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24《诗词五首》——《饮酒》《春望》课件(共23页)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5、诗词五首—《饮酒》、《春望》课件(25张PPT)
千古隐逸之宗”。 4
按节奏诵读诗歌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mp3
2020/6/17
5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庐:构室。人境:人世间。而:却。车 马喧:喻世俗交往的打扰。诗人身居尘世, 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2020/6/17
20
背景链接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杜甫避 难北上安家于鄜(fū)州。七月,太子李 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 改元至德。杜甫闻讯,不顾安危,只身一 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 俘获,困居长安。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 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 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 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 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写下了这首《春 望》。
8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气:南山的气象。日夕:傍晚。相与:结 伴。还:飞回巢。
写南山美妙的晚景。
《归去来辞》“鸟倦飞而知还”意思是天 色晚了,鸟尚且会“知还”,人当然更应该 “迷途知返”。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 是出于生物的本性;人既是自然的产物,也 应顺应自然之理,生与大自然同生,死与大 自然同体。
7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南山:庐山。
以美丽的自然景物烘托悠闲自得的情趣。
“悠然见南山”中“见”,有本子作 “望”。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 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 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诗五首——《春望》》课件 (共23张PPT)
精讲点拨
诗歌中使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1)移情于物。诗人以花、鸟为“感” 、 “恨” 的主体。 (2)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诗人见了花鸟 反而落泪惊心。(互文手法)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发” 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 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运用了细节描写, 深沉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 的情怀。
对比
合作探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恨别:怅恨离别
别,不是普通的分别,而是生离死别。 译文: 感伤时事看见花开就想落泪;怅恨别离听到 鸟鸣反而使我的心受到惊动。
合作探究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书:古义:信;今义:装订成册的著作 烽火: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 战火。 三月: 三是复数,三月指数月,时间长的意思。 抵:值,相当 译文: 战火连绵,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此时一封报 平安的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啊! “连三月”——战乱时间之长 对偶
首联:国、城(长安城)、山河、草木 颔联:花、鸟 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 乱草遍地。 作者心情:感伤、激愤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时——为动乱时局而感伤 别——为生离死别而激愤 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 伤之情。
精讲点拨 首联“深”字很有表现力,历来被人们称赞 ,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国家衰败,国都沦陷从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 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 “草木深”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 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 用词凝练,一个“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萧 条、物是人非的景象,让人满目凄然。
精讲点拨
请赏析颔联,你怎么理解作者情感?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饮酒》课件共24张PPT
新知讲解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明诗意
东边的篱笆。 即庐山。 也指代菊圃。 闲适淡泊的样子。
采菊 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
今译:(我)在东篱下随手摘几朵菊花,
悠然闲适间抬头看见了美丽的南山。 简评:此一句描绘了一幅静穆、淡远的画
面。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悠然”二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
自得、闲适、恬淡的生活状态。
拓展提高
悟诗情 2、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诗妙手偶得,浑然天成,诗 人悠闲地在东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 那样怡然自得,那样超凡脱俗,以景物 衬托诗人的闲适。“悠然”形象地写出 了诗人心情的自得、闲适、恬淡。“见” 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的随意与自然, 不是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写出了 作者心与自然的会意和亲近。
板书设计
闲适心境
明诗意
结庐人境
心远地偏
采菊东篱
饮酒
恬静生活 悠然见山
热爱自然 淡泊名利
做人真谛
此中真意 欲辨忘言
拓展提高
悟诗情
1、如何理解“而无车马喧”“心远 地自偏”这两句诗?
因为作者心情闲适,心志高远, 所以虽居闹市却觉得偏僻安静,这
两句体现了作者酷爱田园生活的宁
静、自由,厌恶官场的黑暗虚伪。
拓展提高
悟诗情
4、请你总结一下本文的主题思想?
这首诗描写的是常见的农村景物、 平凡的村居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 南山“,这些普通的景物里,充满着生 活 的情趣,蕴含着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 挚 情感。本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 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 得
拓展提高
悟诗情 5、你还能背诵一首陶渊明的其它一首诗
新知讲解
诗词五首—《饮酒》、《春望》课件(25张ppt)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金 ·元好问《论诗》绝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气:南山的气象。日夕:傍晚。相与:结 伴。还:飞回巢。
写南山美妙的晚景。
《归去来辞》“鸟倦飞而知还”意思是天 色晚了,鸟尚且会“知还”,人当然更应该 “迷途知返”。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 是出于生物的本性;人既是自然的产物,也 应顺应自然之理,生与大自然同生,死与大 自然同体。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总指隐逸 的田园生活。真意:包括自然情趣 和人生真谛。辨:辨别,说明。忘 言:不知怎样用言语表达。
诗人在大自然启迪下,已领悟 到人生的真意,又何须用语言表达。
总 结: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 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 ,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 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 ,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 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 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24、诗词五首
导入歌曲
学习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作者情感。 二、背诵诗歌,品味诗歌的意境。 三、品味我国古代诗词深邃的内涵和优美 的韵味,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饮
陶酒
渊 明
作者简介
• 陶渊明(365~427),名潜, 字元亮,私谥靖节。东晋时期著名 诗人,散文家,辞赋家。出身没落 的官宦家庭。青壮年时,有过建功 立业的抱负,先后任江州家酒、镇 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小官。因不满 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又不肯降志 辱身迎合权责,于是在405年四十 一岁时弃官归田,此后一直过着
“心”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所以 虽身处闹境,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区。 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金 ·元好问《论诗》绝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气:南山的气象。日夕:傍晚。相与:结 伴。还:飞回巢。
写南山美妙的晚景。
《归去来辞》“鸟倦飞而知还”意思是天 色晚了,鸟尚且会“知还”,人当然更应该 “迷途知返”。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 是出于生物的本性;人既是自然的产物,也 应顺应自然之理,生与大自然同生,死与大 自然同体。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总指隐逸 的田园生活。真意:包括自然情趣 和人生真谛。辨:辨别,说明。忘 言:不知怎样用言语表达。
诗人在大自然启迪下,已领悟 到人生的真意,又何须用语言表达。
总 结: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 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 ,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 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 ,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 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 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24、诗词五首
导入歌曲
学习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作者情感。 二、背诵诗歌,品味诗歌的意境。 三、品味我国古代诗词深邃的内涵和优美 的韵味,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饮
陶酒
渊 明
作者简介
• 陶渊明(365~427),名潜, 字元亮,私谥靖节。东晋时期著名 诗人,散文家,辞赋家。出身没落 的官宦家庭。青壮年时,有过建功 立业的抱负,先后任江州家酒、镇 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小官。因不满 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又不肯降志 辱身迎合权责,于是在405年四十 一岁时弃官归田,此后一直过着
“心”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所以 虽身处闹境,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区。 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4.诗词五首ppt优质课件
ppt精品课件
诵读欣赏
ppt精品课件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古诗四首
ppt精品课件
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时,作者把妻儿送回老家,然后独自投奔皇 帝,不幸中途被叛军捉住,送往长安。杜甫在这里过了八 个月痛苦的俘虏生活,亲眼见到长安陷落后的种种惨状, 昔日的繁华景象已被一片残破所代替。他感时忧国,写下 了五言律诗《春望》,表达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 操。
春望
首联所望见的是什么?为全诗起到了什么作 用?
国都陷落,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 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 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 在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同时描绘了一幅安史之乱造成的国破人亡的悲惨景象 ,读后让人触景伤怀。
“烽火”句承上“感时”句,“家书”句承上“恨别”句。 诗意上下贯通,自然流畅;感情波澜起伏,动人心魄。“ 连三月”,可见战祸之长;“抵万 金”,极言家书难得。 在那年代,道出了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容易使 人产生共鸣。
春望
ppt精品课件
从尾联来看,字面上并没有说忧伤,实际上 却把忧国伤时之情写得更强烈。试作简要分析。
ppt精品课件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ppt精品课件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八年级语文上24诗词五首课件PPT)
“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 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 的感叹。
“谩”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哀怨惆怅。 词人借此倾诉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艰难求索,对 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词人为什么着力描写梦境?
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作对比,充分表现了其 对现实的不满及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同时借虚 幻的梦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其非凡才华和美好愿望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因 此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仙境。
渔家傲
李清照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 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 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 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早晨,漫天的云涛汹涌翻滚,雾气弥漫漂移,无数舟船 破浪前进,我坐在颠簸的船上,觉得银河都要旋转起来了。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都已经沦陷,变得残破不堪, 山河依旧存在,春天降临到长安城。
运用对比,一个破字,让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 满目凄凉。国破的残垣断壁与城春本应富有的生机形成 对比,造成反差。
《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注》,诗人任黄州刺史 时所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 湖北赤壁市西北长江南岸。杜牧所咏的赤壁并非三国 时孙、曹大战的地方,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 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是作者借相同的地名抒发自 己的感慨。
赤壁
“谩”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哀怨惆怅。 词人借此倾诉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艰难求索,对 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词人为什么着力描写梦境?
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作对比,充分表现了其 对现实的不满及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同时借虚 幻的梦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其非凡才华和美好愿望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因 此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仙境。
渔家傲
李清照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 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 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 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早晨,漫天的云涛汹涌翻滚,雾气弥漫漂移,无数舟船 破浪前进,我坐在颠簸的船上,觉得银河都要旋转起来了。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都已经沦陷,变得残破不堪, 山河依旧存在,春天降临到长安城。
运用对比,一个破字,让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 满目凄凉。国破的残垣断壁与城春本应富有的生机形成 对比,造成反差。
《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注》,诗人任黄州刺史 时所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 湖北赤壁市西北长江南岸。杜牧所咏的赤壁并非三国 时孙、曹大战的地方,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 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是作者借相同的地名抒发自 己的感慨。
赤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24课《诗词五首—春望》课件(共25张PPT)
能够承受 胜( ) —— shēng 簪(zān)—— 一种束发的首饰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韵 译
山河依旧国都早已沦陷, 草木茂盛满城都是春天. 感伤时局泪水溅湿了花朵, 亲人离散鸟啼声更让人心伤. 战争连绵了整个春天, 珍贵的家书也难相见. 满头的白发愈搔愈短, 稀疏得简直无法插簪.
如何学习诗歌?
●
第一招
●
多读 ——读出诗韵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读准下面的字,
并理解它的含义 jiàn 溅( )—— 溅落 抵( dǐ)—— 值得
搔(sāo )—— 用指甲挠 浑(hún ) —— 简直
大哥哥,大姐姐,我 戴上眼镜仔看你读书 啊,别读错了字呀!
★如何学习诗歌?
●
第二招
●
多思
——感悟诗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 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 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 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司马光在《温公续 诗话》里曾写道:“‘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 深’,明无人矣。”一座繁华的城市,曾几何时,竟 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 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 国伤时的感情。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 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之后在 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 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 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 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
部编版语文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诗词五首之 《饮酒》 、《春望 》 ppt(27张PPT)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时事
伤心
使……惊 动
结构上以“感时”承上,感伤时局的动荡, “恨别”启下,怅恨离别之苦,起到承上 启下的作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使诗句对
仗工整。
什么是对偶?
是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 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 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 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 为对仗。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着 整齐醒目,听着铿锵悦耳,读来朗 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 喜闻乐见。
烽火连三烽月火,连家三书月抵,万家金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白短头,搔浑更欲短不,胜浑簪欲不。胜簪。
➢ 通过刚才的阅读和翻译, 你联想到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试着跟同学描述出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都,指京城, 当时在长安
诗歌一开始“国破”二字点明时间, “山河在”三个字表明了诗人对祖国 山河的感情。一个“ 破 ”字写出了 国都战争离乱的残破之景,令人怵目 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长安城 满 眼是繁密的杂草 之景,令人满目萧然, 为全诗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 试概述文章的主题思想。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困居 长安时的所见、所闻、 所感,抒发了他触景伤 怀,忧国思家的情感。
“ 尔:这样。
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 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 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 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 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主旨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 得的归隐生活,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 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24课 诗词五首——饮酒(其五) (共22张PPT)
人回归自然后的悠闲自得的心境。
4“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望”?
“见”说明诗人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这正好与诗人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盛开的菊花 让诗人流连其间,时不时摘下一朵细细欣赏,正当他沉浸在 采菊的惬意中时,不经意的一回头,哦,原来南山景色也如 此迷人。可见作者的心和自然是如此的亲近,俨然已经成为
诗词五首——饮酒(其五)
有这样一个人,他“种豆南山下”,却“草盛豆苗稀”;
他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却始终不戚戚于贫贱;他自己身处环
堵萧然,不蔽风日的环境中,却愿黄发垂髫都怡然自得。同学 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元好问曾经这样评价过陶渊明的诗——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自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田园诗 派的创始人。他与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一起被合称 为“陶谢”。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 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建造房舍
这样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间的 云气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是陶渊 明在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为酒后即兴之作,
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
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里选的是第五 首,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本篇写在欣赏自然景
物中所领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 诗词五首》ppt课件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 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 五首诗可大略分为两类:一类 是汉魏以来继承抒情言志传统 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 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后代 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 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 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12篇, 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 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 散文首推《桃花源记》。
首句即佳。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 名其居室为“人境庐”诗集为《人 境庐诗草》,即取陶渊明诗意为名。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君:诗人自称。尔:这样。
二句承上两句设问设答。因为 “心”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 所以虽身处闹境,也如同居于偏 僻地区。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 感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南山:庐山。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1、临:动词,抵达。 2、声不起:指鼓声低沉。
译: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 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 声低沉。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黄金台:燕昭王招纳贤士筑的台。 2、玉龙:宝剑的代称。
译: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 手执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
这首诗中,景、情、理三者巧妙结 合,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具有很强的 艺术魅力。
听读 全诗,想 想这首诗 讲了几层 意思,分 别写的是 什么?
1至4句为第 一层,讲作者 因为能够超脱 现实纷扰,有 高尚的精神境 界,所以觉得 所在的地方也 偏僻幽静了。
5至10句 为第二层, 说明欣赏美 丽的自然景 物,能获得 无限的意趣。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总指隐逸的 田园生活。真意:包括自然情趣和人 生真谛。辨:辨识。忘言:不知怎样 用言语表达。
八年级语文上册 24《诗词五首》——《饮酒》《春望》课件(共23页)
(3)花、鸟平时乃可娱之物,杜甫却说“感时 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一种什么写法?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移情于景。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 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 己内心感情的写照,表达了诗人“感时(忧伤国 事)”“恨别(恨别家人)”之悲。
(4)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 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 面,并揭示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感情。 明确: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 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 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 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感时忧国、 思家念亲的情怀。
24、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春望》
学 习 目 标
1 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了解作 者生平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能学习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 理解诗歌内容。 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背诵 默写诗歌。
3
1
第一段
自学质疑
环节一:自主学习
1
基础知识 积累
《饮酒(其五)》 《春望》 基础梳理
2
3
整体感知 课文内容
陶渊明, 东晋 (朝代)诗人,名 潜 ,
字 元亮 ,自号 五柳先生,世称 靖节先生 。 杜甫, 唐代 (朝代)伟大的 现实 主义诗人,
字 子美 ,自号 少陵野老,与李白合称“ 李杜 ”,
他被后世尊称为“ 诗圣 ”。
明确字音:
结庐( lú ) 喧( xuān ) 东篱( lí) 溅( jiàn ) 抵( dǐ ) 搔( sāo ) 浑( hún )欲 不胜( shèng) 簪( zān )
(1)《饮酒(其五)》通过对眼 前 菊、南山、山气、飞鸟 等景 物的描写,表现了作者辞官归隐 田园后 悠闲自得 的心境, 归隐自洁、超凡脱俗 抒发了诗人 人 生追求。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八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件
诗意解读
抵达。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 而不响亮。
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
译 寒风卷动着红旗,驰援部队悄悄临近易水;浓 文 霜湿透了鼓皮,鼓声沉沉,扬不起来。
诗意解读
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 曾置千金以招揽人才。
提起 指宝剑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握宝剑 文 甘愿为他血战到底。
背景链接
陶渊明因时局动荡,官场政治腐败,最终 选择辞官归田园,躬耕陇亩,不再出仕,与官 场彻底决裂。《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20 首,写于作者辞官隐居后。大抵表述醉中的乐 趣和对人生的感想。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诗人弃官归隐 后陆续写成,为酒后即兴而作,大多直抒胸臆,对世事 的感慨。《饮酒》其五是组诗中最广为后世传诵的佳作。
诗词赏析
诗的前两联
重在描绘景物(国、山河、草木、 花、鸟),但景中有情(破、深、 溅泪、惊心)
诗的后两联
重在抒情,是借事抒情(断“家书”、 搔“白头”)。诗中景物有声有色, 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忧国思乡的感 情。
深入探究
1、诗人“春望”“望”的是什么?
望:望京城长安破败之景; 望能收到家人来信报平安; 望能顺利到达灵武,酬报国之志; 望官军早日收复京城,中兴国运
国都破碎不堪,甚至有山河依旧存在, 春天的京城,满眼是茂密的杂草树木.
感伤世事,看见花也流泪,怨恨别离, 听到鸟儿鸣叫惊动人心。
战火接连几个月没有停歇,一封家 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头上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都 插不上
诗词赏析
诗 远 国破山河在,
人
城春草木深。
所近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4 诗词五首 (共22张PPT)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将士们戒备森
严,不可侵犯的诗句是: 黑云压城城欲摧 , 甲光向日金鳞开 ;用烘托 手法描写将士们黄昏练兵,威武雄壮的诗句 是: 角声满天秋色里 , 塞上燕脂凝夜紫 ; 描写深夜袭击敌人的悲壮场景的诗句 霜重鼓寒声不起 是: 半卷红旗临易水 , 。
四、赤
杜 文本背诵
铜雀春深锁二乔。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赏析: “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 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 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会有 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 千古传诵的名句。
理解默写:
1.杜甫《春望》一诗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 觅的千古诗句 是: 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 2.《春望》一诗中杜甫移情于花鸟,以 “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诗 表达了感时伤世的复杂情怀。
李 贺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赏析: 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 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 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
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
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 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 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 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 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 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名句理解
赏析: 反说其事,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 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 大,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 幸,暗含自己生不逢时、才能无法施展的怨
怅之情。
1.杜牧的《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 哲理的诗句是(作者夸大“东风”的作用,借 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东风不与周郎便 , 铜雀春深锁二乔 。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精美课件
第六单元 ·第二十四课
饮酒(其五)
课文导入
问世间酒为何物?
中国是诗的故乡,诗人离不开酒,诗中不能没
有酒,从历代诗人雅士所留传的浩瀚的酒诗酒词
中,无不使人们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酒文化以及诗
人那种炽烈的情感,从而引起共鸣。酒文化渊源
流传,诗文化更博大精深,你能举出诗文中哪些
人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李白 欧阳修 陶渊明
他们嗜酒的背后心理是否都一样?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 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 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 以为欢笑尔。陶渊明饮酒后吐真情,我们再次走 进陶渊明的诗歌,触摸他深邃的思想。
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
晋文学家、诗人。浔阳柴桑 ( 今江西九江 ) 人。他
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 ”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 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 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
飞鸟,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那样悠然自在!
布置作业
背诵并正确默写这首古诗。
第六单元 ·第二十四课
春望
课文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
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
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 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 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 赏名作之境界。
悠然
体会诗人悠然的心境。
诗人从中悟出了 。
悟出了万物运转、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
饮酒(其五)
课文导入
问世间酒为何物?
中国是诗的故乡,诗人离不开酒,诗中不能没
有酒,从历代诗人雅士所留传的浩瀚的酒诗酒词
中,无不使人们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酒文化以及诗
人那种炽烈的情感,从而引起共鸣。酒文化渊源
流传,诗文化更博大精深,你能举出诗文中哪些
人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李白 欧阳修 陶渊明
他们嗜酒的背后心理是否都一样?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 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 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 以为欢笑尔。陶渊明饮酒后吐真情,我们再次走 进陶渊明的诗歌,触摸他深邃的思想。
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
晋文学家、诗人。浔阳柴桑 ( 今江西九江 ) 人。他
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 ”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 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 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
飞鸟,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那样悠然自在!
布置作业
背诵并正确默写这首古诗。
第六单元 ·第二十四课
春望
课文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
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
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 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 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 赏名作之境界。
悠然
体会诗人悠然的心境。
诗人从中悟出了 。
悟出了万物运转、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
2017新八上24.诗词五首1《饮酒》课件(正式)
诠次:次序
2.朗读诗歌,初步感悟意境。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研习第一层
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 车马喧”呢?
“车马喧”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 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 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等。 心远地自偏” “远”的对象是什么? 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古 今 隐 逸 诗 人 之 宗 也 。
陶 渊 明 ——
陶渊明,365-427,字 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 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文学 家。浔阳柴桑人。曾祖陶 侃曾任东晋大司马,父曾 任太守一类官职。渊明八 岁丧父,家道衰落,日渐 贫困。曾几度出仕,任过 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四 十一岁时弃官归隐,从此 躬耕田园。 他是我国田园 诗的鼻祖,和山水诗的鼻 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 称“陶谢”。
有一位作家说过,人的一生就是 一舍一得的过程,有的人知道什么该 舍,什么该得,什么时候该舍,什么 时候该得。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 同。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选择是 辞官归隐,终老田园。今天我就来学 习他的《饮酒》,来领略陶渊明舍与 得之间的人生境界。
饮
陶 渊 明
酒
( 选 自 钟 嵘 《 诗 品 》 )
研习第二层
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心境?
(意境分析)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 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太阳下山 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篱笆、菊、山、 鸟、日、人景,由近及远,构成了一幅质朴率真、自由恬 淡,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的图景,表达诗人回归自然后的 悠闲自得的心境。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教学课件: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
首句即佳。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名 其居室为“人境庐”,诗集为《人境庐诗 草》,即取陶渊明诗意。
如此,这样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二句承上两句设问设答。因为“心” 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所以虽身处闹境, 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区。诗人摆脱尘俗烦扰 后的感受。
闲适淡泊的样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 生活无所求的心境。“采菊”这一动作不是 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 自然的情趣。将“见”改为“望”不好。 “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为之,而 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
➢ 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 荒城中草木丛生。
➢ 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 闻鸟鸣每每惊心。
➢ 愁看这漫天烽火,早又阳春三月,珍重 那远方家信,漫道片纸万金。
➢ 独立苍茫,无言搔首,白发稀疏,简直 要插不上头簪。
诗歌赏析
1.题目中的“望”统领了哪几句诗?这几句 诗写景的角度是如何变换的?
2.说说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 句的理解。
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 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感时”“恨别” 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
杜甫运用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 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 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 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 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 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 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 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
春望
走近作者
作者 杜甫 字 子美 号 少陵野老 朝代 唐
评价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 圣”
八年级语文上册26诗词五首之《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课件
注释: 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山气:山间的云气。 日夕:傍晚。 相与:结伴。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1. 诗歌内容与饮酒无关,为什么题目叫“饮酒”?
资料助读 《饮酒》序文: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 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气候寒冷,环境恶劣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引用典故,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壮怀猛烈的豪情。
战争氛围凝重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4. 李贺没有参与这场战争,那他写这首诗到底表达了怎样的心声?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jiǎo
sài zhī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zhònɡ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xié wèi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读通诗意
雁门太守行
黑 云 压 城 城 欲 摧 ,敌军攻城的气势猛烈 ,城墙好像将要坍塌,
甲
光
向
日
金
鳞
开
。
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 色鳞片般闪闪发光。
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2)杜甫《春望》中表明战乱之长,家书珍贵的句子是:烽__火__连__三__月, _家__书__抵__万__金__。
(3)《春望》中写望中所见,表现长安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 伤时的句子是: _国__破__山__河__在__,城__春__草__木__深___。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向往想和XXX、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有这样一位隐士,他淡泊名利,陶醉于耕种; 有这样一位耕者,他一生种菊,活得如菊花一样高洁、飘逸。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1. 诗歌内容与饮酒无关,为什么题目叫“饮酒”?
资料助读 《饮酒》序文: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 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气候寒冷,环境恶劣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引用典故,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壮怀猛烈的豪情。
战争氛围凝重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4. 李贺没有参与这场战争,那他写这首诗到底表达了怎样的心声?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jiǎo
sài zhī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zhònɡ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xié wèi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读通诗意
雁门太守行
黑 云 压 城 城 欲 摧 ,敌军攻城的气势猛烈 ,城墙好像将要坍塌,
甲
光
向
日
金
鳞
开
。
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 色鳞片般闪闪发光。
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2)杜甫《春望》中表明战乱之长,家书珍贵的句子是:烽__火__连__三__月, _家__书__抵__万__金__。
(3)《春望》中写望中所见,表现长安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 伤时的句子是: _国__破__山__河__在__,城__春__草__木__深___。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向往想和XXX、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有这样一位隐士,他淡泊名利,陶醉于耕种; 有这样一位耕者,他一生种菊,活得如菊花一样高洁、飘逸。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 线 测 学
(3)《春望》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 个“ 望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 及近,由大到小,由 国都 ,写到 草木花鸟。
2
合作 探究
先独立思考 再小组交流 拍照上传
(1)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此中”与“真意”分别指的是什 么?并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 情。 (3)花、鸟平时乃可娱之物,杜甫却说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一 种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 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自 评 巩 固
(1)《饮酒(其五)》反映了诗人 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 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饮酒(其五)》中表达诗人 心境高远、恬淡惬意的词语是 “ 心远 ”和“ 悠然 ”。
自 评 巩 固
(3)《春望》颈联中的“连三 月”“抵万金”该怎样理解?
陶渊明, 东晋 (朝代)诗人,名 潜 ,
字 元亮 ,自号 五柳先生,世称 靖节先生 。 杜甫, 唐代 (朝代)伟大的 现实 主义诗人,
字 子美 ,自号 少陵野老,与李白合称“ 李杜 ”,
他被后世尊称为“ 诗圣 ”。
明确字音:
结庐( lú ) 喧( xuān ) 东篱( lí) 溅( jiàn ) 抵( dǐ ) 搔( sāo ) 浑( hún )欲 不胜( shèng) 簪( zān )
(3)《春望》诗题为“春望”,请说说作者“望” 到了哪些景物。结合全诗,说说题目中的“望”字 有哪些含义。 明确:“望”到的景物:国都、山河、草木、花、 鸟。“望”字的含义有:①诗人眼中所见:山河 破碎,春天的凄凉景象;②诗人心中的期盼:亲 人团聚,国家安定。
(4)《春望》首联中的“破”“深”两字用得好, 请作简要赏析。
3
展示 交流
小组代表讲解 全班质疑、补充
(1)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明确:“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 人自得、闲适、恬淡的心情。 “见”字表明诗人看山不是有意 寻求,而是不期而遇,写出了作 者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南山时的 欣喜之情,以景物衬托诗人的闲 适,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
(2)“此中”与“真意”分别指的是什么? 并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此中”指此时此地的情和境,也指隐 居生活,“真意”指诗人从自然与人的和谐景 象中悟到的自然意趣,认为人应该回归属于自 己的家园,建设质朴本真的美好世界。这两句 是全诗的总结,点明诗歌主旨,抒发了诗人厌 恶官场生活,决心归隐自洁、超凡脱俗的人生 追求。
(1)《饮酒(其五)》通过对眼 前 菊、南山、山气、飞鸟 等景 物的描写,表现了作者辞官归隐 田园后 悠闲自得 的心境, 归隐自洁、超凡脱俗 解《饮酒(其五)》 中“而无车马喧”“心远地自偏” 这两句诗? 明确:因为作者心情闲适,心 志高远,所以虽居闹市却觉得 偏僻安静,这两句体现了作者 酷爱田园生活的宁静、自由, 厌恶官场的黑暗虚伪。
明确:“连三月” 写战乱时间之长, “抵万金”极言家书的珍贵 ,写出了 诗人因消息隔绝,久盼家人消息却音 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 儿女的强烈思念。
(4)背诵《饮酒(其五)》、《春 望》。
明确:“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 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深”字写出了乱草丛生,一片荒 芜的景象,令人面目凄然。交代了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 民不聊生的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 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无限悲痛。
在 线 测 学
(1)《饮酒(其五)》蕴含着这样的哲 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 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2)“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场 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 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表现出诗人摆脱 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闲适的心情。
(3)花、鸟平时乃可娱之物,杜甫却说“感时 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一种什么写法?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移情于景。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 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 己内心感情的写照,表达了诗人“感时(忧伤国 事)”“恨别(恨别家人)”之悲。
(4)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 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 面,并揭示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感情。 明确: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 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 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 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感时忧国、 思家念亲的情怀。
24、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春望》
学 习 目 标
1 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了解作 者生平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能学习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 理解诗歌内容。 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背诵 默写诗歌。
3
1
第一段
自学质疑
环节一:自主学习
1
基础知识 积累
《饮酒(其五)》 《春望》 基础梳理
2
3
整体感知 课文内容
带着问题,浏览课文, 完成导学案问题
自学 教材
《饮酒(其五)》 《春望》 配乐朗诵
环节二:自学检测
在线测学
独立完成导学案上 自测题 同桌交流核对订正
质疑思学
组内解决疑难问题 基础知识组内过关 小组统计疑问拍照 上传
2
第二段
训练展示
环节三:自展提升
1
学情 反馈
平台共性疑问 师生合力解决
文学常识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