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 lynn
论语十则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论语十则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论语十则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译注》。
论语十则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的论语十则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论语十则文言文原文论语十则作者:孔子出处:《论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hǎn)》)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注: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
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论语十则文言文翻译及注释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
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解词——1 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而:表顺承,“然后”的意思.3 时习:时常地复习.4之:代词,指学习的知识.5亦:也.6 说yuè:“悦”的古字,愉快.7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作“吗”.8 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9自:从 .10乐:快乐.11 人:别人.12知:了解.13而:连词,表转折,可译作“却”14 愠:生气,发怒.15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译句——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温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第二则——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解词——1曾子:即曾参前505~前436,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人.孔子的学生.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就是他撰写的. 2吾:人称代词,我.3日:每天. 4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古代汉语里的“三”和“九”往往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泛指多次.5忠:尽心竭力.6信:真诚 ,诚实.7传:老师传授的知识.8习:复习,温习.译句——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第三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解词——⑴温:温习,复习.⑵故:学过的知识. ⑶而:连词,表示顺承.⑷知:领悟,获得.⑸新:新的体会,新的发现.⑹可:可以. ⑺以:凭借.⑻为:动词,做,当.译句——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第四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解词——⑴而:连词,表示转折. ⑵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⑶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⑷殆dài:有害.译句——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第五则——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解词——1、由:指孔子的学生仲由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卞现在山东泗水人.2、诲:教导,指教.3、女rǔ:通“汝”人称代词,你 .4、之:代词,之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5、乎: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 相当于“啊”“呀”“吧”等.6、为:动词,就是.7、是知也:这是聪明的.是,此、这.知,通:“智”.译句——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的.”第六则——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解词——⑴贤:贤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⑼⑵思:希望.⑶齐:看齐.⑷焉:语气助词,可不译.⑸内:内心,自己.译句——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第七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解词——⑴三人:几个人,不一定实指三人.⑵行:走.⑶焉:于此,在这里,指在这几个人当中.⑷其:代词,他们的.⑸善:有点,长处.⑹而:连词,表顺承.⑺之:代词,前一个“之”指代“善者”,后一个“之”指代“不善者”.译句——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短处改正它.第八则——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解词——⑴士:这里指有抱负、有地位的人.⑵弘毅:刚强,勇毅.⑶仁以为己任:即“以仁为己任”.⑷以,把.⑸为,看作,当作.⑹已:停止.⑺乎:语气词,相当于“吗”. 译句——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要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第九则——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解词——⑴岁:年⑵凋:凋谢.⑶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译句——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最后凋谢的."第十则——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解词——1、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以“言语”见长.2、行:奉行.3、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许.恕,之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5、欲:想,要.6、施:施加.译句——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了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就不要施加在别人身。
论语十则的翻译及原文赏析
论语十则的翻译及原文赏析论语十则讲述了很多人生的道理,想要了解论语十则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论语十则的翻译及原文赏析”,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论语十则的翻译及原文论语十则的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而又经常温习功课,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赶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并不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孔子说:“见到有才能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的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论语十则的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十则全文和译文
论语十则全文和译文论语十则全文和译文论语十则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译注》。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论语十则全文和译文,欢迎阅读参考。
论语全文和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解词:时:按时;说:同“悦”,愉快。
翻译: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赏析: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解词:故:旧的(知识);知:理解、领悟。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解词: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翻译: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赏析: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解词:愠:恼恨。
翻译: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赏析: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解词:耻:以……为羞耻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解词:识:记住;厌:满足;诲:教导。
论语十则课文原文
论语十则课文原文1、《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的把它练习,这不是很好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这不是非常让人高兴吗?别人对你不知情而不怨恨你,这不是最崇高的礼貌了吗?”2、《论语·为政》【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以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辰,它站在那里,众多的星星就都在它周围。
”3、《论语·克己》【原文】子曰:“其事好也,必先难之;其事不善也,必先易之。
”【译文】孔子说:“做件好事,必须先做一些困难的事;作坏事,就应该先做些容易的事。
”4、《论语·里仁》【原文】子曰:“里仁为美,不拘于形。
”【译文】孔子说:“里仁美义的美丽不需要外表的美丽。
”5、《论语·析言》【原文】子曰:“析乎其言,省乎其行。
”【译文】孔子说:“要审视自己的言行,要仔细分析自己所说的话。
”6、《论语·行有义》【原文】子曰:“行有义则无怨。
”【译文】孔子说:“行正义一定不会被有怨言。
”7、《论语·报任》【原文】子曰:“君子报任尽矣,不报任非其身也。
”【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他要尽自己的职责——他不能推卸给别人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8、《论语·不欲》【原文】子曰:“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译文】孔子说:“不要把自己装扮得像美玉似的,也不要把自己装扮得像粗粝似的。
”9、《论语·礼过》【原文】子曰:“礼过则和,过礼则滥。
”【译文】孔子说:“遵守礼仪,就可以实现和谐;违犯礼仪,就会产生滥用。
”10、《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不思考,就是空虚;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出现危险。
”。
论语十则原文与译文
原文【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为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孔子说:“仲由,教导你对待事物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见到品德不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发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缺点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不能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的吗?死了就停止了,不也很遥远吗?”9.孔子说:“在严寒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才凋谢的。
”10.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注释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注释导语:《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注释,希望对你有帮助!1.子②曰:“学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学而⑦》)注释:①《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它以语录体、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②子:先生,指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yì)(现山东曲阜)人。
③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时,按时。
④不亦说(yuè)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乎,语气词。
说,通“悦” ,愉快。
⑤愠(yùn):生气,发怒。
⑥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⑦学而:和下文的“雍也”“述而”等都是《论语》的篇名。
篇名只是从各篇第一则语录中摘取两三个字而来,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又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①曰:“吾②日③三省④吾身:为⑤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⑤乎?传⑦不习乎?”(《学而》)注释:①曾(Zēng)子:即曾参(shēn)(前505-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一说山东平邑)人。
孔子的学生。
②吾:人称代词,我。
③日,每天。
④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省,自我检查,反省。
⑤为,替。
⑥信:真诚,诚实。
⑦传(chuán):老师传授的知识。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3.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⑥矩⑦。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全文翻译: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是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
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论语十则原文附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附翻译论语十则原文附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论语》十章原文翻译
《论语》十章原文翻译《论语》十章原文翻译导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论语》十章原文翻译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论语》十章原文翻译原文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
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hǎn)》)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古诗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翻译赏析
古诗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翻译赏析原文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论语十则为对话体。
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hǎn)》)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Org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注释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注释《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注释导语:《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注释,希望对你有帮助!1.子②曰:“学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学而⑦》)注释:①《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它以语录体、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②子:先生,指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yì)(现山东曲阜)人。
③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时,按时。
④不亦说(yuè)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乎,语气词。
说,通“悦” ,愉快。
⑤愠(yùn):生气,发怒。
⑥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⑦学而:和下文的“雍也”“述而”等都是《论语》的篇名。
篇名只是从各篇第一则语录中摘取两三个字而来,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又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①曰:“吾②日③三省④吾身:为⑤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⑤乎?传⑦不习乎?”(《学而》)注释:①曾(Zēng)子:即曾参(shēn)(前505-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一说山东平邑)人。
孔子的学生。
②吾:人称代词,我。
③日,每天。
④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省,自我检查,反省。
⑤为,替。
⑥信:真诚,诚实。
⑦传(chuán):老师传授的知识。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3.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⑥矩⑦。
(完整版)高中论语十则翻译
高中论语十则翻译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4、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
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
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轻声](伐:夸耀),不宣扬自己的功劳(施:张大,夸大)。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年少的人得到关怀(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
安:安逸。
怀:归依[依孔安国说])。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十则》原文及译文注解
《论语十则》原文及译文注解一、文学常识1、关于作者: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人。
2、关于论语:记录孔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原文及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各则注解】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赏析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赏析展开全文论语十则佚名〔先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译文及注释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
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范文一】伟大的先哲孔子创造出了伟大的思想体系儒家学派,这个学派的核心书籍就是《论语》。
其中的十则就是《论语》中的经典之作,它体现了儒家的核心价值观,耳熟能详,影响深远。
下面我将对这十则进行详细分析。
第一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一条可以说是有关待人接物的准则,表现出孔子对待友谊的看法。
他认为朋友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只要是好友,就应该心怀感恩,互相尊重和帮助。
第二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一条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禁止伤害。
不管是语言上的伤害还是行动上的伤害,都是不可取的。
因此,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感受,还要兼顾他人的感受。
第三则:“不为五斗米折腰”。
这一条是表达了追求自由平等、发挥自己才华的想法。
五斗米是古代非常重要的农业产品,许多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在这种商品上卑躬屈膝地进行交易。
孔子认为,做为一个有志气的人,不应该因为物质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原则。
第四则:“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 意思是说,做事要有计划,不能轻易妄动。
这种方法能够充分体现出一种不急不躁的态度,这种态度是做事的关键。
第五则:“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 做一个好人,就要做实实在在的事情。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为自己量身订做的“本”而努力。
只有将基础工作做好了,才能做出更高层次的成就。
第六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一个人要学习,就必须要懂得思考,一个人如果不思考,那么就很难达到学习的效果。
学问不仅仅是读书,还要有思考,有灵性。
第七则:“有教无类。
” 这一手是表达孔子对平等教育的追求。
孔子认为,一种优秀的教育,应该是面向全社会的,不应该有阶级分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平等教育的目标。
第八则:“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另一个人的老师。
只要是具有深厚知识并能够教导有为的人,都可以成为其他人的老师。
不要小看自己,也不要贬低他人。
第九则:“国之大事在孝。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翻译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我们都知道论语是儒家的代表作品之一,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论语十则的译文及注释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
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论语十则原文
论语十则:1、《论语》——学而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2、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⑤。
君子务本⑥,本立而道生⑦。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⑧?”3、子曰:巧言令色①,鲜②仁矣。
”4、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②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③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传不习乎?”5、子曰:“道①千乘之国②,敬事③而信,节用而爱人④,使民以时⑤。
”6、子曰:“弟子①入②则孝,出③则弟,谨④而信,汎⑤爱众,而亲仁⑥,行有余力⑦,则以学文⑧。
”7、子夏①曰:“贤贤②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8、子曰:“君子①,不重②则不威;学则不固③。
主忠信④。
无⑤友不如己者⑥;过⑦则勿惮⑧改。
”9、曾子曰:“慎终①追远②,民德归厚矣。
”10、子禽①问于子贡②曰:夫子③至于是邦④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⑤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⑥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⑦异乎人之求之与?”11、子曰:“父在,观其①志;父没,观其行②;三年③无改于父之道④,可谓孝矣。
”12、有子曰:“礼①之用,和②为贵。
先王之道③,斯④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⑤之,亦不可行也。
”13、有子曰:“信近①于义②,言可复③也;恭近于礼,远④耻辱也;因⑤不失其亲,亦可宗⑥也。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①有道②而正③焉,可谓好学也已。
”15、子贡曰:“贫而无谄①,富而无骄,何如②?”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③,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④’,其斯之谓与?”子曰:“赐⑤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⑥。
”16、子曰:“不患①人②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2、《论语》——为政1、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齐
(二)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
指德、行优秀的人,贤人
但是,表转折。
而内自省也。
(二)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 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 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 相似的毛病。” 这一则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
一个字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
奉行
终身行之者乎?”
6.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为别人办事 与朋友交往 温习知识
7.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忠(尽心力)信(诚实)习(温习)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 随时随地向任何人学习,学习别人 的长处,借鉴别人的短处。 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远”的目的是什么? “仁以为己任”
吾日三省吾身。 吾,人称代词,我。 余忆童稚时。余,人称代词,我。
诲女知之乎。 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通假字:
不亦说乎 通“悦”,高兴 诲女知之乎 通“汝”,你 是知也 通“智”,聪明智慧
课堂作业: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是: (1)吾日三省吾身 A、shěng B、xí ng C、xĭng (2)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A、wū B、wù C、è
重做
课堂作业: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是: (1)吾日三省吾身 A、shěng B、xí ng C、xĭng (2)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A、wū B、wù 下一题 C、è
第2题
课堂作业: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见贤思齐焉 指德、行优秀的人 诚心诚意 (2)为人谋而不忠 (3)士不可以不弘毅 宽宏坚毅 (4)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据有,取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的书,共二十篇,是儒家经典之一,也 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 《论语》大概包括的以下几种思想, 即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 “仁者爱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都是这些思想的 表现。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 《论语》治天下”。
而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表承接。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不译,或 择其善者而从之…… 译为“然 死而后已。 后”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人不知而不愠。 表转折。可译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却”或 学而不思则罔…… “可是”、 任重而道远。表并列。“而且”、“并 “但是” 且”
文言代词:
学以致用
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温故而知新 来表达 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4、学习上不应不懂装懂,而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5、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人不知而不愠 . 6、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可谓 任重而道远.
谋划,商量办法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Chuá n,老师传授的知识
不信乎?传不习乎?
真诚,诚实 温习,复习
(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 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译]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诚心诚意呢?跟朋友 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 不是复习过呢?”
品德修养问题
(五)
做官 想要的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
方法,这里指孔子主张的仁道
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
据有,取 背离,抛弃
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厌恶的 讲仁义之道却得到了贫贱
(五)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1.翻译十则《论语》. 2. 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 奋斗的句子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恕 3.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___, 并 阐述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 4.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 成人之美,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5.本文有很多语句都成为了成语, 请找出几个,并翻译。
是否尽心尽力做事; 是否以真诚交友; 是否认真复习功课。
(二)
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
多向贤德的、 有大智慧的人学习。
(三)
思想品德修养: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
思想品德修养: 为理想而奋斗, 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五)
思想品德修养: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读了《论语》,你的理想更远大了吗? 你的人生境界提高了吗? “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是每个士子(读 书人)的人生理想。
大概 恕(道) 想要的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三)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 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
[译]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 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 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这一则讨论品德修养问题。
课堂作业: 3、填空 教育 家。《论语》 孔子是古代伟大的 思想 家、 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 的言行的书。“论语”的“论 读 lún 。 4、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表明做人应该有远大抱负,坚强的意志的 句子是 士不可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 (2)孔子提出的关于“恕”的处世准则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译] 孔子说:“富裕和做官是人们追求的,可如果
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取得的,就不应该占有。贫穷 和低贱是人们厌恶的,讲仁义之道反而受穷而卑微, 也不应抛弃仁义之道。”
这一则讨论的是: 品德修养问题
本课中出现的成语: 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以致用
读了这五则《论语》
我懂得了……
(一)
重视品德修养: 每天自我反省——
迷惑不解 危险
学 习 方 法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 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学 习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态 记住 满足 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 者而改之。”
论语 曾参
(lún)
编纂 冠者 韶
(zuǎn) (guàn)
7、我们对美国向中国大量输出工业垃圾提出 严正警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越是艰苦的时候,越要坚强,要像松柏那 样: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9、一个人要经常反思, 孔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曾子是每天三省:吾日三省吾身 10、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 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
课堂作业: 3、填空 教育 家。《论语》 孔子是古代伟大的 思想 家、 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 的言行的书。“论语”的“论 读 lún 。 4、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表明做人应该有远大抱负,坚强的意志的 句子是 士不可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 (2)孔子提出的关于“恕”的处世准则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重点文言实词:
学而时习之。 时,时常 习,复习
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常 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 能张目对日。 日,太阳。
不亦说乎。 说:“悦”的古字,愉快。 吾日三省吾身。 三省:多次反省。 温故而知新。 故:学过的知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
可 以 士不可以不弘毅。 可以:能够
可以为师矣。
可以:可以凭借。
知
人不知而不愠。 知:了解。பைடு நூலகம்是知也。 知:通“智”,聪明智慧 知:领悟,知道。 温故而知新。 知之为知之。 知:知道
重点文言虚词:
之
学而时习之。 诲女知之乎。 之,代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 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之,助词,无意,不译。
比一比:
背《论语》十则的前 五则
看谁背的快 ~~~
课堂作业: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是: (1)吾日三省吾身 A、shěng B、xí ng C、xĭng (2)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A、wū B、wù C、è
课堂作业: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字。 (1)见贤思齐焉 指德、行优秀的人 诚心诚意 (2)为人谋而不忠 (3)士不可以不弘毅 宽宏坚毅 (4)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据有,取
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强毅,意志坚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愿意,想要。施:施加。
一词多义: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替。 项为之强。 为,因为。 (wè i) 为之怡然称快。为,因为。
为
以丛草为林……。 为,作为。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被。 (wé i) 可以为师矣。 为,做。 知之为知之…… 为,是。 仁以为己任。 为,作为。
(zēng)
(xǐng)
三省
弘毅
(sháo)
(kuì)
(hóngyì) 喟然
(shù)
其恕乎
浴乎沂 (yí)
(yú) 风乎舞雩
(móu) 谋而不忠
研析前五则 你知道这五则 《论语》的意思吗?
孔子的学生,名参 (shēn),字子舆。
每天,名词作状语 xǐng,反省
(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诚心诚意 交往
《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 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返回
复 习 《 论 语
复习《论语》六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怨恨,心里不满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
读书人
宽宏坚毅. 这里指抱 负远大, 意志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