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2019年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完整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推荐文档
主
方法一:把六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
乐 ,就是30。
学
合
方法二:因为30×2=60,所以60÷2=30
作
方法三:用学具动手摆一摆。
交
流
对学生的三种算法都要予以肯定。
3、教师强调:你认为怎样算简便、不容易出
错,就怎样计算。
4、反馈练习 80÷4=
90÷3=
5、试一试 240÷6=
你是怎样算的?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流一下。小
红河镇小学导学案
(2018至2018上学期)
三年 级 数学 学科
教 师:
重难 重、难点:
点及
掌握口算方法。
突破
措施 突破措施:加强和乘法口诀、表内除法的练习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学案设计
预 出示幻灯:2只小兔吃了6个萝卜 习 学 平均每只小兔吃几个萝卜? 案 2只小兔吃10个萝卜,平均每只小兔吃几个萝卜?
个性化设计
1、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你获得哪些信息
?
这是风筝厂的一个加工车间,你能根据这些信
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把你的发现和问题在小组内交
流一下。(学生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师板书,将不用
的问题放入问题口袋)
2、问题一: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鹰风筝?
学生列式并讨论计算方法
60÷2=□(只)
交流计算方法: 自
目 1、2、自主加练强习数1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检标 先独立完成,再互相交流。分清哪些是平移现象,哪
课测前 些是旋转现象。
准反备 馈
2、小游戏:(判断练习)
多媒体课件
根据老师的表述,导判学断案哪设些计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单元由一个信息窗组成,呈现了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到四种动物的体重情况,引出克、千克、吨的认识。
此情境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质量单位产生疑问,如“1克有多种?”“1千克有多重?”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关系及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观察、操作浩大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
能结合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具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课时安排:5课时信息窗一:动物趣闻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构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让学生置疑发问,引出质量单位的学习。
再借助生活实物,如:口香糖、花生米、硬币等,让学生掂一掂,并进行比较,对质量单位建立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课时安排:4课时红河镇小学导学案(2010至2011上学期)三年级数学学科教师:学习内容2——3页,克、千克的认识及练习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3、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一、知识点分析1. 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是指,有两个数,一个是两位数,一个是一位数,通过乘法计算得到的结果。
比如,34 × 4 = 136。
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中,需要掌握以下知识:•十位数的计算:十位数的计算可以通过拆分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的方式来解决,例如,25 × 4 = 20 × 4 + 5 × 4 = 80 + 20 = 100。
•个位数的计算:个位数的计算是指两个数的个位数相乘得到的结果。
•进位:当计算个位数时,如果乘积超过了10,则需要进位。
例如,26 × 4 = 10 × 4 + 6 × 4 = 100 + 24 = 124。
2. 口算技巧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时,可以采用以下技巧:•把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分别乘以一位数;•把十位数和个位数的乘积相加,得到最终的答案。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通过课堂练习,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准确度;3.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口算技巧,提高数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1. 知识点讲解首先,老师需要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知识点,包括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相应的口算技巧。
老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讲解,如使用教具、展示PPT、板书等。
2. 课堂练习在讲解完知识点后,老师可以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练习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在纸上进行计算,逐步熟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在黑板上出示一些计算题目,让学生上台进行演示。
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练习中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同时增强自信心。
3. 日常应用在课堂练习结束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技巧应用到生活中,比如让学生计算饮料、零食等商品的价格。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9.1 面积和面积单位 |青岛版(五四制)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9.1 面积和面积单位|青岛版(五四制)一、学习目标1.认识面积的概念;2.学习面积的计算方法;3.掌握不同单位的面积换算。
二、学习重点1.面积的概念;2.面积计算公式;3.面积单位的换算。
三、学习难点1.面积单位的换算。
四、学习内容1.面积的概念面积是一个平面图形所覆盖的面积,用单位面积的正方形来度量。
我们常用的单位面积是平方米(m²),也有其他的面积单位。
在掌握了面积的概念后,我们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计算面积。
2.面积计算公式常见的平面图形有正方形、矩形、三角形、梯形等。
每个图形的面积计算方式不同,具体方法如下:(1)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 x 边长(2)长方形的面积 = 长 x 宽(3)三角形的面积 = 底边 x 高÷ 2(4)梯形的面积 = (上底 + 下底)x 高÷ 23.面积单位的换算计算面积时还需要掌握面积单位的换算。
我们常见的面积单位包括平方厘米(cm²)、平方分米(dm²)、平方米(m²)、平方千米(km²)等。
它们的换算关系如下:1 平方米 = 10,0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 = 100 平方厘米 1 平方千米 =1,000,000 平方米掌握了单位的换算,我们就可以在计算面积时灵活地选择不同的面积单位。
五、练习题1.求边长是 2 cm 的正方形的面积。
2.某个长方形的长是 5 m,宽是 2 m,求它的面积。
3.求一个底边为 6 cm,高为 2 cm 的三角形的面积。
4.某个梯形的上底是 6 cm,下底是 4 cm,高是 3 cm,求它的面积。
5.一块菜地的长为 4 米,宽为 3 米,面积单位为平方米,求这块菜地的面积。
六、小结面积是一个平面图形所覆盖的面积。
学习面积时,我们需要掌握面积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面积单位的换算。
在计算面积时,我们需要根据图形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计算公式,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面积单位。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二单元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 青岛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青岛版一、知识点本章节将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二、课前准备准备纸笔、习题本,先预习一下本章节的知识点。
三、教学过程3.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算法是:先将两位数和一位数的个位数相乘,然后将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一位数相乘,最后将这两个积加起来得到结果。
例:53 × 6 = ?3 × 6 = 18,将 18 的十位数 1 往前进位。
5 ×6 = 30,加上进位的 1 得 31。
所以,53 × 6 = 318。
3.2 练习题1.计算下列乘法:1.12 × 3 = ?2.14 × 3 = ?3.36 × 4 = ?4.48 × 2 = ?5.23 × 5 = ?6.45 × 6 = ?7.66 × 3 = ?8.27 × 4 = ?9.39 × 5 = ?10.58 × 6 = ?2.填空2.34 × 5 =3.46 × 3 =4.57 × 4 =5.60 × 2 =6.41 × 2 =7.28 × 6 =8.35 × 3 =9.59 × 4 =10.72 × 5 =3.3 课堂练习时间:15分钟完成练习题,老师巡视课堂,耐心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四、课后作业4.1 练习题1.计算下列乘法1.32 × 4 = ?2.43 × 3 = ?3.57 × 6 = ?4.86 × 2 = ?5.23 × 8 = ?6.54 × 7 = ?7.75 × 4 = ?8.24 × 5 = ?9.48 × 7 = ?10.66 × 8 = ?2.填空2.46 × 6 =3.39 × 5 =4.58 × 4 =5.71 × 2 =6.35 × 2 =7.28 × 4 =8.15 × 5 =9.57 × 8 =10.64 × 9 =4.2 思考题1.讨论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应用场景。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导学案青岛版数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导学案青岛版數學教案設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概念。
2. 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并理解其含义。
3. 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和运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
2.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和运算。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分数的概念,如一块蛋糕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得到的是整块蛋糕的一半,这就是分数的概念。
2. 新知识讲解:通过具体的实物演示和图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含义,例如将一个苹果分成四份,每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四分之一。
3. 练习与应用: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包括读写分数、比较分数大小、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等,以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总结与反馈: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收集学生的反馈,以便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四、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
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运用分数。
3. 通过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程度、理解情况等。
2. 结果评价:通过作业、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价。
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教学设计,具体的内容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六 采摘节——混合运算 青岛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六采摘节——混合运算青岛版导学目标1.掌握混合运算的概念。
2.理解加减乘除运算优先级的概念。
3.能够熟练进行两步及以上的混合运算。
导学过程1.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数的加减法,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将学习数的混合运算。
在学习混合运算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优先级的概念。
2. 优先级加减乘除运算在执行的时候是有一定的优先级的。
我们先看一个例子:5 + 3 × 2 = ?这个式子的运算结果为 11 还是 16 呢?如果没有了解优先级的概念,我们可能会得到错误的结果。
正确的运算顺序应该是先乘除后加减。
也就是说,需要先计算 3 × 2 的结果,然后再加上 5。
最终的运算结果为 11。
在数学上,乘号和除号的运算优先级要高于加号和减号。
如果一个式子中同时出现了加减乘除,应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计算:1.先计算括号中的式子;2.先乘除后加减。
如果有连续的乘除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3. 混合运算混合运算指的是在一个式子中同时出现了加减乘除运算,需要按照优先级进行计算。
让我们看一个例子:4 + 2 × 3 ÷ 2 - 1 = ?按照优先级的顺序进行计算,应该先计算 2 × 3 和 3 ÷ 2 的结果。
得到的式子为:4 + 6 ÷ 2 - 1继续按照优先级顺序计算,得到的式子为:4 + 3 - 1最终的结果为 6。
4. 练习1.计算:3 + 4 - 5 × 2 ÷ 2。
2.计算:8 ÷ 2 + 5 × 2 - 4。
3.计算:5 + 4 × (6 - 3) ÷ 3。
总结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数的混合运算。
在进行混合运算时,需要了解运算符的优先级,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参考资料1.《小学数学教育论文集》;2.《小学数学教育研究》。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导学案题目:单元1对克、公斤、吨的理解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我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简单换算。
2.结合实际问题,我能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称重工具。
3.评估生活中常见项目的质量,逐步提高评估能力。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第2页情境图中的内容,说说自己读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你一生中见过什么秤?给我举个例子。
3、预习课本2―4页,填一填。
(1)测量较轻货物的重量通常用()和字母()表示。
我们通常称之为打火机。
(2)计量较重物品有多重,通常用()作单位,用字母()表示,千克又叫()。
(3)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作单位,用字母()表示。
(4)2粒花生米大约重1();1枚2分硬币大约重1();1片口香糖重3();1袋盐重500克,2袋盐重()克,也就是1()。
(请你拿出以上这些物品,掂一掂1克、1千克大约有多重。
)(5)1艘轮船的载重量是4()。
(6)一袋大米重10公斤,10袋大米重100袋大米重1000公斤。
(7)1千克=()克1吨=()千克二、合作探究1.估算并说:1克1公斤是多少?组长应做好记录。
2.生命中的哪些项目是以克和千克为单位的?三年级数学第1页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册辅导案例3、在哪里见过“吨”这个单位?4.天平经常被用来称量生活中较轻的物体。
如何使用天平?3、课堂展示1、小组展示合作探究中的问题,其它小组补充或对展示的小组提问。
注:在交流和探究问题4时,老师分别展示天平、平衡器、弹簧秤和电子秤,并告诉学生如何称量物体的质量,然后学生自己操作,分别称量重量约为1g和1kg的物体,每个物体的特点是什么?2、对展示的小组评价。
四、梳理拓展1.总结克、千克、吨等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时、分、秒的认识2. 认识平面图形3. 两位数加两位数4. 两位数减两位数5. 乘法口诀(一)6. 乘法口诀(二)7. 小数的初步认识8.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概念,学会计算时间,提高时间观念。
2. 培养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能正确识别和命名各种图形。
3. 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提高乘法运算能力。
5. 培养学生对小数的初步认识,能进行简单的小数计算。
6.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学会用数据说话。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减法的运算,乘法口诀的掌握,小数的初步认识。
2. 教学重点:时、分、秒的认识,平面图形的识别,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平面图形卡片,计算器,小数点卡片。
2. 学具:学生用计算器,练习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如讲述钟表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时间。
2. 教学新课:(1)时、分、秒的认识:展示时钟模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时钟的三个指针分别代表什么。
(2)认识平面图形:展示各种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识别并命名。
(3)两位数加减法: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并进行随堂练习。
(4)乘法口诀:带领学生朗读乘法口诀,并进行背诵比赛。
(5)小数的初步认识:通过购物情境引入小数,让学生学会小数的读写和计算。
(6)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然后进行整理和分析。
3. 巩固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相应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时、分、秒的认识:画出时钟模型,标注三个指针。
2. 认识平面图形:画出各种平面图形,标注名称。
3. 两位数加减法:列出算式,标注计算步骤。
4. 乘法口诀:列出乘法口诀表。
5. 小数的初步认识:列出小数的读写和计算规则。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一、知识要点1.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口诀:顶除下,余数留,加一下,商和余。
例如:35 ÷ 51.顶除下,即十位上的数3 ÷ 5,不够,写在商的右边,余数为 3。
2.加一下,即将余数 3 和个位数 5 相加,得到 8。
3.商和余,即商为 7,余数为 3。
2.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口诀:顶除下,余数留,下一位进,下一位除。
例如:246 ÷ 61.顶除下,即百位上的数2 ÷ 6,不够,写在商的右边,余数为 2。
2.余数留,即余数为 2。
3.下一位进,即将余数 2 和十位上的数 4 组成新的除数 24。
4.下一位除,即24÷6=4,将商的整数部分加在原来的商上,得到 41。
5.商和余,即商为 41,余数为 0。
二、实战练习示例一:题目:96 ÷ 3 =解答过程:9 顶 6 下余 0,加 6 得 6,商 32 余 0。
答案:32示例二:题目:357 ÷ 7 =解答过程:35 顶 7 下余 0,余数为 0。
57 下一位进,得 57。
8 下一位除,得 2。
将商的整数部分加在原来的商上,得 51。
答案:51示例三:题目:435 ÷ 9 =解答过程:43 顶 9 下余 7,加 5 得 12,商 48 余 3。
答案:48余3三、练习题1.64 ÷ 8 =2.74 ÷ 2 =3.48 ÷ 4 =4.72 ÷ 6 =5.295 ÷ 5 =6.768 ÷ 4 =7.753 ÷ 9 =8.256 ÷ 8 =9.284 ÷ 4 =10.539 ÷ 7 =四、总结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需要牢记口诀并熟练掌握,能在日常生活中快速解决相关计算问题。
同时,通过练习题的反复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口算能力和数学水平。
【人教版】2019学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第3课时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导学案学习目标:
1、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2、在计算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一、自主学习
自学第14页例3
1、(1)由题可知,上午卖出()个“海宝”,下午卖出()个“海宝”。
要示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用()法计算。
列式为:
(2)、探究380+550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口算
方法二:笔算
2、(1)、要求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用()法计算。
列式为:
(2)探究550—380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口算
方法二:笔算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一)、小组讨论
1、十位相加满十向()。
2、十位不够减,从()位(),在十位上加()再减。
(二)、汇报交流
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从()加起,每个数位上相加的结果写在相就数位的(),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
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从()减起,减到哪一位,就把结果写在哪一位(),哪一位不够减时,从前一位()再减。
三、达标检测:
1、完成课本14页做一做
2、完成坚式
230 490 390 340
+ 540 —130 +260 —260
四、反思总结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三第1、
2、
3、4题。
《克、千克、吨的认识》(导学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克、千克、吨的认识(导学案)前置知识在学习本文档之前,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重量的认识;2.计量单位的概念。
重量的认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重量这个概念。
当我们说一个东西很重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描述它的重量大小。
那么,什么是重量呢?简单来说,重量就是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作用力的大小。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力很大,那么它的重量就很大。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力很小,那么它的重量就很小。
计量单位的概念在量化重量大小的时候,我们需要使用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是一种表示长度、重量、体积等物理量的标准。
在国际上,有一套统一的计量单位体系,被称为“国际单位制(SI)”。
在中国,我们也有自己的计量单位体系。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重量计量单位:•毫克(mg)•克(g)•千克(kg)•吨(t)这些计量单位中,毫克表示的是非常小的重量(比如一颗药丸的重量),克表示的是一般的重量(比如一根铅笔的重量),千克表示的是比较大的重量(比如一张沙发的重量),吨则表示非常大的重量(比如一辆卡车的重量)。
克、千克、吨的换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对不同的重量计量单位进行换算。
下面是一些典型的换算关系:1.1克 = 1000毫克2.1千克 = 1000克3.1吨 = 1000千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给出了一个物体的重量,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换算得到它在其他重量计量单位下的重量。
比如说,我们有一个物体的重量是2500克,那么它在千克下的重量是2.5千克,在吨下的重量是0.0025吨。
总结通过本文档,我们了解了重量的概念以及计量单位的概念。
我们学习了常见的重量计量单位并掌握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量化重量大小,方便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进行计量和交流。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认识方向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认识方向一、思考1.你知道什么是方向吗?方向是如何表示的?2.在生活中,哪些事情需要知道方向呢?3.你在学习数学时,有没有接触到方向的知识?可以举例说明。
二、引入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知道方向,比如在找路、走迷宫、看地图等情况下。
而在学习数学时,方向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数学中,我们需要了解方向的概念以及如何表示方向。
三、认识方向3.1 方向的概念方向是描述物体移动方位的概念。
我们通常用东、西、南、北等方位词来表示方向。
这些方位词可以组合使用,例如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
另外,我们也可以用角度来表示方向,比如0度、90度、180度、270度等。
3.2 方向的表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指南针、地图等来表示方向。
在数学中,我们通常使用向量来表示方向。
向量是一个有大小有方向的量,可以用箭头来表示。
箭头的长度代表向量的大小,箭头的方向代表向量的方向。
下图中,箭头AB就是一个向量。
箭头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可以看到向量AB是从点A指向点B的。
向量的表示向量的表示3.3 方向的运算在数学中,我们需要学会对向量进行运算。
常见的向量运算有加法、减法、数乘等。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向量的加法。
向量加法的规则是:将两个向量的起点重合,然后将它们的箭头相连,新向量的箭头指向连接起点和第二个向量的箭头的端点。
如下图所示:向量加法向量加法四、练习与拓展1.请用向量表示出下图中的方向。
方向练习1方向练习12.请用向量表示出下图中的方向,并求出向量的大小。
方向练习2方向练习2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看地图找路的情况,请尝试使用地图来寻找下图中的路线。
地图练习地图练习五、总结通过本次学习,我们了解了方向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学习了如何用向量来表示方向。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向量的加法运算。
在生活和学习中,方向的概念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如地应用方向的知识。
变废为宝(导学案)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变废为宝(导学案)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引入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废弃物,比如旧衣服、空罐子、废纸等等,这些废弃物原本可能会被扔掉,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它们变成有用的东西,不仅可以减少垃圾污染,还可以节省资源、保护环境。
那么,你知道如何将这些废弃物变废为宝吗?学习目标•了解废物利用的意义;•能够将废物变成有用的物品;•掌握简单的数学计算知识。
废物变废为宝废物掉头变身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废品中创造出新的有用物品,比如利用废纸 DIY 一些小手工制品,用稀有金属做成的废旧汽车制成的新轮胎和喷气推进器,让人惊叹不已。
在利用废物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将废物变为有用的物品,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保护我们的地球。
生活中的废品利用生活中有很多废品可以变废为宝,比如:•旧衣服可以利用废旧布料制造成手工艺品或再利用制成新衣裳;•空瓶子可以制成装饰品,比如花瓶;•废旧电器可以利用其中的金属等材料分离出来利用。
废物利用的意义废物利用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健康、节约、环保的生活态度。
废物利用的做法不仅可以改善环境,减少垃圾的污染,而且还可以节约和利用资源,避免浪费,并且起到了社会教化的作用。
数学计算在废物利用的过程中,数学计算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比如,我们需要测量废纸的大小、重量,并计算出利用这些废纸可以创造出多少有用的物品;我们需要计算花费多少原材料可以制造出一个废材利用的手工制品等等。
总结通过本次学习,我们了解了废物利用的重要性、生活中的废品利用技巧以及数学计算在废物利用中的作用。
希望大家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克、千克和吨的练习课【导学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克、千克和吨的练习课(导学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导言本次练习课的主要内容为克、千克和吨。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克、千克和吨这些单位。
本次课程将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些单位的转换。
课程目标1.熟练掌握克、千克和吨的转换。
2.了解在生活中各种物品的重量以及相应的计量单位。
学习内容I. 学习克、千克和吨的基本概念•克–定义:1千克=1000克,1克是十分之一毫升的重量,通常表示物品的重量较轻时使用。
–实例:一毫米粗的银针的重量为0.5克。
•千克–定义:1千克=1000克,轻物品重量的单位。
–实例:1瓶水的重量为1千克。
•吨–定义:吨是质量单位制中较大的基本单位,1吨=1000千克。
–实例:一头大象的重量大约是3吨。
II. 克、千克和吨之间的转换1.克与千克之间的转换–1千克=1000克–1克=0.001千克2.千克与吨之间的转换–1吨=1000千克–1千克=0.001吨3.克与吨之间的转换–1吨=1000000克–1克=0.000001吨III. 实践练习以下是一些需要进行克、千克和吨之间转换的例子,请同学们完成计算。
1.报纸一个的重量是20克,求100个报纸的重量。
–解: 100个报纸的重量=20克/个×100=2000克=2千克。
2.某物块重量为1.5吨,求其重量多少克。
–解: 1吨=1000千克,所以 1.5吨=1.5×1000=1500千克。
又 1千克=1000克,所以 1500千克=1500×1000=1500000克。
3.汽车重量为1200千克,求它的重量多少吨。
–解:1200千克=1200/1000吨=1.2吨。
4.一条河豚的重量为4千克,求它的重量多少克。
–解:1千克=1000克,所以 4千克=4×1000=4000克。
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使用克、千克和吨的情况。
通过对这些单位的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计量和描述生活中的物品重量。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导学案青岛版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导学案青岛版一、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2、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3、培养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
2、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三、学习准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若干,彩笔。
四、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探索数学王国里的一个新朋友——分数。
(展示主题图)在公园里,两个小朋友正在分享食物。
把 4 个苹果平均分给 2 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2 个)把 2 瓶水平均分给 2 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瓶?(1 瓶)那把 1 个月饼平均分给 2 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呢?(二)自主探究1、认识二分之一(1)动手操作: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圆形纸,试着折一折,把它平均分成 2 份。
(2)展示交流:谁愿意把你的折法展示给大家看?(3)明确:把一个圆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frac{1}{2}\)。
(4)指导读写: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 2,最后写分子 1。
读作:二分之一。
2、认识四分之一(1)如果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2)动手折一折,并涂上颜色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
(3)展示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折的?(4)得出: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 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写作:\(\frac{1}{4}\)。
3、认识几分之一(1)想一想:如果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 5 份、6 份、8 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2)动手折一折、涂一涂,并用分数表示出来。
(3)小组交流:你折的是几分之一?(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上的“做一做”。
2、下面哪个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二分之一?在()里画“√”。
克与千克的认识【导学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克与千克的认识(导学案)一、引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重量的知识。
你知道什么是重量吗?重量是物体与地球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可以说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重量,像书包、水果、饭菜等等,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用数学单位来衡量它们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克与千克的认识。
二、概念解释•重量的计量单位我们知道,重量的计量单位是“克”和“千克”。
那么,什么是克和千克呢?1.克克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通常用来表示较小质量的物品,例如指甲油、钥匙、铅笔等等。
1克等于1000毫克,1千克等于1000克。
2.千克千克是更大质量的单位,通常用来表示较大重量的物品,例如小孩子的体重、家具、电器等等。
1千克等于1000克,也就是1千克等于1万毫克。
•克与千克的转换当我们需要计算或比较较大的重物时,就需要用千克来计算。
而比较小的轻物,则可以使用克作为计量单位。
如何在克和千克之间进行转换呢?1.克转换为千克将克数除以1000即可,例如:1800克=1.8千克。
2.千克转换为克将千克数乘以1000即可,例如:3.5千克=3500克。
合理运用克与千克进行计量,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三、应用举例1.比较重量小明和小华购买了自己心仪的早餐。
小明选择了一碗豆浆配两个油条,小华选择了一杯酸奶配两个面包。
两人准备坐下来享用美味的早餐时,小明突然看到对面的小华吃了一口又一口,有些不满意自己的选择了。
于是,小明拿出自己的表称了一下,结果发现自己的早餐比小华的轻了300克。
小明恍然大悟:他应该选择了更有营养的的燕麦片!2.称物品重量小明的爷爷在旅游时买了许多纪念品,其中有一只很小的金鱼。
小明很想知道这只金鱼有多重,于是拿出家里的电子秤称了一下,结果是5克。
小明觉得这个数字太抽象了,不太能够感受到大小。
于是,小明乘以1000,算出金鱼的重量是0.005千克。
四、总结与归纳在本次学习中,我们深入了解了重量的计量单位“克”和“千克”,并学会了如何在克和千克之间进行转换。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导学案
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学习重难点:克、千克、吨的认识和对常见物品质量的估计。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做单位,克可以用()表示。
一粒花生米大约重1克。
2、表示较重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做单位。
千克可以用()表示。
1千克=()克。
1袋食盐500克,2袋食盐重()千克。
3、计量很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做单位。
吨可以用()表示。
1吨=()千克。
四、自主练习:1、我会填
(1)一头大象重5()。
一只梨重300()。
一袋面粉重25()。
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是1()。
2、选一选:(1)、下列单位中,不是质量单位的是()
A 克
B 米
C 吨
D 千克
(2)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重。
A铁 B 棉花 C 一样。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4信息窗一(时、分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4信息窗一(时、分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时的认识时的基本单位是小时(h),单位小时可以用分(min)表示具体的时间,一个小时有60分钟。
我们平常把一天分成24小时来称呼,24小时称为一天。
1. 时的读法小时的读法是把小时数读作整数加上“点”再读分钟,例如:•1.30h 读作一点三十分•4.45h 读作四点四十五分2. 时的写法小时的写法为整数或带小数点的数,例如:•1小时用1表示•1小时30分钟用1.30表示3. 时的换算小时与分钟之间可以相互换算,具体方法为:•1小时=60分钟•1分钟=1/60小时二、分的认识分是时刻上细分的单位,分的符号是“′”,即左上角有一个小斜杠(’)。
分又可以细分为秒(s),一个分等于60秒。
1. 分的读法分数的读法是把数字读出来,然后加上“分”字,例如:•10′ 读作十分•45′ 读作四十五分2. 分的写法分数的写法为整数或带小数点的数加上“′”,例如:•10分用10′表示•10分30秒用10.5′表示3. 分的换算分与秒之间可以相互换算,具体方法为:•1分=60秒•1秒=1/60分三、时、分的加减与比较1. 时、分的加减时、分的加减在数轴或钟表上可以形象地表示出来,具体方法为:•两个时间相加,先把分钟的和化成小于60的余数,然后把余数加到小时上。
•两个时间相减,先把分钟的差化成小于60的正数,然后把小时的差化成正数,最后化成一定的格式。
例如:•2.20h + 1.35h = 3.55h•3.10h - 2.45h = 0.25h2. 时、分的比较当两个时间不相等时,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小时数和分钟数来确定它们的前后顺序。
具体方法为:•先比较小时数,小时数相等时再比较分钟数。
•如果两个时间的小时数和分钟数都相等,那么它们应该是相等的时间。
例如:•3.10h > 2.30h•4.30h = 4.30h•2.30h 15′ < 2.45h四、辅助工具——钟表钟表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时间的概念和时间的变化。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学年一学期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备课记录第一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知识,了解三种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三者形成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
同时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吨的认识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安排:3课时课时备课课时备课课时备课第二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能正确的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学会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方法。
2.经历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明确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运算能力。
在分部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的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学会分布解决“求比一个数的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分部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4课时备课课时备课课时备课课时备课课时备课课时备课第三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的方法的策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4.能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究过程,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1. 结合具体情境,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教材分析:本单元由一个信息窗组成,呈现了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到四种动物的体重情况,引出克、千克、吨的认识。
此情境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质量单位产生疑问,如“1克有多种?”“1千克有多重?”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关系及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观察、操作浩大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
能结合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具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课时安排:5课时信息窗一:动物趣闻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构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让学生置疑发问,引出质量单位的学习。
再借助生活实物,如:口香糖、花生米、硬币等,让学生掂一掂,并进行比较,对质量单位建立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课时安排:4课时三年级数学学科学习内容2——3页,克、千克的认识及练习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3、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及突破措施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
突破措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课前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导学案设计个性化设计预习学案 1、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一个苹果、一个花生米、一本字典,哪个重,哪个轻。
自主乐学合作交流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1、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2、学生置疑:1)为什么有的是克,有的是千克吨2)1克有多重? 3)克、千克、吨是什么?3、带这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二、探究新知1、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2、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1)问:“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
(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
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3)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3、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4、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1)让同学们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2)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3)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检测反馈1、自主练习P6—1、22、实践活动:小组合作估一估、称一称你身边的物品课堂小结我们认识了克、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能举例说说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课外拓展同学们,你能到超市中找一找和千克、克有关的物品吗?教学反思三年级数学学科教师:学习内容6——7自主练习,克、千克相关知识及拓展练习学习目标1、巩固质量单位“克”“千克”,并能进行两个单位间的转化2、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3、能运用所学的克、千克知识解决生活问题重难点及突破措施重难点: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突破措施:通过克和千克的大小比较、适当重量单位的填写,以及结合所学质量单位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加深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增强与生活的联系性。
课前准备体秤、生活实物导学案设计个性化设计预习学案 1、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2、举例说说克、千克的应用自主乐学合作交流一、导课复习1、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怎样知道我们的体重呢?2、认识体秤,简单介绍。
3、小组合作称一称组中成员的体重4、你还知道哪些秤二、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P8—10 部分内容练习比较克与千克之间的大小2、补充:填合适的单位1)小兰体重32()2)一个鸡蛋重50()考察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把握3) 2瓶矿泉水重约()4) 7粒黄豆约重()检测反馈1、自主练习P8—112、自主练习P8—8 独立完成,课外拓展有两种薯片,一种是净重200g,价格是2.50元;一种是净重150g,价格是2.50元。
你会选哪一种?为什么?教学反思三年级数学学科教师:学习内容5页,吨的初步认识,以及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重难点及突破措施重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突破措施:在千克、克的基础上,由学生对质量单位应填什么的置疑,引出吨的学习。
通过由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方法,结合同学的体重让学生感知吨有多重,从而认识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设计个性化设计预习学案1.你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2.填空.1千克=()克3千克=()克1000克=()千克5000克=()千克自主乐学合作交流1.教学吨的认识.(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2)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3)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4)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一桶油重100千克,几桶油重1吨?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5)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6)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7)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1)出示: 3吨=()千克8000千克=()吨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2)师强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3)练习质疑① 3吨=()千克 5000千克=()吨② 一只大象体重6吨,是()千克.检测反馈1、日常生活中计量哪些东西的重量用吨作单位?写出几种来.2、2吨=()千克5千克=()克7000千克=()吨9000克=()千克3、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是多少吨?课外拓展P7 自主练习第6、7题。
教学反思三年级数学学科教师:学习内容6—9自主练习,复习、巩固吨的相关知识学习目标1、使学生加深对质量单位吨的认识,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重难点及突破措施重难点:能准确感知物体的大体质量突破措施:通过,填写适当的质量单位、质量单位之间的转化等练习,巩固学生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同时,通过情境问题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克、千克、吨这几个质量单位。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导学案设计个性化设计预习学案1、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质量以“吨”作单位?2、感悟生活中的“吨”。
自主乐学合作交流1、我问你答。
你能把我说的单位快速转化为“千克”吗3吨=()千克克=()千克 6000克=()千克50吨=()千克2、排排队(从大到小排)1)3千克 3吨 3克2)2千克 2500克 2吨 1500千克 25000克3、自主练习P7—6 (同位讨论解决方案)4、自主练习P7—7猎豹体重80()鲸鱼体重34()袋鼠体重30()每小时跑100()每小时游30()每小时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