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第三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ppt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ppt课件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 比例是否正确:
1.
20 :5 = 1 :4 (错)
2.
1 2
:1 3
= 6 :4
(对)
3.
0.6 :0.2 = 3 :1 44
(对)
4.
6 :10 = 9 :15 (对)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2.4︰1.6 60︰40
外项
内项
= 2.4
60
1.6
40
内项
外项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6∶9 和 9∶12
比例的意义: 因为: 6 ∶ 9 = 2
3 9∶12 = 3
4 2 ≠3 34
比例的基本性质: 因为: 6 × 12 = 72
9 × 9 = 81
72 ≠ 81
所以: 6∶9 和 9∶12
所以: 6∶9 和 9∶12
不能组成比例。
不能组成比例。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优质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优质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优质说课稿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设计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32-34页的《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下面我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对教材的解读、对目标的预设以及教学流程和设计意图向大家作简要的阐述。

[设计理念]:这是一节概念课,但我并不是对知识简单的复述,而是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展现学生“活生生”的思维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必要的生活情境,现实生活中也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不仅注重让学生体验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更注重“数学化”和“生活化”的结合。

并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归纳—猜想的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现、发展、形成的过程,使教法与学法融为一体。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一切真理都要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由他重新去发现,而不是草率的传递给学生”。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抽象概括出意义和性质,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教材分析]: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得基础上教学的,主要属于概念教学。

因为这节课是在整个比例单元教学中的第一节,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

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例,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地写出比例,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审美愉悦。

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应用意义,判断俩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3课时 解比例—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3课时 解比例—课件
六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
第 4 单元 比例
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 3 课时 解比例
一、新课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要继续学习有关 比例的知识,就是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 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 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 知项。
二、探索新知
2 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
度约320m。北京的世界公园里 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 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 这座模型的高多少米?
12..54=
6 x

解: 2.4x=1.5×6
在将分数形式的比例改写 成等式时,一般要把含有x 的乘积写在等号的左边。
x = ( 1.5 )×( 6 ) ( 2.4 )
x = 3.75
想一想括号里应该填什么?
三、巩固练习
1.解比例。 (1)x:10=
1 4
:
1 3
解:x=
15 2
(2)0.4:x=1.2:2
注意:解方程要写“解”, 那么解比例也要写“解”。
怎样解这个方程?
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把x看做一个因数,根据一个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可以 求出x。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是x m
x∶320=1∶10 10x=320×1 x 3201 10 x=32
答:这座模型的高度是32m。
3 解比例
四、课堂小结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无论在书写格式还是验算方法上它与解方程都是相同 的。解比例时,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按 解方程的方法进行解答。
五、课后练习
不能组成比例 不能组成比例
能组成比例,30:2=120:8 能组成比例,100:5=200:10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3课时 解比例【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3课时 解比例【教案】

第3课时解比例教学内容教科书P40例2、例3,完成教科书P42“练习八”中第9、10题。

教学目标1.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和格式,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的比的形式和分数形式改写成乘积形式,正确地解比例。

2.经历根据实际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比例、解比例、检验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和格式。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问题灵活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揭示解比例的意义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一些知识,谁来说一说你已经了解了比例的哪些知识?【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

(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比例的意义,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比例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你能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吗?(课件出示比例)【学情预设】预设1:根据比例的意义,3÷9=13,()÷15=13,教学笔记这个未知项是5。

预设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9×()=3×15,求出这个未知项是5。

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意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板书课题:解比例)【设计意图】复习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回忆,回顾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二是搭建从已知走向未知的桥梁,为学习新知提供合适的空间。

二、创设实际情境,用解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教科书P40例2。

(1)师:从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情预设】学生说出,已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长约57m,一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的高度与火箭总长的比是1∶10,要求模型的高度。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试一试吧!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再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57÷10=5.7(m)(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火箭总长高度是模型高度的10倍。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3课时解比例》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3课时解比例》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3课时解比例》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主要教学解比例。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本节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对比例的理解和运用。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需要进一步激发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解决问题时,能正确找出比例关系,列出比例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问题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此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教学视频等,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和发现比例关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比例。

2.教学新课:讲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运用。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意义2. 比例的基本性质3. 比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 教学难点:比例的应用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1. 导入- 利用生活实例,引出比例的概念。

2. 新课讲解- 介绍比例的定义,解释比例中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其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说明比例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乘积相等,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3. 巩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加深对比例意义的理解。

第二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1. 导入- 复习比例的意义,引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2. 新课讲解- 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 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 巩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加深对比例基本性质的理解。

第三课时:比例的应用1. 导入- 利用实际问题,引出比例的应用。

2. 新课讲解- 讲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行程问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等。

- 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应用。

3. 巩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加深对比例应用的理解。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教学过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3课时 解比例-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3课时 解比例-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3课时解比例-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1. 比例的基本性质。

2. 解比例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解比例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的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解比例的过程。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比例的等比性质、比例的倒数性质等。

2. 提问:我们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那么如何利用这些性质来解决问题呢?二、新课讲解1. 讲解解比例的概念和意义。

解比例就是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比例中的未知数。

解比例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应用。

2. 讲解解比例的方法。

解比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另一种是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

3. 通过实例演示解比例的过程。

例如,已知比例为 a:b = c:d,求 a 和 b 的值。

可以通过交叉相乘的方法来解这个比例,即 ad = bc。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解比例的方法。

2. 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总结解比例的概念和意义。

2. 总结解比例的方法。

3. 强调比例的基本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解比例的方法。

2. 通过实际问题,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解比例的方法?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灵活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的方法?3.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延伸1.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比例的运用,如比例在几何中的应用、比例在物理中的应用等。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3课时 解比例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3课时 解比例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3课时解比例》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是第3课时,主要内容是解比例。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本节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但是,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仍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概念,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解比例的概念和方法。

2.如何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比例的知识。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和步骤。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比例的知识。

2.教学案例:准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和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优惠后的价格,来引导学生思考比例的应用。

让学生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解比例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尝试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解比例的方法和步骤。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和比例意义与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和比例意义与性质》教学设计
第2题。
(1)学生独立写比例,看谁写得多。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一共可以写多少个不同的比例。
3.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比例?(2)一个比例式可以改写成几个不同的比例式?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六第1~3题。
四、布置作业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①有两个比
比例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
准备
习题卡




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0.5:0.25和0.2:0.4 : 和5:2
: 和 : 0.2: 和1:4
二、探索新知
1.比例各部分名称。
(1)教师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
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2) 5: =2.4:1.6 5×( )=( )×( )
二、探索新知
1.什么叫解比例?
(1)比例中共有几个项?有什么关系?
(2)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能不能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3)说明什么叫做解比例。
板书: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教学例2。
(1)出示课文例题和情境图。
(2)根据题意,描述两个相等的比。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练习六的第7~13题。四、布置作业




解比例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为X米。
X:320=1:10或者: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尺。
分数形式。
互相讨论,对学
⒊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依 有困难的学生教
据是什么?
师要及时点拨。
⒋完成“做一做”举出比例的例
子,并说明理由。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⑴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
看书自学,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 称。
第2页 共22页
教学 过程设 计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计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找出黑板上三个比例的内项、外
例的关系式。
比较例 4、例 5,它们有什么共同 学生试说出反比例的意义。
在学生试说过程
特点。
中,意思正确即
可。
用字母写出反比例的关系式。
4、出示例 6
学生默读题,独立根据反比例的
意义判断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
例。
5、体验
完成课本第 16 页的“做一做”
集体口答完成。
6、全课小结。
完成在作业纸上。
板书设计
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
1、3、5 题也可在
2、作业练习 2、6、7、8、9 题。 完成在作业上。
课上集体完成。
板书设计
比例尺
例 4: 10 米=1000 厘米 或(1/100) 10:1000=1:100 距离的比是 1:100。
答:图上距离和实际 例 5: 15/x = 1/6000000
x = 15×6000000 x = 90000000 90000000 厘米=900 千米 大约是 900 千米。 答: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 例 6:(略)
外,如学生说出一
2、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成正比例的量。
些几何公式反映出 的数量关系,教师
也要加以肯定。
二、探究体验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4、比例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3课时 解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4、比例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3课时 解比例

第三课时解比例
课本P42例3。

1.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2.能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及集体荣誉感。

学会解比例。

解比例的方法。

一、情境导入
1.什么叫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一个比例有几项?(四项)如果我们已经知道比例中的三项,另一项可以求出来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解比例。

(板书课题:解比例)
二、探究新知
1.什么叫做解比例。

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主题2:
(1)根据题意,描述两个相等的比。

(2)指出其中的未知项,说一说你想怎样解答。

(3)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板书: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是x米。

x∶320=1∶10
10x=320×1(问:根据什么?)
x=320÷10
x=32
3.主题3:
解比例2.4 1.5=
6
x
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练习,求出未知项。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集体订正。

解:2.4x=1.5×6
x =1.5×62.4
x =154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P42“做一做”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比例的,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课本P44第8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精品课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精品课件

内项积:2.7 × 10 = 27 内项积: 10 × 9 = 90
1 32
11

23
=
6 ∶4
0.6 ∶0.2 = 3 ∶ 1 44
外项积: 1 × 4 = 2 2
外项积: 0.6 × 1 = 0.15 4
内项积: 1 × 6 = 2 3
内项积: 0.2 × 3 4
= 0.15
2.4︰1.6 = 60︰40
1 ∶1 23
= 6∶4
内项
外项
仔细观察,你 发现了什么?
= 2.4 ︰ 1.6 6600 ︰40
内项 外项
外项积是: 2.4 × 40 = 96 内项积是: 1.6 × 60=96
×= ×
做一做 计算下面比例的外项积和内项积。
4.5∶2.7 = 10 ∶6
6 ∶10 = 9 ∶15
外项积:4.5 × 6 = 27 外项积: 6 × 15 = 90
1 3

1 6
11
和 2 ∶4
因为: 1 × 1 = 1 3 4 12 1 ×1 = 1 6 2 12
11 12 = 12
1 所以: 3
∶1 6
=
1 2
∶1
4
能组成比例.
做一做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 能不能组成比例.
34 1.2∶ 4 和 5 ∶5
因为: 1.2 × 5 = 6
3 ×4 = 3 455
内项的积,差是0。(√ ) (5)18:30和3:5可以组成比例。(√ )
(6)如果4X=3Y,(X和Y均不为0),
那么4:X=3:Y。(× ) (7)因为3×10=5×6,所以3:5=10:6。(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课件.ppt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课件.ppt

因为 1.25 6
3 4
4 5
3 5
6 3 5
所以
1.2 :
3 4

4 5
:5不

组成比例。
1、填空
(1)在a:7=9:b中,( 7、9)是内项,( a、b)是
外项,a×b=( 63 )。
(2)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3和8,则两个外项的
积是( 24),两个外项可能是( )和( )。
(3)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
内项 外项 (外项) (内项)
两两个个12..内外64 项项的的积积6400是是12..64××6400==2.99466×4,,0 = 1.6×60
也(内就项)是 1.(6外×项6) 0 = 2.4×40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 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做一做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 可以组成比例。
(1) 6 : 3和8:5
(2) 0.2 : 0.25和4:50
(3) 1 : 1 和 1 :1 36 24
因为 6×5=30
(4)1.2: 3 和 4:5 45
因为 2.5×4=10
3×8=24 30≠24
0.2×50=10 10=10
所以 6∶3和8∶5不能 所以 0.2∶2.5 =4∶50 组成比例。
比和比例的区别

4︰6
由两个数组成,是一个式子, 表示两个数相除。
比例
2︰3=4︰6
由四个数组成,是一个等式。 表示两个比相等。
做一做
(1)6 :10
3 5
(2)20: 5 4
9
:15
3 5
1:
4
1 4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公开课教案_3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公开课教案_3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理解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2.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实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水平,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准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一、复习1、比例的意义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说出比例的意义,并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用比值是2的两个比组成一个比例。

看出学生对比例意义的掌握。

引出课题,这节课继续学习相关比例的知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并谈谈“基本性质”这个词。

回顾等式的性质。

二、学生自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课本学习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包括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

指名学生说出各个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这部分内容简单,能够指名水准较差的孩子,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比例中外项和内项能够交换位置。

比如:8:4=12:6,12:6=8:4。

三、自主探究,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用12:6=8:4这个比例,分别计算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和、差、积、商,能够发现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从多个具体比例中验证。

提示学生用等式的性质去证明。

例如200:5×5×2=80:2×5×2——200×2=80×5 四、结合练习,巩固新知用课件出示逐层练习题。

1、把比例式转化成等积式。

2、用变式语言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3、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是否能组成比例。

4、用有序思考把等积式写成8个不同的比例。

5、综合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练习六的第7~13题。四、布置作业




解比例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为X米。
X:320=1:10或者: =
10X=320×1(问:根据什么?)10X=320×1(问:根据什么?)
X= X=
X=32X=32
课总
后结
解比例这一课,教学内容比较简单,让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自行理解本课的内容。针对本课的特点,教学中我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什么叫做解比例?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解比例的书写格式应注意什么?充分发挥教师的“导”。
2、能综合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
准备
习题卡教学流 Nhomakorabea程
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你用什么方法检验?
9:10和3.6:41000:0.2和10:0.002
: 和 : 和
4.填一填.
(1) = 1.6×( )=( )×( )
X= X=
X=32X=32
(6)小结。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比例的,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3、教学例3。
解比例 =
过程要求:(1)学生独立练习,求出未知项。(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解:1.5X=2.5×6
X=
X=10
4.做一做。完成课本做一做。
5.课堂小结。
(1)说一说解比例的方法。(2)你有什么不懂之处,与同学交流。
(2) 5: =2.4:1.65×( )=( )×( )
二、探索新知
1.什么叫解比例?
(1)比例中共有几个项?有什么关系?
(2)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能不能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3)说明什么叫做解比例。
板书: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教学例2。
(1)出示课文例题和情境图。
(2)根据题意,描述两个相等的比。
(3)指出其中的未知项,说一说你想怎样解答。
(4)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5)汇报解答情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板书: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为X米。
X:320=1:10或者: =
10X=320×1(问:根据什么?)10X=320×1(问:根据什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解比例
时间
分配
讲授
练习
12分
28分
教学
理念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体现尊重学生的感受和理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