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复习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答题模式
①准确把握修辞特点,结合语境指出其构成要素。
②根据该修辞手法的作用,联系语句及文本情境 概括表达效果。
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表达效果
一 比喻: 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 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一)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
就是“打比用方一”。事即物抓来住喻两另种一不事同物性。质和的事比物喻的词相(似比点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参考答案: ①由三个结构相似、内容相关的句子构成,意义一致。“指导员梅生”“老兵雷 公”“战士杨根思”都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他们虽然行为不同,但都是战场上的 英雄。(3分)②三组句子排叠而出,突出了英雄英勇无畏、敢于战斗的形象,深化 了文意;节奏强劲,增强了气势。(2分)
问题驱动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手法,请简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参考答案: ①由三个结构相似、内容相关的句子构成,意义一致。“指导员梅生”“老兵雷 公”“战士杨根思”都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他们虽然行为不同,但都是战场上的 英雄。(3分)②三组句子排叠而出,突出了英雄英勇无畏、敢于战斗的形象,深化 了文意;节奏强劲,增强了气势。(2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闹元宵、学
‘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 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 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 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 。
(二)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借喻不同于借代。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
合作探究

小学生常见修辞手法复习

小学生常见修辞手法复习

五、设 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 己回答(自问自答)。
作用:1.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 去思索、体会; 2、激发读者阅读下 文的兴趣。
例如:学习能偷懒吗?不能,学习 一定不能偷懒。
六、反 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 定的意思。(明知故问)
作用: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 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 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一种激 昂的感情基调。
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 浅、……”的夸张形式。
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 式。
四、排比:
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 意义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 或句子。 作用:增强语气,充分表达感情, 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例如: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 是梦幻的。(三个排比的短语 表现海上夜空的柔和、静寂与 神秘特色。) 恰当地运用排比,可以增添语 言的节奏感、旋律美,有力渲 染艺术形象,充分抒发思想感 情,可以使句子节奏鲜明。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 语言生动形象。 例:花喜鹊“咯咯”地笑起来。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它 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啄木鸟在给树治病。拟人
△啄木鸟像医生在给树治病。
比喻
怎样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1、比喻句,就是利用事物的 相似性打比方。 2、拟人是把非人类的东西加 以人格化,有两个特点:所 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不能出现比喻词。
4、他种的甜瓜,几里外就闻到花香了。 ( ) 5、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 里。( ) 6、字典不正是我们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 ) 7、没有她的努力,你能这样吗?所以你应 该好好感谢爱你的母亲,深深地感念这 份伟大的母爱。( )
二、按要求写句子。 1、时间匆匆过去了。(改比喻句) 2、他住的房子很小。(改夸张句) 3、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改拟 人句) 4、特务很狡猾。(改为比喻句) 5、花儿在风中摇摆。(改为拟人 句) 6、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 句)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知识清单——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如“这栋房子就像是楼房”就不是比喻;二是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看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应看它是否具备以上两个条件,不能只看有没有比喻词。

下面的几种情况,句中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句。

(1)同类事物相比较。

如:他长得很像他的母亲。

(2)表示猜度。

如:远远地看见一座椭圆形的建筑,像是体育馆。

(3)表示想象。

如:登上城楼,我心里非常激动,仿佛一下子成了一位威武的戍关武士。

(4)表示举例的引词。

如:社会主义中国涌现许多楷模,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

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类型,三者之间的区别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的是明喻或暗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的是借喻。

明喻和暗喻的区别:明喻的比喻词是“像”“仿佛”等,暗喻的比喻词是“是”“成了”“变成”等。

如:(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明喻)(2)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的山水画。

(暗喻)(3)废除几千年的封建制度,需要一场暴风雨。

(借喻,借“暴风雨”比喻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比喻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二是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深入浅出。

2.比拟。

比拟的修辞手法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

不少考生能准确地辨析并灵活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但对拟物却往往辨析不出来,有时甚至把拟人和拟物混淆了。

其实,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而拟物则是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如:(1)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拟人)(2)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了.......。

(拟物)比拟的作用: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3.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手法。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特征代本体。

语文复习修辞手法的学习与应用

语文复习修辞手法的学习与应用

语文复习修辞手法的学习与应用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作文更具有艺术性和说服力。

正确地学习和应用修辞手法对于提高语文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一、比喻的学习与应用比喻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描绘和阐述概念的修辞手法。

它能够使作文形象生动,增强读者的体验感。

比喻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平时多读文学作品,特别是优秀的比喻句子,来了解比喻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方法。

同时,积累一些比喻的素材,如形容词、名词等。

比喻的应用:比喻可以运用在各种作文中,如记叙文、议论文等。

在写记叙文时,可以使用比喻来描写景物、人物特征等,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在写议论文时,可以通过比喻来增强说服力,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二、排比的学习与应用排比是一种通过将同类事物进行并列,以增加句子的热情和感染力的修辞手法。

它可以使文章更富有节奏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用方式,并进行模仿练习。

同时,对于不同形式的排比,如对称排比、递进排比等,要有清晰的认识。

排比的应用:排比可以用于各种写作中。

在叙述性的文章中,可以使用排比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议论性的文章中,可以使用排比来列举论据或强调论点,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三、夸张的学习与应用夸张是一种通过对事物进行夸大描述,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它可以使文章更有张力和趣味,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夸张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幽默、夸张的文章,了解夸张的运用方式,并进行模仿练习。

同时,要注意夸张的度,避免过度夸张而失去真实感。

夸张的应用:夸张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文章中,特别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在幽默、讽刺和夸张的文章中更常见。

在说明文中,可以使用夸张来强调某种特点或现象,使文章更生动;在议论文中,可以使用夸张来夸大事实或论点的重要性,增加说服力。

四、对比的学习与应用对比是一种通过对两个相对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其差异或共同点的修辞手法。

语文学科要点归纳常见的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

语文学科要点归纳常见的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

语文学科要点归纳常见的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修辞手法是语文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它能够丰富文章的表达,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本文将就语文学科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展示其运用技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

一、比喻比喻是通过建立事物之间的相似关系来进行表达的修辞手法。

比喻的使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并引起读者的联想。

比如我们常说:“他是个太阳,照亮我的生活”。

二、拟人拟人是指将非生物的事物赋予生命力和人的特质,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通过拟人可以使文章更具感触和亲切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比如:“风儿轻轻地拂过我的脸庞”。

三、夸张夸张是为了强调某种感觉或者描述的修辞手法,通过夸张可以让表达更具有张力和冲击力。

比如:“赵老师讲了一万年的课”。

四、排比排比是指通过重复使用相同的句式结构,以增加修辞效果。

排比可以使文章更加整齐,声音更加铿锵有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我是谁?我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我在哪里?我在这个繁忙的城市里;我要做什么?我要努力奋斗”。

五、夸张对比夸张对比是通过对比强调两种事物的差异,使表达更加深刻。

夸张对比可以使文章更具对比效果和张力,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如:“我的期末考试成绩,有的科目是满分,有的科目是零分”。

六、反问反问是指以问句的形式来表达肯定或者否定的修辞手法,通过反问可以增加文章的表达力和说服力。

反问可以使文章更有互动性和思考性。

比如:“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吗?”七、渲染氛围渲染氛围是一种通过文字描绘来营造出特定环境或感觉的修辞手法。

通过渲染氛围可以使文章更加细腻和感性,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夜幕降临,一片寂静,只有微弱的灯光在街道上闪烁”。

八、寓言寓言是通过故事或者虚构的人物来传递深刻的道理和哲理的修辞手法。

通过寓言可以使文章更加富有教育性和哲理性,给读者带来思考和反思。

比如《狼来了》就是一则寓言故事。

九、借代借代是指通过代词或者其他词语来替代具体事物,以增强表达效果和隐藏真实情感的修辞手法。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高考备考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高考备考

运用比拟,本体必须出现。拟体 不出现,一出现就成了比喻。 如: 1、勇敢的海燕。 只出现本体“海燕”,拟体“人” 没有出现。一出现拟体,变成了比喻。 2、只恐夜深花睡去……。 只出现本体“花”,拟体“人” 没有出现。一出现拟体,变成了比喻。
例如:下面溪水大概是干涸了, 看着有无数用为筑桥剩下的大而笨 像醉汉一样 懒懒散散 的白色石块, 睡了一溪沟。 例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
青 年 是 八 九 点 钟 的 太 阳
本 体
比 喻 词
喻 体
幸 福 像 花 儿 一 样
本 体
比 喻 词
喻 体
比 喻 词
张 三 像 一 个 大 英 雄
比喻的种类: 一、明喻:就是本体、喻体和比 喻词都出现的比喻。典型形式是:甲 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 词“像、好像、似、好似、仿佛、如, 犹如、像....一样”等相联结。
★运用夸张应注意的问题 ①夸而有据,夸而有节。夸张要
二、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 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作借 体,代替本事物的名称,如“时
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句中
“雷锋”已成了“助人为乐的人”
的代名词。
专名代泛称示例 1、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 锋。 2、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 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二个“李公朴”,
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用“诸葛亮”代具有聪明才智的人)
越事实的描述。要求使用时合乎情
理,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 不能漫天浮夸,要给人以真实感。
夸张的种类: 一、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
物往大(多、快、高、长、强……)
处说。
例如: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例如:柏油路晒化了,甚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第八节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知识梳理】(一)修辞介绍:1、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间有相似点。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等形式。

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类。

拟人是把物当人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拟物是把人当物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描写。

运用比拟,可使人或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3、借代:用借体代本体。

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

如《药》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体。

借代可使表达具体形象。

4、夸张:包括对事物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小。

鲁迅《药》中写道:“……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后一句使用了“缩小”的夸张。

夸张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

、对偶: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

对偶有宽对、严对之别。

一般说,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

从内容上分又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类型。

用对偶,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其作用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7、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其作用在于增强感情,加强语气,强调主题;用在诗中,可以使诗的格式整齐有序,充满语言美。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二)比较分析:1、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比喻重在“喻”,喻体一定出现;而比拟重在“拟”,拟体一定不出现。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修辞手法(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特征、效果)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修辞手法(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特征、效果)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06.1 正确使用修辞手法————九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特征、效果教学目标1.熟记九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特征。

2.结合具体语境准确辨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2.熟记九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特征。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语境准确辨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特征一、比喻:打比方(1)概念。

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2)构成必需条件。

①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种类。

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④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

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4)作用。

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等。

二、比拟:变个脸(1)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

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2)种类。

①拟人;②拟物。

(3)作用。

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4)注意问题。

①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绘的环境氛围。

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

秋雨连绵,使人烦闷,这里却赋予“秋雨”欢快的动作和感情,与人物的心情相悖。

②用以比拟的本体与拟体应有相似点或相近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空中稀疏的星星眨着眼,发出低低的私语,相互打着招呼‘再见!’”说它们互相说“再见”,显然与星星的特征不符。

③比拟不当常常表现为用以比拟的人和物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不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环境氛围。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①比拟是仿照拟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被比拟的事物),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修辞手法复习

修辞手法复习


4.盘古为了开天辟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改为反问句)
盘古为了开天辟地,难道不是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吗。

5.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
高粱笑弯了腰。

6。天空挂着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天空中挂着一轮玉盘似的明月。
第二关:跨越障碍

仿写句子 例:人们都爱冬天,爱他的银妆素裹,爱她的冰清玉洁,爱他的瑞血纷飞。
作用:
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
某种感情,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反问句作用: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
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 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 彩更为鲜明。
例: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诲啊!难道不值得我们永 远牢记吗?
天空上的云形态万千,有的像奔腾 的骏马,有的像盘旋的巨龙,有的 像爱心。
写一个排比句, 描绘云的形状。
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
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 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用排比来叙事 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 生动之效。
扩大夸张 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缩小夸张 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
知识加油站
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反问
设问
对偶
喻体
本体
比喻词
1.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2.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3.芦苇开花了,芦花飘飘,白白的,软软的,像一簇簇轻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盈的羽毛,在风中摇曳。
4.雨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桥悬在上空。 5.北极星像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专题15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反复)-备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练

专题15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反复)-备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练

专题15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1.按排列顺序,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1)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3)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

(4)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

A.反问排比比喻拟人B.设问排比夸张拟人C.反问排比比喻夸张D.设问排比比喻拟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修辞手法的能力。

(1)“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中运用反问修辞,答案在问句中,答案是“役夫不敢申恨”。

(2)“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中三个“是……的”句式一致,构成排比。

(3)运用比喻,把“过往的车辆”比作“穿梭的小船”。

(4)“忙得忘记早晚”中运用拟人修辞,赋予蜜蜂以人的生活状态。

所以依次是:反问、排比、比喻、拟人。

故选A。

2.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辽阔的海洋,昔日是生命的摇篮,如今是天然的牧场。

B.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C.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D.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比喻。

将“海洋”比喻成“生命的摇篮”和“天然的牧场”。

B.反复。

“前进”一词反复出现,强调人民军队的勇往直前。

C.无修辞手法。

“狼狗”和“狼”是两个同类的事物,“像”在此表示比较。

D.拟人。

“挺”字赋予了宅门人的动作特点,把“宅门”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宅门像人一样坚强地挺立着的形象。

故选C。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黄州人到了外地也要吃烧梅,因不地道,吃了又悔,但仍要吃。

究其原因,与其说是味蕾的诱惑,不如说是乡土情结。

黄州烧梅是黄州传统名点,其配料精、制作细,上似梅花,下似石榴,寓意为榴结百籽、梅呈五福,因而亦叫“石榴烧梅”。

烧梅与东坡饼、炒汤圆并称为古城黄州的三大名吃。

相传黄州烧梅在明代以前是用肥肉、桂花、核桃仁等做馅,清代以后又加入了葡萄干、冰糖等,制成后用蒸笼蒸熟。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作用:投射作者的情感,表达上更为活泼。
判断一下
PANHDUANYIXIA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
水里。

选择一下
XUANZENYIXIA
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是(C ) A.我凭舷远眺,江水滔滔,一泻千里,向东流去。 (排比)
B.苍苍的榕树,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人 们。(夸张)
答:
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1分),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
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1分),车流和水流相似(1分);
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固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 (1分)。
比拟
BINI
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法。它包括把物 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 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 “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答:
①文中把棉花吸收足重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比拟成人吃好饭
喝好水才能健康成长,投射了作者对棉花的感情;②使表达比较活
泼。
排比
PAIBI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 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 情的修辞方法。
答题模板:
(1)构成:“……”“……”“……”都是由“××+××”构成的××结构短语共同组成,结构 相同,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为成分排比。
1、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B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高考复习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高考复习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念情悠悠啊,我的一地梨花……
2、语言表达题。如仿句、扩写等。
1、请以“梦想与现实”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 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拟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 间构成对偶。
太阳热烈、奔放,带着万丈光芒,给生灵以活力; 月亮温馨、宽容,带着无际清辉,给万物以安宁。 答案: 梦想瑰丽、奇妙,带着我飘飘荡荡,享受人生美好; 现实平淡、真切,教给我踏踏实实,体会世间真味。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 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4、现代文阅读。 略
素材积累
1、美国风俗画画家罗伯森·摩西,人称“摩西奶奶”,从 古稀之年开始自学画画,共创作1000多幅画作,被当做自 学成才、大器晚成的杰出代表,“任何人都可以作画”, 摩西奶奶这样说过,“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作画。”“做 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 现在已经80岁了”。
摩西奶奶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你去追求心中的梦想, 不管年龄多大,开始得多晚,都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丰盈 人生。
随马去,月逐舟行:比喻自己的心追逐卢梅坡而去。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结合全词具体说明。
答: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杜牧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8、设问
定义: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 后自己回答,即自问自答。 作用: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有时出现在篇首 或段首,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例1: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例2: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吗?当然不是。

修辞手法运用知识点总结大全

修辞手法运用知识点总结大全

修辞手法运用知识点总结大全修辞手法是指作者通过巧妙使用语言的方式来表达或者强调特定意义的技巧。

在文学作品、演讲辞章、讽刺讽诘、广告宣传等方面都可以见到修辞手法的运用。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

一、比喻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表达某种隐喻意义的修辞手法。

它可以使受众更深入地理解被描述的事物,增加视觉和感官的联想,从而提升表达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比如:“她的笑容如同太阳一样明亮。

”在这个例子中,将她的笑容与太阳进行类比,强调了她笑容的明亮和温暖。

二、拟人拟人是将非人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特征,使其具备人类的思维、感情和行为。

通过拟人手法,作者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化,让受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认同。

比如:“时间在欢快地奔跑。

”在这个例子中,时间被赋予了人类的奔跑行为,使得读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时间的快速流逝。

三、夸张夸张是为了表达某种感情或加强对某个事物的描述而放大其特征或程度。

通过夸张手法,作者可以突显某种情感或者特定事物的重要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比如:“他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这个例子中的夸张手法强调了他的聪明,使读者对他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四、反问反问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提出一个自然而然会产生肯定或否定答案的问题,来达到加强表达或者表达反义的意图。

通过反问,作者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强调某种观点或者起到讽刺的作用。

比如:“难道我们不应该追求自己的梦想吗?”在这个例子中,反问手法强调了追求梦想的重要性,并引导读者思考自己对此的态度。

五、排比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系列相同或类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使文句更加连贯、有节奏感,并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表现力。

比如:“她是美丽的、聪明的、善良的。

”这个例子中的排比手法使得读者对她的美丽、聪明和善良等特点有更直观的感受。

六、转喻转喻是将一个语境中的词语或表达转移到另外一个语境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

常见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

常见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答题方法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A、明喻,特点:甲像乙,常见比喻词: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例句:A1、晓明跑得如离弦的箭。

A2、幸福像花儿一样。

A3、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

A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A5、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A6、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A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8、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造句:B、暗喻,特点:甲是乙,暗喻没有比喻词,比喻词有:是、成为等。

例句:B1、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B2、孩子是祖国的花朵。

B3、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

B4、玩累了的女儿就是贪睡的小猫,习惯性地躺在了外面的小床上。

造句:C、借喻,特点:甲代乙,不出现主体,无比喻词出现。

例句:C1、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C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老舍《济南的冬天》)C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C4、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C5、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欧仁·鲍狄埃《国际歌》)造句: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答题方法: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朱自清)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C、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造句: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复习一、比喻(一)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二)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

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

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

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比喻的种类:(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例如:湖面很大,在月亮下闪着银光,把周围的一草一木都映得特别清楚,就像神话里的一面巨大的宝镜。

(明喻,用“宝镜”比喻“湖面”,突出其平静明亮的特点。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暗喻,用“水墨山水”喻“层峦叠嶂”,突出雨中泰山的特有景象。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借喻,用“厚障壁”比喻“闰土”和“我”的隔阂,耐人深思,十分形象、深刻。

)(4)博喻。

即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主体。

例如: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连用视觉形象“烟草”、“风絮”、“梅子黄时雨”来比喻无形的“闲愁”的朦胧、无处不在、长时间萦绕心头等特点。

)(五)、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

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

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

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

即或是这样,象征与比喻也是分开的。

(六)、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①具体、形象、生动。

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②浅显易懂。

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战胜大的。

③表达感情。

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乌鸦”(飞机)成阵。

(七)、比喻要贴切①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轻快。

没有相似点②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

喻体不当③大水一来,可真比老虎还厉害,庄稼、房子、家俱一扫而光,今天,我们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和这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

前后不一致,前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厉害的其他事物,后面又比作老虎,前后不一致④“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后面连接哪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B)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二、比拟(一)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例①: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把运用于“人”的动词、形容词直接描写物。

例②:我不愿说,你只是一块矿石,因为你有理想,因为你要飞翔,为了创造祖国有声有色的明天,你恨不得生出一千副手掌,一千双翅膀——用人称代词来指代物。

例③:井岗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等待着你们——把物当人来呼唤。

例④:莲农们精心培植,把绵绵情意栽种在每一口莲塘里。

(把惯用于描写莲耦的“栽”用来描写“绵绵情意”)(二)比拟与比喻的区别:比拟是把人直接当物写,或把物直接当人写,把写人的词语直接描写物,把惯用于写物的词语用来直接写人。

比喻则不同。

把甲物说成像乙物,或是乙物,或者干脆用乙物来代替甲物。

例①:炮弹愤怒地向敌人飞去。

我们要谨防弹衣炮弹——比喻(三)比拟的作用:其作用是: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①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练。

(作者赋予了野草以人的情感和动作,颂扬了它坚强的个性。

)②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身子长在水里”的,一般是指水里的植物,现在用来写人,显得生动有趣。

)(四)比拟要注意问题1、必须有真情实感的流露2、进行比拟的人和物必须有相近的地方例①:对诗句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C)A.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C.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D.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分析:“合”在这里是“环绕”的意思,“斜”在这里是“延伸”,都是自然景物的本身状态。

作者在这里是用描写景物来衬托心情,并没有用拟人手法写青山、绿树有人的感情。

三、借代(一)用借体代本体。

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主要包括: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用具体代抽象;用专名代泛称;用表象代本体;用部分代整体;用结果代原因。

①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借特征来代替所要说的人和事物。

②我买了一台“康佳”——借事物的名称代替该事物。

③樯橹灰飞烟灭——借部分代替全体。

④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借专名代一般人或事物。

⑤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借材料、工具代该事物。

⑥读点鲁讯——借作者代著作。

⑦于是大家替他们兄弟捏把汗——借结果代事物本身。

(代担心)(二)借代的作用:突出描述对象的某种特征,引发读者联想,使其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①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一间阴暗的小屋子里,上面坐着两位老爷,一东一西。

东边的一个马褂,西边的一个西装。

(以物代人。

借两个人的穿着“马褂”、“西装”来代指这“两位老爷”。

)②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③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四)借喻与借代的区别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

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

“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

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B)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

四、夸张(一)夸张是为了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方法。

其作用是: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引发联想,增强感染力。

(二)夸张的几种形式a、扩大夸张。

b、缩小夸张。

c、超前夸张。

①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用“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的夸大说法,反映了人力车夫在炎炎烈日下所受的苦难。

)②那里的贫农要筹集几个钱,多么难啊!人们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来使。

(“一分钱掰成两半来使”是对节省加以形象化的缩小说法。

)练习:选出下列没有运用夸张的一项A. 下了一天雪,到深夜还没有止,屋外一切静极了,静到要听出静的声音来。

B. 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犹如幼小时候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C. 大家略有一点兴奋,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为这一类不甚可靠的传闻,是谁都听得耳朵起茧了的。

D. 强不知以为知,见骆驼就说马肿背,我真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要说这些昏话!答案:B项的“子曰诗云”是借代旧教育的读物。

(三)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他跑起来速度像宇宙飞船,肯定能拿冠军。

稻田禾苗密又密,卫星掉下来也要把它弹到半空中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

这句夸张因表述不明确,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五、对偶(一)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

对偶有宽对、严对之别。

一般来说,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

用对偶,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包括正对、反对和串对三种。

例如: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正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同相近或相补相衬。

“落霞”与“孤鹜”、“秋水”与“长天”动静结合、互相映衬,描绘了极其生动的秋景图画。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反对,上下文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这里通过对仗,表现了对敌人的憎恨和对人民的热爱,态度鲜明,感情强烈。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串对,又叫流水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关相连)六、排比1、概念: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成串的一种修辞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