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优秀课件
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 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 (共24张PPT)
标题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冲破敌阵
导语
渡江概况 横渡长江 中路军首战告捷 Nhomakorabea主体
西路军所向无敌 东路军战绩辉煌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 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 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品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朗读课文,然后联系上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 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说说理由。 1)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 到达繁昌,铜陵,请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2)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 渡至繁昌,铜陵,请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 三十万人。 1) 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边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2)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边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不仅生了根, 而且枝叶繁茂了。 2)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 根据地,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 护。
比较阅读
相同点:
两文都是新闻报道(消息),都报道了 渡江战役情况。两文都是站在人民的立 场上,歌颂渡江战役的胜利,嘲弄敌人 的无能。两文都具有报道及时、语言简 洁的特点。
不同点:
两文作者不同、身份不同、报道的角度不同。《人》文统 观全局,对三路军分别作介绍;《我》文只对西路军某部渡江 情况作介绍。《人》文介绍渡江情况简略概括,交代时间、地 点、渡江人数、战役推进情况;《我》文以亲历者的身份对渡 江作了详细、具体的描绘,发光弹升空、炮轰南岸、大小船只 渡江、登岸、群众的欢呼、人民的支援……写得历历在目。 《人》文有关于战略部署、战事推进的介绍及评论;《我》文 只是按时间先后介绍一处战役情况。《人》文有对于敌军的分 析及政策性极强的分化、瓦解、争取敌军的内容,《我》文对 敌军情况几乎未作报道。《人》文语言凝练、概括,描述部分 近乎绘画的“白描”,深刻生动;《我》文语言朴实无华,描 述部分细致周到,内容充实。
1《新闻两则》优秀课件(共62张)
本文结尾
占领 要塞 (zhànlǐng) 封锁长江
第37页,共62页。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shíjiān)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事件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
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 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第25页,共62页。
主体
主体可分为(fēn wéi)哪几个层次? 请找出本文的议论句,并说说它的表达 效果。
第26页,共62页。
找出文章的主体(zhǔtǐ)部分: 从“区域”以后一直到文章的结 尾。
第27页,共62页。
思考:主体部分(bù fen)分为几个层次?
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即已渡过30
中国共产党表示: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 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愿意(yuàn yì)在惩 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和伪法统等八项条件下同国 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但是,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 定上签字.谈判宣告破裂.
第8页,共62页。
1、请给下面红色(hóngsè)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阻遏( è )
芜湖( wú )
荻港( dí)
溃退( kuì )
歼灭( jiān)
绥靖( suí )( jìng)
瑰宝( guī )
负隅顽抗( Yú)
高屋建瓴( líng ) 气势磅礴( páng)( bó)
锐不可当( dāng
)
第9页,共62页。
读准下列字的音:
荻(dí)港 获(huò)得
) 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当 (dāng (ruì bù kě dāng) 当(dàng)真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课件
请归纳出本文的新闻“六要素”?
人物 时间 地点 原因
经过和结 果
人物 时间 地点
中原我军 1948年11月4日下午
南阳
原因
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 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 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
经过和 结果
自去年7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 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 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 外,全部为我解放。
况。
播放
暂停
停止
标题的特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既交待了渡江部队的数量, 又体现出人民解放军排山 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
“横渡”表现了人民解放军 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
无畏精神。
• 本文的标题只有正题,没有引题、副题。这个标题明确、 简练、突出,传递了全文最主要的信息。
通读课文,完成表格。
渡江区域 地 点
2.思考本文主体可划分几个层次?
第四层可分为三项: 第一,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 极大地扩大了老根据地。 第二,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武装 力量。 第三,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 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
二、拓展思考 比异同
相同 文体;作者;大背景;目的;主旨。
时间
战况
中路军 —安芜庆湖 20日夜起的24小时 已渡过30万人
西路军 —九安江庆
21日下午5时—22 日22时
35万大军已 渡过2/3
东路军 —南江京阴 21日到22日
已大部渡过, 余部23日可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公开课课件(共42张PPT)
文体知识:
新闻:从广义来讲包括消息 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来讲,就是指消息。 消息是简明概括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的一种 新闻体裁。 内容上有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发生的起 因、经过、结 果。 结构上有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消息的基本要求:;真实性(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时效性(报道迅速及时);简明性(简明扼要)。 注意:消息不是“纯客观”的报道,它要把作者的立场、观点、思想 感情融入其中。因此,消息一般以记叙为主,也可适当穿插议论。
注意:背景和结语可以暗含在主体里。
认真读课文,深入领会课文内容:
请找出本文的导语,说说导语的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 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 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内容: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 素,即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作为读 者,你能在看了这则新闻后找出它的六要素吗? 请概括出来。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江阴 江阴
芜湖
安庆
九江 九江
组卷网
学.科.网
中央领导人
百万雄师横渡长江
三大战役
背景
凯旋
人 民 英 雄 永 垂 不 朽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 泽 东 钟 山 风 雨 起 苍 黄 , 百 万 雄 师 过 大 江 。 虎 踞 龙 盘 今 胜 昔 , 天 翻 地 覆 慨 而 慷 。 宜 将 剩 勇 追 穷 寇 , 不 可 沽 名 学 霸 王 。 天 若 有 情 天 亦 老 , 人 间 正 道 是 沧 桑 。
上述议论,作者主要抓住哪一方面来 论述的?论述的作用意义是什么?
新闻两则优秀ppt课件
建国初期的毛泽东
上页 返回 9 下页
预习课文 整体感知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上页 返回 10下页
本文文体是:
上页 返回 下2 页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上页 返回 3 下页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上页 返回6 下页
作者 毛泽东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一身文武双栖 将军利剑诗人笔
上页 返回 7下页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横渡长江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
大部已渡过,余部23日可渡完
上页 返回 13下页
新闻在结构上分为哪五部分?
1. 标题
2. 导语:开头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3.
主体:消息的躯干,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PPT课件(19张ppt)
三路大军的战况(主体)
类别 百万大军
时间
地点
兵力
战绩
特点(四 字)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20日夜— 21日夜
安庆-芜湖
21日17 时—22日 九江—安庆
22时
21日17 时—22日 南京—江阴
下午
30万
突破···渡
至··二···已占
所向披靡
领···
35万
大部渡过南 岸····歼灭及 击溃···占 领···控制···封 锁···
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 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 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 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 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 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 部为我解放。
业已:已经 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要塞
P P T模板下载:www.1ppt.c om /m oba n/ 节日P P T模板:www.1ppt.c om /j ie ri/ P P T背景图片:www.1ppt.c om /be ij ing/ 优秀P P T下载:www.1ppt.c om /xia za 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www.1ppt.c om /zilia o/ 范文下载:www.1ppt.c om /fa nwe n/ 教案下载:www.1ppt.c om /j ia oa n/
行业PPT模板:/hangy e/ P P T素材下载:www.1ppt.c om /suc a i/ P P T图表下载:www.1ppt.c om /tubia 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 e l教程:www.1ppt.c om /e xc e l/ P P T课件下载:www.1ppt.c om /ke j ia n/ 试卷下载:www.1ppt.c om /shiti/
《新闻两则》优秀课件
——蛮横的样子。
新 闻 的 六 个 要 素
何时?--时间 何地?--地点 何人?--人物 何因?--事情发生的原因 何事?-事情发生的经过 如何?--事情发生的结果
表 达 方 式 以 记 叙 为 主
新闻六要素,阅读新闻是心里要自觉地问 这六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1、请给下面红色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阻遏( 荻港(
è )
dí )
芜湖( wú ) 溃退( kuì ) suí jì ng
歼灭( jiān ) 瑰宝( guī )
负隅顽抗( Yú )
ng ) 气势磅礴( páng )( bó ) 高屋建瓴( lí
锐不可当 dāng ( )
读准下列字的音: 荻(dí )港 获(huò )得 锐不可当(dāng) 当(dà ng)真
“电头”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 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列 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 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 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 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 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 之一。
毛泽东
背景链接
1948年底到1949年初.随著辽沈.淮海.平津三 大战役的胜利.蒋介石赖以进行内战的军事力量 基本丧失殆尽.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蒋介石并不 甘心失败.他一方面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 明」,一方面收缩兵力.在长江南岸加强防线.企 图依靠长江天险来保存力量.以便卷土重来. 中国共产党表示: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 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愿意在惩 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和伪法统等八项条件下 同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但是,国民党拒绝 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宣告破裂.
第1课 《新闻两则》课件(42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 无事。
新闻的有关知识:
一、新闻的特点:
•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 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 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 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2.报 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
确精练,铿锵有力。另外还有书面语和口头 语相穿插,相益得彰(如“敌亦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文气十足;“不想再打 了”“都很泄气”——非常口语化),各有 妙处。
板书设计
标题—百万(兵力)横渡(锐不可当) 冲破(排山倒海)
导语—渡江概况 横渡(一往无前) 展渡江盛况 中路军——首战告捷(略写)
主体 西路军——所向无敌(详写) 扬将士神威 东路军——战绩辉煌(详写)
为了报道这场伟大战争的进程,毛主席写下了这样两则新闻:《我 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字词积累
为下面描红的字注音。
督战( dū )
荻港( dí )
趋势( qū )
泄气( xiè)
摧枯拉朽( cuī )
锐不可当( ruì)
为下面的词语。 【业已】 已经。 【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
背景— 一方面……一方面…… 结语—占领要塞 封锁长江
拓展延伸
1、找出下列这则新闻的电头、导语、主体。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对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
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制度自2001年试行至今,我国 累计约有1700万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1年,中央财政安排1 亿元,为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 科书。这一款项到2002年增加到2亿元,2003年进一步 增加到4亿元。单所资助面只占中西部地区贫困生的30% 左右。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设立并逐渐加 大资助力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点拨】电头: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1.《新闻两则》 课件 (共32张PPT)
胜利的最好时机。其次,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
可以说明军蒋为什么弃城南逃。
4、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 说说理由。
①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 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②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 了根据地。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 拥护。
(提示:注意从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上比较。) 第①句好。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茂盛的形 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
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 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新闻的相关知 识,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 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 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 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 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 认识水平。
kuì 溃退
sà i yīn 要塞 殷
jiān 歼灭
dāng 锐不可当
è xǐ suí jì ng 绥 靖 阻遏 禧
è 鄂
yù 豫
2.据义填词 (1) :(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2) :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3) :勇敢出众而且善于作 战。 答案:(1)溃退 (2)锐不可当 (3)英 勇善战
2.据义填词 (1) :安抚,平定。 (2) :阻止。 (3) :(精神、力量、东西等 )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减少;使消耗。 (4) :消灭(敌人)。 答案:(1)绥靖 (2)阻遏 (3)消耗 (4)歼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两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2、识记课文重点字词。
过程与方法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新闻,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感悟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阶段的伟大气势,分析评价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
【教学重难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文学常识。
1、作者。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2、新闻。
从广义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从狭义来讲,就是指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本课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新闻的三个主要特点:内容真实准确、报道迅速及时、简明扼要。
新闻的五个结构: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新闻的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
三、预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背景链接。
1948年底到1949年初.随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蒋介石赖以进行内战的军事力量基本丧失殆尽.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蒋介石并不甘心失败.他一方面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一方面收缩兵力.在长江南岸加强防线.企图依靠长江天险来保存力量.以便卷土重来.
中国共产党表示: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愿意在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和伪法统等八项条件下同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但是,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宣告破裂.
2、扫除字词障碍。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阻遏芜湖荻港负隅顽抗高屋建瓴
溃退歼灭绥靖气势磅礴锐不可当
(2)读准下列字的音:
荻(dí)港锐不可当(dāng)
获(huî)得当(dàng)真
要塞(sài)歼(jiān)灭溃(kuì)退
阻塞(sè)阡(qiān)陌匮(kuì)乏
瓶塞(sāī)纤(xiān)维馈(kuì)赠
三、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
2、熟记文学常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问题探讨。
1、找出新闻的六个要素。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事件的起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和结果:
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西路军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2、请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说说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主体部分可分几个层次?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衔接的呢?
标题——题目
导语——1、2两句(兵力、战线、战况)
主题——其余(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
三、质疑析疑。
1、为什么先叙述中路军?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
2、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
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3、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
“此种情况……都很泄气”。
属“背景”部分。
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中心。
四、语言品味:
1、认真思考讨论“课后题二”中1、2组题目。
第一组:
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②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原文) (提示:注意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
②句好。
“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
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
“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
“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
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
表现了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而且,内容比第一句丰富、完整、详细。
第二组:
①结果就在二十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原文)
(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
)
②句好。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的无能,他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
2、还有哪些语句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自学《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一、相关链接和背景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就歼灭了国名党军112万人,从1947年6月底起,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名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
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
1948年到1949年1月,
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这则新闻的发电日期是1948年11月5日,当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淮海战役的枪声于次日就要打响。
二、请在文中划出这则新闻的的六个要素。
请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和主体。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 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原因
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
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
经过和结果
自去年7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结构:
第一层: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和时间。
第二层: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
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城南逃的变化。
第四层: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三、体会本文语言表达的一些特点。
(真实准确简明)
比较下边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说说理由。
(提示:注意从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上比较。
)
第①句好。
语言生动形象,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表明共产党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并扩大了根据地,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四、课堂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
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
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语文练习册相关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