元策略。
(4)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难以理解问题实质,导致解答错误。
突破方法:通过设置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练习十(一)》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比较整数大小、计算加减法或使用乘法的情况?”比如,购物时比较价格,数玩具数量,或者计算多买了几个苹果。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整数比较、加减乘法的奥秘。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3《练习十》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3《练习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3《练习十》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练习十的内容,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可能会出现因数末尾有0的情况,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够准确、快速地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发现和解决计算过程中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和PPT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2.采用讲解法,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采用练习法,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4.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计算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实例演示、练习题等。
2.练习题: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题等。
3.教学用品: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计算过程。
同时,讲解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技巧。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练习十》教案3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练习十》教案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练习十》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提高他们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运算定律的理解。
本节课的练习题目涵盖了各种不同的情况,旨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熟练运用所学的运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对运算定律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对题目理解不深,或者运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导致计算结果不正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提高他们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运算定律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2.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所学的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标。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练习题目,涵盖各种不同情况。
2.准备计算器、纸张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运算定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练习题目,让学生观察题目,引导他们发现题目中的规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组题目,让学生上黑板演示,其他同学在下面跟着一起计算,检查自己的答案。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方法进行解决,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运算定律的重要性。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57.练习十(2)》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57.练习十(2)》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57.练习十(2)》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初步了解了负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运算顺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和整数的四则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容易混淆运算顺序,对运算法则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明确运算顺序,加深对运算法则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和法则。
2.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运算过程,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发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
3.巩固新知: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加深对运算顺序和法则的理解。
4.拓展延伸:出示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让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5.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练习十|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练习十|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练习十|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五章第三节,主要包括了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2. 能够熟练地进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
3. 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2. 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
3. 学生能够运用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们可以用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我们要计算34乘以25的结果。
2. 讲解例题:我们可以用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将34分解为30和4,将25分解为20和5。
然后,我们先计算30乘以20,得到600,再计算30乘以5,得到150,计算4乘以20,得到80,将这三个结果相加,得到600加150加80,等于830。
所以,34乘以25的结果是830。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计算45乘以32的结果。
4. 解答疑问: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不理解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时候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解答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34 × 25 = 830七、作业设计(1) 23 × 45(2) 56 × 78(3) 89 × 122. 作业答案:(1) 23 × 45 = 1035(2) 56 × 78 = 4368(3) 89 × 12 = 1068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否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练习十 苏教版
练习十〔1〕第 3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的: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进步学生灵敏运用策略的才能;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进步学生灵敏运用策略的才能。
教学难点:进步学生灵敏运用策略的才能。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3分钟〕1.自我回忆预设:从条件出发考虑、列表、画图……2.集体交流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了哪些好方法?追问:从条件出发考虑的策略有什么好处?二、练习提升〔24分钟〕1.适应练习:第1题〔1〕自主提问,同桌互相解答。
①想一想:根据这些条件能提出哪些不同的问题?该怎样解答?②考一考:同桌交流自己的问题,并请对方解答。
学生自主提问、同桌交流,老师巡视指导并帮助后进生。
〔2〕全班交流追问:你是根据哪些条件想到这个问题的?这几个不同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络?2.根本练习〔1〕根据练习单整体练习。
练习单:①做一做:在课堂探究本上完成书本76页第2、3、5题;②想一想: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③说一说: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考虑过程。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小组交流,老师巡视指导并帮助后进生。
〔2〕集体交流一组汇报,其余同学提问补充。
3.应用练习:第4题〔1〕小小讲解员:学生介绍从表中获取的数学信息。
〔2〕讨论怎样求出到达建立路站后的人数?〔3〕独立计算后三站的到站人数,集体交流校对。
指名一组同学汇报,鼓励其余同学英勇补充、质疑。
追问:为什么始发站没有下车人数?点拨:根据始发站的上车人数和建立路站的上下车人数,你能想到什么?算出建立路开出时的人数后,接下来你又能算出什么?4.创编练习〔1〕工地上有135包水泥,用掉了35包。
其余的每天用20包,还能用多少天?〔2〕李老师买了15盒红圆珠笔,每盒8支。
买的黑圆珠笔的支数比红圆珠笔少9支。
要求:第〔2〕小题先提出适宜的问题再解答。
三、回忆总结〔3分钟〕集体交流收获。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还有疑问吗?四、课堂作业〔10分钟〕1.完成?补充习题?第页第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教材解析
《练习十》教材解析第1题,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之后,要让他们说清楚是根据哪些条件想到这些问题的,相关的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例如,根据第(1)题中的条件能够提出的问题有:跳绳的有多少人,拔河的有多少人,跳绳和拔河的一共有多少人,等等。
其中,求出跳绳的人数后就能接着求出拔河的人数了。
第2题,根据图意,小力的身高是136厘米,小英比小力矮15厘米,小军比小英高21厘米。
第4题,要适当帮助学生理解表中的信息,知道表中每一竖栏分别表示一个公交站点的上、下车人数。
其中,西门站由于是始发站,所以没有下车人数的记录,而只有上车人数的记录。
计算公共汽车从每个站点开出时的总人数时,应考虑到汽车从前一站开出时的总人数和本站上、下车的人数。
例如,从建设路站开出时的乘客人数,应等于从西门站开出时的16人,加上本站上车的9人,减去本站下车的1人,得24人。
到:因为“苹果比香蕉的2倍还多70千克”,因此算出280千克的2倍后,再加上70千克,就是苹果的千克数了。
第8题,要通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小汽车开走7辆就与大客车同样多”,就是指小汽车比大客车多7辆。
第10题,要适当帮助学生理解“卖掉20只鸡后,鸡和鸭的只数同样多”这个条件的含义,知道从54只里去掉20只之后,剩下的34只里有一半是鸡、一半是鸭,因此原来鸭有34÷2=17(只),而原来鸡的只数则是17与20的和。
第11题,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一律半价”这个条件的含义,知道所谓“一律半价”,就是指每样商品的售价都是原价的一半。
而由此即可先算出每样商品现在的价钱。
思考题,左图表示的意思是“一盒巧克力和4盒饼干共73元”,右图表示的意思是“一盒巧克力和2盒饼干共49元”。
比较这两组条件,则可发现:2盒饼干共24元。
由此,一盒饼干的价钱就是24÷2=12(元);一盒巧克力的价钱就是73元与4盒饼干价钱的差,或49元与2盒饼干价钱的差。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3:练习十(1)-苏教版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3课时
课题:练习十(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学会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中,进一步感受从条件出发思考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激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难点: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
三、教具准备:
四、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个性备课内容
一、课堂导入
1.谈话: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解决问题时
可以应用什么策略?
2.揭示课题。
二、基础练习
活动一:说一说
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说怎样解答。
(1)5组同学跳绳,每组12人,拔河的人数比跳绳的
少16人。
(2)美术组有26人,书法组比美术组多8人,合唱组
的人数是书法组的3倍。
引导:你是根据哪些条件想到这些问题的,相关的问
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要求学生说清楚。
活动二:解决问题
1.练习十第2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练习十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练习十 | 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和掌握表内乘法口诀,能熟练进行两位数以内的乘法运算。
- 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总价、分配数量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增强解决数学问题的自信心。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互相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理解和记忆表内乘法口诀。
-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 对乘法口诀的灵活运用。
-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乘法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乘法口诀表、教学课件、练习题。
-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前两节课学习的乘法口诀。
- 学生集体背诵乘法口诀,教师随机抽查。
2. 新课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观察规律。
-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规律,如“一一得一”、“二二得四”等。
3. 练习与讨论(15分钟)- 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 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核对答案。
- 教师挑选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强调易错点。
4. 实际问题解决(15分钟)-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如“小明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一共花了多少钱?”- 学生独立思考,运用乘法计算。
-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5. 总结与作业(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乘法口诀的重要性。
-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今天学习的乘法口诀。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导入、新课导入、练习与讨论、实际问题解决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分享,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年级上数学-练习十-苏教版-课件PPT(12张)
有多余条件
鹅的只数
鸡的只数
想一想,算一算。
小红带了100元钱去红领巾玩具店买玩具。买 根据问题说一说数个量关系洋。 娃娃和一辆玩具车,最少剩下多少元?
(1)学校买了12盒羽毛球和8个篮球,羽毛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 下半年比上半年平均每月节省的电费 缺少:每盒羽毛球有几个。 楼下的座位数-楼上的座位数=楼下比楼上多的座位数 (2)桃树有68棵,苹果树有4行,桃树比苹果树多多少棵? 王大伯家养了20只鹅,养的鸭的只数是鹅的5倍, 蓝带的长度-红带的长度=蓝带比红带长多少米 上半年平均每月的电费-下半年平均每月的电费= 下半年(7~12月)平均每月缴纳65元。 上半年的电费+下半年的电费=全年的电费 (1)学校买了12盒羽毛球和8个篮球,羽毛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 (2)下半年比上半年平均每月节省电费多少元? (1)学校买了12盒羽毛球和8个篮球,羽毛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 (1)一本故事书180页,小明已经看了4天,每天看35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2)下半年比上半年平均每月节省电费多少元? 缺少:每行苹果树有几棵。 (2)一本故事书180页,第一天看了38页,第二天看了42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要求( ),又需要知道( )和( )。
要下求半( 年比(上2)半,)年需下平要均知半每道月(节年省)的比和电(费上) 半年平均每月节省电费多少元?
蓝带的长度-红带的长度=蓝带比红带长多少米 (1)学校买了12盒羽毛球和8个篮球,羽毛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 上午参观的学生有多少个
(1)去年全年一共缴纳电费多少元? 根据问题说说数量关系,找出缺少的条件。
根据问题说说数量关系。
上半年的电费+下半年的电费=全年的电费 故事书的总页数-已经看的页数=剩下的页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来香蕉280千克,运来的梨和苹果各有 多少千克? 280×2=560(千克)
560+70=630(千克) 答:运来的梨560千克,苹果630千克。
练习十
8.停车场有12辆卡车,大客车的辆数是 卡车的3倍,小汽车开走7辆就与大客车同 样多。小汽车有多少辆?
12×3=36(辆)
36+7=43(辆)
练习十
10.小玉家养鸡和鸭一共54只,卖掉20鸡 后,鸡和鸭的只数同样多。她家原来养鸭 多少只?养鸡多少只?
54-20=34(只) 34÷2=17(只) 54-17=37(只)
答:她家原来养鸭17只,养鸡37只。
练习十
11.
(1)买3袋开心果要多少元? 26÷2=13(元) 13×3=39(元)
答:买3袋开心果要39元。
练习十
11.
(2)72元可以买多少袋花生? 12÷2=6(元) 72÷6=12(袋)
答: 72元可以买12袋花生。
练习十
思考题:
一盒饼干多少元?一盒巧克力多少元? 73-49=24(元) 24÷2=12(元) 49-24=25(元)
答:一盒饼干12元,一盒巧克力25元。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绿色圃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练习十
练习十
1.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 说怎样解答。 (1)5组同学跳绳,每组12人,拔河的人 数比跳绳的少16人。
24
31
35
34
练习十
5.1本笔记本比1支钢笔贵4元。1本笔记 本多少元?
60÷5=12(元) 12+4=16(元) 答: 1本笔记本16元。
练习十
6.
13×2= 26 16×3= 48 96÷6= 16 84÷4= 21
3×15= 45 4×14= 56 75÷5= 15 91÷7= 13
练习十
答:小汽车有43辆。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下载页面: /thread-532464-1-1.html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练习十
9.某地今年前三个月每月的降水量如下:
四月份的降水量比前三个月的总和还多49 毫米。四月份的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48+50+54+49=201(mm) 答:四月份的降水量是201毫米。
34×3=102(人)
答:合唱组有102人。
练习十
2.
小军身高多少厘米? 136-15=121(厘米) 121+21=142(厘米)
答:小军身高142厘米。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练习十
3.今年暑假,小丽和爸爸、妈妈去旅游。 在全部支出中,交通费540元,景点门票 是380元,食宿费比前两项费用的总和少 130元。食宿费是多少元?
绿色圃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540+380=920(元) 920-130=790(元)
答:食宿费是790元。
练习十
4.下面是一辆公共汽车运行过程中上、 下车人数的记录。从建设路开出时,车上 乘客有多少人?从图书馆、胜利街和中心 广场开出时呢?算一算,填一填。
拔河的有多少人?
5×12=60(人) 60-16=44(人)
答:拔河的有44人。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练习十
1.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 说怎样解答。 (2)美术组有26人,书法组比美术组多8 人,合唱组的人数是书法组的3倍。
合唱组有多少人?
26+8=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