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敕勒歌》教案设计

《敕勒歌》教案设计

《敕勒歌》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敕勒歌》。

教学内容包括诗歌的背景知识介绍、诗歌的朗读与解析、重点词汇的讲解以及诗歌意境的体会。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敕勒歌》,理解诗歌的背景和基本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以及诗歌意境的深入体会。

2. 教学重点:诗歌的正确朗读、背景知识了解、重点词汇和句式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读音、节奏、情感的表达。

3. 背景知识介绍:讲解《敕勒歌》的作者、创作背景、历史地位等。

4. 诗歌解析:逐句讲解诗歌内容,分析重点词汇和句式,理解诗歌意境。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的难点,交流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6. 例题讲解:结合诗句,设计实践情景,讲解诗歌意境的体会方法。

7.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诗歌意境描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诗歌背景2. 诗歌内容重点词汇句式分析3. 诗歌意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描绘一幅草原风光图,并配以诗句。

2. 答案示例:描述:辽阔的草原,天空湛蓝,羊群如云朵般飘动。

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绘草原风光的古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的正确朗读2. 重点词汇和句式的讲解3. 诗歌意境的体会4.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诗歌的正确朗读1. 读音:确保学生掌握每个字的正确读音,尤其是生僻字。

敕勒歌古诗教案

敕勒歌古诗教案

敕勒歌古诗教案敕勒歌古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古诗《敕勒歌》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掌握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敕勒歌》的意义和背景。

2. 掌握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2. 运用修辞手法分析古诗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草原的美景,引起学生对草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对草原的印象和感受。

核心教学:1. 介绍《敕勒歌》的背景和作者,解释古诗的意义和价值。

2. 分析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如押韵、对仗、比喻等。

3. 逐句解读古诗,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象和隐喻。

4. 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分析古诗的表达方式和情感表达。

5.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古诗,体会其音韵之美和情感表达。

拓展延伸:1. 邀请学生自己创作一首类似的古诗,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2. 探讨古诗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古诗对当代人的启示。

五、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如对古诗的分析和个人创作。

六、教学资源:1. 《敕勒歌》的课文和注释。

2. 图片或视频展示草原景色。

3. 课堂讨论和分组活动所需的分组卡片。

七、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提供不同难度的问题和任务,以促进个体差异发展。

3. 教学结束后,可以进行课堂总结和学生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敕勒歌》教学设计

《敕勒歌》教学设计

《敕勒歌》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敕勒歌》,这首诗歌描绘了敕勒川、阴山下的大草原,以及草原上的牛羊景象。

诗歌具有鲜明的北方特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生命的活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敕勒人的生活环境。

2. 学习诗歌中的意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学会默写《敕勒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敕勒人的生活环境。

难点:学习诗歌中的意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幅敕勒草原的图片引入,让学生谈谈对草原的印象。

2. 朗读诗歌:学生齐读《敕勒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解析诗歌:分析诗歌的意象,如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等,理解诗歌描绘的景象。

4. 体会意境:讨论敕勒人的生活环境,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生命的活力。

5. 默写诗歌:学生独立默写《敕勒歌》,检查背诵效果。

6. 课堂练习:以敕勒草原为题材,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段描绘草原的文字。

六、板书设计板书《敕勒歌》板书内容: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敕勒歌》的故事,感受敕勒人的生活环境。

2. 背诵《敕勒歌》,下周进行检查。

3. 以敕勒草原为题材,写一篇描绘草原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朗读、解析、体会意境、默写、课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充分理解了《敕勒歌》的内容,感受到了敕勒人的生活环境。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诗歌意象的讲解可能还不够深入,课后需要进一步巩固。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敕勒族的历史文化,研究敕勒草原在历史上的变迁,以及敕勒族与汉族的交流融合。

同时,鼓励学生欣赏其他描写草原的诗歌、歌曲、绘画等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诗歌描绘的景象: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等。

敕勒歌教案(优秀6篇)

敕勒歌教案(优秀6篇)

敕勒歌教案(优秀6篇)《敕勒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启发学生体会诗歌语言的简洁朴素,风格的雄浑豪放。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诗意,感受意境。

2、体会这首诗歌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悟意,启发想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蓝天以其辽阔深邃使人向往,高山以其巍峨雄伟令人震撼,大海以其宽容恒久给人启迪,美丽的草原又将带给我们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北朝民歌——《敕勒川》,感受草原的魅力。

二、简介《敕勒歌》的文学常识《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

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南北朝时敕勒族相当繁盛,史书记载有十二个部落。

而歌中的敕勒川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周围的广大地区。

北有大青山挡风,南有黄河迂曲补水,乃是游牧民族十分向往的冬夏两宜的肥美牧场。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记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和先秦歌谣,共一百卷。

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1.请学生借助注释扫除字词障碍,正确朗读,理解诗意。

2、检查;①正确读出下列字词的读音敕勒(chì lè)穹庐(qióng)见牛羊(xiàn)天似(sì)笼盖(lǒng)②说说对句意的理解。

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

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

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了正在吃草的肥硕的牛羊。

强调:见,通“现”,显现,四、启发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草原的辽阔富饶,体会情感。

1、通过读诗,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它们都有什么特点?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

天空的特点是苍苍,草地的特点是茫茫,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辽阔无边。

敕勒歌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7篇

敕勒歌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7篇

敕勒歌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7篇【敕勒歌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新版)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和探讨,感受诗歌中具有地域特色的美景。

2. 吟诵诗歌,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结合自己的体验,把握诗歌的写景特色。

2. 朗读、背诵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草原人对大草原的深厚情感。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共同走进广袤的大草原,一起聆听一首穿越千古的天籁之音。

学习这首诗歌我们要完成以下任务。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二、结合注释,掌握常识结合课下注释,掌握以下要点:1.选自《杂歌谣辞》,《乐府诗集》卷八十六。

2.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

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3.“乐府”是汉朝掌管音乐的机关,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

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

后来,人们将乐府采集的诗篇成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

三、音视导入,学生自读同学们,大家从“北朝民歌”中能读出什么信息呢?明确:《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北方少数名族的民歌。

提到少数民族,我们对于我们的民族兄弟还是不太了解。

因为他们有着和我们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下面,我们欣赏一段记录他们生活的视频片段。

[师引导]他们有他们的语言,他们有他们的音乐,他们有他们的文化,他们有他们的生活,他们有他们的性格,他们有他们的家园。

曾经,他们是蛮荒、粗野、无情、落后的象征,了解了他们,也许,你也会深深的喜爱上塞北那一方土地!我们的预习任务是默写这首诗歌,下面,我们一起来默写。

(三名同学到黑板默写。

纠正错误,落实字词音形义)大草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在《敕勒歌》里你能读出来吗?下面,请你大声的阅读一分钟,然后说说你读到了哪些景物。

(生自由阅读1分钟后,说出诗歌中描绘的景物)[师将诗中出现的景物标上重读符号]四、反复诵读,把握节奏和韵律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敕勒歌教学设计 5篇

敕勒歌教学设计 5篇

敕勒歌教学设计篇10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

3、初步了解吟诵,练习吟诵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中华文化瑰宝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与传承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

感受诗中意境以及对古诗吟诵的认知、练习。

教学道具:草原风光图片、歌曲,PPT教学过程:四部教学法:读韵味——明诗意——-写意境——-吟诗情一、情景导入,丰富认知播放草原风光的歌曲图片,带学生进入学习的情景。

师:同学们,草原的风光美吗?今天,咱们就一起到敕勒川去看看草原的美景。

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个字概括了我们用话语也形容不完的草原美景。

就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师(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二、练习朗读,读出韵味1、师:听师范读《敕勒歌》(配乐)注意听清字音和节奏。

2、学生划节奏自由练习读。

3、多种形式的读古诗:同桌互读,男女赛读,四人小组内合作读古诗。

合作要求:①按组号顺序依次读古诗,别人读时要认真听。

②读完后选出读得好的同学作为本组代表参加朗读展示。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师: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还有谁想读?4、师:说说他读得怎么样?(他读得又流利又有感情。

听了他的朗读,我觉得草原很大!)师:男生把阴山的雄伟高大读出来了,女生把草原的辽阔无边读出来了,男女生都得第一!三、再读古诗,品悟诗意1师:让学生再读课文,由诗入画。

结合课文注释,说说在这首诗里,你看到了哪些景物?生:这是一幅图画,远远的是雄伟的阴山,向天空看蓝天白云,美丽的草原无边无际,天地相接,轻风一来,牛壮羊肥,若隐若现,2四人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描述诗境:(课件展示草原风景)生:“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

《敕勒歌》教案

《敕勒歌》教案

《敕勒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背诵《敕勒歌》这首古代名篇。

2. 了解《敕勒歌》背后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

3. 培养学生鉴赏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敕勒歌》的诗意和情感,领悟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2. 背诵并解析诗中的主要意象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 分析《敕勒歌》中的诗歌语言和修辞手法,理解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

2. 理解《敕勒歌》所描绘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问答或背景介绍来引起学生对《敕勒歌》的兴趣。

可以提问:你们听说过《敕勒歌》吗?对它了解多少?2. 学习课文(40分钟)- 第一遍阅读:让学生先默读整首诗,了解大致内容和诗的韵律。

- 第二遍阅读:学生朗读诗歌,教师解释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 第三遍阅读:学生模仿教师的语调和节奏,跟读整首《敕勒歌》。

- 诗歌分析:教师分析诗中的主要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 历史背景介绍:教师简要介绍《敕勒歌》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

3. 思考与讨论(20分钟)针对《敕勒歌》的主题和文化内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敕勒歌》中的诗意和情感是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什么?- 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何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你认为《敕勒歌》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有何意义?4. 扩展活动(30分钟)- 学生分组,选择一首古代诗歌进行朗读和解析,展示其诗意和文化内涵。

- 邀请一位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解读《敕勒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 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尝试运用《敕勒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敕勒歌》的文化内涵和诗歌语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通过参与讨论和扩展活动,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提高。

六、作业:1. 背诵《敕勒歌》并写一篇读后感。

《敕勒歌》教案(精选

《敕勒歌》教案(精选

《敕勒歌》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敕勒歌》。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诵、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文章主题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敕勒歌》,感受其韵律美。

2. 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北朝时期敕勒人的游牧生活。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朗诵、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

难点:课文主题探讨,理解敕勒人的游牧生活及其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2. 课文朗诵: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4. 课文解析:教师逐句解析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课文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了解北朝时期敕勒人的游牧生活,探讨课文主题。

6.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典型例句,讲解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7.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题目,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敕勒歌》2. 生字词:勒、瀚、阑、起诉、腾格里、穹庐、苍苍、茫茫、见牛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3. 课文结构:总分总4. 课文主题:描绘北朝时期敕勒人的游牧生活,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答案示例:课文运用了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

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形象地描绘了草原的辽阔景象。

2. 课后阅读:阅读其他描绘大自然的古诗文,提高语文素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了解了敕勒人的游牧生活。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如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敕勒歌》教案(精选8篇

《敕勒歌》教案(精选8篇

《敕勒歌》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敕勒歌》,位于古诗文单元。

详细内容包括:诗歌的朗读与欣赏,了解敕勒民族的历史背景,掌握诗歌中的生僻字词,解读诗句的意象和寓意,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民族生活的赞美。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敕勒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生僻字词,了解敕勒民族的历史文化。

3. 领悟作者对大自然和民族生活的赞美之情,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句的解读和意象的把握。

2. 教学重点:朗读与欣赏,生僻字词的学习,诗歌情感的领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敕勒川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敕勒民族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让学生跟随多媒体课件朗读《敕勒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讲解:详细解读诗句,分析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4. 例题讲解:挑选诗句进行详细解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解读诗歌意象。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句诗句,尝试自己解读其意象和寓意。

6. 欣赏:分析诗歌中的美,如景色美、情感美等,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民族生活的赞美。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敕勒歌》2. 生僻字词:勒、穹庐、苍苍、茫茫、见牛羊3. 诗句解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学到的解读方法,分析《敕勒歌》中的另一句诗句。

示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答案:这句诗句描绘了广袤的敕勒川,天空湛蓝,草原一望无际。

风吹过,草低伏,露出成群的牛羊。

诗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敕勒民族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朗读、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敕勒歌》的基本内容。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策略。

《敕勒歌》教案设计

《敕勒歌》教案设计

《敕勒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敕勒歌》的背景,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培养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通过对《敕勒歌》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诗歌背景介绍2.诗歌内容解析3.诗歌韵律分析4.诗歌意境欣赏5.课堂互动环节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敕勒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同时,向学生介绍《敕勒歌》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诗歌背景介绍详细讲解《敕勒歌》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时代背景、民族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3.诗歌内容解析逐句解析《敕勒歌》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形象、意境和情感。

同时,注重词语的解析,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词汇。

4.诗歌韵律分析分析《敕勒歌》的韵律特点,如押韵、平仄、节奏等,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同时,指导学生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的语感。

5.诗歌意境欣赏引导学生欣赏《敕勒歌》的意境美,如诗歌中的自然景观、人物形象等。

通过对比、联想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

6.课堂互动环节设计一些课堂互动环节,如分组讨论、诗歌朗诵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7.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习重点。

同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古代诗歌,拓展知识面。

四、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敕勒歌》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

2.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诗歌朗诵比赛:评价学生的朗诵水平,检验学生对诗歌韵律的掌握。

4.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深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敕勒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培养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敕勒歌语文教案

敕勒歌语文教案

敕勒歌语文教案教案:《敕勒歌》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敕勒歌》,这首古诗描绘了敕勒川、阴山下的大草原,以及草原上的牛羊景象。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敕勒歌》;2.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古诗的意境;3. 学习生字词,扩展词汇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敕勒歌》;理解诗文内容。

难点:生字词的学习,理解古诗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包含诗文、生字词、图片等;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以图片展示敕勒川、阴山山的景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想象草原上的牛羊。

2. 朗读诗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敕勒歌》,注意停顿、语气和节奏。

3. 解析诗文:教师逐句讲解诗文内容,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意境。

4. 生字词学习:学生跟读生字词,教师纠正发音,并让学生抄写生字词。

5. 随堂练习:教师出题目,学生现场回答,检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6. 背诵诗文:教师引导学生背诵《敕勒歌》,学生相互检查。

六、板书设计板书诗句,标注生字词。

七、作业设计1. 抄写《敕勒歌》两遍;2. 解释诗文中生字词的意思;3. 画出敕勒川、阴山山的景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敕勒歌》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良好,但对生字词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在下一节课中,应加强对生字词的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敕勒族的历史和文化,欣赏其他描写草原的诗歌。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关注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帮助学生熟悉诗文,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节奏。

2. 生字词的学习:解析诗文中的生字词,包括敕勒、阴山、羊等,解释其意思并帮助学生理解。

3. 诗文意境的理解:通过图片展示和朗读,引导学生想象草原上的景象,体会古诗的意境。

二、重点细节的补充和说明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a. 示范朗读:教师进行示范朗读,注意停顿、语气和节奏,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阴、似”等六个生字,正确地书写“苍、茫”二字,借助生活经验,在语境中理解字词含义。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大致了解诗句含义。

4.感受到草原天野辽阔、牧草丰茂,牛羊成群的美丽景象,体会敕勒族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想象画面,大致了解诗句含义。

【教学过程】一、激趣入题,了解背景1.谈话引入孩子们,你们的家乡在哪里?那里有什么特别美的景物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学生交流家乡的景色。

)2.背景介绍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她也想向大家介绍一下她的家乡,你看,她来了......(勒勒出场,介绍自己的民族、家乡。

)3.相机识字根据字理理解“阴”字,并学会用“阴”组词。

(1)通过勒勒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预设:我知道了她的家乡在阴山脚下。

(出示词语“阴山”及阴山图)(2)原来勒勒的家乡有一座山叫作“阴山”,和老师读——“阴山”。

4.创设情境勒勒介绍自己的生活场景,并歌唱《敕勒歌》,邀请同学们进行比试。

5.板书课题那咱们就来学一学来自勒勒家乡的这首民歌《敕勒歌》。

(相机板书课题。

)一起读一读它的名字。

生齐读——《敕勒歌》。

过渡:这首敕勒族民歌呀,在一千多年前的北朝时期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直到现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它是一首北朝民歌。

二、读课文,正字音1.自由读文师:那现在咱们借助拼音自己先读一读,还不熟悉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师巡视指导。

2.同桌互读师:读好了吗?要是读好了,咱们读给同桌听一听,他读得好,请你竖起大拇指给他点个赞,有不准确的地方你就当当小老师帮他纠正一下。

3.指生读诗歌,请同学评价、正字音,注意“似”和“见”的读音。

4.齐读诗歌。

三、想象与理解,随文识字1.朗读、理解诗歌第一句。

(1)认识“穹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第1篇】《敕勒歌》课堂教学实录上教学目标1.学习图文对照,一边读诗,一边想象的方法,大致理解诗句意思并流利地背诵。

2.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3.在诵读中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图片教学重难点:学习图文对照,一边读诗,一边想象的方法。

图片视频导入,了解民歌图片师: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想去吗?咱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视频)。

师:刚才你去游览了,你有什么感受?生1:我看到了绿绿的草。

师:你关注了草原的颜色。

生2:我看到了碧绿的草、成群的羊、牛和奔跑的马。

师:你观察很仔细,关注了那么多的事物。

还有同学关注其他吗?生3:草原真是一望无际啊!师:一望无际这个词好,一听你就是爱读书的孩子。

【出示PPT1】师:其实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就与草原有关。

谁来读读诗题?【出示《敕勒歌》北朝民歌。

】抽生读。

师:诗题要读得轻快,美美地读。

(教师示范。

)抽生读师:你再试试,你读。

抽生读,全班齐读。

师:孩子们,朝代作者这里写的是北朝民歌,这和我们以前学的古诗不一样了对吧?【出示ppt2】瞧,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北朝位于这里。

北朝民歌是北朝人集体创作的歌谣。

所以这首诗是一个人创作的还是大家创作的?生:大家创作的。

师:这就叫做民歌。

二、初读古诗,感知情韵师:北朝时有一个少数民族叫敕勒族,他们唱的歌就藏在语文书84页,请同学们轻轻翻开书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尤其是生字的读音。

师:好了吗?这首诗一共几句?生:两句。

师:数句号,不错,两句四行,我们一句一句读。

【PPT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师:第一句诗谁来读?抽生读师:这一行好多生字,你都读准了。

尤其是这两个词,穹庐、笼盖。

你来教大家。

抽人读,齐读。

【PPT出示“穹庐”】师:穹庐你们见过吗?【PPT出示穹庐图。

《敕勒歌》教案设计

《敕勒歌》教案设计

《敕勒歌》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敕勒歌》。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描绘了敕勒人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的情景,表现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敕勒、阴山、穹庐、苍苍、茫茫、天苍苍、野茫茫”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敕勒人的生活环境,体会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敕勒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敕勒草原图片等。

学生准备:课本、文具、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出示敕勒草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3)学生互相交流,巩固生字词。

3. 理解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描绘了什么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课文描绘的画面,如阴山、穹庐、天苍苍、野茫茫等。

(3)学生讨论,体会敕勒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4. 朗读与背诵(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敕勒人的情感。

(3)学生背诵课文,教师检查。

5. 实践拓展(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生字词,用词语造句。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造句成果。

六、板书设计阴山穹庐天苍苍野茫茫敕勒人热爱大自然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敕勒人的生活环境。

3. 选择一个生字词,用词语造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都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在实践拓展环节,学生分组造句,互相交流,分享成果,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生字词学习环节,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辅导。

敕勒歌语文教案-范本两篇

敕勒歌语文教案-范本两篇

敕勒歌语文教案范本两篇第一篇:教师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敕勒歌》,掌握其文学特色和历史背景;能够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进行文学创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知识点:敕勒歌的作者、背景、内容、文学特色等。

2. 技能点:朗读、分析、创作、讨论等。

3. 教学资源:教科书、《敕勒歌》原文、相关研究文献、多媒体课件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朗读、小组讨论、创作分享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敕勒歌》的内容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敕勒歌》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5分钟)。

2. 朗读:全班同学齐读《敕勒歌》,感受诗歌韵律(5分钟)。

3. 分析:讲解《敕勒歌》的内容和文学特色,进行互动问答(15分钟)。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10分钟)。

5. 创作分享:学生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并进行分享(15分钟)。

五、课堂管理1. 座位安排:学生按小组就座,便于讨论和交流。

2. 分组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进行分组,确保每组学生的均衡发展。

3. 课堂纪律: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六、学生活动1. 朗读:全班同学齐读《敕勒歌》。

2. 问答:分析诗歌内容,进行互动问答。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4. 创作分享: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并进行分享。

七、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观察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项目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创作过程中的表现。

八、作业布置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敕勒歌》,并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创作一首诗。

敕勒歌教学设计(精选5篇)

敕勒歌教学设计(精选5篇)

敕勒歌教学设计敕勒歌教学设计(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敕勒歌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敕勒歌教学设计(精选5篇)1[教学目标]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

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

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齐读课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师:你看到了什么?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指名朗诵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质疑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

好I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敕勒歌》教学设计

《敕勒歌》教学设计

《敕勒歌》教学设计《敕勒歌》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敕勒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时目标:1.认识《敕勒歌》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朗读、背诵《敕勒歌》。

3.体会草原的高远辽阔。

一、认识《汉乐诗集》,读懂课题1.《敕勒歌》选自《汉乐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敕勒,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

2.出示课题《敕勒歌》,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明确目标xx三、学习板块一(学会生字新词)(一)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古诗,把古诗读准。

2.学生自读生字新词,把生字新词读准。

并用生字练习组词。

(二)合作交流、教师出示古诗。

1.互学:同桌互相检查生字是否读准,正音。

2.共学:小组合作读准生字词,交流组词,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展示汇报1.学生展示读准生字新词。

注意“似”是多音字。

2.学生展示识记生字的方法。

3.学生展示读好古诗。

注意“见”的读音和意思。

四、学习板块二:熟读古诗1.学生尝试读出古诗的节奏,指导学生读。

2.学生练读。

3.上台展示。

五、学习板块三(学习古诗,大致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草原的高远辽阔)自由读诗,想一想,诗歌描写了什么景物?圈出景物的词语,对照课文插图,想想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再用自己的画说说每句诗句的`意思。

(一)自主学习:生读,圈,看插图,说意思。

(二)合作交流:1.小组交流: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试着有感情的读(三)展示汇报:用读诗句,说景物,说诗句意思,朗读诗句的方式进行汇报。

教师提示、点拨:1.先看图理解穹庐、四野.2.联系生活理解“苍苍、茫茫。

拓展:白发苍苍、松树苍苍、()苍苍大海茫茫、云雾茫茫、()茫茫3.理解“见”(四)品读古诗,指导学生读出草原的辽阔。

敕勒歌教学设计优秀3篇

敕勒歌教学设计优秀3篇

敕勒歌教学设计1学时目标:1.认识《敕勒歌》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朗读、背诵《敕勒歌》。

3.体会草原的高远辽阔。

一、认识《汉乐诗集》,读懂课题1.《敕勒歌》选自《汉乐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敕勒,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

2.出示课题《敕勒歌》,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明确目标xx三、学习板块一(学会生字新词)(一)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古诗,把古诗读准。

2.学生自读生字新词,把生字新词读准。

并用生字练习组词。

(二)合作交流、教师出示古诗。

1.互学:同桌互相检查生字是否读准,正音。

2.共学:小组合作读准生字词,交流组词,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展示汇报1.学生展示读准生字新词。

注意“似”是多音字。

2.学生展示识记生字的方法。

3.学生展示读好古诗。

注意“见”的读音和意思。

四、学习板块二:熟读古诗1.学生尝试读出古诗的节奏,指导学生读。

2.学生练读。

3.上台展示。

五、学习板块三(学习古诗,大致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草原的高远辽阔)自由读诗,想一想,诗歌描写了什么景物?圈出景物的词语,对照课文插图,想想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再用自己的画说说每句诗句的意思。

(一)自主学习:生读,圈,看插图,说意思。

(二)合作交流:1.小组交流: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试着有感情的读(三)展示汇报:用读诗句,说景物,说诗句意思,朗读诗句的方式进行汇报。

教师提示、点拨:1.先看图理解穹庐、四野.2.联系生活理解“苍苍、茫茫。

拓展:白发苍苍、松树苍苍、()苍苍大海茫茫、云雾茫茫、()茫茫3.理解“见”(四)品读古诗,指导学生读出草原的辽阔。

(五)背诵古诗,根据板书进行背诵六、书写指导1、出示生字“阴、似、苍、茫”,先整体观察。

2、强调“阴、似”。

左右结构,强调左窄右宽,注意撇的穿插。

“苍、茫”。

上下结构,“苍”撇捺要舒展,“茫”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3.教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并书空、书写。

4.反馈评价敕勒歌教学设计2一、歌曲导入: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敕勒歌》教学设计2篇

《敕勒歌》教学设计2篇

《敕勒歌》教学设计4学时目标:1.认识《敕勒歌》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朗读、背诵《敕勒歌》。

3.体会草原的高远辽阔。

一、认识《汉乐诗集》,读懂课题1.《敕勒歌》选自《汉乐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敕勒,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

2.出示课题《敕勒歌》,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明确目标xx三、学习板块一(学会生字新词)(一)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古诗,把古诗读准。

2.学生自读生字新词,把生字新词读准。

并用生字练习组词。

(二)合作交流、教师出示古诗。

1.互学:同桌互相检查生字是否读准,正音。

2.共学:小组合作读准生字词,交流组词,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展示汇报1.学生展示读准生字新词。

注意“似”是多音字。

2.学生展示识记生字的方法。

3.学生展示读好古诗。

注意“见”的读音和意思。

四、学习板块二:熟读古诗1.学生尝试读出古诗的节奏,指导学生读。

2.学生练读。

3.上台展示。

五、学习板块三(学习古诗,大致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草原的高远辽阔)自由读诗,想一想,诗歌描写了什么景物?圈出景物的词语,对照课文插图,想想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再用自己的画说说每句诗句的意思。

(一)自主学习:生读,圈,看插图,说意思。

(二)合作交流:1.小组交流: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试着有感情的读(三)展示汇报:用读诗句,说景物,说诗句意思,朗读诗句的方式进行汇报。

教师提示、点拨:1.先看图理解穹庐、四野.2.联系生活理解“苍苍、茫茫。

拓展:白发苍苍、松树苍苍、()苍苍大海茫茫、云雾茫茫、()茫茫3.理解“见”(四)品读古诗,指导学生读出草原的辽阔。

(五)背诵古诗,根据板书进行背诵六、书写指导1、出示生字“阴、似、苍、茫”,先整体观察。

2、强调“阴、似”。

左右结构,强调左窄右宽,注意撇的穿插。

“苍、茫”。

上下结构,“苍”撇捺要舒展,“茫”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3.教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并书空、书写。

4.反馈评价《敕勒歌》教学设计5一、歌曲导入: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敕勒歌》教学设计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共3篇

《敕勒歌》教学设计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共3篇

《敕勒歌》教学设计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共3篇《敕勒歌》教学设计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1《敕勒歌》教学设计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一、教学背景北师大八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诗歌,了解古代文化。

其中,《敕勒歌》作为一首北朝时期的民歌,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一首传统文化经典之作。

因此,教学《敕勒歌》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背景,也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学修养。

二、教学目标1.了解《敕勒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掌握《敕勒歌》的基本音律和节奏。

3.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4.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课文导读首先,可以让学生阅读《敕勒歌》的原文,了解其作者、时代背景和转载渠道等信息,同时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意境和文化内涵等方面。

在了解了诗歌本身的基本信息和文学价值之后,可以进一步展开课堂探讨。

2.音律分析《敕勒歌》既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有其独特的音律韵律。

在课堂上,可以向学生介绍这首诗歌的曲调和韵律规律,以及诗歌中使用的乐器和乐器演奏者等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

3.课堂讲解在分析了《敕勒歌》的音律之后,可以向学生讲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以及诗歌的一些艺术表现手法,如对比、暗示、抒情等等。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歌和当代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关联性,拓展学生的思维角度。

4.诗歌诵读在学习了《敕勒歌》的音律、文化背景和艺术表现手法之后,可以让学生互相间进行诵读训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不同的诗句进行不同的语调、声音高低和韵式变化等训练,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敕勒歌》的音律和声音效果。

五、教学方法1.互动式授课《敕勒歌》的学习需要通过多方面的信息获取,因此在课堂上采取互动式授课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讨论、问答和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交流与互动。

2.情景式教学《敕勒歌》的内容涉及到历史背景、文学韵律和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学生的学习也需要在情景化的环境下展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敕勒歌》教案
前川四小朱灿霞
教学目标:
1、会认“勒”、“勒”、“穹”、“庐”、“笼”5个字。

注意“见”在诗中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结合图画及注释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想象并感受草原上天地苍茫的景象。

3、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背诵诗歌;
难点:想象并感受草原上天地苍茫的景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欣赏课件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大草原吗?那今天就和老师一起去感受一番吧!
1、播放课件:你有何感受?
你知道吗?在很久以前,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个字概括了我们用话语也形容不完的草原美景。

就让我们来读读这首古诗吧!
2、出示课题,生读题。

3、师解题并简介相关背景。

二、认读生字,初读古诗。

1、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古诗。

2、同桌间交流认读情况。

3、师检查自读结果:
(1)多形式认读生词,了解多音字。

(2)指名读古诗,师生评价。

4、师范读古诗。

5、生模仿师自读,齐读。

三、了解诗意,体会情境。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默读古诗,结合书中的注释和你的想象说一说:诗中描写了草原的哪些景物?他们有什么特点?
提示:拿起笔,按诗句顺序分步勾画相关词语。

2、交流自学结果。

(1)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指名班上交流,师点拨板书,指导朗读。

(课件辅助理解。


3、师生配合,想象感受草原景象,引导体会诗中情感。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背诵古诗。

1、师生配合背诵;
2、生自由背诵;
3、抽背,齐诵。

五、入情入境,小结拓展。

1、课件展示,全情回顾。

2、活动:我是小导游。

六、练习:
你喜欢你的家乡吗?请用文字或图画向别人介绍你的家乡吧!
板书:
敕勒川
阴山(雄伟)


草(丰盛)
牛羊(肥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