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桃花坞年画的社会文化史研究

合集下载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构想和研究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构想和研究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构想和研究作者:陈燕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5年第09期摘要:桃花坞年画作为四大年画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强烈的装饰色彩、精湛的做工技艺。

通过对桃花坞地方传统文化历史及发展优势的了解和认识,以这一传统元素作为现代文化创意设计开发的一个构想源点,并将这一元素与现代材质、工艺、平面领域及多媒体数字表现手法等方面结合起来,在传承的基础上,全新地诠释桃花坞年画的一些构想。

关键词:桃花坞;年画;文化创意;设计;传承一、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历史及发展优势年画是中国绘画中最具有传统民间风格的一种表现形式。

始于古代的“门神画”,大都用于新年时张帖,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年画。

明末清初,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出现了一大批年画产地,北方以天津杨柳青为首,苏州则以桃花坞为江南最大的年画刻印中心,人称“南桃北杨”。

苏州的桃花坞年画起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一直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的艺术流派,清代乾,嘉年间为鼎盛时期。

桃花坞年画以木板雕刻,用一版一色的传统水印法印刷,兼用着色与彩套版的形式,无论从做工、刻工、色彩、造型都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民间艺术风格。

民间画坛称之“姑苏版”。

与天津的“杨柳青”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明清时期的苏州由于经济的蓬勃发展,同时涌现了一些手工艺坊,主要集中在虎丘、阊门、山塘街一带,此时的桃花坞木版年画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在内容上主要以表示喜庆、小孩、美女、忠孝礼仪、苏州本地的生活场景等为主。

工艺上主要用水色套印,一套一色,雕工精细,从表现形式上以构图饱满,色彩鲜明和以装饰性为主的独特的木版年画风格。

苏州桃花坞年画由于战乱、文革等因素,留下来的版画及画版并不是很多,其中在兴盛期的《姑苏阊门图》和《三百六十行》两幅合成了阊门全景,《姑苏阊门图》十分细致地刻画了苏州古城与市井生活的风貌,画中城郭、街道、船只、人物具体细致,远近层次分明,构图宏阔深远,使观者产生人在画中游之感。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艺术特征探析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艺术特征探析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艺术特征探析0、引言“中国三大木刻年画”之一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因所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和历史境遇的不同,呈现出来的艺术形象及精神内涵与其它年画有着明显的差异。

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更替与沉积,桃花坞木刻年画形成了多种艺术风格,这些风格时而并存、时而替代,具有鲜明的苏州文化意境特征。

1、苏州文化的意境特征意境积淀着内蕴丰富的文化内容,不仅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1].苏州凭借优越的人文与自然环境,从春秋吴国起始发展到明清时期,文化积累丰富,逐渐衍化成了一种现象,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方式,呈现出鲜明而独特的意境特征。

1.1 精巧细腻的文化意境苏州文化中的精巧细腻内化于历代苏州人的生活本身。

苏州传统农业以精耕细作着称于世;苏帮菜和苏式糕点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苏州的工艺技术同样具有工巧艺精的独特风格。

苏绣“劈丝拼色”技艺与双面异色异形绣、发绣等缜密针法;苏州缂丝“细经粗纬”、“白经彩纬”、“直经曲纬”等缂织方法[2], 让织物富有雕琢缕刻般的立体感效果;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发、衬、挑、复”繁复缜密的刻版技艺,一版一色、分版套印的水印方法等,形象体现出苏州人文精神的精巧与细腻。

园林文化是苏州文化物化形态的典型代表,集建筑、雕刻、花木盆景、诗词楹联、家具陈设等诸多艺术为一体的苏州园林,其长处不在于“大”而在于“精致”, “小中见大”的创意在有限空间创造出一个浓缩的自然环境,达到“不出城廓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的审美情趣。

1.2 雅致秀丽的文化意境苏州秀丽的自然环境,数千年来吸引了诸多文人雅士聚集与此,独特的古城文化滋养着各类文脉,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碰撞,和挚爱这一方秀美水土的思想交织在一起,构成雅致秀丽的艺术色彩。

如苏绣艺术中的“精细雅洁”;吴门画派艺术中的“淡雅秀丽”;昆曲艺术中的“求精尚雅”;园林艺术中的“意境高雅”;苏派三雕艺术中的“精细典雅”.雅致秀丽的文化氛围造就出了苏州人偏爱清雅秀美的生活情境,从一代代苏州人身上透出的是一种文人之雅特质;苏州人与人相处时显现出的是宽容儒雅之气;从古至今,作为普通姑苏人生活一部分的“饮茶品茗”之风雅与惬意,以及苏州文人对于昆曲的“清赏”与“雅玩”的态度, 处处渗透着雅致秀丽的地域特质。

【文化遗产】中国年画——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

【文化遗产】中国年画——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

【⽂化遗产】中国年画——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
在苏州众多的传统民间⼯艺⾥,桃花坞⽊刻年画,是⼀个值得苏州⼈骄傲的⽂化符号,其独特
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美术史、民俗史上确⽴了它应有的地位。

清雍正、乾隆年间是桃花坞年画最繁盛时期,这⾥聚集着数百名画⼯和印刷⼯匠。

近年来,桃
花坞年画以苏州⼩桥流⽔、⿊⽡⽩墙、枕河⼈家、村姑服饰、民风民俗等作为主要题材,既体
现了年画的拙朴,⼜有很⾼的艺术趣味。

桃花坞年画继承了明代精湛的分版分⾊套印技术,⼀幅年画作品,由构思、起稿到完成,经过
画稿、刻版、套印等步骤,⼯序繁多复杂。

画师画出⽩描稿,刻⼯刻出墨线版和⾊版,⼀般分
为红、黄、蓝、绿、紫五⾊,印刷⼯负责印制。

画师创作的图画要适宜雕刻,线条清晰,且不
能有太多转折,画稿要求构图丰实饱满,形象简洁⽣动,富有民间⽊刻版画的装饰趣味和审美
情趣。

⽼艺⼈创作的技巧是: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出⼝要吉利,才能合⼈意;⼈品要俊
秀,能得⼈欢喜。

我们可以想象劳累⼀天后的⼈们,在油灯昏暗的光线⾥细细欣赏品味这些⾊彩鲜艳、内容丰富
的年画所怀有的欢娱之情,画中的各⾊⼈物及有趣的故事情节,伴随着他们度过了单调乏味的⽣
活,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

从久远历史中⾛来的桃花坞年画,⼀路风尘,⼀路辉煌,送⾛⼀个个旧岁,迎来⼀个个新春。

它寄托着吴地百姓祈福的夙愿,演绎着苏州民俗百态的变迁。

当宁静的⼿艺时代已渐渐成为记
忆,迎⾯⽽来的是喧杂的现代⽣活。

其实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艺,还有千百年来传统⽂化的积存;我们留恋的也不仅仅是像桃花
坞年画⼀样的⼿艺,⽽是做⼿艺时那⼀⽚宁静⽽祥和的⼼境。

探寻新时代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创新

探寻新时代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创新

探寻新时代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创新作者:吴雅玲来源:《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23年第11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美术教育课程开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苏州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桃花坞木刻年画是其代表性名片之一。

文章探讨将非遗文化“桃花坞木刻年画”融入校园,拓展性课程中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从“沿袭传统教学,体味桃花坞木刻年画的纯正味”“研究在传统元素中融入现代元素,挖掘年画的艺术味”“探索多样媒材,创新木刻年画的表现味”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现状蜿蜒流淌的苏州河流孕育了厚重博大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髓,而传承了近百年的桃花坞年画也曾在这里生生不息。

可现在,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桃花坞年画似乎慢慢被人们遗忘,因为现代的人们很少会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张贴年画,年画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民间艺人也寥寥无几,不仅是桃花坞年画,许多传统文化也面临巨大的传承危机。

为了了解同学们对桃花坞年画的认知程度,我们有针对性地做了问卷调查,通过本次调查发现,低中高各年级段只有28%左右的学生对桃花坞年画略有了解。

桃花坞木刻年画对咱们苏州的孩子来说都很陌生,甚至有些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年画。

本地域的孩子不熟悉自己家乡的桃花坞木刻传统年画的现状实则让人担忧,究其原因,桃花坞年画制作工序烦琐复杂,并且本身内容与现代生活已然脱轨。

除此以外,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艺术的市场越发萎缩,桃花坞年画后继无人的情况越发严重,值得欣慰的是调查数据显示有70%左右的学生愿意加入传统木刻年画的传承与发展中来,作为当今美术教师,有责任去引导学生了解地方文化,毕竟年画代表着一方文化,我们要让这一方文化的经典再放光彩。

那么如今美术教师急需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把曾经的“潮流”介绍给现在的孩子们。

因此,传承和创新这项地方文化艺术就显得十分重要。

按照学校拓展性课程内容选择自主、自由、教学活动更加灵活的特点,尝试着把传统木版年画融入学校拓展性课程,教学实践过程注重让学生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内涵,夯实文化底蕴,领会非遗文化的价值。

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承研究

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承研究

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承研究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承研究摘要: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是我国首批收录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苏州地区特有的反映民俗文化的艺术形式。

本文阐述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艺术价值和生存现状。

并探究了木刻年画的传承和发展方式。

关键词:桃花坞木刻年画;艺术价值;传承与发展1.背景苏州桃花坞年画起源于明嘉靖年间,在清康熙年间达到兴盛,桃花坞年画真实的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辛亥革命后,随着印刷画的流通,很快侵占了木刻年画的市场,使桃花坞木刻年画的生存陷入困境中。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组织整理并印刷了一些木刻年画的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在文革期间遭受了严重的损毁。

由于普通人对木刻年画的了解较少,使得年画的的市场需求较小,同时学习木刻年画的青年也极为缺少。

这些都加大了桃花坞年画的传承和发展的难度。

2.创新模式,传承文化为了改变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后继无人的窘境,苏州加创作年画的企业桃花坞年画社合并进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创新的传承模式使得桃花坞年画的继承和发展有了很好的条件。

为保证木刻年画的稳定继承,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利用高校的优良资源,培养出优秀的传人。

单靠老一辈的手艺人难以找到合适的继承人,且老一辈手艺人教学方法效率也有待提高。

高校能更方便的选择出对木刻年画有兴趣的优秀人才。

录像录音的方式能更好的保存师傅传授知识的原始资料,使学习木刻比以往更方便。

将现存的桃花坞木刻年画进行整理,并复刻复印。

避免发生文革期间很多珍贵桃花坞木刻年画古板被损毁的悲剧。

密切关注木刻年画的民间收藏,当发现新的木刻年画时及时存档。

对年画资料的充实也可以收录国内外的一些优秀画册资料。

借着中国风兴起的潮流,加大对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宣传,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宣传。

桃花坞木刻年画是在民间兴起的,也应回归的民间的土壤上。

加大宣传的力度,唤起普通大众对桃花坞年画的认识,使得更多的人关注桃花坞木刻年画,研究木刻年画并保护木刻年画。

苏州桃花坞年画传承发展的策略研究

苏州桃花坞年画传承发展的策略研究

苏州桃花坞年画传承发展的策略研究作者:陈燕张宇红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7年第02期摘要: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以精湛的工艺、饱满的色彩、独特的风格在各地的年画中脱颖而出。

但是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在当今社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冲突越来越明显,在这种困境下如何将濒临灭绝的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传承和发展下去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

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原因、提出问题,再结合营销学、心理学、民俗学、交互设计学等综合理论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桃花坞木版年画;发展;品牌;交互;体验一、历史悠久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年画”最早的形式是由古代的门神、灶君演变而来的,它是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一种古老的表现形式。

年画主要用于过年张贴,装饰环境,图喜庆,含祝福,故名年画。

年画表现的内容多为反映市民世俗的生活、理想、程式化、色彩艳俗。

我国的年画几乎遍布全国各地,由于人文、地理环境、习俗、审美等原因,年画的工艺、色彩、内容等也是大相径庭。

明末清初,出现了一大批年画产地,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其中北方以天津杨柳青为首,南方则以苏州桃花坞为首,有“南桃北杨”之称。

苏州自古誉有“人间天堂”,千百年来占全“天时、地理、人和”,并得以充分发挥。

苏州传统手工艺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被誉为“东方明珠”,曾拥有在全国手工艺产品中占半壁江山的重要地位。

苏州的桃花坞年画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它起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鼎盛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年画主要集中在阊门、山塘街一带,经济带动了桃花坞年画的发展。

这一时期每年的桃花坞木版年画产量要达到百万张以上。

到了太平天国末年,清兵围攻苏州,桃花坞年画受到了历史性的严重破坏,而后一直萎靡不振。

20世纪50年代初,通过苏州文联的努力,苏州桃花坞年画社成立。

苏州桃花坞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方传统风格,工艺精湛、色彩饱满、水色套印、一套一色,并以装饰性为主的独特的木版年画风格。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综合实践题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综合实践题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综合实践题1. 介绍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历史和传统意义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是我国传统年画之一,起源于明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承载了我国人丰富的精神情感和文化传统,是我国美术史上的瑰宝之一。

2.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特点和技艺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以其独特的线条、色彩和构图,展现了浓厚的江南水乡风情和文人雅士气质。

其特点在于精致、细腻、别具一格,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制作技艺上,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采用了独特的传统工艺,包括选材、制版、雕刻、印刷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匠人们精益求精,精心打磨,方能呈现出完美的作品。

3.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当代价值和挑战虽然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源远流长,但如今在现代社会面临着新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科技的发展,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然而,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当代价值更加凸显出来。

它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艺术家们秉承和传承的宝贵遗产。

4. 作者观点与理解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面对当代社会的挑战,我们更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其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美好与情感。

总结回顾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涵方面具有丰富的价值。

在当代社会,我们更应该重视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实践中不断发掘其当代价值,让其继续为世人所喜爱和传颂。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历史和传统意义,阐述了其特点和技艺,并提出了作者个人观点和理解。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深刻而全面地展现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魅力,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一传统艺术。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作为我国传统年画的代表之一,它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浅析桃花坞年画装饰语言及文化传承与创新

浅析桃花坞年画装饰语言及文化传承与创新

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
入了西方绘画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与油
2.桃花坞年画装饰性语言的特点
画相结合。这种结合是在传统文化基础
色彩是构成桃花坞年画风格的重要 上的融合和发展,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
成分。年画以喜庆和吉利为主要创作思 径。
想,色彩多用大红、桃红、黄色等。如果使
3.视觉语言上的创新
用冷色调,一般以蓝色、绿色、紫色搭配使
一、桃花坞年画的装饰性语言
1.桃花坞年画的基本分类 桃花坞年画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包 括门画、中堂、条屏、连环画等。门画是最 常见的一类,主要以门神为表现内容,也 不乏民俗故事。很多夫妻在房门上贴上 《麒麟送子》(图 1)或《五子夺魁》,寄托了 美好的愿望和对孩子的祝福。桃花坞年 画有一定的色彩规律和装饰原则,形式丰 富,色调多变,画面具有故事性,表现出或 古朴、或厚重、或鲜明、或欢乐的风格,展
坞年画中的主要人物有 2~3 个,位于画面 年画的东方韵味,将其装饰元素运用于现
中央,人物造型虽然不大,但整体自然协 代装饰设计,是传承桃花坞年画的意义所
调,给观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民间 在。
画师高超的构图技巧和对于空间层次的
结语
细 节 表 现 ,可 以 突 出 人 物 造 型 的 夸 张 特
桃花坞年画创作一般采用传统绘画
表现方式,走向了现代儿童的生活,实现
[1]盛亚美.年画视觉语言在现代装饰画中
了功能性的转化,让儿童了解了美好的民 俗故事,这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
2.继承传统文化内涵 桃花坞年画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的应用研究.武汉纺织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2]陈加强.杨家埠木版年画装饰特点与现代
语 义 表 达 研 究. 广 东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 2013.

基于游客体验的传统民间艺术开发研究——以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为例

基于游客体验的传统民间艺术开发研究——以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为例

69
江苏商论
窑服务经济窑
2018援1
如表 2 所示袁受访者男女比例基本控制在 1院1袁 女性略多于男性袁其中男性 180 人袁占 47.1%袁女性 202 人袁占 52.9%遥 从年龄结构上看袁以 19~35 岁的 中青年人为主袁占 80.8%遥总体被调研者多为来苏旅 游的中青年群体袁且收入水平一般遥 同时袁作者还进 行基于游客认知的调查分析渊见表 3冤遥
240~720 元间的立轴类尧 价格在 390~870 元间的镜 用 SPSS 软件包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遥
框类尧价格在 220~700 元间的单片类及 25 元左右的
渊一冤样本构成
明信片等渊表 1冤遥 通过对销 售定点的走访考察袁 归纳出 桃花坞年画现有相关产品的 三种类型院元素拼贴型袁即利 用已有的桃花坞年画图片素 材为平面元素袁 将其直接移
销量不大
游客为主
收稿日期院2017-11-01 基金项目院华东理工大学本科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渊YZ0126115冤资助 作者简介院童杰渊1992要 冤女袁江苏扬州人袁硕士研究生袁主要研究方向为院工艺产品设计遥 王计平渊1973要 冤袁女袁山西定襄人袁博 士袁副教授袁主要研究方向为院旅游纪念品开发与设计遥
江苏商论
窑服务经济窑
2018援1
基于游客体验的传统民间艺术开发研究
要 要要以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为例
童 杰袁王计平
(华东理工大学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袁上海 200237冤
摘 要院民间艺术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袁对城市经济及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遥 随着体验经 济时代的来临袁游客感知对民间艺术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遥 文章在对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购买 体验满意度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袁有针对性地为桃花坞木版年画市场的发展提出意见与建议遥

浅谈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再发展——以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为例

浅谈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再发展——以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为例

年画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样式,其历史由来已久。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一处“王家纸马铺”的明确描绘,画中可以清楚见到几家店铺。

从传世的文物看,笔者认为木版画和木刻书籍的产生基本趋同,最早的木版画多用于书籍中的插图,即“绣像画”。

苏州桃花坞年画的源头大致也是如此,它是苏州地区传统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

《寿星图》刻于明代万历二十五年(1597),由此可知它的历史已有400余年。

苏州桃花坞年画和天津的杨柳青年画被世人尊称为“南桃北柳”,与天津杨柳青、河南朱仙镇、四川锦竹以及山东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被誉为中国“五大民间木版年画”。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发展历史脉络清晰。

元、明两代是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发展前期,其逐渐成长为地区性民间艺术样式。

这一时期,苏州一带先后有赵孟頫、唐伯虎和董其昌等一大批文人在此生活,他们以诗文、字画名动全国。

此时的桃花坞木版年画也受到这些文人的影响,构图巧妙、风格典雅、层次分明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发展成为江南年画的主要代表。

明代年画《风流绝畅图》据说就是唐伯虎所作。

如今发现年份较早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实物之一的《寿星图》,明确标出其诞生于明万历年间字样。

卫欣在《明代家具和明式家具的主次之分》一文中指出:“明代家具占据主流的都应该是以软木(尤其是)为底胎的漆饰家具,而非使用黄花梨甚至紫檀等硬木为主材的明式家具。

”①这在年画对当时家具器物的表现方面也可以得到佐证。

清代雍正至乾隆年间桃花坞木版年画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据史料记载,当时桃花坞地区有五十多家年画铺,年画每年出产的数量十分惊人,销售范围涵盖江、浙、鲁等地,最远甚至达到南洋地区。

此时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已形成有别于北方地区同类年画的自身特点,它的刻工、色彩和造型,都极力追求富有江南地区民间艺术风格的精细、秀雅,民间称之为“姑苏版”。

从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和滩头木版年画的比对中,可以清楚地发现年画风格之间的区别(图1)。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历史发展研究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历史发展研究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历史发展研究作者:侯钰琨来源:《艺术科技》2018年第08期摘要:本文以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发展历史脉络为研究对象,分为明末清初的前期、康乾盛世的中期和清晚期三部分,并对其历史发展过程进行梳理。

同时对处于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鼎盛阶段的姑苏版对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桃花坞;木版年画;浮世绘蕴含着丰富吴文化内涵的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是江南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民间木版年画,由于集中在苏州古城桃花坞大街一带而得名,与潍坊杨家埠年画、四川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年画。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是中国最著名的年画之一,并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被誉为“东方古艺之花”的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是中国美术史和世界版画史上的一朵奇葩,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目前理论界对于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的划分,笔者试将其中的关系做系统的梳理。

最早对“姑苏版”进行深入研究的人是日本原奈良国立博物馆馆长黑田源次先生(1886—1957年),黑田源次先生在《中国版画史概》中提出了“姑苏版”的概念:“本图录收的中国版画主要是姑苏版画或称作苏州版画。

”[1]日本评论家泷本弘之也曾指出:“‘版画’这个词诞生于本世纪(20世纪)初日本美术界。

”这个概念在制作“苏州版画”的清初期到清中期完全没有出现。

清代的“苏州版画”在制作方面,既运用了版画的制作方法,也加入了手绘。

清初康熙年间到中期道光左右出现的版刻精密,运用了多色饾版,也出现了表现铜版画风的阴影,大量使用远近法,尺幅巨大的版画类作品。

尤其在美人画、花鸟画方面,精巧复杂、完成度高。

徽派名匠也参与了饾版技法的使用,以及多色套印、版本的刻印。

这一系列版画类作品被称为“苏州版画”或“苏州古版”。

而“苏州版画”的说法是近来才有的,曾经被称为“姑苏版”。

[2]张道一先生这样认为:收藏于日本的一批清代乾隆版的苏州版画如《岁朝图》《姑苏万年桥》《三百六十行》等,不仅版面大、刻工细,而且继承传统界面,人物画传统,又参西洋透视法……真正达到雅俗共赏的地步,后来被称为“桃花坞木刻年画”者已是晚清的作品。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构想和研究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构想和研究

30艺术家The artists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构想和研究□李文霞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四大年画产地之一的苏州桃花坞历史悠久,色彩装扮强烈以及技艺做工的精妙让桃花坞年画在现代依旧具有独特的魅力。

笔者认为,学习苏州桃花坞的历史传统文化和掌握其特点,将传统元素和现代材料、技艺及高科技手段相联系进行文化创意,可以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对苏州桃花坞年画进行新的构想和研究。

一、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历史和特点在中国书画中,年画是最具有民间风格的一种。

年画起源于古代人们在新年到来时贴在门上的具有装饰和祝福吉祥寓意的“门神画”。

明末清初,年画的产地有“北杨南桃”之说,北是指天津的杨柳青,南则指苏州的桃花坞。

桃花坞年画以宋代的雕版印刷为源起,到明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了民间艺术流派,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发展达到顶峰。

苏州桃花坞的年画用木板雕刻,雕刻工艺十分精细,之后用传统一版一色的水印方式进行印刷,连同着色和彩套版的使用,不管是在颜色、形状、雕刻还是在手法上都有典型的精巧细致、清秀雅致的江南风格。

桃花坞年画的内容丰富,以表现喜庆为主,画上有可爱的小孩、漂亮的美人、关于忠孝的礼仪及苏州当地人的生活情景等,通过饱满的构图、色彩鲜明的装扮在木板上表现了岀来。

之后由于战争动乱等各种因素,苏州桃花坞年画大量流失,存留下来的只是一小部分。

其中在鼎盛时期创作出来的《姑苏阊门图》和《三百六十行》两幅年画可以合成阊门全景。

尤其是《姑苏阊门图》更是被誉为“世界版画发展史上的第一奇观”,它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表现手法相结合,用巨大的篇幅表现了苏州城中百姓的日常生活,在画中不管城楼、道路、游船,还是路上的行人,都刻画得十分精细,远近层次十分鲜明,让人仿佛身在画中。

苏州桃花坞年画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鲜明的风格成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一颗明珠,对其进行文化创意,展开进一步构想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构想设计(一)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和现代的材料及技艺相融合年画最重要的用途是过年期间贴在门窗上,增添节日气氛,主要材料是纸。

106桃花坞木刻年画开题报告(1)

106桃花坞木刻年画开题报告(1)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高一(6)班研究性学习小组一、课题研究背景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艺术文化价值,在中国民间艺术中也是独树一帜。

但是随着社会变迁,作为年画的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桃花坞木版年画正逐步走向濒临灭绝的境地。

又由于普通人对木刻年画的了解较少,使得年画的的市场需求较小,同时学习木刻年画的青年也极为缺少。

这些都加大了桃花坞年画的传承和发展的难度。

我们该如何欣赏这些年画,又该如何对待和保护它?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计划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确定为“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

二、课题组的组成及任务为了多研究些问题,而又减轻每个成员的课外负担,我们这个课题组计划组成一个大组,而分四个小组。

四个小组一起开展活动,一起搜集资料,一起外出进行调查,相互帮助,相互配合,任务上各有侧重,总结研究成果时分步进行。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这个课题分为四个子课题:1、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发展历史(产生、影响、代表人物、代表作品);2、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和题材分类(2.1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2.2 桃花坞木板年画的题材分类及各自代作);3、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现状4、目前对于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保护措施(市场方面、人才方面)。

四个子课题研究分由四个小组承担。

全面反映了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现实状况。

第一小组:组长:何强何强、郭震、徐家浩、汪东波、赵洪仁、郁凯仁、徐伟男、宁宏博(负责子课题1)第二小组:组长:夏学璐夏学璐、金晓雯、曹鑫鑫、胡沁雯、沈晓洁、沈晨曦、殷梦燕、钱雯燕、谢韵婷(负责子课题2)第三小组:组长:吴悦琦吴悦琦、尤瀚庭、吉松林、徐利鑫、庄尔康、张锦州、张振星、荀鑫、陆奇豪、陈震月(负责子课题3)第四小组:组长:汤丽芳张旻雯呼芮刘蕊顾徐园姚冰鑫汤丽芳丁少东(负责子课题4)指导教师:张鹏三、研究目的及意义1、研究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历史,使同学了解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起源地,知道它的发展过程和早期的主要代表作品及主要代表人物。

浅谈基于苏州文化意境的桃花坞木刻年画艺术风格研究

浅谈基于苏州文化意境的桃花坞木刻年画艺术风格研究

基于苏州文化意境的桃花坞木刻年画艺术风格研究一、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1.3 研究目的1.4 研究内容1.5 研究方法二、苏州文化意境与桃花坞木刻年画2.1 苏州文化意境的特点2.2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历史2.3 苏州文化意境与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关联三、桃花坞木刻年画艺术风格的研究3.1 人物形象的设计3.2 颜色运用3.3 细节处理3.4 制作工艺四、桃花坞木刻年画艺术风格的影响4.1 桃花坞木刻年画在当地的影响4.2 桃花坞木刻年画在中国年画中的地位4.3 桃花坞木刻年画对当代艺术的启示五、结论绪论1.1 研究背景桃花坞木刻年画是中国年画的重要传统之一,也是苏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苏州地区,桃花坞村因为生产出这种年画而闻名于世,成为苏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对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艺术风格进行研究,对于深入挖掘苏州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了解中国年画的历史和传承,以及对当代艺术的启示,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木刻年画作为中国年画的一种,是中国木刻艺术久负盛名的艺术品。

在不同地域,其艺术风格各不相同,并且与当地的文化、人文、风俗等密不可分。

苏州的桃花坞村是中国著名的木刻年画村庄,因其艺术风格独特、形象传神而广受收藏家喜爱和艺术家推崇,其制作工艺也得到了传承和推广。

因此,对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艺术风格进行深入研究以及对其影响的探讨,不仅能丰富中国年画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能够更好地发掘和保存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艺术风格,深入探究其与当地文化、人文以及历史的关联,从艺术形式、颜色运用、细节处理、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它所体现的独特魅力以及对当代艺术的启示,并逐渐增加桃花坞木刻年画的知名度。

1.4 研究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1)苏州文化意境对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影响;2)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艺术风格分析;3)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影响。

1.5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艺术品比较法等多种方法。

民间美术教学研究——以苏州新桃花坞年画理论与实践教学为例

民间美术教学研究——以苏州新桃花坞年画理论与实践教学为例

教学心得ART EDUCATION RESEARCH苏州民间美术是苏州科技大学美术学专业的特色课程,文章以苏州新桃花坞年画的教学实践为例,对民间美术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一、谁来教:“学界+业界”的教学团队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苏州民间美术艺苑中的一朵奇葩。

“新桃花坞年画”是相对桃花坞木刻年画而言的,体现继承、突出创新。

新桃花坞年画教学涉及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特色要求比较多。

因此,笔者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的专业刻版、印版大师邀请到教学中,组建了一个专业性强、针对性细、分工合理的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展示桃花坞木刻年画制作的全过程——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创作起稿到分版、刻版再到套色印刷,向学生全方位展现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创作的知识体系和架构,学生得以全景式地体验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实际创作过程。

二、教什么: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笔者围绕理论知识、创作思维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教学,三个方面分别占教学时间的1/4、1/2、1/4。

1.知识:理论知识讲授笔者将理论知识的比重削减,集中讲清楚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古代苏州套色版画的发展史,二是古代苏州套色版画发展每个阶段总的画风特点、代表作品、受众群体等。

这样既便于学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整体知识架构,又使学生具体学习到年画的各种创作方法。

2.意识:创作思维培养民间美术教学需要将艺术的美学原则运用到实践中。

笔者用一半课程学时开展“一看、二听、三采风”的参与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

具体安排是:一看:现场观摩创作流程。

组织学生前往苏州桃花坞年画社调研,学习构图、刻版、印版等职能分工和协作流程,并组织学生前往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观摩、研讨馆藏展品。

在现场观摩的同时,由专业人员讲解年画制作的分工、制作流程、制作要领等。

二听:桃花木刻年画创作讲座。

邀请知名年画创作者为学生举办讲座,主要内容为桃花坞木刻年画的构图、色彩、图像样式,以及年画创作的其他特征和要求等,使学生在年画创作过程中有的放矢、少走弯路。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研究设计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研究设计

杨雪珍
赵文静 陈颖 陆阳
1230309113
1230309114 1230309115 1230109116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优秀作品展示
PPT的整合和排版 PPT的整合和排版 PPT的整合和排版
共计
15名同学
桃花坞木刻年画历史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一般指苏州桃花坞年画。桃花坞年画是江南水乡的特产, 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它和河南朱仙镇、天津杨柳青、 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锦竹的木版年画,并称为中国五大民间木版年画。
桃花坞年画图文并解,具有连环画故事风格。采用木版套印,长期以来一直 运用比较简单的手工方式从事生产,色彩上红黄绿黑蓝五种颜色。在无数雕 板和印刷工人的精心制作下,苏州年画不仅色彩绚丽夺目,而且构图精巧, 形象突出,主次分明,富于装饰性,形成一种优美清秀、严密工整的民族艺 术的独特风格。
桃花坞木刻年画种类
民间艺术设计
关于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研究分析
目录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历史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种类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现代地位
桃花木刻坞年画的艺术特色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制作工艺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销售方式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制作大师及其代表作品 苏州桃花坞年画体验馆的介绍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桃花坞木刻年画和其他年画的不同之处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优秀作品展示
五是新华书店推销。解放后,桃花坞传统木刻年画和胶版年画均由江苏 省人民出版社发行,并通过新华书店向全国各地征订发行。
六是门市部推销。当今,仅有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山塘街)和桃花坞木 刻年画博物馆开设两家门市部销售桃花坞木刻年画。
《水乡元宵》
——张晓飞

早在1993年就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张晓飞,就是桃花坞 木版年画创作的中坚力量与继承光大者,在某种意义上,他代 表着木版年画的一个时代。 张晓飞 从事年画创作20多年,张晓飞给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留下的作品 大概只有40件。听上去并不太多,但百余年来,桃花坞留下来 的雕版图式总共不过100多件。 张晓飞创作了很多年画精品。1993年,第五届全国年画评选,《水乡元宵 》第一次为桃花坞赢来了一等奖。整幅年画,以俯视角度表现水乡元宵佳 节欢快热闹的情景,各种游戏精彩纷呈,百多位人物各具神态。 “创作一张木刻年画作品,比起画一张国画,要麻烦得多。”张晓飞感慨。 一张《水乡元宵》,他画了整整3个月。每天一上班就开始描画,那是枯 燥又需专注的工作,一笔也错不得。拿出画稿只是第一步,更多的时间花 在分版上,要按不同色彩分步制作,还要思考如何获得更丰满、富于变化 的效果。木版年画的内容、形式高度程式化,功用和工艺流程又注定它是 雅俗共赏的产品,必须采用桃花坞的传统艺术语言,又不能一味因袭旧作; 既要追求创新,又要保证在制版印刷套色工序上可行。这是“戴着镣铐跳 舞”,创作的痛苦、快乐都源于此。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调查研究报告(修复的)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调查研究报告(修复的)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调研报告平面Z1212班李响金霄单培文指导老师:姚伟计国彦摘要桃花坞木刻年画因集中于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

它通过版画设计、木版雕刻,并采用一版一色的木版套印方法印刷而成.起源于明代盛行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已有300多年历史。

本次调研将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展开,从市民对桃花坞木刻年画的熟知度对其近代消逝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探讨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艺术特色、题材来源等,最后运用桃花坞木刻年画元素做出符合现代视觉符号的海报。

目录第一章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起源与发展...。

.。

..。

..。

.。

..。

.。

.。

.。

....。

.。

.。

1。

1 起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1说法(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2说法(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1清雍正、乾隆年间.。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2太平天国时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3新中国成立之后。

..。

.。

.。

...。

.。

.。

.。

.。

.。

......。

.....。

桃花坞年画

桃花坞年画
印刷的主要工具包括:棕帚、棕擦、印台、色盆、胶水、石蜡等。
桃花坞年画的制作,可归纳为创作、刻版、印刷三道工序。个别还需要人工着色、敷粉、扫金、扫银和装裱 等手续,工序繁多复杂,是一门独特的手工技艺。在画稿完成后,刻工将画稿粘贴在梨木板上,称“上样”。一 般将画稿分成线版和套色版若干块。然后刻工运用拳刀,根据画稿上的线、点、块,先后采用发、衬、挑、复、 剔等技法刻制,达到线条流畅、图稿不走样的效果。
一、画
1、创稿。创稿是指在熟悉生产工艺过程的基础上,确立设计主题,画出富有桃花坞木版年画特点的画稿。画 稿如果不符合工艺生产特点和操作规律的话,只是一幅好绘画,而不能成为一幅符合桃裁作品
桃花坞年画(7张)桃花坞年画在自身发展的历史脉络上,有着明显的风格倾向;前期表现的是江南城市文化, 后期则为近代乡村文化。如,早期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套版印色的比较少,雍正、乾隆年间的制作,以填彩为主, 填彩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平涂,一种是晕彩;也有先用浓淡两种墨套印,然后敷色的。前者如《牛郎织女》、 《美人对弈》和《五子夺魁》等,后者如《百子图》、《西湖十景图》和《戏猫图》等。而到了主要面向农村销 售的时期,桃花坞年画只有部分采用晕染的方法,如门神的脸部及一些细部;雕版转为简率粗狂的风格,出现了 优美的装饰意味的变形和富有夸张装饰意味的色彩。这时桃花坞年画的色彩有着强烈的对比,除三原色外多采用 紫、红、桃红、深紫和朱红等鲜艳而明快的颜色配色,充满了热情的活力、明快简朴。
桃花坞木版年画为分版水色套印,印刷时先印墨线版,然后根据画稿的色泽再分版套色。用色通常为红、绿、 黄、桃红、紫和淡墨等五六套色。无论套色版用色是否相同,印刷时都是均匀平刷,不分浓淡,但可用“环色”, 即两种套色重叠造成复色,可丰富色彩的变化。在印刷过程中,印工则采用“模版”技法,使墨线版和套色版准 确无误,使印刷的作品与原作不失真。再后进行装裱,一幅年画才算完工。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地域文化的魅力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地域文化的魅力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地域文化的魅力桃花坞文化创意园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顾志军的桃花坞木刻年画馆,走进木刻年画馆,琳琅满目的摆挂着木刻年画、木刻版画、木刻版的明信片与木刻版贺卡。

顾志军大师的木刻年画工作室在三楼,他并不与顾客见面,他只管埋头创作。

店里的先生很乐于与顾客攀谈,致力于年画文化的推广,他告诉我,当年与顾志军一同跟老画工学桃花坞木刻年画的有六人,现在只有两人还在坚守,另四人早已转业去干别的赚钱的营生了。

木刻年画是一种通俗的大众艺术,过年时张贴会为年节增加许多喜庆气氛。

我喜欢木刻年画所蕴含的文化意味,看木刻年画如同听民乐演奏,没有文化隔阂,轻松随意;又好像阅读冯梦龙的小说,充满市井味而不俗气。

我喜欢顾志军桃花坞木刻年画馆珍藏的旧版木刻画,更喜欢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馆藏的清朝及更早期的古板木刻年画。

苏州的桃花坞木刻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木刻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的年画、四川绵竹木刻年画并称“中国四大木刻年画”。

木刻年画的内容多为民间传说、戏剧场面、戏文内容,民间俗事,表现喜庆吉利等等。

苏州的桃花坞木刻年画是四大木刻年画中制作工艺最为复杂的,杨柳青与绵竹木刻年画只印一个基本黑白底板,套色全部都由人工描绘而成。

苏州桃花坞与潍坊杨家埠的木刻年画是套色印刷而成,但潍坊杨家埠的年画套色以三四种颜色居多,而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常常由五到八种颜色组成,也就是说从底板到完工要反复套印六到九次。

桃花坞的木刻年画有凹版、凸版、平版、丝网四个基本制作方法,年画是印在宣纸上的,真有些复杂呢。

对于苏州世代留存的地域文化的瑰宝,我与我母亲一样,并无要据为己有的贪念,只是心怀感激的去享受、欣赏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传,诸如吴门书画,桃花坞木刻年画,苏绣,苏扇,苏州雕刻(红木雕刻、橄榄核雕、玉雕等),苏州丝绸,苏州古建,昆曲,苏州评弹......特别希望有更多的人去珍视她,而不要去用铜臭去涂炭她、亵渎她。

下附顾志军桃花坞木刻年画馆馆藏的木刻画苏州版画院院长潘裕钰为陆文夫小说制作的木刻插画潘裕钰为陆文夫小说制作的木刻插画根据唐伯虎的画制作的单色水印木刻画这是顾志军木刻年画馆藏的旧版套色年画我喜欢画中苏州女子的娴静与安逸,她虽然不是戴望舒笔下的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但我似闻到了她身上的茉莉花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 题 探 讨 ◎
苏 州 桃 花 坞 年 画 的 社 会 文 化 史 研 究
吴 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红
( 苏州工艺美 院 , 江苏 苏州 2 1 5 0 0 0 ) 道光时期记 载苏州地 区民俗 活动的笔记《 清嘉 录》 共记载 了 摘 要: 桃花 坞年 画的 继 承 和发 展 的 背后 , 是 深 厚 社会 经 济 、 证, 4 2条吴地民俗 , 同时代 的《 吴郡 岁华纪丽》 更是收录了 3 0 7条 风 文化 的积 累 , 桃花 坞年 画 不仅是 珍贵 的 文化 遗产 , 而且 是 苏 州历 史 2 文化 、 社 会 生活 的缩 影 , 透 过 它 重现 了 当时 苏州社 会 经 济 、 文 化 和 物习俗。从桃花坞年画中我们可以看 出, 苏州的民俗活动并不局 风俗。 限于年节岁时的迎神祭祀 , 无论春夏秋冬 , 每一季节都有各种各样 的进 香 、 赏灯 、 游戏 、 玩 乐 等室 外活 动 。苏州 民众 直 到 近代 , 依 然坚 关 键词 : 桃花 坞 年画 ; 社 会 文化 持通过民俗活动 , 来调节 生活质量 、 促进社会 交往 。值得一提 的 桃 花坞 年 画是 中 国文化 艺术 长河 里 的 瑰 宝 , 它 具 有 四百 多 年 是, 这些民俗大多是明清以来的传统节俗的延续。另外 , 我们可以 历史 , 集中反映了江南优秀的民俗文化和民俗民风, 也代表 了吴地 从年画中看到民众的宗教信仰 。最初的年画应是起源于神灵的崇 文化的信仰和内涵。桃花坞年画的题材丰富, 画面乡土气息浓厚 , 拜, 驱 邪避 凶 和纳福 迎 祥是 最初 的 主题 , 也 是之 后 民 间年画 主要 表 色 彩搭 配艳 丽 , 极 具装 饰性 。 达的内容。近代苏州民众的信仰崇拜比较繁杂 , 没有系统 , 信仰的 苏州桃花坞年画的发展得益于当时的社会文化基础 , 包括社 神灵也没有严格的谱系 , 总 的来说这些信仰不属于任何系统的宗 会经济 的发展 , 文化积淀以及社会需求能力。苏州桃花坞年画的 产生可追溯到明代 , 当时资本主义萌芽 , 在地理位置上利用水路加 教。民众只从各类传统信仰中摘取满足 自己实际需要的神灵进行 崇拜 , 这种信奉大多是功利的, 这就说明了这种 民间的信仰只是基 速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社会行业分工细化 , 而且手工业极为发达 , 苏 州逐 渐走 上 了全 国经 济 中心 的 道路 , 为 桃 花 坞年 画 的产 生 奠 定 于 现实 生活 和实 用性 。 桃花坞年画不仅是精美的艺术 品, 而且发挥着它特有 的社会 了 良好 的经 济基 础 。逐 渐繁 荣 的经济 , 吸引 了全 国各 地 的人 才 , 文 价值 , 桃花坞年画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 , 对市民的生活有着深远的 人墨客擅于诗词歌赋, 为桃花坞年画的创作提供了深厚 的文化基 影响。它起到了调节市民与社会关系的作用 , 引导并且影响了社 础以及题材来源。另外 , 明清时期的节 俗非常多, 在每个大小 节 会民众的道德伦理, 传播并且融合了文化知识, 促进了社会文化的 日, 必有各种礼仪活动以及娱乐类 的活动 , 元宵节 的灯会 , 立夏的 交流。近代社会民众获取知识和信 息的途径 比较 缺乏 , 物美价廉 称人 , 中秋的走月亮 , 冬至的拜冬 等等 , 这些苏州文化特有的礼仪 的年画成了最好的选择 , 另外 , 年画中的题材内容大多来 自于大众 娱乐活动也成了桃花坞年画创作 的素材。再加上苏州素有文风, 喜爱的戏曲和小说 , 让 中下层的民众乐于接受 , 这也就衍生出了桃 社会上层的文人雅士的一些情趣嗜好 、 欣赏 的价值取 向在一定程 花坞年画道德教化的功能, 民众通过年画了解历史故事 , 了解传统 度上也影响了市井阶层 , 市井阶层希望通过不断模仿文人情怀和 礼义廉耻 , 不露声色的做到了寓教于画。近代世界格 品味 , 达到抬高 自己社会地位的 目的, 这个阶层 的“ 附庸风雅” , 给 的人伦 情理 、 局动荡 , 偏安与东南一隅的苏州也不可避免的处于冲击之中, 但是 桃花坞年画增加 了不少的韵味 , 年画创作者们把文人情趣不着痕 也成就了桃花坞年画充当新 闻传播者的角色 , 这些在民众 间流传 迹的加入到大众题材的作品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这种文人风气与 透露 了民众 的爱憎和价值判断 。与近代苏州 世俗之风逐渐结合紧密 , 从而形成了一种风尚。另外一方面, 在商 的政治题材的年画 , 关 系最 为密 切 的是太 平 天 国战争 , 在 国 内现 存 的 2 4幅有关 太 平 天 品经济 的冲击和洗礼下 , 苏州文人雅士有机会与市井文化有了更 桃花 坞 年画 占了 1 / 3 。鸦 片 战 争 后 , 反 帝 斗 争 成 深层面的交流 , 给他们 自己的创作里更多的加入新的元素, 开始变 国战争 的年 画 中 , 风起云涌之势, 苏州虽然没有直接受到军事打击 , 但也是最早受到 得平民化和世俗化 , 他们引领了苏州社会文化风 向, 影响并加快了 西方列强入侵的地区之一, 传统文化和繁荣 的经济和受到不 同程 苏州市井文化的发展, 市井阶层对文化的追求也推动了世俗文化 因此在桃花坞年画中出现了不少反帝题材的作品, 一定程 的发展 , 这里的世俗文化具有一种特有的儒雅之气。这样的独特 度破坏 , 度上反映了苏州 民众的政治感情 , 在民众 间宣讲了国家存亡的紧 的文化积累, 使得桃花坞年画的发端和发展有 了极 为深厚的艺术 迫, 起 到了 团结 民众 的作用 , 客 观 的支持 了反 帝运 动 。随着 西 方 工 土壤。在技术基础方面 , 桃花坞年画得到 了“ 姑苏版画” 技术的有 业文明的不断流人我国, 各种新鲜事物开始在近代苏州社会 中出 力支撑 和 良好 的继 承 。一件 优秀 的 版画作 品是 集 中 了画工 、 刻工 、 这种 新鲜 事 物对 于 当时 的 民众来 说 , 是稀有昂贵的, 所 以只 有 印工共 同的努力, 姑苏版画的成就也就是得益于成熟 的技术支持 , 现, 那么桃花坞年画良好地继承了这样的技术。首先我们来看画工的 社会上层的人才有机会接触。于是在桃花坞年画中产生 了这样一 批 专 门描绘 西 洋 事 物 、 西 洋 风 俗 的年 画 , 这类“ 西洋景” 年 画 为 普 情况 , 明初 , 著名的职业画工周臣 , 他专为苏州的画舫创作各类画 通 民众开拓 了眼界 , 并且传播了新的知识和新的思想。 稿, 他的门人弟子中最出名的是唐寅和仇英 , 就是这样 出名的画家 近代苏州的社会经济、 文化积 累、 政治风云和民众心态直接 也给画舫制作画稿 , 随着吴门画派的崛起 , 对职业画工的影响越来 桃花坞年画 越大 , 也就间接或直接培养 了一批具有很高水 准的职业画工 。其 或者间接影响了桃花坞年画赖 以生存和发展 的基础 , 从多个层面和角度投射出苏州近代的社会变迁 , 映射出了近代苏 次是刻工 , 苏州 自古就不乏雕镂名工 , 各类手工业之中的雕镂佼佼 是研 究 近代 苏州 社会 最 好 的图 画资 料 。 者不计 其 数 , 到 明末 清初 的 时候 , 苏 州 已 经 是 江 南 著 名 的 刻 书 中 州 的时 代风 貌 和 民风 民俗 , 笔 者试 图从 社会 史 的角 度 分 析 考 察 桃 花 坞 年 画 的 取 材 及 其 艺 术 心。再次就是印刷技术 , 套印技术对于版画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 特色, 围绕年画的道德教化功能和传播新事物的功能, 探讨了桃花 重的作用 , 明代徽州工匠发明的涂版的方法 印刷 出了不同的颜色 , 近 代 桃 花坞 年 画 的 后 来金 陵 的吴 法祥 在 这个 基 础 上 , 使用“ 恒版” 和“ 拱花” 的技法, 坞 年 画的社 会 价值 。作 为社 会 万 象 的万 花筒 , 使得套印技术 日臻完善 。这种先进的印刷技术传到苏州之后 , 对 产 生发 展到 衰 落 的历 史 过 程 又 纵 向反 映 了 近代 苏 州 由盛转 衰 的 末 世情 态 、 传 统 文化 在社会 巨变 之 下 的反 抗 和 失 守 以 及江 南 社 会 苏州 版 画的色 彩影 响 巨大 。 由此 看 来 , 桃 花 坞 年 画 的兴 盛 正 是 综 在 面对 西方 文 明 冲击时 的裂 化 和演 变 。现在桃 花 坞年 画 已被列 入 合了社会经济 、 文化积淀 以及工 艺技 术成熟等 众多 因素 的必然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期待着桃花坞 年画能在保护和传承 已 结果 。 有的艺术特色和成就, 积极关注当代生活 、 社会思潮, 用独特的艺 近代桃 花坞 年 画 中大多 是苏 州地 区市 民生 活 为题 材 , 充 满 了 术语言继续谱写新时代的篇章。 生活气息 , 凡是有关苏州民众生活中的节 庆、 民俗 、 信仰 、 娱乐等 , 在桃花坞年画中直接有描述 。近代桃花坞年画可以说是一部苏州 参考文献 : 民生的百科全书。民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创造和承袭的 [ 1 ]苏州桃 花 坞木 版 年 画 [ M] . 江 苏 古 籍 出版 社 , 香 港 嘉 宾 出版 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