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为加快我校课程改革和建设步伐提高我校慕课

合集下载

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办法

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办法

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加强我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线开放课程包括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简称SPOC)以及其他形式的在线开放课程。

第三条混合式教学是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是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驱动”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第四条学校成立慕课推进工作办公室,负责我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第二章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运行第五条“十三五”期间,学校拟建成100门在线开放课程,并评选30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第六条学校优先支持在乃至全世界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课程建成在线开放课程,鼓励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建成在线开放课程,鼓励具有专业优势和地域特色的课程建成在线开放课程。

第七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运行实行课程负责人负责制。

课程负责人应为我校教师,负责组织并带领团队完成课程立项、建设、发布和运行管理等相关工作。

学校鼓励以我校教师为主、联合其它高校教师尤其是国际著名大学的优秀教师,合作建设更具影响力的在线开放课程。

鼓励青年教师作为助手,协助课程负责人建设在线开放课程。

第八条课程负责人提交《XX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申请书》,经大类教学委员会、学校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后,填写《XX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任务书》,并开始课程建设。

第九条已建成的在线开放课程经过学校组织的专家审核认定,在校内完整运行一个教学周期且教学效果良好,由学校至国内外优秀在线开放课程服务平台开放运行。

关于推行慕课、翻转课堂、移动课堂等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实施办法

关于推行慕课、翻转课堂、移动课堂等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实施办法

关于推行慕课、翻转课堂、移动课堂等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实施办法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的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围绕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和加强规范管理三条主线,全面加强我校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力度,多方位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决定对于部分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等课程,推行慕课、移动课堂、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第一条: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重点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入手,以“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为抓手,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让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深对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认识。

第二条:依托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积极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学习的自主性;并通过创建数字化教学环境,提高学生数字化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第三条:以“微课程”为载体,转变教师观念、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转变教师教学行为,让教适应学,让教辅助学,让教服务学。

实现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努力克服学生长期以来依赖老师“教”的学习习惯。

第四条:立足校情、学情,合理整合资源,发展创新,要充分认识到真正的学习是学习者自主认知和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二、建设思路第五条:教务处负责制订“慕课”课程建设总体规划,制订课程建设、申报和评价标准,分类指导和组织课程建设和使用,提供录播教室和网络教学平台。

第六条:学院负责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的培育、建设和使用,组织符合条件的课程向学校申报。

mooc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mooc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mooc课程建设实施方案MOOC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MOOC课程以其灵活的学习方式、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全球化的学习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和教育机构的青睐。

因此,建设和实施一套高质量的MOOC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设定。

1. 提高教育质量,通过MOOC课程建设,提供更加灵活、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 推动教育创新,MOOC课程建设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拓展教育领域的发展空间,为教育改革注入新的动力。

3. 打造品牌课程,建设一系列高质量的MOOC课程,提升学校或机构的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学生和教师参与其中。

三、建设内容。

1. 课程设计,根据不同学科和专业的需求,设计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包括视频讲座、教学文档、在线作业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学资源整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案例分析、学术论文等,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支持。

3. 互动平台建设,搭建在线讨论、问答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4. 教学团队建设,组建专业的教学团队,包括教授、助教等,保障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实施步骤。

1. 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明确课程目标和内容,为后续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2. 教学资源准备,收集和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包括视频、文档、案例等,为课程建设提供支持。

3. 平台搭建和测试,选择合适的MOOC平台,进行搭建和测试工作,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4. 教学团队培训,对教学团队进行培训,包括课程设计、在线教学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5. 课程推广和宣传,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课程推广和宣传,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课程学习。

五、评估和改进。

1. 学生反馈,定期收集学生的课程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2.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考试成绩、学习情况等数据,对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慕课管理制度

慕课管理制度

慕课管理制度一、慕课管理制度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教育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由此应运而生。

慕课以其灵活便捷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学习者的欢迎,成为很多人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慕课的管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如何确保课程的质量、如何保障学习者的权益等。

因此,建立健全的慕课管理制度,对于促进慕课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慕课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1. 保障教学质量。

建立严格的评估体系,监督和评估慕课的师资、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确保慕课教育的质量。

2. 维护学习者权益。

规范慕课教育的收费标准和退费政策,加强对学习者的服务保障,保障学习者的合法权益。

3. 强化平台管理。

建立健全的平台运营管理规范,保障慕课平台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提升用户体验。

4. 鼓励创新。

支持和鼓励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激发教师和机构的教学活力和创造力。

三、慕课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课程审核管理。

建立严格的课程审核体系,对申请上线的慕课进行评估,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符合教育教学要求。

2. 师资管理。

建立师资库,对慕课教师进行资格审查和评估,保障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3. 学习者权益保障。

明确收费标准和退费政策,规范教育服务合同,加强对学习者的权益保障,保障学习者的合法权益。

4. 平台运营管理。

加强对慕课平台的管理和监督,提升平台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保障平台运营的正常进行。

5. 数据统计与监测。

建立有效的数据统计和监测系统,对教学内容、学习者反馈等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为慕课教育的改进提供依据。

6. 创新激励机制。

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对教师和机构在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方法创新方面给予奖励和支持,激发教育活力和创新能力。

四、慕课管理制度的实施流程1. 制度宣贯。

对慕课教师和机构进行制度宣贯,让他们充分了解慕课管理制度的意义和要求,确保制度得到全面贯彻和执行。

慕课实施方案

慕课实施方案

慕课实施方案一、慕课实施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这样的背景下,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应运而生,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慕课具有课程资源丰富、学习方式灵活、学习者覆盖面广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因此,开展慕课实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慕课实施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开展慕课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途径,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 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整合优质的教学内容和资源;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注重课程设计和教学质量,确保慕课实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三、慕课实施的具体措施1. 教学资源整合:整合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讲义、教学视频、教学PPT等,构建慕课平台的教学资源库,为慕课实施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资源支持。

2. 课程设计:针对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需求的慕课课程。

在课程设计中,注重课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确保慕课课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3. 学习环境构建: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包括线上学习平台、线下学习资源中心等。

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4. 教学评估与反馈:建立慕课实施的教学评估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和评估。

同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四、慕课实施的保障措施1. 技术支持:建立专业的技术团队,确保慕课平台的稳定运行和故障处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2. 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的慕课教学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教师的慕课教学水平和能力。

3. 质量监控:建立慕课实施的质量监控机制,对慕课课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控,确保慕课实施的质量和效果。

慕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验收暂行标准

慕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验收暂行标准

慕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查收暂行标准观察点详细要求1.借助 MOOC理念,创新教育教课模式,推进教课方式改革,提高讲堂教课实效;建设目标 2. 建设 MOOC 课程,提高课程建设内涵,指引课程向研究、思辨、互动与实践方向发展;3.依靠 MOOC平台,实现优良课程资源校内外共享。

1.须为全校本科生开设的课程,代表学校或所属专业(学院)的优势与特点,且起码已开设 4 年时间;课程基础2.已形成独到风格,教课质量高,教课成效好,拥有必定的影响力与示范性,深受广大师生、专家和业界同行的好评与认同。

1.MOOC课程负责人须为我校任职教师,热中课程教课改革,教课经验丰富,教课评论优异;2.MOOC 课程团队应包含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在线教课团队要求协助人员;3.团队成员拥有 MOOC课程建设的热忱与责任感,保证在线教课中实时为学生答疑解惑等。

建设内容建设规范建设时间查收评论1.课程内容应联合实质教课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要点,以系统性、完好性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着重课程资源的合用性与易用性;2.课程门户资源:包含课程介绍、课程团队、课程目标 / 要求、课程纲领、课程教材、查核方式等;3.课程教课资源:须按章、节、知识点等解构,并按知识点供给视频、 PPT、作业、测试、议论、其余参照教课素材等;4. 按知识点(单元)组织、制作课程视频,每个视频5-15 分钟;精心设计视频体现形式,不一样于传统讲堂实录;5.测试、作业、考试等设置合理,能有效评论教课成效;6.议论题设置合理,能有效指引学生研究性学习。

注:MOOC 课程须在“河海讲堂在线” ( )达成网站建设;若欲申报国家 / 省在线开放课程,还须依据教育部 / 教育厅要求,同时在“爱课程”平台上达成有关建设。

1.课程资源知识产权清楚,无侵权使用状况;2.课程资源内容不存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3.课程资源不波及国家安全和保密的有关规定,可在网络上公然流传与使用。

慕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v1.0)

慕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v1.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拓展多元化人才培养途径,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毕业后的适应能力,我校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决定在校内外开展慕课课程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慕课课程建设原则第二条慕课,即MOOCs,为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缩写的音译,它基于全面开放共享知识的理念,全面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

在中国,慕课和“翻转课堂”是紧密联系的。

“翻转课堂”是指让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把课堂的时间节省出来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作业的辅导。

第三条我校建设和引进的慕课课程,主要定位于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等优质课程。

第四条我校慕课课程的建设,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准备充分,保质保量;目标明确,设计创新;体现学校特色和学科优势,组织高水平师资,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课程。

第五条我校也将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慕课课程供学生学习。

慕课课程建设与运行由教务处牵头成立“慕课课程教学委员会”,负责慕课课程的遴选、评估、将成熟的慕课课程纳入培养方案中、提供教学运行支撑和质量保障控制及退出。

第三章慕课建设要求与设计标准第六条内容要求课程内容既要精炼简洁、思路清晰,又应当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内容相对稳定性、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

课程应以知识点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及其它环节,创意、优化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

课程建设基本流程为:对原课程解构、拆解知识点→择取、凝练核心知识点→重新创意、设计、结构课程→拍摄制作→翻译、校对→课程上线。

第七条团队要求课程主持人应为学校专任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认真负责,治学严谨,特色鲜明,效果良好。

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为了加快课程建设步伐,扩大课程建设的成果,使课程建设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意见。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把课程建设作为提高我院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为实现学院“十一五”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坚持课程改革的方向。

把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变上。

通过课程建设,逐步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不相适的问题,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课程建设应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以通用能力为基础,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科学、合理设计课程。

课程要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突出高级技工与高职教育的融合;要体现本专业、本课程教学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先进性特点;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心理和教学规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四)正确处理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课程建设中的重点与一般、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做到课程定位准确,目标明确,内容合适。

二、课程建设的原则和目标课程建设应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合格人才为目的。

在建设中采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大批量合格课程建设与部分较高水平的优秀课程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分级、分期、分批进行建设。

从所有课程抓起,以对教学质量影响最大的课程为先导,建成一批院级乃至省、国家级精品课程,促进学院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经过3—5年的建设,每个高职专业要有5---8门主干课程、中职重点专业要有4—6门主干课程、中职一般专业要有2--4门主干课程通过院级合格评估。

院级高职重点专业在完成主干合格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建设院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

文化基础课(中、高职)三年内全部达到院级合格标准。

“十一五”期间全院争取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以上,省级精品课程5门以上。

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办法

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办法

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做好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管理与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的改与创新,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在线开放课程包括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以下简称MOOC)、小型私有化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Online Courses,以下简称SPOC)和其他形式的在线课程。

坚持建设和引进相结合、建设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构建协同育人的课程建设机制。

第三条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旨在促进我校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转变,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与创新。

二、课程建设第四条学校鼓励各学院结合学科专业优势,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建设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类在线开放课程,优先支持具有专业优势和地域特色的课程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建成在线开放课程。

第五条在线开放课程采取先建设后立项的方式进行建设。

课程负责人依据《XX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见附件)开展建课工作。

课程建设前,教师所在学院应对课程的教学内容策划进行审核。

课程上线运行前,须通过课程科学性、规范性、艺术性等方面审查,同时须通过校委对授课教师的师德师风、课程内容的政治导向进行把关审查,确保课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

第六条课程建设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

课程负责人应为我校专职教师,原则上应具备中级或以上职称。

申报课程应具有两轮及以上教学实践。

课程负责人主要负责课程立项、建设、发布、运营、维护以及课程团队建设。

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课程建设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教学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搞好专业建设的基础工作。

其宗旨是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二条各教学单位要把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基本建设的中心环节和重点来抓,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为了加强和指导课程建设的组织与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二、课程建设的组织第三条课程建设是综合性的建设工作,需要人、财、物协调配合才能做好,必须成立专门机构进行组织和领导。

第四条校教学委员会是课程建设与评价的组织决策机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受理申请、汇总材料、传递信息、安排会议、组织验收等工作。

各学院(系、部)也成立相应的组织,负责本单位的课程建设组织与领导工作。

第五条校教学委员会的课程建设职责(一)审议课程建设有关规章制度;(二)审议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和发展目标;(三)审议课程建设项目和计划;(四)审定年度经费投资方向和重点建设项目;(五)检查课程建设项目实施和执行情况;(六)组织课程建设项目评估和验收;(七)评定并推荐课程建设项目(包括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等)。

三、课程建设的规划第六条对于课程建设,各学院(系、部)要统筹安排、总体规划,提出近期和远期的目标。

学校要制定5—10年的课程建设规划,1—3年的课程建设计划。

各学院(系、部)也应制定相应的规划与计划。

各门必修课程要制定本课程建设的长远规划与近期计划,并按照课程建设指标体系进行建设,使各级的课程建设工作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第七条课程建设规划的内容(一)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二)课程建设的近期规划,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验条件建设规划、教材建设规划、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规划等;(三)为达到目标而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四)需要学院(系、部)和学校提供的条件(含经费)。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管理办法为了进一步加快我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促进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工作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网络课程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在基于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下实现教学活动的电子介质课程。

第二条网络课程建设基本原则(一)坚持促进学生发展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着力解决继续教育学生工学矛盾,同时创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线上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以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坚持体现自主学习体现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先进教育理念,全面整合课程资源,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创建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多样化网络教学模式。

(三)坚持实现资源共享充分考虑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特点,认真吸收已有的教学软件建设和优秀网络课程建设成果,优化课程教学资源,形成课程资源共享的形式与机制,建立人人共享、互动合作的网络教学新形式。

(四)坚持发挥建设效用合理规划,分步建设,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改的动态趋势,以建设基础性强、重要性大、受众面广的课程为主,避免重复建设,形成合理的网络课程结构,保证建设经费发挥最大效用。

第三条网络课程建设项目与内容网络课程建设基本项目为:课程说明、教学大纲、教学视频、授课方案、作业(习题)、试题、参考文献等。

(一)课程说明:简要说明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学习方式、考核方式、考核要求、参考教材等。

(二)教学大纲:课程教学主要内容、重难点、课程教学环节要求、学时分配等。

(三)教学视频:根据继续教育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按照整体设计、模块安排、任务驱动的思路,建设覆盖课程主要内容和知识点的课程视频资源。

视频资源要求以内容精讲为主,以知识点为基本单元,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以微视频方式呈现。

(四)授课方案: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以每个知识点为单位,编写较详细的教学方案,设置和监控授课与学习进度、每单位的学习目标与要求。

校园慕课系统管理方针

校园慕课系统管理方针

校园慕课系统管理方针
第一条实施慕课(MOOC)建设的目的在于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推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探索在线课程与传统课堂的结合模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进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不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为提高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规范学校慕课建设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慕课建设采取项目管理制。

第三条由学校教务部和研究生院根据学校慕课建设计划组织开展慕课立项工作。

有意申请的教师或教学团队填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慕课立项申请表》,提交所在院系。

院系审核并由教学院长(主任)签字后统一报教学主管部门。

第四条由教务部和研究生院组织专家对提出申请的慕课课程进行审查和遴选,慕课立项遴选原则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能够体现我校学科特色和优势,或能够与学校相关主干学科形成支撑;
课程应能够充分体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对促进教学方式改革具有实际意义;
课程应有一门与校内常规教学相对应的课程;
课程应具备较好的前期基础,课程授课范围较广、具备可开放性条件、拥有大规模潜在学习者,宜于开展慕课教学。

第五条通过审批的课程,经公示后发文立项,立项课程纳入学校统一的慕课建设管理及教学管理。

第六条课程立项后原则上不允许更换课程负责人。

慕课课程实施方案

慕课课程实施方案

慕课课程实施方案一、慕课课程概述。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面向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学员开放的在线课程。

慕课课程具有内容丰富、互动性强、学习方式灵活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

本文旨在制定慕课课程的实施方案,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慕课课程的开展。

二、慕课课程实施目标。

1. 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慕课课程,学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课程内容,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2. 促进教学改革,慕课课程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

3. 拓展教学范围,慕课课程可以面向全球范围内的学员开放,拓展了教学的覆盖范围,提高了教学的国际化水平。

三、慕课课程实施方案。

1. 课程内容设计,根据课程目标和学员需求,设计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以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学习资源准备,为慕课课程准备充足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验材料等,以便学员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和实践。

3. 教学团队建设,组建专业的教学团队,包括课程设计师、教学设计师、教师等,以保障慕课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4. 技术支持保障,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团队,确保慕课平台的稳定运行和学员学习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5. 学习评估机制,建立科学的学习评估机制,包括考试、作业、讨论等环节,以便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及时的评估和反馈。

6. 学习环境营造,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交流互动平台、学习社区、在线讨论等,以便学员能够充分交流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四、慕课课程实施效果评估。

1. 学员学习情况,定期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学习进度、学习成绩、学习反馈等,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

2. 教学效果评估,对慕课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学员满意度调查、课程质量评价等,以便不断改进和提高慕课课程的教学质量。

(完整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完整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16〕698号)精神,决定建设我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第二条建设目标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旨在促进我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转变,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鼓励各学院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在线开放课程。

鼓励各学院跨学院或跨专业通过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方式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

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在线教学资源,研究使用手段,开展实际应用。

第三条建设原则立足自主建设。

发挥我校专业教学传统优势,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采取“学院主体、学校支持”的方式,集聚优势力量和优质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注重应用共享。

坚持应用驱动、建以致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实现课程和平台的多种形式应用与共享,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制度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条建设任务每年建设5-10门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和校内SPOC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建设课程类型主要包括:1.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2.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3.有特色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4.创新创业类课程。

大学本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及技术规范详细版

大学本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及技术规范详细版

大学本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的精神,全面推进我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线开放课程主要包括、省、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以及基于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微课程、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等。

第三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以“树立典型、强化特色、分级渐进、力求实效”为原则,以“微课程”形式为主,加强我校农林类特色数字化资源建设,鼓励教师逐步开展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混合式教学,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共享。

第四条学校每年建设一定数量的在线课程,力争到2020年底,建成在线开放课程100门。

第二章项目申报第五条在线课程建设每年组织一次申报。

凡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都可以申请建设在线课程,同一门课程,学校仅资助一次。

第六条申报的课程应具备良好的课程建设基础,有完备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书、丰富的教学素材等。

第七条在线课程建设实行课程负责人制。

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课程建设方案的提出以及后期建设方案的实施。

第八条课程负责人及参与者在项目完成之后才可再次申报课程建设项目,不得同时申报两个或两个以上课程建设项目。

第九条申请者提交《XX大学在线课程建设申请书》,经学院后,报送教务处,教务处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确定建设项目并予以资助,教务处与课程负责人签订课程建设合同书。

第三章项目建设与管理第十条在线课程建设要求按照《XX大学在线课程建设技术规范》执行。

第十一条在线课程建设实行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课程建设期内,教务处将组织动态检查,及时跟踪,确保课程建设项目按期、按质完成。

信息中心为课程建设提供专业培训和技术支持与服务。

第十二条在线课程采取校、院两级管理。

学校负责在线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组织申报、立项评审、中期检查、考核和验收等工作;学院负责课程及负责人,制订课程建设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建设成效进行检查与督促。

大学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大学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XXXX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我校本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规范课程管理,进一步推动我校课程建设工作,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课程建设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南,以我校的办学思想为指导,以专业定位为基础,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

按照“保证质量、重点建设、注重实效、系统发展”的建设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优质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和在线课程的建设与管理。

第二章优质课程建设第四条申报优质课程的基本条件:(一)连续开设2年以上。

(二)具有学术造诣较深、治学严谨,教学经验较丰富,团结、协作能力强的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课程负责人,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三)教材、教案、图书资料、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充足,能为持续、稳定地进行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四)课程建设规划科学可行,注重课程评价体系建设,注重教学研究,因课制宜改革教学方法,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

第五条优质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一)优质课程建设要与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由学术造诣高、授课经验丰富的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课程负责人主持,逐步形成人员稳定、教学理念新、学术水平高的教学团队或课程组。

(二)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准确定位优质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

教学内容要适应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收先进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

(三)鼓励自编特色教材和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材,鼓励开发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课件,组建配套的电子教案、电子图书、试题库、资料库、案例库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学习平台。

(四)根据学科专业特色,结合不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形成案例式、讲座式、研讨式、实验(实践)教学等多种途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学。

课程建设管理方案办法

课程建设管理方案办法

四川天一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制度为加速课程建设步伐,扩大课程建设的成就,使课程建设更为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一)更新观点,提升认识。

学院将课程建设作为提升教育教课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为实现学院“十三五”发展目标确立坚固基础。

(二)坚持课程改革的方向。

把课程改革的要点放在教课内容和课程系统的改变上。

经过课程建设,逐渐解决教课工作中存在的教课内容陈腐、教课方法单调,教课内容与培育目标不相适的问题,达到提升教课质量的目的。

(三)课程建设贯彻“以服务为主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依据职业岗位的需要,以通用能力为基础,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育为要点,坚持可连续发展的理念,科学、合理设计课程。

课程要切合公司生产实质,突出高级技工与高职教育的交融;要表现本专业、本课程教课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先进性特点;要切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心理和教课规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努力培育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材。

(四)正确办理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正确办理课程建设中的要点与一般、质量与数目的关系,做到课程定位正确,目注明确,内容适合。

二、课程建设的原则和目标课程建设以提升讲堂教课质量、培育高质量的创新人材为目的。

在建设中采纳普及与提升相联合、大量量合格课程建设与部分较高水平的优异课程建设相联合的原则,分级、分期、分批进行建设。

从所有课程抓起,以对教课质量影响最大的课程为先导,建成一批院级以致省、国家级精选课程,促使学院教课质量的全面提升。

经过3— 5 年的建设,成立150 门核心课程标准,开发30 门校级精选资源共享课, 3 省级精选资源共享课,一门精选在线开放课程。

三、建设内容( 一) 教课文件与教课条件1.教课文件。

课程标准、教材、教课设计、试题、学生成绩、课程教课质量评估、教课质量剖析总结、学生查核剖析等保存完好。

课程标准应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专业教课中的地位与作用,说明本课程的教课目标、教课要求、基本内容、教课要点与难点,合理安排各教课环节、课时分派、教课方法及合理的教课组织形式,反应本课程的最新成就及教改思路,实验课程标准要切合培育目标,要有完好、系统的实验讲义或指导书。

《北京大学慕课运行管理条例(暂行)》

《北京大学慕课运行管理条例(暂行)》

(3)若 同时开设慕课和进行校内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则 工作量和支持基于上述
原则叠加计算 。
2、
经费
学校为慕课建设积极争取外部资源的支持 ,并 通过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增值 、 服务创造收入 。慕课相关收入 由学校统一管理 。同时 ,学 校对慕课建设 技术服 对于产 生 良好声誉 的北大 助教及其他工作人员聘任等提供必要的经 费支持 。 务、 慕课 ,学 校通过其他途径给予鼓励和奖励 。
0.5
o。

25
第一次
2.o
1.5
l。
第一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 二 次及 以后
25
1.5
1.25
“ 注:若 教师选择在开慕课的同时按传统方式上校内课,则 除了没有上述 教改支 ” 持 外其他相同。
3、
审批 学校教 学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提出申请 的慕课课程进行审查 ,并 对通过审查
1

的课程下达慕课开课通知单 ,纳 入北京大学正常教学管理。 第四条 执行与督导
1、
课程建设 教师本入或教学团队负责慕课的建设 ,其 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课 程总体构思
与设计 ;按 照课程进度 ,及 时完成课程视频的录制 :设 计作业、测试及考试题
1、
培训 学校每年安排慕课相关教学技术培训 ,旨 在普遍提高北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运 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 ,北 大在编教师可申请参加培训 ,优 先安排达到培训要 求 的教师开设慕课 ,遴 选优质课程在慕课平台推 出。
2、
申请
“ 每年 嗅月和 10月 由学校教务部和研究生院组织开展 北京大学慕课开课 申 ” “ ” 请 。 有意 申请 的教师或教学团队填写 北京大学慕课开课 申请表 ,并 提供课程 一周教学内容设计 、一周教学视频 ,提 交所在 院系 。院系审核并由教学院 简 介、 长 (主 任 )签 字后统一报教学主管部门。

学校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学校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课程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单元,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课程按性质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

必修课是指学生按培养方案规定必须修读的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课、实践必修课、专业必修课。

选修课是指学生按培养方案规定进行选读的课程,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课程按培养要求分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集中性实践教学模块课程和素质能力拓展活动模块课程。

第二章课程设置第三条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

课程设置应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学科发展前沿。

2.应用性原则。

课程设置应以满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设置,体现人才培养的国家标准、行业通用标准和学院标准的有机统一。

3.思想性原则。

课程教学内容应注意思想性,把先进文化引入课程,杜绝不良教学内容进入课堂。

4.刚性原则。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增设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教学大纲、学时学分及课程进程上有刚性要求的,严格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进行设置。

第四条课程设置的规范要求1.课程名称使用应规范合理。

课程名称应规范用词,不用简称,不同学时课程、分不同学期开设的课程原则上要在课程名称上有所区分。

2.课程设置应明确课程基本属性,必修、选修(限选、任选)、学时学分、面向专业、学期安排等。

3.课程设置应有与其匹配的任课教师,教师新开课、开新课都要达到学院相关要求。

一门课程一般应有2个以上可以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

4.课程设置必须有教学大纲作为教学指导文件,实践教学环节的也应制定实践教学大纲。

5.课程设置应具备开展课程教学所需器材、实验设备等,如达不到硬件条件要求,应暂缓设置。

第五条课程设置程序1.新设置课程或变更课程设置,应由相关教学单位或个人提出申请,并提交课程教学大纲(批量课程设置可暂缺),交所在教学单位审核后,报教务处审核批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慕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为加快我校课程改革和建设步伐,提高我校慕课建设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慕课建课经费支持
一、经费支持原则,采取先建设验收合格后对其进行经费支持的方式进行。

二、课程建成,并通过验收合格后由学校对课程建设团队安每学分5000元标准发放课程建设津贴、对视频制作单位安每学分 1.5万元标准(其中以录屏为主的按每学分**元),发放视频制作经费。

慕课课程上线审核要点(上线标准)
三、课程上网前须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课程进行严格审查,课程团队须对课程进行认真自查。

教务处将协助对课程进行内容和技术审读,并送校外专家审查。

四、教学内容是否严谨充实,无思想性、科学性、政策性错误,能理论联系实际,反映社会和学科发展。

五、教学内容是否涉及国家安全、机密及其他不适合网络公开传播的内容,是否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知识产权。

六、进阶式教学和知识点设计是否完整、合理,教学组织编排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七、课程资料是否完整、规范,视频弹出习题、章节作
业习题是否能够满足学习自觉需要。

八、课程视频是否清晰,符合慕课视频建设要求。

九、是否有合适的教学团队。

慕课建课内容标准(基本框架)
慕课课程建设主要由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教学资源、网络教学互动以及课程拓展资源四部分构成。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介绍:包括课程名称、学时和学分、课程性质、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特点、教学目标、授课时间等基本信息。

2.教学大纲:以知识点为单位的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难点(按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发布)。

3.教学计划(或教学日历):以课节为单位的教学进度安排(按教学计划的统一要求发布)。

4.教师信息:包括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实验实习指导教师等人员的姓名、性别、职称、研究方向、教学情况、科研情况、获奖情况、办公地点与联系方式等。

5.课程教材: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获奖情况等内容。

包括不少于2本的教学参考书,有条件的可提供电子版教材。

6.学习指导:本课程学习要求、学习难点、学习特点,并对如何学习本课程给出指导性意见。

二、课程教学资源
1.电子教案:以课时或教学章节为单位,提供教师讲稿
或者与讲课配套的黑板板书内容(或者投影内容)。

电子教案可采用Html网页文档、Word文档、PowerPoint幻灯片、Pdf文档等格式。

2.教学视频:
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
视频长度:建议将课程内容以知识点的形式切割成若干内容精简的小单元(小节),每一节视频以10分钟左右为宜,最长不要超过20分钟,中间可以穿插提问,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一般总视频的长度为原上课时长的五分之一到五分之二。

视频规格:采用H.264编码的.MP4格式,制作推荐标准为高清16:9时分辨率1280*720,最低标准为分辨率1024*576,码流最高1.5Mbps,帧率25fps。

确保一般的PC 或移动终端都可以正常播放。

详细要求参见附件:《音视频文件制作格式及技术参数》。

3.实验(实训)指导:对于有实验(实训)要求的课程,应该以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实训)为基础,为每一个实验(实训)配套相应的纸质指导书,或者提供电子版实验(实训)指导书。

4.片花:根据课程的内容,每门课程要设计编辑出介绍本门课程的片花视频资料,并上传到课程网站。

每个视频长度在2-5分钟左右,具体技术标准同教学视频。

三、网络教学活动
1.课程信息发布与反馈:教师要通过平台内的通知公
告、E-mail等及时发布课程信息。

通过课程论坛建立师生间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

2.作业提交与管理:教师在线发布作业,学生在线完成、提交作业,教师(助教)在线批改和点评作业等。

3.辅导、答疑:教师要在MOOCs课程平台上建立课程论坛,通过课程论坛,及时解答学生在线提出的问题。

4.课程学习讨论:教师利用课程论坛,设计网上讨论环节,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之间开展探讨与协作,教师要有计划地参加,指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

5.学习评价:教师按知识模块布置在线练习和测试,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同时提供及时的学习评价与反馈,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深入学习。

未完成视频学习80%的同学不能参加期未考试。

制定出课程考试计分方式,进阶学习过程成绩占总成绩的50%。

期末集中考试成绩应占50%。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视频观看进度、课程作业、网上考试、见面课出勤、线上讨论、线下讨论情况等方面分配权置。

课程成绩=期末成绩*50%+视频观看*30%+平时作业*10%+讨论*5%
四、课程拓展资源
拓展资源是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加强学生对课程的进一步理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1.案例及素材库:提供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研讨
的案例或者素材。

2.专题讲座库及相关视频库:与本课程相关领域的专题讲座和相关视频。

3.设计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系统。

4.参考资料及网络资源链接:以章为单位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或者网络链接,包括相关论文、网站、新闻、背景知识、相关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讨论等的链接,以拓宽学生学习渠道,增加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提高学习的层次和效果。

以慕课为手段的翻转课堂教学运行、评估管理办法
一、提交教学计划,包括线上线下授课安排、线上线
下授课内容。

二、是否实现翻转课堂教学,
三、学生在线学习是否按要求进行。

四、学生的考核评价是否按教学计划进行
关于推进和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的意见(试运行)
为加快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拓展教学时空,增强教学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促进教学内容、方法、模式改革,促进慕课课程应用,推进翻转课堂教学,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想
本意见旨在通过进阶式学习和翻转课堂教学,推进教学内容、方法、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应用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力求每个学院均有3-5门特色显明的翻转课堂教学课程。

我校的翻转课堂教学是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学生通过“神农在线”进阶式学习完成知识的自我学习,而教师则引导学生进行课程重塑,通过见面课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进行答疑解惑、知识讨论和知识的运用等,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拓展,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申报与确定
(一)翻转课堂教学的课程是指应用课程中心“神农在线”进阶式学习平台,学生在线完成课程知识的自我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和知识的运用等。

(二)现阶段,同一门课程原有授课形式与通过慕课进行翻转课堂授课两种授课形式需同时开设,通过翻转课堂授课比例不超过所开设课程的50%。

(三)申请承担翻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应于开课前一学期第5周填写《任课教师承担翻转课程教学任务申请表》和翻转课堂教学计划(含线上与线下学时分配,上课安排、考核标准等),经学院审查后,提交教务处,由学校审批后方可进行。

(四)申请教师需为慕课建设团队教师。

(五)以翻转课堂授课的课程在录入教学任务时,应注明Mooc字样,并向选课学生说明其授课性质,以供学生自主选择。

三、鼓励措施
(一)凡是采用通过慕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课程,在计算任课教师的工作量时,系数按2.0计算。

(二)在技术职务聘任时,同等条件下,开出过翻转课程教学课程的教师可优先聘任。

四、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翻转课堂模式效果与评价调查
1.是否有上网终端数量,0,1,2,3
2.平时老师布置了翻转课堂的学习任务后,我一般会:
当天完成;最后一天完成;分几天完成;没有按时完

3.我喜欢这样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完全不喜欢;不
太喜欢;一般;喜欢;非常喜欢。

4.我觉得这样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效率:学习效率非
常高;学习效率一般;学习效率比较差;学习效率很
差。

5.我觉得看视频比我自己看书更好:完全不同意;不太
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
6.看视频的过程中,对于不懂的部分我会反复观看:不
会,一般不会;一般会;肯定会
7.很乐意参与这种自主学习方式:非常不乐意;不太乐
意;一般情况;乐意;非常乐意
8.以下课前学习材料中,我更喜欢:课本及参考书;word
文档;PPT;老师录制的视频;网络上下载的视频
9.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
10.不喜欢翻转课堂学习的原因主要有哪此?自学太
累;不如传统课堂教学生动;没有课堂气氛;
11.喜欢翻转课堂学习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可自主安排
学习时间;可自主安排课程进度;可重复学习不明白的知识点;更有利用复习学习;文字声音比传统课更清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