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病句辨析》重点突破:歧义句.doc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重点突破:歧义句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重点突破:歧义句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重点突破:歧义句

为您整理“中考语文《病句辨析》重点突破:歧义句”,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相关栏目发布的信息。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重点突破:歧义句

①停顿不明。句子停顿的地方不同或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可使句子产生歧义。

例: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到。

这里涉及一个断句的问题。究竟是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到”还是“本月15日/前去报到”?如果换成“本月15日之前去报到”或者“本月15日去报到”,话就说清楚了。

②修饰不明。句子中的定语,因其修饰、限制的对象不确定,引起歧义。

例:会议结束后,他和几个学校的校长合影留念。

“几个学校的校长”,“几个”究竟是修饰“学校”还是“校长”的?没法判断。可以改成“几所学校的校长”或者“几位学校的校长”,这个歧义就不存在了。

③词义不明。一个句子里的某个词本身是多义的,则可能引起歧义。

例: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此句中“看不上”是个多义词,造成句子不能表达确定的意思,它的一个意思是“看不起”“瞧不起”;另一个意思是“无法看见”。

④结构不明。在一个句子中某个词语(一般为动词或介词)可能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单位发生关系,成分指向不同,造成表意不明。

例: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十天”既可作“看”的补语,指“看”的天数;也可作“报纸”的定语,指“报纸”的份数。

⑤对象不明。这种歧义的产生,主要是因承前省略不当造成的。

例: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

中考语文分析之 歧义句的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中考语文分析之 歧义句的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作文练习或写读书笔记中告别病句,使用规范的语言。
5、重新造句。例: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可改写成“巴勒斯坦游击队早就做好了进攻以色列的准备”。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到1999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
“还”可读“hái”,指“仍旧”;也可读“huán”,是“归还”的意思。
(2)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进攻”的施事者是谁?可以理解为巴勒斯坦,也可以认为是以色列。
(3)当他把证书发给小钱时,他对他笑了笑,改成“当他把证书发给小钱时,小钱对他笑了笑”。
(4)咬死了猎人的狗。
本例可以看作动宾结构,表示猎人的 狗被咬死了;
又可视为偏正结构,表示狗咬死了猎人。
小结
总之,修改歧义句要认真开动脑筋,巧用修改方法。修改歧义句的重点和难点是寻找病因。对具体的句子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要简单套用某一病因。
“huán”,是“归还”的意思。这样,此句在书面上就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2、兼类词引起歧义
(2)这辆车没有锁。
(3)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3、施事者不明确引起歧义
(4)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进攻”的施事者是谁?可以理解为巴勒斯坦,也可以认为是以色列。
教学环节

辨析并修改病句-歧义句

辨析并修改病句-歧义句

A
11
例2. 只要你单位同意, 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 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 由我们解决。
[分析]这个句子有多种理解:(1)会 议组织方只是解决出席证问题;(2) 帮助解决出席证问题和住处问题; (3)三个问题可以全部解决。
A
12
课堂练习
(1).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2).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3).我看见老陈很高兴.
2.厂长的问题
3.通知的人还没有来.
4.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 照片.
5.刚才打电话来的是前几天才认识的 张洪民的哥哥.
A
25
多义歧义 语意模糊 指代不明 随意简化
A
பைடு நூலகம்26
高考 经典
(1)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 杯足球赛 (2003年全国卷第6题C项) (2)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 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1998年全国卷第7题B项)
认为是以色列。 例2.“开刀的是他父亲。” 这句话打算让谁上手术台还很值得研究。 例3. “鸡不吃了。” 到底是鸡不吃饭了还是人不吃鸡了,这对于鸡先生抑或
是鸡小姐来说可是生死攸关的。 例4. “鸟不打了”, 是鸟不打架了还是人不打鸟了。鸟打架十分有趣,人打
鸟那真要令好人心酸了。
A
24
课堂练习
1.母亲的回忆
A

病句歧义

病句歧义

• 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 需要继续努力。(05全国卷Ⅱ) • 人称代词“自己”既可指“老师”,也可以指 “我”。
• 6、施受不分产生歧义 • 例: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 (04全国卷Ⅳ) • 分析:表示某一动作的词语在句中既可理解是 施事者发出的,还可理解是受事者发出的,如 果施受不分明,也可能造成歧义。例句“孙燕 摄的照片”,从施事者来理解表示“照片是孙 燕自己摄的”,从受事者来理解则表示“照片 是别人替孙燕摄的”。
• 3、多义词引起歧义 • 例: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03 年全国卷) • 分析:一个词或短语常常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义项,义项不同会导致对句子意义理解不同。例 句“看不上”既可以理解为“轻视”、“瞧不 起”,也可理解为“看不到”、“收看失败”。 类似的例子还有: • 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94全国卷) • “前”字既可以理解为名词“以前”,指汇报的 时间不能超过15日;也可以理解为动词“前往”, 指规定汇报的时间为15日当天。
• 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 样你就不会太紧张,可以发挥得更好。(05江苏 卷) • “和”既可以作介词也可以作连词,因而说服的 既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老师和你”。
• 5、指代不明产生歧义 • 例: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 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 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04全国卷Ⅰ)

病句辨析:常见的歧义句类型

病句辨析:常见的歧义句类型

病句辨析:常见的歧义句类型

病句辨析:常见的歧义句类型所谓有歧义的句子,是指句意失去了确定性,可以有两种以上不同理解的句子。造成歧义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多音、多义词语造成歧义。如:

①这座楼的房间都没有锁。(“锁”既可以理解为名词,也可以理解为动词。)

②这个人好说话。“好”即可读作hco, “爱好”、“喜欢”

的意思;也可读作hcO o “易于”、“便于”的意思。)

2、停顿不同造成歧义。如:

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如果在“ 15

日”后停顿,意思是应该在15 日那天去汇报;如果在“ 15 日前”后停顿,意思是应该在15 日以前去汇报。)3、指代不明造成歧义。如: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前面提到“搜集史料” 、“鉴定和运用史料” 两个方面,代词“这”指代什么不明确。)4、主语不明造成歧义。如: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后半句主语不明确,“提着黑皮包”的是张原,还是老人?)5、动词的施受对象不明造成歧义。如:李老师是前几天才调到我们学校的,许多同学还不认识。(是

李老师还不认识许多同学,还是许多同学还不认识李老

师?)

6、动词的支配范围不明造成歧义。如:

记者否认外星人莅临N 城是有根据的。(动词“否认”的宾语是

“外星人莅临N 城”还是“外星人莅临N 城是有根据的”?)

7、介词的管辖范围不明造成歧义。如:

至于对厂长的意见,我说不出什么。(介词“对”的宾语是厂长,还

有歧义的病句例子及答案

有歧义的病句例子及答案

有歧义的病句例子及答案

病句是指句子结构、用词或语义方面存在错误或不准确的句子。有

歧义的病句则是指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理解的句子。在写作中,避免有

歧义的病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样的句子容易导致读者产生混淆和

误解。下面将给出一些常见的有歧义的病句,并提供相应的修改答案

来纠正这些问题。

1. 病句:他喜欢在晚上看电视。

这个句子在语义上存在歧义,可能是说他在晚上的时候喜欢看电视,也可能是说他喜欢看晚上播出的电视节目。

修改答案:他喜欢在晚上看晚间电视节目。

2. 病句:我只吃了两个苹果。

这个句子也存在歧义,具体是指我只吃了两个苹果,还是说只有两

个苹果是我吃的。

修改答案:我吃了仅仅两个苹果。

3. 病句:她说我是两面人。

这个句子也存在歧义,可能是说她说我是一个两面人,也可能是说

她说我是两个人。

修改答案:她说我是虚伪的人。

4. 病句:他们去了公园玩足球。

这个句子在语义上存在歧义,可能是指他们去公园并在那里玩足球,也可能是指他们去了公园,但并不是去玩足球。

修改答案:他们去公园,为了玩足球。

5. 病句:我只有十五岁。

这个句子也有歧义,是指我只有十五岁,还是说只有十五岁的人可

以做某事。

修改答案:我仅有十五岁。

6. 病句:我的狗喜欢吃骨头比任何其他东西都多。

这个句子在比较上存在歧义,是说我的狗喜欢吃比其他东西多的骨头,还是说我的狗比其他东西都多喜欢吃骨头。

修改答案:我的狗比喜欢吃骨头多于喜欢吃其他东西。

7. 病句:他认罚退出这次比赛。

这个句子也存在歧义,是说他承认自己输了并退出比赛,还是说他

认为退出比赛是一种惩罚。

病句歧义句式

病句歧义句式

病句歧义句式

1

1、指代不明造成歧义。如: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该句中“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包含两个内容,因此后一个分句中的“此”指代不明。

2、一词多义造成歧义。如: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该句中“看不上”可以理解为“瞧不起”,也可以理解为“没条件看”。

3、词语兼类造成歧义。如:这辆车没有锁。“锁”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因而这句话既可理解为自行车没有“配锁”,也可理解为自行车有锁而没有“上锁”。

4、对象不明造成歧义。如:警察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该句中,警察愤慨的可以是“报案人”,也可以是“围观者”,语意不明。

5、句子结构不清造成歧义。如: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该句的停顿停在“明令”后意为“不取缔”,停在“禁止”后意为“取缔”。由于停顿不同,引起结构不清,产生了歧义。

6、标点符号不当造成歧义。如: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车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由于此句中全部使用了逗号,造成了层次不清,引起了歧义。“我们解决”的可能只是“领取大会出席证”,也可能还包括“报销车旅费,安排住处”等。

2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病句辨析

病句辨析

初三年级语文单项技能训练“病句辨析”复习资料

一、病句类型解析:

1.句子结构不完整,成分残缺或赘余(教材九下P28页)

最常见的是由于在主语前滥用介词“对、通过、在、使”等,使作主语的词语作了介词的宾语,导致成分残缺。例:经过医生再三解释,才使患者家属明白了病情的严重程度。(主语残缺,多用了一个介词“经过”,使得原句主语变成了状语,造成主语残缺。)

2.不合逻辑(九下P63页)

所谓不合逻辑,指的是由于概念使用、分类、判断失误造成的语病。常见的不合逻辑的语病有不符合客观事实、前后矛盾、分类列举不当、否定失当等。

例: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恶性事故,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措施。(与常理不符合,“防止”与“不再”不合逻辑。)

3.搭配不当(九下P145页)

搭配不当主要有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汉末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英雄事迹。(动词“塑造”与宾语中心语“事迹”不能构成动宾关系,可将“事迹”改为“形象”。)

4.语序不当(九下P154页)

不同的语序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如果语序安排不当,就会造成结构混乱,句意含混。

例:这个国家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

5.结构混乱,句式杂糅(九下P159页)

有时候,一个意思可以使用不同的格式,尽管是同一格式,总有些差别,应根据不同语境的要求,选取最适合的一个。如果举棋不定,把两个都用上了,就犯了格式杂糅的毛病。或者两个分句强行糅成一个单句。

例: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这是将“著作的作者是两位年轻教授”和“著作是由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两句杂糅而成,可删去“的作者”或“写成的”。)

病句辨析——歧义

病句辨析——歧义

一词多义造成歧义
1、今天上午,老师和学生中的一 部分参加了会议。 2、他背着总经理和副经理偷偷地 把这笔钱分别存入Leabharlann Baidu家银行。 3、巴基斯坦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有 准备的。
虚词所引的对象不清造成歧义
1、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 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 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 看法是否定的。 2、陆凯和王军久别重逢,异常高 兴,他马上给他点上一支烟。
代词指代不名造成歧义
1、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 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数量词修饰不清造成歧义
2、无鱼肉亦可,我们饿坏了。 3、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4、我看见老王很高兴。
停顿不确定造成歧义
1、买车船、飞机、饭票在服务台。
省略不当造成歧义
2、松下公司这个产品14毫米的厚度 给人的视觉感觉,并不像索尼公司 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感 觉。
病句辨析
表意明确(歧义)
辨析下面句子是否有歧义,提 出修改意见,归纳歧义的各种 语病特征。
1、这个人好说话。 2、(广播稿)同学们,下面广播一个通知: 今年的期终考试今天下午就要结束了,请 同学们今天下午全部离校。
多音词造成歧义
1、局长买来的汽车报销了。 2、这会你不能找他,他正在考研 究生呢。 3、在全国各地,有名的和无名的 塔,数不胜数。
二、(全国2)下列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o 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进行了 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救援行动。 o 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 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o 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 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o 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在美 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

病句辨析中如何快速辨析歧义句

病句辨析中如何快速辨析歧义句

病句辨析中如何快速辨析歧义句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病句辨析中常出现的错误,主要包括了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句式混淆、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在这六种病句类型中,考到最多的也是可以拿来单独成为问题出题的就是表意不明这个考点。那么什么是表意不明呢?其实就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考到的歧义句。很多考生对于如何辨析歧义句尚存在很多疑问。我们今天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下病句辨析中比较容易出现歧义句的情况,看一看在这类题型中我们如何快速找出歧义句。

词的多义导致歧义

例: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前”做形容词,表以前之意,时间范围大;“前”做动词,表往前走之意,则只能在15日这一天去县里)

停顿歧义

例: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有歧义,可读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或“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指代不明

例:从清理结果看,全省地、厅级干部,住房面积在规定标准以下的、在标准范围以内的和超过标准的各占三分之一,其中严重的占百分之八。(“其”指代不明。“严重的占百分之八”存在歧义。全句可改为“……各占三分之一,超标严重的占超标者的百分之八”,或改为“……各占三分之一,超标严重的占全省地、厅级干部总数的百分之八”。)

修饰两可

例: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几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学校”,也可理解为修饰“领导”,修改时可换用有关量词,分别用“所”“位”等表示修饰“学校”或“领导”。)

病句辨析:常见的歧义句类型

病句辨析:常见的歧义句类型

病句辨析:常见的歧义句类型

病句辨析:常见的歧义句类型所谓有歧义的句子,是指句意失去了确定性,可以有两种以上不同理解的句子。造成歧义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多音、多义词语造成歧义。如:

①这座楼的房间都没有锁。(“锁”既可以理解为名词,也可以理解为动词。)

②这个人好说话。(“好”即可读作hào,“爱好”、“喜欢”的意思;也可读作hǎo。“易于”、“便于”的意思。)

2、停顿不同造成歧义。如:

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如果在“15

日”后停顿,意思是应该在15日那天去汇报;如果在“15日前”后停顿,意思是应该在15日以前去汇报。)

3、指代不明造成歧义。如:

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前面提到“搜集史料”、“鉴定和运用史料”两个方面,代词“这”指代什么不明确。)

4、主语不明造成歧义。如:

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后半句主语不明确,“提着黑皮包”的是张原,还是老人?)

5、动词的施受对象不明造成歧义。如:

李老师是前几天才调到我们学校的,许多同学还不认识。(是李老师还不认识许多同学,还是许多同学还不认识李老师?)

6、动词的支配范围不明造成歧义。如:

记者否认外星人莅临N城是有根据的。(动词“否认”的宾语是“外星人莅临N城”还是“外星人莅临N城是有根据的”?)

7、介词的管辖范围不明造成歧义。如:

至于对厂长的意见,我说不出什么。(介词“对”的宾语是厂长,还是“厂长的意见”?)

班长背着老师和同学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

备战中考语文 :歧义句类型分析及练习

备战中考语文 :歧义句类型分析及练习

歧义句类型分析及练习

一、误用兼类词造成

例:我这辆自行车没有锁。(“锁”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这句话可理解为没有“锁住”,又可理解为没有“配锁”。消除办法:将兼类词改为要固定表意的词类。)

改正:1、我这辆自行车没有配锁。 2、我这辆自行车没有锁住。

二、不慎用多义词造成

例:这本书是黄色的。(“黄色”是个多义词,既可指颜色,又可指内容。消除办法:将多义词化为一目了然的单义词。)

改正:1、这本书是黄颜色的。 2、这是一本淫秽不堪的黄色书。

三、施事受事不明造成

例:开刀的是我父亲。(“我父亲”既可以是施事者,又可以是受事者。消除办法:明确施事、受事。)

改正:1、我父亲为病人开刀。 2、医生为我父亲开刀。

四、含混使用数量词造成

例:两个学校的老师都来了。(“两个”既可表人,又可表物。消除办法:确定是表人或表物。)改正:1、学校的两个老师都来了。 2、他们是来自两个学校的老师。

五、语言结构(短语结构)有歧义造成

例:咬死了猎人的狗。(既可理解为偏正短语:(咬死了猎人)的狗.。又可理解为动宾短语:咬.死了猎人的狗。消除办法:肯定结构,用“把”字句或“被”字句。)

改正:1、猎人的狗被咬死了。 2、狗把猎人咬死了。

六、语意含混造成

例:他谁都瞧不起。(这句话可理解为“他瞧不起所有人”,又可理解为“所有人都瞧不起他”。)

消除的办法有二:1、用反问。(1)、谁瞧得起他?(2)、他瞧得起谁? 2、变语序。

(1)、他瞧不起谁。(2)、谁都瞧不起他。

七、标点与本意不一致造成

例:“人多病少财富”就可有两种标点:1、人多,病少,财富。 2、人多病,少财富。

病句修改(中考重点教学版)

病句修改(中考重点教学版)

考试范围(五种病因):

搭配不当

语序不当

成分残缺

成分多余

结构混乱(句式杂糅)

——语文中考说明

考点一搭配不当

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修辞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和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等。

一、搭配不当。(主要是成分不搭配或照应不周。)

①主谓搭配不当——我的身体和业务水平比一年前提高了许多。

我的业务水平比一年前提高了许多。

我的身体比一年前提高了许多。

②动宾搭配不当——稿件发表后,赠送样书和稿酬。

稿件发表后,赠送样书

稿件发表后,赠送稿酬

③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我国的石拱桥有持久的历史。

悠久的历史

文艺界的同志对这一节目表示了极大的关心和浓厚的兴趣。

项中“表示”与“兴趣”搭配不当。

④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秋天的北京是最美的季节。

⑤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⑥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只有好好听课,好好

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

1、安顺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龙宫是人

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A项主宾搭配不当。“龙宫是季节”不对,可将“季节”改为“地方”

2、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B项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可在“构成”前加“能否”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能否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正确例、1、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都是铜仁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3、市长能否下河游泳,成了一些市民检验河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考点:辨析病句的原因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考点:辨析病句的原因

为您整理“中考语文《病句辨析》考点:辨析病句的原因”,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相关栏目发布的信息。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考点:辨析病句的原因

(一) 用词不当

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

"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应改为动词"节省"。

也有虚词使用不当的现象。

例如:伊朗厨师可能是不熟悉我们的炊具的用法,也许是由于心情紧张,反正是把烤羊肉没有做好。

"把"字短语不能放在否定词前面。应改为:反正是没有把烤羊肉做好。

(二) 搭配不当

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②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③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④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⑤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如: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北京"是"季节",主宾不搭配。

又如: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加快"可以配"速度",但不能配"规模",这是动宾搭配不当。

(三) 成分残缺

①主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b.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②谓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b.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

③宾语残缺。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使得中心语残缺。

④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⑤缺少关联词语。例如:

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这个句子的谓语"拥有"什么,残缺。应补上宾语"的大型企业"。)

(四) 成分赘余

①主语有多余成分;②谓语有多余成分;③宾语有多余成分;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考点:辨析病句的原因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考点:辨析病句的原因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考点:辨析病句的

原因

相关栏目发布的信息。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考点:辨析病句的原因

(一) 用词不当

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

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应改为动词节省。

也有虚词使用不当的现象。

例如:伊朗厨师可能是不熟悉我们的炊具的用法,也许是由于心情紧张,反正是把烤羊肉没有做好。

把字短语不能放在否定词前面。应改为:反正是没有把烤羊肉做好。

(二) 搭配不当

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②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③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④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⑤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如: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北京是季节,主宾不搭配。

又如: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加快可以配速度,但不能配规模,这是动宾搭配不当。

(三) 成分残缺

①主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b.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②谓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b.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

③宾语残缺。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使得中心语残缺。

④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⑤缺少关联词语。例如:

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这个句子的谓语拥有什么,残缺。应补上宾语的大型企业。)

(四) 成分赘余

①主语有多余成分;②谓语有多余成分;③宾语有多余成分;

④定语多余;⑤状语多余;⑥补语多余。例如:

①《人民日报》社论见诸于各大报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重点突破:歧义句为您整理“中考语文《病句辨析》重点突破:歧义句”,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相关栏目发布的信息。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重点突破:歧义句

①停顿不明。句子停顿的地方不同或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可使句子产生歧义。

例: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到。

这里涉及一个断句的问题。究竟是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到”还是“本月15日/前去报到”?如果换成“本月15日之前去报到”或者“本月15日去报到”,话就说清楚了。

②修饰不明。句子中的定语,因其修饰、限制的对象不确定,引起歧义。

例:会议结束后,他和几个学校的校长合影留念。

“几个学校的校长”,“几个”究竟是修饰“学校”还是“校长”的?没法判断。可以改成“几所学校的校长”或者“几位学校的校长”,这个歧义就不存在了。

③词义不明。一个句子里的某个词本身是多义的,则可能引起歧义。

例: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此句中“看不上”是个多义词,造成句子不能表达确定的意思,它的一个意思是“看不起”“瞧不起”;另一个意思是“无法看见”。

④结构不明。在一个句子中某个词语(一般为动词或介词)可能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单位发生关系,成分指向不同,造成表意不明。

例: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十天”既可作“看”的补语,指“看”的天数;也可作“报纸”的定语,指“报纸”的份数。

⑤对象不明。这种歧义的产生,主要是因承前省略不当造成的。

例: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批评的人很多”,可以理解为“他在文章中批评了很多人”,也可以理解为“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

[例题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B。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C。天色渐暗了,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D。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愉快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

[答案]D

[解析]A项第二句提出了“只是嘴上说说”和“采取果断措施”两个方面,没有说清“否定”的是哪一点。B项可以理解为孩子们有说有笑,也可以理解为李大伯有说有笑,缺少明确的主语。C项“修车的”可以指修车的顾客,也可以指修车的师傅,都解释得通。这三句都存在着有双重解释的问题,句意不明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