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十二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江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九江市旅游局
二○一○年九月二十九日
目录
1 九江市“十一五”旅游发展回顾 (1)
1.1 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1)
1.2 九江市与全国主要旅游城市、省内各市情况比较 (3)
1.3 “十一五”旅游发展的基本经验 (10)
1.4 “十一五”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2 九江市“十二五”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4)
2.1 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 (14)
2.1.1全球经济逐步回暖,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 (14)
2.1.2国民经济转型加速,旅游产业优势将更加凸显 (14)
2.1.3全面小康社会和全民休闲计划,推动国内消费市场.. 15
2.1.4政策支持不断加大,旅游产业发展动力强劲 (15)
2.1.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生态旅游
正逢其时 (15)
2.1.6城市化进程加速,旅游业发展空间广阔 (16)
2.1.7 全新的旅游资源观,使旅游业的“二次创业”获得更为
广泛的资源基础 (16)
2.1.8自驾车旅游时代到来所带来机遇 (17)
2.2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 (17)
2.2.1 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内外竞争压力 (17)
2.2.2国内外政治事件和重大灾害的威胁 (18)
2.2.3 旅游产业自身发展能力提升带来的挑战 (18)
2.2.4政府和人民群众均对旅游产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18 3九江市“十二五”旅游发展指导思想与目标 (19)
3.1“十二五”旅游发展指导思想 (19)
3.2 “十二五”旅游发展总体思路 (19)
3.2.1 围绕一个主题 (19)
3.2.2 促进四个转变 (20)
3.2.3 实现五个突破 (21)
3.2.4 实施六大战略 (23)
3.3 “十二五”旅游发展目标 (25)
3.3.1旅游发展总目标 (25)
3.3.2 旅游业经济发展目标 (26)
3.3.3 旅游业社会贡献目标 (26)
3.3.4 旅游业环境贡献目标 (26)
4 九江市“十二五”旅游发展的主要任务 (27)
4.1 整合资源创新,做好旅游形象定位与推广 (27)
4.1.1资源整合创新 (27)
4.1.2 旅游形象定位 (28)
4.1.3 旅游形象推广 (29)
4.2 巩固现有市场、积极开拓客源新市场 (29)
4.2.1 客源市场空间定位 (30)
4.2.2 客源市场层次定位 (30)
4.2.3 客源市场开拓 (31)
4.3 优化旅游要素,完善旅游空间布局 (31)
4.3.1 一“山” (32)
4.3.2 两“湖” (32)
4.3.3 两“城” (33)
4.3.4 三“区” (33)
4.4 围绕旅游主题,推动旅游产品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34)
4.5 以项目为抓手,着力打造旅游项目 (37)
4.5.1重大旅游项目建设 (37)
4.5.2重点旅游项目建设 (37)
4.5.3特色旅游项目建设 (38)
4.6夯实旅游基础,构筑发展支撑体系 (39)
4.6.1 旅游交通设施建设 (39)
4.6.2 旅游接待设施建设 (39)
4.6.3 旅游人力资源发展 (40)
4.6.4 旅游信息化建设 (41)
4.6.5 旅游生态环境建设 (41)
4.6.6 旅游标识系统建设 (42)
5 九江市“十二五”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措施 (42)
5.1 创新管理体制,继续确立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 (42)
5.2 倡导规划先行,增强实施规划的组织协调能力 (43)
5.3 强化部门联动,为营造旅游大环境提供保证 (44)
5.4 拓宽融资渠道,提供优惠政策 (46)
5.5 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多层次旅游人才培养体系 (47)
1 九江市“十一五”旅游发展回顾
1.1 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1)旅游经济稳定增长,旅游产业地位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九江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确定为优势产业并加以重点培育后,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在九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各项指标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06年至2010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92.51万人次,年均增长20.96%,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2亿美元,年均增长27.63%;接待国内旅游者6963.04万人次,年均增长17.88%,国内旅游收入491.93亿元,年均增长18.68%;旅游总收入515.94亿元,年均增长18.84%。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始终保持在13%以上,其中,2010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上升到21%,旅游业作为九江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地位已经确立。
(2)旅游产业链条延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产业链条得到延伸,“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加大了旅游商品研发、销售的工作力度,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给予免费提供包装设计等方面的扶持,在抗洪广场建设了全省一流的景观式大型旅游商品展销中心,在全市各主要景区点设立了九江名优特产专柜;着力打造了庐山南路饮食一条街,多次举办了九江金秋饮食文化节和赣菜推广月活动,大力推介九江鱼席等特色餐饮;先后举办了庐山文化旅游节、龙
狮精英赛、庐山温泉旅游节、世界超模大赛、西海尚水文化旅游节等大型节庆赛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市旅游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截止2010年底,全市现有开放的景区景点130多处,休闲高尔夫球场1个,共有旅行社82家,星级饭店83家(其中五星1家、四星11家、三星44家),农家星级旅馆22家,各类乡村旅游点(农家乐)158家。旅游汽车公司5家,旅游汽车500多辆,直接从事旅游人数达3.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超过14万。
(3)旅游品牌创建取得成效,城市知名度不断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品牌创建取得显著成效。庐山荣获“中国十大人气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十佳单位”、“最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最佳资源保护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和首批“国家旅游名片”殊荣,并被评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天沐温泉、龙湾温泉、西海温泉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星子县成功创评我省首批“旅游强县”。九江市被评为“2008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同时,星子县被评为“2008中国十大文化休闲基地”,庐山(星子)温泉被评为“2008中国十大温泉休闲基地”。在相约世博—2009中国精选国际旅游品牌推广盛会暨建国六十周年旅游业年度颁奖盛典中,我市获得“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城市”殊荣。截至目前,我市有5A级旅游景区1处(庐山),4A级旅游级景区3处(天沐温泉、龙湾温泉、西海温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庐山风景名胜区、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