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实验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及肠化生的相关性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及肠化生的相关性研究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及 肠化生的相关性研究
目录
研究背景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社会 经济状况、卫生状况、家庭环境等因素相关。 近年来研究表明,Hp感染率及其相关疾病(如慢 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发病率在发达国家 和经济发展快的发展中国家逐年下降↓。
目录
张冬红,周丽雅,林三仁,丁士刚,黄永辉,顾芳,张莉,李渊,崔荣丽,孟灵梅,闫秀娥,张静.山东和北京 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9,48(12):1004-1007.
目录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目录
目录
研究一
1.
2.
3.
4.
结果显示: Hp感染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高度相关,与胃溃疡、慢性浅 表活动性胃炎、早期胃癌显著相关,与单纯萎缩性胃炎、 萎缩胃炎伴肠化生、胃增生性息肉亦相关; 进展期胃癌的Hp感染率与慢性非活动性胃炎相比较,差异 无显著性; 各型胃癌中以腺癌Hp检出率高,与粘液细胞癌Hp检出率( 30%)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各型肠化生之间的Hp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目录
结论
1. 2. 3. 4. 5.
胃癌高发人群获得感染年龄较早; Hp感染与肠化生的发生显著相关; 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相关性; 近十多年来Hp感染率在中国人群中有下降趋势; 胃癌高发区儿童和成人Hp感染率显著高于胃癌低 发区,Hp感染可能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目录
杨润宽,林三仁,雷道年,叶嗣懋,陈卫红,李永华,李益农,周丽雅,王润田.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 相关性研究[J]. 中华消化杂志,1997,05:251-253

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相关性研究

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相关性研究

胃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其在世界癌症死亡率排行榜中仍排在第二位。

2016年1月最新发布的《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中也指出,我国的胃癌发病率、死亡率均位居第二位[1]。

从病因学上说,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与环境、宿主遗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2]。

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所知的能够在人体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西方发达国家HP 感染率高达5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卫生条件等环境影响,感染率会更高,可高达80%;有文献报道HP感染率与年龄呈正相关,由于HP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胃癌前疾病、胃癌以及胃溃疡的重要相关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患者各方面机能衰退,全身器官以及自身免疫了均下降,随着胃粘膜变薄,粘膜屏障的免疫力也随之下降,从而导致粘膜上皮细胞的类型发生了变化,一些癌前疾病的发病率升高,上皮的正常细胞随之减少,对HP的自我清除能力也下降,故导致HP感染的发病率升高,一定程度也提高了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3]。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1994年将其列为了第一类致癌因子,目前其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及胃癌的相关性研究也取得了较大成就[4]。

但是,目前尚未明确HP感染与上消化疾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胃粘膜屏障学相关,HP 感染对上消化道的肌肉张力的变化产生影响,属于上消化道的胃食管的屏障功能的改变;HP感染可以对胃内容物的性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壁细胞的功能产生了一定的抑制因素[5]。

已有动物实验提示,HP感染会产生壁细胞的抑制蛋白,会抑制胃酸的分泌,因胃癌前疾病中的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发病时也会因HP感染导致胃酸分泌的抑制[6]。

故HP感染以后,会导致胃酸对胃粘膜的损害侵蚀,对胃粘膜细胞类型变化产生影响,三者之间相互影响。

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均为胃粘膜重要的癌前病变。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病及防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病及防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第34卷第11期2018年6月甘肃科技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34 No.11Jun. 2018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病及防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豆传辉(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幽门螺旋杆菌在胃部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是胃部疾病演进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胃癌患者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检出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的相关性研究也得到了进展,同时在临床应用中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对胃癌的治疗和预防的作用也得到了一定的研究。

本文就近些年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探讨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发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治疗状况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胃癌中图分类号:R735.2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1982年由Marshall从胃黏膜活检样本中成功培养和分离。

之后经过临床观察和研究证实,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同时,使用幽门螺旋杆菌制造胃癌动物模型的成功更加证实了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杆菌定为I类致癌原。

1998年日本watanabe T等<1]报道了通过建立蒙古沙土鼠H p模型研究H p的致癌性。

结果显示所有感染H p的蒙古沙土鼠很快出现慢性胃炎,26周后2/3的动物出现肠上皮化生,54周后有1/4发展为胃癌。

再次验证了H p对胃癌的发生有影响作用。

胃癌是最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之内居第四位,死亡率高居第二位。

易发生胃癌的胃部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术后的残胃,这些病变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増生。

大量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的致病因子,H P感染可导致胃炎、胃溃疡的长期存在。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现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现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现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能够寄生在胃黏膜上的螺旋形细菌,是人类胃部最常见的感染源之一。

多年以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许多胃疾病如胃溃疡、慢性胃炎和胃癌等密切相关。

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发现,本文将就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探讨。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根据广泛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人类主要通过口-口接触和食物-口接触途径感染幽门螺杆菌。

这意味着亲密接触(如家庭成员之间)、不洁食品及水源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此外,虫媒也被认为是其中一种可能的传播途径。

母体传播也是导致婴儿和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常见原因。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致病机制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通过其特有的致病因子引起。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尿素酶(urease)和细胞毒素(cytotoxin-associated gene A,简称CagA)。

尿素酶可以将胃内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从而中和胃酸,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给细菌。

CagA则可以通过进入寄主上皮细胞并与其相互作用来引发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并介导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致病因子如细菌表面黏附分子(adhesins)、组蛋白变构酶等也参与了幽门螺杆菌感染过程。

这些致病因子协同作用引发的产物,如氧化应激、促炎性因子和错过免疫反应等,均对宿主组织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系统疾病1. 胃溃疡:多数胃溃疡患者(超过80%)被证实为幽门螺杆菌感染。

细菌通过破坏胃粘膜抵御感染,引起黏膜屏障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胃酸和消化酶对黏膜产生直接损害。

2. 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是最常见的胃部疾病之一。

感染后,机体会产生炎性细胞浸润和局部免疫反应,释放大量促炎因子和氧自由基等,导致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坏死以及纤维化。

3. 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展的重要诱导因素之一。

细菌引起的持久慢性肠上皮炎症可导致DNA突变、细胞增殖异常以及凋亡抑制等,从而增加了癌前期阶段及早期癌变的风险。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进展
1 9 8 2 ,6 9 ( 1 0) : 6 1 3 — 6 1 6 .
发现以下一点 即应治疗 : ①肠内容物或气体从引 流管引流出来 ;②直肠指诊可触及吻合 口有瘘 口; ③
消化 道造 影可见 造影 剂 流 出。
2 . 1 保 守治疗 首要前提是保持引流管通畅 , 避免阻
塞管 口。其次是加强营养支持 , 维持内环境稳定 , 特别 注意磷代谢 的异 常改变 。再次是针对性的使用抗生 素, 适 当交替使用 生长激 素和生长抑素 , 缓解肠道水
肿, 改善微循环 。中医药可通过直肠给药直接与吻合 口接触 , 达到活血祛瘀 、 消炎止痛 、 益气养血 、 提高免
疫力 的 目的 。
[ 3 ] 汪建平 , 吴小剑 , 宋新明 , 等. 不同时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保肛 率
的变化及其因素分析 [ J ] . 中华 胃肠外科杂志 , 2 0 0 6 , 9( 2 ) : 1 0 7 —
1 l O .
[ 4 ] K a n e l l o s I , V a s i l i a d i s K, A n g e l o p o u l o s S , e t 1. a A n a s t o m o t i c l e a k a g e f o l l o w i n g nt a e r i o r r e s e c t i o n f o r r e c t a l c nc a e r[ J ] . T e c h n i q u e s i n
a na s t o mo t i c l e a k a g e f o l l o wi n g t h e r e s e c t i o n o f s i g mo i d nd a r e c t l a

幽门螺杆菌致胃癌发生的机制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致胃癌发生的机制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致胃癌发生的机制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消化系统中的细菌,在人群中感染率相当高。

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的关系密切,然而这种机制还存在许多争议和未知。

幽门螺杆菌引起胃癌的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1. 直接的炎症反应:当幽门螺杆菌感染人体胃部后,会引起胃部的炎症反应,包括白细胞浸润,细胞因子释放以及其他细胞的调节等等。

长期的炎症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和修复,而修复过程中会形成许多细胞异常,如结节状胃病和肠化现象等,这些都是胃癌可能的前期病变。

2. 菌素作用:幽门螺杆菌分泌的细菌菌素CagA是其致癌作用的关键因素。

CagA可以调节宿主细胞信号途径,影响细胞增殖和凋亡等基本生理过程。

此外,CagA在诱导恶性细胞增殖上有着独特的角色,它可以触发胃黏膜细胞生长并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促进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3. 免疫反应: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激活,包括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等。

然而,幽门螺杆菌和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深度免疫抑制,这可能会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风险。

总之,以上三个机制都与幽门螺杆菌致胃癌的进程有关。

特别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化现象存在紧密联系,长期观察和临床实践表明通过除幽门螺杆菌抑制胃肠道炎症可能是预防或延
缓胃癌的有效策略,此外,对CagA和免疫抑制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更精细的个性化治疗策略。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研究进展(自己写的大学作业--审核版-带完美参考文献)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研究进展(自己写的大学作业--审核版-带完美参考文献)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诱发基因突变导致胃粘膜上皮癌变的研究进展摘要胃癌是起源于消化道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全球最普遍被诊断的癌症排名第四,死亡率高达第二。

胃癌诱发因素多,形成机制复杂,发病后难以根治,但自从Barry J. Marshall和J. Robin Warren二人发现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以来,各种人类和动物实验证明,Hp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1]。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

近年来,胃癌的基因水平研究有较大进展,本文主要对Hp在诱发胃粘膜细胞基因突变导致胃癌发生率增加的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Hp 基因突变癌基因胃癌p53 端粒酶PKCAbstract Gastric cancer stems from a malignant tumor in the digestive tract epithelial cells, ranked fourth in the the world's most commonly diagnosed cancer, the mortality rate is as high as second. Factors of gastric cancer induced various complexed formation mechanism, the disease is difficult to cure, but since Barry J. Marshall and J. Robin Warren who found Helicobacter pylori (of Helicobacter pylori, has been referred to as of Hp), a variety of human and animal experiments proved that Hp and gastric cancer is closely related to [1]. In 199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IARC (WHO / IARC), Helicobacter pylori was scheduled for class Ⅰcarcinogen original. In recent years, the level of gastric cancer’s gene study progres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 aspects of Hp-induced gastric mucosal cell gene mutation which led to increased incidence of stomach cancer.Keywords Helicobacter pylori,Hp, gene mutations, gastric cancer, cancer gene, p53, telomerase, PKC胃癌起源于胃壁最表层的粘膜上皮细胞,可蔓延胃的各个部位,扩展到胃壁的不同深度。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总论篇1.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幽门螺杆菌及其感染1 概述胃细菌学的研究,长期来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

1983年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对这一领域重要的突破。

此后不久即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它的发现对消化病学、特别是胃十二指肠病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现在已经清楚它是许多慢性胃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发生发展中一个重要致病因子。

1.1 Hp的历史、发现和命名1.1.1 历史背景Marshall在分离到Hp后又回过来探索了历史上的文献,发现这一类细菌实际上早就已经被人注意过。

1893年在狗中,1896年在大鼠和猫中已有人报告在其胃中偶然见到螺形菌。

本世纪初在溃疡性胃癌病人胃内容物中曾找到同样的细菌。

其他报告也证实了这一些发现。

也注意到健康人中未发现这些细菌。

经过30年的努力,在散载的报告中,良性消化性溃疡病人胃中发现了这些细菌。

1938年Doenges 在一份综合性尸解研究报告中提出胃中螺形菌的流行率达43%,但是并未检查出这一细菌与不同的胃部疾病之间的关系。

关于这些细菌在人胃疾病中可能的作用一直存在着争论。

有些研究者提出人们在活检标本中所见到的这种细菌是经口吞服的污染物。

这一假说1959年由于当时的一位有影响的学者palmer发表了1000例胃活检标本大量组织学研究的报告而占了优势。

在此以后对胃的细菌学的兴趣被泼了一盆冷水。

1975年Steer和Colin-Jones报告了胃溃疡病人中胃粘液层下的胃粘膜上发现了细菌,重新引起了人们对胃细菌在消化性溃疡致病机制中作用的兴趣,这提示细菌可能降低胃粘膜的抵抗力,因此易感于溃疡。

Steer等企图分离这一细菌。

结果生长的是绿脓杆菌。

后来仔细审阅文章中的图片提示在粘膜中所见的是一种与绿脓杆菌无关的螺形菌。

现在看来这些作者分离到的绿脓性杆菌可能是来自内窥镜的污染菌,而图片中所见的才是我们现在大家感兴趣的Hp。

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与治疗新策略

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与治疗新策略

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与治疗新策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可以寄生在人类胃黏膜表面的病原菌,被广泛认为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胃部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针对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新的治疗策略也在不断涌现。

1. 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1.1 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征幽门螺杆菌是一株高度适应胃酸环境的微生物,其特征包括弯曲的螺旋形态、快速游动能力和耐受胃酸的外膜结构。

这些特征使得幽门螺杆菌能够在胃内迅速定植并引发胃部疾病。

1.2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经过大量病例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队列研究,科学家们确认了幽门螺杆菌与胃癌之间的密切联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约有70%的胃癌患者同时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1.3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研究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腔—口腔、口腔—消化系统和粪—口传播途径传染人类。

多种环境因素,如人际接触、饮食、卫生条件等,都可能参与到幽门螺杆菌的传播中。

此外,幽门螺杆菌还能通过生物膕(Biofilms)在胃黏膜上形成菌落,进一步加强其侵袭性和耐药性。

2.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新策略2.1 抗生素治疗抗生素联合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幽门螺杆菌消除治疗策略。

一线治疗方案通常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和两种或三种抗生素的组合。

然而,由于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加,一线治疗方案的成功率越来越低。

因此,科学家们正在寻找新的抗生素或药物以及联合治疗方案,并进行针对耐药幽门螺杆菌的个体化治疗研究。

2.2 免疫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的激活。

因此,采用免疫治疗策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其中,疫苗研发是最具潜力的免疫治疗手段之一。

已有研究表明,通过针对幽门螺杆菌的特定抗原设计疫苗,能够有效地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对抗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2.3 益生菌治疗益生菌是指对人体有益的活菌制剂,对于维持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和提高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癌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癌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细胞生长因子的调节 机制来抑 制 细胞 的修 复 ,影响 上皮 的
愈合 ,以致逐渐出现粘膜萎缩 ,肠上皮化生和异 型增生 , 最终导致 胃癌 的发生 。
2 H P感 染 对致癌 物 的形 成 的影响
H P可能通过影响硝酸盐类 、一 氧化氮合成酶 、氧 自由 基等致癌物 质的生成 ,促进 胃癌的发生。 HP可通过直接和 间接作用 影响 亚硝酸类 物质 的形成 。 H P含有 的硝酸盐还原酶能催化硝酸盐还原成 亚硝酸盐 ,在 胃内直接影响亚硝酰胺 ( A N D)合成 。H P也 可通过影 响壁
括尿素酶 、粘液酶、磷脂 酶 A、溶血 素 、细胞 毒素 相关 蛋 白 (y tx soie r ti,C g 、细 胞 空 泡 毒 素 ctoi asc t pt e o n a d o n a A) ( aul ig yo x aA)等。其 中 ,C gA和 V c vcoan t o ,V c t c t a aA被认 为是最 主要 的毒力 因子 ,它 们 可能与 胃癌 的发 生有 关 。 C gA可诱 导 I 8的产生 ,引起 胃粘膜 的炎症反应 。c g a L一 aA
3 H P感 染 与 胃粘膜细 胞增殖 与凋亡
维普资讯
洲n 压 学lg JJ zo dC l 0 u. 2 \’ i huMe o ee06A g '7 4 ’ () - ,
5 3
幽 门螺杆 菌 感染 与 胃粘膜 癌 变关 研 究进 展 系的
宋 耀 综 高 审 光 述, 志安 校
诱 导 I 8的机制已渐明了 ,一方面 H L一 P与胃粘 膜上皮的粘
酸分子的完整性和构 型 ,造成 D A损伤 。脂 质过氧化 物及 N 其降解 产物 ( 醛类 或烃类 )可破坏 细胞膜 的稳定性 和完整

胃癌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研究

胃癌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研究

胃癌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研究引言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居高不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18年全球因胃癌而死亡的人数超过78万,胃癌是各类癌症中的第三高致死率。

因此,了解胃癌的发病机制和相关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胃癌具有重要意义。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主要存在于胃黏膜表面。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与胃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本文将介绍胃癌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相关机制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一、胃癌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1. 流行病学证据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表明,胃癌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非胃癌患者。

此外,研究还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年龄越早,胃癌发病风险越高。

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展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幽门螺杆菌通过其特有的生理活性物质,如细菌毒素、细菌产生的酶等,引起胃黏膜损伤与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进而导致细胞的异常增生和突变,最终可能发展成胃癌。

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亚型的关系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不同亚型的胃癌存在相关性。

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与弥漫型胃癌相关,而不是与肠型胃癌相关。

这可能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关,而不同亚型的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理机制存在差异所导致的。

二、胃癌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机制1. 幽门螺杆菌的特有毒力因子幽门螺杆菌具有一系列特有的毒力因子,如细菌细胞外分泌系统(CagA和VacA)、尿素酶等。

这些毒力因子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CagA蛋白可以影响宿主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干扰细胞生长和凋亡机制,改变胃黏膜细胞的功能,并可能导致细胞增殖和突变。

2. 免疫反应的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宿主免疫反应的异常,包括炎症细胞浸润、白细胞增多和细胞因子的异常产生。

2024幽门螺杆菌领域近十年临床研究进展

2024幽门螺杆菌领域近十年临床研究进展

2024幽门螺杆菌领域近十年临床研究进展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 H. pylori)感染及其相关疾病(胃癌、消化性溃疡、消的良症状、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等)是全球重要的卫生健康问题,尤其在我国H. pylori高感染率地区,影响人群广泛,消耗大量医疗资源,严重威胁国民健康。

过去十年间,国内外在H. pylori 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聚焦在多个研究热点。

一、近十年的研究进展(-)经验性根除治疗锁剂四联方案仍然是国内外H. pylori感染根除治疗的主要推荐方案,世界各国和地区由于H. pylori菌株耐药率的不同、药物可获得性的差异等因素,抗生素的选择侧重存在区别。

相关研究显示,了解大环内酯类、e 诺朗类以及硝基咪嗖类抗生素的既往用药史,有利于更合理地选择根除治疗药物。

全剂量甲硝理通过增加用药频率和剂量,能够有效地提高甲硝理的实际根除疗效。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映喃嗖酶仅能用于难以根除的H. pylori感染患者治疗中。

曾经广受关注的非统剂四联方案,包括序贯方案、伴同方案和杂合方案,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克拉霉素和甲硝嗖的双耐药率较高(超过15% ),未显示出满意的根除疗效;而且该方案不符合目前减少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用药理念,因此未被我国最新的H. pylori感染根除治疗指南所推荐。

双联方案近期备受瞩目,其利用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以及药物基因组学等原理,将阿莫西林的杀菌效果进行了充分的优化,获得了不劣于锌剂四联方案的根除疗效和依从性,以及更佳的安全性,同时有效地减少了高耐药抗生素的使用,因此被我国最新的H. pylori感染根除治疗指南所推荐使用。

新的可用于H. pylori感染根除治疗的药物不断出现,比如头徇映辛用于替代阿莫西林在青霉素过敏患者中的使用;经典四环素难以获得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半合成四环素米诺环素进行替代治疗;钾离子通道酸阻滞剂能够获得比常规质子泵抑制剂更强、更快和更稳定的胃酸抑制效果,可以通过增加抗生素的生物利用度、提高H. pylori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等机制,进一步提高根除疗效。

胃癌的研究进展

胃癌的研究进展

胃癌的研究进展胃癌,即胃部发生的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癌症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胃癌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关于胃癌的研究进展,以期更好地认识胃癌,为胃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一、胃癌的发病机制研究胃癌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等方面的研究。

在基因突变方面,研究发现胃癌经常涉及C-MET、p53、HER2和EGFR等关键基因的突变。

这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细胞增殖、凋亡和转移等异常过程,从而促进胃癌的发展。

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也与胃癌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够激活胃MMP-9、COX-2等蛋白的表达,导致炎症反应和肿瘤相关因子的异常表达,最终导致胃癌的发生。

二、胃癌的分类与诊断进展近年来,对胃癌的分类和诊断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生物学行为特点,胃癌可以分为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固有细胞腺癌等不同亚型。

通过对胃癌亚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的个体化治疗。

此外,为了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研究人员还探索了多种诊断方法,如内窥镜下活检、血清标志物检测以及影像学技术等。

这些研究为胃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胃癌的治疗策略研究胃癌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方法。

然而,传统的治疗手段并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

因此,针对胃癌的治疗策略研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目前,针对HER2阳性胃癌的靶向药物已取得一定的突破,如曲妥珠单抗、司莫芦单抗等。

同时,免疫治疗也被引入到胃癌的治疗中,PD-1/PD-L1抑制剂等药物的应用为胃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此外,通过对胃癌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也有望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

四、胃癌的预防与控制研究胃癌的预防与控制是防治胃癌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预防与控制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研究发现,饮食与胃癌的关系密切,高盐、低蔬菜和低水果摄入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因此,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胃癌具有重要意义。

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关系的 研究进展
目录
OUTLINE




本PPT将从以下三个时间点对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胃癌关系的研究现状及进 展做一简要介绍。 2010年 2012年 2014年
目录
研究背景

自从1982年Warren和Marshall在人胃中发现幽 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 对于Hp与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已经 明确,而Hp与胃癌的关系一直在进行深入的研 究。
目录
周丽雅,崔荣丽.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十年[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8):646-647.
目录
研究背景

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等均证实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可增加胃癌 发病的危险性。1994年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 将Hp列为人类一级致癌因素。
目录
目录
展望

1.
但尚有许多未知领域有待进一步探索,比如:
Hp感染致癌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进一步的研究 将有助于开展靶向治疗、分子筛查诊断等; 目前尚没有研究将细菌毒力因素、宿主免疫反应、环境 因素等多种信息结合起来,建立一种综合性筛查模式, 从而有效地筛选出高危人群进行定期随访和干预; 迄今还没有一个国家实施了普遍的Hp检测和根除计划 来初级预防胃癌的发生,该策略是否可行的确需要更多 的研究来权衡利弊。
目录
2.
3.
周丽雅,宋志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5):349-351.
目录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目录
目录
研究内容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广 西 医学
20 02年 9月 第 2 4卷
第 9期
l9 37
缩 , 导凝 血反 应 , 通 过 后 者 刺 激 介 并
一a分 泌 形
7 陈炜 , 王永 志 , 游碧荣 , . 等 脑梗 塞 患 者血 中 T [ a含量  ̄- F
动 态 变 化 的 意 义 . 疆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l9 ;2 4 :5 新 9 92 ( )22
Ba t e 19 ; () 3 l r nMe bR v 94 6 4 :4 i a
l T u mo d S, a t L nh it 1 o l n P me P, ito s AC. e yo ie g to o r - Wh n c tkn e n y u n re: yo ie n t rs a d C S p too is T e d e rs i e v e t kn ewok N ah lge . rn s N u o e n
8 李怀苏 . 急性脑 梗塞 患者 血 浆 N O和 Ba含量 变 化的
比较 分 析 . 川 省 卫 生 管 理 干 部 学 院 学 报 四
25
2 0 ;0 1 : 0 12 ( )
已取 得 重大进 展 , 今 后 加 N -r O生 成 , 给 予 抗 氧 化 或
的脑 细 胞 损 伤 , 及 寻 找 减 少 以
. a分 泌 和 拮 抗
T Fa的方法 等 , 供 了 可靠 的理 论 依 据 。 N. 提
参 考 文 献
19 ;9 1 )4 9 96 1(0 :0 l 何 国 厚 , 万 铭 , 久 波 , . 梗 死 患 者 血 浆 内 皮 素 水 2 王 刘 等 脑 平 及 钠 钾 泵 钙 泵 活 性 改 变 . 中 与 神 经 疾 病 20 ; 卒 007 ()1 2 ;2 0 l 刘 欣 , 晓 程 , 华 , . 性 脑 梗 死 者 血 浆 内 皮 素 的 变 3 张 杨 等 急 化 及 龙 芪 溶 栓 胶 囊 对 其 影 响 .医 学 理 论 与 实 践 1( )2 4 3 5 :6 l 张 跃 伟 , 正 松 , 怀 璋 , . 皮 素 一 氧 化 氮 在 蛛 网 膜 4 黄 史 等 内 下 腔 出 血 后 脑 血 管 痉 挛 中 的 动 态 变 化 . 中 与 神 经 疾 卒 病 2 0 ; ( )25 0 0 74 : 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部位关系的探讨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部位关系的探讨
p t nsCo cu i n No —c r i c n e lt dt fci n a i t. n ls o e s n a d a a c ri r a e Hp i e t . se o n o
【 e rs at ne H loa epl R p e ee Ky Wod】G r c c ecbc ry r aiu a s si a r c i t o i d r tt s H 阳性率 为 7 . p 3 %。贲 门癌 2 例 , p阳性 者 1 例 ,阳性 率 4 6 H 2
学确诊 的 胃癌 患者 18例 , 2 进行 Hp检测 , 采用快速尿素酶 试验 与病理 染色相 结合 , 两种检 测方法 中任 意一种
阳性定 为 Hp阳性 , 两者均 阴性定为 Hp阴性。 结果 1 8 胃癌患者总的 Hp阳性率为 7 . 贲 门部 胃癌 Hp 2例 34 %, 阳性率 为 4 、 非贲 门部 胃癌 Hp阳性 率为 8 . 两者 比较有显著性 差异 ( < .5 ; l 6 %, 2 04 %, P 00 )HpF, 胃癌患者 中, E陡的 贲 门部和 非贲 门部 胃癌 的人数 构成比为 1 . 28 %和 8 . Hp阴性 的 胃癌 患者 中, 门部 、 72 %; 贲 非贲 门部人数 构成 比 分别为 4 . 1 %和 5 、 P O 1 。结论 非贲门部 胃癌与 Hp感染关 系密切。 2 88 < 、 ) %( 0
Z a au ,a i jn T eP ol opt usa on Q ehn H nnPo i e C ia hoD g o PnJ nu. h epe H s ilfQ  ̄hnc u ̄, usa ea r n ,】 O jc v T xl eh li si bt e ecbc r y rietnadt oi n A s at bet e o p r t rao h e enH loat lin co n epsi s f r i e o e e tn p w i o p o f i h t o o

miRNA在Hp感染相关胃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miRNA在Hp感染相关胃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综述·miRNA 在Hp 感染相关胃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王宁宁,孙明军,田百玲(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阳110001)摘要:幽门螺杆菌(Hp )感染可损伤胃黏膜屏障,通过影响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刺激上皮细胞增殖和修复,诱导上皮细胞恶性转化,是胃癌形成的重要因素。

微小RNA (miRNA )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 ,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可与mRNA 不完全互补结合,使真核生物体内mRNA 降解或抑制其翻译。

目前已证实,miRNA 作为基因转录后的一种调控方式,可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侵袭、转移。

Hp 感染能够影响相关miRNA 表达,通过参与调控细胞生物学行为、表观遗传学修饰等,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胃癌;微小RNA ;幽门螺杆菌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19.10.027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 (2019)10-0093-04通信作者:田百玲(E-mail :tianbailing2010@163.com )胃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与环境因素、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1]。

幽门螺杆菌(Hp )是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最重要的致病因素。

1994年,WHO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Hp 列为Ⅰ类致癌因子。

现已证实,Hp 感染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一演变过程的始动因素。

但Hp 确切的致癌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微小RNA (miRNA )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 ,由21 25个核苷酸组成,具有高度保守性。

miRNA 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可与mRNA 不完全互补结合,使真核生物体内mRNA 降解或抑制其翻译,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

miRNA 已成为近年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有研究发现,胃癌组织可见特异性miRNA 表达谱,说明miRNA 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胃癌高发区全年龄段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研究

胃癌高发区全年龄段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研究

胃癌高发区全年龄段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研究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幽门螺杆菌(H. pylori)是导致胃癌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

本文旨在研究胃癌高发区全年龄段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胃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胃癌高发区由于地理、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胃癌的高发状况。

在这些地区,人们长期以来的饮食习惯、环境污染等因素增加了胃癌的患病风险。

幽门螺杆菌是胃黏膜上的一种常见细菌,被认为是导致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等胃部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对象为胃癌高发区的全年龄段人群,包括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

通过选择多个研究点,收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数据并进行分析,以了解不同年龄段的感染率和流行病学特征。

研究结果显示,在胃癌高发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普遍较高,从儿童到老年人都存在着幽门螺杆菌感染。

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通过家庭成员传播,密切接触是感染的主要途径。

而在成年人和老年人中,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等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研究还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风险的关联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粘膜的慢性炎症,长期存在的炎症状态增加了胃癌的发生风险。

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持续时间和感染强度也与胃癌风险密切相关。

因此,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及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制定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首先,加强对胃癌高发区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同时,加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管理,定期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筛查以及早期干预,降低感染率和发生率。

此外,改善饮食结构,减少高盐、高脂肪、高糖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总之,胃癌高发区全年龄段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为胃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加强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提高防范意识和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生率,保护人们的健康综上所述,幽门螺杆菌感染普遍存在于各个年龄群体中,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和饮食习惯等途径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实验
研究进展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癌发
生存在显着相关性,Hp感染后胃癌发生率增加4倍~9倍,且60%胃癌患者有Hp感染.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正式将Hp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胃癌
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感染、环境因素、营养状况、饮食和遗传等.目前认为Hp感染为胃癌发生的始发因素,而综
合因素决定了胃癌的最后形成.一般认为Hp 本身没有毒性,因此并不直接引起人体细胞DNA突变,其确切作用环节及机制有待进一
步阐明.本文就Hp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实验
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 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
肿瘤相关基因的变化包括原癌基因的
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二种形式.
活化的原癌基因被称为癌基因,郝莹[1]
发现早期胃癌患者H-ras12位点突变率为50%,而正常对照组及浅表性胃炎组未发现H-ras基因突变.Hp感染后易发生C-H-ras 点突变且其产物P21蛋白表达增加,提示Hp 感染与H-ras活化有关.P21蛋白表达增加后持续向细胞内传递信号,引起细胞持续增殖而使细胞代谢异常引起癌变[2-4].Hp感染者c-met原癌基因蛋白表达率明显较未感染者高,且随病情进展,c-met原癌蛋白基因表达亦随之增加[1,5].郭飞[3]发现Hp感染者与未感染者c-met原癌基因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3%和32%.c-met基因编码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receptor,HGFR),过量表达的HGFR 与激活的基质细胞产生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特异性结合,参与肿瘤的形成与进展.Hp感染后原癌基因bcl-2,c-erbB-2亦活化且过量表达[2].
Hp感染后突变率增加,可能与氧自由基作用引起G→A替换,导致8-羟脱氧鸟嘌呤(8-hydroxy deoxyguanosine,8-OH-DG)的
错误复制而使基因失活有关[4].多重肿瘤抑制因子-1基因(multiple tumor suppressor 1,mts1/P16)编码合成P16蛋白,P16蛋白能与CDK4结合,从而抑制CDK4/细胞周期素D复合物的催化活性,最终抑制细胞增生和恶化.Hp感染后易引起mts1/p16基因的缺失从而可能诱导胃粘膜上皮恶性化,高华[6]研究发现P16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在正常胃粘膜为%,而胃癌中仅为20%.
Hp感染后易引起基因突变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Hp感染后胃粘膜处于一种过度的增殖状态,DNA的合成与分裂活跃,DNA错误复制概率增加;高度增殖时DNA修复功能亦下降,且增生活跃时易受各种致癌因子的损伤导致染色体基因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具备了恶性化的条件[3].Hp感染后胃粘膜屏障被破坏,使腔内致癌物更易接近胃上皮细胞,如炎症细胞释放的氧自由基作用于快速增生的胃粘膜上皮干细胞,导致DNA断裂、易位、清除、细胞死亡,引起胞质胞核转导途径的异常,改变了抑制基因和抑制蛋白的活性[3].
2 氧化损伤
Cerutti[7]报道活性氧代谢产物(reactive oxygen metabolites,ROMs)有
致癌作用,它除了引起DNA结构变化外,亦导致胞质和胞核信号传导途径的变化.氧化损伤是导致DNA突变的原因,是自由基作用的结果.自由基产生于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之中.正常机体由于胃粘膜屏障的完整性使胃粘膜不易受自由基的损害,且胃液中的抗坏血酸等抗氧化剂能将其清除.Sarosiel et al[8]证实Hp感染后其产物蛋白酶和脂酶能降解胃粘液屏障,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
CO2和NH3,NH3进一步与H2O作用产生OH-,OH-对上皮细胞有毒性作用,NH3破坏细胞间的紧密连接从而破坏了胃粘膜屏障,这导致:①进入腔内的外源性致癌物质更易接近胃
粘膜上皮细胞;②不断摄入的细菌抗原能促进炎症反应的产生,内源性致癌物质不断增加.虽然Hp本身不产生自由基,但能通过
炎症反应激活炎症细胞,使自由基产生显着增加.Hp定居于胃粘膜上皮细胞后激活免疫炎症反应,大量炎症细胞侵入粘膜下层,释
放一系列细胞因子,如TNFα,IL-1,IL-6,IL-8及趋化因子,它们吸引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在感染部位聚集,并激活中性粒细胞产生自由基.Nguyen et al[9]发现一氧化氮(NO)能引起抑癌基因发生C→T突变,而Hp脂多糖和细胞因子能刺激NO的产生,Hp阳性者胃粘膜NO合成酶显着升高.NO在O2存在时迅速降解产生大量氮氧化物,它具有亚硝基化作用.另外NO 能与O2-作用产生过氧亚硝酸根离子,能进一步降解产生OH-.且Hp感染后胃内抗坏血酸浓度显着降低,使之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下降[10].以上作用导致胃液中自由基浓度及活性在Hp感染阳性者比阴性者显着升高,更易导致粘膜损伤引起DNA突变.
3 亚硝酸盐和亚硝基化合物的增加
已知亚硝酸盐和亚硝基化合物能诱导
胃癌的产生.Gershoff[11]证实胃内高抗坏血酸能阻止胃癌的产生,可能与其灭活自由基、清除亚硝酸盐及亚硝基化合物及其抑制肿瘤DNA、RNA、蛋白质的合成有关.抗坏血酸是维生素C的还原形式,能被胃粘膜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