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四册1-8整理

合集下载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册历史重点知识点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册历史重点知识点

第四册历史重点知识点徐珍怡梳理第一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1、15-16世纪,因为庄园制度的解体,所以动力技术(水轮)和生产技术(三圃制)提高2、手工业和农业提高3、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由暴力实现典型:英国圈地运动4、手工农场:手工劳动和分工协作为基础典型:英国第二课民族国家的形成1、1337-1453英法百年战争,法国为战胜国2、15世纪下半叶,英国玫瑰战争3、英法形成民族国家,等级君主转变为君主专制4、重商主义第三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1、原因:贸易逆差,奥斯曼帝国崛起,自身利益(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2、葡萄牙和西班牙为最早的国家3、迪亚士(非洲最南端)达伽马(印度)哥伦布(美洲)麦哲伦(环球)第四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2、基础: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3、发源地和中心:意大利(拜占庭学者移民带来书籍)4、武器:文艺复兴,旗帜:复兴古典文化5、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马基雅弗利6、宗教改革源头:德国的马丁路德7、基督教:东正教,天主教,新教(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第五课英国革命1、1603年詹姆士一世担任英国国王,开始斯图亚特王朝。

其与其子查理一世都是“君权神授”的鼓吹者;迫害清教徒;对手工产品和农产品的专卖制。

影响: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15世纪末的圈地运动诞生了使用雇佣劳动的农牧场和新贵族,以生产毛纺织品的手工工场不断扩大。

3、1640年长期会议,以议会为舞台,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4、1642年查理一世逃到北方1644年克伦威尔在马斯顿草原击败王军,首捷1645年克伦威尔“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击败王军1646年牛津被攻克,第一次内战以议会胜利结束。

1648年保王党在南威尔士叛乱,挑起第二次内战,克伦威尔在普雷斯顿战役中战胜。

1649年查理一世gg,废除上院和君主制,成立共和国。

1648年克伦威尔gg,蒙克将军和查理二世达成协议,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高二历史必修四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四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四知识点高二历史必修四是我国晚清时期至二战结束的历史文化课程。

本课程主要包括晚清政治文化崩溃、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抗战时期和日本战败的历史事件。

以下将对高二历史必修四的部分重要知识点做简要介绍。

1. 晚清政治文化崩溃晚清政治文化崩溃是指晚清朝廷在政治和文化上出现严重的问题,进而导致清王朝的衰败和革命的爆发。

其中,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事件是导致晚清政治崩溃的重要因素。

甲午战争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最终导致清朝无力应对外患,清政府在丧权辱国的情况下签订《马关条约》。

戊戌变法是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下进行的一次改革尝试,但最终遭到保守势力的阻挠。

义和团运动则是一场反对西方列强侵略以及基督教传教士的爆发,但最终被列强联军镇压。

2.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主要指的是晚清朝廷倒台后,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里程碑,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此外,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传统的爱国运动,它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还有新文化运动、五卅运动等事件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抗战时期抗战时期指的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历史时期。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进行自卫和反侵略斗争的伟大历史事件,也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中国人民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坚决抗战的精神使得中国人民不断取得抗击日寇入侵的胜利。

在这个阶段,南京大屠杀、八路军、新四军以及重要的抗日战役如淞沪抗战、平津战役等都是抗战时期的重要知识点。

4. 日本战败日本战败是指二战中,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被迫接受盟国投降条件并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历史事件。

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和盟国国家共同推翻了日本的侵略统治,使得和平重返中华大地。

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日本皇室作出无条件投降声明、日本签署《日本无条件投降书》等事件都是日本战败的重要节点。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册 第一单元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册 第一单元

探索与争鸣 表层信息包括: 表层信息包括: 规模大, 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 旁有一巨室, 1、规模大,“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旁有一巨室,女 工共百人。附近又一室” 工共百人。附近又一室”; 分工明确,包括检毛工、修剪工、浆洗工、染工、 制匠; 2、分工明确,包括检毛工、修剪工、浆洗工、染工、扞制匠; 剥削严重, 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 3、剥削严重,“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 贫儿一百 五”。 深层信息包括: 深层信息包括: 规模大,说明手工工场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 规模大,说明手工工场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以手工劳动和分 工协作为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之一。 工协作为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之一。 剥削严重,说明资本的原始积累是相当残酷的。 剥削严重,说明资本的原始积累是相当残酷的。 这则材料说明的是英国手工工场情况, 这则材料说明的是英国手工工场情况,印证了英国手工工场发 展的迅速。 展的迅速。
探索与争鸣
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表现为: 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表现为: 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在法国, 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在法国,君主 宣扬“君权神授” 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 宣扬“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 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 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 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有关系。 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有关系。
第2课 课
民族国家的形成
百年战争及其影响
民 族 国 家 的 形 成
君主专制 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时间: 时间:1337---1453
百 年 战 争 及
起源:诺曼征服 起源: 目的: 目的:为争夺领地和经济利益

高中历史必修课第四分册备课笔记第8课 法国大革命

高中历史必修课第四分册备课笔记第8课  法国大革命

第8课法国大革命(1789-1815年)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识:知道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和主要进程:财政危机、三级会议、攻打巴士底狱、颁布《人权宣言》、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统治、拿破仑1799年政变、拿破仑帝国的对内政策和对外战争等。

理解拿破仑战争的多重性质,理解法国大革命的深远影响。

2、技能:排列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期的重大事件的年表。

(二)过程与方法概括启蒙思想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共同影响,分析《独立宣言》与《人权宣言》的联系与区别,学习用联系与区别、相同与不同等范畴分析历史事件(事物)的方法。

分析比较导致法国革命与英国革命后建立不同体制的政权的原因……使学生学会从历史因素、现实状况等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阅读恩格斯《德国状况》(节选),分析拿破仑对内政策、对外战争及其影响,掌握历史地、多角度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感悟启蒙思想所表达的理想境界,对法国人民为追求自由、平等而英勇战斗的高昂斗志和革命精神产生崇敬之情。

认识时势造英雄的道理,对杰出人物的业绩产生钦佩之情。

二、重点难点重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难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拿破仑帝国的性质三、教学过程试列举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导火线、开始标志、建军标志、建国标志,转折标志、胜利标志、结束标志及其影响。

略第8课法国大革命一.原因:波旁王朝统治的危机哪一年、有谁开创了波旁王朝在法国的统治?1589年波旁家族的亨利继承法国的王位,为亨利四世,开始了波旁王朝在法国的统治。

亨利四世在位时宣布改宗天主教。

他因其名言“要使每个法国农民的锅里都有一只鸡”而流芳后世,在经济恢复上取得不错的政绩。

1610年,亨利四世被人刺杀。

谁知道法国大革命的根本原因?1.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1)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世纪下半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很大发展,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其发达程度居欧洲大陆首位。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02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02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02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02一、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的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依赖外国,国家安危受到威胁。

2.洋务运动的目标:通过引进外国技术和工业化来振兴国家。

3.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邹容、左宗棠、曾国藩等。

4.洋务运动的成果:建立了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和现代军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二、戊戌变法1.戊戌变法的背景:甲午战争后,清朝王朝陷入深重危机,濒临灭亡。

2.戊戌变法的目标:推行君主立宪制,实行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挽救国家危局。

3.戊戌变法的内容:实行君主立宪、设立议院、设立五部、科举、兴办学堂等。

4.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清廷内部保守势力强大,外国列强的干涉,以及内部阻力和反对意见。

三、义和团运动1.义和团运动的背景:中国社会积贫积弱,外国列强侵略加剧,造成了强烈的民族压迫感。

2.义和团运动的目标:抵抗外国侵略势力,捍卫国家独立。

3.义和团运动的特点:以拜神仪式为基础,采取凶猛激进的手段,对外国侵略者和汉奸进行袭击。

4.义和团运动的影响:加速了晚清政权的瓦解,激发了民众抗争的意识,为中国革命运动奠定了基础。

四、辛亥革命1.辛亥革命的背景:中国社会的矛盾日益尖锐,革命形势逐渐成熟。

2.辛亥革命的发起人:孙中山等革命党人。

3.辛亥革命的目标:推翻满清王朝,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4.辛亥革命的过程:先期准备、武装起义、辛亥革命和建立共和国等阶段。

5.辛亥革命的结果: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历史。

五、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段,社会思潮起了剧变。

2.新文化运动的目标:主张实行科学、民主、民主、实用的思想和文化,推动中国的现代化。

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等。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反对封建文化、提倡民主科学、倡导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等。

高中历史第四册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第四册复习提纲

拿破仑帝国
•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掌握政权,开始了法 国历史上的拿破仑时代。 • 对内:强化国家机构,鼓励使用机器生产,保护关税, 改革财政,制定《拿破仑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 的成果。 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双重性质,既有反对外国武装干 涉、保卫大革命成果的革命性,又有强烈的称霸欧洲 侵略扩张性质。
第14课 美国的扩张和强盛 课
经过购买、抢占和吞并等方式,美国先后从法国、墨西哥、 经过购买、抢占和吞并等方式,美国先后从法国、墨西哥、 俄国手中夺取了大片领土,成为一个东临大西洋 东临大西洋、 俄国手中夺取了大片领土,成为一个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 的大国。 洋的大国。 领土的扩张引起西部领土的开发,从而引出西进运动 西进运动。 领土的扩张引起西部领土的开发,从而引出西进运动。 美国领土扩张史, 美国领土扩张史,也是驱赶屠杀印第安人和抢占他们土地的 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历史,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历史,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工业革命的影响
生产力: 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 生产力: 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世界工厂” “世界工厂” 经济机构: 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 经济机构: 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 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 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 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 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 阶级形成 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化进程加快 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
经过
意义
从邦联制到联邦制
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 年宪法(三权分立、 年宪法 内容: 内容: 由参、众两院构成的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 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 由参、众两院构成的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 由选举产生的总统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 总统为 由选举产生的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 司令; 司令; 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 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 为最高司法机关, 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 法官由总统任命,任职终身。 法官由总统任命,任职终身。 影响: 影响: 建立了总统制、联邦制、共和制相结合的国家制度,为美 ①建立了总统制、联邦制、共和制相结合的国家制度 为美 国200多年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多年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为很多国家所仿效, ②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为很多国家所仿效,促进了 世界民主化起程。 世界民主化起程。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会考知识点全整理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会考知识点全整理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一、君主专制1.条件:民族国家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

2.地点:法国(法兰西斯一世王权强盛)、英国(伊丽莎白一世)3.背景:社会各阶层支持加强王权●封建贵族要维持自身地位●资产阶级渴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农民和城市贫民渴望改善生存环境4.时间:15世纪下半叶5.手段:打击大贵族,颁布重商主义政策(客观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一、新航路开辟1.时间:15、16世纪之交2.原因:●经济(根本):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资本原始积累——对黄金需求(货币短缺、中西贸易逆差)●社会:《马可波罗行纪》●商业(直接):传统贸易秩序、环境被破坏(奥斯曼帝国的崛起)●政治:君主支持●宗教:天主教的传播●科技: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3.航线:●葡萄牙:迪亚士绕过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开辟欧亚航线●西班牙:哥伦布四到美洲,开辟欧美航线麦哲伦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4.影响:全球贸易范围扩大,商品数量品种增加;形成世界市场,各国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

二、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1.国家:葡萄牙、西班牙(最早)、英国、荷兰、法国2.影响: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给亚非美人民带来空前浩劫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意大利文艺复兴1.时间:14~16世纪2.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3.地点:意大利(发源地和兴盛地)4.内容:“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

5.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二、宗教改革1.时间:16世纪2.代表:德国马丁·路德3.影响: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打击了教会势力,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第5课英国革命一、议会与国王的斗争1.时间:15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2.原因:国王迫害清教徒,实行专卖制,搜刮民脂。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册笔记整理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册笔记整理

历史第四册第七课美国独立战争原因:1、在1607—1732年的120多年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民主意识较浓厚,各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市场。

2、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加强了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

……这些措施计划了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

3、1773年12月16日晚,波士顿倾茶事件(战争导火线);1774年9月,第一节大陆会议召开。

进程:1、1775年4月9日,英军在波士顿附近的列克星敦与当地民兵组织发生武装冲突,北美独立战争由此开始。

2、同年5月,第二次大陆会议,决定将各地民兵整编为大陆军,推举华盛顿任总司令。

3、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正式通过由杰弗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第一个人权宣言”—马克思),宣告美国独立。

4、1777年,大陆军取得萨拉托加大捷。

(信心的转折点)5、1781年10月,英军统帅康华里在约克镇率部投降。

6、1783年,美英代表签署《巴黎合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并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土地割让给美国。

结果:赢得国家独立。

影响:(意义、性质)1、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也为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

2、确立联邦制度:(1)根据第二届大陆会议在1777年通过的《联邦条例》,美国独立后实行联邦制度。

(2)1787年5月至9月,费城制宪会议,制定《合众国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特点为联邦体制、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3)1879年1月,华盛顿当选为首任总统。

(4)意义:美国联邦制度的确立,解决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联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问题,是美国以后的政局得以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积极:最早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不足:保留难当种植园奴隶制合法。

第八课法国大革命(1789—1794)原因:1、18世纪晚期,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不理朝政,政府财政陷入崩溃状态,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增加税收。

高中历史第四册复习知识简表

高中历史第四册复习知识简表
1,工人成为机器附庸。
变化
(新的矛盾)
2,城市贫富两极分化。
3,自然环境严重破坏。
4,经济危机现象发生。
5,工业文明的异化,世界大战空前残酷等。
复习思考题:
1、启蒙运动被称为第二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与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有什么联系与发展?
2、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不同地方?
1,提倡自由、平等(法律、契约)
2,动摇封建专制:资产阶级革命理论根据
(资本主义国家系统政治构想)
3,引领工业时代:(工业革命后的现代社会)
影响
摧毁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西方:引领现代社会
中国:西学东渐冲击
2,宗教改革
根本原因
天主教会维护封建秩序,严重阻碍社会进步
导火线
教皇兜售赎罪券
性质
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
(1)18世纪下半叶,法国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
(2)启蒙运动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思想影响。
(2)受启蒙思想影响,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第三等级对法国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日益不满,强烈要求政治改革。
资产阶级革命以国王与议会斗争为形式爆发。
(3)波士顿倾茶事件是战争的导火线。
法国大革命对此后的革命运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工业革命(18世纪下半期——20世纪中叶)
时期
1,蒸汽时代
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范围:英国扩展欧美(英国首发、辐射他国)
内容
动力:蒸汽
轻工业(纺织、采煤等脱胎于传统的手工业行业)
标志:现代工业体系建立(纺织、煤炭、钢铁、机械)
后果:
手工生产向大机器生产飞跃;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飞跃,生产方式的变化。

高中历史选修4笔记整理

高中历史选修4笔记整理

选修4笔记整理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秦统一六国1、秦国为什么能顺利统一六国?(统一的条件)(1)客观条件:①社会经济发展,各民族、各地区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②久经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③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2)主观条件:①广泛吸引各国贤士②制定正确的统一方略——“先弱后强远交近攻”③接受法家思想理论2、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符合人民愿望,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内容:①确立皇帝制度;②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名称及职责)③地方实施郡县制度(2)特点:①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②地方绝对服从中央(通过郡县制)③皇帝直接任免官吏(3)影响:①巩固统一,加强了对人民统治,②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军事上:南征百越设四郡、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意义——拓展了疆土,奠定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见课本疆域范围)3、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4、经济上:①统一度量衡制度②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5、交通上: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直道,建立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络。

(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6、措施颁布意义:①有利于巩固统一;②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三、秦始皇的暴政1、暴政主要表现:(1)“焚书坑儒”:①目的②焚书范围③后果—摧残文化,钳制思想【课本】(2)严刑酷法:(3)繁重的徭役和兵役:①修长城(目的、基础、起止点)②大兴土木,建宫殿、陵墓③北伐匈奴、南征百越2、影响: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公元前207年,被农民起义推翻)四、评价【模板】: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有作为的皇帝。

①统一中国……②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③“焚书坑儒”摧残了古代文化,钳制了思想发展。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第四分册(试验本)全册优质件【完整版】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第四分册(试验本)全册优质件【完整版】

皇室结束了封建战争,废除了五花八 门的地方自治权,因为这些政权都有各自 的关税、法律、衡量制和货币。迟至14世 纪末,在易北河旁边有35个征税站,在莱 茵河两岸有60多个,在塞纳河一带也有数 个,如果载船货物沿塞纳河行驶200英里, 所费的将是所载货物的一半。因此消除这 些国内壁垒显然是对企业主的一大恩惠。
绵羊本来是很 驯服的,所欲无多, 现在它们却变得很 贪婪和凶狠,甚至 要把人吃掉,它们 要踏平我们的田野、 住宅和城市。
——托马斯· 莫尔
结果: (1)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和 不幸; (2)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客观上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 发展。
资本原始积累的概念
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 时,生产者逐渐与生产资料分 离,马克思将这一历史进程称 为资本原始积累。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变化: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 主专制。 原因: ①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 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② 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 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③ 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④ 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专制出现了。
手工工场 帮工、学徒
富裕工匠
雇 主 商人包买主 破产工匠 小生产者 工雇 人佣
雇佣关系
材料分析
16世纪初年,英国人约翰。温契康伯开办了一个 规模庞大的毛纺织手工工场,雇工数百人。16世纪末 年,有人为他写了一本传记,其中的一首诗详细描述 了这个手工工场的劳动场景: 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 长行。……附近又一室,少女二百人。小袄红似花, 头巾白若银。少女体轻盈,纺绩辛且勤。……户外又 一室,贫儿一百五。列坐检细毛,不敢辞劳苦。彼皆 窭人子,终日不得息。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场 中供酒饭,饮食皆于是。又有一广厅,五十修剪工。 各自施妙技,天衣真无缝。又有八十人,将呢加浆洗。 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施。二十扞制匠,将呢折成 匹……

高中历史书目录整理

高中历史书目录整理

高中历史书目录整理高中历史书目录必修一: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1、鸦片战争2、鸦片战争的影响3、第二次鸦片战争4、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5、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6、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7、新思想的萌发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1、清朝政局的变动2、洋务运动3、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4、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5、甲午中日战争6、瓜分中国的狂潮7、戊戌变法8、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2、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3、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4、中华民国的成立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1、袁世凯独裁统治2、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第五章:新文化运动和共产党的诞生1、新文化运动2、五四爱国运动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2、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3、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4、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高中历史书目录必修二:第一章:国共的十年对峙1、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2、“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3、九一八事变4、红军的长征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抗日战争的爆发2、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3、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4、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第三章:人民解放战争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2、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3、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四章:中国近代文化1、清朝晚期文化(一)2、清朝晚期文化(二)3、民国时期文化(一)4、民国时期文化(二)第五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七章:“----”的十年1、全国大动乱2、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第八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居面1、伟大的历史性转折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第九章: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第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和国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2、外交事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成就高中历史书目录选修一: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2、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3、文艺复兴4、宗教改革第二章:资本主义革命时代的东西方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3、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4、欧洲的启蒙运动5、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6、美国的建立7、拉丁美洲独立运动8、16~18世纪的亚洲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1、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4、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6、亚洲革命风暴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1、第二次工业革命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3、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4、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5、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五章: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1、自然科学2、文学和艺术高中历史书目录选修二: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2、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2、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4、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第四章: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4、美苏争霸5、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6、亚洲经济的发展第五章:世界格局的变化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2、世界政治的发展3、世界经济的发展第六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1、科学技术2、学术思潮和教育3、文学艺术高中历史书目录选修三: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1、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2、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3、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4、夏、商、西周的文化5、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6、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7、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1、秦朝的统治2、两汉的统治3、两汉政治经济制度4、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5、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6、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7、秦汉时期的文化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类和民族融合1、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1、短暂的隋朝2、唐朝的开国和盛世3、唐朝后期的政局4、隋唐制度的革新5、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6、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7、隋唐时期的交往友好8、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第五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1、五代十国2、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3、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4、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5、金的建立与宋金的和战6、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7、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8、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1、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2、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3、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4、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5、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6、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7、明清时期的文化高中历史书目录整理。

第四册高中历史知识点精华

第四册高中历史知识点精华

序言1.________是最复杂,最高级的运动形式。

2._________是指生命科学中最常用作研究材料的典型生物,他们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的探究历程3.真正看见和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人是荷兰人____________4.巴斯德的_________实验否认了自然发生说5.巴式消毒法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巴斯德和基友________研究了免疫法,并建立了微生物的__________,培养和__________。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7.细菌包括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细菌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此分布的区域被称为_______。

9.当细菌成长不利的时候会形成_____,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杀死。

10.甲烷细菌的生活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11.古细菌和真细菌之间的差别(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12.真菌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微生物的五大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的营养14需要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培养基的灭菌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鉴定大肠杆菌加入_______________,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培养基的配置根据配方__________各种原料,加入到500ML烧杯的中________,定容至200ML,酒精灯加热后加入______,玻璃棒不断搅拌,用热水补蒸发的水最后定容200ML,最后____________,将上述培养基倒入250ML三角瓶中进行灭菌操作,为防止蒸馏水污染需要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18.传染的三个基本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描述书本P28 图1-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病原菌的致病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病毒的致病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微生物的预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23,体液的占体重40%是________________20%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体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为________________26,人体细胞外液酸碱度为__________________27,当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产生大量乳酸机体的调节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和调节28.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不感觉失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大量出汗时,机体调节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调节主要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32.当机体失水时的调节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实用】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第四分册整理

【实用】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第四分册整理

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第四分册整理第四册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核心概念:(1) 15、 16 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2)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导致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

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最初的组织形式之一。

(3)英、法等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4)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海外殖民扩张,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猛力冲击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对摧毁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第 2 课民族国家的形成君主专制( B)1、形成背景:a、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王权的强化,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强大的王权提供支持c、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贵族、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等)2、形成时间:15 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影响:专制君主颁布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3 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一、 15 世纪东西方的交流:(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A)1、时代背景:15 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对黄金这种主要货币需求增加。

2、主观动机: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刺激西欧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传播基督教。

3、客观原因:奥斯曼帝国崛起以后,控制亚欧商路,地中海区域的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

4、条件:西欧各国君主的支持;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

二、新航路的开辟1、新航路开辟的简况(A)15 、16 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欧洲通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路。

时间国家人物航线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葡萄牙王室资助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非洲最南端,发现好望角达·伽马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开通了欧、亚航路西班牙政府支持哥伦布横渡大西洋,首次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a、积极方面: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强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世界由闭关自守到联合为一个整体;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统一的世界历史;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4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4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4课后习题答案详解本文档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4课后题的详细答案解析。

第一章:西方古代史概述1. 题目:罗马帝国的兴衰原因主要有哪些?答案解析:罗马帝国的兴衰原因主要包括内外因素。

内因有政治腐败、农奴制经济崩溃、奴隶暴动等;外因有蛮族入侵和帝国扩张过大导致边界防御薄弱。

2. 题目:罗马帝国是如何解决政治危机的?答案解析:罗马帝国解决政治危机的主要方式是实行君主制,由君主担任最高统治者,取代了共和制度。

3. 题目:罗马帝国的文化传播有哪些特点?答案解析:罗马帝国的文化传播特点有:带有奴役民族的文明并吸收其他文明的特点;军事征服也有文化征服;使用拉丁文作为通用语言等。

第二章:近代西方社会的兴起与传播1. 题目:近代世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与发展有哪些特点?答案解析:近代世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与发展的特点有:市场经济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等。

2. 题目:工业革命给西方国家带来了哪些变化?答案解析:工业革命给西方国家带来了经济、社会和科技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如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科技的进步等。

3. 题目: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具有哪些特点?答案解析: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具有消耗性和侵略性的双重特点,通过殖民扩张获取廉价原料和市场,同时加强国家实力。

第三章:中国近代史概述1. 题目: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如何?答案解析: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主要表现为经济落后、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发展较弱等特点。

2. 题目:近代中国的政治状况如何?答案解析:近代中国的政治状况主要表现为封建专制统治、国家主权受到侵蚀、政权割据等问题。

3. 题目:近代中国的民族压迫状况如何?答案解析:近代中国的民族压迫状况主要表现为外国列强的侵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民族领土丧失等。

这些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4课后习题的答案详解。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4知识详解

高中历史必修4知识详解

历史必修4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梭伦改革课标内容要求:(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要点:一、梭伦改革的背景:1、政治: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2、经济发展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3、阶级变化: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二、梭伦改革:1、内容:“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权力建立“四百人会议”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三、梭伦改革的评价1、历史意义: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里斯梯尼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2、历史局限: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第二单元商鞅变法课标内容要求:(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二、商鞅变法内容: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2、政治改革: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加强集权、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制定连坐法3、文化风俗改革:“燔诗书、明法令”;改革社会风尚习俗、父子分居、一夫一妻三、评价:秦国强盛、意义深远1、作用:废除旧制度,创建新制度;促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2、表现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历史第四册知识点总结

历史第四册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第四册民族国家的形成—君主专制: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封建贵族总体上已经丧失昔日的权势,他们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从15世纪下班也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

黄金是当时的主要货币,尤其在西欧黄金产量本来就很有限,又在与东方贸易中出现逆差,致使黄金和白银外流,市场上货币普遍短缺。

东西方贸易使得西欧人对于东方物产有所了解。

新航路的开辟条件:奥斯曼帝国崛起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交易总量锐减,商品价格飞涨。

西欧各国君主相继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活动,大力向海外扩张。

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也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

新航路开辟的简况: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欧洲通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路。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最早开始寻找新航路的国家。

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

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巨大变化,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随着全球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和商品流通数量、品种急剧增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欧殖民活动的始作俑者,它们的海洋探险与殖民扩张紧紧联系在一起。

继这两个国家之后,英、荷、法等国也先后加入殖民扩张的行列。

西欧早期殖民活动室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地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亚非美洲造成了空前的浩劫。

意大利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是意大利。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第四分册第一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生产力的提高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15—16世纪,随着庄园制度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西欧社会生产力获得长足进步。

(动力技术与生产技术的改进)(*15世纪以后普遍使用上射水轮;三圃制广为流行,并出现轮作等更先进的耕作技术。

)手工业和农业进一步分离,商品生产和流通迅速发展。

(专业化)手工业和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前提:生产力的提高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特点:国内主要方式是强制农民土地,借助国家立法迫使失地农民转变为雇佣劳动者。

资本原始积累(15世纪,暴力手段)资本主义生产国外商业战争、贩卖奴隶、殖民掠夺等关系的萌芽典型:英国“圈地运动”(贵族—农业资本家—新贵族)以手工劳动和分工协作为基础,有分散和集中两种形式第二课民族国家的形成●百年战争的影响(1337—1453 法国取得最终胜利)百年战争深刻的影响了英、法两国的历史进程,激发了各个阶层的民族意识。

政治因素:领土统一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经济因素: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地区间的交流。

文化因素:以民族语言为代表,民族文化的发展。

法:绝对的王权15世纪末,英、法民族国家形成,出现君主专制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形成: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英:有限王权(议会的存在)议会在财政方面制约王权为了打击贵族的势力,加强王权,颁布了一系列的重商主义政策: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基本形式,发展海外贸易和获取金银货币的主要途径,政府运用国家权利直接干涉经济活动等第三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15世纪东西方交流背景:1。

根本原因: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

2.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

西欧各国不得不海上冒险,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

3.必要性:(主观需要):1)市场上货币普遍短缺2)西欧各君主的支持 3)《马可波罗行纪》“寻金热”4.可能性(客观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表现:造船与航海技术的进步●新航路的开辟(时间:15、16世纪)葡萄牙:迪亚士: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开辟航路达.伽马:印度洋(欧亚航路)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欧美航路)西班牙:麦哲伦:环球航线●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见书本)●航路的影响:一.积极:1.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2.世界由封闭到联合为一个整体3.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统一的世界历史4.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与资本主义的发展5.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二.消极:西欧各国走上了对亚非美的殖民经济的道路,给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带来了空前的浩劫,造成长期的贫困落后。

第四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意大利北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较早地区是欧洲古代文化摇篮,保存丰富的文化遗产,中世纪文化也相对就比较繁荣。

15世纪前后,许多拜占庭学者移居意大利,带来文艺复兴期间,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为资本主义发展造舆论(奠定思想基础)。

他们广泛搜集、整理、研究古希腊、罗马的哲学、艺术、文学作品及历史人物,在文学和思想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比古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与水平有更大的发展。

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世纪最先发于德国,马丁路德“因信称义”路德宗瑞士:加尔文度的有力武器内容:天主教天主教路德宗基督教基督教(新教)加尔文宗东正教清教(英国国教)影响:宗教改革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直接打击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势力,动摇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五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条件:1、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的发展(根本原因)2、新生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利益日益趋同,渴望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自由的资本主义(重商主义自由资本主义)3、清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起到了宣传鼓动的作用●议会与国王的斗争直接原因:1603年,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其专制统治直接的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两次内战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开始:1640年,“长期议会”的召开2、1642—1646年,第一次内战1644年,马斯顿草原战役新模范军 1645年,纳西比战役3、1648年,第二次内战(普雷斯顿战役)4、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判例法) 1653年,会议结束,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独裁)5、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6、光荣革命7、1689年《权利法案》 8、1701年《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

此后,英国进入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第六课启蒙运动时间:17——18世纪性质: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轮资产阶级解放运动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由资本主义)2,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核心:理性兴起与发展:17世纪英国,18世纪法国、德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赞成“开明君主制”,君主立宪(《哲学通信》)孟德斯鸠———提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论法的精神》)卢梭———提主“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思想,推崇直接民主制共和国(《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狄德罗———认为人类的各种知识是关联的,它们构成统一的整体,反对君主独断专行,主张国家权力来自人民。

(《百科全书》)批判君主专制:启蒙思想家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入手,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出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人人都有追求生存、自由、幸福的自然权利。

内容宣扬自由平等:自由是源于自己独立意志的一种行为,但要受法律支配。

平等意味着独立、不受奴役,是一种天然权利影响:1.从各个方面向封建势力发起猛烈冲击,传播进步思想2.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即将到来的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行了舆论动员。

3.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思想第七课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英国于北美殖民地的矛盾背景:1.1607——1732,英国在北美建立13个殖民地2.移民来自不同地区,地方自治,民主意识较浓厚3.18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形成统一的市场4.英文称为北美殖民地的通用语言 5。

“七年战争”英国加强了对其的控制,激化了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

过程: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1.开始:1775,列克星敦的枪声2.同年,第二节大陆会议,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华盛顿任总司令。

大陆会议成为北美人民反英的最高权力机构。

3.1776.7.4《独立宣言》(“天赋人权”,第一个人权宣言)4.转折点:1777,萨拉托加大捷,大陆军掌握主动权5.1781,约克敦战役,战争基本结束6.1783,美、英签署《巴黎和约》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影响:它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同时也为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树立榜样。

●美国联邦制度的确立1777年,通过《联邦条例》,美国独立后实行联邦制度。

最高权力机构是一院制的联邦国会,不设国家元首,各州保留很大的独立性。

美国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存在着许多弱点,不利于美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也不能有效促进过国内外贸易。

1787年,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合众国宪法》1.确立美国联邦制度2.中央与地方分权3.联邦政府拥有征税、征兵、发行统一货币、对外贸易的权力。

构成: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国会(由参、众两院构成)为最高立法机构总统:由民众直接选出,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

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法官由总统任命,任职终生。

1789年,美国第一次进行选举,华盛顿当选。

美国联邦制度的确立,解决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联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问题,使美国以后的政府得以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第八课法国大革命背景:1.波旁王朝出现统治危机财政危机2.存在封建等级制度3.随着法国资产阶级阶级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越来越不满,希望借机促成政治改革。

18世纪晚期,为解决财政危机,路易十六决定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增加税收。

导火线:三级会议国民会议制宪会议●革命进程第一阶段:1789年(美国产生第一届政府)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君主立宪派控制国家。

成果:废除农民人身依附、徭役和贵族特权等一系列法令,颁布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实施君主立宪政体。

第二阶段:1792年8月,巴黎人民2次起义。

吉轮特派执政,1792年9月废除国王,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第三阶段:1793年,巴黎人民推翻了吉轮特派的统治,第三次起义,雅各宾派执政,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政府严厉打击敌对分子和投机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击退了外国武装干涉军,但是其镇压政策走向极端。

1794年7月,反罗伯斯庇尔分子发动“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派的统治。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掌握政权●拿破仑帝国(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拿破仑称帝,对内:建立中央集权制,直接任命全国各省省长(政治);鼓励竞争和使用机器生产,创办法兰西银行,实行保护关税的政策,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经济);颁布《法国民法典》,从法律上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秩序(法律)。

对外:战争1.革命性:击败反法联军,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置于法国的直接或间接控制之下,在占领地区推行《法国民法典》,取消贵族特权,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扩大了法国革命的影响。

2。

侵略性:拿破仑对外战争也有侵略扩张和在欧洲建立霸权的一面。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而归,帝国崩溃。

影响: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法国及欧洲的封建君主专制,使自由、民主和平等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并对此以后的革命运动产生了深远是我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