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研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的链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研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的链接
高勇
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研究性学习,是新时期正在广泛开展和探索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它正在和即将改变我们教学的传统模式,其意义是毋庸质疑的。语文是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范围,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具有广泛性,其内含丰富,又有强列的人文精神,而且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故非常适合开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探究。但作为一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定会占有一定的时间,这与常规的语文教学会有冲突,因此如何把语文研究性学习与教学相结合,从中找到一个好的链接点,而不是随心所欲,漫无目的的研究,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恰当的,适宜的链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从系统语文知识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之间能相互转换,从而在智力与情感、知识与兴趣、成绩与态度、能力与协作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下面就语文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中几个适宜的链接点展开来与大家探讨:
一.兴趣的链接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这种积极的学习不是来自于教师的作业布置外推力,而是产生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内驱力,也就是学生自身兴趣所然。熟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主动参与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故至关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消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语文学习全新认识,如何使这一过程充满生动的、不可消灭的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找到这个链接点,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内驱力。从心理学讲,“内驱力”指由内部或外部刺激所唤起,并使有机体指向于实现一定目标的某种内在倾向,其中最主要的是存在于我们认识过程中的情感倾向。比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朗诵,细心品位学生就会被这首诗中轻盈的节奏,优美的意境及富有流动的画面的美所感染,当这种美与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相融通时,自然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加上有些同学看过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以及徐志摩其它诗文,在以往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给与适当的引导,学生就会在学习上产生内驱力,而其中情感倾向起了关键作用。这样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们开始主动阅读和研究徐志摩的诗文,走进他的人生世界:《我所知到的康桥》,《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徐志摩与新月派》,《猛虎集》等,这就为进一步研究性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又促进了课文的学习。
又如,学习庄子的《逍遥游》,开始我认为这是一篇较难讲,学生也难理解的课文,因为庄子的文章正如他所追求的精神绝对自由一样,不拘一格变幻无穷,如若一字一句讲来,费时难解,学生听起来可能如同嚼蜡,更谈不上兴趣。特别是恐将这篇飘逸洒脱、雄奇深邃的美文分解的支离破碎,索然无味,更疏远了同学们与“庄子”的距离。而《逍遥游》作为《庄子》的首篇,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值得深入研究,因为不论是《庄子》的浪漫主义手法,还是道家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都是很深远的,所以我觉得对《逍遥游》的学习应更深一步。但如果课文教学不能唤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不能使学生感受到《庄子》美学的一点魅力,那么语文研究性学习又如何展开?兴趣需要激发,《逍遥游》从整体上看主要讲的是什么才是绝对的自由,怎样才能达到“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境界。上课伊始,我让同学们自由畅谈“自由”;介绍作者不拘以往,而以《庄周家贫》(《庄子·外物》)来导引,不仅使同学们了解作者主要经历,也使大家从其中“枯鱼之肆”寓言故事中领略到庄子文章风格特点。《庄子》想象丰富,形象突出,学习庄子的文章重是体会其中生动丰富的形象,而其
所论之理是水到渠成的事。生动的艺术形象往往能激发起人们浓厚的兴趣,在围绕形象而展开讨论活动的实践中,学生就会逐步被他那自由自在的逍遥境界所吸引,从而去探究庄子的人生理想和《庄子》的艺术风格。于是同学们开始思索:“庄周为何梦蝶”、“从《渔夫》看儒道之不同”、“李白思想里的‘道’”、“逍遥游与西方自由之比较”“畅谈《庄子》寓言故事”等。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钱梦龙在他的《语文导读法的理论构想和基本课式》中谈到“学生如果对某一们学科或某一项活动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能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并且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这们学科或从事这项活动”。而作为教师作用主要是创造一个能供学生实践活动的平台,尽可能的提供给学生一些资料,而不是自己占有信息,因为作为现代高中学生应该具备和努力具备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从而为自己学习服务。
兴趣并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所引,培养所致。我们经常会遇到有些同学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成绩落后,而直接的强调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已毫无意义。由于缺乏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展开,学生无法从实践中培养学语文的积极性,而我们又让他广泛、深入地去研究语文问题,这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关于兴趣我觉得有以下的规律:
兴趣
A
B
O
实践活动
图中,O点是没有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和老师),同时也就没有兴趣;B点随着实践活动的增加,兴趣也随之增加;A点更多的实践活动,使兴趣逐步增强。当然多的实践活动是需要老师把握一个度的问题。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个很强的实践活动,而实践并不直接等于兴趣,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如在教学中我经常喜欢用比较的方法来学习课本,比如《祝福》的祥林嫂与《荷花淀》中水生嫂形象之比较;《雷雨》与《茶馆》戏剧语言区别;墓前的哀思——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世间最美的坟墓》、《巴尔扎可克葬词》有感等。比较本身就是研究,在逻辑上的这种求同与求异法的归纳推理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同时也增强了学习兴趣。
兴趣可增可减,这就看老师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唤起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研究性学习这一语文实践的活动中去,我认为兴趣这个链接点是首要的,它是研究
的前提,也是学习的动力。所以老师的教学重在点然学生的学习兴致,使之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学习才有了创造性,而这正是我们教的最终目的。还是让我们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没有兴趣就没有发现的乐趣,就没有才能和爱好,就没有活的灵魂,就没有人的个性”。
二、问题的链接
在上《荷塘月色》时,围绕这篇抒情散文,我们会提出作者借景物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的问题,通过分析归纳为“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在《雷雨》中,对周朴园是一个什么人的问题,最后都会将其定性为残酷狠毒的资本家形象。当然可能再深入一点的问题也有,比如写作手法,艺术风格等等。语文课堂教学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往往都会围绕几个问题展开,分析、归纳进行,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研究性学习同样更需要问题意识的培养,这包括提出问题和解决归纳问题。
在学习中,通过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已成为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语文科内涵丰富,即有丰富的艺术特性更有强烈的人文精神,所以应该是“问题”最多的科目,然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问题,也很少被问,更不知从什么地方找问题,似乎认为语文就是看一看文章,听听讲解就可以了,而教师围绕课文提出的问题也不少,但最后都自己归纳解决了,并没有能培养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是没有注意到问题教学的双向性。我们经常讲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过程,教师的教学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展开,以问题引导问题,以问题拓展问题,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完成对课文的深入探索。例如学生在阅读了《荷塘月色》后,自然会被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那朦胧的景致所感染,教师顺势引导,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本文的感情基调,找出有关信息,学生会很快地把全文的线索和问题集中到“心里颇不宁静”的字眼上,然后再深入探讨。对《雷雨》的学习,可让学生围绕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自由提出问题,结合戏剧情节,从所节选的部分看,后半部写父子之间的阶级矛盾较好理解,周朴园作为资本家的形象也比较突出。较困难的是前半部分,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显然不能简单地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定性了。这时不防让学生课下阅读《雷雨》全剧,通过阅读全剧,大家在分析周朴园这个资本家形象时,也看出了他对鲁侍萍对周朴园是也存在许多感情的幻想,从他们俩过去、现在的整个过程中,来认识周朴园,换一个角度看,学生有了自己更多的思考,答案也就不只在一个层面,一个问题了,而应该是在多层面、多角度、多问题下的思索,然后经过一翻研究,有些同学就写了《周朴园的内心世界》、《雷雨人物新探》等研究性文章,颇有见的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不仅从阶级角度,而且从人性的角度,从整个大的社会背景上去看待周朴园,这样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而开展的研究讨论,学生的主体性被突现出来,这就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研究性学习要明确目标,掌握好时间,进行指导,当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解决,鼓励学生对遗留问题通过课下查资料解决。对一些文学性、思想性较强的课文,教师可提供资料、背景、设计情景,来激发学生质疑、探讨的热情。由此,学生从课堂上通过问题的发现和研究,在实践当中举一反三,开展更广泛的研究胜学习,就更加游刃有余。如在课外阅读的《水浒传》后,每个小组都拿出了自己的研究性论文,如《从儒家思想看宋江》、《林冲身上的四点美》《<水浒传>中的妇女形象》等。
因此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问题意识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又一关键。教师在讲课中要注意用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的问题,由学生的一个问题引向更深的问题,在问题的讨论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审美体验,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应该明确,那就是策划、组织、引导。问题教学模式已讨论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