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14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
邹忌讽齐王纳谏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福建省福州金山中学语文组康琴课题名称:《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材版本: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章节:九年级下册第22课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会根据课下注释和利用工具书翻译课文,读准“昳”“窥”等6个易读错字的字音,理解并积累“服”“私”“朝”等8个重要文言词汇的意思。
2.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能读准“今齐地方千里”等4个重要句子的朗读节奏,能做到理解背诵课文。
3. 学习课文类比说理、以小见大的写法,理解分析文中邹忌和齐威王的人物形象,并以其中一个人物用第一人称改写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初步理解文意,课堂上通过诵读进一步理解文意,课堂抢答等语文学习活动,积累重要文言词汇,理解人物形象。
2. 通过学生的课堂学习思考和抢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师生互动,学生课堂演练等课堂活动学习改写课文,培养学生写作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预习、合作探究、讨论、抢答等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中感受文言文精炼的语言魅力,同时培养学生注重预习、善于积累、勤于思考、积极实践、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
学情分析:由于期末全市质检的需要,九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在这个上学期就要完成九下文言文的学习任务,对于初中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学生已经有了良好的文言文学习基础和自学能力,积累了不少的文言词汇,对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应用能力,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再加上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都很强,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一软件的使用能力,学生们对IRS即时反馈器(即抢答器)很感兴趣。
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述能力参差不齐,基础性的词语解释回答不难,而对句子的理解翻译不一定都很准确,特别是对有的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改写课文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所以学习本课,学生在字音、朗读停顿和词语句子翻译方面问题不大,但对于课文写法、人物形象分析和改写课文等方面的学习有一定难度,既是课堂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老师要通过电子白板、IRS即时反馈系统和录播系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继续学习并积累新的知识点,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法,体会文中人物形象,并运用已学知识指导学生学习用第一人称改写课文,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九年级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九年级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讽齐王”、“纳谏”等。
(3)了解邹忌的背景和讽齐王的故事,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故事,培养自己的思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于接受他人批评和建议的精神,善于自我反省。
(3)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讽齐王”、“纳谏”等。
(3)了解邹忌的背景和讽齐王的故事,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寓意。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古文表达和修辞手法。
(2)通过课文故事,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邹忌的背景和讽齐王的故事。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提问:“讽”和“纳谏”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句。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邹忌的讽言和齐王的反应。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2.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邹忌讽齐王的小故事。
3. 思考:课文中的邹忌讽齐王的故事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精选3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精选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作者分享了3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篇一一、导语: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二、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学生通过初读,筛选出自己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借助工具书查明后再读一遍。
易读错的字有: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窥(kuī)镜期(jī)年朝(cháo)于齐间(jiàn)进(二)再读课文,读清句读。
让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理解字义、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读出语句的停顿。
可让一学生读,让其他学生听他哪些句子读错了,然后一起纠正。
如:1、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修/八尺有余(√)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3、王之蔽/甚矣!(√)王之/蔽甚矣!(×)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三、完成板书忌齐王妻----------宫妇左右妾----------朝廷之臣客---------四境之内四、关于进谏很多时候,由于一篇《邵公谏厉王止谤》,《邹忌讽齐王纳谏》很自然的成为一篇成功的进谏范本。
臧克家在《纳谏与止谤》一文中对这一点作过精彩的论述。
而在历史上各名家也差不多是众口一辞地肯定了邹忌的讽谏艺术,甚至于拔高了这种艺术。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邹忌讽齐王的寓意和作用。
2.学习邹忌的智慧和勇气,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3.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邹忌的讽喻技巧和齐王的纳谏态度。
2.教学难点:体会邹忌讽喻的深刻内涵,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课堂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字词句意。
教师辅导学生解决阅读中的难点问题。
3.分析课文内容学生分享阅读感悟,讨论邹忌讽齐王的寓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邹忌的讽喻技巧,如设喻、对比、夸张等。
学生举例说明邹忌讽喻的深刻内涵。
4.分析邹忌与齐王的人物形象学生讨论邹忌和齐王的人物特点,如智慧、勇气、明智、谦逊等。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具体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5.课堂讨论邹忌为何选择讽喻这种方式向齐王进言?齐王为何能接受邹忌的讽喻并采纳其意见?你如何看待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学生归纳课文主旨,理解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意义。
7.课堂练习翻译重点句子。
解释词语。
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8.课后作业背诵课文。
写一篇关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读后感。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旨。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氛围活跃。
3.在课后作业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2.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发言积极、讨论认真等。
3.评价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完成情况,如翻译准确、概括得当等。
六、教学资源1.教材:《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2.辅助资料:相关历史背景资料、人物介绍等。
七、教学时间2课时八、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汇。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一. 教材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文言文。
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大臣邹忌以自己的家事喻国事,讽劝齐王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通过邹忌的讽谏,使学生了解和学习到敢于进谏、善于进谏的道理,进而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掌握了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但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生僻字词较多,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
同时,学生对邹忌的讽谏技巧和齐王的明智决策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僻字词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邹忌的讽谏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进谏、善于进谏的精神品质,增强对社会公正和人伦道德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2.邹忌的讽谏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3.对齐王明智决策的分析和评价。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查阅生僻字词的含义,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邹忌的讽谏技巧,分享自己的观点。
3.启发引导: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突破重难点。
4.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邹忌、齐王等角色,进行课堂表演,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便于学生跟读、模仿。
2.生僻字词表:帮助学生查阅、记忆。
3.角色扮演道具:如帽子、扇子等,增加课堂趣味性。
4.课件:用于展示课文内容、邹忌的讽谏技巧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对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邹忌讽谏的艺术魅力。
学生跟读、模仿,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邹忌的讽谏技巧。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一)教学重点:1.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通过体会文言语句的语气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3.通过仔细品味,体会邹忌的讽刺艺术。
教学难点: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二、《战国策》介绍《战国策》是经汉代刘向整理的一部历史散文著作。
又名《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
三、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四、阅读分析课文第一段1.“徐公何能及君也”中的“及”与“虽悔之,亦无及己”的“及”是否相同?答:不同。
前者是赶得上的意思,后者是来得及的意思。
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中的“若”是何意?若还有哪些用法?答:“若”是如、比得上的意思;与前文的“及”意思相同。
“若”的用法还有:①你(若毒之乎)②如果(若业为吾所有)③好像(仿佛若有光)④像(其急若此)。
3.“自以为不如”中“以为”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吗?答:相同。
都是认为的意思。
4.段中“美”有几种用法?答:两种。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是意动用法,认为美的意思,前面的都是美丽、潇洒的意思。
5.吾孰与城北徐公美”中“孰”是何意思?答:“孰”的意思是“谁”;“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中的“孰”就是这个意思,他的用法还有:①哪、哪里(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者乎)②仔细(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③同“熟”(徐公来,孰视之)。
6.这一段开头写邹忌的外貌起何作用?答:其作用是引出后文关于“美”的讨论。
结合后文也可以表现邹忌的谦虚之意。
九年级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讽齐王”、“纳谏”等。
(3)分析邹忌的讽谏艺术和齐王的纳谏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接纳他人意见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式。
2. 分析邹忌的讽谏艺术和齐王的纳谏态度。
3. 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代的讽谏文化,明白邹忌的讽谏目的。
2. 分析齐王接纳意见的过程,从中体会接纳他人意见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邹忌和《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邹忌的讽谏艺术和齐王的纳谏态度,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思想。
4. 欣赏分析: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排比等。
5. 拓展延伸: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接纳他人意见方面的体会。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接纳他人意见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准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2.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在接纳他人意见方面的体会。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
2. 利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邹忌讽齐王的故事,让学生理解讽谏文化和接纳他人意见的重要性。
3. 运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相关资料,如注释、译文等。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 准备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
九年级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最新7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最新7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战国策》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3、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4、理解文中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用自学、质疑、答疑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来学习课文,鼓励学生发表自已的见解。
2、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文章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要有勤于思考和自知之明的精神。
2、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掌握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二)难点:体会邹忌劝谏的技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中国历史上不乏忠臣进谏的故事,但他们的命运都各不相同:比干劝商纣王不要沉湎于酒色而被挖心,蹇叔劝谏秦穆公不要出兵伐郑而被嘲讽羞辱,屈原劝谏楚怀王连齐抗秦而被放逐,伍子胥劝谏吴王夫差除掉勾践而身为戮没,但邹忌劝谏齐威王却收到成效。
这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从今天要学习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简介《战国策》《战国策》原名《国事》《短长》《事语》等,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
至于这部书的作者已不可考。
《战国策》主要记述战国时代策士们的言行和主张。
其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等。
《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2、简介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3、简介齐威王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
九年级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把握课文的大意;(3)分析课文中邹忌的讽谏艺术和齐王的纳谏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和形象美;(3)运用课文中的讽谏技巧,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见解、勇于实践的精神风貌;(3)领会课文中邹忌讽谏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和批判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 分析课文中邹忌的讽谏艺术和齐王的纳谏态度。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汉语词语和句式的理解;2. 邹忌讽谏技巧的把握;3. 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邹忌的讽谏艺术;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交流对邹忌讽谏技巧的认识;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5. 实践演练: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讽谏技巧,进行角色扮演或写作练习;6.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发挥潜能。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2. 收集有关邹忌和齐王的资料,加深对课文背景的了解;3. 运用课文中的讽谏技巧,写一篇关于现实生活中纳谏与讽谏的短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掌握邹忌的讽谏技巧;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4.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的美感;5.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九年级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分析邹忌的讽谏艺术和齐王的纳谏态度,认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和思想美;(3)提高自己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2)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品质;(3)培养学生注重事实、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邹忌的讽谏艺术和齐王的纳谏态度;(3)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和思想美。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2)邹忌讽谏艺术和齐王纳谏态度的分析。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作者、背景及意义;(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解决字词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解分析:(1)针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2)分析邹忌的讽谏艺术和齐王的纳谏态度;(3)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联系现实生活。
5. 朗读练习:(1)让学生分层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2)挑选学生进行朗读展示,大家共同评价。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邹忌的讽谏艺术和齐王的纳谏态度。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邹忌讽谏艺术和齐王纳谏态度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1)推荐阅读《战国策》中其他篇章,如《触龙说赵太后》、《韩非子·喻老》等;(2)比较这些篇章在讽谏艺术和纳谏态度方面的异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欣赏古文,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学会勇于接受他人意见,善于纳谏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邹忌讽齐王纳谏》。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明确学习目标。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查找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并与同学交流。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4. 讲解分析:(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意义和价值。
(2)学生分享自己对勇于接受他人意见,善于纳谏的认识和体会。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案例,理解讽喻的艺术。
3. 运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针对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
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成语“讽谏”的来源,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和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文言文的韵味,尝试理解文章大意。
(3)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详细的课文讲解,分析课文的重难点,如特殊句式、人物形象等。
(4)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深入探讨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和难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难点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道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学生对于成语、典故等传统文化知识有较高的兴趣,这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
2.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对于长句、难句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
3.学生在分析课文内容时,可能对人物形象、论证方法等方面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启发和指导。
4.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对于忠诚、正直等品德有较高的认同感,但可能在实际生活中难以践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课文中的道理。
5.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有所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3.内容概括:引导学生总结文章主要内容,分析邹忌是如何运用讽谏的艺术,成功说服齐威王纳谏的。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战国策》教学目的1. 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2. 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编剧、表演,理解邹忌讽谏的思路和技巧。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步骤课前准备:1. 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2. 搜集资料,了解邹忌及齐王其人。
第一课时二、解题1. 思考:文题有几层意思?讲解“讽谏”。
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本文语言不算艰深,篇幅也不长,要反复朗读,达到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
1. 初读课文: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音、语气、句读。
易读错的字有:昳(yi )丽朝(zhao )服衣冠(guan )窥(kui )镜期(ji )年朝( chao)于齐间(jian )进2. 再读课文:教师从读音、语气、句读三个角度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理解字义、词义、句意。
第一段记叙十分生动,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
第二段是邹忌讽谏齐威王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个性特色,读时应注意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肃的内容。
第三段记叙纳谏的举措及结果,要读得层次分明。
重读“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皆朝于齐”等词语。
3. 三读课文:理清结构层次第一段:进谏的依据。
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并决定“入朝见威王”。
第二段:进谏的内容。
邹忌以自己受蒙蔽之事讽谕齐王,用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省悟到纳谏的必要性。
第三段:纳谏的举措及结果。
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颁布政令,悬赏求谏。
齐威王纳谏除蔽,政治清明,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
九年级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九年级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1、结合工具,读准字音。
2、结合注释、积累,明确文言重点字词含义,疏通文意。
3、质疑讨论,明确人物形象,体会邹忌讽谏的.艺术。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重点:1、结合注释,掌握部分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理解全文内容。
2、背诵全文,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难点:质疑讨论,熟悉人物形象,欣赏邹忌讽谏的艺术。
教学过程:一、导入离罢春秋激烈的战场,我们走入了战国的风云。
今天,我们将跟随邹忌,一同在《战国策》中去感受君臣间的一段轶事。
二、结合工具,明确字音1、生结合注释、字典,扫清生字障碍。
2、师生交流疑难字词。
3、师出示投影,明确重点字词(投影)形貌昳丽朝服衣冠入朝见威王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皆朝于秦4、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5、师纠正误音。
三、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梳理第一小节①生结合注释,梳理第一小节、②生质疑,师生讨论共同解决疑难字词、③师明确第一节重点字词﹑语句、(投影)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徐公何能及君徐公来,孰视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梳理二小节由自己个人的生活小事悟出其中的道理,这与讽齐王纳谏有什么关系呢?①生结合注释,梳理第二小节、②生质疑,师生讨论共同解决疑难字词、③师明确重点字词﹑语句、(投影)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王之蔽甚矣3、梳理第三小节① 生结合注释,梳理第三小节、② 生质疑,师生讨论共同解决疑难字词、③师明确第一节重点字词﹑语句、(投影)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14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1课时)教
案苏教版
认识到邹忌讽谏的艺术性,将其与魏征对比,谈谈讽谏的艺术性。
尽管如此,仍有许多臣子敢于直面进谏。
你知道吗?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藉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
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
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
如今齐国有方圆千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王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
间:偶尔。
刚开始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场景,
说明最初的进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了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邹忌的讽谏艺术,对于当代人际交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愿同学邹忌以其杰出的语言艺术很好地说服了齐威王采纳了自己的建议,课后请想想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