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乘法公式(1)—初高中衔接课程

合集下载

高一数学初高中衔接教学案:2乘法公式、因式分解(1)

高一数学初高中衔接教学案:2乘法公式、因式分解(1)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一数学教学案(2)初高中衔接2:乘法公式、因式分解(1)班级 姓名一、基础知识1、乘法公式⑴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 ⑵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 ⑴立方和公式2233()()a b a ab b a b +-+=+; ⑵立方差公式2233()()a b a ab b a b -++=-; ⑶三数和平方公式 2222()2()a b c a b c ab bc ac ++=+++++;⑷两数和完全立方公式 33223()33a b a a b ab b +=+++;⑸两数差完全立方公式 33223()33a b a a b ab b -=-+-2.因式分解的方法(1) 提取公因式法:把各项都含有的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2) 运用公式法:逆用乘法公式;(3) 分组分解法:利用分组分解法,关键是选择适当的、合理的分组方法; (4)十字相乘法:①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2q x p x pq x q p x ++=+++进行分解。

特点:(1)二次项系数是1; (2)常数项是两个数的乘积;(3)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的两因数的和。

②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二次三项式 c bx ax ++2条件:(1)21a a a = 1a 1c(2)21c c c = 2a 2c(3)1221c a c a b += 1221c a c a b +=分解结果:c bx ax ++2=))((2211c x a c x a ++二、例题精讲例1:计算:⑴、)749)(7(2x x x +-+⑵、)93)(3(2++-y y y⑶、)1)(1)(1)(1(22+-+++-a a a a a a例2:⑴、已知4)2()2(2-=---b a a a ,求代数式ab b a -+222的值。

⑵、已知4a b c ++=,4ab bc ac ++=,求222a b c ++的值。

初高中数学衔接专题

初高中数学衔接专题

解得: x 1.综上所述,原不等式的解为1 x 3 .
解法 2: x − 2 表示 x 轴上坐标为 x 的点到坐标为 2 的点之间的距离,所以不等式 x − 2 1的几何意义即
为 x 轴上坐标为 x 的点到坐标为 2 的点之间的距离小于 1,观察数轴可知坐标为 x 的点在坐标为 3 的点的
左侧,在坐标为 1 的点的右侧.所以原不等式的解为1 x 3 .
原式= a b + c + b a + c + c a + b = a(−a) + b(−b) + c(−c) = − a2 + b2 + c2 ①
bc
ac
ab bc ac ab
abc
a3 + b3 = (a + b)[(a + b)2 − 3ab] = −c(c2 − 3ab) = −c3 + 3abc
[公式 3]
= a3 − b3 (立方差公式)
说明:上述公式均称为“乘法公式”. 3.根式 [1]式子 a(a 0) 叫做二次根式,其性质如下:
(1) ( a)2 =
;(2) a2 =
;(3) ab =
[2] 平 方 根 与 算 术 平 方 根 的 概 念 : x = a(a 0) ,其中 a (a 0) 叫做 a 的算术平方根. [3]立方根的概念: x= 3 a
; (4) b =

a
叫做 a 的平方根,记作
叫做 a 的立方根,记为
4.分式 分母(子)有理化
把分母(子)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子)有理化.分母有理化的方法是分母和分子 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母中的根号的过程;而分子有理化则是分母和分子都乘以 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子中的根号的过程

(完整版)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已整理)

(完整版)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已整理)

目录第一章数与式1.1数与式的运算1.1.1 1.1.2 1.1.3 1.1.4绝对值乘法公式二次根式分式1.2分解因式第二章二次方程与二次不等式2.1 一元二次方程2.1.1根的判别式2.1.2根与系数的关系2.2 二次函数2.2.1二次函数y二ax2+bx+c的图像和性质2.2.2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方式2.2.3二次函数的应用2.3方程与不等式2.3.1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第三章相似形、三角形、圆3.1相似形3.1.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3.1.2相似三角形形的性质与判定3.2三角形3.2.1三角形的五心3.2.2解三角形:钝角三角函数、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及其应用3.3圆3.3.1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幕定理3.3.2点的轨迹3.3.3四点共圆的性质与判定3.3.4直线和圆的方程(选学)1.1数与式的运算1.1.1 .绝对值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仍是零.即a, a 0,|a| 0, a 0,a, a 0.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它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a b表示在数轴上,数a和数b之间的距离.例1解不等式:|x 1 x 3 >4.解法一:由x 1 0 ,得x 1 ;由x 3 0,得x 3 ;①若x 1,不等式可变为(x 1) (x 3) 4 ,即2x 4 >4,解得X V0,又x v 1 ,二x v 0;②若1 x 2,不等式可变为(x 1) (x 3) 4 ,即1> 4,二不存在满足条件的x;③若x 3,不等式可变为(x 1) (x 3) 4 ,即2x 4 >4,解得x>4.又x>3二x>4.综上所述,原不等式的解为x V0, 或x>4.解法二:如图1. 1- 1, x 1表示x轴上坐标为x的点P到坐标为1的点A之间的距离|RA|,即|RA| = |x- 1|; |x-3|表示x轴上点P到坐标为2的点B之间的距离|PB|,即|PB|= |x- 3|.所以,不等式x 1 x 3 >4的几何意义即为|RA| + |PB|> 4.由|AB|= 2,可知点P在点C(坐标为0)的左侧、或点P在点D(坐标为4)的右侧.x V0,或x>4.P 丄CL A 丄BLDL---- x0134x V|x-3||x- 1|图1. 1-12.2练 1. 2.3. 习 填空: (1) 若 x (2) 如果|a b 选择题: 下 )(A )(C )化简: 5,贝y x= 5,且a _若x 则b =4,贝y x= _____ ;若 1 c 2,则 C =若a 若a|x — 5|—|2X — 13| (x >5). 1.1.2.乘法公式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下列一些乘法公式: (1) 平方差公式 (a b)(a b) a 2 b 2 ; (2) 完全平方公式 (a b)2 a 2 2ab b 2.我们还可以通过证明得到下列一些乘法公式:b , b ,则 a b (B) (D) 若a b ,贝S a 若a b ,则a解法 :原式= (x 2 1) (x 21)2 x 2 = (x 2 1)(x4 2x1)= 6x 1 .解法 *■.原式=(x 1)(x 2 x 2 1)(x 1)(x x 1)=(x 3 1)(x 3 1)= 6 x 1 .例2 已知a b c 4 , ab bc ac 4,求 a 2 b 2 c 2 的值解: 2 a .2 2b c (a b c)2 2(ab bc ac) 8 . 练 习1. 填空: (1) 1 2 a 1.2 b ( 4 b ;a)( );9 4 2 3(2) (4 m)2 16m 24m ( );(3 ) (a 2b c)2 a 2 4b 2 c 2 ( ). 1). 选择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证明. 例 1 计算:(x 1)(x 1)( x 2x 1)(x 2 x (1 )x 2 Imx k平方式,(1) 立方和公式 (a b)(a 2 ab b 2) 3 a .3 b ; (2) 立方差公式 (a b)(a 2 ab b 2) 3 a 3b ;(3) 三数和平方公式 (a b c)2 a 2 b 2 2 c 2(ab bc(4) 两数和立方公式 (a b)3 a 3 3a 2b 3ab 2 b 3;(5) 两数差立方公式 (a b)3 a 3 3a 2b3ab 2 b 3 .ac);对上面列出的五个公式,(A) m2(B) - m2(C) - m2(D)丄m24 3 16((2 ) 不论a , b为何实数,a2 b2 2a 4b 8 的值((A )总是正数(B )总是负数(C)可以是零(D)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1.1.3.二次根式一般地,形如,a(a 0)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根号下含有字母、且不能够开得尽方的式子称为无理式.例如3a「a?—b 2b , . a^b2等是无理式,而.2x2彳x 1 , x2、2x y , ■■ a2等是有理式.1.分母(子)有理化把分母(子)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子)有理化.为了进行分母(子)有理化,需要引入有理化因式的概念.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我们就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例如J2与.2 , 3'、a 与,-. 3 .6 与方.6 , 2-. 3 3',2 与 2.3 3-2,等等. 一般地,ax与x , a、、x b. y与a、、x b y , a、、x b与a、、x b互为有理化因式.分母有理化的方法是分母和分子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母中的根号的过程;而分子有理化则是分母和分子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子中的根号的过程在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过程中,二次根式的乘法可参照多项式乘法进行,运算中要运用公式. ab(a 0,b 0);而对于二次根式的除法,通常先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通过分母有理化进行运算;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与多项式的加减法类似,应在化简的基础上去括号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2 .二次根式-a2的意义a, a 0, aa, a 0.例1将下歹J式子化为最简一次根式:(1) 両; (2) VOb(a0);(3) J4x6y(x 0).解:(1) ^A2b2顶;(2) Ja2b a 7b aVb(a 0);(3) 』4x6y 2 x^/y 2X3TT(X0).例2计算:暑(3 73).解法- -.73 (33 V3初中升高中数学教材变化分析解法二:解:=-3 (3 . 3)(3 . 3)(3、、3)=3^3 39 3=3(、、3 1)6=.3 12.3 (3、、3)=—3 V3试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 ..12 '.诃禾口、、仃110 ;(1) V J2.1112 11111 1011 -101= 丽3^3 1)_ 1 = _______________ = .3 1(.3 1)C 3 1)J 2)_ 6^ _ 、石)(.12 ;11)和 2.2— 6 . .12 ,11(、石 *10)(、11 ”10) 、石;10又. .12、一 11 5^ ,10 ,••• .,12 ,11 v .11.(2).. 2运—庇 2屁苗212-46)(242+46)又 4>2 2, _• ° •号 6 + 4 > . 6 + 2 习 2,• 一2 v 2、、2—•、6..6 4化简:C.3 , 2)2004 ( -.. 3 . 2) 2005解:(、、3 , 2)2004 ( .3、、2严=,2)2004 ( -.3 ,2)2004 (-. 3= C3、、2 C3 =12004(4 2、2+ 6 ,3 11 .12 11 ' __ 1 ___ 11 '一 10 '2,2+「6’.2 ) 2004 (「3.2)5化简:2) = .3、、2 .(1) .9 4*5 ;(2)x 2解: (1)原式(2)原式={(x *).(5)2 2 2 -5 221 x••• 06 已知xx 1 ,-丄3 2 、3 2 ,y1 22(0 x 1).x7(2 V5)2 2 71 x ,所以,原式=-x密茫,求3x 2 5xy 3y 2的值.、3 <2解:「X y :3 : ;〕2 (―2)2do , 32 3 2Xy.3, 2 , 3 . 2 1,2 2 2 2…3X 5xy 3y 3(X y) 11xy 3 1011 289 .练 习1.1.4 .分式1.分式的意义 形如A 的式子,若B 中含有字母,且B 0,则称A 为分式.当MHO 时,分BB式A 具有下列性质:BA A MA A MB B M 'B B M *上述性质被称为分式的基本性质. 2.繁分式a像_^ , m n p 这样,分子或分母中又含有分式的分式叫做 繁分式. c d _2m_n P例1若空匕 A —,求常数A,B 的值.X (X 2) X X 21. 填空:1 (1)(2) (3) (4) 13若.、(5 x)(x 3)2 (X 3)、、亍,则X 的取值范围是4.24 6,54 3 .96 2. 150 若X 巨,则、厂 ''厂22. 选择题:.立3. 4.(B )1U ,求 a a 1比较大小:2— 3 _______ ; 5— 4 (填b 的值. (C )N”.(D )0X 2解:~A B• ____ _x x 2.A B 5,2A 4,(1)试证: A(x 2) Bx (A B)x 2A 5x 4 x(x 2) 解得 x(x 2) x(x 2) 2,B 1.2. 3.4.(1) (2) (2)(3) 证明:1 n 12 3证明:对任意大于 计算: 1 n(n 1) 1 1 2(其中n 是正整数);1 9 10 '的正整数n ,有二 —2 3 3 41n(n 1)解:由 1 2(3)证明:..1 1• -------n n 1. 1n(n 1)(1)可知丄L2 31 12 3 3 41 n(n 1), (其中n 是正整数)成立.n n(n 1) 1 n 1 (n 1)19 10 1 1 1 -)( )1 2 2 31 1 1 1— _ (― 一)(— n(n 1) 2 3 31又n 》2且n 是正整数,二.11, 1 1 • • LV2 3 3 4 n(n 1)2且 e >1, 2c 2 — 5ac + 2a 2_0, 解:在2c 2— 5ac + 2a 2_0两边同除以a 2,得2呂—5e + 2_ 0,• (2e — 1)(e — 2)_ 0,1• e _ 2 V 1,舍去; •- e _ 2.或 e = 2. 一定为正数,求e 的值.丄 10910_丄_ 2习填空题: 选择题: 若) (A)对任意的正整数 2x yx正数x,y 满足 x 2 n ,1n(n 2)(丄n(B)2xy ,求 54x yx的值.y(C ) 4(D)计算丄- 99 100习题1. 1 A 组1.解不等式:(1) (3) 2 .已知x y 1 , x 1 3;(2) x 3x 27 ;x 1 x 1 6 .3xy 的值. 求 x 3 y 3 3. 填空:(1) (2) (3)(2 .3)18(2若,(T 1 .2a)21,(1 a)22 , 1__ ?则a 的取值范围是1 4「51.填空:(1) a2.1.(2)若 x 2xy 2y 2已知:x 1 2,y3a 2 2 3a 5ab 2b2小0,则—xy yx y _x . y ab 2 _________________22 _ __ ---------y」y _的值.x yC 组选择题: ((A ) a b(B ) a b(C ) a b 0 (D ) b a 0( 2)计算a :等于( )(A) < ~(B ) ■- a (C )-(D ) 、、a2.解方程2(x 2丄)13(x -)1 0 .x x3.计算:-——-1 L 1.132 43 59 114.试证:对任意的正整数 n ,有1L -1 1 —<-.b 2 一 ab 、、b a若 则)a () n(n 1)(n2) 2 3 41 2 3 1.2因式分解因式分解的主要方法有:十字相乘法、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 法,另外还应了解求根法及待定系数法. 1.十字相乘法例1分解因式: (1) x 2-3x + 2;(2) x 2 + 4x —(3) x 2 (a b )xy aby 2 ; (4) xy 1 x y .解:(1)如图1. 1- 1,将二次项x 2分解成图中的两个x 的积,再将常数项 2分解成一1与一2的乘积,而图中的对角线上的两个数乘积的和为一 3x ,就是 x 2-3x + 2中的一次项,所以,有x 2- 3x + 2 = (x - 1)(x - 2).说明:今后在分解与本例类似的二次三项式时,可以直接将图1. 1- 1中的两个x 用1来表示(如图1. 1-2所示).(2) 由图1. 1-3,得x 2 + 4x - 12 = (x - 2)(x + 6).(3) 由图1. 1-4,得2 2x (a b)xy aby = (x ay)(x by) x―1(4) xy 1 x y = xy + (x - y) — 1y ”1=(x - 1) (y+1)(如图 1. 1-5 所示).图 1. 1-5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 2 x 5x 6 。

初高中数学衔接

初高中数学衔接

初高中数学衔接 1.1乘法公式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下列一些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 22()()a b a b a b +-=-;(2)完全平方公式 222()2a b a a b b ±=±+. 我们还可以通过证明得到下列一些乘法公式:(1)立方和公式 2233()()a b a a b b a b+-+=+; (2)立方差公式 2233()()a b a a b b a b-++=-; (3)三数和平方公式 2222()2()a b c a b c a b b c ac ++=+++++; (4)两数和立方公式 33223()33a b a a b a b b+=+++; (5)两数差立方公式 3322()33a b a a b a b b -=-+-. 例1 计算:22(1)(1)(1)(1)x x x x x x +--+++.例2 已知4a b c ++=,4ab bc ac ++=,求222a b c ++的值.1.填空:(1)221111()9423a b b a -=+( ); (2)(4m + 22)164(m m =++ );(3 ) 2222(2)4(a b c a b c +-=+++ ). 2.选择题:(1)若212x mx k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等于 ( ) (A )2m (B )214m (C )213m (D )2116m(2)不论a ,b 为何实数,22248a b a b +--+的值 ( )(A )总是正数 (B )总是负数(C )可以是零 (D )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1.2因式分解因式分解的主要方法有:十字相乘法、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另外还应了解求根法及待定系数法.1.十字相乘法例1 分解因式:(1)x 2-3x +2; (2)x 2+4x -12;(3)22()x a b xy aby -++; (4)1xy x y -+-. .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652x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高中衔接知识专题乘法公式

初高中衔接知识专题乘法公式

初高中衔接知识专题乘法公式
先来看今天的知识点:
乘法公式:
1. 平方差公式: (a+b)(a-b)=a2-b
2.
2. 立方和公式: (a+b)(a2-ab+b2)=a3+b
3.
3. 立方差公式: (a-b)(a2+ab+b2)=a3-b3.
4. 完全平方公式: (a+b)2=a2+2ab+b2;
(a-b)2=a2-2ab+b2;
(a+b+c)2=a2+b2+c2+2ab+2bc+2ac.
5. 完全立方公式:
(a+b)3=a3+3a2b+3ab2+b3;
(a-b)3=a3-3a2b+3ab2-b3.
这些公式可以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方法,通过计算获得,亲爱的同学,你可以把这些公式作为练习,自己计算一下.
记忆这些公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公式中有负号时,负号所处的位置.
第二: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后,每一项的次数都是2,如果某一项里面有两个字母,它的系数也是2,如: 2ab;如果某一项是单独一个字母的平方,它的系数是1,如: a2.
完全立方公式与此类似.
有“负号”的那个完全立方公式,展开后,如果某一项含有b的奇数次方,这一项的符号就是“负号”. 如: -3a2b,因为它含有b的一次方,所以它的符号是“负号”.
千万不要小看上面的这两道例题哦,它们不但经常会出现在初中的一些探究题中,而且可以作为最基本的模型,在高中的好多知识模块中都能用到. 亲爱的同学,你一定要好好琢磨这两道例题的特点和解法,最好能自己再做一遍.。

初高中数学衔接知识点专题word版含答案

初高中数学衔接知识点专题word版含答案

初高中数学衔接知识点专题(一)★ 专题一 数与式的运算【要点回顾】 1.绝对值[1]绝对值的代数意义: .即||a = . [2]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的距离. [3]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a b -表示 的距离. [4]两个绝对值不等式:||(0)x a a <>⇔;||(0)x a a >>⇔.2.乘法公式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下列一些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 ; [2]完全平方和公式: ; [3]完全平方差公式: . 我们还可以通过证明得到下列一些乘法公式: [公式1]2()a b c ++=[公式2]33a b =+(立方和公式) [公式3]33a b =- (立方差公式)说明:上述公式均称为“乘法公式”. 3.根式[1]0)a ≥叫做二次根式,其性质如下:(1) 2= ;= ;= ;= . [2]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叫做a的平方根,记作0)x a =≥,其(0)a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3]立方根的概念: 叫做a的立方根,记为x =4.分式[1]分式的意义 形如A B 的式子,若B 中含有字母,且0B ≠,则称A B 为分式.当M ≠0时,分式AB具有下列性质: (1) ; (2) . [2]繁分式 当分式A B 的分子、分母中至少有一个是分式时,AB就叫做繁分式,如2m n p m n p+++,说明:繁分式的化简常用以下两种方法:(1) 利用除法法则;(2) 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 [3]分母(子)有理化把分母(子)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子)有理化.分母有理化的方法是分母和分子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母中的根号的过程;而分子有理化则是分母和分子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子中的根号的过程【例题选讲】例1 解下列不等式:(1)21x -< (2)13x x -+->4.例2 计算:(1)221()3x + (2)2211111()()5225104m n m mn n -++(3)42(2)(2)(416)a a a a +-++ (4)22222(2)()x xy y x xy y ++-+例3 已知2310x x -==,求331x x +的值.例4 已知0a b c ++=,求111111()()()a b c b c c a a b+++++的值.例5 计算(没有特殊说明,本节中出现的字母均为正数):(1)(2)1)x ≥(3) (4)例6设x y ==,求33x y +的值.例7 化简:(1)11xx x x x -+- (2)222396127962x x x x x x x x ++-+---+ (1)解法一:原式=222(1)11(1)1(1)(1)1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解法二:原式=22(1)1(1)(1)11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解:原式=2223961161(3)(39)(9)2(3)3(3)(3)2(3)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2(3)12(1)(3)(3)32(3)(3)2(3)(3)2(3)x x x x x x x x x x +-------===+-+-+说明:(1) 分式的乘除运算一般化为乘法进行,当分子、分母为多项式时,应先因式分解再进行约分化简;(2) 分式的计算结果应是最简分式或整式 .【巩固练习】1. 解不等式 327x x ++-<2.设x y ==,求代数式22x xy y x y +++的值.3. 当22320(0,0)a ab b a b +-=≠≠,求22a b a b b a ab+--的值.4. 设x=,求4221x x x ++-的值.5. 计算()()()()x y z x y z x y z x y z ++-++-++-6.化简或计算:(1)3÷ (2)(4) ÷+1AC |x -1||x -3|● 各专题参考答案 ●专题一数与式的运算参考答案例1 (1)解法1:由20x -=,得2x =;①若2x >,不等式可变为21x -<,即3x <; ②若2x <,不等式可变为(2)1x --<,即21x -+<,解得:1x >.综上所述,原不等式的解为13x <<.解法2: 2x -表示x 轴上坐标为x 的点到坐标为2的点之间的距离,所以不等式21x -<的几何意义即为x 轴上坐标为x 的点到坐标为2的点之间的距离小于1,观察数轴可知坐标为x 的点在坐标为3的点的左侧,在坐标为1的点的右侧.所以原不等式的解为13x <<.解法3:2112113x x x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为13x <<.(2)解法一:由10x -=,得1x =;由30x -=,得3x =; ①若1x <,不等式可变为(1)(3)4x x ---->,即24x -+>4,解得x <0,又x <1,∴x <0;②若12x ≤<,不等式可变为(1)(3)4x x --->,即1>4,∴不存在满足条件的x ;③若3x ≥,不等式可变为(1)(3)4x x -+->,即24x ->4, 解得x >4.又x ≥3,∴x >4. 综上所述,原不等式的解为x <0,或x >4.解法二:如图,1x -表示x 轴上坐标为x 的点P 到坐标为1的点A 之间的距离|PA |,即|PA |=|x -1|;|x -3|表示x 轴上点P 到坐标为2的点B 之间的距离|PB |,即|PB |=|x -3|. 所以,不等式13x x -+->4的几何意义即为|PA |+|PB |>4.由|AB |可知点P 在点C (坐标为0)的左侧、或点P 在点D (坐标为4)的右侧.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为x <0,或x >4.例2(1)解:原式=221[()]3x ++222222111()()()2(22()333x x x x =++++⨯+⨯⨯43281339x x x =-+-+ 说明:多项式乘法的结果一般是按某个字母的降幂或升幂排列. (2)原式=33331111()()521258m n m n -=-(3)原式=24222336(4)(44)()464a a a a a -++=-=-(4)原式=2222222()()[()()]x y x xy y x y x xy y +-+=+-+3326336()2x y x x y y =+=++ 例3解:2310x x -== 0x ∴≠ 13x x∴+= 原式=22221111()(1)()[()3]3(33)18x x x x x x x x+-+=++-=-= 例4解:0,,,a b c a b c b c a c a b ++=∴+=-+=-+=-∴原式=b c a c a b a b c bc ac ab+++⋅+⋅+⋅222()()()a ab bc c a b c bc ac ab abc ---++=++=- ① 33223()[()3](3)3a b a b a b ab c c ab c abc +=++-=--=-+3333a b c abc ∴++= ②,把②代入①得原式=33abcabc-=-例5解:(1)原式6==- (2)原式=(1)(2)2 3 (2)|1||2|(1)(2) 1 (1x 2) x x x x x x x x -+-=->⎧-+-=⎨---=≤≤⎩说明||a =的使用:当化去绝对值符号但字母的范围未知时,要对字母的取值分类讨论.(3)原式ab =(4) 原式===例6解:22(277 14,123x y x y xy ===+=-⇒+==- 原式=2222()()()[()3]14(143)2702x y x xy y x y x y xy +-+=++-=-=说明:有关代数式的求值问题:(1)先化简后求值;(2)当直接代入运算较复杂时,可根据结论的结构特点,倒推几步,再代入条件,有时整体代入可简化计算量. 【巩固练习】1.43x -<< 2. 3.3-或2 4.3-5.444222222222x y z x y x z y z ---+++ 6.()(((13,23,4-。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第一节 乘法公式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第一节 乘法公式

第一节 乘法公式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 22()()a b a b a b +-=-;(2)完全平方公式 222()2a b a ab b ±=±+.(3)立方和公式 2233()()a b a ab b a b +-+=+;(4)立方差公式 2233()()a b a ab b a b -++=-;(5)三数和平方公式 2222()2()a b c a b c ab bc ac ++=+++++;(6)两数和立方公式 33223()33a b a a b ab b +=+++;(7)两数差立方公式 33223()33a b a a b ab b -=-+-.例1计算:(1)()()24164m m m +-+ (2)2211111()()5225104a b a ab b -++例2计算:22(1)(1)(1)(1)x x x x x x +--+++.例3 已知4a b c ++=,4ab bc ac ++=,求222a b c ++的值.例4已知1x y +=,求333x y xy ++的值。

练习1.填空:(1)221111()9423a b b a -=+( ); (2)(4m + 22)164(m m =++ ); (3 ) 2222(2)4(a b c a b c +-=+++ ).(4)若()()22322481x y x xy y y -+++=,则,x y 的值为( ) (5)若210x x ++=,则4221x x x ---=( )2.选择题:(1)若212x mx k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等于 ( ) (A )2m (B )214m (C )213m (D )2116m (2)不论a ,b 为何实数,22248a b a b +--+的值 ( (A )总是正数 (B )总是负数(C )可以是零 (D )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3.已知221,12x y x y -=+=求22x y -的值。

最新暑期初高中数学衔接教程【含答案】

最新暑期初高中数学衔接教程【含答案】

课堂笔记第一章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1.1 乘法公式我们知道(a +b )2=a 2+2ab +b 2,将公式左边的指数变为3时,又有什么结论呢?由于(a +b )3=(a +b )2(a +b )=a 2+2ab +b 2 (a +b )=a 3+a 2b +2a 2b +2ab 2+ab 2+b 3=a 3+3a 2b +3ab 2+b 3,因此得到和的立方公式(a +b )3=a 3+3a 2b +3ab 2+b 3.将公式中的b 全部改为-b ,又得到差的立方公式(a -b )3=a 3-3a 2b +3ab 2-b 3.上述两个公式称为完全立方公式,它们可以合写为(a ±b )3=a 3±3a 2b +3ab 2±b 3.【例1】化简:(x +1)3-x x 2+3x +3 .【解答】(x +1)3-x x 2+3x +3 =x 3+3x 2+3x +1-x 3-3x 2-3x =1.由完全立方公式可得(a +b )3-3a 2b -3ab 2=a 3+b 3,即(a +b )(a +b )2-3ab =a 3+b 3,由此可得立方和公式(a +b )a 2-ab +b 2 =a 3+b 3.将立方和公式中的b 全部改为-b ,得到立方差公式(a -b )a 2+ab +b 2 =a 3-b 3.【例2】对任意实数a ,试比较(1+a )(1-a )1+a +a 2 1-a +a 2 与1的大小.【解析】观察(1+a )(1-a )1+a +a 2 1-a +a 2 的结构特点,可运用立方和(差)公式将其化简.【解答】(1+a )(1-a )1+a +a 2 1-a +a 2=(1+a )1-a +a 2 (1-a )1+a +a 2=1+a 3 1-a 3 =1-a 6因为1-a 6-1=-a 6,对任意实数a ,-a 6≤0,所以课堂笔记(1+a)(1-a)1+a+a21-a+a2≤1.通过将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中的指数2推广到3,我们得到了完全立方公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将指数推广到4,5,⋯.另外,我们也可以从项数的角度推广(a+b+c)2=[(a+b)+c]2=(a+b)2+2(a+b)c+c2=a2+2ab+b2+2ac+2bc+c2=a2+b2+c2+2ab+2bc+2ca.灵活应用等式(a+b+c)2=a2+b2+c2+2ab+2bc+2ca,可以为代数式运算带来方便.【例3】已知a+b+c=0,ab+bc+ca=-12,求下列各式的值:(1)a2+b2+c2(2)a4+b4+c4【解析】将(1)与已知联系,联想已知中的等式,发现可将a2+b2+c2用a+b+ c和ab+bc+ca表示.由于a4+b4+c4=a22+b2 2+c2 2,由(1)得到启发,如果知道a2b2+b2c2+c2a2的值,就能得解.【解答】(1)(a+b+c)2=a2+b2+c2+2ab+2bc+2ca.由上式和已知得0=a2+b2+c2-1,即a2+b2+c2=1.(2)由ab+bc+ca=-12,得a2b2+b2c2+c2a2+2abc(a+b+c)=14.因为a+b+c=0,所以a2b2+b2c2+c2a2=14.再由(1)的结论,得a4+b4+c4+2a2b2+2b2c2+2c2a2=1.因此a4+b4+c4=12.【例4】已知x2+x-1=0,求证:(x+1)3-(x-1)3=8-6x.【证法1】(x+1)3-(x-1)3=x3+3x2+3x+1-x3-3x2+3x-1=x3+3x2+3x+1-x3+3x2-3x+1=6x2+2.由已知得x2=1-x,故6x2+2=6(1-x)+2=8-6x.因此,(x+1)3-(x-1)3=8-6x.【证法2】(x+1)3-(x-1)3=(x+1-x+1)(x+1)2+(x+1)(x-1)+(x-1)2=2x2+2x+1+x2-1+x2-2x+1课堂笔记=6x 2+2.以下同证法1习题1.11.若a +b =8,ab =2,则a 3+b 3=()A.128B.464C.496D.5122.若x +y +z =0,则x 3+y 3+z 3=()A.0B.x 2y +y 2z +z 2xC.x 2+y 2+z 2D.3xyz3.设A =n +1n 3,B =n 3+1n 3+6,对于任意n >0,则A ,B 大小关系为()A.A ≥BB.A >BC.A ≤BD.不一定4.(5-x )25+5x +x 2 =.5.观察下列各式的规律:(a -b )(a +b )=a 2-b 2,(a -b )a 2+ab +b 2 =a 3-b 3,(a -b )a 3+a 2b +ab 2+b 3 =a 4-b 4.可得到(a -b )a n +a n -1b +⋯+ab n -1+b n =.(其中n 为正整数).6.求函数y =(x -2)3-x 3的最大值.7.当x =33时,求代数式2x +1x 4x 2-2+1x 2 -1x 3的值.8.已知a ,b ,c 为非零实数,a 2+b 2+c 2 x 2+y 2+z 2 =(ax +by +cz )2,求证:x a =yb =zc .课堂笔记§1.2 因式分解因式分解就是将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它与多项式乘法运算是互逆变形.我们已学过两种分解因式的方法:提取公因式法与公式法.下面我们继续学习一些分解因式的方法.1.十字相乘法我们知道,形如x2+(p+q)x+pq的二次三项式,它的特点是二次项系数是1,常数pq与一次项系数p+q可以通过如图1.2-1的“十字相乘,乘积相加”方式建立联系,得到x2+(p+q)x+pq=(x+p)(x+q).这种方法能否推广呢?如果要对2x2-7x+3分解因式,我们把二次项系数2分解为1×2,把常数项3分解成1×3或(-1)×(-3),按图1.2-2至图1.2-5的运算方式,也用“十字相乘,乘积相加”验算.12311×3+2×1=512131×1+2×3=712-3-11×- 3 +2×-1=-512-1-31×-1+2×-3=-7图1.2-2图1.2-3图1.2-4图1.2-5可以发现图1.2-5对应的结果1×(-1)+2×(-3)=-7,恰好等于一次项系数-7.由于(x-3)(2x-1)=2x2-7x+3,从而2x2-7x+3=(x-3)(2x-1).像这样,通过十字交叉线帮助,把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十字相乘法.【例1】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2x2+x-3;(2)-6a2+7a+5【解析】(1)因为2=1×2,-3=(-1)×3=1×(-3),且一次项系数是1,所以可按图1.2-6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2)当二次项系数为负时,二次项系数分解成的两个因数异号,则十字辅助图的各种可能性就会更多.因此先把负号提到括号外面,即-6a2+7a+5=-6a2-7a-5,然后再把6a2-7a-5按图1.2-7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解答】(1)因为1×3+2×(-1)=1,恰好等于一次项系数1,所以2x2+x-3=(x-1)(2x+3).(2)因为-6a2+7a+5=-6a2-7a-5,而根据十字相乘法,6a2-7a-5= (2a+1)(3a-5),所以-6a2+7a+5=-(2a+1)(3a-5).11pq1×p+1×q=p+q图1.2-1123-1123-1图1.2-6图1.2-7课堂笔记【例2】分解因式:x 2-x 2-x 2-x -2.【解析】先将x 2-x 视为一个整体,通过两次十字相乘法得到解决.【解答】x 2-x 2-x 2-x -2=x 2-x -2 x 2-x +1 =(x -2)(x +1)x 2-x +1 .2.分组分解法观察多项式xm +xn +ym +yn ,它的各项并没有公因式,因此不能用提取公因式来分解因式;这是一个四项式,因此也不能直接用公式法或十字相乘法来分解因式.观察多项式的各项,前两项有公因式x ,后两项有公因式y ,分别提取后得到x (m +n )+y (m +n ).这时又有了公因式(m +n ),因此能把多项式xm +xn +ym +yn 分解因式.分解过程是xm +xn +ym +yn =x (m +n )+y (m +n )=(m +n )(x +y ).一般地,如果把一个多项式的项适当分组,并提出公因式后,各组之间又出现新的公因式,那么这个多项式就可以用分组方法来分解因式.【例3】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x 3-x 2+x -1;(2)x 2+4(xy -1)+4y 2.【解答】(1)【解法1】x 3-x 2+x -1=x 3-x 2 +(x -1)=x 2(x -1)+(x -1)=(x -1)x 2+1 .【解法2】x 3-x 2+x -1=x 3+x -x 2+1 =x x 2+1 -x 2+1 =x 2+1 (x -1).(2)x 2+4(xy -1)+4y 2=x 2+4xy -4+4y 2=x 2+4xy +4y 2 -4=(x +2y )2-4=(x +2y +2)(x +2y -2).【注】本题第(2)小题的解法是先将多项式分组,再用公式法分解因式.先将多项式分组后分解因式的方法称为分组分解法.用这种方法分解因式,分组时应预见到下一步分解的可能性.【例4】分解因式:x 3+3x -4.【解析】本题用前面学过的方法似乎均不奏效,若将其中一项拆成两项,就可考虑分组分解.【解答】x 3+3x -4=x 3+3x -1-3=x 3-1 +(3x -3)=(x -1)x 2+x +1 +3(x -1)=(x -1)x 2+x +4 .课堂笔记【例5】已知x3-2x2y-xy2+2y3=0,x>y>0,化简:xz-2yz+1.【解答】因为x3-2x2y-xy2+2y3=x2(x-2y)-y2(x-2y)=(x-2y)x2-y2=(x-2y)(x+y)(x-y),所以(x-2y)(x+y)(x-y)=0.又因为x>y>0,所以x+y≠0,x-y≠0,即只有x-2y=0.从而xz-2yz+1=z(x-2y)+1=1.习题1.21.对多项式4x2+2x-y-y2用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下面分组正确的是()A.4x2+2x-y+y2B.4x2+2x-y2-yC.4x2-yD.4x2-y+(2x-y2)+2x-y2.要使二次三项式x2-6x+m在整数范围内可分解,m为正整数,那么m的取值可以有()A.2个B.3个C.5个D.6个3.把多项式2ab+1-a2-b2分解因式,结果是()A.(a+b-1)(b-a+1)B.(a-b+1)(b-a+1)C.(a+b-1)(a-b+1)D.(a-b+1)(a-b-1)4.m4+m2+1=m4+-m2+1=m2+.m2+5.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4x2-x-3;(2)3x2+2ax-a2.6.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x3-y3-x2y+xy2;(2)2a2-b2+ab-2a+b.7.已知m=x-y,n=xy,试用m,n表示x3+y32.8.当x=-1时,x3+2x2-5x-6=0.请根据这一事实,将x3+2x2-5x-6分解因式课堂笔记第一章测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多项式-3y 2-2yx +x 2分解因式的结果是()A.-(y +x )(3y +x )B.(x +y )(x -3y )C.-(y -x )(3y -x )D.(x +y )(3x -y )2.若a 3-b 3=3a 2b -3ab 2+1,其中a ,b 为实数,则a -b =()A.0B.-1C.1D.±13.若多项式2x 2+7x +m 分解因式的结果中有因式x +3,则此多项式分解因式的结果中另一因式为()A.2x -1B.2x +1C.x +1D.x -14.若a +1a =3,则a 2+a 3+a 4+1a 2+1a 3+1a 4=()A.7B.25C.47D.725.多项式4-x 2-2xy -y 2分解因式的结果是()A.(2+x +y )(2-x -y )B.(2+x +y )(2-x +y )C.(1+x -y )(4-x -y )D.(1-x +y )(4+x +y )6.若x -y -z =3,yz -xy -xz =3,则x 2+y 2+z 2=()A.0B.3C.9D.-1二、填空题(本题有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7.若8x 3+12x 2y 2+6xy 4+y 6可分解为2x +y m 3,则m =.8.若关于x 的二次三项式ax 2+3x -9的两个因式的和为3x ,则a =.9.x 2+x +1x 2+1x -4=1x +x + 1x +x - .三、解答题(本题有3小题,第10,11题各15分,第12题16分,共46分)10.分解因式:(1)x 3-5x 2+6x ;(2)4m 3+m -1.11.已知x 2-x -1=0,求x 5-x 4-3x 3+3x 2+x 的值.12.已知a 2-9x 2+6xy -y 2(a +3x )2-(ay +3xy )=1,求证:y =6x .课堂笔记第二章分式与根式§2.1分式及其运算1.分式的运算分式运算与因式分解关系密切,掌握了各种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方法,可以使我们的分式运算能力得到提高.【例1】计算:a2+7a+10a2-a+1×a3+1a2+4a+4÷a+1a+2.【解析】分式乘除运算与约分相关,应考虑先将各分式的分子分母分解因式.【解答】原式=a+2a+5a2-a+1×a+1a2-a+1a+22×a+2a+1=a+5【例2】先化简,再求值:m2+n2m2+2mn+n2-2mn÷m+nmn2×m3+3m2n+3mn2+n3m3+m2n-mn2-n3,其中m=57,n=3.【解析】分式混合运算时需合理安排运算顺序,小心完成每一步.本题代数式最后乘上的分式其分子是完全立方,分母可以进行分组分解.【解答】原式=m2+n2(m+n)2-2mn×m2n2(m+n)2×(m+n)3(m+n)2(m-n)=m2+n2(m+n)2-2mn(m+n)2×(m+n)(m-n)=m2-2mn+n2(m+n)2×(m+n)(m-n)=m-nm+n.当m=57,n=3时,原式=m-nm+n=57-357+3=910.【例3】已知xx2-3x+1=1,求x2x4-9x2+1的值.【解析】观察题目特点,对条件与结论采用取倒数处理,建立条件与结论间的联系,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解答】因为xx2-3x+1=1,所以x2-3x+1x=1,得x+1x=4.于是x4-9x2+1x2=x2+1x2-9=x+1x2-11=16-11=5.因此x2x4-9x2+1=15.【注】本题解答中灵活应用了x2+1x2=x+1x2-2.课堂笔记2.分式的证明【例4】已知b +1c =1,c +1a =1,求证:a +1b =1,【解析】由已知两式消去c ,即可得到含a ,b 的关系式.【解答】由b +1c =1,得1c =1-b ;由c +1a =1,得c =1-1a .所以(1-b )1-1a =1,得1-1a -b +b a =1,即-1a -b +b a =0.两边都乘以a ,得-1-ab +b =0,两边再都除以b ,得-1b -a +1=0,移项得a +1b =1.【例5】已知abc =1,求证:a ab +a +1+b bc +b +1+c ac +c +1=1.【解析】此题直接通分太繁,不可取.观察求证式子的左边,发现作轮换a →b→c →a ,可将其中一项变为另两项,结合已知条件,可以有以下两种策略.【解答】【解法1】因为abc =1,所以a ,b ,c 均不为零.原式=a ab +a +1+ab a (bc +b +1)+abc ab (ac +c +1)=a ab +a +1+ab abc +ab +a +abc abac +abc +ab=a ab +a +1+ab 1+ab +a +1a +1+ab=a +ab +1ab +a +1=1.【解法2】因为abc =1,所以a ,b ,c 均不为零.原式=a ab +a +abc +b bc +b +1+bc b (ac +c +1)=1b +1+bc +b bc +b +1+bc bac +bc +b=1b +1+bc +b bc +b +1+bc 1+bc +b=1+b +bc bc +b +1=1.3.繁分式我们知道,像2m ,ab 1+b ,⋯这样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叫做分式.而像1x +1x ,a 1+b b 1+a,⋯这样分子或分母中含有分式的分式就叫繁分式.繁分式可以通过适当的代数变换转化成普通的分式.例如,1x +1x =课堂笔记xx x+1x=xx2+1【例6】化简:1+1-xx1-1-xyxy.【解析】对于繁分式化简,可以利用分式基本性质,在分式的分子、分母上都乘以它们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从而达到使分子、分母转化为整式的目的;也可以利用分式的概念,将繁分式转化为分式的除法.【解答】【解法1】原式=1+1-xxxy1-1-xyxyxy=xy+y-xyxy-1+xy=y2xy-1.【解法2】原式=1+1-xx÷1-1-xyxy=x+1-xx÷xy-1+xyxy= y2xy-1.【例7】化简:x+1x2-x+1x-11-x-1x2÷x2+1x2-x-1x+3x2+1x2-2x-2x+3.【解析】观察发现,上式中出现最多的是x+1x,而x2+1x2=x+1x2-2,因此设x+1x=a,原式的形就变简单了,从而有利于化简.换元法在繁分式化简中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解答】设x+1x=a,则x2+1x2=x+1x2-2=a2-2.原式=a2-a-11-a2÷a2-a+1a2-2a+1=a2-a2-a+1a-12×(a-1)2a2-a+1 =a2-a2-a+1=a-1=x+1x-1.课堂笔记习题2.11.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A.a b =acbc (c ≠0) B.-a -ba +b =-1C.0.5a +b 0.2a -0.3b =5a +10b 2a -3b D.x -y x +y =y -x y +x 2.若x +1x =4,则x 2x 4+x 2+1=()A.10 B.15C.115D.1163.若a +1b=1,b +2c =1,则c +2a =()A.1B.2C.3D.44.化简:11-11-1x .5.化简:a 3-a 2-a +1a 3-3a 2+3a -1.6.计算:1-a -11-a 2÷a 3+1a 2-2a +1×11-a.7.已知1a +1b+1c =0,求证:a 2+b 2+c 2=(a +b +c )2.8.已知xyz =1,x +y +z =2,x 2+y 2+z 2=16,求1xy +2z +1yz +2x+1zx +2y的值.课堂笔记§2.2根式及其迲算1.根式的运算一个代数式的运算结果若含有根式,就必须把它化为最简根式.最简根式满足以下3个条件:(1)被开方数的指数与根指数互质;(2)被开方数的每一个因式的指数都小于根指数;(3)被开方数不含分母.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分母有理化.例如,620=625=6×525×5=355.在根式运算中,一般最后结果要进行分母有理化,使分母不含根号.【例1】化简:(1)12-3;(2)x-yx+y(x≠y);(3)x-y3x-3y-x+y3x+3y.【解析】分母有理化通常是把分子和分母都乘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适当代数式(有理化因式),使分母不含根号.其中第(2)题还可以将分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后进行约分,同样第(3)题也可以将分子用立方和(差)公式分解因式后进行约分.【解答】(1)【解】12-3=2+3(2-3)(2+3)=2+32-3=-(2+3)=-2-3.(2)【解法1】x-yx+y=(x-y)(x-y)(x+y)(x-y)=(x-y)(x-y)x-y=x-y.【解法2】x-yx+y=(x+y)(x-y)x+y=x-y.(3)【解】x-y3x-3y-x+y3x+3y=(3x)3-(3y)33x-3y-(3x)3+(3y)33x+3y=(3x)2+3x3y+(3y)2-(3x)2+3x3y-(3y)2 =23xy【例2】计算:1+23+5(1+3)(3+5)+5+27+3(5+7)(7+3).【解析】观察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发现(1+3)+(3+5)=1+23+5,(5+7)+(7+3)=5+27+3.因此可先将他们拆成两项之和,然后分别进行分母有理化.【解答】原式=11+3+13+5+15+7+17+3=1-3(1+3)(1-3)+3-5(3+5)(3-5)+5-7(5+7)(5-7)课堂笔记+7-3(7+3)(7-3)=-12(1-3+3-5+5-7+7-3)=-12(1-3)=1【例3】计算:1-x -11+x -1+22-x ÷2+xx -1.【解析】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要根据算式的形式特征安排计算程序,使计算简便.【解答】原式=(1-x -1)2(1+x -1)(1-x -1)+22-x×x -12+x=1-2x -1+x -11-x +1+2x -12-x =x2-x.【例4】已知a =12+3,求1-2a +a 2a -1-a 2-2a +1a 2-a的值.【解析】先化简再求值,同时注意(a -1)2=|a -1|.【解答】因为a =12+3=2-3<1,所以原式=(a -1)2a -1-(a -1)2a (a -1)=(a -1)-|a -1|a (a -1)=a -1--(a -1)a (a -1)=a -1+1a=2-3-1+2+3=3.2.根式的证明【例5】已知(x +c )2+y 2+(x -c )2+y 2=2a ,且a 2-c 2=b 2,其中a >b >0,求证:x 2a 2+y 2b2=1.【解析】当已知等式中含有二次根式时,可以考虑把等式两边平方.【解答】【证明】因为(x +c )2+y 2+(x -c )2+y 2=2a ,所以(x +c )2+y 2=2a -(x -c )2+y 2两边平方,整理得a 2-cx =a (x -c )2+y 2.两边再平方,整理得a 2-c 2 x 2+a 2y 2=a 2a 2-c 2 .把a 2-c 2=b 2代入得b 2x 2+a 2y 2=a 2b 2,两边同除以a 2b 2,得x 2a 2+y 2b2=1.【例6】已知a ,b 都是非负数,并且1-a 2×1-b 2=ab ,求证:a 1-b 2+b 1-a 2=1.【解析】当已知式或求证式中含有二次根式时,可以考虑把两边平方化为整式再证明.但A 2=B 2,未必有A =B ,因此在证明过程中必须确定A ,B 是课堂笔记否同号.【解答】【证明】将1-a2×1-b2=ab两边平方,得1-a21-b2=a2b2,即1-a2-b2+a2b2=a2b2,得a2+b2=1.a1-b2+b1-a22=a21-b2+b21-a2+2ab1-b2×1-a2=a2+b2-2a2b2+2a2b2=1.因为a,b都是非负数,所以a1-b2+b1-a2≥0.因此a1-b2+b1-a2=1.3.n次根式实际上,数的平方根的概念可以推广.一般地,如果x n=a,那么x叫做a的n 次方根.例如,由于24=16和(-2)4=16,我们把2或-2叫做16的4次方根.当n 是偶数时,正数a的正的n次方根用符号n a表示,负的n次方根用符号-n a表示,也可以把两个方根合起来写作±n a.例如,416=2,-416=-2,合起来写作±416=±2.类比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性质,我们不难发现:在实数范围内,正数有两个相反的偶次方根,负数没有偶次方根,但任意实数都只有一个与它同号的奇次方根.本节所讨论的n次方根运算都限在实数范围内.【例7】(1)求-32243的5次方根;(2)求(-8)2的6次方根.【解析】根据n次方根的定义,可以逆用乘方运算求得开方运算的结果.需要注意正数的偶次方根一定有两个,不要漏掉负的一个.求方根时,为了降低难度,可以把被开方数中比较大的数作质因数分解.【解答】(1)5-32243=5-2535=-23.(2)±6(-8)2=±626=±2.【例8】(1)当x<0时,求|x|+4x4+23x3的值.(2)若n为自然数,2n a2n=-a,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解析】根据n次根式的性质,可以对含字母的根式进行化简与讨论.【解答】(1)当x<0时,|x|+4x4+23x3=|x|+|x|+2x=-x-x+2x=0.(2)因为n为自然数,所以2n为偶数,于是2n a2n=|a|.又因为2n a2n=-a,所以a≤0.类似于二次根式的性质,我们也可以得到n次根式的性质:(1)(n a)n=a.课堂笔记(2)当n 为奇数时,na n =a ;当n 为偶数时,na n =|a |=a ,a ≥0;-a ,a <0.(3)mpa mp =na m (a ≥0),n ab =n a ⋅n b (a ≥0,b ≥0),na b=na n b(a ≥0,b >0),n a m =(n a )m (a ≥0).从指数式的角度看,a =a 12,3a =a 13,⋯,n a =a 1n ,所以a m =na m ,a -mn =1n am .课堂笔记习题2.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数有一个偶次方根B.负数没有偶次方根C.负数有两个奇次方根D.正数有两个奇次方根2.当a>0时,-ax3=()A.x axB.x-axC.-x-axD.-x ax3.把a-ba+b(a≠b)分母有理化的结果是()A.-1B.a+ba-b C.a+b-2aba-bD.a+b-2abb-a4.(-1)101的7次方根是,0的8次方根是,(-4)2的4次方根是,(-4)4的4次方根是,5.计算:-5-132=,6(-27)2=,(2×32)4=,18÷32=.6.已知a=13+22,b=13-22,求1b-1-1a-1的值.7.化简:(a-b)3+2a a+b ba a+b b-3b-3aba-b.8.化简:(1)a-2a-1(1<a<2);(2)n(a-b)n+n(a+b)n a<b<0,n>1,n∈N∗.9.证明:a2+1b2+a2(ab+1)2=a+1b-aab+1.课堂笔记第二章测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若分式x +yx -y中的x ,y 的值都变为原来的3倍,则此分式的值()A.不变B.是原来的3倍C.是原来的13D.是原来的162.计算a b-b a÷a +b a 的结果是()A.a -b aB.a +b bC.a -bbD.a +b a3.把a +ba -b(a ≠b )分母有理化的结果是()A.-1B.a +b a -bC.a +b +2aba -bD.a +b +2abb -a4.下列式子错误的是()A.(a )2=aB.3a 3=aC.(n a )n =a (n >1的整数)D.na n =a (n >1的整数)5.化简x -|x |x的结果是()A.-|x |B.-xC.x 2D.x6.若n 为自然数,2n +1a 2n +1=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A.a ≥0B.a <0C.a ≤0D.a 为全体实数二、填空题(本题有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7.64的平方根是,立方根是,6次方根是.8.化简:1x -1+1x +1+2x x 2+1+4x 3x 4+1=.9.化简:11+11+1x=.10.当x <0时,5x 5+4x 4+3x 3=.三、解答题(本题有3小题,第11,12题各15分,第13题每题16分,共46分)11.若(x -10)2+4y -4=0,求y x 的10次方根.课堂笔记12.化简:x+1x-1-x-1x+11x2-1.13.当a=12-1时,求a2+6a2-1-a+1a-1+1÷a3+8a4+3a3+2a2的值.课堂笔记第三章方程与方程组§3.1三元一次方程组我们已经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知道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消元一元一次方程.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有代人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 消元的目的是把二元一次方程组化归为一元一次方程.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会遇到末知数不止两个的方程,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三元一次方程组.像x +y +z =12,x +2y +5z =22,x =4y ,4x +2y +z =0,x +2y -z =3,2x -y +2z =-4这类方程组中含有三个末知数, 含末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 , 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致, 通过消元转化为我们会解的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消元一元一次方程.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有代人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例1】解方程组x +y +z =12,①x +2y +5z =22,②x =4y .③【分析】将方程③分别代入方程①②, 得到只含y ,z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将方程③分别代入方程①②, 得方程组5y +z =12④6y +5z =22⑤解得y =2,z =2.把y =2,z =2代人方程①, 得x +2+2=12, 所以x =8.方程组的解是x =8,y =2,z =2.【例2】解方程组课堂笔记4x+2y+z=0①x+2y-z=3②2x-y+2z=-4③【分析】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是逐步消元, 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 将方程①+②, 可以消去z, 将方程③+②×2, 也可以消去z, 从而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①+②, 得5x+4y=3.④方程③+②×2, 得4x+3y=2. ⑤方程④和方程⑤组成方程组5x+4y=34x+3y=2解得x=-1,y=2.把x=-1,y=2代人方程②, 得-1+2×2-z=3, 所以z=0.方程组的解是x=-1,y=2,z=0.【例3】解方程组x:y:z=1:2:7,2x-y+3z=21.本题含有三个末知数, 只有两个方程, 其中方程①含有比例. 如果设x=a, 则y=2a,z=7a, 就得到了关于x,y,z三个末知数之间的关系, 代入方程②即可求解.【解】由方程①, 设x=a,y=2a,z=7a.代人方程②, 得2a-2a+21a=21, 即a=1.于是x=1,y=2,z=7.方程组的解是x=1,y=2,z=7.【注】本题的解答实际上用了比例的性质(第五章). 虽然方程组形式上是两个方程, 但方程①实际上隐含了两个方程:2x=y,7y=2z.通过上面几道例题, 我们发现,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仍是用代人法或加减法消元, 化归为二元一次方程组, 再化归为一元一次方程. 实际上, 消元是解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方法. 解一次方程组的消元“化归”基本思想, 可以推广到“四元”“五元”等多元方程组.习題3.1课堂笔记1.解方程组3x -y +2z =3,2x +y -4z =11,若要使运算简便,消元的方法应选取.7x +y -5z =1,()A.先消去x .B.先消去y .C.先消去z .D.以上说法都不对.2.已知方程组2x -y +z =5,5x +8y -z =9,则x +y 的值是()A.14.B.2.C.-14.D.-2.3.已知方程3x -y -7=0,2x +3y =1,y =kx -9有公共解, 则k 的值是()A.6.B.5.C.4.D.3.4.当x =0,1,-1时, 二次三项式ax 2+bx +c 的值分别为5,6,10, 则a =b = ,c =.5.已知方程组x -2y +z =0,2x +4y -z =0,则x :y :z =6.解下列三元一次方程组:①x -4y +z =-32x +y -z =18x -y -z =7②x :y :z =2:3:5x +y +z =1007.若|a -b -1|+(b -2a +c )2+|2c -b |=0, 求a ,b ,c 的值.8.己知4x -3y -6z =0,x +2y -7z =0,求2x 2+3y 2+6z 2x 2+5y 2+7z 2的值.§3.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由配方法可化为x +b 2a 2=b 2-4ac 4a 2.因为a ≠0, 所以4a 2>0. 式子b 2-4ac 的值有以下三种情况:①b 2-4ac >0这时b 2-4ac 4a 2>0, 由①式得x +b 2a =±b 2-4ac 2a ,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1=-b +b 2-4ac 2a ,x 2=-b -b 2-4ac 2a.②b 2-4ac =0课堂笔记这时b2-4ac4a2=0, 由①式得x+b2a2=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1=x2=-b2a.③b2-4ac<0这时b2-4ac4a2<0, 由①式得x+b2a2<0, 而x取任何实数都不能使x+b2a2<0, 因此方程无实数根.这说明, 根据b2-4ac的值的符号, 我们可以判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0(a≠0)的根的情况. 一般地, 式子b2-4ac叫做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 通常用希腊字母Δ表示它, 即Δ=b2-4ac.归纳起来, 有①Δ>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Δ=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Δ<0⇔方程没有实数根.【例1】【例1】不解方程, 判别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②5x2=2(x-10);③8x2+(m+1)x+m-7=0.①x2+2x-1=0;【解】①因为Δ=22-4×(-1)=8>0, 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将原方程整理, 可得5x2-2x+20=0.因为Δ=(-2)2-4×5×20=-396<0, 所以方程没有实数根.③Δ=(m+1)2-4×8×(m-7)=m2-30m+225=(m-15)2.因为无论m取何值, 都有Δ=(m-15)2≥0, 所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例2】【例2】已知关于x的方程(k-2)x2+k=(2k-1)x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求k的范围.【分析】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二次项系数k-2≠0. 因为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所以Δ>0.【解】方程(k-2)x2+k=(2k-1)x可化为(k-2)x2-(2k-1)x+k=0.因为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所以课堂笔记k -2≠0,Δ=[-(2k -1)]2-4k (k -2)=4k +1>0.解得k >-14且k ≠2.所以k 的取值范围是k >-14且k ≠2.【例3】证明: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2+1 x 2-2mx +m 2+4 =0没有实数根.【分析】要证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只要证Δ<0即可.【证明】二次项系数m 2+1≠0.Δ=(-2m )2-4m 2+1 m 2+4 =-4m 4+4m 2+4 =-4m 2+2 2.因为无论m 取什么实数, 都有m 2+2>0, 所以-4m 2+2 2<0, 即Δ<0. 因此, 一元二次方程m 2+1 x 2-2mx +m 2+4 =0没有实数根.【例4】当m 为何值时, 关于x 的方程m 2-4 x 2+2(m +1)x +1=0有实数根.和m 2-4≠0两种情形讨论.【解】①当m 2-4=0, 即m =±2时, 2(m +1)≠0, 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总有实数根.②当m 2-4≠0, 即m ≠±2时, 要使方程m 2-4 x 2+2(m +1)x +1=0有实数根, 则Δ=[2(m +1)]2-4m 2-4 =8m +20≥0, 解得m ≥-52.因此, 当m ≥-52且m ≠±2时, 方程有实数根.综合①②, 当m ≥-52时, 方程有实数根.习题3.21.方程x 2+1=0,x 2+x =0,x 2+x -1=0,x 2-x =0中, 无实根的方程有()A.1个.B.2个.C.3个.D.4个.2.关于x 的方程ax 2-2x +1=0中, 若a <0, 则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课堂笔记C.没有实数根.D.无法确定.3.关于x的方程ax2+bx+c=0(a≠0)中, 若a与c异号, 则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没有实数根.D.无法确定4.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2x2+2(m+1)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则m的取值范围是5.若二次三项式3x2-4x+2k在实数范围内总能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 则k的取值范围是6.不解方程, 判别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③5x2+1-7x=0.①2x2+3x-4=0;②16y2+9=24y7.证明:关于x的方程mx2-(m+2)x=-1必有实数根.8.已知关于x的方程k2-1x2+2(k+1)x+1=0有实数根, 求k的取值范围.§3.3书达定理及其应用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x=-b±b2-4ac2a, 不仅表示可以由方程的系数a,b,c决定根的值, 而且反映了根与系数之间的联系. 本节我们进一步讨论根与系数的关系.根据求根公式可知, 当b2-4ac≥0时,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为x1=-b+b2-4ac2a,x2=-b-b2-4ac2a.由此可得x1+x2=-b+b2-4ac2a+-b-b2-4ac2a=-2b2a=-ba,x1x2=-b+b2-4ac2a⋅-b-b2-4ac2a=(-b)2-b2-4ac4a2=c a.因此, 方程的两个根x1,x2和系数a,b,c有如下关系:x1+x2=-b a,x1x2=c a.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叫做韦达定理.课堂笔记反过来, 如果x 1,x 2满足x 1+x 2=-b a ,x 1x 2=ca, 那么x 1,x 2一定是方程ax 2+bx +c =0(a ≠0)的两个根, 这就是韦达定理的逆定理.特别地,①如果方程x 2+px +q =0的两个根是x 1,x 2, 那么x 1+x 2=-p ,x 1x 2=q ;②以两个数x 1,x 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x 2-x 1+x 2 x +x 1x 2=0【例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求下列方程两根的和与积:①x 2-5x -8=0;②3x 2=1-6x ;③2x 2-43x -22=0. 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 2+bx +c =0(a≠0), 直接应用韦达定理x 1+x 2=-b a ,x 1x 2=ca 来求.【解】①x 1+x 2=-(-5)=5,x 1x 2=-8.②方程化为3x 2+6x -1=0, 则x 1+x 2=-2,x 1x 2=-13.③x 1+x 2=--432=26,x 1x 2=-222=-2.【例2】已知方程5x 2+2x -15=0, 求:①两根的倒数和;②两根的平方和.【分析】本题可以先求出方程的根, 但是计算较繁. 根据韦达定理, 将代数式变形成念有x 1+x 2和x 1x 2形式的式子, 可以筒化运算.【解】设方程的两根为x 1,x 2, 根据韦达定理, 有x 1+x 2=-25,x 1x 2=-3.①1x 1+1x 2=x 1+x 2x 2x 2=-25-3=215.②x 21+x 22=x 1+x 2 2-2x 1x 2=-252-2×(-3)=15425.【例3】当k 取何值时, 关于x 的方程3x 2-2(3k +1)x +3k 2-1=0, ①有一根为零;②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实根;(3)两根互为倒数.【解】要使方程有根, 必须Δ=[-2(3k +1)]2-4×33k 2-1 ≥0, 解得k ≥-23.①若方程有一根为零, 则x 1x 2=0. x 1x 2=3k 2-13=0, 解得k =±33.课堂笔记因为±33>-23, 所以当k=±33时, 方程有一个根为零.②若方程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实根, 则x1+x2=0. x1+x2=23(3k+1)=0, 解得k=-13, 因为-13>-23, 所以当k=-13时, 方程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实数根.③若方程两根互为倒数, 则x1x2=1. x1x2=3k2-13=1, 解得k=±233.因为233>-23, 而-233<-23, 所以当k=233时, 方程的两实根互为倒数.【例4】写出一个二元二次方程, 使它的两个根为-5和23.【分析】方程的根是由它的系数决定的, 给出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构造出一元二次方程, 但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不唯一, 不过它们各次项的系数对应成比例. 为了方便, 一般设所求的方程为x2+px+q=0.【解】设所求的方程为x2+px+q=0,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5+23=-p, -5×23=q, 得p=133,q=-103.因此, 一元二次方程为x2+133x-103=0, 即3x2+13x-10=0.1.设x1,x2是方程2x2-6x+3=0的两根, 则x21+x22的值是().A.15.B.6.C.12.D.3 .2.以方程x2+2x-3=0的两个根的和与积为两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A.y2+5y-6=0.B.y2+5y+6=0.C.y2-5y+6=0.D.y2-5y-6=0.3.若m,n是方程x2+2x-2002=0的两实数根, 代数式3m+mn+3n的值是().A. -2008.B. -1996.D. 1996 .C. 2008 .课堂笔记4.若关于x 的方程m 2-2 x 2-(m -2)x +1=0的两实根互为倒数, 则m 的值是5.以方程x 2-3x -1=0的两个根的平方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6.设x 1,x 2是方程2x 2+4x -3=0的两个根,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下列各式的值:①x 1+1 x 2+1 ;②x 1x 2+x 2x 1;③x 1-x 27.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 两根之比为3:5, 求证:64ac =15b 2.8.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x 2+ax -2a +1=0, 两个实根的平方和为294, 求a 的值.§3.4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我们已经学过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本节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例1】解方程4x -1x -1=1.【分析】解分式方程, 首先要找这个分式方程的最简公分母, 然后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 约去分母, 使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解】方程的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x (x -1), 得4(x -1)-x =x (x -1).整理, 得x 2-4x +4=0.解得x 1=x 2=2.检验:当x =2时, x (x -1)=2(2-1)=2≠0.所以原方程的根是x =2.验根的一般方法是:把整式方程的根代人最简公分母, 看结果是不是零, 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是增根, 必须舍去.为什么要检验呢?根据方程同解原理:方程两边都乘以不等于零的同一个数, 所得方程与原方程同解. 而我们在解分式方程时, 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 它是一个整式, 当这个整式为零时, 就不符合方程的同解原理要求, 所得整式方程的根就不一定是原方程的根, 因此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课堂笔记【例2】解方程1x+2-4x-5x2-x-6=1.【分析】将分式方程的分母进行因式分解, 从而确定出最简公分母是(x+2)(x -3).【解】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x+2)(x-3), 得x-3-(4x-5)=x2-x-6整理, 得x2+2x-8=0.解得x1=-4,x2=2.检验:当x=-4或x=2时, (x+2)(x-3)≠0.所以原方程的根是x1=-4,x2=2.课堂笔记【例3】解方程8x 2+2x x 2-1+3x 2-1x 2+2x=11.【分析】按一般解法, 应先去分母, 整理后为一元四次方程, 结果较繁. 观察方程, 左边的两个分式x 2+2x x 2-1和x 2-1x 2+2x 互为倒数, 可以通过“换元”, 将方程化简.【解】设x 2+2x x 2-1=y , 则x 2-1x 2+2x=1y , 于是原方程变形为8y +3y =11.方程两边同乘y , 得8y 2-11y +3=0解得y 1=1,y 2=38.经检验, y 1=1,y 2=38都是方程8y +3y=11的根.当y =1时, x 2+2xx 2-1=1, 去分母, 整理, 得x 2+2x =x 2-1.解得x 1=-12.当y =38时, x 2+2x x 2-1=38, 去分母, 整理, 得5x 2+16x +3=0.解得x 2=-3,x 3=-15.检验:把x =-12,x =-3,x =-15分别代人原方程的分母, 各分母都不为零.所以, 原方程的根是x 1=-12,x 2=-3,x 3=-15.习题3.41解下列方程:(1)2x -12x -1=1;(2)2x 2-6xx -3=x +5.2. 解下列方程:(1)x -1x 2-2x -1x =x x -2;(2)24x 2-4x -3-14x 2-8x +3-2x -51-4x 2=0.课堂笔记3.解下列方程:(1)xx+12+5x x+1+6=0;(2)x2-3x+3xx2-3=132.§3.5简单的根式方程像2x2-7x=x-2,3x-5-x+2=1,x+1-2x+1=3这类根号内含有末知数, 且根指数为2的方程, 叫做二次根式方程.二次根式方程可以通过把方程的两边平方, 化为整式(或分式)方程来解. 不过变形有可能产生增根. 因此, 解二次根式方程时, 必须把变形所得整式(或分式)方程的根, 代人原方程进行检验.【例1】解方程2x2-7x=x-2.【分析】通过两边平方化为整式方程.【解】两边平方, 得2x2-7x=x2-4x+4整理, 得x2-3x-4=0.解得x1=4,x2=-1.检验:把x=4代人原方程, 左边=2×42-7×4=2, 右边=4-2=2, 所以x= 4是原方程的根;把x=-1代人原方程, 右边=-3, 而左边的算术平方根不可能是负数, x=-1是增根.原方程的根是x=4.【例2】解方程3x-5-x+2=1.【分析】方程左边有两个二次根式, 如果直接平方, 结果较繁. 一般把其中一个根式移到方程的右边, 使方程左右两边各含有一个根式.【解】移项,得3x-5=x+2+1.两边平方, 得3x-5=1+2x+2+x+2.化简, 得x-4=x+2.两边再平方并整理, 得x2-9x+14=0.解得x1=2,x2=7.课堂笔记经检验, x =2是增根;x =7是原方程的根.【例3】解方程x 2+8x +x 2+8x =12.【分析】x 2+8x 是x 2+8x 的算术平方根, 如果直接平方, 结果很繁. 若设x 2+8x =y , 则原方程就转化为关于y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设x 2+8x =y , 那么x 2+8x =y 2, 原方程就变形为y 2+y -12=0.解得y 1=-4,y 2=3.当y =-4时, x 2+8x =-4无解.当y =3时, x 2+8x =3, 解得x 1=-9,x 2=1.经检验, 原方程的根为x 1=-9,x 2=1.习题3.51.解下列方程:(1)2x -2x +1=5;(2)x +x -3=3.2.解下列方程:(1)2x -5-x -3=1;(2)5x +4-x +3=1.1解下列方程:(1)x -1x +2-52=-x +2x -1;(2)x 2+x -x 2+x -2-4=0.§3.6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像x 2+y 2=1,x 2-2y 2+x +3y -10这类含有两个末知数, 并且含有末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 叫做二元二次方程. 由含有相同的两个末知数的两个二元二次方程, 或一个二元二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一次方程, 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二次方程组.解二元二次方程组就是求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公共解. 解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和降次, 消元就是把二元化为一元, 降次就是把二次降为一次, 其目的是把二元二次方程组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甚至一元一次方程来解.本节内容主要解决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问题.【例1】解方程组课堂笔记x2+y2=1------1x+y-1=0----(2【解】由方程(2), 得y=1-x(3)把方程(3)代人方程(1), 得x2+(1-x)2=1.整理, 得x2-x=0.解得x1=0,x2=1把x=0代人方程(3), 得y=1;把x=1代人方程(3), 得y=0.原方程组的解是x1=0,y1=1;x2=1,y2=0.【注】解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其解法是先由二元一次方程出发, 用含一个末知数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末知数, 再把这个式子代人二元二次方程, 达到消元的目的, 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求解.【例2】解方程组x2+2xy+y2=1,x2+4y2=8【分析】方程(1)变形为(x+y)2=1, 把它化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x+y+1=0和x+y-1=0, 分别与方程(2)组成方程组x+y+1=0,x2+4y2=8,x+y-1=0,x2+4y2=8;x2+4y2=8两个方程组即可.【解】由方程(1)得x+y+1=0,x+y-1=0.原方程组变形为x+y+1=0,x2+4y2=8;x+y-1=0,x2+4y2=8.分别解这两个方程组, 得原方程的解为x1=-2,y1=1;x2=25,y2=-75;x3=2,y3=-1;x4=-25,y4=75.【注】由两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如果能把其中一个二元二次方程分解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 就可以转化为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方程组的形式.。

初高中数学衔接一:乘法公式

初高中数学衔接一:乘法公式

第一节 乘法公式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下列一些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 22()()a b a b a b +-=-;(2)完全平方公式 222()2a b a a b b ±=±+.我们还可以通过证明得到下列一些乘法公式:(1)立方和公式 2233()()a b a a b b a b+-+=+; (2)立方差公式 2233()()a b a a b b a b-++=-; (3)三数和平方公式 2222()2()a b c a b c a b b c ac ++=+++++; (4)两数和立方公式 33223()33a b a a b a b b +=+++;(5)两数差立方公式 3322()33a b a a b a b b -=-+-.对上面列出的五个公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证明.例1 计算:22(1)(1)(1)(1)x x x x x x +--+++.解法一:原式=2222(1)(1)x x x ⎡⎤-+-⎣⎦=242(1)(1)x x x -++=61x -.解法二:原式=22(1)(1)(1)(1)x x x x x x +-+-++=33(1)(1)x x +-=61x -.例2 已知4a b c ++=,4ab bc ac ++=,求222a b c ++的值. 解: 2222()2()8a b c a b c ab bc ac ++=++-++=.练 习1.填空:(1)221111()9423a b b a -=+( );(2)(4m + 22)164(m m =++ );(3 ) 2222(2)4(a b c a b c +-=+++ ).2.选择题:(1)若212x mx k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等于 () (A )2m (B )214m (C )213m (D )2116m(2)不论a ,b 为何实数,22248a b a b +--+的值 ()(A )总是正数 (B )总是负数(C )可以是零 (D )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3. 计算(1)(a +4b -3c )(a -4b -3c ) (2)(3x +y -2)(3x -y +2)(3)(a -1)2(a 2+a +1)2(a 6+a 3+1)2 (4)(2+1)(22+1)(24+1)(28+1).4.已知x +y =10,x 3+y 3=100,求x 2+y 2的值;5.观察下列各式:()()()()()()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11111111223324……由猜想到的规律可得()()x x x x x n n n -+++++=--1112…____________。

初高中常用的乘法公式

初高中常用的乘法公式

初高中常用的乘法公式在初高中的数学学习中,乘法是一个基本的运算,而乘法公式又是乘法运算的重要基础。

下面是一些初高中常用的乘法公式:1.两个数相乘的基本原则:a×b=b×a,即乘法交换律。

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即三个或多个数相乘时,它们的积不受乘法顺序的影响。

3.乘法分配律:a×(b+c)=a×b+a×c,即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相加。

(a+b)×c=a×c+b×c,即两个数的和与另一个数相乘,等于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相加。

4.平方公式:(a + b)^2 = a^2 + 2ab + b^2,即一个两项式的平方等于它的第一项的平方加上两倍的第一项与第二项的乘积加上第二项的平方。

(a - b)^2 = a^2 - 2ab + b^2,即一个两项式的平方等于它的第一项的平方减去两倍的第一项与第二项的乘积加上第二项的平方。

5.乘法中的零公式:a×0=0,即任何数与0相乘,结果都为0。

6.乘法中的1公式:a×1=a,即任何数与1相乘,结果都为它本身。

7. Sum of Two Squares(两数平方和):若一个数等于两个整数的平方和,则它必定是两个整数的乘积。

8.根据乘积的性质来约分:若a×b=a×c,则b=c(若a不为0);若a×b=c×a,则b=c(若a不为0)。

除了这些常用的乘法公式,还有一些特殊的乘法公式:9.乘方公式:a^2=a×a,即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与自己相乘。

a^3=a×a×a,即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自己与自己相乘再与自己相乘。

a^4=a×a×a×a,即一个数的四次方等于它自己与自己相乘再与自己相乘再与自己相乘。

初高中数学衔接知识 乘法公式

初高中数学衔接知识 乘法公式

24.03.2020
一、乘法公式
【例3】计算: 已 知 x 2 3 x 10 ,求 x 3x 1 3的 值 .
解: Qx2 3x10
1
x 0 x 3
x
原式=(x
1)(x2 x
1
1 x2
)
(x 1)[(x 1)2 3]3(32 3) 18.
x
x
请 证 明 : a 3 b 3 c 3 3 a b c ( a b c ) ( a 2 b 2 c 2 a b b c c a )
证 明 :a3b3c3(ab)(a2abb2)c3 =(ab)[(ab)23ab]c3=(ab)33ab(ab)c3 (abc)[(ab)2c(ab)c23ab] (abc)(a2b2c2abbcca).
24.03.2020
巩固练习
1、已知: a b c 1, a2 b2 c2 2
求 ab bc ca的值。
24.03.2020
一、乘法公式
【公式1】平方差公式 (a b )(a b )a 2 b 2 【公式2】完全平方公式 (a b )2 a 2 2 a b b 2 【公式3】完全立方公式 ( a b ) 3 a 3 3 a 2 b 3 a b 2 b 3
【公式4】完全平方公式 ( a b c ) 2 a 2 b 2 c 2 2 a b 2 b c 2 c a
(-34)
24.03.2020
三、根式 式子 a(a 0) 叫做二次根式,性质:
(1) ( a )2 a (a 0 ), (2) a 2 | a |, (3) ab a b (a 0,b 0), (4) b b (a 0, b 0).
aa
24.03.2020
三、根式

初升高数学衔接班教案(教师版)乘法公式数与式

初升高数学衔接班教案(教师版)乘法公式数与式

乘法公式一、【归纳初中知识】在初中,我们学习了多项式的运算,知道乘法公式可以让多项式的运算变得简单方便,初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两个基本乘法公式:①平方差公式:22))((bababa-=-+①完全平方公式:2222)(bababa+±=±在初中阶段我们常要求掌握上述2个公式,但从今往后我们更多要求的是对公式的推广、对定理的多重认知,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引例2的思想来研究上述公式的几何维度解析。

你能说出上述图形验证了哪一个式子吗?例1:利用几何图形证明当0,>ba时,2222)(bababa++=+解析:由完全平方公式我们还可以得到两个重要式子:⎪⎩⎪⎨⎧±=±±=+abbabaabbaba4)()(2)(22222,我们常常把这种式子之间的变换方式称作恒等变换,恒等变换在高中数学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二、【衔接高中知识】高中代数部分是以函数为主线展开学习的,为研究函数的性质,需要同学们具有很强的代数恒等变换能力,在此,我们对乘法公式进行一些拓展,请大家进行部分自主提炼: ①完全立方和公式:33223()33a b a a b ab b +=+++①完全立方差公式:33223()33a b a a b ab b -=-+-公式③、③我们统称为完全立方公式,我们能否由完全立方和与完全立方差的公式得到立方和与立方差的公式呢?①立方和公式:))((2233b ab a b a b a +-+=+①立方差公式:))((2233b ab a b a b a ++-=-最后,我们再填补三数平方和的公式:①三数平方和:)(2)(2222ac bc ab c b a c b a +++++=++三、 【例题精讲】例1:观察下列算式:81322=-163522=-245722=-327922=-(1)按照上述规律续写2个式子;(2)用文字反应出上述式子的规律;(3)证明你所发现规律的正确性;答案:(1)4091122=- 48111322=-(2)任意相邻奇数之差为8的倍数(本题是大数减小数)(3)n n n 8)12()12(22=--+例2:观察下列算式:71233=-192333=-373433=-614533=-(1)按照上述规律续写两个式子;(2)求33332017201820192020+--答案:(1)915633=- 1276733=-(2)由题意可知,连续相邻自然数的立方差具有规律,则从此入手。

初高衔接课所有公式

初高衔接课所有公式

初高衔接课所有公式一、乘法公式必须记住的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2)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b b a ±±=+(3)立方和公式()()3322=b a b a a ab b ++-+(4)立方差公式()()3322=+b a b a a ab b --+(5)三数和平方公式()()22222+a b c a b c ab bc ac ++=++++(6)两数和立方公式()32323++33+a b b b a a a b =+(7)两数差立方公式()3232333a b a a b a b b -=-+-二、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的表达式(1)一般式:()()2,,0f x ax bx c a b c a =++≠为常数,(2)顶点式:()()()20f x a x h k a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212=0,,0,0,ax bx c a b c R a x x ++∈≠∆≥若,的两根是,则1212b x x a c x x a ⎧+=-⎪⎪⎨⎪=⎪⎩三、不等式1、解一元二次不等式(1)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①将不等式的右边化为零,左边化为二次项系数大于零的不等式()200ax bx c a ++>>或()200ax bx c a ++<>②计算∆:∆=24b ac-③当0∆≥时,求出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④根据对应二次函数的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2)三个”二次”间的关系,写出不等式的解集2、含绝对值不等式当0a >时,有22;x a x a a x a <⇔<⇔-<<22x a x a x a >⇔>⇔>或x a <-.3、根式不等式()()()()00f x g x f x g x ≥⎧⎪>⇔≥⎨⎪>⎩()()()()()200f x g x g x f x g x ⎧≥⎪⎪>⇔≥⎨⎪>⎡⎤⎪⎣⎦⎩或()()00f x g x ≥⎧⎪⎨<⎪⎩()()()()()200f x g x g x f x g x ⎧≥⎪⎪<⇔>⎨⎪<⎡⎤⎪⎣⎦⎩。

昆明市初中升高中数学衔接教材(最全最新)

昆明市初中升高中数学衔接教材(最全最新)

昆明市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编者的话现有初高中数学教材存在以下“脱节”:1、绝对值型方程和不等式,初中没有讲,高中没有专门的内容却在使用;2、立方和与差的公式在初中已经删去不讲,而高中还在使用;3、因式分解中,初中主要是限于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的分解,对系数不为1的涉及不多,而且对三次或高次多项式的分解几乎不作要求;高中教材中许多化简求值都要用到它,如解方程、不等式等;4、二次根式中对分子、分母有理化初中不作要求,而分子、分母有理化是高中数学中函数、不等式常用的解题技巧;5初中教材对二次函数的要求较低,学生处于了解水平。

而高中则是贯穿整个数学教材的始终的重要内容;配方、作简图、求值域(取值范围)、解二次不等式、判断单调区间、求最大最小值、研究闭区间上的函数最值等等是高中数学所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型和常用方法;6、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初中不作要求,此类题目仅限于简单的常规运算,和难度不大的应用题,而在高中数学中,它们的相互转化屡屡频繁,且教材没有专门讲授,因此也脱节;7、图像的对称、平移变换初中只作简单介绍,而在高中讲授函数时,则作为必备的基本知识要领;8、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初中只是定量介绍了解,高中则作为重点,并无专题内容在教材中出现,是高考必须考的综合题型之一;9、几何中很多概念(如三角形的五心:重心、内心、外心、垂心、旁心)和定理(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射影定理、相交弦定理)初中早就已经删除,大都没有去学习;10、圆中四点共圆的性质和判定初中没有学习。

高中则在使用。

另外,象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双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等等等等初中大大淡化,甚至老师根本没有去延伸发掘,不利于高中数学的学习。

新的课程改革,难免会导致很多知识的脱节和漏洞。

本书当然也没有详尽列举出来。

我们会不断的研究新课程及其体系。

将不遗余力地找到新的初高中数学教材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加以补充和完善。

初高中数学衔接内容

初高中数学衔接内容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专题一数与式的运算1.1 绝对值1.2 乘法公式1.3 二次根式1.4分式专题二分解因式专题三一元二次方程专题四函数4.1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4.2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和性质4.3.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4.4 二次函数的简单应用专题五方程与不等式5.1 二元二次方程组解法5.2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专题六相似形6.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6.2相似形专题七三角形的“四心”专题八圆8.1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8.2 点的轨迹专题一数与式的运算1.1绝对值【要点回顾】1.绝对值[1]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即||a=.[2]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的距离.[3]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a b-表示的距离.[4]两个绝对值不等式:||(0)x a a<>⇔;||(0)x a a>>⇔..【例题选讲】例1 解下列不等式:(1)21x-<(2)13x x-+->4练习1.填空:(1)若5=x,则x=_________;若4-=x,则x=_________.(2)如果5=+ba,且1-=a,则b=________;若21=-c,则c=________.2.选择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a b=,则a b=(B)若a b>,则a b>(C)若a b<,则a b<(D)若a b=,则a b=±3.化简:|x-5|-|2x-13|(x>5).4、解答题:已知0)5(4232=++-+-c b a ,求 c b a ++的值.1.2. 乘法公式乘法公式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下列一些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 ; [2]完全平方和公式: ; [3]完全平方差公式: . 我们还可以通过证明得到下列一些乘法公式: [公式1]2()a b c ++=[公式2]33a b =+(立方和公式) [公式3]33a b =- (立方差公式)【例题选讲】 例1 计算:(1)221()3x -+(2)2211111()()5225104m n m mn n -++(3)22(1)(1)(1)(1)x x x x x x +--+++ (4)22222(2)()x xy y x xy y ++-+例2 已知4a b c ++=,4ab bc ac ++=,求222a b c ++的值.练 习1.填空:(1)221111()9423a b b a -=+( ); (2)(4m + 22)164(m m =++ );(3)2222(2)4(a b c a b c +-=+++ ). 2.选择题:(1)若212x mx k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等于 ( ) (A )2m (B )214m (C )213m (D )2116m(2)不论a ,b 为何实数,22248a b a b +--+的值 ( )(A )总是正数 (B )总是负数 (C )可以是零 (D )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1.3.二次根式[1]0)a ≥叫做二次根式,其性质如下:(1) 2= ;= ;= ;= . [2]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叫做a的平方根,记作0)x a =≥,(0)a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3]立方根的概念: 叫做a的立方根,记为x =例1.将下列式子化为最简二次根式:(1(20)a ≥; (30)x <例2 计算: (1)(2)1)x ≥(3)(4)例3 化简:(1(21)x <<练习1.填空:(1(x =-x 的取值范围是_ _ ___; (3)=__ ___; (4)若2x =+=______ __. 2.选择题:=成立的条件是 ( ) (A )2x ≠ (B )0x > (C )2x > (D )02x <<3、若1b a =+,求a b +的值4、解答:设231,231+=-=y x ,求代数式y x y xy x +++22的值1.4.分式[1]分式的意义 形如A B 的式子,若B 中含有字母,且0B ≠,则称A B 为分式.当0B ≠时,分式A B具有下列性质: (1) ; (2) . [2]繁分式 当分式A B 的分子、分母中至少有一个是分式时,AB就叫做繁分式, [3]分母(子)有理化把分母(子)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子)有理化.分母有理化的方法是分母和分子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母中的根号的过程;而分子有理化则是分母和分子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子中的根号的过程例1 若54(2)2x A Bx x x x +=+++,求常数,A B 的值.例2 (1)试证:111(1)1n n n n =-++(其中n 是正整数);(2)计算:1111223910+++⨯⨯⨯; (3)证明:对任意大于1的正整数n , 有11112334(1)2n n +++<⨯⨯+. 例3 设ce a=,且e >1,2c 2-5ac +2a 2=0,求e 的值.练 习1.填空题:对任意的正整数n ,1(2)n n =+ (112n n -+);2.选择题:若223x y x y -=+,则xy = ( ) (A )1 (B )54 (C )45 (D )653.正数,x y 满足222x y xy -=,求x y x y-+的值.4.计算1111 (12233499100)++++⨯⨯⨯⨯.专题检测(一)1.解不等式:(1) 13x ->; (2) 327x x ++-< ;(3) 2116x x-++>.2.填空:(1)1819(2(2+-=________;(22=,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3=________.(4)12a =,13b =,则2223352a ab a ab b -=+-____ ____; (5)若2220x xy y +-=,则22223x xy y x y++=+__ __; 3.选择题:(1( ) (A )a b < (B )a b > (C )0a b << (D )0b a <<(2)计算 ( )(A(B(C) (D)4.求值(1)已知1x y +=,求333x y xy ++的值.(2)已知:11,23x y ==的值.5.解方程22112()3()10x x x x+-+-=.6.计算:1111132435911++++⨯⨯⨯⨯.7.试证:对任意的正整数n ,有111123234(1)(2)n n n +++⨯⨯⨯⨯++<14.专题二 因式分解【要点回顾】因式分解是代数式的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它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在分式运算、解方程及各种恒等变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技能.因式分解的方法较多,除了初中课本涉及到的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外,还有公式法(立方和、立方差公式)、十字相乘法和分组分解法等等. 1.公式法常用的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 ; [2]完全平方和公式: ;[3]完全平方差公式: . [4]2()a b c ++=[5]33a b +=(立方和公式) [6] 33a b -=(立方差公式)由于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正好是互为逆变形,所以把整式乘法公式反过来写,运用上述公式可以进行因式分解.2.分组分解法从前面可以看出,能够直接运用公式法分解的多项式,主要是二项式和三项式.而对于四项以上的多项式,如ma mb na nb +++既没有公式可用,也没有公因式可以提取.因此,可以先将多项式分组处理.这种利用分组来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分组分解法的关键在于如何分组. 常见题型:(1)分组后能提取公因式 (2)分组后能直接运用公式 3.十字相乘法(1)2()x p q x pq +++型的因式分解这类式子在许多问题中经常出现,其特点是:①二次项系数是1;②常数项是两个数之积;③ 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的两个因数之和.∵2()x p q x pq +++2()()()()x px qx pq x x p q x p x p x q =+++=+++=++, ∴2()()()x p q x pq x p x q +++=++运用这个公式,可以把某些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 (2)一般二次三项式2ax bx c ++型的因式分解由2121221121122()()()a a x a c a c x c c a x c a x c +++=++我们发现,二次项系数a 分解成12a a ,常数项c分解成12c c ,把1212,,,a a c c 写成1122a c a c ⨯,这里按斜线交叉相乘,再相加,就得到1221a c a c +,如果它正好等于2ax bx c ++的一次项系数b ,那么2ax bx c ++就可以分解成1122()()a x c a x c ++,其中11,a c 位于上一行,22,a c 位于下一行.这种借助画十字交叉线分解系数,从而将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十字相乘法.必须注意,分解因数及十字相乘都有多种可能情况,所以往往要经过多次尝试,才能确定一个二次三项式能否用十字相乘法分解. 4.其它因式分解的方法其他常用的因式分解的方法:(1)配方法 (2)拆、添项法【例题选讲】例 分解因式:(1) 34381a b b - (2) 76a ab - (3)22()x a b xy aby -++;(4)1xy x y -+-. (5)2222()()ab c d a b cd --- (6)2222428x xy y z ++-(7) 2524x x +- (8) 2215x x -- (9) 226x xy y +-(10) 21252x x -- (11) 22568x xy y +- (12) 222()8()12x x x x +-++练习1.分解因式:(1) 31a +; (2)424139x x -+;(3)22222b c ab ac bc ++++; (4)2235294x xy y x y +-++-.(5)253x x -+ ; (6)23x --;(7)2234x xy y +-; (8)222(2)7(2)12x x x x ---+.3.ABC ∆三边a ,b ,c 满足222a b c ab bc ca ++=++,试判定ABC ∆的形状.4.分解因式:x 2+x -(a 2-a ).专题三 一元二次方程【要点回顾】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断式一元二次方程20 (0)ax bx c a ++=≠,用配方法将其变形为: . 由于可以用24b ac -的取值情况来判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因此,把24b 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0 (0)ax bx c a ++=≠的根的判别式,表示为:24b ac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有[1]当Δ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2]当Δ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3]当Δ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定理:如果一元二次方程20 (0)ax bx c a ++=≠的两个根为12,x x ,那么:1212,x x x x +==说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由十六世纪的法国数学家韦达发现,所以通常把此定理称为”韦达定理”.上述定理成立的前提是0∆≥.特别地,对于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x 2+px +q =0,若x 1,x 2是其两根,由韦达定理可知x 1+x 2=-p ,x 1·x 2=q ,即 p =-(x 1+x 2),q =x 1·x 2,所以,方程x 2+px +q =0可化为 x 2-(x 1+x 2)x +x 1·x 2=0,由于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px +q =0的两根,所以,x 1,x 2也是一元二次方程x 2-(x 1+x 2)x +x 1·x 2=0.因此有以两个数x 1,x 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 x 2-(x 1+x 2)x +x 1·x 2=0.【例题选讲】例1 判定下列关于x 的方程的根的情况(其中a 为常数),如果方程有实数根,写出方程的实数根.(1)x 2-3x +3=0; (2)x 2-ax -1=0;(3) x 2-ax +(a -1)=0; (4)x 2-2x +a =0. 例2 已知方程2560x kx +-=的一个根是2,求它的另一个根及k 的值.例3 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2(m -2)x +m 2+4=0有两个实数根,并且这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比两个根的积大21,求m 的值.例4 已知两个数的和为4,积为-12,求这两个数.例5 若x 1和x 2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x 2+5x -3=0的两根. (1)求| x 1-x 2|的值;(2)求221211x x +的值;(3)x 13+x 23.一般规律:若x 1和x 2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则| x 1-x 2|=||a (其中Δ=b 2-4ac ).例6 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x +a -4=0的一根大于零、另一根小于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练 习 1.选择题:(1)方程2230x k -+=的根的情况是 ( ) (A )有一个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2)若关于x 的方程mx 2+ (2m +1)x +m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14 (B )m >-14 (C )m <14,且m ≠0 (D )m >-14,且m ≠0 2.填空: (1)若方程x 2-3x -1=0的两根分别是x 1和x 2,则1211x x += . (2)方程mx 2+x -2m =0(m ≠0)的根的情况是 .(3)以-3和1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3|1|0b -=,当k 取何值时,方程kx 2+ax +b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4.已知方程x 2-3x -1=0的两根为x 1和x 2,求(x 1-3)( x 2-3)的值.专题检测 A 组1.选择题:(1)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kx -2=0的一个根是1,则它的另一个根是( )(A )-3 (B )3 (C )-2 (D )2 (2)下列四个说法:①方程x 2+2x -7=0的两根之和为-2,两根之积为-7;②方程x 2-2x +7=0的两根之和为-2,两根之积为7;③方程3 x 2-7=0的两根之和为0,两根之积为73-; ④方程3 x 2+2x =0的两根之和为-2,两根之积为0.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5x +a 2+a =0的一个根是0,则a 的值是( )(A )0 (B )1 (C )-1 (D )0,或-1(4)若关于x 的方程x 2+(k 2-1) x +k +1=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k 的值为( )(A )1,或-1 (B )1 (C )-1 (D )02.填空: (1)方程kx 2+4x -1=0的两根之和为-2,则k = . (2)方程2x 2-x -4=0的两根为α,β,则α2+β2= .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ax -3a =0的一个根是-2,则它的另一个根是 .(4)方程2x 2+2x -1=0的两根为x 1和x 2,则| x 1-x 2|= .(5)若m ,n 是方程x 2+2005x -1=0的两个实数根,则m 2n +mn 2-mn 的值等于 .(6)如果a ,b 是方程x 2+x -1=0的两个实数根,那么代数式a 3+a 2b +ab 2+b 3的值是 3.试判定当m 取何值时,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2x 2-(2m +1) 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没有实数根? 4.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根分别是方程x 2-7x -1=0各根的相反数..5.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kx -2=0.(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设方程的两根为x 1和x 2,如果2(x 1+x 2)>x 1x 2,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6.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两根为x 1和x 2.求: (1)| x 1-x 2|和122x x +;(2)x 13+x 23.B 组1.选择题:(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恰好是方程2x 2-8x +7=0的两根,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等于 ( )(A(B )3 (C )6 (D )9(2)若x 1,x 2是方程2x 2-4x +1=0的两个根,则1221x x x x +的值为 ( )(A )6 (B )4 (C )3 (D )32(3)如果关于x 的方程x 2-2(1-m )x +m 2=0有两实数根α,β,则α+β的取值范围为( )(A )α+β≥12 (B )α+β≤12(C )α+β≥1 (D )α+β≤1(4)已知a ,b ,c 是ΔABC 的三边长,那么方程cx 2+(a +b )x +4c=0的根的情况是 ( ) (A )没有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 )有两个异号实数根2.填空:若方程x 2-8x +m =0的两根为x 1,x 2,且3x 1+2x 2=18,则m = .3.关于x 的方程x 2+4x +m =0的两根为x 1,x 2满足| x 1-x 2|=2,求实数m 的值.4. 已知x 1,x 2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4kx 2-4kx +k +1=0的两个实数根.(1)是否存在实数k ,使(2x 1-x 2)( x 1-2 x 2)=-32成立?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求使1221x x x x +-2的值为整数的实数k 的整数值; (3)若k =-2,12x x λ=,试求λ的值.5.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2)04m x m x ---=. (1)求证:无论m 取什么实数时,这个方程总有两个相异实数根;(2)若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x 1,x 2满足|x 2|=|x 1|+2,求m 的值及相应的x 1,x 2.6.若关于x 的方程x 2+x +a =0的一个大于1、另一根小于1,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专题四 函数4.1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要点回顾】1.平面直角坐标系[1] 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初升高数学衔接课程

初升高数学衔接课程

初升高中衔接教程数学第1讲数与式1910+⨯的正整数n ,有1(1)n n ++第2讲一元二次函数与二次不等式第3讲一元二次方程与韦达定理第4讲绝对值不等式与无理式不等式第5讲集合的基本概念}6x<.【内容概述】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叫做韦恩图。

例6. 求下列集合之间的关系,并用Venn 图表示.A ={x |x 是平行四边形},B ={x |x 是菱形},C ={x |x 是矩形},D ={x |x 是正方形}.【典型例题—3】集合相等:设集合A={x|x 2-1=0},B ={-1,1},那么这两个集合会有什么关系呢?【概括】集合A 与集合B 中的元素完全相同,只是表示方法不同,我们就说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 即:A=B例7.判断集合{}2A x x ==与集合{}240B x x =-=的关系.例8.判断集合A 与B 是否相等?(1) A={0},B= ∅;(2) A={…,-5,-3,-1,1,3,5,…},B={x| x=2m+1 ,m ∈Z } ;(3) A={x| x=2m-1 ,m ∈Z },B={x| x=2m+1 ,m ∈Z }.变式:已知三元集合A={y x xy x -,,},B={y x |,|,0 },且A=B,求y x 与的值.【典型例题—4】真子集:【内容概述】如果集合B 是集合A 的子集,并且集合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B ,那么把集合B 叫做集合A 的真子集.记作B A (或A B), 读作“A 真包含B ”(或“B 真包含于A ”).[不包含本身的子集叫做真子集] 对于集合A 、B 、C ,如果AB ,BC ,则A C . 例9.选用适当的符号“⊂≠”或“”填空:(1){1,3,5}_ _{1,2,3,4,5}; (2){2}_ _ {x| |x|=2}; (3){1} _∅. 例10.设集合{}0,1,2M =,试写出M 的所有子集,和真子集第6讲集合的基本运算变式1:图中阴影部分用集合表示为_______________.变式2:已知集合}3|{},42|{a x a x B x x A <<=<<=.(1)若∅=B A ,求a 的取值范围;(2)若}4|{<<=x a x B A ,求a 的取值范围.知识点三、补集【内容概述】1.全集:在研究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时,有时这些集合都是某一个给定集合的子集,这个给定集合可以看成一个全集,用符号“U ”表示,也就是说,全集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2.补集:如果集合A 是全集U 的一个子集,由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3.对补集定义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1)补集是相对于全集而存在的,研究一个集合的补集之前一定要明确其所对应的全集.比如当研究数的运算性质时,我们常常将实数集R 当做全集.(2)补集既是集合之间的一种关系,同时也是集合之间的一种运算,当然也是一种数学思想.(3)从符号角度来看,若U x ∈,U A ⊂,则A x ∈和A C x U ∈二者必居其一.4.集合图形,理解补集的如下性质:(1)∅====∅∅=)(,)(,)(,,A C A U A C A A A C C U C U C U U U U U U(2)若B A ⊆,则)()(B C A C U U ⊇;反之,若)()(B C A C U U ⊇,则B A ⊆(3)若A=B ,则B C A C U U =;反之,若B C A C U U =,则A=B【典型例题】例5.设全集U 是实数集R ,}4|{2>=x x A ,}13|{<≥=x x x B 或都是U 的子集,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__________________.变式1:已知集合}012|{2=++=b ax x x A 和}0|{2=+-=b ax x x B满足R U B C A B A C U U ===},4{)(},2{)( ,求实数a 、b 的值.变式2:设集合}123|),{(},,|),{(=--=∈=x y y x M R y x y x U ,}1|),{(+≠=x y y x N , 则)()(N C M C U U =__________________.例6.已知全集R U =,}12|{},523|{≤≤-=+<<=x x P a x a x M ,若P C M U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变式1:已知集合},0624|{2R x m mx x x A ∈=++-=,},0|{R x x x B ∈<=,若∅≠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变式2:已知集合}50|{≤-<=a x x A ,}62|{≤<-=x a x B . (1)若A B A = ,求a 的取值范围;(2)若A B A = ,求a 的取值范围.例7.学校50名学生调查对A 、B 两个事件的态度,有如下结果:赞成A 的人数是全体的五分之三,其余的不赞成;赞成B 的比赞成A 的多3人,其余的不赞成;另外,对A ,B 都不赞成的学生数比对第7讲集合的综合复习第8讲函数的概念与定义域。

初高中数学衔接预习教材(共19讲):第1节 乘法公式

初高中数学衔接预习教材(共19讲):第1节 乘法公式

第1讲 乘法公式我们在初中学习过了下列一些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a+b )(a-b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全平方公式:(a ±b )2=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高中之后,我们将面临更多更复杂的运算。

我们知道乘法公式可以使多项式的运算简便,进入高中后,我们会用到更多的乘法公式:(3)立方和公式 22()()a b a ab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立方差公式 22()()a b a ab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数和平方公式 2()a b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两数和立方公式 3()a b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两数差立方公式 3()a b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计算:(1))416)(4(2m m m +-+ (2))41101251)(2151(22n mn m n m ++-(3))164)(2)(2(24++-+a a a a (4)22222))(2(y xy x y xy x +-++【例2】计算:(1)3(1)x + (2)3(23)x - (3)2(21)x y ++【例3】 已知7,12x y xy +==,求22x y +的值【例4】已知13x x +=,求:(1)221x x +;(2)331x x+.【例5】已知2310x x +-=,求:(1)221x x +;(2)331x x-.【例6】 已知4a b c ++=,4ab bc ac ++=,求222a b c ++的值.1.不论a ,b 为何实数,22248a b a b +--+的值 ( )A .总是正数B .总是负数C .可以是零D .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2.已知22169x y +=, 7x y -=,那么xy 的值为( )A .120B .60C .30D .153.如果多项式29x m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是 4.如果多项式k x x ++8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是 5.()()22_________a b a b +--= ()222__________a b a b +=+- 6.已知17x y +=,60xy =,则22x y += 7.填空,使之符合立方和或立方差公式或完全立方公式:(1)3(3)()27x x -=- (2)3(23)()827x x +=+ (3)26(2)()8x x +=+ (4)3(32)()278a a -=-(5)3(2)()x +=; (6)3(23)()x y -=(7)221111()()9432a b a b -=+ (8)2222(2)4(a b c a b c +-=+++ ) 8.若2210x x +-=,则221x x +=____________;331x x -=____________.9.已知2310x x -+=,求3313x x++的值.10.观察下列各式:2(1)(1)1x x x -+=-;23(1)(1)1x x x x -++=-;324(1)(1)1x x x x x -+++=-…..根据上述规律可得:1(1)(...1)nn x x x x --++++=_________________1.乘法公式答案1.A 2.B 3.6± 4.16 5.4ab ; 2ab 6.1697.(1)239x x ++ (2)2469x x -+ (3)4224x x -+ (4)2964a a ++ (5)326128x x x +++ (6)32238365427x x y xy y -+- (7)1132a b - (8)424ab ac bc -- 7. (1) 2229166824x y z xy xz yz ++--+ (2) 22353421a ab b a b -++-+(3) 2233a b ab --(4)331164a b - 8.解:2210x x +-=,0≠∴x ,212x x ∴-=-,12x x∴-=-.(1)222211()2(2)26x x x x +=-+=-+=;(2)331x x -2211()(1)2(61)14x x x x=-++=-⨯+=-.9.解:2310x x -+= 0≠∴x 31=+∴xx原式=22221111()(1)3()[()3]33(33)321x x x x x x x x+-++=++-+=-+=10.11n x +-。

乘法公式 (最新初高中数学衔接学案(附经典解析))

乘法公式  (最新初高中数学衔接学案(附经典解析))

乘法公式【基础知识梳理】 知识点1 平方公式(1)平方差公式 22()()a b a b a b +-=-; (2)完全平方公式 222()2a b a ab b ±=±+.(3)三数和平方公式 2222()2()a b c a b c ab bc ac ++=+++++;知识点2 立方公式(1)立方和公式 2233()()a b a ab b a b +-+=+; (2)立方差公式2233()()a b a ab b a b -++=-; (3)两数和立方公式 33223()33a b a a b ab b +=+++;(4)两数差立方公式 33223()33a b a a b ab b -=-+-.【巩固提升】探究一 平方公式的应用 【例1】计算:(1))416)(4(2m m m +-+ (2))41101251)(2151(22n mn m n m ++-(3))164)(2)(2(24++-+a a a a (4)22222))(2(y xy x y xy x +-++(5)22)312(+-x x【解析】(1)原式=333644m m +=+(2)原式=3333811251)21()51(nm n m -=-(3)原式=644)()44)(4(63322242-=-=++-a a a a a (4)原式=2222222)])([()()(y xy x y x y xy x y x +-+=+-+63362332)(y y x x y x ++=+=(5)原式=22]31)2([+-+x x913223822)2(312312)2(2)31()2()(234222222+-+-=-⨯⨯+⨯+-++-+=x x x x x x x x x x归纳总结:在进行代数式乘法、除法运算时,要观察代数式的结构是否满足乘法公式的结构. 【练习1】计算:2(21)x y ++【解析】原式=22(21)[(2)1]x y x y ++=++2(2)2(2)1x y x y =++++ 2244421x xy y x y =+++++探究二 立方公式的应用 【例2】计算:(1)3(1)x +(2)3(23)x -【解析】(1)332(1)331x x x x +=+++(2)332(23)8365427x x x x -=-+-归纳总结:常用配方法:()2222a b a b ab+=+-,()2222a b a b ab+=-+.【练习2】用立方和或立方差公式分解下列各多项式:(1)38x +(2)30.12527b -分析: (1)中,382=,(2)中3330.1250.5,27(3)b b ==. 【解析】(1) 333282(2)(42)x x x x x +=+=+-+(2) 333220.125270.5(3)(0.53)[0.50.53(3)]b b b b b -=-=-+⨯+ 2(0.53)(0.25 1.59)b b b =-++ 探究三 整体代换 【例3】已知13x x +=,求:(1)221x x +;(2)331x x +.【解析】13x x +=,所以(1)222211()2327x x x x +=+-=-=.(2)32223211111()(1)()[()3]3(33)18x x x x x x x x x x +=+-+=++-=-=.归纳总结: (1)本题若先从方程13x x +=中解出x 的值后,再代入代数式求值,则计算较烦琐.(2)本题是根据条件式与求值式的联系,用“整体代换”的方法计算,简化了计算.【练习3-1】已知2310xx +-=,求:(1)221x x +;(2)331x x -.【解析】2310x x +-=,0≠∴x ,213x x ∴-=-,13x x ∴-=-.(1)222211()2(3)211x x x x +=-+=-+=; (2)331x x -2211()(1)3(111)36x x x x =-++=-⨯+=-.【练习3-2】已知4a b c ++=,4ab bc ac ++=,求222ab c ++的值.【解析】 2222()2()8a b c a b c ab bc ac ++=++-++=.【课后提高】1.不论a ,b 为何实数,22248a b a b +--+的值 ( ) A .总是正数 B .总是负数 C .可以是零 D .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2.已知22169x y +=,7x y -=,那么xy 的值为( )A .120B .60C .30D .15 3.如果多项式29xm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是4.如果多项式k x x ++8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是5.()()22_________a b a b +--=()222__________a b a b +=+-6.已知17x y +=,60xy =,则22x y +=7.填空,使之符合立方和或立方差公式或完全立方公式: (1)3(3)()27x x -=- (2)3(23)()827x x +=+ (3)26(2)()8x x +=+(4)3(32)()278a a -=-(5)3(2)()x +=;(6)3(23)()x y -=(7)221111()()9432a b a b -=+(8)2222(2)4(a b c a b c +-=+++)8.若2210xx +-=,则221x x +=____________;331x x -=____________. 9.已知2310xx -+=,求3313x x ++的值.10.观察下列各式:2(1)(1)1x x x -+=-;23(1)(1)1x x x x -++=-;324(1)(1)1x x x x x -+++=-…..根据上述规律可得:1(1)(...1)n n x x x x --++++=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y )(3 y ) 9 y
2 2
2

4x 9 y 6 y 1
81 18 y 2 y 4
2 2 2 , a b c 5 a b c 3 ,求 2014 2016 2015 4) 已知 ab bc ca 的值. 解:原式 2015 1 2015 1 20152 解: ab bc ca =11
第2课时 乘法公式
学习目标:
复习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及其应用. 掌握完全立方公式并能推导立方和公式与立方差
公式.
重点:掌握完全立方公式与立方和、立方差公式. 难点:立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复习
完全平方公式:
a b
2
a 2ab b
2
2
平方差公式:
a b a b a
3)
2
= 1
杨辉三角与二项式乘方展开系数
……
……
高中相关知识: 二项式定理
两数和的立方公式的特征
展开多项式的各项都是三次项
各项按照a的降幂排列
利用杨辉三角,记住各项系数
质疑探究
3 3 a b Biblioteka 完全立方公式中,如果我们将 单独放
在一边,对恒等式进行变形,能得到什么样的 形式?
当堂检测
提示
1.如何将 a b 转化为只含有(a+b)与(a· b) 的形式? 2.立方差公式
3 3
思考
什么是因式分解?
分解因式有哪些方法?
在初中我们用因式分解解决了哪些问题?
2
b
2
练习
1)
y 3 3 y
2
2
2)
2x 3y 1 2x 3y 1
2 x 3 y 1
2 2 2 2
解:原式 (3 y ) 2 (3 y ) 2
解:原式 2x (3 y 1)2x (3 y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