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杜威来华及其影响

合集下载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人物简介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人物简介
• 推动了全球哲学的发展
《经验与自然》
强调了经验的重要性
对美国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 认为所有知识都来源于经验
• 为美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 反对形而上学,主张哲学应该关注实际问题
• 推动了美国哲学的发展
05
约翰·杜推动了美国教育的进步
对全球实用主义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 为当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谢谢观看
T H A N K Y O U F O R W AT C H I N G
Docs
约翰·杜威:美国哲学家人物简介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约翰·杜威的生平与背景
约翰·杜威的出生与成长
1859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
• 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
• 在家庭中接受了严格的教育和宗教熏陶 -年轻时在芝加哥大学学习
• 受到了当时芝加哥大学哲学教授托马斯·亨利的启蒙教育
• 认为哲学应该关注人类生活和社会实践
• 反对形而上学,主张哲学应该关注实际问题
• 强调教育和社会改革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改造社会的
途径
教育哲学与民主教育
教育哲学观点
• 认为教育是培养个性、发展才能的过程
• 强调教育应该关注社会需求,培养有实际能力的人才
民主教育观点
• 认为教育应该平等、自由、民主
参与了美国社会和政治活动
• 支持妇女选举权、劳工权益等社会改革运动
• 对美国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与家人共度时光
• 与妻子艾米丽共同度过了幸福的家庭生活
• 培养了五个孩子,其中三个成为了著名的学者和作家

1919—1921哲学大师杜威的中国之行

1919—1921哲学大师杜威的中国之行

Culture ▁文化|哲思1919-1921:哲学大师杜威的中国之行杜威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1919年到1921年,杜威应中国几所学术机构的联合邀请,来华访问和讲学。

当时,五四新文化运动正风起云涌,他恰好见证了这片东方土地上发生的变革。

同时,他的思想也给渴望“启蒙”的中国人带来新奇和激动,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杜威的中国之行就此展开1919年初,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利用哥伦比亚大学提供的学术休假机会,开始了他的日本游历,主要目的是文化考察,感受与西方文化迥异的东方文化。

当得知杜威在日本游历、并在东京帝国大学讲演的消息后,他的中国学生胡适、陶行知、郭秉文、蒋梦麟等人,想请他过来做个短期访问。

2月,时在北京大学任教的胡适,即致函时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主任的陶行知,商讨邀请杜威访华的办法。

陶行知在3月12日致胡适的回函中,形容获悉杜威到日本讲学时是“又惊又喜”,建议“南北统一起来”,联合邀请杜威来华。

一方面,蔡元培以北京大学校长的身份,积极与杜威所在单位哥伦比亚大学校方沟通,允许杜威居留中国一年且不影响其在原校的聘任;而胡适也立即致函正在日本讲学的杜威,邀他来华讲学。

另一方面,适逢南京高师郭秉文赴欧考察教育而取道日本的机会,陶行知及时将邀请杜威来华一事商告郭秉文,并决定由郭秉文途经日本时,当面向杜文/裘伟廷威提出邀请。

于是,郭秉文在抵达东京后的次日(3月14日)专程拜访了杜威,盛邀其访华,住上一年,作教育讲演。

后来,就由北京大学牵头,与教育部、南京高师、江苏省教育会、浙江省教育会等单位联合正式发出邀请。

对中国之行十分感兴趣的杜威,欣然接受胡适、郭秉文等人的邀请。

他在给胡适的复信中说:“我接到你的信非常欢喜。

我每日总想写信把我们想到中国来游玩的事告诉你……你问我能否在中国讲演,这是很荣誉的事,又可借此遇着一些有趣的人物,我想我可以讲演几次,也许不至于对我的游历行程有大妨碍。

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

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

实⽤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实⽤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平与经历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主义哲学的创始⼈之⼀,功能⼼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近代美国教育思想家、实⽤主义哲学家,恐怕没有⼀个能够⽐得上杜威对美国及世界教育思想与实施,有其深远的影响及⽆与伦⽐的贡献。

杜威不仅是⼆⼗世纪中的⼀位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家,⽽且在美国国内,也是⼀位积极推动社会改⾰,倡⾔民主政治理想的所谓⾃由主义派⼈⼠,同时也是⼀位致⼒于民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者。

他的思想,不仅形成了美国继实⽤主义之后⽽起的实验主义(Experimentalism)哲学体系,⽽且也是间接影响到新教育──所谓进步主义教育──实施与理论的⼀位教育哲学家。

由于他毕⽣从事著作、教学,受业学⽣分居世界各地,故其影响是他⼈所不能匹敌的。

他的门徒胡适,是中国⼆⼗世纪上半叶的著名学者和新⽂化运动的⼀员健将。

 杜威(John Dewey)出⽣于⼀⼋五九年的⼗⽉⼆⼗⽇。

这⼀年也是英国进化论的提倡者达尔⽂(Charles Darwin 1809-1882)发表其《物种起源》(Origin of Species)巨著的⼀年。

杜威诞⽣在⼀个中产社会阶级的杂货商家中。

由于杜威的家乡,是新英格兰(New England)的维蒙特(Vermont)州的贝林顿(Burlington),⼈民⽣活习惯,娴习于⾃治,崇尚⾃由,笃信民主制度,这些可以说是新英格兰殖民区的传统精神。

杜威⼩时候,就显得有点害羞,天资并不聪慧,但是,却好学深思,⼿不释卷,喜爱阅读,是⼤家所共认的⼀位书⾍。

他⼗五岁从贝林顿当地的中学毕业,因为居家离维蒙特⼤学很近,加以⽗母的⿎励,就进⼊维蒙特⼤学就读,在⼀⼋七九年完成学业。

当时的维蒙特⼤学规模很⼩,那年跟杜威⼀起毕业的学⽣仅仅⼗⼋⼈。

凡是在维蒙特⼤学就读的学⽣,都得研修古典语⽂。

案例1——杜威与中国的故事

案例1——杜威与中国的故事

【案例1】杜威与中国的故事约翰·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
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
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
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美国实用主
义教育家杜威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
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
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1919年60岁的杜威带薪休假期间到东京大学讲学。

作为学生的胡适、陶行知等联合邀请杜威到中国讲学。

1919年4月30日到达中国。

之后,发生了“五四运动”。

14天后曾被孙中山请到家中。

在中国2年2个多月,到过14个省(包括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做了200场以上的演讲。

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教育民主化的进程。

胡适一直是杜威的翻译。

1921年7月11日回国。

杜威的教育思想的精髓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

胡适用一句话概括杜威的思想,那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试金石”。

一直到了1978年,
中国的改革开放又一次提出这一结论。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启示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启示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启示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现代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批判吸收他人的思想,并通过自己丰富的教育实践,创立了一套崭新的教育理论,这是教育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变革,知道今天仍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一、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杜威是美国继皮尔士、詹姆斯之后的第三位实用主义大师,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

“有用即真理”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经典表述。

以往哲学由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部分组成,分别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有何用”三个问题。

杜威认为“是什么”属于科学的范畴,“为什么”和“有何用”应该结合起来。

认识事物的目的是为我所用,因此,实用主义否定客观的规律性,只相信人的经验。

有用的便是真理,没用的便是谬误。

强调事物的多面性而非共同性,强调事物的多变性而非永恒性,强调事物的价值形态而非实体形态,杜威认为哲学的意义在于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

而当时人民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教育问题,因此,他把哲学和教育等同起来,既然哲学是价值哲学,那么哲学也就是教育价值哲学了,其教育哲学便是为解决教育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的。

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教育即生活”、“儿童中心”、“从做中学”是贯穿杜威教育思想的主旋律。

(一)主张“教育即生活”,批判传统教育的“课堂中心”杜威认为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教育是不断地改造经验、重新组织经验的过程。

根据这一思想,他主张“教育即生活,不是生活的预备”,并由此提出“学校即社会”,要把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些东西组织到教育过程中去,使学校成为一个“雏形的社会”。

杜威提出这样的教育概念,是针对“传统教育”的。

他认为“传统教育”远离生活,不适应美国现实的需要。

他指出“传统教育”有三个弊病:第一,“传统教育”传授过时的死知识,这种知识以固定的教材的形式提供给学生,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第二,“传统教育”按照“过去传下来的道德规范”去训练学生;第三,“传统教育”的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及实施行为准则的代理人”。

杜威的中国之行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杜威的中国之行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杜威的中国之行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20世纪上半叶实用主义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屈指可数的教育家。

他继承了皮尔斯和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哲学,将他们的思想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并将实用主义哲学推广到教育、宗教、政治、道德等多个领域,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各国兴起的教育革新运动(“新教育”运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于20世纪初期传入中国,以杜威来、访华讲学为契机,该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达到了高潮,在众多西方教育思想思潮中脱颖而出,成为“五四”之后在中国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教育思潮。

一、杜威访华行程及主要讲演1919年4月30日,杜威偕夫人艾丽丝(Alice) 、女儿露茜(Lucy)一起来到中国,在此后两年零两个月的时光里,杜威在中国各地巡回讲学,曾到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北京、上海等13个省市,一共作了200多次的讲演,内容基本上均涉及教育,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的欢迎,所作讲演场场座无虚席,这些演讲经过中文口译、记录、整理并校正后,随即发表在各种报刊杂志上,有的则汇编出版。

1921年8月2日,杜威离开中国返美,而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整个二十世纪20年代乃至三四十年代都影响着中国的教育。

浙江大学教育学系博士王剑依据北京《晨报》、上海《申报》、上海《民国日报》、长沙《大公报》等近代报刊,以及蔡元培、胡适、陶行知、蒋梦麟等相关历史人物的年谱、传记等的记载,并加以细致的辨析考证,整理出杜威的中国行程以及主要讲演概况表。

①杜威的中国行程以及主要讲演概况表①王剑.“杜威中国之行”若干史实考释[J].教育史研究,2002,9(3):34-36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在1915年后中国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和继之而起的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中国急需理论的武装和思想的指导,因此在这个时期,西方各种思潮繁荣兴起。

约翰杜威美国教育家和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家

约翰杜威美国教育家和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家

约翰杜威美国教育家和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教育家和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家。

他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对于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约翰杜威的生平、主要教育理论以及他对现代教育所做出的贡献进行介绍。

一、约翰杜威的生平约翰杜威于1859年生于美国佛蒙特州的伯灵顿市。

他在家庭中接受了初级教育,并在当地一所高中完成了学业。

后来,他进入了维姆斯学院学习哲学,并于1879年获得了学士学位。

之后,他继续深造并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在多所大学任教,并为教育改革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实践。

二、约翰杜威的主要教育理论1. 经验主义教育理论约翰杜威的教育理论基于经验主义,他认为学生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和体验来获得知识和理解。

他主张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来建构知识体系。

他反对传统的死记硬背和机械式的学习方法,主张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从而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社会性教育理论约翰杜威重视学生的社会性,他认为学生的教育应该与社会联系紧密。

他主张学生应该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学习,通过协作与合作来获取知识,培养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与他人合作。

3.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

他主张教育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他认为学生应该被培养成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和面对挑战的人,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

三、约翰杜威对现代教育的贡献约翰杜威的教育理论对于现代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他的经验主义教育理论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强调学生的实际参与和实践活动。

他的社会性教育理论提出了合作学习的观念,强调了学生与他人的互动和协作。

他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使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价值。

约翰杜威的生平事迹

约翰杜威的生平事迹

约翰杜威的生平事迹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被认为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约翰杜威的生平事迹,希望对你有帮助。

约翰;杜威,1859年10月20日生于美国佛蒙特州。

小时候的约翰;杜威比较内向,很少说话,同时此时的他也不是一个聪明的小孩。

不过约翰;杜威很喜欢看书。

在中学毕业后,他就进入了维蒙特大学。

这是当地的一所著名的大学。

在大学中,约翰;杜威学修过不少语言,包括希腊文和拉丁文。

同时他也对解析几何微积分以及自然科学感兴趣。

1879年,约翰;杜威大学毕业,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并且半工半读,继续研究哲学。

1882年,约翰;杜威首次发表学术论文。

两年后,他获得了霍普金斯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

约翰;杜威将哲学和教育相结合,提出了特殊的教育理论。

他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人的机能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批判了当时传统的教育,就教育的本质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的两个观点。

在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中,教学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点。

约翰;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思维与教学”这两个理论,为后世的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约翰;杜威的主要著作有《哲学之改造》、《自由与文化》、《经验和自然》、《经验和自然》等,涉及了科学、艺术、政治、教育等方面,开创了教育的新时代。

他所提出的实用主义,成为了美国特有的文化。

1952年6月1日,约翰;杜威因病去世。

约翰;杜威的故事有一天,杜威和一群哲学家在百老汇的大街上行走。

百老汇是美国的喜剧活动中心,那边有着许许多多电影放映的地方。

于是,有一个朋友就提议,大家一起去看露天电影。

这个想法很快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由于刚刚还在思考哲学问题的哲学家们,还没反应细想,就往露天电影院方向走去。

走到了露天电影院门口,才突然恍然大悟。

现在是白天,而露天电影院晚上才开始营业,那群哲学家才意识到托马斯;鲍威尔的一句话:“电影是要求黑暗,但是黑暗在这个角落的白天里,并不是那么猖獗。

杜威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影响教育管理

杜威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影响教育管理

杜威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影响教育管理杜威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影响近代中国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其中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进步教育理念以及对教育管理的贡献,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本文将探讨杜威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影响,并分析他的教育观点在中国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一、杜威的教育理念杜威提出的进步教育理念,主张将教育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

他认为,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是有效教育的基础,教育应当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提供有意义和实际应用的学习体验。

在中国,杜威的教育理念激发了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思。

他提倡通过实践、体验和探究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这在中国的教育改革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杜威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影响1.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杜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接受知识的传授。

他的思维导向教学方法在中国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并推动了课程改革和教学设计的发展。

通过引入启发式教学和问题解决教学,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杜威主张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具备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能力。

这一观点在中国的教育中得到了重视,通过引入社会实践活动和义务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

3.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杜威的教育观点推动了近代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

他主张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实施社区教育、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等措施,提高教育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中国在实施教育综合改革中,吸纳了杜威的理念,努力构建多元化的教育体系。

三、杜威对中国教育管理的启示杜威的教育观点为中国的教育管理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教育管理应当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这要求教育管理者制定差异化的教育政策和措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杜威来华与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之滥觞

杜威来华与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之滥觞

杜威来华与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之滥觞
杜威(John Dewey)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也是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他在20世纪20年代来到中国,与中国的教育家、学者交流,并深受中国教育界的重视。

杜威来华与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的滥觞,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改革和学术交流的新阶段的开始。

杜威的到来在当时的中国教育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参与、重视实践和经验的教学方式。

这些理念对当时的中国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杜威在中国的讲学和交流活动,对当时的中国学术界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他提出的实用主义哲学和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对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杜威的到来,为中国的现代学术交流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杜威来华与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的滥觞,也标志着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的开始。

在杜威的影响下,中国开始了对外学术交流的探索和尝试,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学术交流制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学术交流制度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了中国与世界学术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杜威的到来,为中国的现代教育改革和学术交流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契合了当时中国的现实需求,也给中国的教育界和学术界带来了新的启迪和动力。

杜威来华与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的滥觞,为中国的教育和学术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也为中国的文化发展和国际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杜威来华与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之滥觞

杜威来华与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之滥觞

杜威来华与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之滥觞杜威(John Dewey)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思维与行为的互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哲学家之一。

杜威的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提出的“体验主义”教育理念,成为了20世纪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

1906年,杜威来到了中国上海,担任清华大学的哲学系主任。

这标志着杜威与中国的学术交流正式拉开了序幕。

在中国的这段时间,杜威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开启了中美学术交流的新篇章,促进了中国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杜威的学术思想与中国教育的接触,为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杜威倡导的“体验主义”教育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教育体系。

他主张以学生的体验和实践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主动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思考、解决问题,这一理念对中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教育界在杜威的影响下开始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使得中国教育逐渐朝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发展,对学术交流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威在中国的教育改革实践中积极推动了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

他倡导的学术交流理念,促进了中国教育界与美国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

杜威本人也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了中美教育界的交流,包括邀请美国教育家来华讲学、参与中国各类教育改革会议等,推动了中美两国教育交流的深入。

杜威来华与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之滥觞,也推动了中国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透过杜威,中国教育界开始向世界学术界开放,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做法和制度,促进了中国教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他的教育思想以及通过他引进的国外先进教育理念都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丰富了中国教育的理论体系,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杜威来华与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之滥觞

杜威来华与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之滥觞

杜威来华与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之滥觞1. 引言1.1 杜威与中国现代学术交流的背景在20世纪初期,中国开始接触西方现代学术思想,引入西方教育体系。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传统学术体系在当时仍占主导地位,缺乏对现代学术理论和方法的了解和应用。

此时,约翰·杜威作为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哲学家,被邀请来华进行学术交流,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和现代学术交流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和支持。

杜威深谙西方教育理念和方法,他的到来不仅拓展了中国学者的视野,促进了中国传统学术与西方现代学术的融合,还为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推动了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杜威的到来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与学术交流的新篇章,为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的萌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杜威来华的意义杜威是西方教育学的先驱之一,他的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提倡实践教育和体验式学习,这些理念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僵化和教学方式的单一性提供了有益启示。

杜威的来华访问激发了中国学者对教育改革的思考,促进了中国教育体制的更新与完善。

杜威的来华也推动了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的初步建立与发展。

他与中国学者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中西学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杜威提倡自由思想和开放精神,对中国学术界的保守主义和教条主义构成了有力的挑战,为中国学术界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造力。

杜威来华的意义在于为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同时推动了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他的思想和理念在中国教育界和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正文2.1 杜威来华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杜威来华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解析。

杜威倡导的“体验式学习”和“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这种理念强调学生应该通过实践和体验来获取知识,而不仅仅是靠死记硬背。

杜威来华与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之滥觞

杜威来华与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之滥觞

杜威来华与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之滥觞1. 引言1.1 杜威来华的背景介绍约为2000字。

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

他生于美国佛蒙特州的一家小农场,从小就展现出卓越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强烈渴望。

杜威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哲学,并且在德国也深造了一段时间。

他在学术界有着极高的声誉,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杜威对教育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提出了“实验教育”、“体验式教育”等理论,引领了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

他强调学习应该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体验,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来获取知识,而非被passively 接受。

1902年,杜威首次访问中国,在中国的一些大学作了演讲,引发了中国学术界对他的极大关注。

他的教育理念和学术观点为当时的中国教育界所津津乐道,有很大的影响力。

杜威的思想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对中国教育、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的重要性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的重要性在于促进学术思想的交流和传播,推动学术进步和创新。

通过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合作,中国学者可以了解国际学术前沿的最新成果,拓展视野,提高学术水平。

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还可以帮助中国学者与国际学术界建立更多的合作关系,促进学术成果的共享与交流。

学术交流还有助于推广中国学术文化,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学术研究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建立健全的学术交流制度,可以促进国内外学者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推动学术交流的深入发展,为中国学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促进学术繁荣、提高学术水平、推动学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杜威来华的学术影响杜威是20世纪著名的美国教育家和哲学家,他的教育理论对中国现代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威提倡以实践为基础的综合教育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美国人——杜威

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美国人——杜威

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美国人——杜威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美国人——杜威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952年),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威廉·詹姆斯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进步教育(Progressive Education)之父”?又被誉为“美国十大伟人之一”和近代四大哲学家之一”?或被称为是“教师的教师”。

生平杜威出生於美国佛蒙特州的普通家庭里。

1879年毕业于佛蒙特大学,1884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884-1888,1890-1894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188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哲学。

1894-1904年在芝加哥大学任哲学系、心理学系和教育系主任,1902-1904年还兼任该校教育学院院长。

1904-1930年,他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兼任教授教职。

还担任过美国心理学联合会、美国哲学协会、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主席。

1896年他创立一所实验中学作为他教育理论的实验基地,并任该校校长。

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的教育方法,主张从实践中学习。

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口号。

其教育理论强调个人的发展、对外界事物的理解以及通过实验获得知识,影响很大。

杜威曾经到世界许多地方演讲,宣扬他的想法,他曾经到过中国,印度访问,因此他的思想也影响著美国以外的地区。

1952年6月1日,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约翰-杜威因患肺炎病故,终年92岁。

杜威的教育哲学杜威在著名的教育著作《民主与教育》中明确表示「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个人能够继续他的教育……不是要在教育历程以外,去寻觅别的目的,把教育做这个别的目的的附属物。

」这种「无目的论」的确使人不敢轻易接受。

必须记紧的是他在这儿说的教育是跟他心目中追求的民主社会不能分割的,对他而言,特别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他反映的可说是一种美国精神----个体的发展本身已是最终的目的。

他说:「教育的自身并没有什麼目的。

案例1——杜威与中国的故事

案例1——杜威与中国的故事

【案例1】杜威与中国的故事约翰·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
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
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
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美国实用主
义教育家杜威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
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
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1919年60岁的杜威带薪休假期间到东京大学讲学。

作为学生的胡适、陶行知等联合邀请杜威到中国讲学。

1919年4月30日到达中国。

之后,发生了“五四运动”。

14天后曾被孙中山请到家中。

在中国2年2个多月,到过14个省(包括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做了200场以上的演讲。

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教育民主化的进程。

胡适一直是杜威的翻译。

1921年7月11日回国。

杜威的教育思想的精髓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

胡适用一句话概括杜威的思想,那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试金石”。

一直到了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又一次提出这一结论。

杜威的中国之行及其影响

杜威的中国之行及其影响

John Dewey and China
作者: 元青
作者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天津300071
出版物刊名: 近代史研究
页码: 130-169页
主题词: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新学;学说;思想家;一致;灵魂;教育家;史学;五四运动
摘要:五四运动前夕,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作为五四新知识界的嘉宾被隆重邀请到中国.在此后两年零两个月的时光里,杜威在中国各地巡回讲学,系统宣传了实用主义学说.由于该学说满足和适应了五四思想解放的时代需要,满足和适应了中国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理所当然成为广泛流行于思想文化界和教育界的一股热潮,杜威也理所当然成为舆论界关注的焦点和受知识界比较一致欢迎的外国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实用主义热潮的推动下,相当一批学者吸收了实用主义所包含的实证精神的营养,破旧创新,发展了中国现代实证主义哲学、中国现代史学等新型学术研究.同时通过对学制改革进程关键环节及新学制标准和内容的影响,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也成为新学制改革的灵魂.。

约翰·杜威生平简介

约翰·杜威生平简介

约翰·杜威生平简介杜威在公元1859年10月20日出生,他诞生在一个中产阶级的杂货商家中。

他的家乡在新英格兰的维蒙特州的贝林顿。

这个地方向来习于自治,崇尚自由,笃信民主制度。

杜威小的时候有点害羞,并不是很聪明的小孩,不过他很喜欢看书,是大家公认的书虫。

他在中学毕业之后,就进入当地的维蒙特大学就读。

大学的时候,杜威修过希腊文、拉丁文、解析几何及微积分,大三开始涉猎自然科学的课程,大四时,他才更广泛地接触到人类智能的领域。

1879年,杜威大学毕业,开始了他一直想要从事的教职工作,并且继续研读哲学史。

1882年,杜威首次发表论文,这三篇论文被刊登在全国唯一哲学学术论文的杂志上,对他自己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鼓舞。

1894年,杜威跟他妻子创立了实验小学,后因归并的问题,遂辞职离去。

之后他到了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19年,他曾经先后在北京、南京、杭州、上海、广州等地讲学,他还去了苏联、土耳其、南非及墨西哥等地。

杜威在87岁的时候再婚,一直到93岁(公元1952年)因肺炎去世。

约翰·杜威的教育思想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

"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由此,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

其实,他反对的是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证式目标。

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

知名教育先驱

知名教育先驱

知名教育先驱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而知名教育先驱则是在这个领域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

他们通过创新的教育理念、方法和实践,改变了教育的面貌,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

本文将介绍几位知名教育先驱的事迹,探讨他们的贡献以及对教育的影响。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

他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先驱之一。

杜威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的概念,主张通过实践和亲身经历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他认为学生应该参与到真实的生活中,通过实践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育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杜威的理念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都将他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

另一位知名教育先驱是芬兰教育家佩尔·乌斯特多尔夫。

他被誉为“芬兰教育奇迹的缔造者”。

乌斯特多尔夫提出了“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

他主张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而非传统的知识传授者。

乌斯特多尔夫认为,学生应该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探索、实践和合作,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芬兰教育的成功证明了乌斯特多尔夫的理念的有效性,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典范。

除了这些国际知名的教育先驱,中国也有自己的杰出人物。

其中一位是中国教育家陶行知。

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他还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和智慧,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陶行知的理念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除了上述教育先驱外,还有许多其他杰出的教育家也为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比如,美国的玛丽亚·蒙台梭利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她的理念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和自由发展;印度的拉宾德拉纳特·塔戈尔则通过创办维沙卡学校,实践了他提出的“自由教育”的理念,为印度教育做出了杰出贡献。

杜威来华与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之滥觞

杜威来华与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之滥觞

杜威来华与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之滥觞杜威(John Dewey)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的思想对20世纪中国的教育改革和现代学术交流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威对中国的影响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他通过书信、讲座和研究交流等方式,与中国学者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杜威的学术思想和教育理念也为中国的现代学术交流制度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学术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杜威与中国的关系始于20世纪初,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的时期,社会上充满了变革的气息。

杜威通过《教育与民主》等著作,向中国传递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民主思想,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和社会变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杜威还曾多次到访中国,与中国学者进行学术交流,讲授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教育家和学者。

他的思想和理念对中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源泉之一。

杜威的思想对中国的现代学术交流制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倡导学者们必须亲自参与实践,深入社会,了解人民的需求,才能在学术研究中找到真正有意义的课题。

这一思想为中国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

在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的滥觞阶段,杜威的思想对中国的学者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他们关注社会现实,把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发掘中国社会的问题和需要,为中国的现代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杜威的实验教育理念也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和现代学术交流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了“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主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增进理解和知识的掌握。

这一理念对中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教育体系的改革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这一思想也为中国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和路径,启发学者们积极开展实证研究,深入社会实践,促进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杜威来华与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之滥觞,不仅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论,而且为中国的现代学术交流制度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和学术研究的蓬勃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 同守 等 g Y , 育 月
约翰 ・ 杜 威 来 华 及 其 影 响
钱 乐 制 钱 瑞 雪 3 3 4 0 0) ( 安徽 怀远 师 范 学校 安 徽 怀远 2 摘 要 :约翰 ・ 杜威 ,美 国实验主义哲学家、教 育家、思想 家。1 9 1 9 -1 9 2 1 年在 中国访 问讲 学,到过 中国 1 1 省和三 个
融汇 中西 ,延用大量 欧美 留学人才 ,对杜威实验 主义思想传播 起 了重 要 作 用 。 陶行知长期推行平 民教育 、 乡村教育 、 普及教育 , 形成 “ 生 活教育 ”的理论 与实践 ,他正视 中国实际 国情 ,已经超越其 老 师 。陈鹤琴批判传统 中国封建教育 ,“ 从 杜威实用 主义教育 思 想 中吸 收 合 理 有 用 东 西 ,结 合 中 国 的教 育 进 行 改 造 和 实 验 ,试 图使教育理论科学化 和中国化 。 ” 实验 主义诞生在美 国 , 具 有 人 文主义色彩 和科学实验性 ,注重一步一步改进 ,强调功利与 效果 ,适应 了欧美国家时代需 求。“ 实验 主义是 l 9世纪末在美 国 出现 并 占 主导 地 位 的思 潮 ,它 在 2 O 世 纪 兼 有 西 方 人 本 主 义 和科学 实证 主义 的特征 , 适应发达资本主义注重功利与实效的 需 要。 ”r s 胡适宣传杜威 的讲求实效 的真理观和重疑求证的方法
发生了深远影响。

的制定 和贯彻 。新学制 的颁 布与推行 ,“ 标志着我 国现代 学校 教育体制 的基本确立 , 是中 国现代教育史上里程碑 式的进步。 ”
【 5 】
杜威教 育思想通 过其学生 , 在 中国得到更加广泛传播并产 生重要影 响。胡适 、蒋梦麟 、郭 秉文 、陈鹤琴 、陶行知 、冯友 兰 等 先 后 在 美 国 哥 伦 比亚 大 学 学 习 ,受 杜 威 实 验 主 义 思 想 影 响 ,回国后致力于 中国教育改革。胡适主要在北京大学进行思 想学术上的宣讲 ,影 响大 。蒋梦麟曾任代 理北大校长 、国民政 府教育部长 ,“ 1 9 3 0年冬 出任北大校长后 ,延聘 了大批 留美学 生来校任教” , 任期到 1 9 4 5年 。他积极参与新教育改革 ,在 主持北大和主政教育部期间 ,推行欧美办学方针 ,宣传杜威实

政 治 方 面 影 响
验主义思想 。 郭秉文在任南京 高等师 范学校教务主任 以及 由该
校 为 基 础 发 展 成 的东 南 大 学 校 长 时 , 推行 民 主 治 校 , 学 术 自由 ,
从杜威两本政治学代表作 《 公共及其 问题 》 ( 1 9 2 7) 和 《自 由主义与社会行为 》 ( 1 9 3 5 ) , 可以看出其民主与 自由主义思想 。
关 键 词 :约 翰 ・ 杜 威 ;来 华 ;影 向
中 图分 类 号 :G 6 4 2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0 2 — 7 6 6 1( 2 0 1 3 )2 8 — 0 1 4 - 0 2
约翰 ・ 杜威 ( 1 8 5 9 - - 7 - 1 9 5 2) ,美 国实验 主义 哲学家 、教育 家 、思想 家。在五 四运动前夕 ,被 中国新知识界邀请来华访 问 讲学 ,在 中国停留两年零两个 月时间 ,做 了二百余场讲演 ,到 过 1 1个省和三个省级市 ,宣传 他的实验主义哲学 、政 治学 、 教育学 、伦理学思想。他 的演讲在全 国很多报纸上转载 ,讲演 录 汇 集 再 版 十 几 次 在 中 国 思想 文 化 界 影 响很 大 。 “ 杜 威 的名 声 在中国各 处传扬 。他的学说 在中国成 为思想文化界 的主流 ,壮 大了 自由知识 分子的力 量 , 促进 了西方 民主与科学在中国的传 播。 ”“ 牡 威来华讲 学是 中国近现代思想上 、政治上 、学术上 、 教 育 上 、中外 文化 交 流 上一 次重 要 事 件 ,留下 了历 史 的记 忆 ,
“ 杜威倡导参议制 民主 , 需要公众更 多地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 中。 ”他 “ 批 判 所 处 时代 放 任 资 本 的 自由主 义 。 …‘ 重 申对 自 由 主义的追求 ,即实 现 自由 、个性和智 慧的价值 。 ” 杜威 的实验 主 义 政 治 理 念 通 过 思 想 深 受 其 影 响 的 中 国文 化 精 英 们 实 践 着 。
省级 市,做过二 百多场讲 演,宣传他的实验 主义哲 学、政治 学、教育 学、伦理 学思想,全国多家报纸转载 ,讲演 录汇 集再版十几 次。杜威 的实验 主义由于其 中国学生的大力 宣传 ,从 而得 以更加广 泛传播 ,在 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重 大影 响 .成 为民国数 十年 间主流思想潮流 ,深刻影响 了中国近现代政 治、教 育、哲学等 多方面。杜威来华 ,增进 了中美两 国人 民之 间了解与友谊 ,促进 了中美两 国之 间文化交流 ,为以后 中美两 国之 间的友好合作 奠定基础 。
1 9 2 2年 5月 ,蔡元培 、梁漱溟 、胡适 、王宠惠在 《 努力周报 》 第二期发表 《 我们 的政治 主张 》 ,提 出组织一个 宪政的公开 的 “ 好政府 ” ,改 良政治 ,“ 为社会全体谋充分的福利。 ”1 9 2 2年
9月 ,在吴佩孚支持下 ,曾在 《 我们 的政 治主张 》上签 名的王 宠惠 、罗文干 、汤 尔和等人 阁 ,王宠惠为 国务总理 ,他们都属 于英美 派 ,是无党无派 的 “ 好 人” ,这个 政府被称为 “ 好人政 府” 。由于保 派直系军 阀反对 ,存在 三个 多月被赶下 台。胡适 在 1 9 2 2年 9月提 出联省 自治政治主张。他认 为裁 制军 阀打倒 军 阀一 个 重 要 武 器 在 于根 据 省 自治 的联 邦 制 ,增 加 地 方 权 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