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主要因素

合集下载

从实例中探讨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

从实例中探讨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

从实例中探讨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华槿颜众所周知,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分为内部和外部的因素,人们普遍认为外部因素包含环境因素,即自然环境和教学环境,有人在自然环境下无意识地习得第二语言,有人在规律的教学环境下掌握第二语言。

这两种环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是不同的,前者更倾向于习得的自然属性,后者偏向于营造一种目的语环境,例如采用“沉浸式”教学法,让老师和学生完成处于目的语的教学环境中,模拟自然环境,来实现二语习得的目的。

除此之外,社会文化和社会距离等因素也是重要外部因素。

至于内部因素,则更加复杂,母语的迁移,智力,动机,学习态度,方法策略,情感认知等等,都会造成习得效果的差异,而这些因素在实际过程中是如何起作用的呢?哪种因素的影响力更大呢?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结合实例来探讨。

一、环境因素差异所导致的二语习得效果异同探讨(一)自然环境下的的二语习得自然环境,也就是指学习者处于自然的目的语环境中,生活在第二语言国家或者社团中,日常交际用语都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潜移默化和实际应用中不自觉习得目的语。

如同儿童习得母语,一直处于目的语环境,并没有老师系统地教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就像儿童学习母语汉语一样,没有父母会按照“拼音,汉字,听说读写。

”的顺序,依照“语音,词汇,语法”的体系来讲解,但是儿童会从简单的字词习得,例如“爸爸”,从单字词过渡到双字词阶段,从电报式表达过渡到完整的表达。

自然环境下的二语习得也具有某种相似性,目的语的输入刺激学习者进行分辨,在大脑中加工处理,在反复的实际操练和不断输出后,掌握目的语。

比如,很多人熟悉的日本乒乓球女子运动员福原爱,她对汉语的掌握就属于在自然环境下的二语习得。

她出生于日本,从小学习打乒乓球,四岁时来到中国,跟随中国教练学习,和中国孩子一起训练,十几岁时又加入辽宁乒乓球俱乐部,这样的经历让她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并且具有鲜明的辽宁口音,在词汇的使用上也习惯说东北方言词汇。

福原爱对汉语的习得就是在自然环境下实现的,她没有系统地针对性地参加课程,也没有以学汉语为主要目的,她只是生活在中国,不断的输入让她掌握了汉语的语音和含义,不断地输出让她有机会在真实的言语交际中操练汉语,因此她在长年累月中习得了汉语,而且是具有方言特色的汉语。

二语习得研究与外语教学

二语习得研究与外语教学

二语习得研究与外语教学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二语习得研究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及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二语习得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领域,融合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介绍二语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然后分析这些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影响。

本文还将讨论当前二语习得研究的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如二语习得者的个体差异、学习环境的影响以及新技术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等。

本文将对未来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在外语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利用二语习得研究的成果,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二语习得理论框架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是一个复杂且多元的过程,涉及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观点。

为了全面理解二语习得的过程和机制,我们需要构建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

这一框架不仅包括经典的二语习得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互动主义,还需要纳入近年来的新兴理论和研究成果,如动态系统理论和神经语言学等。

行为主义理论主张通过刺激和反应来塑造学习者的语言行为,认为语言学习是通过模仿和反复练习来实现的。

这一理论在外语教学中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和控制性,注重机械练习和纠错。

然而,行为主义理论忽视了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和认知能力,因此无法完全解释二语习得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认知主义理论则强调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和认知能力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这一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推理、分析和归纳等方式理解语言的规则和结构。

在外语教学中,认知主义理论提倡采用发现式学习和任务型教学等方法,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互动主义理论则注重语言学习中的社会互动和语境因素。

这一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相互促进。

关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认知心理分析

关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认知心理分析

关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认知心理分析一、本文概述语言是人类交流、表达、学习和思考的重要工具。

第二语言习得,作为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深入剖析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心理机制,以期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我们将首先回顾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指出认知心理学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如信息加工理论、认知结构理论、元认知理论等,并探讨这些理论如何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分析。

接着,我们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探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现象,揭示这些心理现象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和机制。

我们还将关注个体差异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以及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认知障碍和策略。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我们将通过梳理和分析相关文献,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最新进展和趋势;通过理论分析,揭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认知心理机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指出认知心理学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贡献和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二、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基本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中,有几种基本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对习得过程深入理解的框架。

这些理论涵盖了语言学习的不同方面,包括认知、情感、社会和文化因素。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形成的。

这种理论强调模仿和反复练习的重要性,认为第二语言是通过模仿母语者的行为并经过反复实践而习得的。

认知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则强调语言学习的内部心理过程。

它认为语言习得涉及到认知策略、语言规则和知识的内部化。

这种理论重视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过程,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语言学习的效果。

浅析二语习得的几点影响因素

浅析二语习得的几点影响因素

浅析二语习得的几点影响因素摘要:母语,语言环境以及个人心理特点中的不同方面会对二语习得产生重要影响。

除此之外,年龄以及其他一些外在因素也对二语习得产生一定影响,了解和认识这些方面对二语习得者的第二语言习得有非常大的帮助和影响。

关键词:母语;学习观念;动机;学习策略;语言学能倾向;认知风格第二语言习得,通常简称二语习得,是指人们逐步提高第二语言或外语能力水平的过程(王宗炎,1985)。

二语习得涉及语言的、认知的、环境的等多方面的因素。

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母语与第二语言习得对二语习得本质与过程的不同的认识形成了行为主义、心灵认知和社会认知三种不同认识论下的二语习得理论与范式。

迁移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Lado在跨文化语言学(Lado,R.1957),是指已有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获得的影响。

从迁移的影响效果来看,迁移可分为正迁移(促进作用)和负迁移(干扰作用)。

如果母语与第二语言的特点相似或相同则母语会促进第二语言的最终习得。

反之,如果母语和第二语言的特点差异比较大则会产生负迁移,这种迁移会使得语言学习困难较大或错误增多。

语言迁移又可分为语际迁移和语内迁移。

语际迁移是指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的迁移,这种迁移会对语言的习得产生很明显的影响。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常不由自主地认为英语的表达与汉语相似或一致,在表达某种意思时,他就会使用汉语的表达方式、语法特点、发音方式来表达英语中非常不同的概念。

例1.Please receive my apologize.(apology)。

在这句话中,语句使用者错误的使用了动词来代替本应是名词的词。

汉语使用中词性的使用比较灵活,有的词既可以做名词,也可以做动词,但英语这种更重形合的语言则更注重形式本身。

因此,如果用汉语的规则去学习英语,无疑会让英语的学习困难变大。

二、语言环境与第二语言习得对语言环境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以曾葡初教授来看,他把语言学习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种。

第二语言习得之概论

第二语言习得之概论

第二语言习得之概论首先,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一语言习得有所不同。

第一语言习得是指婴儿从出生开始,通过听、说等方式自然而然地掌握母语的过程。

相比之下,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在已掌握一种语言的基础上,学习并使用另一种语言。

学习一门新的语言需要借助外部资源,如教材、教师等。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领域,有许多理论来解释这个过程。

其中最著名的是克拉申提出的输入假设和通信策略假设。

输入假设认为学习者只能通过大量和适度难度的输入来习得第二语言。

而通信策略假设则关注学习者为了完成交际目标而使用的一系列策略。

另外,还有赖尔森-强度假设认为情感和情绪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个体差异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不同人对语言习得的天赋和能力各不相同。

例如,有些人天生对语音的敏感度较高,可以更容易地习得发音。

其次,语言输入的质量和数量也会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影响。

学习者需要接触到足够地有意义和丰富的语言输入。

此外,社会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学习者所处的语言社群以及相关的文化因素都会对语言习得产生影响。

第二语言习得的策略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学习者使用各种策略来帮助他们习得第二语言。

例如,重组策略是指学习者将已知的语言元素重组成新的语言形式。

还有输出策略,即通过使用新学的语言来练习和巩固。

这些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帮助学习者更快地习得第二语言。

除了理论和策略,教学方法也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注重语法规则和翻译。

而现代的语言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真实交际。

例如,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习者在语境中进行真实的交际实践。

总而言之,第二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个体差异、语言输入、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理解这些因素对于发展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有效的第二语言习得计划非常重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概论。

年龄与第二语言习得

年龄与第二语言习得

年龄与第二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是指一个人在掌握母语之后,学习一种新的语言的过程。

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影响着一个人学习第二语言的能力。

在过去的研究中,年龄被认为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影响着第二语言习得的成果。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尽管年龄确实会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一些影响,但并非完全决定性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不同年龄段的人在习得第二语言方面的优势和挑战。

首先,幼儿期被认为是最佳的第二语言习得时期。

在幼儿期,大脑处于发育的高峰时期,语言的习得能力较强。

研究表明,幼儿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更具有听觉和发音的优势,他们能够轻松地模仿和掌握新的语音和语调。

此外,幼儿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更加自然,不会受到母语的干扰,更容易形成正确的语言结构和习惯用法。

因此,幼儿在学习第二语言方面往往进展迅速,并且能够获得更地道的语言表达。

然而,成年人也具有他们自己的优势和挑战。

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更有条理和系统,能够更好地利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学习策略。

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可以将新的语言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成年人在语言学习方面更有意识和自我评估的能力,能够更有效地规划和调整学习策略。

然而,成年人的习得过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比如,成年人可能受到母语的干扰,会在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

此外,成年人在语言习得方面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具备更强的毅力和耐心。

除了幼儿期和成年期,青少年也是一个重要的第二语言习得时期。

在青少年期,大脑依然处于发育的阶段,语言习得能力也相对较强。

青少年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认知和分析能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规则和结构。

同时,青少年也拥有更强的社交意识和交际能力,能够更好地参与语言互动和实践,提高语言运用的流利度和综合能力。

然而,青少年在习得第二语言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

他们可能会受到学校课业和社交活动的压力影响,导致学习时间和精力的分散。

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学习第二语言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技能。

随着跨国交流的增加,掌握一门外语不仅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还有助于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机会。

本文将探讨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有效的学习方法。

重要性第二语言的习得对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学习第二语言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其次,掌握第二语言可以扩大个人的视野,提高沟通能力,有助于解决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和困难。

另外,学习第二语言还可以增强个人的认知能力,促进大脑的灵活性和思维方式的多样性。

影响因素第二语言习得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个体因素是决定第二语言习得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风格等。

同时,环境因素也对第二语言的习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语言输入的频率和质量、社会支持和认可等。

此外,学习方法和教学资源也会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效果,因此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和资源对提高第二语言水平至关重要。

有效的学习方法要提高第二语言的习得效果,有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值得尝试。

首先,多听多说是提高口语能力的关键,可以通过模仿和实践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其次,阅读和写作也是提高语言能力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和写作来扩大词汇量和提高语感。

另外,参加语言交流活动和与母语人士进行互动也是提高语言水平的有效途径,可以帮助加深对语言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之,第二语言的习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实践。

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耐心,才能够真正掌握一门外语,提高综合语言能力,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目标。

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第二语言水平,迎接更广阔的国际交流机遇。

第二语言习得概

第二语言习得概

一、名词解释1、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里语法,这种语法是一种“隐形的”而不是一种“显性的”语言知识。

2、语言表达指的是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3、前系统偏误:学习者还没有意识到目的语的特点的规则时发生的偏误,是凌乱无序的,学习者也不知道为什么选择了这种特定的规则形式。

4、系统偏误:学习者能够发现一些特定的规则,但这些规则往往是错误的,而且也不能纠正错的规则。

5、后系统偏误:学习者了解正确的规则,但在运用时出现了偏误。

6、僵化:是存在于“潜在的心理结构”中的一种机制,表现为某种母语背景的第二语言学习者会在目的语习得的某个阶段上停滞不前,无论学习者年龄大小,也无论其是否继续学习。

僵化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所谓的“回退”现象。

7、习得的知识:指学习者运用第二语言进行自然的交际,通过有意义的交际,学习者接触的是“可理解输入”。

8、学习的知识:指学习者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二语言的形式特征上,通过有意识的学习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规则的知识。

9、沉默期:主要指习得者没有足够能力讲话的那段时间,短至几小时,长达几个月。

在此期间,幼儿通过听对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进行加工和整理。

经过这段沉默期后,幼儿似乎下意识地习得了输入的语言。

10、社会距离:指学习者与目的文化群体相互接触的程度而言的11、“融入策略”: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面对目的语群体文化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包括“同化策略”、“保留策略”、“适应策略”三种。

12、“同化策略”: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面对目的语群体时放弃了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接受了目的语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13、“适应策略”: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一方面保留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也接受了目的语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14、“文化休克”:学习者由于两种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精神紊乱、压抑、恐惧等。

15、“刺激贫乏论”:语言输入是贫乏的,学习者不可能通过外在的语言输入获得完整的语言能力。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文化因素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文化因素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文化因素及其教学启示耿璐(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锦州 121000)摘 要: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文化因素始终存在于外语学习的背后,并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障碍之一。

本文将叙述文化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并针对文化因素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字:文化因素;第二语言习得;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1.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文化因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学习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化。

中国人是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学习英语的,从本质上说,教授中国人英语,是使两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过程;是在已经形成的中国语言文化环境中移入、吸收和消化英语语言文化,进而在学习者身上生成一种双文化能力的过程。

因此,有些现代语言学家也称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就是第二文化的习得过程。

J. Schumann创立的文化移入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是现代外语学习的主要理论之一。

Schumann(1978)在阐述其文化移入模式时指出:外语习得是文化移入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文化移入将决定他对该语言的掌握程度。

这种假设的内容是如果学习者能够主动适应或接受目的语社区的文化,那么第二语言的学习成功的机率就高。

学习者适应目的语社区的程度以及他与目的语社区文化保持的社会或心理的距离程度,将决定学习者与目的语的接触量,从而影响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成功率。

如果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忽视文化因素的影响,即使优秀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和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也可能因此而产生障碍。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文化中学语言,将外语学习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是外语学习的有效途径。

2. 文化因素对交际能力的影响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学者已经把注意力从50年代的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过渡到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交际能力)并重的阶段。

德尔・海姆斯(Dell Hymes)于1972年提出的交际能力学说主要强调语言使用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即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和干扰。

兴趣、需要——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

兴趣、需要——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
收稿 日期 : 0 1 0 — O 2 1 - 1 1
大量的 阳江人 尤其是 阳江 本地 的小朋 友 ,用 阳江话 交流
会 比用其他语 言更方便 ,这样能使他们 更好地融 进 当地
小朋友 的游戏 圈子 里 , 拥有更 多 的玩伴 , 玩得更 开心 。对
普通话 的习得 ,是 因为在本单位 里 ,有着来 自各 地 的老 师, 普通话 是大人们彼 此交流 的共 同语 。与父母 ~样 . 他
容 慧华
( 江 职业 技 术 学 院 , 阳 广东 阳江 5 9 0 ) 2 5 0

要 : 过 对 第 二 语 言 习得 的几 个 实例 的 研 究 分 析 , 证 年 龄 、 境 等 外 因不 是 影 响 人 们 语 言 习得 的 主 要 原 因 , 通 推 环 真
正 对 人 们 的 语 言 习得造 成直 接 影 响 的是 人 们 对 某 种 语 言 的 兴趣 、 习得该 语 言 的 需 要等 内在 心 理 条 件 。 对
赋 。如 果 有 着 浓 厚 的 兴趣 和强 烈 的 习得 需 要 , 管 年 龄 大 不
小、 环境 状况 如何 , 人们 都会主 动地创 造条件 去学 习 , 最 终达到驾驭它 的 目的 ; 相反 , 若对 其缺乏兴趣 或没 有相应 的需要 , 人们 就会失 去学 习的动 机 , 消极 的学 习态度 , 持
20, . 08 )
[ 稿 : 中奇 审 岳
责编 : 卓
影]
接 受 、 同与 习得 。第 二 语 言 的 习 得 是 非 常 复 杂 的 过 程 , 认
英语带 子 , 看美 国影片 , 一个 人 自言 自语 地说着 英语 , 还
经常参加外语 系学生 的“ 英语角 ” 活动 。最后 , 在别 的同学

二语习得知识梳理

二语习得知识梳理

Second Language Acqu isition /SLA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

人们从社会、心理、语言学等角度去研究它。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大概形成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已有35年的历史。

它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学习者学习第二外语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描写,并分析影响二语习得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二语习得研究是个新领域,大都借用母语研究、教育学研究或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

概括地说,这一领域的研究是为了系统地探讨二语习得的本质和习得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描述学习者如何获得第二语言以及解释为什么学习者能够获得第二语言。

到目前为止,二语习得的研究范围远比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广,涉及语言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等众多方面。

早期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教学法的附庸,为服务提高教学质量而存在,1967年Larry Selinke r在《语言迁移》这本专著第一次提出中介语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从此有了自己的研究领域而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现时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涉及三大领域,即中介语研究,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和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

1994年美国费城Temple 大学教育学院二语英语教学教授Rod Ellis撰写巨著《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教科书。

该书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勾画了整本书的概念框架。

第二部分总结了有关学习者语言本质的主要理论,包括学习者错误,发展模式,语言变项和语用特征。

第三部分从外部因素解释第二语言的习得,主要阐述社会因素和输入/交互的作用。

第四部分从内部因素解释第二语言的习得,包括语言迁移、认知论解释和语言普遍性。

第五部分将讨论的重点从学习转移到学习者,论述了第二语言习得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策略。

第六部分是关于课堂英语教学的论述,讨论了课堂交互和正规教学的有关理论。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因素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因素

题目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因素AcknowledgementsThanks for giving me this chance to achieve this paper and to make the conclusion for my four years‟education. Through writing this paper, I have gained more knowledge than I supposed.My sincere thanks are due to my supervisor, Mis. Hu Xiaorong for helping me to clarify my thought and sharpen my thinking.Here, I also want to give my thanks to other teachers and my classments who gave me much help. Thank you!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people graduall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is paper mainly makes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illustrates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nd ananlyzes problems and developing trends. The factor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earning, and become an integral i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Key Word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Factors; Age; Social Environment摘要随着语言的发展,第二语言的习得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和研究。

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因素及教学启示

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因素及教学启示
示。
情 感 因 素
自尊 心
态 度 兴 趣 其 它 合 计
2 1 . 4 7
1 1 . 3 O 7 . 8 7 2 . o 0 . 9 9 . 9 8
5 5 : 4 5
49 : 51 5 0 : 5 0 | {
由此 可 见 , 在 学 习语 言 的过 程 中 , 除 了 受 语 言 材 料 这 一 客 观 因素 影 响 之 外 , 学习者 的焦虑 、 抑 制 和 自信 、 自尊 心 等
2 0 1 3年第 3期 ( 总第1 3 9 期)
牡丹 江教 育学 院 学报
J OURNAL OF M UDANJ I ANG C OL LEGE OF EDUCATI ON
No.3。 2 01 3
Se r i a l N o .1 相 关 因素 及 教 学 启 示
二、 情 感 因 素 情 感 是 指 学 习 者 在 学 习 过 程 中避 免 不 了地 会 受 到 感 情、 感觉 、 情绪 、 态度的影响 , 这 种 因 子 影 响程 度 的 大 小 , 决
影 响 因素 名 称 影 响度 ( 1 o o ) 男 女 比 ( , 近似值) 焦 虑 2 5 . 2 5 4 3: 5 7 抑 制 2 2 . 1 8 7 1 : 2 9 动 机 9 . 9 1 51 : 4 9

引言

二语 习 得 起 源 于 2 O世 纪 6 O年 代 末 至 7 O年代 初 , 西 方 些 学 者 在研 究语 言 习 得 时 提 出 中介 语 理 论 , 从而 开始 了
王 珠 红
( 厦 门软件职 业技 术学 院 ,福 建 厦 门 3 6 1 0 2 4 )
[ 摘 要 ] 二 语 习得 是 指 掌握 母 语 后 获 得 第 二 种 语 言 的 过 程 , 也 是 一 种 对 语 言的 学 习 。西 方 学 者 尤 其 是 语

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外在和内在因素研究

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外在和内在因素研究

2362020年40期总第532期ENGLISH ON CAMPUS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外在和内在因素研究文/刘 倩2.年龄。

针对第二语言学习复杂和多样性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的个体因素也不容忽视。

同样年龄的学习者在相同的教室里,其学习表现也会有所差异,其中影响语言学习的生理因素就是年龄。

1959年,著名学者Robert和Penfield率先提出著名的有关语言学习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假说。

“关键期”这一术语最初来自发育神经学,经典的观点认为,生物早期发育过程中存在一个时间窗口,即关键期。

这一观点对不同系统存在不同的影响,语言作为一种高级认知功能,也存在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期。

早期的“狼孩”事件为语言学习关键期的存在提供了生动的例证。

20世纪60年代,著名心理语言学家罗菲尔德(Lenneberg)提出著名的语言学习关键期,随后人们越来越注重年龄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在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同样学习一门语言,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因生理条件不同,儿童和青少年的发音器官和肌肉还没有定型,模仿能力强,大脑未固定化,所以可以学到地道的发音,其大脑的可塑性更强。

3.环境。

语言的接受既是天然过程的产物,也是环境因素的产物,环境对学习者的学习起着决定性作用。

婴儿对语言的学习主要是从环境中获得的,所有学习者语言学习的内容可能不尽相同,这归根结底是因为生活环境不同所带来的差异。

语言学习的影响因素包括外在的客观环境因素和生活的主观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了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选择以及策略使用的成效。

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环境虽然有所提高,但整体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外语教学具有学生数量要少、交流多、设备齐全的特点。

但就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的外语教学班级人数较多,学生之间难以进行充分的交流。

虽然很多地区具备了多媒体和语音室教学条件,但设备的可用数量和学生的数量比例不成正比。

不同地区的外语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但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有幸能受教于这样的名师。

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教学方法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教学方法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教学方法研究引言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教学方法一直是语言学和教育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并研究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对于教育者和学习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第二语言习得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外语教学方法的研究现状,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第二语言习得的概念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是指一个人在掌握自己的母语之后,通过学习和使用另一种语言来达到交际的能力。

和母语习得不同,第二语言习得通常发生在学校或其他特定环境下,通常需要系统的教学引导。

第二语言习得与母语习得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其中包括语言输入、语言产出和反馈等环节。

然而,第二语言习得与母语习得也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年龄因素:第二语言习得主要发生在成年期,而母语习得则主要发生在儿童期。

2.学习策略:第二语言习得者通常会运用一些学习策略来促进自己的学习,而儿童在母语习得过程中则主要依靠自然环境的输入。

3.语言学习背景:第二语言习得者通常已经掌握了一门或多门母语,而母语习得者处于没有语言基础的起点。

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因素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个人因素个人因素是指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个体内在因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动机:学习者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和兴趣程度会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2.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能力和学习策略上存在差异,这将直接影响到其第二语言习得的速度和质量。

3.第一语言背景:学习者的母语对于第二语言习得有一定影响,母语差异会影响到学习者的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习得。

4.年龄:年龄会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一定的影响,儿童一般更容易习得第二语言。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授第二语言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技巧和方式,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试论影响儿童二语习得的因素

试论影响儿童二语习得的因素

试论影响儿童二语习得的因素试论影响儿童二语习得的因素1. 引言如今,全球日益加强的全球化趋势和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得儿童二语习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儿童期是语言学习的黄金阶段,早期二语习得对于儿童的成长和未来的学习能力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理解影响儿童二语习得的因素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至关重要。

2. 语言输入量语言输入量是儿童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较高的语言输入量可以促进儿童语言的习得和发展。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丰富语言环境,如听到正确的语音、语法和词汇,有助于他们模仿和吸收新的语言知识。

因此,提供给儿童足够的语言输入将对他们的二语习得产生积极的影响。

3. 社交互动社交互动是儿童二语习得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与说同一语言的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儿童可以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和反馈,提高他们的语言习得能力。

家庭成员、朋友和学校环境都可以提供有效的社交互动机会。

这些交流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掌握日常交流所需的语言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情感态度情感态度也被认为是影响儿童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

积极的情感态度可以促使儿童更加主动和愿意去学习新的语言。

相比于被动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二语学习中能够提高儿童的学习效果。

因此,教育者和家长应该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培养儿童对于学习二语的兴趣和自信心。

5. 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

每个儿童都具有独特的学习方式、学习速度和学习习惯。

一些儿童可能对于语言学习更加敏感和自然,习得新语言的速度相对较快。

而另一些儿童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适应新的语言环境。

因此,教育者和家长应该根据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语言教育方案,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6. 总结影响儿童二语习得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语言输入量、社交互动、情感态度和个体差异等因素都对儿童的二语习得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育者和家长应该意识到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儿童的二语习得。

_影响二语习得的个体因素

_影响二语习得的个体因素

_影响二语习得的个体因素二语习得是指人们在习得了第一种语言之后所进行的第二种语言习得。

由于学习者在进行第二语言学习之前,已经掌握了本族语的语言机制和本民族的心理文化特征,母语迁移现象不可避免。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从一出生就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扩大,这种差异也体现在二语习得中。

二语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因素有很多,如认知风格、个体智商、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性别差异、年龄因素、文化背景和社会心理等,但最基本的差异因素是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

三种个体差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二语习得的效果。

一、影响二语习得的主要个体因素(1)年龄。

年龄在二语习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事实已经被大家普遍接受。

有观点认为: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习得第二语言,他们更容易模仿当地人的语音语调,迅速地融入当地的语言群体,比成年人更容易适应这个语言的社会。

然而,一些研究者并不同意这个观点。

首先,什么是“更好的学习者”? 如果说学习速度是首要的衡量标准,那么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在这个方面其实并没有优势。

另外,儿童和成人在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中也有也会各自的优势。

在诸如语言娴熟度方面的语言学习任务上儿童较有优势,但成人往往在形态学和句法学上学得更多。

(2)学习风格。

1954年,美国学者Herbert Thelen 首先提出学习风格这一概念。

该概念源于心理学中的认知风格,又与心理学中的潜在特质理论有诸多共通之处。

潜在特质理论认为,人类行为存在着相对持久的、可以确定的方面,如风格、特征和类型等,同时,由于特质的相对稳定性,因而是一种可靠的预测人类行为的方式。

后来,通过Gestalt心理学中场独立和场依赖两个对立的概念,学习风格被引入到第二语言的学习研究中来。

不同的学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理论框架下,都试图给出一个完整的定义,每一个习得者个体也会体现认知风格上的差异,如场独立和场依赖、分析与综合、冲动与思考、具体顺序学习和抽象随机学习之间的差异与对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2 -
各种理 论提出的 假设不同 ,看法 不一,但 终归有了 一些共 识: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学习肯定有影响,这种影响的过程 被 称作“语言迁移”。说到迁移的性质,“对比分析”理论认 为 有正负之分,正迁移起促进作用,能帮助学习者学习第二 语 言。负迁移则为干扰因素,给学习带来困难,是造成语言 偏 误的根源之一。尽管以后出现了不少新的观点,但正负迁 移 说依然有着广泛的影响。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教学研究
2009 年第 2 期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主要因素
孙茂华
(大连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8)
摘 要:在新教程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外语教育正经历由传统教学法向交际型、任务型等新的多元化教
学 法的过渡和转 变。新一 轮课程改 革提出新的理 念和原则 :强调学习 者个性发展 的“以人 为本”的教 育思
一、学习者 语言的使用和习得中最为重要的是,语言是一种社会现 象,人与其他动物最大区别 是酷爱社会交流和语言 交流。社 会语言学因素对第二语言习 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学 习者本身不是整齐划一的。 在性别、年龄、文化、 社会经济 情况、家庭背景、对学习语 言的期望等方面的不同 会影响他 们的语言学习。Schumann 的文化 适应模式 (the Acculturation Model) 理论认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成功程度决定于学习者对所 学语言与文化的适应程度或 社会距离。社会距离是 学习者在 所学语言和文化体系的群体 接触时产生的。距离越 近,学习 越容易成功 。文化适应的 4 个主要阶段 :(1) 原有印象和 兴奋阶段 ; (2)表 面了解和文化冲击阶段;(3) 深层了解 和混乱交融 阶段;(4) 移情和 调整阶段。人的 因素与语言 学习相互影响的另一个方面是第二语言学习与双语 教育,争 论的主要问题是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是否使用或在多 长时间内 使用母语。总之,语言的学习和使用,选择和学习 哪一种变 体,使用什么样的语体,都会受到社会、政治、文 化、经济 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受到语言使用者各种因素的影 响。语言 使用者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第一位重要的因素。 二、语言 语言本身的特征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涉及的领域有: 母语对学习新的语言的影响,语言间不同规则的影 响,语言 内不同规则的影响,中介语以及失误与错误的区别。 1. 母语 对学习新的语言的影响。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 影响是心理语言学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对此,
中图分类号:G6 42. 4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672- 5646(2009)02- 趋于成熟和规范的 表现。综观 20 世纪外语教学的发展,教学 方法的探讨是主 流,从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到听说法,从情景教学法、交际法 到认知法,从全身动作反映法、暗示法到任务教学法,先是流 派纷呈,后是多元并存,可称之为“方法的时代”( Rogers, 2000)。六七十年 代以来,随着 应用语言学的不断发 展,第 二语言习 得研究 已成为一 门综合 学科,其 特点有多 学科交 叉,理论与实践并重,以语 言描写理论、语言学习 理论、语 言使用理 论为基 础,涉及 语言学 、教育学 、心理学 、社会 学、语言测试学及计算机辅 助教学等相关领域。第 二语言习 得研究旨在探索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规律和特点。
输入是指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者听到或接受到的并能作为学习对象的语言而二语习得是指在应用语言学中人们逐步提高其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的过程jcrichard1992p407当二语学习者获得语言输入时二语习得才有可能产生然而在输入机制输入形式以及输入与输出关系等对于二语习得所起的作用方面语言学家们持有不同的观点
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语言迁移?20 世纪 50 年代的 “对比分析”论认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会把第一语言的 特 性和结构转接到第二语言,因而在母语和目的语的相同之 处 会产生正迁移,反之则出现负迁移,出现语言误差。也可 以 说,学习过程中的错误主要源自母语,母语和目的语的差 别 越大,负迁移现象也就越多,学习的困难也就越大。语言 错 误并不都出现在两种语言的差异之处,而恰是在母语和目 的 语结构相似之处更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困难。但第二语言学 习 者的语 言错误, 一部分是 与自然 学习顺序 相关的发 展性偏 误,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并非都是母语干扰的结果。
三、关注 “关注”是整个语言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 概念,包 含 了语言教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因为关注是外部世界、 语 言输入和学习者思想与感情的通道。关注影响着语言学习 的 每一个方面,又受其影响。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学生应学 会 关注重要的、有意义的信息,而不是枝节的,间接的信息。 1. 语言 输入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输入和关注是第二 语 言习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学生接触到的语言先 是 输入 (input),经过学生的关注,成为吸收的语言 (intake),最 后成为掌握的语言。输入是指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者听到或 接 受到的并能作为 学习对象的语言(J.C,Richard.1992,P.227), 而二语习得是指在应用语言学中人们逐步提高其第二语言 或 外语水平的 过程(J.C,Richard.1992,P.407)。我们知道,只 有 当二语学习者获得语言输入时,二语习得才有可能产生, 然 而,在输入机制、输入形式以及输入与输出关系等对于二 语 习得所起的作用方面,语言学家们持有不同的观点。 Tomlin 和 Villa 认为,察觉是 关注的目 的和核心, 指参 与和选择具 体信息的过程。 但察觉不 是语言习得过 程中惟 一要素。学习者还会运用意识、机敏和定位。第二语言习 得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的模式为:第二语 言输入→ (意识)、( 机敏)、(定 位)→ 察觉→ 语言习得。模 式试图说明意识 、机敏和定位 三要素 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 师和学生在关注过程中 注意培养 和利用三要素,会 提高学习效率。
想;强调语言学习与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强调语言目标的新内涵——知识、技能、策略、 文化和情 感等 ,
强调语境教学与综合全面评价理论的引进。这具有丰富内涵的理念,需要广大教师学习和了 解。对第 二语 言
习得中主要因素进行多视角的讨论、分析和介绍,不断探索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规律和特点。
关键词:二语习得主要因素 ; 学习者 ; 语言 ; 关注 ; 认知 ; 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