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能力提升 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求时间的问题

合集下载

2019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四_1第3课时《积的变化规律》教案设计

2019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四_1第3课时《积的变化规律》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2019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四_1第3课时《积的变化规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够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积的变化规律2. 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例如,出示两组数:2和3,4和6;让学生计算它们的积,并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 探究新知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

例如,出示例题:计算24×5和48×5,让学生观察、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设计以下练习题:(1)计算:3×7,6×7,9×7。

(2)计算:8×5,16×5,24×5。

(3)计算:12×6,24×3,36×2。

4.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够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积的变化现象,与同学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1. 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巩固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第【1】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索过程,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数学情感。

【说教学重点】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说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1)6×2= (2)20×4=6×20= 10×4=6×200= 5×4=2、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

3、组织学生汇报。

(1)第一组算式中每个算式都有一个因数6,第二组算式中每个算式都有一个因数4。

(2)第一组算式的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大,第二组算式的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小。

(3)当第二个因数不断变大或变小时,积也相应地变大或变小。

4、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1)观察第一组算式,探究规律。

引导学生探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化,积的变化规律,并验证。

(认真观察,发现:其中一个因数都是6,另一个因数由2变成20,积由12变成120。

另一个因数由2变成200,积由12变成1200。

)引导学生将发现的规律用一句话完整地概括出来。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2)观察第二组算式,探究规律。

①继续观察,发现: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也除以几。

②同桌之间一个人按规律写算式,另一个人用竖式验证。

2、在小组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积的变化规律。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三、巩固练习,及时反馈。

1、完成51页“做一做”。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能力提升 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求面积的问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能力提升 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求面积的问题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求面积的问题
例1 有一条宽8米的人行道,占地面积是960平方米。

为了行走方便,道路的宽增加了16米,长不变。

扩宽后这条人行道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方法一
分析 先根据长方形的长=面积÷宽求出人行道的长,再由已知条件宽增加了16米,用加法求出现在的宽。

最后利用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扩宽后这条人行道的面积。

解答 960÷8=120(米)
120×(8+16)
=120×24
=2880(平方米)
方法二
分析 可以利用积的变化规律求解。

因为长×宽=面积,长不变,当宽由8米增加到16+8=24(米)时,相当于宽扩大到原来的24÷8=3倍,积也应该扩大到原来的3倍。

解答 (16+8)÷8=3
960×3=2880(平方米)
答:扩宽后这条人行道的面积是2880平方米。

提示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求解会更简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的抽象概念,可能还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操作,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难点: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运算操作,加深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例题、练习题和相关的生活情境。

2.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道具:如计数器、卡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买两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一共需要多少钱?引导学生用乘法运算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PPT,呈现两个例题,分别是:例题1:2 × 3 = 6例题2:4 × 5 = 20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积的变化规律是什么?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如:5 × 4 = 206 ×7 = 423 × 8 = 244.巩固(10分钟)教师继续给出一些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2. 积的变化规律的计算方法3. 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通过举例,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总结出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

(2)积的变化规律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发现积的变化规律的计算方法,并总结出计算公式。

(3)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讲解例题,引导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观察生活中的积的变化规律现象,与同学分享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这个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学生能否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际问题设计在设计实际问题时,应注重问题的针对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问题可以包括:1. 生活情境题:例如,小明家的果园里有3行苹果树,每行有4棵,如果每棵树平均产量为5千克,那么这个果园一共能产多少千克的苹果?如果每棵树的产量增加2千克,那么总产量会增加多少?2. 数学游戏题: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如“积的变化接力赛”,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_1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_1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课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作者及工作单位
杨陵区大寨镇中心小学马保团
教材分析
《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课本例题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乘法算式中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

此中,学生将会经历研究问题——归纳发现规律——解释说明规律——举例验证规律四个层次的学习过程。

学习中,学生将会用到观察、计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手段,并最终发现规律,归纳与验证规律,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探
1
2
3
度拓展,
而且还在不断享受着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

2. 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

3.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及其运用。

2. 教学难点:理解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积的变化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积的变化规律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列举出生活中运用到积的变化规律的例子。

2.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适量,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新课导入”和“案例分析”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关键步骤,也是教学难点所在。

以下是对这两个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新课导入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产生直观的认识。

例如,可以通过改变一个因数而保持另一个因数不变,让学生观察积的变化情况。

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积的变化规律的基本概念。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 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 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并计算。

2. 学生计算并汇报结果。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中的积的变化,提出问题:“你们发现积有什么变化规律吗?”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积的变化规律,提出问题:“你们能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吗?”2. 学生观察并讨论,尝试找出积的变化规律。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积的变化规律,并板书。

三、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

2. 学生计算并汇报结果。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方法。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

2. 学生计算并汇报结果。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方法。

五、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问题:“你们学到了什么?”2. 学生回答问题,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内容。

六、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

2. 学生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积的变化规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在作业环节,教师应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家教辅导建议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家教辅导建议

小学-数学-打印版小学-数学-打印版 1 《积的变化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家教辅导建议辅导重点积的变化规律。

相关知识说明:本节知识的重点是通过观察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探究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通过大量的举例验证、充分的观察去感悟积的变化规律,并通过适量的练习,才能让孩子达到学得扎实、灵活运用的水平。

辅导方法提示:1.陪孩子一起在具体的情景中找一找事例,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来探索概括出积的变化规律。

2.游戏激趣:选择一些有关积的变化规律的题目,孩子运用所学知识,家长采用笔算或计算器(可故意放慢速度)进行比赛,使孩子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3.抓住一些典型的例子、关键的词语让孩子去推敲、去体会,最终完整、准确地描述出积的变化规律。

辅导效果测评:1.根据6×50=3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2×50= 24×50=- 6×25=2.根据每组第一题的算式,直接写出后两题的得数。

(1) 25×3=75 (2)6×16=96 (3) 18×5-9025×30= 6×160= 18×20=25×300= 6×1600= 9×10=答案1 . 12×50=600 24×50=1200 6×25 =-150点拨 此类题孩子易马虎,做题时应要孩子认真看题,看清哪个因数变化了,因数是怎么变化的,是乘几还是除以几(0除外),这时积又是怎么变化的。

2. (1) 750 7500 (2)960 9600 (3)360 90点拨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要注意哪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是乘几还是除以几,积也要同时乘几或除以几。

第3组最后一小题要注意分步考虑,18除以2变成9,积要除以2,5乘2变成10,积又要乘2,所以9×10还等于9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2.3《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2.3《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2.3《积的变化规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2.3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探索和发现积的变化规律,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习题,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乘法运算,对乘法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积的变化规律,他们可能还没有明确的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发现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和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发现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发现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合作交流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共同探索和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3.实践操作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课件和教学素材。

3.练习题和答案。

4.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2乘以3等于6,让学生回顾整数的乘法运算。

然后提问:如果我们把2乘以3的结果6再乘以2,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如4乘以5等于20,然后提问:如果我们把4乘以5的结果20再乘以2,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怎么乘,只要乘以同一个数,积的结果都会扩大相应的倍数。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如让学生计算3乘以4等于12,然后把12再乘以2,再乘以3,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3课时_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3课时_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3课时_积的变化规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探索和发现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积的变化规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基本运算,对乘法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一些积的变化规律的问题,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和发现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课件:积的变化规律的实例。

2.学具:小卡片、计数器等。

3.练习题:巩固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价格的变化,引发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几个积的变化实例,如2×3=6,2×6=12,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积会发生变化?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小卡片、计数器等学具,进行积的变化规律的操练。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解答。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9)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9)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9)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能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2. 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的变化规律,让学生举例说明。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3)教师点评,强调积的变化规律的关键点。

3. 实践应用(1)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5. 作业布置(1)课后练习题,巩固积的变化规律。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3. 课后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

六、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程度。

2. 分析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掌握情况。

3.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评价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课堂练习题3. 实际问题案例八、教学进度安排1课时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课堂练习题要精心设计,充分体现积的变化规律的特点。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积的变化规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符号意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符号表示数学关系,掌握因数与积之间的变化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熟练进行乘法运算,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4.模型思想:通过建立因数与积之间的数量关系模型,让学生运用模型解释现实问题,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例计算,如32×3和320×3,让学生观察积的变化,理解规律。
2.教学难点
(1)理解因数与积之间的数量关系,尤其是因数扩大(或缩小)与积扩大(或缩小)的倍数关系。
(2)在具体问题中,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3)解决实际问题时,建立数学模型,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求解。
举例:
-难点一:当因数从3变为6(扩大2倍),积并非扩大2倍,而是扩大3倍。需要解释清楚因数与积的倍数关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倍数关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积的变化规律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改变一个因数,观察积的变化,验证积的变化规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第3课时积的变化规律》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从而达到理解规律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是,对于积的变化规律,他们可能还没有直观的感受和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课件和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积的变化。

例如,老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200克,让学生计算这3个苹果的总重量。

然后,老师再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6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100克,让学生计算这6个苹果的总重量。

引导学生发现,虽然苹果的数量和每个苹果的重量发生了变化,但是苹果的总重量却没有发生变化。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课件或者板书,呈现积的变化规律。

例如,老师可以出示一组算式:3×4=12,6×2=12,9×3=27,12×4=48,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这组算式的规律。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可以发现,这组算式的规律是:当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时,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4.1.3《积的变化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

4.1.3《积的变化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

4.1.3《积的变化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讨论等活动,发现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2. 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 教学难点: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定义,为学习积的变化规律做好铺垫。

2. 探索积的变化规律(1)引导学生观察乘法算式,如2×3=6,3×4=12等,让学生发现乘数的变化对积的影响。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3)引导学生通过举例验证积的变化规律。

3. 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1)出示例题,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长方形的长增加到8厘米,宽不变,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引导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4. 总结与拓展(1)引导学生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拓展学生的思维,如:如果两个乘数都增加,积会发生什么变化?5. 课后作业(1)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积的变化规律。

(2)鼓励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注:本教案适用于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材。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积的变化规律”这一部分。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它涉及到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发现,以及如何通过具体的数学活动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规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11)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11)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1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积的变化规律,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及运用。

2. 两个因数的变化对积的影响。

3. 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及运用。

2. 教学难点:两个因数的变化对积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如长方形面积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积的变化规律,让学生举例说明。

(2)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两个因数的变化对积的影响。

(3)引导学生总结积的变化规律,并举例验证。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积的变化规律。

4. 应用拓展(1)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掌握程度。

2. 在实际应用中,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3. 定期进行测试,评估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探究新知”和“巩固练习”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关键步骤,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引导。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2.3《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2.3《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2.3《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2.3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掌握两个因数相乘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规律。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性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乘法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但是,他们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还需要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难点: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进行辅助教学,通过直观的演示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规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积的变化规律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探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3.交流: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明确积的变化规律。

4.巩固: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直观地展示积的变化规律。

可以设计成的形式,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规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变化规侓(二)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变化规侓(二)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变化规律(二)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难点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积的变化规律(一),引导学生回顾积的变化规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积的变化。

① 2 × 3 = 64 × 3 = 126 × 3 = 18② 3 × 2 = 63 ×4 = 123 × 6 = 18(2)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3)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① 5 × 7 = 35,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2倍,积是多少?② 8 × 9 = 72,如果其中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1/3,积是多少?3. 巩固练习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1. 4 × 6 = 24,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是多少?2. 6 × 8 = 48,如果其中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1/2,积是多少?4.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五、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积的变化,发现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同时,要加强学生的练习,提高他们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观察、发现、运用,让学生掌握这一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

同时,要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环节。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10)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10)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够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例如,提问学生:如果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和宽都增加一倍,它的面积会增加多少倍?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积的变化规律,提出问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会发生什么变化?(2)让学生通过举例验证,总结出积的变化规律。

(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两个因数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会发生什么变化?(4)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并总结出规律。

3. 实践应用(1)出示例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列举等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3)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反思(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让学生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教师点评,强调注意事项。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五、板书设计1. 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如果两个因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积扩大的倍数就等于两个因数扩大或缩小的倍数的乘积。

2. 举例:3 ×4 = 12(3 × 2)×(4 × 2)= 24 × 8 = 192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总结出积的变化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求时间的问题
例2 一辆卡车从甲城到乙城要行4小时,一辆轿车的速度是卡车的2倍,那么这辆轿车从甲城到乙城需要几小时?
分析 因为:速度×时间=路程
所以:卡车速度×4=甲、乙两城之间的路程
↓×2 ↓? ↓不变
轿车速度×时间=甲、乙两城之间的路程
通过观察发现此题可以利用积不变的规律来解答。

因为卡车和轿车所行路程相同,也就是积不变。

当积不变时,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必须除以2。

解答 4÷2=2(时)
答:这辆轿车从甲城到乙城需要2小时。

总结
1.在乘法中,要想使积不变,两个因数的变化方向就要相反。

一个因数乘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就要除以相同的数。

2.车辆行驶时,如果路程一定,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就越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