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教学教案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教案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 通过欣赏《梁祝》,提高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1.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简介介绍《梁祝》的创作背景、作曲家、演奏家及音乐特点。
2. 音乐分析分析《梁祝》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节奏韵律等。
3. 欣赏与讨论播放《梁祝》片段,引导学生欣赏并展开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
2. 欣赏:播放《梁祝》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3. 分析:详细解析《梁祝》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节奏韵律等。
4. 讨论:引导学生就音乐的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展开讨论。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梁祝》的音乐特点及欣赏方法。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简要介绍《梁祝》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
2. 学生能分析《梁祝》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节奏韵律等。
3. 学生能通过欣赏《梁祝》,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1. 教学课件:包含《梁祝》简介、音乐分析等内容。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梁祝》片段。
3. 参考资料:关于《梁祝》的书籍、文章等。
4. 网络资源:可用于查找更多关于《梁祝》的信息。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梁祝》音乐中表达的情感和故事情节。
2. 音乐描绘:让学生尝试用文字描述《梁祝》音乐中的场景和情感。
3.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表演等方式,表达对《梁祝》音乐的感受。
七、实践环节1. 音乐演奏:邀请学生演奏《梁祝》片段,或者使用音乐软件让学生尝试创作类似风格的乐曲。
2. 音乐欣赏会:组织一个小型音乐欣赏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对《梁祝》的理解和创作。
3. 反馈与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表演和创作,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八、拓展学习1. 比较学习:让学生欣赏其他小提琴协奏曲,比较《梁祝》的特点和风格。
梁祝教学教案
梁祝教学教案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梁祝故事,并能够理解其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培养学生对梁祝故事的审美意识和情感共鸣。
3.帮助学生提升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心。
5.通过学习梁祝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爱情与责任的关系。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1. 梁祝故事的讲解- 通过故事背景介绍,让学生了解梁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爱情故事。
- 介绍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让学生对故事有整体的掌握。
-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冲突,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文学表达和情感共鸣- 鼓励学生通过朗读、演讲、写作等方式表达对梁祝故事的情感体验。
- 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和行为进行感悟,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 培养学生对梁祝故事中美好爱情的美学感知和情感共鸣。
3. 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的讨论和辩论,展开对梁祝故事中的一些主题和问题的思考。
- 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逻辑思维,培养言辞表达能力,提升表达思想的能力。
- 指导学生撰写观后感、读后感等文章,锻炼书面表达的能力。
4. 传统文化的鉴赏与传承- 引导学生对梁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进行分析和评价,并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 制作展板、演讲、舞蹈等形式,展示学生对梁祝故事的理解和感悟,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以故事导入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对梁祝故事的讲解,建立基本的知识框架。
2.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观摩学习:观赏和欣赏相关的梁祝故事的演唱、舞蹈、戏剧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4. 个性化学习:针对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资源,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第四部分:教学评估1. 课堂测验: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测试学生对梁祝故事的基本理解和记忆。
初中欣赏音乐试讲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音乐欣赏《梁祝》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感受和理解《梁祝》这首作品的音乐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 通过欣赏《梁祝》,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故事,传承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1. 感受和理解《梁祝》的音乐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难点:1. 分析《梁祝》的音乐结构。
2. 理解《梁祝》的民间故事背景。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梁祝》音乐作品及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梁祝》的背景故事。
2. 引导学生关注《梁祝》的音乐特点和风格。
二、欣赏《梁祝》(15分钟)1. 教师播放《梁祝》音乐作品。
2. 学生边听边用笔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梁祝》的音乐结构,分析乐曲的起承转合。
三、讨论与分享(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梁祝》的感受和理解。
2.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同学可以随时补充。
四、总结与拓展(15分钟)1. 教师对《梁祝》的音乐特点和风格进行总结,强调乐曲的表现力和情感。
2.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故事,传承民族文化。
3.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让学生课后搜索其他民族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梁祝》的音乐特点和风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讨论与分享环节,学生积极参与,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结构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
在课后拓展环节,学生可以进一步搜索其他民族音乐作品,丰富自己的音乐欣赏经验。
梁祝教案大班
梁祝教案大班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中国传统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帮助大班学生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情感陶冶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梁祝》故事的背景和情节,包括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相识、相恋以及他们的悲惨结局。
2. 制作故事主人公的面具,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和理解角色的情感。
3. 观看《梁祝》动画或戏曲表演,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其中的音乐、舞蹈和戏剧元素。
4. 进行《梁祝》情景再现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在教师的引导下模拟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想象力。
5. 进行绘画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绘制自己的理解和表达。
教学步骤:1.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梁祝》故事的背景和情节。
2. 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制作梁山伯和祝英台的面具,解释面具的作用和象征意义。
3. 学生观看《梁祝》动画或戏曲表演,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片段中的音乐、舞蹈和戏剧元素。
4. 教师分配角色,组织学生进行《梁祝》情景再现活动,让学生尽可能真实地展现人物情感和剧情。
5. 学生根据自己对《梁祝》故事的理解进行绘画活动,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梁祝》故事的背景和情节。
2. 制作活动:通过手工制作梁山伯和祝英台的面具,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3. 观察与欣赏:通过观看《梁祝》动画或戏曲表演,帮助学生欣赏和感受其中的艺术元素。
4. 角色扮演:通过情景再现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表达故事情节和角色情感。
5. 绘画活动:通过绘画表达学生对《梁祝》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制作面具、观看表演以及情景再现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教师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关注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表达。
拓展活动:1. 继续学习其他中国传统爱情故事,如《牛郎织女》等,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2. 听取学生对《梁祝》故事的感受和理解,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展示。
初中梁祝欣赏教案
初中梁祝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梁祝》的故事背景、情节以及音乐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 学会欣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梁祝》故事介绍2.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欣赏3. 音乐分析: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4. 实践环节:学唱《梁祝》主题旋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梁祝》故事背景,欣赏小提琴协奏曲,分析音乐特点。
2. 难点: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鉴赏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梁祝》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欣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完整播放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美感。
3. 音乐分析:(1)旋律:引导学生关注主题旋律,分析其特点。
(2)节奏:讲解乐曲中的节奏变化,让学生体会音乐的情感表达。
(3)和声:分析乐曲的和声处理,让学生了解和声在音乐中的作用。
4. 实践环节:学唱《梁祝》主题旋律,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
5. 总结与拓展:回顾所学内容,强调《梁祝》在我国音乐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梁祝》故事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欣赏能力。
3. 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表现,如演唱、讨论等。
4. 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六、教学资源1. 音频:播放《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2. 图片:展示《梁祝》相关插图。
3. 教材:提供相关乐理知识教材,以便学生深入学习。
4. 网络资源:查询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 运用多媒体手段,如音频、图片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4. 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其他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
5. 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音乐。
梁祝初中教案
梁祝初中教案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教材:《音乐鉴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梁祝》的创作背景、作曲家及演奏者。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增强民族音乐意识。
3. 通过欣赏《梁祝》,提高学生对音乐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梁祝》的故事背景及音乐特点。
2. 分析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及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 音乐中情感变化的把握。
2. 音乐表现手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梁祝》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对这首音乐的兴趣。
2. 学生聆听《梁祝》片段,感受音乐的美感。
二、作品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主题旋律,分析旋律特点。
2. 学生探讨音乐中的情感变化,理解音乐如何表现故事情节。
3. 教师讲解音乐的表现手法,如变奏、和发展等。
三、情感体验(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2. 各组选代表进行发言,师生共同总结音乐情感的变化。
四、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跟随音乐,尝试哼唱主题旋律。
2.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肢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梁祝》的音乐特点及情感表达。
2. 学生课后收集有关《梁祝》的其他形式作品,如绘画、电影等,下节课进行分享。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梁祝》的故事背景及音乐特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音乐情感变化及表现手法的把握能力。
3.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如哼唱、肢体语言表达等。
以上教案旨在通过欣赏《梁祝》,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民族音乐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感,理解音乐表现手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教案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背景知识,包括作曲家、创作年代、乐曲结构等。
2. 培养学生对《梁祝》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体会其中的民族特色和情感表达。
3. 通过欣赏和分析《梁祝》,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审美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简介:介绍作曲家、创作年代、乐曲结构等。
2. 欣赏《梁祝》片段: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乐曲的美感。
3. 分析《梁祝》音乐特点:分析乐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梁祝》的背景知识,欣赏乐曲的美感。
2. 难点:分析《梁祝》音乐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梁祝》的背景知识、音乐特点等。
2. 示范法:播放《梁祝》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梁祝》的欣赏感受。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欣赏《梁祝》片段:播放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3. 分析《梁祝》音乐特点:讲解乐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梁祝》的欣赏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欣赏任务,拓展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和欣赏范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欣赏感受分享:收集学生对《梁祝》的欣赏感受,了解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和感悟。
3.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欣赏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欣赏《梁祝》,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七、教学资源1. 音乐素材:《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完整版音乐文件。
2. 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含《梁祝》的背景知识、音乐特点等内容。
3. 讨论指南:为学生提供讨论指南,引导他们深入分析和分享对《梁祝》的欣赏感受。
三年级语文教案诗歌朗诵《梁祝》
三年级语文教案诗歌朗诵《梁祝》《梁祝》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爱情故事的经典之作。
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通过诗歌朗诵《梁祝》,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探讨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三年级语文教案,让学生在诗歌朗诵《梁祝》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梁祝》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感受《梁祝》中蕴含的爱情、忠诚、牺牲等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3.通过诗歌朗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诵技巧,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1.《梁祝》的故事背景介绍。
2.《梁祝》的主要情节梳理。
3.选取《梁祝》中的经典段落进行诗歌朗诵。
三、教学方法1.导入:通过图片、音乐等形式引入《梁祝》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老师讲解《梁祝》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涵。
3.朗诵:指导学生学习《梁祝》中的经典段落,进行诗歌朗诵训练。
4.表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表演,展示他们的朗诵成果,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讨论:引导学生就《梁祝》中的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等展开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
四、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播放与《梁祝》相关的音乐,展示与《梁祝》故事情节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讲解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梁祝》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让学生对故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为后续的朗诵和表演做铺垫。
3.朗诵选择《梁祝》中的经典段落,如梁山泊相会、梁祝相会、梁祝离别等,指导学生学习诗歌的节奏、语调和情感表达,进行朗诵训练。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自己融入到故事情节中,感受梁祝的爱情之美。
4.表演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梁祝》的小组表演,每组选择一个经典段落进行表演,展示他们的朗诵成果。
通过表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培养表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高中音乐说课教案梁祝
高中音乐说课教案《梁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梁祝》这首歌曲的背景、创作过程及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
3. 通过学习《梁祝》,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梁祝》歌曲的背景及创作过程介绍。
2. 分析《梁祝》的音乐特点,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
3. 学习《梁祝》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方法。
4. 欣赏《梁祝》音乐会演出片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梁祝》歌曲的背景、音乐特点及演唱技巧。
2. 教学难点:《梁祝》歌曲中的高难度旋律和和声部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梁祝》这首歌曲的背景及创作过程。
2. 分析:《梁祝》的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
3. 学唱:教授《梁祝》的演唱技巧,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歌曲。
4. 演练:学生分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5.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老师点评并指导。
6. 欣赏:播放《梁祝》音乐会演出片段,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梁祝》歌曲的背景、音乐特点及演唱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学唱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的提升。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梁祝》乐谱及相关资料。
2. 教学设备:音响设备、投影仪、白板。
3. 教学辅助工具:图片、视频、音频资料。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梁祝》的背景、创作过程及音乐特点。
2. 示范法:老师演唱《梁祝》,学生跟随学唱。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4. 欣赏法:播放《梁祝》音乐会演出片段,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八、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简单回顾《梁祝》的背景及音乐特点。
2. 教授《梁祝》的演唱技巧,包括呼吸、发音、音准等方面。
3. 学生分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个别辅导。
4.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老师点评并指导。
有关初中知识的音乐教案
有关初中知识的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著名的民间故事《梁祝》,感受梁山伯与祝英台悲剧爱情的震撼力。
2.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领略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欣赏《梁祝》,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梁祝》是流传在我国的著名民间故事,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爱情。
2. 音乐作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由陈钢、何占豪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梁祝》的故事情节,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
2. 难点: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梁祝》的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欣赏音乐: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让学生完整地聆听作品。
3. 分析音乐:(1)讲解音乐的结构,划分乐章。
(2)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主题的变换与发展。
(3)分析音乐中的民族元素,如曲调、节奏、乐器等。
4. 讨论与交流:(1)让学生谈谈对《梁祝》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讨论音乐如何表现了故事的情感变化。
(3)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片段及原因。
5. 拓展延伸:(1)介绍其他有关《梁祝》的音乐作品,如京剧、越剧等。
(2)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其他代表作品。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欣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聆听音乐,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梁祝》故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3. 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的积极性。
4. 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和自豪感。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耳朵,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欣赏音乐。
2.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多媒体设备,如音响、投影等,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3. 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寻找和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
4. 结合其他学科,如语文、历史等,进行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教案梁祝
音乐教案梁祝教案标题:音乐教案-梁祝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剧《梁祝》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 学习梁祝主题曲的歌词和旋律。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表演技巧。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一段悠扬的音乐作为引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提问:你们听过中国传统音乐剧《梁祝》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探究:3. 介绍《梁祝》的背景和故事情节,可以使用图片、视频或简短的故事梗概进行说明。
4. 分发《梁祝》主题曲的歌词给学生,让学生阅读并理解歌词的意思。
5. 播放《梁祝》主题曲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的旋律朗读歌词。
实践:6.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通过表演的形式演绎《梁祝》的故事情节。
7. 引导学生在表演中运用音乐元素,如节奏、音高等,增强表演的艺术感染力。
8.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表演形式,如舞蹈、朗诵、戏剧等。
总结:9. 学生进行小组间的互动分享,分享各自的表演成果和感受。
10.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梁祝》故事背后的情感和主题。
11.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体会。
拓展:12. 邀请音乐专家或相关演员来学校进行讲座或演出,进一步深入了解《梁祝》音乐剧的制作和演绎过程。
1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欣赏其他中国传统音乐剧,拓宽音乐视野。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歌词的朗读和表演的表现等。
2. 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估,回答问题或写下对学习的感受和收获。
教案扩展:1. 可以将学生的表演录制下来,制作成音乐剧视频,与其他班级或学校分享。
2. 可以组织音乐剧欣赏活动,邀请家长和其他班级观看学生的表演。
高中音乐说课教案《梁祝》)
高中音乐说课教案《梁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梁祝》这首歌曲的背景、旋律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学唱《梁祝》,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背景:《梁祝》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筝曲,由陈钢、何占豪改编自民间传说。
2. 歌曲结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3. 音乐特点:旋律优美、抒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梁祝》的旋律、节奏和演唱技巧。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换气。
四、教学方法1. 欣赏法:让学生聆听优秀版本的《梁祝》,感受歌曲的美感。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唱,引导其他学生学习。
3. 练习法:分组练习,团队合作,提高演唱效果。
4.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梁祝》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示部:欣赏优秀版本的《梁祝》,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
3. 展开部: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和节奏,引导学生学会演唱。
4. 再现部:分组练习,团队合作,展示学习成果。
5. 总结与拓展: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推荐类似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步骤1. 初步感受:《梁祝》的旋律特点,让学生自由讨论,分享他们的感受和认识。
2. 深入学习:分析《梁祝》的旋律、节奏和结构,讲解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实践演唱:分组练习,教师指导,重点解决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换气问题。
4. 完整演唱:各组依次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梁祝》的音乐价值和意义。
七、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评价:评价学生在演唱中的音准、节奏、换气等方面的表现。
2. 课堂参与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分享、练习等方面的积极参与程度。
3. 音乐鉴赏评价:评价学生对《梁祝》音乐内涵的理解和感悟。
梁祝初中音乐教案
梁祝初中音乐教案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教材:《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梁祝》这首歌曲的背景、作者以及音乐特点。
2. 通过欣赏《梁祝》,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了解《梁祝》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
2. 欣赏并分析《梁祝》的音乐结构、旋律、节奏等。
教学难点:1. 音乐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2. 对音乐情感的把握和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
2. 准备《梁祝》音乐CD或音频文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梁祝》的背景、作者以及音乐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民族元素,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欣赏《梁祝》(15分钟)1. 播放《梁祝》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结构、旋律、节奏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
3. 讨论音乐中的情感变化,让学生体会音乐所表达的爱情故事。
三、音乐分析(15分钟)1. 分析《梁祝》的音乐主题,讲解音乐术语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民族特色,如民间曲调、乐器等。
3.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梁祝》与其他音乐作品的区别。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梁祝》的音乐,进行演唱或演奏。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更好地表达音乐情感。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梁祝》的音乐特点和民族特色。
2. 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民族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梁祝》这首民族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欣赏并分析音乐中的情感变化。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通过演唱或演奏,进一步体验了音乐的魅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音乐术语的理解和运用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三篇】
【导语】说课稿是为进⾏说课准备的⽂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
⼩编整理了初中⼋年级⾳乐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梁祝》 ⼀、说教材 (⼀)本课教学内容 欣赏《梁祝》⼩提琴协奏曲,学唱爱情主题《化蝶》。
(⼆)本课地位和作⽤ 《梁祝》⼩提琴协奏曲是在借鉴欧洲协奏曲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以独具特⾊的民族风格,塑造了鲜明、感⼈的⾳乐形象,成为中国交响⾳乐民族化的成功之作,并以其中华民族鲜明的风格特点,得到国际公认。
(三)教材重点、难点 理解主要⾳乐⽚断的含义、视唱爱情主题为本节课重点;使学⽣理解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为本节课难点。
⼆、说学法、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特点,这节课主要运⽤以下学法: 1、在良好的问题情景中,⾃主地欣赏《梁祝》⼩提琴协奏曲。
2、理解乐器运⽤形式,与作品内容有着紧密联系。
3、认真感受乐曲中不同节奏速度变化,对不同主题中能正确区分判断。
4、积极讨论,⼤胆设想故事结局,引申⾳乐的尾声发展。
教法与设想: 运⽤多媒体、录⾳机、磁带这些教具欣赏、讲解结合,通过启发引导让学⽣⾃⼰展开联想,领悟主题,感受作品精神内涵,通过讨论分析让学⽣探索创新。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本⼈的教学思路为:组织教学----欣赏⾳乐----讲解分析----课堂⼩结----课堂作业 1、让学⽣先欣赏感受、聆听《梁祝》⼩提琴协奏曲 2、⽤多媒体课件出⽰作者、创作时间、名词解释及奏鸣曲式结构图解,并让⽣⾃由讨论什么是奏鸣曲。
3、进⾏⾳乐作品完整欣赏 4、教师讲解、引导、⼩结。
《梁祝》⼩提琴协奏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描述梁、祝⼆⼈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愤怒控诉与鞭笞,反映了⼈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爱情悲剧深切同情。
5、课堂作业 (1)分组讨论,设想⾳乐结局。
(2)视唱爱情主题。
附板书设计: 梁⼭伯与祝英台 (1)曲作者:何占豪陈钢 (2)创作时间:1959年 (3)题材:民间传说 (4)素材:吸取越剧中曲调 (5)体裁:奏鸣曲 (6)名词解释 曲式:是指⾳乐作品构成统⼀整体和各部分的结构规律,包括⾳乐作品的结构形式、主题和⾮主题成分的组合及其调性的布局。
梁祝教案中班幼儿园
梁祝教案中班幼儿园教案概述本次教案主要围绕传统爱情故事“梁祝”展开,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这个故事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等方面,在提高幼儿的情感认知、语言表达、角色扮演等多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教学目标1.能够大概了解“梁祝”这个传统爱情故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提高幼儿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角色扮演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讲故事,深入幼儿的思想深处,提高幼儿的情感认知。
2.通过角色扮演,练习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角色扮演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在讲故事中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情感认知。
2.如何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表达和体验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梁祝的故事内容以及相关的图片或其他教具,以便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感受和记忆这个故事。
2.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并认真备课。
教学方法1.讲故事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了解“梁祝”这个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角色扮演法:通过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练习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角色扮演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步:讲故事教师向幼儿们讲解“梁祝”这个传统爱情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重点介绍梁山伯、祝英台等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表现形式。
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或其他教具,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第二步:角色扮演教师向幼儿们介绍梁祝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并让他们扮演这些角色,通过对话和动作表达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而练习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角色扮演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体验和理解这个故事。
第三步:感性体验在教学结束之前,可以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语,表达一下自己对“梁祝”这个故事的感想和情感表达,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这个故事的深层意义和情感表达。
总结通过教案设计,幼儿们在对梁祝故事进行情感认知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同时也促进了幼儿情感认知和语言表达的发展。
初中梁祝音乐优秀教案
初中梁祝音乐优秀教案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梁祝》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同感。
3. 培养学生对民间传说的兴趣,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主题及旋律。
2. 《梁祝》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
3. 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梗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熟悉并欣赏《梁祝》的音乐主题及旋律,了解其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
2. 难点:分析《梁祝》的音乐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欣赏《梁祝》: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3. 讲解《梁祝》:介绍《梁祝》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及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
4. 分段欣赏:《梁祝》可分为多个部分,如草桥相识、英台抗婚、坟前化蝶等。
让学生分段欣赏,并分析各部分的音乐形象和情感。
5. 讨论与交流: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梁祝》的感受,以及与民间传说之间的联系。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梁祝》在我国音乐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类似的民间传说音乐作品,拓宽知识面。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哼唱《梁祝》的主题旋律。
2. 学生了解《梁祝》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并能简要分析其内涵。
3. 学生对民间传说音乐作品产生浓厚兴趣,愿意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六、教学资源1. 音频: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2. 图片: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相关插图。
3. 文字材料:《梁祝》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及分析资料。
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梁祝》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结合其他相关课程,如语文、历史等,让学生全面了解《梁祝》的文化内涵。
音乐梁祝人教版说课稿
音乐梁祝人教版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对《梁祝》这首经典民乐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爱情故事,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并能够认识和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及其在作品中的运用。
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介绍《梁祝》是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故事,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
本节课将从故事的起源、流传及其文化意义等方面进行介绍,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作品的初步认识。
2. 音乐欣赏通过对《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欣赏,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共同作用来表达故事情感的。
3. 音乐结构分析分析《梁祝》的音乐结构,包括作品的曲式、主题变化、情感发展等,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是如何通过结构安排来展现故事情节的。
4. 音乐创作手法探讨探讨作曲家在创作《梁祝》时所采用的音乐创作手法,如主题变奏、复调对位等,以及这些手法如何帮助作品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故事。
5. 音乐与文化的关联讨论《梁祝》如何体现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以及它在中国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述与引导通过教师的讲述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梁祝》的故事背景和音乐特点。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 音乐欣赏播放《梁祝》的音乐录音,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作品的魅力,并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元素的分析。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作品分析,每组负责分析作品的一个方面,最后进行汇报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短的故事介绍,引起学生对《梁祝》的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2. 作品背景介绍详细讲述《梁祝》的故事内容、文化背景和流传情况,为学生提供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3. 音乐欣赏与分析播放《梁祝》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并分析它们如何表达故事的情感。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教案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
2. 通过欣赏和分析,使学生感受乐曲中的民族风格和浪漫主义精神。
3.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梁祝》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陈钢、何占豪根据同名民间故事改编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融合了中西音乐元素,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 分析乐曲结构:全曲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
3. 欣赏重点乐段:引导学生关注乐曲中的主题旋律、伴奏和和声部分,感受乐曲的情感变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梁祝》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欣赏完整乐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体会乐曲的情感内涵。
3. 分段欣赏:引导学生关注乐曲中的重点乐段,分析乐曲的结构和音乐特点。
4. 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乐曲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热爱。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欣赏、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乐曲片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梁祝》乐曲的认知程度:了解乐曲的创作者、背景和结构。
2. 学生对乐曲的欣赏能力:能够分析乐曲中的主题、伴奏和和声部分,感受乐曲的情感变化。
3. 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4.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展示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音响和投影仪。
2. 准备《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乐谱或相关资料。
3. 准备与中国民乐相关的视频或音频资料,以辅助学生理解民族音乐元素。
4. 准备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乐曲的艺术特色。
梁祝幼儿园音乐教案
梁祝幼儿园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爱情故事《梁祝》。
2.能正确演唱《梁祝》经典歌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歌词。
3.能够辨别不同的节奏和旋律,并能够简单模仿演唱。
4.了解不同乐器的名称和音色,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其特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歌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歌词和旋律。
2.不同的节奏和旋律。
难点1.歌曲的感情表达。
2.乐器的名称和音色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在班级中播放一段乐曲,让学生听并猜测乐曲的名称和乐器的名称。
然后让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乐器和原因。
2. 学习歌曲(15分钟)教师代唱《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歌曲,并教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表达歌曲的感情。
要求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唱歌,并多次重复,直到学生能够掌握歌词和旋律。
3. 听乐器(10分钟)通过播放录音或现场演奏,让学生听不同乐器的音色,如钢琴、吉他、小提琴、二胡等。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乐器的特征和适合演奏的音乐类型。
4. 学习节奏(15分钟)在课堂上演示不同的节奏,并让学生模仿演唱。
例如,教师可以敲击节拍器,让学生模仿并唱出与之相对应的节奏。
5. 综合演唱(15分钟)分组让学生进行综合演唱,要求在演唱中加入不同的乐器和节奏,以丰富歌曲的音效。
教师会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并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点评。
6. 结束(5分钟)总结课程内容,统计学生的收获,并鼓励学生多多练习和探索,体验音乐的乐趣。
四、教学评估1.学生能否正确演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歌词和旋律。
2.学生能否辨别不同的节奏和旋律,并能够简单模仿演唱。
3.学生能否描述不同乐器的名称和音色特征并进行简单演奏。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音乐和故事相结合的形式,了解到中国传统爱情故事《梁祝》,学习了歌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通过课堂互动,学生了解了不同乐器的名称和音色,同时还学习了不同的节奏和旋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面对陌生内容也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并能有效地将所学内容应用到演唱和表情中。
分步教学:模拟演练《梁祝》分层阅读教案
引言学生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难懂的字句或难以全面理解的情节,这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教案指导,学生就很难取得好的成绩。
《梁祝》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的优美语言和深刻内涵一直是学生喜爱的阅读对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梁祝》这部作品,我们设计了一份分步教学:模拟演练《梁祝》分层阅读教案。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渠道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从而提升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以及阅读素养。
第一部分:准备1.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我们的目标是:a) 了解中国民间传统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梁祝》。
b) 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c) 掌握小说中的关键词句并学会灵活运用。
d)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造力。
2.教学材料a) 《梁祝》小说原文。
b) 电子教案PPT。
c) 班级课堂。
d) 课外作业。
e) 报告稿纸。
第二部分:教学流程1. 第一课时a) 热身本节课我们先进行一下节前热身,老师放映一段关于《梁祝》的电影片段(电影画面中有关于《梁祝》的一些关键词、画面和音乐),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b) 课堂教学用PPT呈现《梁祝》题材与历史背景介绍,用简短而形象的语言为学生们介绍《梁祝》的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后文的教学。
c) 课外作业布置学生在家里根据自己对《梁祝》的了解写一份时长不少于1000字的《我的理解》报告,要求在报告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描述《梁祝》对于自己的思想感悟以及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
2. 第二课时a) 批阅第二次课堂开始前,教师先对第一次课布置的学生报告进行打分和点评,同时适当展示一些优秀的学生报告,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影响。
b) 课堂教学教师准备一些富有特色的关键词和名言警句,用多媒体形式呈现,让学生仔细阅读,对这些内容进行提问或者自由引导讨论。
c) 分组讨论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后,需要对本组讨论情况进行一些简单的总结报告,并且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将小组讨论情况进行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凤翔县职教中心孙丽丽
【学段】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欣赏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这堂课上,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协奏曲,并掌握奏鸣曲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欣赏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使学生的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
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使学生鉴赏和感受
音乐作品的能力、探究与创新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情感目标:通过聆听、表现和创造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的美。
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主要音乐片断的含义、学会唱音乐主题。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审美观念。
难点:
如何让学生从作品中获得情感体验,并应用到自己的专业中【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主要运用了提问、对比、讨论等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情感体验法、分组讨论法、自主欣赏法等学习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钢琴、古筝、
【学情分析】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对音乐的热情都很高,但仅限于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因此,对学习民族交响音乐的兴趣不够浓厚,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
加强对优秀作品的欣赏和解析,刚好弥补了学生在音乐表现方面的差异。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导入新课:“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音乐人的心。
教师引导:教师在背景图的衬托下演奏古筝曲《梁祝》。
学生活动:学生欣赏老师的现场演奏,感受这段音乐的意境。
教师提问:这段乐曲大家熟悉吗?有谁知道它的曲名?
学生回答:与老师谈话式交流。
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何润东与董洁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图片,并以爱的主题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回忆并简单讲述《梁祝》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回忆和语言表述能力。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提出的问题,引出本课的的教学内容——
通过《梁祝》故事情节打开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之门。
)
2、作者及创作背景
作者: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
(用多媒体课件同时出示两位音乐家的图片)
创作背景: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
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
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
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
才写成了这部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
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s(《蝴蝶的爱情》。
协奏曲——是音乐体裁的一种,原文是“竞争”的意思,指一件乐器或多见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争的器乐套曲。
由什么乐器担任独奏就叫什么协奏曲。
奏鸣曲式——是曲式的一种,通常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构成。
二、对比赏析,分段聆听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吕思清小提琴协奏音乐会视频,让学生听觉和视觉相结合来欣赏音乐.
(1)、欣赏《梁祝》“引子”片段。
(播放吕思清小提琴协奏音乐会视频“引子部分”)
教师提问:引子用什么乐器演奏?乐曲的节奏、速度有什么特点,描绘什么样的场景?
学生欣赏“引子”片段,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引子在轻柔的弦乐震音背景上,由第一长笛吹出秀丽的华彩乐段;接着双簧管以越剧过门为素材,奏出优美的抒情旋律,描绘出一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江南景色。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以越
剧素材的引子的旋律特点。
(2) 、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比欣赏“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能感觉到音乐里的故事。
并能从音乐要素来分析作品。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描述一下主部主题音乐旋律的特点和怎样的情感表现?
学生回答:优美抒情,表现了二人真挚纯朴的爱情主题
引子之后是由独奏小提琴和木管乐器一唱一和,奏出了梁祝二人真挚纯朴的爱情主题,也是奏鸣曲式的主部主题。
这一主题在低八度上重复演奏之后,大提琴和小提琴相互对答,描写梁祝二人草桥结拜、情投意合的情景。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
教师问:副部主题的旋律会有什么特点呢?与主部主题的旋律有什么区别?(运用多媒体课件插播吕思清的演奏视频,及影视图片)
学生回答:副部主题:轻快活泼,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比两种主题旋律的不同特点,在脑海里刻画出不同的场景画面。
帮助学生理解音乐。
(3)、倾听展开部音乐,把音乐分成三个片断,即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教师:播放呈示部的后半部分”长亭惜别”和展开部的“楼台会”两段视频。
提问:这两段旋律有什么共同点? 大提琴与小提琴两次出现对答,各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学生:对比欣赏,结合故事情节,体验音乐是如何表现人角色内心情感的。
(4)、学生自主欣赏“抗婚“和“哭灵投坟”片段。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
)铜管乐奏出了表现威严、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
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
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独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英台的反抗主题。
也是展开部的第一主题。
哭灵投坟:乐曲变化运用戏曲中“倒板”和“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
同时表现了祝英台对封建势力的强烈反抗和控诉。
(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
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
)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师生交流:音乐如何表现祝英台与封建礼教作斗争的场景,以及用音乐作品如何表达反封建的思想感情。
并能独立的完成音
乐要素的分析。
(5)、欣赏“再现部”。
教师提问:“再现部”运用了什么音乐素材?(前后照应) 学生回答: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天堂的意境。
“化蝶”。
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
下面我一起唱这首“化蝶”。
(多媒体播放歌谱)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演唱,让学生大胆设想故事结局,同时让学生明白,优秀的音乐作品会留下美好的回忆和遐想,这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三、整体聆听
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
再次从作品中获得情感体验,更好的理解音乐。
四、拓展延伸
全曲采用了欧洲传统的奏鸣曲式结构。
(多媒体出示“曲式结构”)
呈 示 部 主部
连接部(自由化彩段) 副 部 回旋曲式 a —b —c —d--a 结束部
长亭惜别 同窗三载 共读共玩 单三段体 a —b —a 爱情主
题 草桥结拜 主体再现
写景 春光明媚
鸟语香 展开部 抗婚 楼台会 哭灵与纵身投坟 再现部
主部主体的再现 化 蝶 引子
五、总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全曲,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共呼吸同命运,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
翩翩起舞的彩蝶是梁祝故事最完美的体现,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它优美动听、感人心魄的旋律,成为对梁祝故事的最完美演绎。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民族交响乐的代表性作品,而且是能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
它的旋律深入人心、亲切感人,最经典地表现了中国的民间音乐文化,展现出一幅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凄美画卷。
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欣赏这首协奏曲后的真实感受!
六、作业
利用从这首作品中获得的审美体验,结合自己的专业。
例如:让服装专业的学生以蝴蝶为素材,设计一套既古典又浪漫的情侣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