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嗜酸细胞腺瘤多层螺旋CT表现

合集下载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MSCT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MS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多数研 究认 为 中 央无 强 化 的星 状 瘢 痕 是 诊 断 R O
的典 型且较 为 特 异性 的 征象 , 多见 于 直 径 3 m 以上 的 c 肿 块 内 , 示 率 约 3 % 一 5 J 是 与 肾 癌 鉴 别 的 重 显 3 5 % , 要 征象 , O生 长缓 慢 、 少 血 供是 疤 痕 是 星 状 瘢 痕 形 R 缺
强 扫 描 , 强采 用 高 压 注 射 器 经 肘 前 静 脉 团注 非 离 子 增

14 ・ 6 2
四川医学 2 1 9 02年 月第 3 3卷( 9期) S h a ei l ora,02 V , 9 第 w unM d a Ju l 1 ,o 3 舳. c n 2 L3
于 肾癌 , 增强 皮 质期 与 平 扫 的 C T值差 异 低 于 肾癌 ( 图
大, 主要 发 生 于 老 年 男 性 , 组 1 本 1例 中男 8例 , 3 女 例 , 女 比例 为 2 6 : , 文献 报 道 的 2 6: 男 .7 1 与 . 1一致 J , 但 本 组平 均年 龄 为 5 . 5 4岁 , 3 94 . - 8例男性 患 者 中 5例
年 龄 <6 0岁 , 于文 献 报道 的 6 低 2岁 , 能 与 本组 病 例 可 较 少有 关 。R O多无 明显 临床 症状 , 偶有 腰部 不 适或 血 尿 , 组 中 9例 ( 18 % ) 临 床症 状 , 本 8.2 无 因其 他 疾 病 就 诊 行 MS T检 查 发现 , 2例 (8 1% ) C 仅 1.8 有腰 部不适 或
2 结 果
1 1 一 般 资料 : 择 2 0 . 选 0 3年 4月 ~2 1 0 1年 l 0月 经手 术病理证 实 的 R 患者 1 O 1例 , 8例 , 3例 , 龄 男 女 年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征象分析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征象分析
铬 细胞 瘤 [ 3 1 o
病变: 边缘光滑 , 顺间隙生长 , 低密度 区多位于周边 , 实质部分
呈 中等度均匀强化; ⑤巨淋巴结增生症 : 腹膜后好发, 体积相
对较小 , 表现 为均匀一致密度 , 多 增强后显 著均匀强化 , 中心 可出现低密度 区, 范围较小 ; 淋巴瘤 : 但 ⑥ 一般多发 , 伴有其余
3 6 3 8 6 .6 .
病 变体积较小 时也表 现为中心低 密度不 均匀御 低密度 区多 , 位 于中心 , 与病理上易 出现 液化 、 坏死相关 ; 实质部 分强化显 著 , 嗜铬细胞血供 丰富有关 ; 与 动态增强模 式呈持续性 , 强化 程 度与降主动脉接近 ; 变越 大 , 病 坏死 面积越多越大 , 实性部 分 强化程度 略减低 ; 文献【】 6报道 c T增强 扫描可诱发高 血压
性[ 7 1 。部分学者对恶性 嗜铬细胞瘤进行正 电子发射 型断层成
像 ( E /T C P T) 、T和单光 子发 射型 断层 成像 (P C 检查 比 C S E T) 较, 发现 P TC E /T对恶性 嗜铬细胞瘤分级诊 断效能最高 , 由 但 于检查 昂贵 , 不宜广泛推行 。 34 鉴 别诊断 : 肾上腺腺瘤 :T表现为低 密度病变 , . ① C 强化
【 罗小平 , 4 】 赵余祥 , 陈奕奕 . 嗜铬细胞瘤的 M C 诊 断及鉴别诊 ST
断. 放射学实践 , 0 0 2 ( ) 5 759 2 1 , 55 : 3 .3 .
【] Sgw r ,HahmooT, w d , t . T f trs f al 5 u a aaT si t O a aM e C aue r 1 a e oe y
医蕉盘查 2 1 至 鱼 Q2 旦箜 ! 鲞箜 塑 』 婴 Q

肾嗜酸细胞腺瘤64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附8例报告)

肾嗜酸细胞腺瘤64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附8例报告)
低。结论 : 肾嗜酸细胞腺瘤 6 4层螺旋 C T表现有 一定特 征性 , 有助于与其他 肾肿瘤 的鉴别 。
【 关键词】 肾嗜酸细胞腺瘤; c T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1 6 . 0 0 6
2 0 1 3年 8月 第2 5 卷 下半月 第 1 6期
中 国民康医学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e s e P e o p l e S He a l t h
Au g . 2 01 3 Vo l _ 2 5 S HM No . 1 6
中图分类号 : R 7 3 7 . 1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1 6— 0 1 1 —0 3
The d i a g no s i s a n d d i fe r e n t i a l ia d g n o s i s o f r e na l o nc o c y t o ma b y
【 论 著 】
肾嗜 酸 细胞 腺 瘤 6 4层 螺 旋 C T诊 断 及 鉴 别 诊 断 ( 附 8例 报 告 )
魏 可煌 。 , 牛俊 娈 , 李泽 红
( 1 . 山东 省滨州 市优抚 医院, 山东 滨州 2 5 6 6 0 0; 2 . 滨州 医学 院附属医院 )
【 摘要】 目 的: 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多层螺旋 C T 表现, 进一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 顾分析 8 例经病理证实的肾嗜酸
6 4一s l i c e CT( r e p o r t o f 8 c a s e s )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 键词】 肾; 酸细胞腺瘤 ; 层摄影术 , 关 嗜 体 x线 计 算 机 ; 理 病 中 图分 类 号 : 7 8 7 R 4 . R 3. ;45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9 1 (0 2 O一9 3O 1 0—0 12 1 )6O 6一3
The r dig a i i ng nd p t lgia he k a lssoft e r na n o y o a a o r ph c fndi sa a hoo c lc c nay i h e lo c c t m
f t r u e s a di he d s a e M eho s The i agng f at r sa a h ogc ld t f8 p h ogy pr ve ne c urhe nd r t n ng oft i e s . t d m i e u e nd p t ol ia a a o at ol o d o o y—
[ sr c] 0be t e To ds u st ei gn e t rsa d p t oo ia h c n lsso e a n o yo ,n Oma ea Ab ta t jci v ic s h ma igfau e n ah lgc l e ka ay i f n l c c tma a dt k c r o
见 钙 化 。增 强 扫 描 : 质 期 8例 病 灶 均 明显 强 化 。髓 质 期 7例 病 灶 持 续 强 化 , 皮 8例 病 灶 内可 见 “ 芒 状 ” 痕 , 有 相 对 星 瘢 6例
完整假包 膜。结论
肾 嗜 酸 细 胞 腺 瘤 的 C 表 现 与 病 理 表 现 有 相 关 性 , T 表 现 典 型 者 可 作 出正 确 诊 断 。 T C

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一、简介肾嗜酸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良性肿瘤,起源于肾小管的嗜酸细胞,通常表现为可见的肿块。

影像学在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首选方法。

在B超图像中,肾嗜酸细胞瘤通常呈现为一个明亮的、规则形状的占位性病变。

其内部可见均质或略不均质的回声,并可能出现部分坏死区域或液体囊变。

三、CT扫描CT扫描是肾嗜酸细胞瘤影像学诊断的重要手段。

在增强扫描中,肾嗜酸细胞瘤通常呈现为边缘光滑的低密度肿块,可见强化团块。

同时,CT扫描还可以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浸润范围。

四、MRI扫描MRI扫描在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中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T2加权图像上,肿瘤通常表现为高信号。

而T1加权图像上,肿瘤通常表现为低信号。

此外,MRI还可以提供更清晰的肿瘤边缘和组织学特征。

五、其他影像学检查PET-CT和放射性核素闪烁扫描也可以用于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PET-CT扫描可以提供关于肿瘤的新陈代谢信息,而放射性核素闪烁扫描可以显示肾嗜酸细胞瘤的血供情况。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内容。

法律名词及注释:1·肤质:指肾实质中的细胞和细胞间的空间。

2·嗜酸细胞:指一种特殊的白细胞,主要参与对寄生虫和过敏反应的免疫反应。

3·低密度:指在CT扫描中,相对较暗的区域,表示组织的密度较低。

4·强化团块:指在造影剂注射后,组织或病灶的密度增加并表现出明显强化的区域。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表现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表现
山 西 医药 杂 志 2013年 1月 第 42卷 第 1期 上 半 月 Shanxi M ed J,January 2013,Vo1.42,No.1 the First
· 33 ·
· 影 像诊 断 ·
肾嗜酸细胞腺瘤 的 CT和磁共振成像表现
首都 医科 大 学 附 属 北 京 友 谊 医 院 (100050)
病 灶 进 行 影 像 分 析 )的 位 置 、大 小 ,皮 髓 交 界 期 强 化 程 度 ,
2.4 病 理 检 查 :肿 瘤 大 体 标 本 为 圆 形 或 类 圆 形 ,切 面 呈 棕
肾 周 情 况 ,有 无 静 脉 瘤 栓 及 淋 巴结 转 移 ,有 无 其 他 器 官 的转 褐 色 、淡 黄 色或 红 色 ,质 地 多 柔 软 、均 匀 ,苏 木 素 一伊 红 (HE)
为 双 侧 多 灶 。所 有 病 例 皆 为 手 术 病 理 证 实 。
晰 ,腹 膜 后 未见 淋 巴 结 肿 大 。
1.2 CT 检 查 :所 有 患 者 均 接 受 CT 平 扫 加 增 强 扫 描 。采
2.3 术 前 诊 断 及 治疗 :14例 中 13例 术 前 诊 断 为 肾 癌 ,1例
用 GE LightSpeed 8排 和 LightSpeed VCT 64排 螺 旋 CT 诊 断 为 。肾嗜 酸 细 胞 腺 瘤 可 能 、肾 癌 不 能 排 除 。所 有 患 者 随
机 ,扫描 层 厚 为 5 mm ,层 间 隔 5 mm。增 强 扫 描 方 法 :用 高 访 至 今 (随访 时 间 12 ̄ 72个 月 ),均 未 见 肾 肿 瘤 复 发 。
例 ,年 龄 28~ 8O岁 ,平 均 (59士 15)岁 ,其 中 1例 患 者 有 腰 T1wI呈 不 均 匀 低 信 号 等 信 号 图 ,T2W I肿 瘤 内 有 混 杂 稍

嗜铬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嗜铬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嗜铬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27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及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14例行平扫及动静脉期增强扫描,11例行直接动、静脉双期扫描,1例行平扫及动脉期和1例行平扫及静脉期增强扫描,结合文献报道,分析CT特征表现。

结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3例,异位嗜铬细胞瘤4例,共31个病灶,呈类圆形、椭圆形或梨形。

19个病灶内部见囊变,其中3个病灶见点片状及短弧形钙化;12个病灶平扫密度较为均匀,呈等、稍低密度,实性成分CT值约27HU~49HU。

增强扫描,动脉期CT值约34HU~243HU,静脉期CT值约54HU~159HU,17个病灶动脉期CT值升高约10HU~216HU,平均升高56HU,19个病灶静脉期CT值较动脉期降低4HU~103HU,平均降低36HU,10个病灶静脉期CT值高于动脉期15HU~90HU,平均29HU。

结论嗜铬细胞瘤CT多期扫描表现具一定特征性,结合典型临床症状及肾上腺功能检测可明确诊断。

标签:嗜铬细胞瘤;体层摄影技术;X线计算机嗜铬细胞瘤可发生于体内含嗜铬细胞的任何部位,主要发生于肾上腺髓质,称嗜铬细胞瘤;其次为自颅底至盆腔交感神经节盆腔、胸部)和副交感神经节(头颈部)嗜铬细胞分布区,称异位嗜铬细胞瘤或副神经节瘤[1]。

本文搜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8月~2014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及异位嗜铬细胞瘤病例27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探讨该肿瘤CT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一般材料27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男14例,女13例,年龄23~70岁,中位年龄44岁。

16例患者有头痛、头晕、心悸乏力、大汗等症状,其中13例有高血压或阵发性高血压、5例伴有糖尿病;5例有恶心、上腹不适、黑便、口干、视物模糊等不典型症状,4例患者无明显不适,2例腰部不适、下肢乏力,术后复发1例。

检查方法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64层螺旋CT扫描仪,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30s、70s开始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浓度300mgI/mL,剂量为1.5ml/kg,管电压120kV,管电流165mAs,螺距为1,层厚为3mm,重组层厚3mm。

肾嗜酸细胞腺瘤

肾嗜酸细胞腺瘤

肾嗜酸细胞腺瘤RO是一种起源于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的少见良性肿瘤。

60岁以上多见,男女比例为2:1。

肾嗜酸细胞腺瘤通常无临床症状,少数可有腰痛、血尿或腹部包块。

【CT表现】RO的一些相对影像学特征,包括边缘清晰、肿瘤包膜、密度均匀、均匀强化、中心瘢痕、出血、坏死和钙化少见等,但各种征象均与肾癌有交叉和重叠。

1.肿瘤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整,无分叶,包膜完整。

起自肾实质,由肾皮质向外生长,突出肾表面,很少侵犯肾包膜及血管,无周围组织受累征象。

钙化少见。

2.病灶平扫表现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表现为较明显强化,且强化均匀。

肿瘤平扫时呈均匀的低密度改变,增强后肿块均匀强化,缺乏出血、坏死征象;平扫和增强肿瘤密度均低于或接近正常肾实质;3.部分病灶中央可见星状低密度纤维瘢痕,发生率在>3cm肿瘤中,约6 0%,许多文献报道中心星状瘢痕是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较为特征性表现、。

虽然嫌色细胞癌和少数透明细胞癌也有中央瘢痕,但肾癌出现的几率仅为13.33%,因此该征象的出现对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还是很有价值的。

4. 病灶一般无出血,坏死。

如果发现无临床症状的肾脏肿块,突出于肾轮廓之外,无钙化,无明显出血、坏死,增强扫描呈“快进慢出”表现,有典型的星状瘢痕及节段性增强反转等特征,应高度怀疑RO,节段性增强反转:肿瘤的不同节段在皮髓质期呈不同程度的增强,皮髓质期相对高增强的节段在排泄早期表现为较低强化,而相对低增强的节段在排泄早期则表现为较高的强化【鉴别诊断】①肾透明细胞癌:为富血供肿瘤,瘤内出血、坏死、囊变多见,部分囊变区可见壁结节,多表现为“快进快出”强化表现。

②肾嫌色细胞癌:无论起源、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还是病理学特点,它与RO 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少血供的恶性肿瘤,嗜酸细胞腺瘤强化程度高于嫌色细胞癌;嫌色细胞癌则呈渐进性强化可有瘢痕和钙化,但瘢痕较RO 少见,囊变和坏死较多见。

③乏脂肪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 平扫呈相对高密度,向肾外突出,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以快进慢出方式多见,常有缺血坏死区,但无囊变区。

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一、引言肾嗜酸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由肾内的嗜酸细胞恶性增生引起。

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该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二、影像学检查方法⒈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肾脏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对于肾嗜酸细胞瘤的超声表现,主要特点包括:肿瘤呈团块状或结节状,边界清楚,质地均匀,回声均匀,常伴有钙化灶或囊变。

⒉ CT扫描CT扫描是肾嗜酸细胞瘤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CT扫描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肿瘤大小、部位、形态等信息。

肾嗜酸细胞瘤在CT扫描上的表现为:病灶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常伴有坏死区域。

增强CT 扫描可以显示肿瘤的血供情况。

⒊ MRI扫描MRI扫描在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断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肾嗜酸细胞瘤在MRI上的特点为:病灶呈低信号或等信号,常伴有囊变区域。

增强MRI可显示肿瘤的血供情况。

三、影像学诊断指标⒈肿瘤大小肾嗜酸细胞瘤的大小对于预后有重要影响。

一般认为,肿瘤直径越大,预后越差。

因此,在影像学诊断中应准确测量肿瘤的大小。

⒉肿瘤内坏死和囊变肾嗜酸细胞瘤常常伴有坏死和囊变。

这些特征在影像学诊断中是重要的指标,可帮助区分肾嗜酸细胞瘤与其他肾脏肿瘤。

⒊血供情况肾嗜酸细胞瘤的血供情况也是影像学诊断的重要指标。

增强CT或MRI可以显示肿瘤的血供情况,进一步确定肿瘤的性质。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肾嗜酸细胞瘤的超声影像、CT扫描影像和MRI影像。

详细的影像资料可以为其他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⒈肾嗜酸细胞瘤:一种由肾内的嗜酸细胞恶性增生引起的罕见肿瘤。

也称为肾髓质癌。

⒉影像学诊断:通过影像学检查手段确定疾病的诊断。

⒊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技术进行器官或组织的检查,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得图像。

⒋ 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通过X射线扫描获取断层图像。

⒌ MRI扫描:磁共振成像,通过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获取图像。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 预后较好。
病理
• 大体标本上,这些肿瘤是褐色或红木棕色,质地均匀,通常有 包膜。
• 组织病理学上看,它们是有腺泡和巢状的大型多角形细胞,胞 质嗜酸性,富含线粒体。由纤维或透明结缔组织组成的中央星 状瘢痕和血管压迫可在54%的病例中观察到。
影像表现
• 多位于肾皮质。 • 圆形或类圆形多见,光整,膨胀性生长。在小的肿瘤出血、钙
肾嗜酸细胞腺 瘤的影像诊断 与鉴别诊断
概述
• 嗜酸细胞腺瘤占实性肾脏肿块的3%-7%,多为单发,被认为是良性肿 瘤。
• 70岁左右的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具有相 同的起源,因此具有重叠的组织学和影像学特征。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 细胞癌常被称为“嗜酸细胞肿瘤”。
•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为偶然发现,少数患者可出现肉眼血尿、腰痛或 腰部不适等。
低于或接近正常肾皮质,高于髓质,呈轮辐状强化;实质期低 于肾实质,排泄期实性部分强化程度较均匀进一步减低。 • 直径<1.5cm时瘢痕少见,2.5cm-2.9cm时瘢痕常见。(纤维 瘢痕比小的肾嫌色细胞癌更常见。)
影像表现
• 特征性改变:肿瘤中央见星状、放射状、裂隙状或不规则状瘢 痕。平扫:CT上呈低密度,MRI 上中心瘢痕在T1WI 和T2WI 上均为低信号,代表纤维化、硬化或钙化的疤痕组织。如果新形 成的瘢痕仍含有较多的水分, 则在T2WI 可呈为较高信号。
化、坏死和中央星状疤痕是不常见的;均匀强化。 • 通常不表现为肾周脂肪侵犯或肾静脉侵犯。 • CT:均匀稍低密度。 • MRI:T1低信号,T2高信号;DWI实行部分呈高信号,ADC呈
稍低信号(相似或低于肾透明细胞癌)。
பைடு நூலகம்
影像表现
• 低信号的包膜(大约一半)。 • 增强:皮质期肿瘤实性部分多呈明显均匀强化,强化程度可略

肾嗜酸细胞腺瘤多排螺旋CT特征分析

肾嗜酸细胞腺瘤多排螺旋CT特征分析

【 摘要】 目的 分 析肾嗜酸性细胞腺瘤多排螺旋 C T表现 , 提 高其诊 断准确性 。方法 回顾性 分析 4例 经手术 或穿刺 活检病理证 实的 肾嗜酸性细胞腺瘤多排螺旋 c T表现 。结 果 4例均为单发 , 最大病灶为 8 6 . 3 m m× 6 3 . 4 mm, 最小病灶
o f f o c a l c o r t i c a l p h a s e C T s c a n v a l u e s( 9 7 . 5 H U)w a s l o w e r t h a n t h e r e a l p h a s e C T v a l u e( 1 3 6 H U) ,b u t s t i l l l o w e r t h a n t h e
p r o v e d b y p a t h o l o g y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 Re s u l t s
Al l 4 c a s e s we r e s o l i t a r y.t h e b i g g e s t l e s i o n s o f 8 6 . 3 mm ×
M ul t i—s l i c e s pi r a l CT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r e n a l o n c o c y t o ma
Xi a Bi n. Z h u J i n g r u i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a d i o l o g y , t h e F i r s t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f o P i n g d i n g s h a n C i t y , P i n g d i n g s h a n 4 6 7 0 0 0 ,C h i n a )

肾脏嗜酸细胞腺瘤的螺旋CT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

肾脏嗜酸细胞腺瘤的螺旋CT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

肾脏嗜酸细胞腺瘤的螺旋CT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目的:分析肾嗜酸细胞瘤的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特征及病理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方法:对12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的多期增强CT影像学特点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1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多发病灶。

病灶最大径20.0~87.0 mm,平均53.5 mm。

1例行CT平扫显示肿瘤实质呈略高密度影,中心瘢痕呈低密度影。

皮质期5例不均匀强化,6例肿瘤实性部分较均匀强化,所有病灶强化程度均高于髓质,低于皮质;实质期病灶强化程度均低于髓质,2例欠均匀强化,10例病灶密度趋向均匀强化;延迟期肿瘤实性部分整体密度较均匀强化并低于肾实质,与病理上该肿瘤较少发生出血、坏死、囊变相对应。

其中1例双肾多灶病变亦遵循上述强化方式。

6例见中央裂隙状或星芒状瘢痕,所有病例均未见钙化。

结论:肾嗜酸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多期螺旋CT增强扫描有一定影像学特点,如果能在术前提示到本病的可能性,可采取肾穿刺活检或手术中冰冻病理活检,对临床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参考意义。

肾嗜酸细胞腺瘤(Renal oncocytoma,RO)是一种少见的肾脏良性上皮性肿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为偶然发现,近些年发生率有所增高,可能与临床对本病认识增加与病理免疫组化的进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增强并健康查体有关,由于与肾癌难以鉴别,临床经常行肾癌根治术,而术后病理诊断为本病。

本文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认识,为临床术前正确诊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年9月-2014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男6例,女6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0岁;体检发现9例,因腰部不适或疼痛、腹痛就诊3例;9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3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例为多灶性,11例为单发。

1.2 方法使用SIEMENS公司的SOMATOM Sensation 64 螺旋CT扫描机,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层厚1.5 mm,螺距0.8。

多层螺旋CT鉴别肾嗜酸细胞腺瘤和嫌色细胞癌的价值

多层螺旋CT鉴别肾嗜酸细胞腺瘤和嫌色细胞癌的价值
彭令 荣 孟 占鳌 刘卫敏 康庄 邹艳
【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 肾嗜酸细胞腺瘤 ( I ) 和嫌色细胞癌 ( c c R c ) 的多层螺旋 C T 影像 学特
回顾性分析 2 0 0 3年 6月至 2 0 1 5 年1 2月我院经手术病 理证 实的 9例 肾嗜
征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像学特征 。结果
【 关键词】 肾脏;肿瘤;C T ;诊断
Di 一 稍瞄 o v I h o f m啊 l 瞄 I i o 。 C T i n I 柚_ l 饵 婚 酗 哪 m a d曲啊 毗I p h o b e r a ml a l f l ∞∞ 缸 眦
P e n g L i n g r o n g , Me n g Z h a n' a o , u We i mi n , Ka n g Zh u a n g ,Z o u Ya h . De p a r t me n t o fRa d i o l o g y ,t h e 自 r d Af il f i a t e dHo s p i t a l o f S u n Ya  ̄ s e n U n i v e r s i t y , Ou a n g z _ , h o u 51 0 6 3 0 , Ch i n a
r e n a l o n c o c y t o ma f R O) a n d c h o mo p h o b e c e l l r e n a l c rc a i n o ma ( C RC C ) . k 出。 由 F r o m J u n e 2 0 0 3 t o
i ma g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i t c s i n p l a n i nd a 3 - p h a s e d y n a mi c e n h a n c e d S C nS a .R栅 h Ca l c i i f c a i t o n s we r e o b s e r v e d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征象分析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征象分析

118·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2月 第22卷 第2期 总第172期【通讯作者】王国华,男,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骨肌系统影像诊断及CT、MRI新技术临床应用研究。

E-mail:********************Analysis of CT Signs of Renal Oncocytoma*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FEB. 2024, Vol.22, No.2 Total No.1723 讨 论3.1 临床特点肿瘤,为肾脏第2常见良性实性肿瘤,仅次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6],有报道显示,肾嗜酸细胞腺瘤约95%以上为单发病灶[7],也可合并其他肾脏病变等。

本组31个病灶均为单发,均未合并其他肿瘤。

肾嗜酸性细胞腺瘤多发生于50~80岁,男女比例约2: 1。

本组病例中,病人年龄(64±11)岁,与文献报道[8]基本相符。

肾嗜酸性细胞腺瘤多数患者无明显典型的临床表现,如腰痛、血尿、 腹部包块等[9],多在健康查体或其他检查时发现,瘤体较大或内生性生长累及肾盂肾盏时可出现腰痛、腹部包块或镜下血尿等。

本研究中最大一例病灶长径9.1cm,也为病人常规查体时发现,可见其生长速度较慢,没有明显典型临床症状,与相关报道一致。

3.2 CT表现圆形或类圆形多见,病灶向外膨胀性生长或向内生长可累及肾柱,小病灶仅局限于肾皮质。

本研究有23例向外膨胀性生长,3例局限于肾实质内,4例向内生生长累及肾盂、肾盏。

(2)肿瘤密度及边界 CT平扫肾脏病灶以等或略高均匀密度多见,部分病灶内可见不规则低密度,以直径大于3cm者多见。

本组26例病灶平扫以等密度为主,病理证实肿瘤有包膜存在,CT平扫呈等密度,多不易显示[10],肿瘤外周假包膜多由纤维成分构成,增强后呈中度延迟强化,强化程度表现为低于邻近肾实质密度,比强化前对比显示更清楚[11]。

本组22例病灶(22/31)CT增强扫描周围可见环形低密度影,但病理未见包膜结构,这可能是肿瘤压迫周围正常肾脏组织时,以受挤压的纤维组织及部分肾实质形成,同时可见肾嗜酸细胞腺瘤峰值强度以高增强表现居多,增强程度多不均匀,且多无假包膜[3],进一步提示为良性肿瘤[3,20]。

2023修正版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2023修正版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引言肾嗜酸细胞瘤(Renal Oncocytoma)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肾脏疾病,它是由肾小管上皮所产生的良性肿瘤。

由于肾嗜酸细胞瘤的症状较为隐蔽,造成早期诊断困难,因此对其进行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影像学表现1. CT扫描表现- 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

- 肿瘤内部常见低密度区,其中可能含有小的钙化灶。

- 肿瘤增强扫描呈轻、均匀强化,延迟期强化程度通常高于肾细胞癌。

- 动态增强扫描中肿瘤的灌注曲线呈现慢性肾功能曲线,与肾癌不同。

2. MRI表现- 肿瘤常呈等T1信号,高T2信号。

- 肿瘤边界清晰,形态规整,并有辐射状小管腔房结构。

- 动态增强MRI中肿瘤呈均匀强化,且增强程度较肾癌低。

3. 超声检查表现- 肿瘤呈均匀低回声,边界清晰。

鉴别诊断1. 肾细胞癌- 肾嗜酸细胞瘤的边界更加清楚,增强后的灌注曲线呈现慢性肾功能曲线。

- 肾细胞癌的边界常显示模糊,增强后的灌注曲线呈现速性肾功能曲线。

2. 肾腺瘤- 肾嗜酸细胞瘤与肾腺瘤在影像学上难以鉴别,需结合病理检查确定诊断。

结论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对于早期检测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CT扫描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肿瘤呈均匀轻度强化,慢性肾功能曲线增强特征有助于与肾细胞癌的鉴别。

MRI和超声检查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确诊仍需通过病理学检查。

专业的医生和合理使用影像学手段可以帮助提高肾嗜酸细胞瘤的早期诊断率,并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1. Xue Y, Wan Q, Shen C, et al. The diagnosis of oncocytoma with 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IVIM-DWI). J Magn Reson Imaging.2019;49(5):1485-1493. doi:10.1002/jmri.263192. Chow WH, Devesa SS, Warren JL, et al. Rising incidence of renal cell cancer in the United States. JAMA. 1999;281(17):1628-1631. doi:10.1001/jama.281.17.16283. Al-Marhoon MS, Aboul-Enein A, Georgopoulos NT. Oncocytoma: An Unusual Renal Mass-A Review of it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Sultan Qaboos Univ Med J. 2015;15(2):e157-165.。

肾嗜酸性细胞腺瘤的CT表现及其误诊分析~~~

肾嗜酸性细胞腺瘤的CT表现及其误诊分析~~~

肾嗜酸性细胞腺瘤的CT表现及其误诊分析~~~
肾嗜酸性细胞腺瘤的CT 表现及其误诊分析罗琼,邬莺莺,陈立婷,彭德昌,叶成龙,余宏辉
图1A,B 女,59 岁,(左肾)嗜酸细胞腺瘤。

A.CT 增强皮质期瘤灶边缘强化(箭)而内部强化不明显;B.实质期这2 部分的强化程度发生逆转,内部强化明显(箭)而边缘相对不明显,即“阶段性强化逆转” 图2A,B 男,54 岁,(右肾)嗜酸细胞腺瘤。

A.CT 增强皮质期瘤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中央见不规则形无强化区(箭),其内可见结节状钙化;B.实质期瘤灶进一步强化,中央低密度瘢痕区稍有强化,即“中央瘢痕”伴瘢痕内钙化(箭) 图3A,B 男,21 岁,(右肾)嗜酸细胞腺瘤。

A.CT 三维重建冠状面示瘤灶边界清楚,周围可见血管包绕呈“抱球征”(箭);B.CT 增强皮质期瘤灶边界较清,似有包膜,其内可见囊变,瘤灶边缘与肾实质的交界面呈“锥
形”(箭)
来源:《实用放射学杂志》2018年34卷4期。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效果评价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效果评价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效果评价目的对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通过病理诊断确诊为肾嗜酸细胞腺瘤的7例患者进行影像学资料的分析,选取年限均在2012年2月~2015年7月。

7例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均接受CT平扫以及多期增强扫描,多期扫描主要包括排泄期、皮髓质期以及肾皮质期,其中2例患者,1例同时进行静脉肾盂造影(IVP),另1例同时进行核磁共振成像(MRI)。

结果7例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中,有4例发生于肾下极,3例发生于肾上极,有2例患者的肿瘤直径<3cm,7例肾嗜酸细胞腺瘤均呈类圆形或圆形,并表现为单发;5例患者增强扫描不均匀,2例患者的增强扫描相对均匀;临床T1WI的肿瘤显示为低、等信号;T2WI的肿瘤显示为混杂信号,并以高信号为主要表现形式。

结论影像学表现在肾嗜酸细胞腺瘤诊断中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能够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以及肾癌的鉴别中发挥效用。

标签:肾嗜酸细胞腺瘤;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效果肾脏实质性肿瘤主要病发于患者的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引起肾嗜酸细胞腺瘤。

肾嗜酸细胞腺瘤在临床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具有独立的特点,但是由于肿瘤临床特征的表现不明显,通过会被医护人员误诊为肾癌,进而开展根治性肾切除术,增加患者的痛苦[1]。

本文探讨了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通过病理诊断确诊为肾嗜酸细胞腺瘤的7例患者进行影像学资料的分析,选取年限均在2012年2月~2015年7月。

7例患者中有5例男性患者,2例女性患者,2例肿瘤位于右肾,5例肿瘤位于左肾,7例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的年龄跨度为26~72岁,瘤体直径的跨度为2.04~10.13cm,平均年龄为(45.63±2.34)岁,平均瘤体直径为(4.75±3.26)cm。

本次入组临床诊断试验的患者中,有1例疼痛伴发热以及腰部酸胀,1例无痛肉眼血尿,2例腰部不适,3例体检意外发现临床无明显症状。

多层螺旋CT[嗜铬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多层螺旋CT[嗜铬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多层螺旋CT[嗜铬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是来源于交感-肾上腺系统的肿瘤,肿瘤细胞合成、贮存和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等许多临床危急表现,若误诊或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

嗜铬细胞瘤又是一种可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病。

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但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故术前准确诊断尤为重要。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19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旨在探讨MS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9例嗜铬细胞瘤患者为2003年8月~2011年6月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本院13例,外院6例),男11例,女8例,年龄17~63岁,平均38岁。

功能性嗜铬细胞瘤患者15例,均有阵发性或难治性高血压病史,多伴有头痛、多汗、心悸、视觉模糊等,7例低血钾症,3例血糖增高,实验室检查血内儿茶酚胺增高。

4例为无功能性肿瘤,由体检或因其他疾病申请CT检查发现。

1.2 检查设备与方法设备用GE Light Speed Ultra 8层CT机和GE Light Speed 16层CT机,扫描层厚1~3 mm,层距1~3 mm,19例患者均CT平扫后加做双期增强扫描,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00 mg I/mL)80~100 mL,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团注,注射流率为3 mL/s。

扫描时间:注射对比剂25~35 s后扫描动脉期,60~75 s后扫描静脉期。

为防止由于体位改变或注射对比剂诱发高血压发作,扫描前1周内对症状明显患者用α受体阻滞剂控制高血压,在扫描过程中准备酚妥拉明以备急需,并有专科医师陪同。

扫描后对获得图像在CT机上薄层重建,部分病例传递至工作站上进行MPR后处理,并结合原始轴位图像进行综合分析。

2 结果2.1 发病部位、形态及大小肿瘤发生于肾上腺者16例,均为单发;3例发生于肾上腺外,其中,下腔静脉后1例,肾门附近1例,膀胱1例。

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1. 引言在肾脏疾病诊断中,影像学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而且常用的方法。

肾嗜酸细胞瘤是一种肾脏良性肿瘤,常常具有较为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本文将详细介绍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供临床医生参考。

2. 影像学检查方法2.1 腹部超声肾嗜酸细胞瘤在超声检查中表现为肾脏内回声不均匀的团块,常常伴有血流信号。

结合临床症状,超声检查对肾嗜酸细胞瘤的初步筛查非常有帮助。

2.2 CT扫描CT扫描是诊断肾嗜酸细胞瘤的主要方法。

肾嗜酸细胞瘤在CT扫描中呈现为较为典型的低密度肿块,可出现囊变、钙化等特征。

增强扫描时可表现为轻至中度强化。

根据病灶的密度和强化程度,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可以初步判断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断。

2.3 MRIMRI对于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断也有很大的帮助。

肾嗜酸细胞瘤在MRI中呈现为低信号,T1加权影像中常见的高信号可能与含有血红蛋白的肿瘤细胞有关。

增强扫描后,肿瘤呈现中度到高度强化。

MRI对于肾嗜酸细胞瘤的定位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3. 影像学诊断要点3.1 形态学特征肾嗜酸细胞瘤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可有假包膜。

肿瘤在影像上的密度或信号与肾实质相比较低,可见囊变或钙化。

3.2 强化特点增强扫描时,肾嗜酸细胞瘤可呈中度至高度强化,并且强化曲线常常表现为速升速降的动脉期-门脉期曲线。

3.3 鉴别诊断在鉴别诊断中,需要与其他肾脏肿瘤和良性囊肿进行区分。

肾细胞癌常呈高度强化,而肾嗜酸细胞瘤的强化程度一般较低。

囊肿则表现为无强化或强化程度较低。

4.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已包含在邮件附件中供参考。

5. 法律名词及注释5.1 肾嗜酸细胞瘤肾嗜酸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肿瘤,通常为良性。

其细胞组织中富含嗜酸性颗粒,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

5.2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通过超声波对人体组织进行成像的方法,常用于肾脏肿瘤的初步筛查。

5.3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利用X射线进行断层成像的方法,常用于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断,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形态学和强化特点。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表现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表现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表现
魏常辉;蔡春仙
【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
【年(卷),期】2013(023)006
【摘要】目的探讨肾嗜酸性细胞腺瘤CT表现,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11例经病理证实的肾嗜酸性细胞腺瘤的CT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病例均行MSCT多期扫描(平扫、增强皮质期及实质期),其中2例进行了排泄期增强扫描.结果 11例肾嗜酸性细胞腺瘤均单发,病灶最大径约1.3~14.0cm;平扫显示密度均匀7例,密度不均匀且中央可见不规则瘢痕者4例,其中瘢痕内钙化者3例;所有病例增强后皮质期均显示肿瘤实质明显强化,但强化程度低于肾皮质10~50HU,而实质期病灶强化程度减低;增强扫描显示中央瘢痕者6例,低密度假包膜者6例.结论肾嗜酸性细胞腺瘤有一定的CT特征性表现,病灶中心瘢痕,瘢痕内钙化及假包膜可提示嗜酸性细胞腺瘤的诊断.
【总页数】4页(P927-929,934)
【作者】魏常辉;蔡春仙
【作者单位】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内江641001;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内江64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11;R814.42
【相关文献】
1.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影像表现与临床病理对比分析 [J], 黄波;李雪萍;郑进天;黄伟兰
2.肾嗜酸细胞腺瘤多层螺旋CT表现 [J], 刘尼军;田延龙;杨千朋;李朋
3.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 、MRI表现 [J], 刘禄明;刘芳;郑雷;都基权;张鹏;孙百胜
4.小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增强表现及与小肾透明细胞癌的鉴别 [J], 马丽娅;胡道予;李佳丽;沈亚琪;李震;罗彦
5.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表现 [J], 李红兵;李德福;李炜;程寿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