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初一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复习提纲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姓名:第一章科学入门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作出结论。
3.单凭人体感官对事物做出的判断是有局限性的。
4.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5.长度的单位是米,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升和毫升。
6.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7.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前要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选用合适的工具)1.放正确: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2.看正确:读数时视线要跟尺面垂直,不可斜视,若斜视就会偏大或者偏小3.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再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准确值+估计值+单位)4.记正确: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后面要注明所用的单位。
8.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实验室测量液体体积用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9.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排水法)10.在使用一把刻度尺前先要找到它的a零刻度线、b量程、c最小刻度1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12.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13.温度的结构有哪些?(玻璃泡、玻璃管、刻度)14.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1.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2.再选用合适的温度计(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3.把温度计放入被测物体里(玻璃泡要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者侧壁)4.读数.(读数时不能把温度计拿出来读;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15.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16.常用的温度计有液体温度计(水银或酒精),-80C的读法:零下8摄氏度(或负8摄氏度),80C读法:8摄氏度。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350C—420C,最小刻度0.10C。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1的学问。
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使人们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3、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
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1、实验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
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
2、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天平测量质量;温度计测量温度;停表测量时间;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刻度尺测量长度;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酒精灯加热;显微镜观察细小物的结构。
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和。
4、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直接观察。
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间接观察。
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浙教版科学新初一上第一章科学入门复习提纲(完整版)
精心整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复习提纲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2.当一只乒乓球略有凹陷时,将乒乓球放入一只杯子中。
将热水倒入杯中,热水中的乒乓球会:鼓起来,恢复原来的形状。
请解释这个现象:乒乓球内气体膨胀,内部压强增大,内部压强大于大气压强,乒乓球凹陷部分就恢复原状了。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1、科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准备室(仪器室)和实验操作室(实验室)2、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线与通风情况等)。
实验室仪器和试剂被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地点。
3、烧伤或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伤处;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一分钟以上4、认识危险警告标志:(有腐蚀性)(易爆)(易燃)(有毒)5、常见的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一、试管???主要用途?: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收集少量气体或验纯;③、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④用作少量气体的发生容器。
使用方法?: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先预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溢出)③使用时试管应干燥,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倾斜可增大受热面积,使受热均匀)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⑤使用试管夹夹持,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试管架上。
(避免烫伤手,防止试管炸裂,塑料试管架熔化变形)二、试管夹??主要用途?:夹持试管。
????使用方法?:①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然后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②手握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原因:?①防止杂质带入试管,加热时烧焦试管夹。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一章复习要点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1.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显微镜的种类和用途。
2.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提出和意义。
3.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4.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5.生物的分类:按细胞结构的分类原则,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按营养方式的分类原则,分为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
6.生命的自动调节:机体对内外环境的自动调节,包括内稳状态和外稳状态。
二、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比较:细胞壁、叶绿体和中心体是植物细胞的特征;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在两种细胞中都存在。
3.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者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三、组成生物体的细胞和组织1.组织的定义和分类:细胞的组合成为组织,包括植物组织和动物组织。
2.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如植物的表皮组织、维管束组织和根组织等。
四、复制传递生命基因的方式1.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基因是决定性状的遗传单位。
2.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对基因的传递方式:有丝分裂是细胞复制和分裂,基因通过复制和分离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无丝分裂是单细胞生物的繁殖方式,通过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进行传递。
3.生殖细胞的特点:生殖细胞是只有一半染色体数目的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方式形成。
1.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2.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过程和原理,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六、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1.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维持了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2.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原因:物种灭绝的原因和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控制非法捕捞和砍伐等破坏行为。
新课标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整理
新课标浙教版初一《科学》复习第一章科学入门科学技术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长度的单位是米,用“ m”表示。
1 米=106微米=109纳米b5E2RGbCAP测量步骤: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紧贴物体看正确视线与刻度尺垂直,不能斜视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
1000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测量前,量筒必须平放在桌面上。
大多数液体在静止时,液面在量筒内呈凹形。
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向平。
p1EanqFDPw 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C”表示。
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
零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
DXDiTa9E3d 注意:使用温度计时,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体温计除外),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RTCrpUDGiT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用“kg”表示。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是:1调平。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板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调解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是横梁平衡。
5PCzVD7HxA2称量。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横梁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这时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jLBHrnAILg 3称量完毕,用镊子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内。
注意:用天平称量时,不能用手去摸天平托盘或砝码;取放砝码时要使用镊子;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加减砝码时要请拿轻放。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
纲
一、知识点回顾
1. 物质的三态及相互转化
- 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和区别
- 冰的熔化和水的凝固
- 水的沸腾和水蒸气的凝结
2. 物质的纯净与杂质
-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特征与区别
- 分离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方法(筛分、过滤、浓缩、蒸发)
3. 物质的密度与比重
- 密度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 密度与物体浮沉的关系
- 比重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4. 物体的浮力与沉力
- 浮力的产生原因和大小与物体的关系
- 沉力的产生原因和计算方法
- 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5. 风的形成和产生
- 大气气压的形成和作用
- 高气压和低气压对风的影响
- 风的分类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能力培养
1. 分类辨析
- 区分物质的三态及相互转化的特点- 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特征
2. 实验探究
- 设计实验,观察物质的相互转化- 设计实验,分离纯净物与混合物
3. 问题解决
- 解答如何计算物体的密度和比重- 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4. 原理运用
- 使用气象知识解释风的形成和产生的原理
- 分析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拓展延伸
1. 实地考察
- 到附近的湖泊、湖泊、大海等地观察和感受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 观察风力的影响,比如吹动树叶、扬起沙尘等现象
2. 探究课题
- 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物体的密度与浮沉现象的关系
- 调查并了解风力在不同地区对人类的影响
以上为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的提纲,希望能够对你进行复提供帮助。
新浙教版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新浙教版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一、科学方法1.科学研究是基于观察与实验的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做观察与实验、总结规律等步骤来获得知识。
2.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可以通过肉眼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等方式进行。
3.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来观察现象、验证假设、推断结论等。
二、组成与变化1.物质是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元素和化合物。
2.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常见的元素有氧、氢、铁、硫、金等。
3.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4.研究物质组成与变化的主要方法有燃烧、溶解、熔化等。
5.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物质的形态、性质发生变化,但组成没有改变;化学变化是物质的组成发生改变。
三、力与压强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压强=力/面积。
3.摩擦力是物体之间相对运动产生的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和动摩擦。
4.杠杆是一种能够改变力臂和力的作用方向的简单机械装置。
四、能与能量1.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做功能力,常见的能量有机械能、热能、化学能、光能等。
2.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的质量、重力势能高度有关。
3.热能是由物体内部微观粒子运动引起的能量。
4.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运动速度的一种表征。
5.一次能源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量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二次能源是利用一次能源转换得到的能源,如电能、热能等。
五、风与天气1.风是空气在地球表面上运动的现象,产生风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旋转和太阳的辐射。
2.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和天气变化的科学。
六、水1.水是最广泛应用的溶剂,可以溶解各种物质。
2.水的密度是约为1克/立方厘米。
3.冷冻水比液态水密度大,体积也增大。
4.水的沸点和凝固点是物质的性质之一,常用来作为纯净水和溶剂的标准。
七、物质与反应1.酸碱是常见的物质,酸常呈酸性、酸性物质溶液呈酸性,酸和碱可以中和。
七上科学知识点归纳浙教版
七上科学知识点归纳浙教版七上科学知识点归纳(浙教版)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物质和化学-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生成物2.元素和化合物-元素:金属、非金属、金属lo、气体、液体、固体-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和原子质量-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分子化合物-分子式和结构式3.元素的基本性质-金属的性质: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非金属的性质:脆性、不导电、不导热性-金属和非金属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离子化合物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原子结构和电子结构-定义: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的组成-原子序数和质量数-电子的能级和分布规律:原子层、壳层、亚层、轨道2.原子核的结构-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的关系-引力相互作用和引力势能3.原子的带电-带电粒子的运动规律:速度、加速度、力的作用结果-轨道和电子数量的关系-原子不能通过外力增加电子的能级第三章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德米特里·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的规律以及周期表的建立-周期表的现代排列方式:周期数、主族和副族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区块划分:主族、过渡族、稀有气体-主族元素的相似性和周期性-周期表中的元素性质的规律3.元素的周期律-周期表上的元素性质的规律-电子层数和元素周期性的关系-元素的周期性趋势: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第四章化学键和化合物1.原子的结合方式-化合价和化合价的规则-金属元素的空位层和价电子的互相排斥2.电子的共享和转移-共价键的形成-电子云和分子形状的关系-金属元素的离子键和共价键3.化合物的种类-阴离子和阳离子:带电的离子-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的组合产生化合物第五章火的形成和燃烧1.火焰和燃烧-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气和引火源-火焰的结构和颜色2.燃烧的类型-自燃和人工燃烧-化学燃烧和物理燃烧3.火的亲属:化学反应和火山爆发-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变化-火山的形成和喷发过程第六章酸碱中和与盐的形成1.酸、碱、盐的性质-酸的气味、酸液的味道和酸的腐蚀性-碱的性质和溶液的酸碱指示剂2.酸碱中和反应-酸碱反应:酸和碱的中和产生盐和水-酸的性质反映了酸的成分,碱也是如此3.盐的形成-盐的性质:可溶性和不溶性盐-盐的化学式和结构第七章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1.空气中的氧气-氧气的存在形态和气味-氧气的分离和利用2.空气中的氮气-氮气的存在形态和气味-氮气的分离和利用3.大气层中的其他气体-氧气、氮气以外的其他气体-空气的组成和比例以上是七上科学的知识点归纳,在浙教版教材中包含的基础知识。
七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浙教版
初一上科学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科学入门1.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______________,并寻找它们______________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_____________, 瓦特发明了______________等.可以这样说: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___________.2. 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 多__________, 多__________, 多__________, 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 推动社会的进步, 协调___________的关系, 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3. ___________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做实验时, 我们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_____________,要注意安全. 要熟悉每种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4. 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 鸡蛋便会____________. 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 生鸡蛋会____________, 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5.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 先要规定______________即长度单位, 然后选用合适的_________进行测量.6. 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______, 较大的还有__________,较小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___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7. 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可用___________测出它的边长,然后计算它的体积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__________.8. 量筒的使用方法: 首先要看清它的__________和最小刻度. 量液体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中央____________保持水平.9. 对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测量方法可以将它___________在水中,两次读数的___________就是该物体的体积.10. 温度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程度,平时我们讲今天真热或真冷, 就是指今天的温度_____ 或________.11.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_________温度计,________温度计等,它们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_______, 用_________表示, 它的规定是: 把_______的温度定为0, _____________的温度定为100, 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________________.12. 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____,切勿用来测量超过温度计_______________的温度.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___________,如果测量的是液体温度,则要使__________完全浸没在_________中, 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再_________或_________时,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_____________被测物体. 读数时, 视线应与_________相平.纪录读数时, 数字和_________要写完整。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全)
《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科学入门1.1 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1、实验室取用药品三原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用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1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
有些块状固体应用镊子取。
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再用。
3、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禁止燃烧时添加酒精。
4、量筒、集气瓶、水槽、漏斗不能加热;坩埚、蒸发皿、试管、燃烧匙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烧杯、烧瓶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5、试管:加热时用试管夹夹在中上部;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加热液体时试管外不能有水,不能骤冷,防止炸裂;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向上成45度,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6、蒸发皿:加热液体时,不超过容积的2/3。
7、烧杯:用作反应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1/2。
烧瓶中液体加热时不超过1/2。
8、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用于液体药品。
容易见光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
碱性液体用橡胶塞,酸性液体用玻璃塞。
9、酒精灯失火要立即用湿布盖灭。
割伤要用3%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
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伤处,并在伤处涂上烫伤膏。
被化学试剂灼伤要先用湿抹布拭去皮肤上的化学药品,再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10、胶头滴管: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复习提纲
第二章复习提纲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1、观察蜗牛借助放大镜(放大正立的虚像)进行观察。
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以植物茎叶为食。
2、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但无听觉。
3、生物:①.有应激性(对外界刺激有反应)②.能生长③.能呼吸④.能进化⑤.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⑥.一般由细胞构成(除病毒)⑦.能生殖和发育⑧.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⑨.能适应并影响环境4、动物与植物的区别:获取营养方式不同,①动物需要摄取食物;②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
第二节细胞1、罗伯特.胡克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细胞壁;布朗发现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施莱登与施旺提出细胞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魏尔嘨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2、细胞学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3、细胞的大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
需用显微镜观察(放大镜观察不到)4、细胞的形态:蝌蚪状,椭圆形,梭形,扁平圆形,长方形等56、显微镜的构造:1,目镜;2,镜筒;3,物镜转换器;4,物镜;5,载物台;6,压片夹;7,遮光器(调节通光量);8,通光孔;9,反光镜;10,镜座;11,粗准焦螺旋;12,细准焦螺旋;13,镜臂;7、显微镜的使用包括:a.安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镜筒在前,镜臂在后,放在左前方。
b.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同时睁开,调节反光镜(光线亮用平面镜,光线暗用凹面镜)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c.放片:把要观察的物体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要观察的物体要正对通光孔;d.调焦:①眼睛盯住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②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提纲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提纲一、前言本复习提纲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系统地复习科学课程,提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提纲将按照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的章节顺序进行整理,重点突出,条理清晰,适用于广大师生进行总复习。
二、章节概述第一章:科学入门本章主要介绍了科学的基本概念、科学方法及其应用、科学探究的意义等。
重点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
第二章: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本章主要介绍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组织的基本类型。
要求学生了解生命的微观世界,理解生物体的构成和功能。
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本章主要介绍了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和过程。
要求学生掌握生物体的能量转换过程,理解新陈代谢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第四章:生命系统的生殖与发育本章主要介绍了生命的生殖、遗传与进化,以及生物的发育过程。
要求学生了解生命的延续和演化,理解生殖和发育的生物学原理。
第五章:地壳及其变化本章主要介绍了地壳的结构、运动和变化。
要求学生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理解地壳运动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六章:地球上的生物群落本章主要介绍了地球上的生物群落及其分布。
要求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群落的特征和分布,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天气与气候本章主要介绍了天气的概念、形成原因和预测方法,以及气候的类型和特征。
要求学生掌握天气和气候的基本知识,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复习要点1、重点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熟悉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生物组织的基本类型。
3、深入理解新陈代谢的过程和意义,掌握生物体的能量转换过程。
4、了解生命的生殖、遗传与进化,以及生物的发育过程,熟悉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5、熟悉地壳的结构、运动和变化,掌握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的原理和防范措施。
6、了解地球上的生物群落及其分布,熟悉不同生物群落的特征和分布,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复习提纲汇编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是研究各种,并寻找它们的学问。
如牛顿发现了瓦特发明了。
而这些都源于对身边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究,所以从身边的问题着手就能进入科学世界。
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使人们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3、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
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1、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
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
2、请填出下列仪器的用途:(1)试管架:(2)试管:(3)停表:(4)酒精灯:(5)显微镜:(6)天平:(7)量筒:(8)刻度尺: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和。
4、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
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主单位是。
较大的还有,较小的还有。
3、长度单位的换算:1千米= 厘米、1米= 微米= 纳米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1纳米= 米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
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1)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2)看正确:视线与尺垂直。
(3)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
(4)记正确:数值一定要有单位。
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
5、一些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1)累积取平均值法:得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和的方法间接测量。
例:测纸厚、细铁丝的直径、一枚邮票的质量。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
当轮子沿曲线从一端滚到时另一端时,记下轮了滚动的圈数。
长度=周长X 圈数。
例:操场的周长。
(3)化曲为直法:测一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起点处,逐步沿着曲线旋转,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的标记。
拉直棉线量出标记到端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的直径。
6、体积是物体的大小。
体积的主单位是:,较小的还有、等。
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和。
7、体积单位的换算:1米3= 分米3= 厘米3,1分米3= 升= 毫升1毫升= 厘米3= 升8、体积的测量:(1)液体的体积:。
(2)规则的固体:(3)不规则的固体:排液法(适用于沉且不吸水):针压法(适用于浮且不吸水):悬挂法(适用于浮且不吸水):包裹法(适用于沉且吸水):9、量筒的使用方法:首先要注意量筒的测量范围(量程),量液体时量筒应放平,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读数仰视导致:俯视导致:。
第四节:温度的测量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程度。
人体凭感觉对温度高低的判断是不准确的,要准确的测量温度,需要使用。
2、常用的温度计有、它们都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3、温度的常用单位是:,它的规定:温度定为100,温度定为0,在0~100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等份表示:。
温度的国际制单位是:。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不能用来测量超温度计温度。
(2)测量时,手握温度计上端,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
若测液体的温度,应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接触容器壁。
(3)读数时,应等到温度计中的液柱稳定后开始,一般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眼睛应平视,视线与相平。
注意零下和零上温度的区别。
(4)记录时,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零下的温度要标上负号。
5、体温计(1)用途:测量人体的体温(2)构造特点:、(3)优点:、(4)使用时应注意:一次用后,再次使用应先(5)测量范围(量程):。
6、其他温度计: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不同的温度计原理不同,构造和量程不同。
第五节:质量的测量1、质量表示物体:。
质量的主单位是,较大的单位有,较小的单位有、等。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改变物体的、、都不会改变物体的质量大小。
2、质量单位的换算:1吨= 千克,1千克= 克= 毫克3、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4、托盘天平的使用(1)游码移到“0”刻度线,天平放水平;(2)调平衡,用平衡螺母向指针的反方向调节;(3)左物右码,取码用镊不用手,先大后小再游码;(4)读数: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质量(5)称量后及时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
注意:使用时不能测超量程的物体,加减砝码应轻拿轻放,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应放在纸上或烧杯中。
第六节:时间的测量1、测量时间的标准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古代的计时方法:,现在在生活中常用的计时器:。
2、时间的主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等。
3、时间单位的换算:1小时= 分、1分= 秒、1天= 小时= 分= 秒。
4、时间间隔和时刻的两种不同的时间表示,日常生活中的表、钟是测:的工具,而是测量时间间隔的工具,它分为、两种。
5、注意表和停表的读数。
第七节: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六个环节)、、、、。
2、探究的实例:天花和牛痘、脚印的长度与身高的关系、灯不亮的探究、黑盒问题、医生诊断病情。
第二章:观察生物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1、蜗牛的相关知识:蜗牛是腹足纲的软体动物,整个身体分为:壳(具保护作用)、足(在腹部)、触角(两对上长下短)、眼(在长触角顶端)、口(内有齿舌)。
蜗牛具有触觉(触角部位最灵敏)、嗅觉、视觉,但无听觉;食物主要为植物的根、叶和叶芽,因此对农作物的危害较大,所以是农业的害虫。
3、动物与植物(1)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两者最大的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
动物:由于细胞中无叶绿体,自身不能制造养料,要摄取食物来获得营养。
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能利用阳光、水、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2)动物与植物的对比:(3)植物是整个生物界的基础,是动物生存的基础,而动物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4、观察生物的方法:先观察外表、再观察内部、然后观察一些变化。
第二节:常见的动物1、对物体进行分类操作的一般步骤:(1)明确分类的对象。
(2)确定分类的依据。
(3)得出分类的结果。
分类的依据一般是分类对象间的区别;而事物间的区别往往较多,所以依据不同,同一分类对象的分类结果也会不同。
2、动物的分类:按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35、无脊椎动物中节肢动物分为四类:昆虫类、蜘形类、甲壳类、多足类。
节肢动物中昆虫类的种类和数量是生物界中最多的,昆虫类的特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和二对翅,身体、触角和足都分节,体表长有坚硬的外骨骼。
6、学会利用生物分类的:逐级分类框架检索图来给生物分类。
第三节:常见的植物1、林耐的生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其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分类的等级越高,同类生物的差别越大;分类等级越低,同类生物的共同点越多。
23、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合称种子植物,两者的区别是:被子植物的胚珠外有子房壁,发育成种子后外有果皮包被。
4、注意书本上的各类型代表植物图片。
5、探究: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体会探究的四个主要步骤: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和证据。
科学探究实验设计应体现的三点:控制变量法、设置对照组、消除偶然现象第四节:细胞1、细胞学说创立的历史: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首先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木栓的细胞壁结构,提出了“细胞”这个名词。
1831年英国科学家布郎发现了植物细胞内的细胞核。
德国诗人歌德提出了“原型”说,另一位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原液”说。
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有经验基础上,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得出历时200多年,是许多伟大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的结晶。
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的结构:(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细胞内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与繁殖后代有关)(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细胞内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与繁殖后代有关)细胞壁(具保护和支持作用,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液泡(内含细胞液)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内有叶绿素)3、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4、一个完整的生物体是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导致细胞数目增多,分裂时最重要的事件是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并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分裂是相对独立的过程。
细胞分化导致出现不同形态功能的细胞,进而形成了各种组织。
细胞生长使得子细胞体积不断增大。
分化和生长是同时进行的。
第五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1、单细胞生物(1)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里。
如衣藻、草履虫、变形虫等。
(2(1)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按形态分为三种:球菌、杆菌、螺旋菌,靠分裂生殖。
(2)真菌:属于真核生物,主要有三类:酵母菌、霉菌、食用菌。
常见的食物菌有:香菇、蘑菇、木耳、金针菇、银耳、灵芝。
34、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原核生物(细菌);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真核生物(真菌、植物、动物)。
5、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称组织。
6789、微生物滋生的条件:水分、空气、温度。
10、食物的贮藏方法:干藏法、冷藏法、加热法、真空保存法。
第六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345、显微技术与科学的发展:光学显微镜(实验室用)、电子显微镜。
第七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栖息地的破坏、掠夺性的开发、外来物种入侵。
(3)保护生物多样性,一定要保护生物生存的环境,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的重要措施。
(4)我国的珍稀动植物。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杉、水杉、秃杉、人参、珙桐(鸽子树)、桫椤、金花茶、望天树中国动物国宝:大熊猫、朱鹮、扬子鳄、黔金丝猴、白鳍豚、褐马鸡、中华鲟。
3、实验:沙蝎藏匿沙下的原因。
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使用的主要步骤(1)取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安放:置于体前略偏左。
(3)对光: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集光器,左眼观察目镜,选取适宜的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小光圈、平面镜;光线弱:大光圈、凹面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