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的摇篮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六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引入新课。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喜欢)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

二、自学建议,合作学习。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讨论人类的起源,你知道些什么?三、汇报自学情况。

1.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2.你画出了哪些生字并组词。

3.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4.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5.质疑:四、理解课文。

1.读课文回答人类的起源你知道哪些?第二课时一、激情引入。

我们人类的祖先当时在怎样在原始森林生活的?二、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或哪一句?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比如:学生说喜欢第一句:“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学生可能说,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摇篮本来应该是很小的,婴儿睡的地方,我们祖先的摇篮居然是一个大森林。

就指导读出有意思的情趣来。

4.配乐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画画想想,拓展想像力。

1.学完了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像,来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一、教材解读《祖先的摇篮》是二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文主要描述了古人们居住在山洞中,村庄陡峭的山坡上,用简便的器具进行生活等内容,通过描述祖先的工具、建筑和活动等,展现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方式,引导孩子们尊重祖先,珍惜现在的生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古人生活的一些特点和器具;(2)理解文中所述的祖先的工具、建筑和活动;(3)培养观察、比较和推理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习古代生活的方式和器具,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欣赏和理解;(2)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祖先、珍惜现在生活的态度;(2)培养学生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感恩之心。

三、教学重点1. 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2. 理解文中所述的祖先的工具、建筑和活动。

四、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2. 启发学生思考祖先的智慧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准备1. 教学反思本;2. 课件、多媒体设备;3. 和学生一起制作一些简单的古代工具的模型。

六、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古代的工具和建筑物,引导学生对古代生活进行简单了解。

2. 运用问题导入:你们看到了哪些古代工具和建筑?你觉得这些工具和建筑是怎样的?它们有什么特点?Step 2 学习新课文(20分钟)1. 讲解生词:摇篮、敲打、河床。

教师简单解释,引导学生理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先感受课文的整体情感和意境。

3. 针对课文理解难点给予解释,并进行反复阅读。

4. 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并找出课文中描述祖先工具、建筑和活动的段落。

Step 3 拓展知识(15分钟)1. 利用图片和其他资料,介绍古代的摇篮、打树根、摆动鼎、挖横洞等工具和建筑物,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生活。

2.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思考古代工具和建筑与现代工具和建筑的相似与不同,并进行讨论。

小学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备课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备课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备课教案优秀10篇《祖先的摇篮》讲述森林是人类最初赖以生存的摇篮,通过课文使学生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下面是牛牛范文整理的10篇小学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备课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汉字,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认识7个汉字,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文导入: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原始森林里,他们以天为盖,以地为席,与果木为伴,与日月为友……2、你有这样的体验吗?小组之间或同学之间交流。

3、今天这堂课,咱们共同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观察一下这篇课文和前面学到的课文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不是自然段的结构,而是从中间空行断开。

每断开一次就是一个小节。

)认识小节。

2、学生尝试找出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并在每一个小节前面标出序号。

3、引导学生明确课文结构有4个小节组成。

4、朗读诗歌,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小节检查学生对诗歌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7、读一读课文,思考: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8、努力把诗歌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2、出示生字指读。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祖、掏、逗、蔷、薇、逮、忆。

(1)比较认知“蔷”和“薇”: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比较容易识记。

小学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

小学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

小学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祖先的摇篮》。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

(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创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先的尊重和崇敬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资源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对祖先的尊重和崇敬之情。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创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3. 想象创造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创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合作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祖先是如何生活的?他们有哪些与我们不同的地方?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主要内容,其他同学补充。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完美版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完美版教案

《祖先的摇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九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正确认读九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尝试朗读,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1.板书课题,指导朗读。

(1)正音:祖——平舌音。

(2)指导书写生字“祖”,师范写,学生书空。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左边是部首“礻”,右边是“而且”的“且”。

(3)组词。

2.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想要了解什么?3.梳理问题:祖先的摇篮是怎样的?祖先在摇篮里做些什么?设计意图:教师在学生初步接触课文时,引导学生质疑,并帮助学生梳理问题,使学生懂得带着问题学会更有目标。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出示自读要求:(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的生字,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①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2.检查自读情况:(1)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

多种形式朗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

教师相机正音:“浓”是后鼻音,注意n的发音;读好“摘”的翘舌音;读好“赛”的平舌音。

(2)注意这些生字的字形了吗?你能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呢?可采取以下方式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①换偏旁识记:掏—萄,蔷—墙。

②偏旁归类:“蔷、薇”都是草字头,“逗、逮”都是走之旁。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里,采用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识记生字,并且通过小组合作来巩固识记,从而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本课生字。

《祖先的摇篮》教案(通用9篇)

《祖先的摇篮》教案(通用9篇)

《祖先的摇篮》教案《祖先的摇篮》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祖先的摇篮》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祖先的摇篮》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六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引入新课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喜欢)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

二、自学建议,合作学习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讨论人类的起源,你知道些什么?三、汇报自学情况1、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2、你画出了哪些生字并组词。

3、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4、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5、质疑:四、理解课文1、读课文回答人类的起源你知道哪些?第二课时一、激情引入我们人类的祖先当时在怎样在原始森林生活的?二、理解课文1、自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或哪一句?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比如:学生说喜欢第一句:“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学生可能说,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摇篮本来应该是很小的,婴儿睡的地方,我们祖先的摇篮居然是一个大森林。

就指导读出有意思的情趣来。

4、配乐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画画想想,拓展想像力1、学完了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像,来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

想想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这里做什么?来画一画,写一写。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祖先的摇篮教案

祖先的摇篮教案

祖先的摇篮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并掌握祖先起源的基本知识;2. 学习如何制作一个祖先的摇篮;3. 培养学生对祖先的敬意和珍视。

教学准备:图片或视频展示祖先起源的相关资料;绳子、树枝等制作摇篮的材料;粘土或纸板等制作祖先肖像的材料;涂料和刷子。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话题1. 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祖先起源,并和学生一起讨论他们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祖先摇篮的概念,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要制作摇篮来纪念祖先。

步骤二:制作祖先摇篮1. 向学生展示摇篮的样本,并解释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摇篮。

2.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使用绳子和树枝等材料制作一个摇篮。

3.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喜好装饰摇篮,使其更加有特色。

步骤三:制作祖先肖像1. 向学生展示制作祖先肖像的样本,并解释如何使用粘土或纸板等材料制作肖像。

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制作一个祖先肖像。

3. 学生可以使用涂料和刷子为肖像上色,使其更加生动。

步骤四:展示和分享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摇篮和祖先肖像。

2. 学生分享他们制作的过程和对祖先的思考和感受。

步骤五:讨论和总结1. 学生回顾制作摇篮和祖先肖像的过程,反思自己对祖先的态度和敬意。

2.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祖先对自己的重要性,并总结本课的学习收获。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将摇篮和祖先肖像放在学校的展览中,与其他同学分享。

2. 学生可以通过家庭作业或其他形式,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祖先和家族历史,并进行分享。

3. 学生可以邀请家长或长辈来学校参观展览,共同讨论祖先的重要性和教育价值。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的问句。

3.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恰当使用动词的好处。

【教学重点】1. 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2. 体会“摘、采”等动词恰当使用的好处。

【教学准备】1.婴儿摇篮、原始森林。

2.原始人狩猎、打造石器、建房搭窝等生活场景。

3.草原、大海。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祖、掏、逗”等7个生字,会写“祖、浓、忆、啊”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的问句。

3.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初解题意,设问引读1.认识“祖先”。

(1)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思考:祖先是指什么人呢?有没有人向你提到“祖先”这个词?预设:祖先一般是指离我们年代很久远的先人。

在这首诗歌中,是指生活在远古时期的人类。

(2)出示原始人狩猎、采野果、生活的,看图帮助学生了解“祖先”。

(3)请学生说一说认识“祖”字的方法。

预设:“组—祖”,注意偏旁“礻”和“衤”的区别。

2.理解“摇篮”。

(1)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摇篮吗?(2)出示摇篮图,提问:摇篮是做什么用的?给你什么感受?预设:摇篮是给小婴儿睡觉用的,让人觉得舒服。

3.导入。

(1)题目《祖先的摇篮》是指祖先睡觉用的摇篮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

(2)齐读课题。

开始读课文。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首先利用原始人生活场景,拉近久远的原始时代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距离,从而让学生理解“祖先”,再联系生活渗透对“摇篮”本义的理解,以上两步均通过“搭桥建梁”巧引学生初解题意。

《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14篇)

《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14篇)

《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14篇)《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1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1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祖先的摇篮》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生字。

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词,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

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歌《祖先的摇篮》。

2.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讲解“祖”)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

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标注小节号,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小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

(做找朋友的游戏)2.教师检查认字情况。

(开火车读生字)3.指名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1.请4名同学分小节朗读课文,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生交流,师补充)2.出示: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3.思考:为什么把原始森林当作我们祖先的摇篮呢?他们会在摇篮里干什么呢?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画一画。

(1)出示:摘野果,掏鹊蛋,逗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2)这些词你能表演一下吗?如果你也在原始森林里做这些事情,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快乐、自由)(3)谁能读出这样的感受?指名读第2、3节,师评价,男女生合作读。

《祖先的摇篮》教案

《祖先的摇篮》教案

《祖先的摇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祖先的摇篮》。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祖先生活的场景。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导学生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

(2)运用想象、比较等方法,体会诗歌的意境。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先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资源的意识。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祖先的摇篮》。

2. 理解诗歌内容,描绘祖先生活的场景。

难点:1.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体会诗歌的意境,运用想象、比较等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诗歌《祖先的摇篮》文本。

3. 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故事等资料。

4.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祖先生活的兴趣。

(2)讲述一个与祖先生活相关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

2. 学习诗歌:(1)引导学生朗读诗歌《祖先的摇篮》。

(2)解释诗歌中的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其含义。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描绘祖先生活:(1)让学生结合诗歌内容,想象并描述祖先的生活场景。

(2)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理解现代生活与祖先生活的差异。

4. 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更好地保护和珍惜资源。

(2)每组选择一种资源,制定保护计划,并进行展示。

5.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谈谈在本次学习中收获的知识和感悟。

(2)强调尊重祖先、热爱生活、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抄写诗歌《祖先的摇篮》并背诵。

2. 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关于祖先生活的小作文。

3. 调查身边的资源浪费现象,提出改进措施,并与家人分享。

二年级下册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识字和词语:祖先、家园、摇篮等。

2. 理解生字生词与情节:掌握祖先的家园是猿猴;猴头是带尾巴,原尾巴能抓住树;黄土坡及藤蔓。

二、教学重点难点1. 生字生词的识记与理解,包括《祖先的摇篮》中出现的生词。

2. 教学重点:《祖先的摇篮》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三、教学准备1. 课文《祖先的摇篮》教材,备好幻灯片资料。

2. 制作或准备好教学课件与教具。

3. 学生的学习资料,包括习题与作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图片或展示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祖先从哪里起源,引出《祖先的摇篮》这篇课文。

2. 学习:带领学生认读生字生词,进行阅读课文并解释词语意思,让学生理解文中生字生词的意思。

3. 梳理: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归纳梳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祖先的生活环境的认识。

4. 讨论:以小组形式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祖先的栖息地和生活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想象。

5. 交流:开展课堂讨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 拓展:通过教学活动,拓展学生对祖先生活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7. 总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祖先生活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祖先的摇篮》这一课文展开,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祖先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达到教学目标。

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相信学生对祖先的摇篮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对语文学习也会有一定的收获。

第23课《祖先的摇篮》教案

第23课《祖先的摇篮》教案
1.加强对生字词的讲解和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2.丰富教学手段,通过更多有趣的案例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小组讨论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祖先的摇篮》这一课的内容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对祖先的生活方式充满了好奇。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祖先的智慧。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提出了一个关于祖先生活方式的问题,引发了学生们的思考。这个问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接下来的教学内容能够顺利进行。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狩猎、渔猎和农耕等概念的理解较为困难。为了帮助他们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了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到祖先的生活方式。
举例: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逐水草而居”、“渔猎为生”等,让学生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
(2)掌握生字词:本节课共有10个生字,20个常用词语,要求学生能够读、写、理解。教师需重点讲解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
举例:针对生字词“原始”、“狩猎”等,教师可以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
第23课《祖先的摇篮》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23课《祖先的摇篮》教案,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及课文中出现的常用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小学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

小学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

小学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祖先的摇篮》。

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祖先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能够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祖先的摇篮》是一首描述祖先生活的诗歌,通过诗歌的语言和形象,展现了祖先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诗歌中涉及到了祖先的居住环境、食物来源、服饰特点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学生可以对祖先的生活方式有更直观的认识。

2.2 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和理解。

祖先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描述。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使朗读更加生动有趣。

3.2 讨论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关于祖先的生活图片或者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祖先的生活方式。

4.2 朗读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使朗读更加生动有趣。

4.3 理解课文: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内容。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5.2 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和练习,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祖先的摇篮》教案

《祖先的摇篮》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祖先的摇篮》学科领域:语文、历史、文化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祖先的摇篮》。

(2)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3)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文的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通过图片、资料等途径,自主探究祖先的生活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先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祖先的摇篮》。

(2)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表达方式。

(2)通过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任务驱动法: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祖先的生活方式。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原始森林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祖先的生活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祖先生活方式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祖先的摇篮》。

(2)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表达方式。

3. 讨论与思考(1)分组讨论: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2)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后任务(1)要求学生绘制一幅描绘祖先生活的画面。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祖先的摇篮》教案

《祖先的摇篮》教案

《祖先的摇篮》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等 7 个生字,会写“祖、啊”等 9 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 10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4、体会人类祖先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好问句,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

(3)仿照课文句式,展开想象说一说。

2、教学难点体会祖先生活与自然的联系,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想象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摇篮吗?(出示摇篮的图片)摇篮是婴儿睡觉的用具,通常形状像篮子,可以摇动,让宝宝睡得更舒服。

那你们能猜猜“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意思吗?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童诗——《祖先的摇篮》。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祖、掏、逗、蔷、薇、逮、忆”(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3)理解词语“苍苍茫茫”。

3、再读课文,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原始森林)(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1、学习第一小节(1)指名读第一小节。

(2)思考: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因为那时候,祖先们在原始森林里生活。

)(3)指导朗读,读出神秘的语气。

2、学习第二小节(1)自由读第二小节,边读边想象祖先们在原始森林里可能会做些什么?(2)指名交流。

(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3)出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活动。

(4)引导学生发现这一小节中的问句,指导读好问句,读出好奇的语气。

(5)仿照这一小节的句式,说一说祖先们还可能在原始森林里做什么。

3、学习第三小节(1)男生读第三小节。

(2)思考:祖先们在原始森林里还会有哪些有趣的活动?(3)指名交流。

课文祖先的摇篮教案

课文祖先的摇篮教案

课文祖先的摇篮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课文《祖先的摇篮》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词汇。

了解祖先文化的重要性及其传承的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意识。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祖先的摇篮》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词汇。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增强学生对祖先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祖先的摇篮》。

2.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引入】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祖先文化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对祖先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导入话题: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你了解自己的祖先文化吗?你觉得祖先文化对我们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展开】1. 阅读理解:1) 第一段:概述祖先文化的重要性。

2) 中间段落:介绍祖先文化的内涵和传承方式。

3) 最后一段:强调保护和传承祖先文化的责任。

4) 引导学生阅读并分组讨论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对祖先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词汇学习:1) 出示重点词汇,如“祖先、先祖、文化、传承”等,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2) 运用课文中的例句,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用法。

3. 文化传承:1) 呈现祖先文化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感受祖先文化的魅力。

2)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家族的祖先文化传承方式,并归纳总结各组的讨论结果。

【巩固】1. 写作训练:1) 提供写作题目:“我家的祖先文化传承”。

2) 引导学生展开思路,写出关于祖先文化传承的个人见解和体会。

【拓展】1. 文化体验:1) 组织学生参观或体验传统文化活动,如书法展、传统手工艺制作等,让学生深入感受祖先文化的魅力。

2) 学生写下自己在文化体验中的感受和体会。

【总结】1. 导入复习:通过问答形式复习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词汇。

2. 总结归纳:强调祖先文化的重要性及其传承的责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祖先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材分析课文以儿童的视角,通过好奇发问,推想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场景。

诗歌共有4小节,结构清晰明朗。

第一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写出了森林广阔无边、绿荫蔽日的特点。

第二、三小节具体推想祖先在原始森林里生活的情景,这些想象都源于真实的生活。

第四小节,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我”对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深深的慨叹,真挚的感情由衷表露,强调辽阔丰茂的原始森林是祖先赖以生存的摇篮,与开头彼此照应。

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

“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这些句子生动地描绘出推想中的祖先的生活场景,极具画面感。

疑问的句式,尽显儿童天真好奇和富于想象的个性。

“摘、掏、逗、采、捉、逮”等词语的运用,既准确又形象,儿童情趣溢于言表,这些词语也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范例。

课文配有色彩明丽、内容丰富的插图。

远眺群山,苍茫起伏,森林茂密,郁郁葱葱。

画面近处,树木参天,绿草如茵,松鼠、喜鹊、野兔、蘑菇、蔷薇等形象突出鲜明,与课文描述的事物一一对应。

整幅画面充满生命的绿色,生机盎然,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并为学生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三、重点难点1.正确、有感情地读好儿童诗,读好文中的问句,读好带动词的词语。

2.能仿照诗中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块一理解课题,识记生字解读课题,认读“祖先”。

《祖先的摇篮》教案

《祖先的摇篮》教案
4.文化传承: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5.写作练习:仿写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新能力。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展开,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祖先生活,感受诗歌的美,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祖先的摇篮》教案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诗歌形式美、意境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文化传承:了解课文所反映的祖先生活方式,体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举例:在诗歌朗读环节,重点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语调、重音的把握来表现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2.教学难点
-诗歌意境的理解: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抽象的诗歌意境存在一定难度,如“苍苍茫茫”的广袤感,“潺潺”流水的细腻感。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和效果。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祖先的摇篮》这首诗歌的基本概念。诗歌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文学形式,它通过韵律、节奏和形象的语言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祖先的摇篮》这首诗歌。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祖先的生活场景,让我们感受到祖先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歌的朗读技巧和意境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我会通过具体例句的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祖先的摇篮》教案
一、教学内容
《祖先的摇篮》教案,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课文学习:《祖先的摇篮》诗歌的朗读与理解,感悟诗歌中描绘的祖先生活场景。
2.词汇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如“苍苍茫茫”、“潺潺”等,并了解其意义。

《祖先的摇篮》教案

《祖先的摇篮》教案

《祖先的摇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认识到人类文明的起源。

2. 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狩猎、采集、渔猎、农耕等。

2. 人类文明的起源:工具制作、火的使用、语言文字的产生等。

3. 古代文明的代表: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古希腊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及其对文明发展的贡献。

2. 教学难点:人类文明起源的过程及其与现代文明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文明起源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古代文明的代表,引导学生思考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关系。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2. 新课导入:讲解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如狩猎、采集、渔猎、农耕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古代文明的代表,如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古希腊等。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关系。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6.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调查身边的事物,思考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关系。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价学生对人类祖先生活方式和文明起源的掌握程度。

2. 能力培养: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对古代文明的尊重和理解。

七、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祖先的摇篮》相关教材或历史知识资料。

2.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

3. 学习材料: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历史案例分析材料和讨论话题。

八、教学拓展:1. 参观博物馆: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直观感受古代文明。

2.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古人类遗址,体验祖先的生活方式。

《祖先的摇篮》教案

《祖先的摇篮》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祖先的摇篮》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一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祖先的摇篮生活的特点,以及与现代生活的不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分享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发现祖先的生活方式对自己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先的尊敬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现代生活,努力学习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了解祖先的摇篮生活的特点,以及与现代生活的不同。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小组分享法、引导思考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祖先的摇篮图片。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祖先的生活方式。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巩固。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探讨祖先的生活方式(1)分组讨论:祖先的摇篮生活与现代生活的不同。

(2)小组分享:讨论成果。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祖先的生活方式对自己的影响。

(2)学生展示自己对祖先的尊敬之情。

(3)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编写关于祖先的故事。

六、教学步骤(续)5. 情感态度培养(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珍惜现代生活,努力学习?(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七、课堂小结八、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十、课后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课后跟踪了解,评价学生在课文朗读、生字词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以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二学期电子教案
1、能按要求预习课文,边读边思。

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摇篮、苍苍茫茫、文明、博物馆、神圣”等词语的意思。

通过联系
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试着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 的摇篮”的含义。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摇篮”指的是什么? (3)提出疑难问题。

(4)根据需要和可能搜集 有关资料。

2、学生预习课文。

3、揭示课题:祖先的摇篮。

课题
6祖先的摇篮
闸北区幸福小学
黄颂青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按要求预习课文,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

教学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原始森林是最古老的、未经开发的森林。

森林是一种植物群落,是在 相当广阔的土地上生长的树木和其它植物、动物、土壤、气候等所构成的
相关链接
总体。

森林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作用。

我国的原始森林分布在东北、 内蒙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区。

第一课时
课件内容
教学过程
导 入 学 习
出示: 预习要求:
(1)有感情地把诗歌朗读 几遍;
(2)自学生字新词,思考: 摇篮是什么意思? “祖先的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先预习课文,明确预习要求: (1)有感情地把诗歌朗读几遍;
(2)自学生字新词,思考:摇篮是什么意思? “祖先的摇 篮”指的是什么? (3)提出疑难问题。

(4)根据需要和可能搜集有关资料。

(2)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你在预习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 字词的? 抽读
师:你在预习课文时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 决。

2、复习预习方法。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预习的方法。

屏幕上显现出森林里广阔深邃、浓烈粗犷的多姿多彩画面。

教师朗诵《祖先的摇篮》。

(2)谈话引导:
“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生: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板书:原始森林
画面显示“原始森林的苍苍茫茫”。

凉。

看,这“摇篮”多么大呀!(师作解释:“摇篮”是供婴
板书课题:6祖先的摇篮
初 读 课 文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媒体出示:
摇篮浓绿赛跑遥远 苍苍茫茫、地久天长 文明 神圣博物馆 污染
(3)提出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预习课文的方法: (1) (2) (3) (4) (5)
读通课文。

自学字词。

了解内容。

质疑问难。

搜集资料。

出示图片内容:
齐读。

3、研读诗歌的第一章节。

(1)出示图片内容:
出示第一节
出示原始森林的图片
师: 说说这些图片给你什么感受?
生: 面积大、一望无边,那浓郁的树阴,碧绿碧绿、清凉清
师:
作业1熟读课文。

儿睡的家具,形状略像篮子,多用藤或竹制成,可以左右摇动,使婴儿容易入睡。

引申意: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

)你们想去看一看吗?想去亲近一下这个“摇篮”吗?
4、过渡:下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这苍茫的大森林,去寻找那美好而遥远的回忆吧!
复习巩固
三、复习巩固
1、“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第一章节。

3、背诵第一章节。

2、抄写词语:摇篮浓绿四、作业
赛跑遥远苍苍茫茫、地1

熟读课文。

拓展作业久天长污染文明
神圣博物馆
3、根据课文内容写句子。

2

3

抄写词语:摇篮浓绿
污染文明神圣
根据课文内容写句子。

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圣的天然博物馆)。

第二课时
赛跑遥远苍苍茫茫、地久天
博物馆
,是(人类文明的起点),是(神
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文。

说说“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它给你留
下什么印象?
2、过渡:“祖先的摇篮” 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呢?这节
课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这苍茫的大森林,去寻找那美好而遥远的回忆吧!



文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
上,摘野果、掏鹊
蛋?二、继续研读课文
1、文章第二章节主要写什么? (1)出示课文片段:老师范读。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出示:
我们的祖先,可曾在
那时候,
风儿吹动树叶,
“沙沙!沙沙!”
那回忆,
多么美好,又那么遥远
啊!
苍苍茫茫的
原始森林,我
们祖先的摇篮!
但愿地久天
长,永远永远
不被污染,那
是人类文明的
起点,那是神
圣的天然博物
馆!师:祖先在森林里干什么?
师补充介绍有关原始森林的背景知识:人是由猿人进化而来的。

人类的祖先就是猿人,他们最早就生活在森林里。

从树
上跳到树下,或到处爬行,经过长时间的进化才渐渐地直立
行走。

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
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会有怎样的感觉?
(2)分小组对读第二章节。

(3)祖先还可能做哪些事?(选择一句或两句说话)
2、学习第三章节。

(1)作者对于“祖先的摇篮”,表达了这样的愿望一一(引
读)
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地久天长、神圣)
板书:文明的起点
天然博物馆
帮助学生理解原始森林为什么是文明的起点,是天然博物


师:说说“文明”、“博物馆”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文明的起点? 或石头上刻字或画符号)
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天然博物馆? 植物的化石等)(有文字记载,木头(有珍贵的遗迹,动
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原始森林是人类的起源,是人类
生态环境的屏障,原始森林里蕴藏着各种丰富的财富。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


3、师小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来,保护我们祖先的摇篮,
保护人类文明的起点,让大自然永远美丽。

4、全班有感情地朗读第三章节。

复习巩固三、复习巩固
1、分三组竞赛朗读全文。

2、说说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3、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拓展作业媒体出示: 四、作业
作业
1、照样子写句子。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
林),是(祖先)的摇篮。



1

篮。

照样子写句子。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巍巍的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充满智慧、充满快乐的校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
是()的摇篮。

2、照样子写词组。



是()的摇篮。

2、照样子写词组。

例:摘(野果)
擎(
挖(野菜)擎(红旗)提(灯笼)顶(皮球)
背(书包)划(龙船)举(杠铃)挂(彩灯)
掏(鹊蛋)逗(松鼠)采(蘑菇)逮(蝈蝈)
例:摘(野果)
默写词语。

3

原始森林是最古老的、未经开发的森林。

森林是一种植物群落,是在相当广阔的土 地上生长的树木和其它植物、动物、土壤、气候等所构成的总体。

森林具有保持水土、
提( ) 举( ) 掏( ) 采( ) 3、默写词语。

4、背诵课文。

顶( 挂( 逗( 逮(
4、背诵课文。

板 书 设 计 祖先的摇篮
(原始森
林)
6祖先的摇篮
文明的起点
天然博物馆 相 关 链

调节气候等作用。

我国的原始森林分布在东北、内蒙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