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科学教案金属_苏教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金属》优秀教案
14.金属【教材分析】《金属》这一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带四单元《身边的材料》的第三课内容。
在二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材料》一单元中,已经对材料进行了初步的辨别和分类,对不同的材料也进行了简单地观察和研究。
以之前学习的经验作为基础,本课对金属这一材料进行更深入的观察研究。
本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分成三个部分,首先发现生活中金属材料的应用;探究金属的共性;探究金属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的用途。
【学情分析】本课面对的主体是三年级下册的学生。
知识储备方面,生活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先前的学习也帮助学生储备了一些关于材料的知识,为本节课学习打下基础。
探究能力方面,观察记录的本领在低年段的课堂上已经基本掌握,也有一定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而本节课难点综合考虑金属各方面特性,即对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方面的目标,学生能力较为薄弱,需要教师格外关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金属的共性,如具有金属光泽、导热性、延展性等。
2.知道不同金属具有不同的特性,如硬度、轻重等。
3. 了解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选择金属材料是要综合考虑金属的各方面特点。
科学探究:1.通过观察、探究发现金属的共同特点。
2.能探究金属的不同特征,并根据金属的不同特征分析去用途。
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金属的性质。
2.体会到要认识一个物体要从多方面全面的认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能够在全面了解金属各方面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不同金属的不同用途。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探究金属的性质。
【教学难点】综合考虑金属各方面性质分析其不同的用途。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木棒、塑料棒、铜棒、铁棒、铝棒、锤子、砂纸、热水、烧杯、锤子、天平、相同大小的铜块、铁块、铝块。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师:通过之前的学习,同学们对材料世界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研究一种材料——金属。
同学们对金属了解吗?我们教室里哪些物品是由金属制成的?2.学生思考并列举教室中的金属制品。
三年级下册科学表格式教案-14、金属 -苏教版
出示课本40页的下面三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这三幅插图中展示的是什么物品?这些物品是由什么和什么金属合成的?
除了这三种合金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看到过哪些合金制作的东西呢?请同学们来列举列举。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合金制作的东西,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体会合金的优点和广泛应用。
出示课本39页右上方的一幅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这幅金箔画。
教师引导:同学们,各种金属其实都有不同程度的延展性,而黄金的延展性是最好的,因此人们常常用黄金来打造金箔画,用黄金来做首饰,用黄金打造各种各样的装饰品。
教师相机出示各种各样的黄金饰品,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体会黄金的延展性。
研究金属的不同之处
同学们,我们刚刚探究了金属的共同性质,知道金属都具有一定的硬度,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导热性能。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金属的不同之处。关于这一点,我们同样通过一些实验来探究。
课 题
14、金属
课时
1
日期
教学目标
1、了解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用金属制成的,懂得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使用。
2、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探究式金属的共同性质,知道金属具有传热、导电性能,具有延展性等。
3、通过各种实验方法探究金属的不同之处,知道不同的金属,它们的硬度和密度,以及延展性、导热性能等等都是不一样的。
4、知道不同的金属,性质不一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根据不同的需求,使用不同的金属材料制成的生活用品。
5、认识合金,知道合金是一种比单一金属具有更好性能的金属,在生活生产通过各种活动探究金属的硬度、轻重、延展性、导热性等性能,知道不同的金属其硬度、轻重、延展性、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14《金属》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14《金属》教案设计教材分析】金属》是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旨在引导学生探究金属的共同性质,即金属的共性。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能够了解金属具有金属光泽、易传热、有延展性等基本性质,同时还能够了解常见金属的性能和价值。
此外,本课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引导学生运用金属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判断、推理和归纳能力,但对于金属学的相关知识还不熟悉。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总结,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上升到理性的层次。
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了解金属的基本性质,如金属光泽、易传热、有延展性等。
2)了解常见金属的性能和价值,知道性质决定了金属的用途,但同时也要考虑价格等其它因素。
2.科学探究:1)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3.科学态度:1)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意识到金属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运用金属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金属的共同特征。
2.教学难点:探究金属的延展性。
教学准备】课件、金属制品、热水、塑料保温杯、砂纸、小铁锤、烧杯、托盘、天平、铜棒、铝棒、铁棒、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自学1.展示一些金属制品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
2.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并说出是什么物体以及是什么材料制作的。
3.教师介绍本课的主题是金属,并展示铁、铝、铜三种金属的样品,让学生猜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4.学生进行讨论并总结出金属的共同特征,即金属有金属光泽、易传热、有延展性等基本性质。
二、实验探究金属的共同性质1.教师展示实验器材和实验记录单,让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金属的延展性。
最新2022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金属》精美教案
最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金属》精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道金属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材料。
2.能够分辨几种常见的金属。
3.利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金属的相同性质和不同之处。
4.认识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用途,选择某种材料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5.通过感官、锤打、砂纸等方法认识金属有导热性、延展性和金属光泽。
6.能利用刻、划、称重的方法认识金属的硬度、质量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
7.能够利用提供的材料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小组进行实验。
8.知道每一种金属都有它的优缺点,通过了解它的性质,最大限度的去挖掘它的用途。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金属的相同性质和不同之处。
难点:设计实验验证金属的相同性质。
三、教学用具学生准备:试验记录单、玻璃棒、铜、铁、铝的棒状、片状、块状材料;热水、烧杯、砂纸、铁锤、铁毡、天平。
教师准备:课件、视频、玻璃棒、铜、铁、铝的棒状、片状、块状材料。
四、相关资源【教学实验】哪种金属传热快.mp4。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展示金属制品。
【提问】金属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回忆一下,你见过哪些物品是由金属制成的?【预设】铁锅、易拉罐等。
【过渡】厨房用具、生活用品、房屋建筑、交通工具等等方面都需要用到金属,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金属的世界,一同来认识金属。
【新知讲解】知识点一:辨别不同的金属【展示】展示三种金属。
【提问】老师这里有三种不同的金属,你能分辨出它们是哪三种金属吗?【学生活动】学生汇报后观察。
【讲述】这三种金属是铁、铜、铝。
【提问】分辨这3种金属有何不同,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学生活动】学生充分交流【教师活动】将学生交流到的本节课需要探究的点及如何探究根据学生的回答分相同和不同依次罗列到黑板上,学生没提到的教师进行补充。
【总结】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金属的相同和不同点。
【过渡】老师给大家准备了热水一杯、砂纸、铁锤,被检测物体铜棒、铁棒、铝棒各一根。
【组织讨论】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再讨论探究金属的方法。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精品教案14.金属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教学难点】 设计金属相同性质的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玻璃棒,铜、铁、铝的棒状、片状、块状材料。 学生材料:试验记录单、玻璃棒,铜、铁、铝的棒状、片状、块状材料,热水,烧杯,砂纸, 铁锤,铁毡,天平。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14. 金属
【教材分析】 金属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会接触到的一种材料。本课从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物品展开引导
学生通过探究找出金属的一些共性特征,同时也通过不同的金属在生活中不同的运用,研究 得出不同的金属除共同特征外也有着许多的不同之处。也因为这些不同的特征决定了它们不 同的用途。不同金属虽然有共同的性质,但还得从多方面比如容易获得的程度以及价格等去 考虑它的用途。 【学情分析】
1.师:金属有着共同的特点,如:延展性、导热性和有金属光泽。那它们的硬度和轻重是否
也相同,如何验证?
2.学生交流,师注意引导:①相同大小比轻重(质量)
②同样大小厚薄的铜片、铁片、铝片相互刻划比硬度。
3.将探究方法根据交流板书在相对应的表格中。
金属
是否导热
是否有延展性 是否有金属光泽
比较硬度
比较轻重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3.开展实验,并完成相关记录。
研究报告一 放热水里(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写或是画在相应的金属上端)
热水很烫, 要 小心哦!
铜
铁
铝
棒
棒
棒
研究报告二 用铁锤敲(将探究的结果填写或是画在对应的方框内)
铁锤很硬,敲击请注 意安全,只用敲击前 端一小段即可。
铜
铁
铝
棒
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身边的材料:14.金属》教案1
14.金属【教材分析】金属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会接触到的一种材料。
本课从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物品展开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找出金属的一些共性特征,同时也通过不同的金属在生活中不同的运用,研究得出不同的金属除共同特征外也有着许多的不同之处。
也因为这些不同的特征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不同金属虽然有共同的性质,但还得从多方面比如容易获得的程度以及价格等去考虑它的用途。
【学情分析】通过对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能区分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本课金属是我们身边的材料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但为何运用如此广泛,学生没有对这一知识认知的前概念。
所以本课也将从金属的性质着手,通过认识金属的性质来了解它的用途。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金属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材料。
2.能够分辨几种常见的金属。
3.利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金属的相同性质和不同之处。
4.认识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用途,选择某种材料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科学探究:1.通过感官、锤打、砂纸等方法认识金属有导热性、延展性和金属光泽。
2.能利用刻划、称重的方法认识金属的硬度、质量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1.能够利用提供的材料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2.自主选择自己想要探究的内容,在小组内合作完成。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知道每一种金属都有它的优缺点,通过了解它的性质,最大限度的去挖掘它的用途。
2. 知道金属材料用途广泛,但资源确是有限的,我们需要保护、节约使用这些资源及进行回收利用。
【教学重点】认识金属的相同性质和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设计金属相同性质的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玻璃棒,铜、铁、铝的棒状、片状、块状材料。
学生材料:试验记录单、玻璃棒,铜、铁、铝的棒状、片状、块状材料,热水,烧杯,砂纸,铁锤,铁毡,天平。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师:金属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回忆一下,你见过哪些物品是由金属制成的?2.小结:厨房用具、生活用品、房屋建筑、交通工具等等方面都需要用到金属,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金属的世界,一同来认识金属。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14《金属》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4.14《金属》教学设计6、将铜丝、铝丝、铁丝分别放在硬物体上用小锤敲砸,会有什么发现?【小结】通过锤打可以将金属片制成薄片,也可以通过敲打将薄片还原成金属圆片,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等。
【拓展】金箔画就是把黄金捶打成超薄片制成的哦!【提问】在敲打的过程中,哪个最不容易砸扁?【小结】铁延展性没有铜和铝好。
自然界中延展性最好的金属是金。
二、活动2:研究金属的不同之处1、工具与材料铜片、铁片、铝片、铜块、铁块、铝块、天平2、用铜片、铁片、铝片相互划一划、刻一刻,比较它们的硬度。
【小结】不同的金属硬度不同:铁>铜>铝3、取大小相同的铜块、铁块、铝块,用天平比较它们的轻重。
(注意天平使用方法)【小结】等体积的不同金属,质量不同:铜>铁>铝4、完成“活动手册”任务三、活动3:探究物品用不同金属制作的原因1、你知道这些物品是用什么金属材料制作的吗?2、这些物品为什么要用不同的金属材料制作?(参考金属性质和价格一览表回答)用锤子砸,发现:铜丝,铝丝,铁丝被砸扁了回答:铁认识工具与材料划、刻,观察:铁片能在铜片和铝片上留下划痕,反过来却不能。
称铜块、铁块和铝块,比较质量大小完成“活动手册”任务回答:铁锅、铝罐、铜锣和金首饰分别是铁、铝、铜和黄金制成通过阅读金属特征表,讨论金属的用途,发现金属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的用途,但同时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完成“活动手册”任务。
写出为各种物品选择的金属材料以及理由四、活动4:金属的更多性质1、图片中的物品是用哪种金属做的?2、青铜器、不锈钢和铝合金,不是某种单一的金属,而是几种金属混合冶炼而成的。
【资料卡片】人类生产合金是从制作青铜器开始的。
不锈钢的合金元素有铬、镍、钼、钛、铌、铜、硅、锰等。
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炊具等。
铝合金是在纯铝中加入一些合金元素制成的。
铝合金比纯铝具有更好的性能,比如强度高,常用于制造承受较大载荷的机器零件和构件。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4《金属》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4《金属》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4《金属》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金属的基本性质和特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认识到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特性。
教材中设置了丰富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金属物品并不陌生。
但他们对金属的内部结构、性质和特点了解不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金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金属的基本性质,了解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金属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2.教学难点:金属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解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金属物品,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金属的用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金属性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记录实验现象。
3.交流讨论: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金属的性质,探讨金属的内部结构。
4.知识拓展:介绍金属的分类和用途,引导学生了解金属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特性。
6.作业布置: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金属物品,观察其性质,下节课分享。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2.学生对金属性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
14.金属(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实验演示、问题引导、互动提问、实践操作。
五、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提供金属性质的预习PPT和实验视频,要求学生了解金属的基本特性。
-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问题如“金属为什么能导电?”、“金属的腐蚀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收集学生的预习笔记,评估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观看视频、阅读PPT,记录关键信息。
-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
-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笔记和问题提交至平台,供教师评估。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完成预习任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释金属腐蚀的原因,并提出两种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
答案:金属腐蚀的原因是金属与氧气和水接触时,容易发生氧化反应。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有涂层(如涂油、涂漆等)和镀层(如镀锌、镀镍等),以及阴极保护(通过施加外部电流,使金属表面产生保护层)。
3. 金属的提炼过程
简述从矿石中提炼金属的主要步骤。
-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金属性质。
-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验,让学生动手体金属性质。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金属性质,掌握相关知识。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十.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引入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金属》说课稿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金属》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金属》的内容包括了对金属的一些基本认识,如金属的性质、金属的种类以及金属的用途等。
这一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金属知识,但他们对金属的认识还比较片面,需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金属材料多种多样,但他们对这些材料的了解并不深入,需要通过学习提高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金属的一些基本性质,如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认识常见金属的种类,了解金属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金属的基本性质,常见金属的种类和用途。
2.教学难点: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实物模型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金属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金属物品,如铜壶、铁锅等,引导学生关注金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金属的一些基本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引导学生了解金属的特点。
3.知识拓展:介绍常见金属的种类,如铁、铜、铝等,以及它们的用途。
4.实践操作:学生进行金属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金属的特性。
5.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金属的用途,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金属的重要性和用途。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4金属 苏教版
14.金属【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常见金属的共同性质。
2.知道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的用途。
科学探究:1.能够利用多种感官观察金属的特征。
2.能够利用简单工具探究金属的性质。
科学态度:1.了解选择金属材料时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人类为了使金属材料更加符合需求,创造出了合金。
【教学重点】探究金属的性质【教学难点】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决定不同金属的用途【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铁棒、铜棒、铝棒、铁丝、铜丝、铝丝、铁块、铜块、铝块、玻璃棒、塑料棒、榔头、砂纸、天平。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师:我们周围有很多物品是用金属制成的,你找一找,在我们教室里有哪些?2.生:水龙头,水池......3.师:它们为什么要用金属制作?金属具有哪些性质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这些金属有怎样的特征呢?4.生:不易变形、不易损坏......5.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金属的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身边的金属制品,想一想这些金属制品有哪些特征,从而引出主题]二、探究金属的性质活动一:研究金属的共同性质1.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根金属棒分别是铜棒、铁棒、铝棒,你能区分出它们各自是什么金属吗?2.生:紫红色的是铜,灰白色的是铁,银白色的是铝。
3.师:有些金属会有自己独特的颜色,比如说铜,黄金等等。
(一)金属有光泽1.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用砂纸打磨铜棒、铁棒、铝棒的表面,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共同之处呢?2.生:都变得比原来更亮了,有光泽。
3.师:是的金属有光泽,所以你能很快就找到周围哪些物品是用金属制成的。
(二)金属有导热性1.师:老师在你们面前的烧杯中放了热水,请同学们把铜棒、铁棒、铝棒、筷子、玻璃棒的一端置于热水中,你们又有什么发现?2.生:铜棒、铁棒、铝棒摸上去是热的,但筷子玻璃棒并没有变热。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14.金属
3.用锤子分别捶打铜丝、铁丝、铝丝。
金属的性质——有延展性。
二、探究新知
互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
不同的金属硬度不同。
二、探究新知
金属的不同之处
2.取大小相同的铜块、铁块、铝块,比较它们的轻重。
等体积的不同金属,质量不同。
二、探究新知
金属的性质与用途
金属币具有使用方便,耐磨损,流通寿命长等优点。它除了自身所具备的货币职能外, 还有很高艺术欣赏和收藏保值功能。
三、拓展提升
不锈钢
不锈钢是以不锈、耐蚀性为主要特性,铬含量至少为10.5%,碳含量最大1.2%的钢。 成功的关键首先是要弄清用途,然后再确定正确的钢种。和建筑构造应用领域有关的钢 种通常只有六种。它们都含有17~22%的铬,较好的钢种还含有镍。添加钼可进一步改善大气 腐蚀性,特别是耐含氯化物大气的腐蚀。
第四单元 身边的材料
14.金属
一、新课导入
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用金属制成的?
制作这些物品为什么要用金属?
二、探究新知
研究金属的共同性质
1.用砂纸打磨金属的表面。
金属的性质——有光泽。
二、探究新知
研究金属的共同性质
2.把铜棒、铁棒、铝棒同时放到一杯温水中,再分别摸一摸。
金属的性质——有导热性。
二、探究新知
这些物品是用什么金属材料制作的?
金
银
铁
合金
二、探究新知
每一种金属都有它的优缺点,而合金比单一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二、探究新知
金属的性质与用途
二、探究新知
不同的性质对应不同的用途
三、拓展提升
硬币
硬币 ,即用金属铸造的货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商代的宝德 铜贝,距今已3000多年。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4金属2 苏教版
14.金属【教学目标】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四维目标。
科学知识:1.了解常见金属的性质。
2.知道金属的性质决定金属的用途。
科学探究:1.通过探究实验发现金属具有不同的光泽、导热性、延展性。
2.通过探究实验发现金属的硬度不一样,同大小轻重不一样。
3.通过资料阅读,发现金属的不同特性决定了不同用途。
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生活中物品为什么要用不同的金属来制作。
2.能养成实地观察的好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知道金属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用途,同时知道金属资源的稀缺性和浪费现象,知道生活中回收可利用金属资源。
【教学重点】探究金属的共同特性。
【教学难点】探究金属具有延展,即材料可以被敲成薄板或者不断的被拉伸,甚至被拉成线的性质。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铁丝(棒)、铜丝(棒)、铝丝(棒)、砂纸、铁锤、热水、烧杯、天平。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话题聚焦:认识常见金属制品1.师: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金属物品,用你们的小眼睛找找看,哪里有金属物品?它是由哪种金属制作成的?生:文具盒由铁构成、窗户框由合金构成、卷笔刀由铁构成、拉链头合金构成……(请几位同学说,如果学生说到合金,师解释合金是由多种金属构成的固体物。
)2.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金属制品,(板书课题)看看他们是什么?思考人们为什么要用金属制造他们?,汇报。
(厨房用品—耐热性,电线—导电性,奖牌—光泽性,常用工具—坚硬)过渡语: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下面我们以铜、铁、铝三种金属为代表,一起来探究金属的性质(板贴:带有铜铁铝的大表格,此表格为后面表格的缩小版)二、学生分组探究金属的共同性质1.师: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根铜棒、一根铁棒、一根铝棒,你们猜猜老师是怎么区分它们的?生:颜色、轻重……(铜:紫红色铁:银白铝:银白)2.师:其他同学同意吗?老师这里有些砂纸,猜猜它会怎样帮我们区分这三根金属棒?生:打磨3 师:为什么要用砂纸来打磨?生:……(若答不出,师告知:许多金属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生锈,用砂纸磨去后才能露出本来面目)4.师:下面我们就分小组来打磨这三种金属棒。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4.金属》说课稿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4.金属》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4.金属》这一课是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金属的性质和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金属的一些基本知识,如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金属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金属的性质和特点,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金属的性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金属的一些基本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金属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认识到科学对于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金属的一些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金属的性质。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金属的性质。
同时,我将会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些金属制品,如铜管、铁锅等,引导学生观察金属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金属的一些基本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
3.观察与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金属的性质。
4.讨论与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金属的性质,并进行交流分享。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一些相关的拓展任务,如金属的用途等。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导电性—–延展性八.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讨论发言和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
4.14金属(教案)-2022-2023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苏教版)
苏教版科学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4.14 金属授课时间:月日【课标学习内容与要求】【教材分析】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第三课。
本课逐渐深入地安排了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研讨身边的物品哪些是用金属制成的。
从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金属制作这些东西?它们有哪些特征?第二部分探究金属的特征,归纳共性。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总结出有金属光泽、导热性、延展性均是金属的共性。
第三部分比较金属的特性差异。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对比出不同的金属在硬度、质量方面存在个性差异,要学会合理利用这些特征。
第四部分是了解金属的更多的特点,学会合理利用不同金属的特征,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
通过列举一些合金制品,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很多的金属制品不是由某一种金属制成的。
每一种金属都有它的优缺点,而合金比单一金属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学情分析】生活中,学生对于金属并不陌生,但对金属的性质、价格、性能、优缺点并没有作专门的研究,虽然是很熟悉的常见材料,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能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进度一些分析和总结,但由于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时承担责任的意愿和能力有所不同,需求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
【教学目标】1.通过运用多种感官与工具对金属制品进行比较,能够概括出金属具有光泽、易传热、具有延展性等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对常见金属用品交流分享,知道金属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的用途,而实际应用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的高阶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探究金属的特性。
2.了解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发现金属能够变形,即理解金属具有延展性。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材料:铁片、铜片、铁钉、铜棒、木棒、玻璃棒、砂纸、热水、烧杯、感温油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出示:各种金属材料、工具及学生带来的金属小物件,思考:这些物品中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预设:铁、镍等。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金属苏教版.docx
14.金属【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金属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材料。
2.能够分辨几种常见的金属。
3.利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金属的相同性质和不同之处。
4.认识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用途,选择某种材料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科学探究:1.通过感官、锤打、砂纸等方法认识金属有导热性、延展性和金属光泽。
2.能利用刻划、称重的方法认识金属的硬度、质量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1.能够利用提供的材料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2.自主选择自己想要探究的内容,在小组内合作完成。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知道每一种金属都有它的优缺点,通过了解它的性质,最大限度的去挖掘它的用途。
2.知道金属材料用途广泛,但资源确是有限的,我们需要保护、节约使用这些资源及进行回收利用。
【教学重点】认识金属的相同性质和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设计金属相同性质的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玻璃棒,铜、铁、铝的棒状、片状、块状材料。
学生材料:试验记录单、玻璃棒,铜、铁、铝的棒状、片状、块状材料,热水,烧杯,砂纸, 铁锤,铁毡,天平。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师:金属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回忆一下,你见过哪些物品是由金属制成的?2.小结:厨房用具、生活用品、房屋建筑、交通工具等等方面都需要用到金属,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金属的世界,一同来认识金属。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知道金属是我们生活中常见材料,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
]二、辨别不同的金属1.师:这里有3种不同的金属,认真观察你能分辨出它们分别是哪种金属吗?2.学生观察汇报,明确3种金属分别是铜、铁、铝。
3.师:分辨这3种金属有何不同,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4.学生充分交流,师将学生交流到的本节课需要探究的点及如何探究根据学生的回答分相同和不同依次罗列到黑板上,学生没提到的教师进行补充。
金属是否导热是否有延展性是否有金属光泽比较硬度比较轻重铜铁铝[设计意图:识别常见的3种金属,也为接下来的探究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金属的种类,了解不同金属的性质。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金属,通过实验研究不同金属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各种类型的金属段,实验用的相关材料。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也是本单元的一个次级研究主题,主要引导学生探究金属这一类物质的共同性质特征。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为什么使用该种金属的问题来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探究金属的性质部分是本课最重要的活动内容,要求学生逐一进行操作和观察,以揭示金属的共同性质。
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先动脑再动手,知而后行,才是科学的研究。
学习科学是为了服务于生活中,所以在了解了金属的性质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启发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讲述:在我们生活中的常见材料,除了我们前面认识和研究的纸和布外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再来认识和研究一种材料:金属。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了解身边的金属制品。
1、谈话:我们周围许多物体都是金属制成的,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金属制成的?人们为什么用金属制作它们?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4、讲述:用金属制作的物品有厨房用具、高压电线、奖杯、常用工具等,因为它们比较耐用、可以导电、有光泽、锐利,所以用金属制作这些东西。
用金属来制作是利用了金属的一些特性,如坚固耐用、坚硬锐利等,那金属的性质究竟有哪些呢,我们接下来研究研究。
(二)、研究金属的性质。
1、研究金属的光泽度。
(1)选择铁钉、粗铝丝、粗铜丝等材料;(2)用砂纸摩擦它们表面;
(3)比一比,摸一摸,说说有什么发现。
(变光亮,有热度)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
(5)总结:摩擦变亮、摩擦生热。
2、研究金属的导热性。
(1)把铝勺、塑料棒、木筷放在热水里,过3分钟后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塑料棒有一点热,木筷没有感觉,铝勺很烫)。
(2)学生分组实验,汇报。
(3)总结:铝勺导热快。
3、研究金属的延展性。
(1)裁剪一段5厘米长的粗铝丝放在钢板上;(2)用铁锤敲打它,把圆形敲成扁形的;
(3)用尺子量一量,有什么变化?(变宽、变长)(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
(5)总结:金属在受到外界压力时,形状可以发生变化,具有向外扩散的延展性。
4、总结金属的性质。
(1)提问:通过以上的实验活动,我们知道金属有哪些性质?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总结:轻重、硬度、延展性、导热性。
(4)讲述:金属的性质还很多,我们在以后的学习探究中会逐步学习到。
三、拓展应用:
1、谈话:想一想,根据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结合书本的资料,如果要制作锅、易拉罐、首饰,你会选择哪种金属?为什么?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3、教师总结。
4、课后学生搜集有关金属的的资料阅读。
《塑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塑料的优缺点。
2、能够运用比较方法认识塑料的优点。
3、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当爱护环境小标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书、衣服、剪刀、小尺,教学挂图,录像资料。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这一单元的四个次级研究主题的最后一个,直接指导学生了解塑料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减少塑料对环境的污染,本课在环保方面的意义深远。
在教学中,用塑料与其他材料比较时需要一组组的进行,这样才能了解到塑料的更多优点,学生分析时,教师不必作评价,在总结时再进行概括,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塑料的优点;在研究塑料缺点活动中,教师应以图文想结合的形式,展现废弃塑料的危害,从而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减少白色污染,树立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这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分别出示书、衣服、剪刀提问:这些物品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2、再出示小尺提问:它呢?又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3、谈话:对,塑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原材料,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和研究塑料的一些性质。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比较塑料和其他材料,找出其优点。
1、观察书中塑料和其他材料的物品,比较一下,看看塑料有哪些优点。
2、学生分组观察、比较、交流。
3、学生汇报本组的比较结果。
4、教师总结塑料的优点:
(1)、和木尺比,塑料尺具有透明、轻便、弹性好的优点;
(2)、和纸袋比,塑料袋具有相对牢固,不怕水的优点;
(3)、和玻璃杯比,塑料杯具有不易碎、不烫手的优点;
(4)、和陶瓷盆比,塑料盆具有不易碎、轻便的优点;
(5)、和木椅比,塑料椅具有轻便,易叠放,不占地方的优点。
(二)、讨论总结塑料的优点。
1、讲述:通过以上比较,我们知道塑料的许多优点,同学们分组总结一下塑料的优点有哪些?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3、教师总结塑料的优点:
轻便、易塑形、不易碎、导热能力差等
(三)、塑料的缺点及治理方案。
1、讲述:刚才我们了解了塑料的优点,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有优点必然有缺点。
那你们知道塑料有什么缺点吗?
2、学生讨论、回答。
3、讲述:塑料有一个显著特点,同时也是它的最大缺点:它们不易分解(腐烂),埋在土里几百年也不会发生变化,这对环境是极为有害的。
4、提问:不易腐烂的塑料,对环境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5、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6、教师播放录像资料,学生观看。
7、讲述:通过刚才播放的资料片我们看到,塑料对环境的污染也是极其严重的,如废塑料堆积如山,占用土地;威胁海洋动物、影响市容等。
8、谈话:既然塑料的危害如此之大,那怎样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9、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10、教师总结:
(1)、用布袋购物而不用一次性塑料袋;
(2)、多用可回收的塑料容器;
(3)、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物品;
(4)、研制可以分解的塑料。
三、拓展应用:
1、提问:各种废塑料不能混合在一起再生产,你对回收塑料有什么好的建议?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教师总结: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4、课后搜集有关塑料的资料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