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6章第2节第2课时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教案鲁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第六章 力与运动 第2节 牛顿第二定律(第2课时)牛顿第二定律课件 鲁科版必修1

高中物理 第六章 力与运动 第2节 牛顿第二定律(第2课时)牛顿第二定律课件 鲁科版必修1

剪断细线的瞬间,F2 消失,但弹簧尚未收缩,仍保持原来的形 变,即 F1、F1′不变,故 B 球所受的力不变,此时 aB=0,而 A 球的加速度为 aA=mAgm+A F1=(mA+mAmB)g,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 aA=(mA+mAmB)g,方向竖直向下 aB=0
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加速度和力同时产生、同 时变化、同时消失.求解瞬时加速度时应注意以下两个物理模 型. (1)刚性绳模型(细钢丝、细线等):形变的发生和变化过程历时 极短,在物体受力情况改变(如某个力消失)的瞬间,其形变可 随之突变. (2)轻弹簧模型(轻弹簧、橡皮绳、弹性绳等):形变明显,其形 变发生改变所需时间较长,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可看 成是不变的.
第六章 力与运动
第 2 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
第六章 力与运动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含义,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 实际问题. 2.认识国际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 中的力学单位.
一、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_合__外__力___的大小成正比, 与物体的__质__量__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2.表达式:___F_=__m_a___. 3.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 1 kg 的物体产生 1 m/s2 的 加速度的力规定为 1 N,即 1 N=___1_k_g_·__m_/_s_2___.
(3)瞬时性:加速度与力是瞬时对应关系,即同时产生,同时变 化,同时消失. (4)同体性:加速度、合外力和质量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5)独立性:①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的加速度都遵 从牛顿第二定律,而物体的实际加速度则是每个力单独产生的 加速度的矢量和. ②分力和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关系也遵从牛顿第二定 律,即 Fx=max,Fy=may. (6)相对性:加速度 a 是相对于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和匀速 运动的物体)而言的.

牛顿第二定律高中物理教案

牛顿第二定律高中物理教案

牛顿第二定律高中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含义和根本公式。

2.掌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3.能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解释各种实际情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含义和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将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于各种实际情况。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粉笔、实验材料和实验装置。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学习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讲述一些与牛顿第二定律相关的实例,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引入牛顿第二定律〔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向学生展示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 = m*a,并解释其中的意义:物体所受合力与其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物体,并讨论该物体所受合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每个小组需要在黑板上或白板上用公式进行说明,并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相关的例子。

4. 实验演示〔20分钟〕准备一台用于测量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并选取一个简单的实验进行演示。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记录。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与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比照。

5. 练习与讨论〔20分钟〕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出示一些练习题供学生做题并讨论。

教师可以提供多种题型,例如计算、分析等,以帮助学生稳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6.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牛顿第二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五、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例如完成课后习题、查找一些与牛顿第二定律相关的实例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知识、引入牛顿第二定律、分组讨论、实验演示、练习与讨论以及总结归纳等教学环节,全方位地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演示,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高中物理第二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第二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第二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2. 掌握力的测量及单位;
3. 学会应用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
一、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引入
通过回顾初中所学的力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力和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比如推车、拉弓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力的作用效果。

二、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表述
F=ma,这个简洁的公式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内涵。

教师应详细解释公式中各个量的物理意义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图表辅助讲解,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图像。

三、力的测量与单位
介绍力的测量工具——弹簧秤的使用方法,以及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不同重力下弹簧的伸长情况,加深对力量化描述的理解。

四、第二定律的应用举例
通过具体的例题,如计算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展示如何运用第二定律解决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小组讨论,以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五、实验探究
设计相关的实验活动,如测定物体的加速度、验证F=ma的关系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深化对第二定律的认识。

教学方法
-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自主探索知识点;
- 实验教学:结合实验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物理规律;
- 讨论互动: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布置和小测试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掌握情况,并给予反馈和指导。

结语。

高中物理第5章力与运动第2节牛顿第二定律教案鲁科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5章力与运动第2节牛顿第二定律教案鲁科版必修1

动力学中的水平传送带问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练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水平传送带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处理相对运动问题时的能力。

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传送带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物理必修一第6章第2节第三课时,主要的学习内容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应用,即水平传送带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局部的重点知识,也是本章的教学难点,本节课要求学生在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根本内容后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学生刚学完牛顿运动定律的根本内容,如何结合前面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和力学知识加以应用,从而对动力学知识有初步的认识是本节课的认知起点。

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与本节所学的模型来源于生活实际,有一定的感知,容易产生学习兴趣。

学习障碍主要是学习的抽象思维能力缺乏,如何化直观为抽象有一定的困难。

学习难度表达在知识综合度高,运用的知识点较多。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于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这些关于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的判断等根底知识;难点:对于物体相对地面、相对传送带分别做什么样的运动;五、设计思想: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学方法遵循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开展教学。

六、教学过程:传送带类分水平、倾斜两种;按转向分顺时针、逆时针转两种。

本节课先介绍水平传送带。

【课堂导入】视频【探究新知】处理水平放置的传送带问题,首先是要对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清物体所受摩擦力是阻力还是动力;其二是对物体进行运动状态分析,即由静态→动态→终态分析和判断,对其全过程做出合理分析、推论,进而采用有关物理规律求解.(1)受力和运动分析时注意:①受力分析中的摩擦力突变〔大小、方向〕——发生在V 物与V 传相同的时刻;②传送带长度——临界之前是否滑出?设传送带的速度为V 带,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两定滑轮之间的距离为L ,物体置于传送带一端的初速度为V 0。

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六章第2节牛顿第二定律(1)含解析

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六章第2节牛顿第二定律(1)含解析

牛顿第二定律条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教科书将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实验和公式表达分成两节内容,目的在于加强实验探究和突出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重要地位。

本节内容在上节课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明,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内容表述,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观念和心理的影响,即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在认识自然上的本质性、深刻性、有效性。

本节最后通过两个例题介绍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基本思路,它们也是学习、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组成部分。

二、学情分析本节教学建立在上一节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对于实验数据的图象处理,学生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由实验结论上升到理论结果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因而,本节课旧知复习要先回忆上节课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非常有必要。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能根据对1N的定义,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如何从F=kma变成F=ma的含义。

(2)能从同体性、瞬时性、矢量性和独立性方面深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是连接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桥梁。

(3)能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和处理简单的问题,初步体会牛顿第二定律在认识自然过程中的有效性和价值性。

2.过程与方法(1)经历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的推导过程,感受物理学的简洁美。

(2)经历牛顿第二定律四性的探究过程,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同学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理解牛顿第二定律F=ma的含义及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和处理简单的问题。

五、教学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和独立性的理解。

六、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讲授法。

七、教学准备ppt,实物投影、导学案。

八、设计策略本节课的重点理解牛顿第二定律F=ma的含义及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和处理简单的问题,难点是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和独立性的理解。

导学案通过问题探究层层深入,设置具体的情景让学生自主去理解,然后课堂上留时间给学生的交流、展示,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高中物理老师备课的教案

高中物理老师备课的教案

高中物理老师备课的教案
授课目标:
1. 理解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2. 掌握运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 能够使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进行定量计算。

教学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理解、公式运用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运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示例引导学生了解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基本概念:F=ma
二、讲解
1.对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2.讲解如何应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练习
学生进行练习,巩固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四、总结
总结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重要性及应用范围,并强调学生学习的重点和方法
五、作业
布置相关习题作业,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手段:课堂讲解、示例引导、练习巩固
教学资源:教材、PPT、练习题
评估方法:通过作业和课堂练习来检测学生对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内容,并能够灵活运用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应该能够提高自己的计算和推理能力。

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1第六单元第2课《牛顿第二定律》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1第六单元第2课《牛顿第二定律》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1第六单元第2课《牛顿第二定律》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与目标
1、加深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明确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含义;
2、了解力的单位的来源;
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以及适用范围;
2、通过抛出实际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分析是如何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并进行总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力和运动的微妙联系,并感悟物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2学情分析
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同学们已经几本掌握,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通方法过例题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总结规律和方法。

3重点难点
(1)重点内容是选好例题,讲清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两类力学问题及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重要的是分析过程、建立图景;抓住运动情况、受力情况和初始条件;依据定
律列方程求解。

但学生往往存在重结论、轻过程,习惯于套公式得结果,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建立思路、掌握方法是难点。

4教学过程。

《牛顿运动定律》教案(原创):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教案(原创):牛顿第二定律

a1 F1 = a 2 F2
∴a2=
F2 12 ⋅ a1 = ×4 m/s2=6 m/s2 F1 8
(2)一辆小汽车的质量 m1=8.0×102 千克, 所载乘客的质量是 m2=2.0×102 千克.用同样大小的牵引力, 如果不载人时小汽车产生的加速度是 a1=1.5 m/s2, 载人时产生的加速度 a2 是多大?(忽略阻力) [分析与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同样的外力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与 它的质量成反比. ∴
2
范水高级中学物理教案
本次实验是使两辆小车所受拉力相同,而在一辆小车上加放砝码,以增 大质量,来研究加速度和质量之间关系的. 由此可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研究方法: 研究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时,先要保持某个量不变,研究另外两个量之间 的关系,再保持另一个量不变,研究其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然后综合起来 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是物理学中研究和处理问题时 经常用到的方法. (3)实验现象 在相同的时间里,质量小的小车位移大. (4)分析推理 a.小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公式 s =
大,就必须给物体提供 .(很大的作用力) ②竞赛用的小汽车, 要求起动几秒钟内速度由零达到 60 m/s以上, 它们为什么要选用装备功率很大的发动机?(以提供大的牵引力). (二)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演示实验] (1)实验装置与前面相同. (2)说明与前次实验不同. 前一次实验中保持小车质量不变,而改变小车所受力的大小,来研究加 速度和力之间关系的.
m1 a = 2 m1 + m2 a1
∴ a2 =
m1 a1 m1 + m2
∴a2=
8.0 × 10 2 × 1.5 m/s2=1.2 m/s2 (0.8 + 0.2) × 10 2

高中物理牛二教案

高中物理牛二教案

高中物理牛二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2.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计算方法;
3. 进行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重点:
1. 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
2. 牛顿第二定律的计算方法;
3. 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

教学难点:
1. 实验操作的技巧;
2.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下面的实验现象,引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

2. 发现问题:提出实验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后给出自己的思考。

3. 实验设计:学生根据问题设计实验步骤和方案,并确定所需要的实验器材。

4. 实验操作:学生根据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数据记录: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所施加的力,物体的质量以及物体的加速度等信息。

6. 数据处理: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并分析实验结果。

7. 结论: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实验结果,并给出结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8. 总结和作业: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阅读和练习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进行评价,检验学生对牛顿第二
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高中物理牛二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牛二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牛二定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牛二定律的概念和公式;2. 掌握牛二定律的应用方法;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牛二定律的概念和公式;2. 牛二定律的应用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和应用牛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各种不同质量的砝码、水平台、绳子、木板等;2. 教学PPT;3. 教学实验视频。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牛顿运动定律,引入牛二定律的概念;2. 提问学生:你们对牛二定律有什么了解和认识吗?二、学习牛二定律(15分钟)1. 通过教学PPT介绍牛二定律的概念和公式;2. 讲解如何应用牛二定律计算物体的加速度和受力大小;3. 演示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受力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牛二定律的应用方法。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将不同质量的砝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量受力大小,记录数据;2. 计算每个砝码对应的受力和加速度。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互相讨论实验结果的差异和分析原因;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牛二定律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引导学生思考牛二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应用牛二定律解决问题;2. 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并准备实验报告。

教学反馈:1. 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和点评;2. 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答疑解惑;3.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进行总结和反馈。

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更多的物理实验和课外作业,加深对牛二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发现牛二定律的实际应用,并分享给同学。

教学结束。

鲁科物理必修1课件:第6章第2节

鲁科物理必修1课件:第6章第2节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 下面垫上一块薄木板,反复移动薄木板的位 置,直至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能保持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这时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时受到
的摩擦力恰好与小车所受的重力在斜面方向 上的分力平衡.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4)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重物. 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取下纸带,在打 点纸带上标上纸带号码. (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重物的重量: m′,m″,„再重复步骤(4).m′,m″, m,„的数值都要记录在纸带上(或表格内).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三、力学单位制
1.物理公式在确定了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 单位 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_______关系.为此选
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__________,利用 基本单位
物理公式由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 导出单位 的单位,叫做__________. 导出单位 2.国际单位制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 基本单位 成.
(8)保持重物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依次加砝
码(也需做好记录).重复上述步骤(4)和步骤
(6).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小 车及砝码总质量的倒数,在坐标平面上根据 实验结果画出相应的点.如果这些点是在同 一条直线上,就证明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栏目 导引
第6章 力与运动
5.实验结论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1)当 m 不变时,a 与 F 成正比,即 a∝F. 1 (2)当 F 不变时,a 与 m 成反比,即 a∝ . m F (3)综合(1)、(2)结论,则有 a∝ . m
第6章 力与运动
特别提醒: (1)力与加速度为因果关系, 力是因, 加速度是果,力与加速度无先后关系. F (2)关系式 m= 可以计算物体的质量,但物体 a 的质量与合外力及加速度无关.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大全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大全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大全该定律是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和第一、第三定律共同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大全一【教材分析】本章教科书将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实验和公式表达式分成两节内容,目的在于加强实验探究和突出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的重要地位。

牛顿第二定律的首要价值应该是确立了力与运动之间的直接关系,即因果关系。

如知道了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就完全确定了。

这应该是人类在认识自然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思想成就。

本节内容首先在上节课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明,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内容表述,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从SHAPE MERGEFORMAT 到 SHAPE MERGEFORMAT ,到F=kma,再到最后得出F=ma,其中蕴含有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性目标。

因此,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观念和心理的影响,即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在认识自然上的本质性、深刻性、有效性。

教科书突出了力的单位1N的物理意义,它是为后面学习单位制的内容准备的。

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

本节最后通过两个例题介绍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基本思路,它们也是学习、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组成部分。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

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对学习物理有较浓厚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学习,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019_2020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6章第2节第2课时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教案鲁科版必修1

2019_2020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6章第2节第2课时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教案鲁科版必修1

第2课时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2.表达式:F合=kma.质量的单位用kg,加速度的单位用m/s2,且规定质量为1 kg的物体获得1 m/s2的加速度所需的力为1 N,这样表达式中的k就等于1,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可简化为F=ma.二、力学单位制1.国际单位(1)基本单位:在力学中有米(m)(长度单位)、千克(kg)(质量单位)、秒(s)(时间单位).(2)导出单位:在力学中利用物理公式从三个基本单位导出的其他单位.2.意义与作用:用公式计算的时候,所列的等式中就不必一一写出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只要在计算结果的数据后面写出待求量的单位即可.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质量与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2)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决定,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3)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只由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决定,与速度方向无关.(√)(4)在力学问题的分析计算中,只能采用国际单位,不能采用其他单位.(×)(5)力学单位制中,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有千克、米、秒.(√)(6)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2.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B.某一瞬时的加速度,不但与这一瞬时的外力有关,而且与这一瞬时之前或之后的外力有关C.在公式F=ma中,若F为合外力,则a等于作用在该物体上的每一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致C [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在低速时的运动,A错误;F=ma具有同时性,B错误;如果F=ma中F是合外力,则a为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即各分力产生加速度的矢量和,C正确;如果物体做减速运动,则v与F反向,D错误.]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B.长度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C.kg·m/s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D.时间的单位——小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AC [质量是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A正确;长度是物理量,不是单位,B错误;kg·m/s 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C正确;小时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不是导出单位,D错误.]1.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指明了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决定因素.2.牛顿第二定律的五点说明(1)已知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 (2)已知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处理方法:在这两类问题中,加速度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1】 如图所示,质量m =2 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它们间弹力的0.25倍,现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F =8 N 、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上的拉力,已知sin 37°=0.6,cos 37°=0.8,g 取10 m/s 2.求:(1)画出物体的受力图,并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拉力作用下5 s 末的速度大小; (3)物体在拉力作用下5 s 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解析] (1)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cos θ-f =ma F sin θ+N =mg f =μN解得:a =1.3 m/s 2,方向水平向右. (2)v =at =1.3×5 m/s=6.5 m/s. (3)s =12at 2=12×1.3×52m =16.25 m.[答案] (1)见解析图 1.3 m/s 2,方向水平向右 (2)6.5 m/s (3)16.25 m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的解题步骤(1)选取研究对象.根据问题的需要和解题的方便,选出被研究的物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注意画好受力分析图,明确物体的运动过程和。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6章力与运动第2节牛顿第二定律课件鲁科版必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6章力与运动第2节牛顿第二定律课件鲁科版必修1

本节的难点.
抓主干 新知预习探究 破疑难 核心要点突破 练技巧 综合拓展提升 提素能 随堂巩固演练 练能力 高效知能检测
一、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 合外力 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 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 合外力 方向相同. 2.数学表达式:F= ma . 3.1 N 的物理意义:把使质量为 1 kg 的物体产生 1 m/s2 的加速度的力规定 为 1 N,即 1 N= 1 kg·m/s2 .
第 2 节 牛顿第二定律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牛顿 1.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是本书
第二定律表达式的确切含义.
的重点.
2.能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2.力学单位制是本节的另一重
3.知道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含义及力 点.
学中三个基本单位,掌握用国际单位制 3.牛顿第二定律的初步应用是
的单位解题.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m=F/a,可以说物体的质量 m 与外力 F 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 a 成反比吗?
提示:牛顿第二定律反映了加速度 a 与质量 m、合外力 F 的关系.质量是 物体的属性,它不随合外力 F、加速度 a 的变化而变化.对 m=Fa可以理解 为:物体的质量 m 在数值上总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 F 与物体所产生的 加速度 a 之比.
提示:先统一单位再比较,v2=50 m/s=180 km/h,显然 v2 大.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只要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 0,物体 因果性
就产生加速度. F=ma 是一个矢量式.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由它受的合力方向 矢量性 决定,且总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与合外力是瞬时对应关系,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 瞬时性

高中物理 第6章 力与运动 第2节 第2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 单位制教学案 鲁科版必修1

高中物理 第6章 力与运动 第2节 第2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 单位制教学案 鲁科版必修1

第2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 单位制1.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加速度是矢量,与物体所受合外力是瞬时对应关系,即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3.a =F m 是加速度的决定式。

a =v t -v 0t是加速度的定义式。

4.国际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力学中的基本单位是m 、kg 和s 。

一、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2.表达式F 合=kma 。

质量的单位用kg ,加速度单位用m/s 2,且规定质量为1 kg 的物体获得1 m/s 2的加速度所需的力为1 N ,这样表达式中的k 就等于1,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可简化为F =ma 。

二、力学单位制 1.国际单位⎩⎪⎨⎪⎧ 基本单位:在力学中有米长度单位、千克质量单位、秒时间单位。

导出单位:在力学中利用物理公式从三个基本单位导出的其他单位。

2.意义与作用用公式计算的时候,所列的等式中就不必一一写出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只要在计算结果的数据后面写出待求量的单位即可。

1.自主思考——判一判(1)由a ∝F m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2)由a ∝F m 得F ∝ma ,可知物体所受合外力与物体的加速度和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3)由a ∝F m 得m ∝F a ,可知物体的质量与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4)在力学问题的分析计算中,只能采用国际单位,不能采用其他单位。

(×)(5)力学单位制中,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有千克、米、秒。

(√)(6)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 =ma 。

(√)2.合作探究——议一议(1)用一个很小的力去推很重的桌子,却推不动它,是否说明这个力没有产生加速度? 提示:桌子没推动说明桌子受到的合外力等于零,并不是这个力没产生加速度。

高中物理第6章力与运动第2节牛顿第二定律第2课时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讲义鲁科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6章力与运动第2节牛顿第二定律第2课时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讲义鲁科版必修1

第2课时牛顿第二运动定律1.理解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内容,知道其表达式的确切含义。

2.知道力的国际单位“牛顿”的定义。

3.会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5.知道国际单位制,以及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量及其基本单位。

1.牛顿第二运动定律02反比,(1)文字表述: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01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03相同。

(2)力的单位04牛顿,符号是□05N。

①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②1 N的定义:使质量为 1 kg的物体产生□061_m/s2加速度的力规定为 1 N。

1 N=□07 1_kg·m/s2。

(3)数学表达式:F=□08ma,式中各物理量都采用□09国际制单位。

2.力学单位制(1)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

①在力学中选定□10m(长度单位)、□11kg(质量单位)、□12s(时间单位)为基本单位。

13物理公式从这三个基本单位推导出来,叫做导出单位。

②力学中的其他单位都可以利用□(2)国际单位制的意义与作用①国际单位制是为了测量、换算、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商业往来方便而建立的。

14国际单位制单位。

因此在计算②如果已知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计算结果必然是□时,所列的等式中就不必一一写出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只要在计算结果的数据后面正确写出15单位就可以了。

待求量的□想一想1.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在拉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物体是否立即获得加速度?是否立即有较大速度?提示: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与加速度具有瞬时对应关系,故在力作用瞬间,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由公式Δv=aΔt可知,要使物体获得较大速度,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加速。

2.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是否就增大?合外力是否增大?提示: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不一定增大,速度是否增大取决于加速度与速度之间的方向关系。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第二课时教案-新版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第二课时教案-新版

牛顿第二定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表达式的确切含义.2.知道牛顿第二定律如何简化,如何确定K值。

3.初步学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上节课实验结论的总结,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实验、归纳、总结.2.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能深切感受到科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二、教材分析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1)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高一教材的重点和中心内容,在高中物理力学部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而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就显得特别关键。

本节内容是在前一节实验基础上得出加速度和力、质量三者间的关系,然后为解决比例系数而得出力的单位问题,而后再辅之于例题。

这样处理,知识点过渡自然。

一方面,为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体现了知识服务于生活的精神。

(2)与旧教材相比,把实验独立出来了,可以大大缓解本节课的压力;而例题中,加进了方法分析,突出体现了能力的培养。

2、本节课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特点难点:(1)牛顿第二定律四性的理解及力、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间的关系(2)正交分解法的灵活应用。

三、教学思路与方法本节课教学思路:1、由学生回忆上节课的探究结论(F、m、a的关系)2、探究结论如何用数学表达式表示a ∝ F/m ,F = kma3、探究最简单的表达式F=ma4、通过各种探究、理解牛顿第二定律5、探究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例的步骤和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有: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四、教学建议1.在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确切含义时,要正确处理好学生的一个难点---力、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几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四性(矢量性、瞬时性、因果性、同体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学习目标知识脉络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表达式.(重点)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重点、难点)一、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2.表达式:F合=kma.质量的单位用kg,加速度的单位用m/s2,且规定质量为1 kg的物体获得1 m/s2的加速度所需的力为1 N,这样表达式中的k就等于1,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可简化为F=ma.二、力学单位制1.国际单位(1)基本单位:在力学中有米(m)(长度单位)、千克(kg)(质量单位)、秒(s)(时间单位).(2)导出单位:在力学中利用物理公式从三个基本单位导出的其他单位.2.意义与作用:用公式计算的时候,所列的等式中就不必一一写出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只要在计算结果的数据后面写出待求量的单位即可.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质量与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2)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决定,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3)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只由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决定,与速度方向无关.(√)(4)在力学问题的分析计算中,只能采用国际单位,不能采用其他单位.(×)(5)力学单位制中,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有千克、米、秒.(√)(6)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2.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 =ma 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B .某一瞬时的加速度,不但与这一瞬时的外力有关,而且与这一瞬时之前或之后的外力有关C .在公式F =ma 中,若F 为合外力,则a 等于作用在该物体上的每一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D .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致C [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在低速时的运动,A 错误;F =ma 具有同时性,B 错误;如果F =ma 中F 是合外力,则a 为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即各分力产生加速度的矢量和,C 正确;如果物体做减速运动,则v 与F 反向,D 错误.]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B .长度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C .kg·m/s 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D .时间的单位——小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AC [质量是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A 正确;长度是物理量,不是单位,B 错误;kg·m/s 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C 正确;小时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不是导出单位,D 错误.]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指明了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决定因素.2.牛顿第二定律的五点说明因果性只要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0(无论合外力多么小),物体就获得加速度,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矢量性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总是相同的,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外力的方向决定瞬时性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的,所以牛顿第二定律反映的是力的瞬时作用效果同一性F 、m 、a 三者对应同一个物体独立性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个力都将独立产生各自的加速度,且遵从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实际加速度为每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分力和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关系也遵从牛顿第二定律,即F x =ma x ,F y =ma y3.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2)已知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处理方法:在这两类问题中,加速度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1】 如图所示,质量m =2 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它们间弹力的0.25倍,现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F =8 N 、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上的拉力,已知sin 37°=0.6,cos 37°=0.8,g 取10 m/s 2.求:(1)画出物体的受力图,并求出物体的加速度;(2)物体在拉力作用下5 s 末的速度大小;(3)物体在拉力作用下5 s 内通过的位移大小.[解析] (1)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cos θ-f =maF sin θ+N =mgf =μN解得:a =1.3 m/s 2,方向水平向右.(2)v =at =1.3×5 m/s =6.5 m/s.(3)s =at 2=×1.3×52m =16.25 m.1212[答案] (1)见解析图 1.3 m/s 2,方向水平向右(2)6.5 m/s (3)16.25 m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的解题步骤(1)选取研究对象.根据问题的需要和解题的方便,选出被研究的物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注意画好受力分析图,明确物体的运动过程和运动性质.(3)选取正方向或建立坐标系.通常以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或以加速度方向为某一坐标轴的正方向.(4)求合外力F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求解,必要时还要对结果进行讨论.1.“歼十”战机装备我军后,在各项军事演习中表现优异,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如图所示,一架质量m =5.0×103 kg 的“歼十”战机,从静止开始在机场的跑道上滑行,经过距离s =5.0×102 m ,达到起飞速度v =60 m/s ,在这个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求飞机滑行时受到的牵引力多大?(g 取10 m/s 2)[解析] 滑行过程,飞机受重力G 、支持力N 、牵引力F 、阻力f 四个力作用,在水平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ma ,f =0.02mg飞机匀加速滑行,有v 2-0=2as解得a =3.6 m/s 2F =1.9×104 N.[答案] 1.9×104 N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球与弹簧Ⅰ和水平细线Ⅱ相连,Ⅰ、Ⅱ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P 、Q .球静止时,Ⅰ中拉力大小为T 1,Ⅱ中拉力大小为T 2.当仅剪断Ⅰ、Ⅱ中的一根的瞬间,球的加速度a 应是( )A .若剪断Ⅰ,则a =g ,方向竖直向下B .若剪断Ⅱ,则a =,方向水平向左T 1mC .若剪断Ⅰ,则a =,方向沿Ⅰ的延长线T 1mD .若剪断Ⅱ,则a =g ,方向竖直向上A [若剪断Ⅰ,弹簧上弹力消失,由于水平细线Ⅱ上的弹力可以突变,此时Ⅱ上的弹力瞬间减为零,球受到的合外力就是球的重力,球的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即a =g ,方向竖直向下,选项C 错误,A 正确;若剪断Ⅱ,此时水平细线上的弹力消失,由于弹簧来不及发生形变,弹簧上弹力不变,球受到的合外力大小等平水于细线上的弹力,方向与水平细线上弹力反向,即合力大小F =mg tan θ=T 2,球的加速度为a =,方向水平向左,选项B 、D 均错误.]T 2m力学单位制1.推导单位物理公式在确定各物理量的数量关系时,同时也确定了各物理量的单位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物理量的单位.2.检验计算结果各量的单位统一成国际单位,计算结果的单位和该物理量的国际单位一致时,该运算过程才可能是正确的.若所求物理量的单位不对,则结果一定错.【例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 与空气的密度ρ、压强p 有关.下列关于声音传播速度的表达式(k 为比例系数,无单位)可能正确的是( )A .v =kB .v =p ρkp ρC .v =D .v =k ρp kp ρB [压强p 可由公式p =求得,则其单位为=kg/(m·s 2);密度ρ可由公式ρ=F S kg·m/s 2m 2求得,则ρ的单位为kg/m 3.由于题中k 无单位,则k 的单位为m 2/s 2,显然不是速度的单m V p ρ位,选项A 错误.而的单位为m/s ,选项B 中的表达式可能正确.又的单位为s/m ,不kp ρk ρp是速度的单位,选项C 错误.的单位为kg/(m 2·s),不是速度的单位,选项D 错误.]kp ρ(1)在进行物理运算时,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一个表达式,很难判断其正误.这时,可将全部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代入式中,对单位进行运算,若得到的单位不是所求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结果就一定是错误的.(2)值得注意的是,运用量纲检查法得到的单位正确,但结果不一定是正确的.3.在解一文字计算题中(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一个同学解得s =(t 1+t 2),用单F 2m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 ( )A .可能是正确的B .一定是错误的C .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D .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B [可以将右边的力F 、时间t 和质量m 的单位代入公式看得到的单位是否和位移s 的单位一致;还可以根据F =ma 、a =、v =,全部都换成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分析s =(t 1+t 2)v t s t F 2m可知,左边单位是长度单位,而右边单位是速度单位,所以结果一定是错误的,选用的单位制不同,只影响系数,故A 、C 、D 错误.]4.据报载,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磁悬浮飞机运行速度可达v =150 m/s.假设“飞机”的总质量m =5 t ,沿水平直轨道以a =1 m/s 2的加速度从静止做匀加速起动至最大速度,忽略一切阻力的影响,(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1)“飞机”所需的动力F ;(2)“飞机”起动至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t .[解析]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飞机”所需的动力F =ma =5 000 N.(2)从起动至最大速度所需时间t ==150 s.v a[答案] (1)5 000 N (2)150 s1.下列仪器中,不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物理量测量工具的是( )A .天平 B .弹簧测力计C .秒表D .刻度尺B [天平测质量,弹簧测力计测力,秒表测时间,刻度尺测长度,其中力不属于基本物理量,故选B.]2.(多选)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的合外力也越大B .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为零C .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很大D .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为零CD [加速度由合外力和质量决定,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以为零,也可以不为零;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变,则C 、D 正确,A 、B 错误.]3.如图所示,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 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 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有( )A .a 1=g ,a 2=gB .a 1=0,a 2=gC .a 1=0,a 2=gD .a 1=g ,a 2=g m +M M m +M MC [在抽出木板的瞬时,弹簧对木块1的支持力和对木块2的压力并未改变.木块1受重力和支持力,mg =F ,a 1=0.木块2受重力和压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 2==g .]F +Mg M M +m M 4.水平传送带AB 以v =200 c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如图所示,A 、B 相距0.011 km ,一物体(可视为质点)从A 点由静止释放,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则物体从A 沿传送带运动到B 所需的时间为多少?(g 取10 m/s 2)[解析] 统一单位:v =200 cm/s =2 m/s ,s =0.011 km =11 m.开始时,物体受的摩擦力f =μmg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物体的加速度a ==μg =f m0.2×10 m/s 2=2 m/s 2.设经时间t 物体速度达到2 m/s ,由v =at 得t 1== s =1 s v a 22此时间内的位移s 1=at =×2×12 m =1 m.122112此后物体做匀速运动,所用时间t 2== s =5 s.s -s 1v 11-12故所需时间t =t 1+t 2=1 s +5 s =6 s.[答案] 6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